讀《天朝的崩潰》有感2000字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天朝的崩潰》有感20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天朝的崩潰》有感 1
這是一本讀來頗為厚重的書,不僅指近六百頁扎實的史料考證和客觀的人物分析,更是指茅海建先生在書中所提出的思考。在讀的過程中稍有感觸,可能有些零散,姑且羅列在此,當作看過這本書的一些見證吧。
。ㄒ唬
作者在緒論中“由琦善賣國而想到的”里這么寫到:“歷史學是講究客觀的。但歷史學家的主觀意愿,總是不斷地被糅合到歷史著作之中......這種為醒世而作的歷史著作和文章,已經(jīng)超出了歷史研究的范圍,而成為一種宣傳!
讀到此處深以為然。我以為歷史學是應該客觀的一門學科,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能以犧牲歷史真實性去達到某些目的,尤其是出于歷史研究者主觀的引導。言必有據(jù),據(jù)必可信,所以才有“窮盡史料”這一說法。
正如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所說:“高明者多獨斷之學,沉潛者尚考索之功,天下之學術,不能不具此二途!编噺V銘先生在《治史叢稿》自序中曾引用這一觀點并說“章學誠最為反對的即是一個撰述者在其撰述的成品當中,既不能抒一獨得之見,又不敢標一法外之意,而奄然媚世為鄉(xiāng)愿。”
無論是“獨斷之學”亦是“考索之功”,都必須以掌握大量的歷史資料為依據(jù),我所差著實太多。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希望自己可以時刻銘記這些話來規(guī)范自己的寫作。
(二)
作者在介紹清朝的軍官來源時說:“正如認為八股文章可以治天下一樣荒謬,清代武科舉的考試項目與近代戰(zhàn)爭的要求南轅北轍。且不論《武經(jīng)七書》這類偏重于哲理的古代兵書不宜作為初級軍官的教科書,然這項僅有的與謀略有關的內(nèi)場考試,因考生們錯誤百出,而在嘉慶年間統(tǒng)統(tǒng)改為默寫《武經(jīng)》百余字!
當選拔軍官時的標準不再注重戰(zhàn)略的考察,而只是重蠻力,甚至于不識字亦可成為軍官,便可得知這個國家的軍隊系統(tǒng)在面對近代戰(zhàn)爭時會多么無措。
這并不是崇尚紙上談兵,或是一味苛求武官同文官一般博學,而是基本的軍事知識儲備是成為一名近代戰(zhàn)爭中的軍官必備的素養(yǎng),只重武力可以是選拔下層官兵標準,但絕不是選拔軍官的標準。
在冷兵器時代,僅憑軍官一己的驍勇即可以激勵士兵和其一同上戰(zhàn)場廝殺;但當火器出現(xiàn)后,對冷兵器的使用退居其次,像拉硬弓等僅對臂力的考察便不能再成為主要的選擇標準。
當僅憑蠻力便可上位,軍官成為魯莽武夫的代名詞時,軍人的身份被社會鄙視,重文輕武再次成為社會風尚亦不足為奇。而當有能力有才華的`年輕人不再有熱血去用武力保家衛(wèi)國,紛紛選擇他途時,這個國家的整體軍隊素養(yǎng)又如何能優(yōu)秀呢?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改變提升自己是一個蒸蒸日上的王朝所需具備的基本態(tài)度,其中自然包括對軍事力量的提升。事實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安于現(xiàn)狀是一個王朝逐漸走向衰弱的標志,固步自封的愚昧會摧毀一個曾經(jīng)強大的王朝。
然而清朝卻并未意識到這一點,它仍尚未從“天朝”的迷夢中醒來,哪怕是在鴉片戰(zhàn)爭結束,簽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后,它都未能勇敢地進入全新的世界,仿佛一切從未發(fā)生一樣的繼續(xù)茍延殘喘。何況在戰(zhàn)前,沉浸在迷夢中的清王朝更是一點改變提升自己的意識都沒有。
想到了《武士的悲哀》中作者評價北宋王朝的一句話:“上天并不偏愛那些保守、怯懦而又一意孤行的病態(tài)者!庇脕硇稳荽藭r的清朝亦不為過。
作者在這一章節(jié)的最后如是感嘆:“我為了研究結論的公允,曾千百度地尋找光明,但光明始終離我而去。我不能不得出這樣的結論: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清軍,本是一個難得見到光明的黑暗世界。”
讀到這里,我不禁被作者的情緒感染,我們讀這一成果尚且振聾發(fā)聵,而作者在進行如此深入的考證后,對這段歷史的研究又該是多么心痛呢?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而這個“其”,不僅僅是清王朝,更是我們中華民族曾經(jīng)的歷史。一樁樁一件件都是我們的祖先曾經(jīng)做過的事情,而正是這一件件事將整個中華民族推向了屈辱的近代百年史。
失敗并不可怕,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一個民族能永遠處于未曾失敗的地位,可怕的是不直視失敗,不從中吸取教訓,甚至于去拼命的美化失敗,過后仍舊渾渾噩噩度日。作者在這本書的最后也這么說:“一個失敗的民族在戰(zhàn)后認真思過,幡然變計,是對殉國者最大的尊重、最好的紀念。清軍將士流淌的鮮血,價值就在于此!
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ㄈ
最后想說說民智的問題。以前也曾思考過這方面,在看到三元里抗英時更是感觸頗深!拔覀儾荒軐⒈Pl(wèi)家園的戰(zhàn)斗,與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斗混同起來,盡管家與國之間有著很深沉的聯(lián)系......在鴉片戰(zhàn)爭以及后來的諸次列強侵華戰(zhàn)爭中,絕大對數(shù)民眾的基本態(tài)度,是置身事外。”
大多數(shù)的中國人,至今都仍是抱著暫時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便不去顧及,從不去思考一件事發(fā)生背后會波及多么嚴重的后果。這種深植在民族深處的劣根性哪怕是到了國難當頭的關節(jié),仍無不體現(xiàn)在人們身上。
對于最普遍的大多數(shù)民眾來說,當朝天子是誰并無所謂,只要自己眼前的利益未受觸動,一定程度上的忍受并無不可。民眾是麻木無知的,向英軍出售糧食、充當苦力、從事運輸?shù)鹊仁虑閷乙姴货r。
正如當下生活里的蕓蕓眾生,從很多日常的事情便能窺探這一劣根性的端倪。當冷漠成為一種習慣,正義感已不復存在之時,終有一天會自掘墳墓。只要我們在這個世界里活著,便沒有人能真正擺脫政治和歷史的影響,更沒有哪一件事會真正與個人無關。
希望我們都不會做那些曾經(jīng)自己嗤之以鼻的事,也不會成為無原則妥協(xié)的人。
茅海建先生在書中對于很多問題的思考已闡述的十分清楚,我也深感確如其所說。這當真是一本令人醍醐灌頂、振聾發(fā)聵的書,讀罷不僅對鴉片戰(zhàn)爭的細節(ji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體會到了作者在對歷史研究方面的不同視角。
在許多傳統(tǒng)的歷史書中,戰(zhàn)爭失敗是某一個決策者的失誤,是未有明君識英才,是因奸臣作祟而導致的,一味的將歷史人物臉譜化、道德化,卻始終忽略了從各個不同的視角全方位客觀的分析。這也是初讀這本書令人感到震撼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再次,真的是很佩服作者對史料的考證,著實感嘆那些能夠花費數(shù)十年時間和精力去完成一部著作的人,看完后不得不感嘆,確實是值得花費這些時間的。
最后,借用書中一句話結尾,也愿這句話激勵我前行:“歷史不能重演。歷史學家并不能因此而停止假設、推論等工作。歷史學的許多意義就在其中!
世界很大,感謝駐足。
讀《天朝的崩潰》有感 2
可怕的不是活在夢里,做夢總有被叫醒的一天,而是一直活在謊言編織的世界中,永遠看不清世界的真相。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鴉片戰(zhàn)爭再研究”,作者茅海建是一位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教授,本書是對鴉片戰(zhàn)爭的整段歷史做了全面的回顧,從戰(zhàn)爭的肇始到整個進行的過程以及最后的結束。
作者的視角是全新的,并不像以往的論述一樣,落在“鴉片戰(zhàn)爭是中華民族走向被西方列強侵略的屈辱史的開始”這樣的論調上。而是“以求真的態(tài)度”從許多被忽略的鴉片戰(zhàn)爭的細節(jié)中挖掘出一直以“天朝”的自稱的清王朝為何從這場戰(zhàn)爭開始走向崩潰的原因所在。作者的論述重點落在了參與戰(zhàn)爭的包括道光皇帝、林則徐、琦善在內(nèi)的共12位清王朝的關鍵人物上,他們被后世史學家或被稱為昏君,或稱為英雄,或稱為漢奸,而在作者的筆下充分體現(xiàn)了錢穆先生所說的“對待歷史要有溫情和敬意”的態(tài)度,力圖使他們的各自形象變得立體,摒棄只做單方面道德的評判,充分挖掘這些人在思維方式、道德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上在當時背景下的表現(xiàn)。
正如作者文中所言:“歷史的述說中夾雜著悲痛”。當然以上帝的視角去看待和批判歷史人物,并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從這些悲情人物的表現(xiàn)中我們卻能吸取許多教訓,這正是治史和讀史的最大意義所在。
鴉片戰(zhàn)爭的肇始,在于當時工業(yè)革命后的已步入工業(yè)社會的英國需要將清王朝納入世界貿(mào)易的體系中,他們通過輸入鴉片換取白銀和茶葉,獲得商業(yè)上的利益。而此時的清王朝仍是自給自足的農(nóng)業(yè)社會,從皇帝到臣民仍處于天朝世界觀中:中國就是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其他要么藩屬,要么是蠻夷。英國在清王朝的眼中只不過是蠻夷,在整個戰(zhàn)爭過程中都是以蠻夷對待,清王朝秉持的是,要么“剿夷”,要么“撫夷”。
從今天的視角看,農(nóng)業(yè)社會的清王朝面對近代社會的英國,是落后的制度與先進的制度之間的抗爭,無論在武器還是制度上,都是無法戰(zhàn)勝的,鴉片戰(zhàn)爭一開始就是一場注定走向失敗的戰(zhàn)爭。
這種后世看起來非常可笑的天朝的世界觀可以追溯到儒家最早的“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的世界觀中,這種觀念已經(jīng)延續(xù)了兩年多年可謂根深蒂固,因此鴉片戰(zhàn)爭的慘敗的教訓一點也不曾引起清王朝的反思,從天朝夢中被喚醒。而相鄰的日本,“黑船事件”之后同樣被打破國門,卻能從此走向革新的道路,最后甚至成了侵略天朝的列強之一。
而可怕的不是活在夢里,做夢總有被叫醒的一天,而是一直活在謊言編織的世界中,永遠看不清世界的真相。而清王朝的真正腐敗正在于除了皇帝外的所有的人都在撒謊,而皇帝是整個國家機器的中樞,所有的決斷都來自于他。
是什么原因讓人撒謊呢?正《維特根斯坦》開篇就寫到的“當撒謊對我有利的時候,我為什么要說實話呢?”從個人的原因來說,撒謊是為了個人的私利,個人的官位和前途,在個人利益面前,哪里還有什么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正是清朝的專制制度,沒有了決策的宰相制度,所有的決斷都是在于皇帝一人,官員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讓皇帝滿意,這樣的制度之下,人又如何做到不撒謊呢?
恐怕只有靠良心了,這也正是道光皇帝對臣民的.要求,在道光的眼中,只要符合良心就一定能辦好事,辦事不利肯定是良心出了問題,因此道德的評判成了解釋一切問題的標準。而且最大的弊端就是,皇帝永遠都是正確的,錯誤永遠都是在辦事的大臣,因此隨便給大臣一個漢奸的罪名,便可以把失利的原因推給了他們,大臣們就永遠都是皇帝的替罪羊。
這也恐怕是我們中國文化里最可怕的一點,我們對事實的客觀原因分析往往是忽略的,而是從人的善惡與忠奸等主觀原因去尋找原因,因為我們有“誠心正意”的要求,而且我們還相信人定勝天。過分強調主觀原因,無疑是盲目的。這正是整個清王朝的人犯的錯誤,同樣的錯誤在今天還在不斷的犯。
如果我們摒除主觀的因素去分析鴉片戰(zhàn)爭,這場將中國從此帶入世界的戰(zhàn)爭,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雖然這個過程是痛苦的,而150年過去了,我們的近代化如何了?
讓清王朝走向崩潰的那些制度上或者文化上的問題是否已經(jīng)完全解決了?
讀《天朝的崩潰》有感 3
讀完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潰:鴉片戰(zhàn)爭再研究》之后,第一感覺是書寫得很好看,少了歷史專業(yè)書的那種枯燥,有一種非一口氣看完就不罷休的沖動!下邊我就把《天朝的崩潰:鴉片戰(zhàn)爭再研究》讀后的看法做一個總結。
本書在自序中號稱是“鴉片戰(zhàn)爭再研究”,自然包含著對以往的研究進行批判的意味。就研究的過程而言,當屬踩著前人的肩膀往上爬;就研究結果而言,應是離歷史真實更近。然事過境遷,一個半世紀前的人和事,與今有著層層歷史隔膜。到底我們?nèi)粘S^念里的賣國賊、民族英雄是怎樣在人們心中產(chǎn)生的?為什么林則徐、關天培等人會在后人心目中奠定英勇抗敵的形象,到底在當時的歷史情境之下,他們自己的歷史是怎樣展開的,他們對究竟在中國開始走向近代,面對西方的殖民者時,他們能夠帶領我們走多遠?這些問題自己很多沒有想過,但恐怕也是要了解鴉片戰(zhàn)爭——中國近代歷史上至為重要的事件,無論如何都不能繞過去的問題。
作者在序言中探討了琦善的賣國問題,雖然作者一再強調并非為“奸臣”、“賣國賊”正名,但琦善作為道光朝的一名大吏,在我所讀書中,未見有人表揚過他,《天朝的崩潰》上來就為他作平反,起初不能不讓我覺得似有嘩眾取寵之心,但展卷讀完,我想,在中國這樣一個重視歷史的國度里,沒有哪個人物不在乎自己的聲名,能夠留芳千古是每個人的理想。所以琦善等一批“投降派”依照當時的標準竟然都是符合臣子之道的`忠臣。主觀上他們絕對是維護道光皇帝的正統(tǒng)地位的,在他們看來,他們所做的其實就是為臣子的本份所在。作者此觀點進而引出主題: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究竟應歸結于中國的落后和保守,還是應歸結于琦善等人的原因?當時中國的正確之途,究竟是徹底的改弦更張,還是只需要重用林則徐等力主抵抗的官僚?本書的核心問題,就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能否取得鴉片戰(zhàn)爭的勝利?這是一場勝或負的結局皆有可能操作的戰(zhàn)爭,還是一場必定要失敗的戰(zhàn)爭?當時清政府中有沒有人可以領導或指導這場戰(zhàn)爭獲得勝利?如果戰(zhàn)爭必敗,我們又該如何評價這段歷史?作者不斷地在當時的歷史場景之下,提出假設,因為已經(jīng)發(fā)生之事并不是最有可能發(fā)生之事,歷史學家會注意到歷史可能出現(xiàn)但未能出現(xiàn)的轉機。
《天朝的崩潰》從兵力、武器、指揮、戰(zhàn)術等諸方面證明當時的清軍無論如何抵擋不了英國侵略軍的進攻。簡要的比較一下:
一、清朝的兵力雖在人數(shù)上占優(yōu)勢,但當時的清軍駐防分散,難以集中,調動也很困難,除訓練、打仗外,很大程度上還擔負警察的職責。而且當時的清軍不論八旗還是綠營,戰(zhàn)斗力都已經(jīng)相當差勁。而英軍在鴉片戰(zhàn)爭后期人數(shù)已經(jīng)達到兩萬,可以算是當時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實力最強的軍隊,在大部分戰(zhàn)場,清軍迎戰(zhàn)的兵力僅比對手略多或持平。而且這些人從各地、各省抽調而來,其戰(zhàn)斗力顯然不如整體編制的對手。
二、從武器上說,清軍的火器源于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間幾乎沒有技術上的改進,發(fā)射的速度、準確性都比對手差,而且受資金等條件限制,難以更新,有的火槍竟是上百年的“文物”。大炮也類似,式樣和當年明軍阻擊后金進攻時的紅衣大炮差不多,鑄造技術也落后,使用時經(jīng)常被炸裂傷及自身,射程、準確性自然不高。更有很多士兵還使用大刀弓箭,無法和近代化的英軍相比。
三、歷次戰(zhàn)斗中清軍的指揮者都是王朝的精英人物,像林則徐歷來勤勉能干、琦善在封疆大吏中政績最為出色、伊里布善于處理民族事務、裕謙是主戰(zhàn)派中態(tài)度最堅決的,楊芳在嘉慶年間鎮(zhèn)壓起義屢立戰(zhàn)功,可算當朝第一名將,差一點的奕山、奕經(jīng)也是宗室親貴中的翹楚。但結果是無一例外的慘敗。
四、從戰(zhàn)果上看,英軍每次取勝都只付出極少的代價,損失最大的是在鎮(zhèn)江,有三十多人陣亡,而清軍不論人力物力都損失慘重。指揮官中一品大員就死了四人:欽差大臣、兩江總督裕謙自殺,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江南水陸提督陳化成戰(zhàn)死,江南陸路提督余步云被斬首。二品大員中也有京口副都統(tǒng)海齡、總兵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等人陣亡,這些都是最能征慣戰(zhàn)的將領。
從這幾點來看,清軍實力實在無法和英國相抗衡,而且清政府在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被侵略者大的毫無還擊之力時仍然做著天朝美夢。這也是戰(zhàn)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清朝方面從來沒有把英國看成一個平等的對手,戰(zhàn)敗之后也從未吸取教訓。對于遠來的“夷人”,“天朝”知其“船堅炮利”,但也僅此而已,他們一直認為英軍不擅陸戰(zhàn),只要一離開軍艦就好對付。在戰(zhàn)爭中,朝廷的政策一直在“剿、撫”之間游移,剿自不必說,所謂“撫”也并不是投降的意思,而是“安撫”,也是顯示天朝威德的一種形式,是夷人接受了天朝的恩賜而罷兵。在這種不知彼的情況下自然是一敗涂地,其實英軍在各地進攻形式也比較單一,經(jīng)常是利用己方炮火射程遠,由軍艦在清軍炮臺射程之外轟擊,然后陸軍避開炮臺的正面攻擊,繞到炮臺的側后方登陸(清軍大炮均無法轉向),占領至高點居高臨下開炮。而清軍卻從未采取相應措施,仍然在原有的模式下組織防御,并且盲目自信,等敵軍輕易攻破防線又倉皇逃竄。
以作者的看法,中國應該向日本一樣,不必付出如此之大的代價,而應當盡快簽訂和約,再走自強之路。對此我不以為然,且不說日本被西方列強侵略是在中國之后,已有前車之鑒,以當時中國人對世界的認識,當時官場腐敗的習氣,深刻的思考戰(zhàn)敗的原因,發(fā)起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困難的。更重要的一點是,抵抗、犧牲是一個必然付出的代價,直接投降的作法從中國人民的感情上是說不過去的。歷史是不可改變的,我曾想如果當時是康熙執(zhí)政,會不會還有如此結果。其實以君主世襲的制度和教育方法,在一個王朝的晚期難以出現(xiàn)康熙這樣英明的君主,更何況道光皇帝本身并不是資質最差的皇帝,關鍵在于腐朽的制度和陋習使他無法了解真實的情況。中國發(fā)展到這個樣子,應該說被列強的炮火打開國門是一個必然,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似乎也是無可挽回,真正可悲的是戰(zhàn)敗后的中國沒有能夠及時走上自強的道路。
【讀《天朝的崩潰》有感】相關文章:
《天朝的崩潰》讀后有感06-07
《天朝的崩潰》讀后感02-18
《天朝的崩潰——鴉片戰(zhàn)爭再研究》讀后感08-22
讀《金融大崩潰》有感08-18
崩潰的句子03-14
崩潰絕望句子06-13
崩潰絕望的句子07-14
內(nèi)心崩潰的句子01-21
心情崩潰的句子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