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
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
鋼琴音樂是一門技巧性很強的藝術,它的彈奏技術到今天為止,已發(fā)展到了極為豐富的地步。要掌握鋼琴全面的演奏技巧,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著名鋼琴演奏家劉詩昆曾非常形象地把彈奏技術比喻為大樓的地基。但是我們應當明確,掌握了精湛的技術才能將音樂表現(xiàn)的更完美,而只有從音樂的內(nèi)容出發(fā)才能使技術的訓練有目的、有方向。技術與內(nèi)容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辨證統(tǒng)一關系。教學中,應兩者并重,不應偏重一方而忽視另一方。
當學生開始接觸一首新作品時,首先應讓他了解作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意境,作品的性質,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風格......這樣才能使學生從一開始就以音樂內(nèi)容的要求為出發(fā)點,決定觸鍵方法、音色的處理、技術難點的解決等等,從而避免學生盲目的練琴,逐步達到演奏技術與音樂內(nèi)容的完美統(tǒng)一。在教學中,單純的要求技術或讓學生“彈熟后再談音樂”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在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以及業(yè)余學琴的人們中,常有一些音樂天賦一般甚至較差的學生,應該以怎樣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呢?大家都知道,音樂感覺并不是完全與生俱來的,通過后天的培養(yǎng)熏陶是完全可以得到發(fā)展和加強的。因此, 對那些音樂天賦一般的學生, 教師不能放松甚至放棄對他們的要求,而是應該想方設法地引導、啟發(fā)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從而逐步提高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力與表現(xiàn)力。
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 可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要重視學生的聽覺訓練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又被稱為聽覺藝術,音樂的存在是因為人類具有聽覺的感知。讓音樂通過聽覺浸潤心靈,才可能使心靈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的音樂,這才是學習音樂的正確途徑。聽覺訓練是指對學生接受聲音、分辨聲音能力的訓練。彈奏音樂作品時對聽覺的要求主要強調的是對音量、音色,以及曲調感、節(jié)奏感和多聲部音樂感等等的追求。聽覺的訓練對于學生的音樂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
聽覺訓練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就是首先要求學生會“聆聽”自己的琴聲。所謂“聆聽”,并不是一般地聽,而是精神高度集中地用心去聽,聽時要充滿對音樂的追求與想象,努力分辨自己彈琴的聲音音色是否符合音樂內(nèi)容的要求。學生在彈琴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很多都是由于沒有“用耳朵練琴”,沒有仔細聆聽自己彈奏的聲音。
有些學生在練琴時雖然聽到了自己的聲音,但不會給自己找毛病,不會分辨那些聲音是好聽的,符合音樂要求的;哪些聲音是難聽的,不符合音樂內(nèi)容的。甚至,有些學生練琴時手指是在下意識的彈奏,而思想已經(jīng)開了小差。針對這些情況,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聽”的習慣,要讓他們的耳朵充分發(fā)揮作用,成為練琴時的“老師”。還要讓學生明白,如果總是依賴教師或家長來給自己找毛病,是永遠彈不好琴的。只有學會了“用耳朵練琴”,才能極大地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提高練琴的效率和質量。
彈錯音是學生的“常見病”,除了讀譜不仔細以外,更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注意“聽”。因此當學生出現(xiàn)錯音時,不僅要讓他們重新讀譜,還要讓他們將正確的與錯誤的音響效果對比來仔細聽,養(yǎng)成用耳朵分辨音樂對錯的習慣。
彈奏音色的好壞決定了彈奏的質量,在教學中要多啟發(fā)學生聆聽自己彈奏的“音色”,使學生一邊彈奏一邊就能感覺到哪些聲音是與作品的內(nèi)容相吻合的,哪些聲音破壞了樂曲原有的意境,是不符合要求的。這樣學生就會逐漸對聲音產(chǎn)生追求與想象,而不僅僅滿足于把音符彈出來。無論是彈奏歌唱性強的抒情樂曲還是彈奏鋼琴練習曲,都要注意它們在音色上的不同要求。音色與觸鍵方法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因此通過聽“音質”來檢查彈奏方法是否正確,是個很好的辦法。即使是在學生初學斷奏時,每彈一個音都應該對聲音的音色有要求。只有正確的方法才能彈出悅耳的聲音。因此,對音色仔細地進行聽辯,就能發(fā)現(xiàn)彈奏方法上的很多問題。
此外, 還應該讓學生多欣賞一些經(jīng)典的音樂作品。不僅要聽鋼琴音樂,還要涉及到優(yōu)秀的聲樂、器樂作品,并對歌劇、交響樂等音樂形式有所了解。從廣博的音樂世界里汲取營養(yǎng)、開闊視野、提高素養(yǎng),這樣才能增強對音樂的感受力。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如果教學生一首他曾經(jīng)聽過的樂曲,那么他對音樂的領悟就會快得多,教學也會變得較為順利。因此, 應該鼓勵學生抓住一切機會欣賞音樂, 尤其要多聽名家的演奏。聽后可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大膽地進行評論,并與老師或其他人交流。這也是加強聽覺訓練和提高音樂表現(xiàn)力的有效方法。德國鋼琴教育家齊格勒主張,在鋼琴教育上要養(yǎng)成“以心聆聽”的習慣,以及不必急于進行演奏技巧上的學習,而更重要的是要“意識到聲音”。齊格勒認為許多富有才華的演奏家學習鋼琴演奏的秘訣絕對不是只靠手指的技巧練習,而是借“以心聆聽”,從而自己彈出聲音,并具備了如何調節(jié)演奏效果的能力。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聽覺一定要幫助他們?nèi)グl(fā)掘和注意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以內(nèi)心的音樂,先于手指動作產(chǎn)生,并生動地記在心里。
二 引導學生精心研讀樂譜
我國著名鋼琴教育家朱工一曾說過:“精心研究樂譜是窺探作者內(nèi)心奧秘的重要途徑”。正確地掌握所彈奏的樂譜是彈好一首作品的基礎,精心地研讀樂譜能使我們深入地理解作曲家特有的音樂語言,從而對作品做出正確的解釋。正如前蘇聯(lián)鋼琴教育家涅高茲提出的“應該彈得嚴格而又富于表情——嚴格也正是表現(xiàn)豐富的標志”。這里所說的“嚴格”的含義就是要求演奏者忠實于作品、忠實于音樂內(nèi)容,而這些都要以忠實于樂譜為前提。尤其是現(xiàn)在我們已不大可能聽到大部分作曲家對自己作品的演奏或講解的情況下,研讀樂譜是我們理解和表現(xiàn)作品內(nèi)容的主要途徑。
重視樂譜上的一切標記是研讀樂譜的基本要求。有些學生只看見了音符,而對其他各種標記卻“視而不見”,這是非常不好的。完全忠實于樂譜,就必須毫不遺漏地注意到樂譜上的一切標記,然后恰當?shù)匕阉鼈儽憩F(xiàn)出來。其中包括音符、節(jié)拍、指法、句法、奏法、休止符、延長記號、重音記號、力度記號、速度記號、表情記號、調性變化、曲式結構等等一系列的內(nèi)容。
在認真研讀樂譜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進行“再創(chuàng)造”。鋼琴演奏大師魯賓斯坦曾這樣說“首先要確切的按樂譜演奏,如果你已經(jīng)如實的做到這一點,卻仍感到需要進行增添或改變的話,你可以這樣做。”但這里必須強調一點:是要在完全如實地按照樂譜所寫的彈奏以后進行。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么不同的演奏家在不同的地點演奏同一部作品會有不同的解釋,而非千篇一律了。另外,一部作品的樂譜可能有幾種不同的版本,都是可以借鑒和參考的。但應該以便于彈奏和符合作品的音樂風格為出發(fā)點。
可以說,引導學生精心研讀樂譜,是掌握作品風格的重要途徑,它有助于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
三、啟發(fā)學生用內(nèi)心的歌唱帶動旋律的彈奏,并讓學生掌握良好的觸鍵方法
音樂來源于生活,音樂語言是人們生活中多種情感的升華,音樂是通過自己獨特的語言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鋼琴是樂器之王,具有音域寬廣、音色豐富的特點,它所表現(xiàn)的音樂語言就更豐富、更具感染力。旋律在音樂語言中是最具感染力的,是音樂的靈魂。如何才能讓學生運用“樂器之王”彈奏出優(yōu)美動人的、觸動靈魂的旋律呢?
歌唱最能直接表達人的情感,弦樂器在這方面也占有一定的優(yōu)勢。而鋼琴是鍵盤樂器、擊弦樂器,要在鋼琴上把旋律彈奏的富于歌唱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下一番功夫?梢哉f,一個內(nèi)心沒有歌唱感的人在鋼琴上是不可能彈好歌唱性旋律的。通俗一點說,鋼琴上的旋律也就是運用鋼琴來進行“歌唱”,因此,啟發(fā)學生用內(nèi)心的歌唱去帶動旋律的彈奏是非常重要的。
一段旋律,只有你對它有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受時,才能在彈奏中追求正確的音色,才能把它彈得有語氣、有表情,在學生的初學階段可以選用一些他們熟悉的、喜歡的樂曲,讓他們先唱后彈或邊唱邊彈,這樣他們內(nèi)心的歌唱感就會在彈奏中逐漸得到加強。
彈好歌唱性的旋律,還必須讓學生在彈奏方法上下工夫。要想彈奏出好的旋律就需要掌握適當?shù)挠|鍵方法,這是彈出優(yōu)美旋律的必要條件。
首先,要讓學生彈好連音,連奏是彈好歌唱性旋律的基礎。彈奏歌唱性旋律要用深而慢的觸鍵方法,和彈奏顆粒性較強的樂曲要有所區(qū)別。特別要注意肩、臂、腕等部位的放松,使手臂的重量自然地輸送到指尖。手腕必須柔韌、能夠上下左右自如地活動。手型可稍微放平些,用指尖后面的肉墊部分觸鍵,手指基本上是貼著琴鍵移動,重心從一個手指自然地移動到另一個手指上,用這種方法就比較容易彈奏出流暢自然、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在一個連奏的樂句中,如果其中各音所用的觸鍵方式各不相同,那么,這個樂句的連貫就會受到重大影響。
其次,要讓學生學會分析樂句。音樂的語言和生活的語言是息息相通的,像說話一樣。每個樂句都有它的語氣、走向及核心音。常見有些樂句的音樂走向是棗核型的;有些樂句是向上走的,需要漸強;反之,則需要漸弱。當然還有很多具有特殊語氣和情緒的樂句,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處理。
再者,處理好旋律與伴奏織體的關系也是保證旋律優(yōu)美如歌的重要條件。除了要把旋律本身彈好外,還要重視和聲、伴奏織體等對旋律的烘托作用。旋律和伴奏的關系就如同是船和水的關系一樣,“水”始終是托著“船”向前運行的,而不應該把“船”淹沒了。此外還要注意旋律的橫向進行,這要求句子的氣息相對要長一些,彈奏旋律時不要受左手伴奏音型的影響,把旋律彈成一小節(jié)一個重音、甚至是一拍一個重音。而應該盡量減少這種重音的出現(xiàn),增強樂曲的韻律感。
另外,要彈好歌唱性的旋律,還需要踏板很好地配合,在此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但踏板的運用是個復雜而又系統(tǒng)的問題,不屬于本文的主要論述內(nèi)容,在此不再贅述。
四 要求學生用正確的節(jié)奏和速度進行彈奏
節(jié)奏是音樂的脈搏。平常說的“拍子”是節(jié)拍而不是節(jié)奏,“節(jié)奏”和“節(jié)拍”是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兩個概念。節(jié)拍是在樂譜上固定的東西,表示音樂基本的強弱關系,用小節(jié)來劃分,比如2/4、3/4分別表示“強弱”、“強弱弱”等等。而節(jié)奏與人的生活、行為、動作、情感有更密切的聯(lián)系,更富于韻律感,是需要用心靈去捕捉的。
一首作品往往通過一種特定的節(jié)奏韻律來表現(xiàn)它的性質和風格,如舞曲、搖籃曲、夜曲、船歌等等,它們都是各有特色的,需要用心去琢磨體會、反復練習,才能掌握好樂曲的律動,才能使其更具生命力。在教學中,要善于抓住學生熟悉的事物,啟發(fā)他們的形象思維,從而在彈奏中表現(xiàn)出作品特有的節(jié)奏韻律和特色。
所有的音樂作品,除了它們特有的節(jié)奏韻律外,還要憑借不同的速度來表現(xiàn)它們不同的性質和風格。而用什么樣的速度去彈奏樂曲呢?這既要尊重樂譜本身的要求,還要根據(jù)樂曲的性質來確定。
一般來說,歡快的情緒不可能采用緩慢的速度去表現(xiàn),而悲傷的樂曲也不宜快速彈奏。進行曲、圓舞曲等體裁也都有它們各自特有的速度。不同的人在演奏同一首樂曲時,很可能采用不完全相同的速度,這是允許的,但應以符合樂曲的要求為前提。一首樂曲被某人彈成快板,而又被另一個人彈成慢板的情況是較為罕見的。有些作品樂譜上標出的速度是根本難以達到的,如車爾尼系列的練習曲,速度標記通常是極快的,一般專業(yè)老師都不容易達到,就更不能要求初學的學生按照這個標準去練習,只能作為教學的參考。
有些學生在聽了鋼琴家的演奏后,單純的模仿他們的演奏速度,但由于技術能力達不到,把曲子彈得非;艁y,可說是一塌糊涂。因此要告誡學生,在聽名家的演奏或錄音磁帶時,不能只是單純地模仿,重要的是從中體會演奏家對作品風格的表現(xiàn)、對音樂的處理,以進一步掌握其音樂性質和風格。另外,有些比較快速的樂曲,要在學生技術能力達到時再彈,如果彈奏速度過快,即使彈得沒什么錯誤也是不合格的。
節(jié)奏不穩(wěn)、速度不統(tǒng)一是學生在演奏中常出現(xiàn)的一種毛病。之所以產(chǎn)生這些問題,有技術上的原因,也有心理上、感覺上的原因。例如,有些學生彈到困難的地方就慢下來,彈到容易的地方又加快;而有時候一遇漸強就加快,一遇漸弱就放慢;彈激情的、快速的曲子越彈越趕,彈抒情性的、速度較慢的曲子就越彈越拖等等一系列問題。要克服這些毛病需從練琴方法上解決,難點部分要單獨抽出來反復練習,直到彈的和較容易的部分一樣好才可以。整首樂曲的速度要以難點部分所能達到的速度為標準來確定。
另外,彈奏快速的樂曲要以慢速、中速練習為基礎。在聲音清楚、節(jié)奏穩(wěn)定的基礎上再逐漸加快速度。當彈奏速度較慢的樂曲時,內(nèi)心的感覺要積極,要有向前的、流動的感覺,這樣就不會越彈越拖了。
在鋼琴彈奏中不要平均地、單調地強調小節(jié)的重拍,這樣會造成節(jié)奏機械、音樂凝滯、缺乏律動性。彈奏時一定要注意讓學生按照樂句的氣息走向、音樂走向去彈奏,而不要機械的只按小節(jié)彈奏。在這同時也要體現(xiàn)節(jié)拍固有的特點,例如:圓舞曲、進行曲要適當強調節(jié)拍重音,而彈奏旋律性樂句則要避免重音過多,以增強音樂的連貫性和律動感。
教會學生正確地使用節(jié)拍器,也是幫助學生掌握節(jié)奏、速度的好方法。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樂曲都適合節(jié)拍器的。一般說來,當進行基礎練習和彈奏練習曲時,使用節(jié)拍器可以使節(jié)奏平穩(wěn)、速度統(tǒng)一、聲音均勻。特別是當學生需要用不同的速度練習時,節(jié)拍器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彈奏鳴曲或復調作品時也可以適當運用一下節(jié)拍器。而有些抒情性、歌唱性較強的樂曲就只能用節(jié)拍器確定一下基本的速度,而不能自始至終都使用它。還有些樂曲速度變化較多,如汪立三的《蘭花花》等,每個樂段在樂譜上都有不同的速度要求,只有使用節(jié)拍器才能找到正確的速度,才能把樂曲的性質表現(xiàn)出來。另外還要注意:使用節(jié)拍器也是有階段性的,并不是整個練琴的過程中都適用節(jié)拍器,只有在學生能夠比較流暢地彈奏時,節(jié)拍器才能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在教學中,更應著重注意的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節(jié)奏感和速度感,這才是獲得良好音樂的基礎。
在鋼琴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音樂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應該說是鋼琴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對初學者尤其如此。這關系到他們是否能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和體驗音樂的習慣,影響著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體驗音樂的深度,甚至影響到他們的音樂生涯的發(fā)展。所以教師同行們應當認真加以研究,并積極實踐之。本文只是對筆者平時鋼琴演奏和教學實踐中的點滴體會進行了總結,不足之處望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談鋼琴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
樂感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過程,它是客觀的音樂音響通過聽覺感受后而產(chǎn)生的心理反應。通常所說的樂感不是對單一樂音要素的感知覺(如音高、音長、音量、音色),也不是對某一音樂表現(xiàn)手段(如旋律、節(jié)奏、速度、力度、調式、調性、和聲等)的聽覺鑒別和判斷,而是對音樂整體感受能力和效果總和的概念性表述。當然,音樂是多種音響要素的有機結合,任何一項“指標”的缺失,都會影響到樂感的完美構成。在鋼琴教學中,樂感的體現(xiàn)除了內(nèi)心感覺、手指感覺和對音樂的理解外,更重要的是指這種感覺和能力的流露和表現(xiàn)。沒有樂感就表達不出樂思和情感,也就失去了音樂的意義。樂感雖說如此重要,但在我們的鋼琴教學中,仍普遍存在不重視樂感的學習和積累,后果讓人擔憂。以下就談幾點粗淺的看法,供大家商榷。
一、培養(yǎng)樂感要從基本功訓練抓起。
掌握正確的彈奏方法,是鋼琴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任何人都要遵循技術訓練中所包含的科學規(guī)律。學習任何一種彈奏方法都是為了表現(xiàn)某種音樂為目的。因此,基本功訓練就要本著彈活每一個音的原則去培養(yǎng)樂感。我在教學中的做法是在彈奏練習曲時,用不同的觸鍵方法、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表情進行夸張性的演奏練習。如:音階可以用有力的斷奏來表現(xiàn)一種威嚴;用較慢的連奏可以表現(xiàn)一種憂傷;用快速輕巧可以表現(xiàn)一種隨心所欲的情緒等等。這種練習必須用心去彈,把有意識的音樂行為轉化為無意識的音樂行為,才能逐步地培養(yǎng)樂感。
聲音的概念與觸鍵方法是緊密相聯(lián)。在掌握手指觸鍵的基本方法后,還要練習各種不同的觸鍵方法。觸鍵方法不同,獲得的聲音也不同。如∶巴赫的音樂鏗鏘有力,富于動力感。要求觸鍵堅實沉穩(wěn),富于彈性;莫扎特的音樂明亮熱情,要求觸鍵輕快、勻稱,控制自如;肖邦的音樂抒情柔美則要求靈活多變的觸鍵方法,甚至在同一首樂曲中由于連音、斷音、強音、弱音的不同,也要求有不同的觸鍵方法。強音不能砸壓,弱音不能虛軟,連音要求彈得飽滿、充分,斷音要求彈得生動活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為什么要用不同的觸鍵方法,所要達到的目的,明確地告訴學生,并通過課堂訓練使他們體驗到觸鍵方法與音樂表現(xiàn)和樂感三者之間的關系,由此而啟發(fā)出對美的聲音的自覺追求。
二、注重樂曲演奏中樂感的培養(yǎng)。
演奏樂曲要生動感人,就要用樂感去表現(xiàn)樂曲的基本情緒、樂思。而這種樂感的表現(xiàn),不是一次就能到位的。是要通過反復的練習,長期積累,才能達到一定的要求。鋼琴教學應緊緊把握住樂感表現(xiàn)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夠自覺地用音樂的語言、呼吸和基本功練習中所獲得的樂感去準確地刻劃樂曲。并讓學生明確地意識到在他們演奏中,用樂感串起來的每一個音都是音樂整體上的一部分,是充滿生氣、充滿感情地。而不是孤立地、蒼白地、枯燥無味地。只有用樂感這根線穿起來的每一個音,才能構成樂曲完整統(tǒng)一的美,才能使每一個音,象珍珠一樣閃閃發(fā)光。為做到這一點,以下四方面非常重要∶
1、彈好富于歌唱性的旋律是樂感服務于音樂表現(xiàn)的必然。
教學中,既要幫助學生分析樂曲的結構特點,旋律的自然起伏,又力求樂句、樂段、織體的清晰和聲音的顆粒性。使學生在彈奏如歌的旋律時,音響透明富有魅力,一位好的鋼琴教師,毫無疑問,也是一位心理學教師。他必須了解和掌握學生在學習中的全面情況,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使學生的樂感在彈奏歌唱性旋律中得到培養(yǎng)。
2、節(jié)奏感是培養(yǎng)樂感的基礎,也是音樂表現(xiàn)的生命線。
節(jié)奏感的訓練屬于打基礎范圍,它不單純是要把拍子彈準,還要體會節(jié)奏的韻律。有些學生把音都彈的一樣響,拍子雖沒有錯,但缺乏生動性,缺乏節(jié)奏的強弱感覺。有些學生由于技術或心理上的原因,把曲子彈的忽快忽慢,節(jié)奏不穩(wěn),速度不統(tǒng)一。如何能夠在彈奏中正確地表現(xiàn)出節(jié)奏感?首先,必須進行嚴格的節(jié)奏訓練,使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節(jié)拍的強弱變化,明確快與慢,規(guī)整與自由的辨證關系。一般來說,無論是古典的、現(xiàn)代的樂曲,平均規(guī)整的節(jié)拍都是基礎,然后才是根據(jù)音樂表現(xiàn)的需要,作相應的變化處理。其中掌握基本節(jié)拍的強弱變化是培養(yǎng)節(jié)奏感的基礎,也是積累樂感的基礎。
3、應重視演奏的完整性。
樂感與演奏的完整性是相輔相成的,好的樂感是完整性的基礎,完整的演奏又是好的樂感的體現(xiàn)。其間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演奏前必須選好與演奏者程度相適應的曲目。好的樂感往往能幫助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解決技術上的問題,也能提高練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有一部分學生急于求成,愛彈偏大偏難的曲目,往往是在技術難點上連滾帶爬,無力去注意樂曲中樂感的表現(xiàn),樂曲在他們手中不是完整的、連貫的,而是支離破碎的什么也表現(xiàn)不了。為了根本改變這種狀況,首先,應在教材的選擇上從實際出發(fā),選擇一些技術難度較適中的曲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使學生經(jīng)過努力可以完整流暢地進行彈奏,能夠在沒有技術負擔的情況下投入到音樂的表現(xiàn)之中。
4、欣賞音樂也是提高樂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有針對性的選擇曲目,特別是鋼琴曲目。讓學生通過欣賞說出對作品的感受。是抒情優(yōu)美,還是活潑輕快?樂曲的基本情緒是什么?更深一層可以讓學生欣賞著名鋼琴家演奏的鋼琴作品。讓他們感受豐富而變化的音色對比,層次對比、和觸鍵對比,天衣無縫的連音,富有表現(xiàn)力的踏板使用等等都是培養(yǎng)豐富樂感的視聽教材。除課堂上的欣賞外,還應該讓學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經(jīng)常參加音樂會等音樂實踐活動,音樂會的實際效果是錄音、電視都無法達到的。并且不要只限于聽鋼琴音樂會,器樂作品、歌劇選曲、獨奏、、獨唱都可以聽。教師要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不要僅局限于欣賞音樂,還要注重和聲、復調、曲式、配器等音樂理論的學習,不斷提高分析鋼琴音樂作品的能力。同時也要注重文化知識與中外音樂史的學習,特別是人文科學方面的書,比如:世界名著、哲學、心理學等,由于綜合素質的提高,必然在樂曲的演奏中體現(xiàn)出音樂特征。其中我特別推崇唐詩宋詞,因為音樂實際上描寫的就是一種意境一種情感,而唐詩宋詞同樣是意境和情感的表達。因此,全面提高文化藝術修養(yǎng),從而為培養(yǎng)樂感,闡釋鋼琴音樂,揭示音樂內(nèi)涵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音樂是表演的藝術,從教學角度說,我們應要求每一個學生,毫無例外地、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之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與音樂融為一體。甚至在平時的練習中,也應充滿對音樂強烈渴求和欲望,從而把音樂感的培養(yǎng)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
淺談鋼琴教學中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yǎng)
鋼琴是一種技巧性極強的樂器,在鋼琴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學生基本功的訓練要貫穿始終,學生在初學階段要付出艱苦的努力才能打好扎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在輔導學生練琴時,既要重視基本功訓練,還要注意對他們各方面音樂素質的培養(yǎng),從而增強他們對音樂的理能力和表現(xiàn)力。
1.聽力的培養(yǎng)
聽力是指接受聲音、分辨聲音的能力。音樂的注意力、記憶力、曲調感、節(jié)奏感以及多聲部音樂感、對音樂的共鳴等都與聽力有關。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在鋼琴學習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說和訓練手指同等重要。在學生初學鋼琴階段就應該重視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以增強他們對音樂的聽辨力和獨立練琴的能力。
2.讀譜習慣的培養(yǎng)
教師要認真培養(yǎng)學生嚴格讀譜的習慣。學生讀譜不嚴格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有些學生在練琴時只重視音符、節(jié)拍,而對其他小標記,如指法、休止符、連線、跳音、保留音等經(jīng)常忽略,有時是因為粗心,有時是因為學生還不明白為什么必須照譜彈奏。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應該明白這些小標記的重要性,同時老師應當告訴學生,只有使用正確的指法才能把樂曲彈得準確、流暢。
3.背奏能力的培養(yǎng)
背奏是視覺、聽覺、運動神經(jīng)等共同配合的綜合運動,只靠運動神經(jīng)的記憶,也就是只靠手指的習慣動作來背譜是靠不住的,只讓學生在琴上從頭到尾把曲子反復背奏并不是好方法。在背奏中要注意發(fā)揮學生頭腦、視覺、聽覺的積極作用,讓他們一邊背奏,一邊用耳朵聽自己的彈奏,腦子里對樂譜要有清楚的印象。背奏還可以按樂曲的結構采取分段背的方法,對于那些基本上相同,只是稍有變化的樂段要特別注意。例如,奏鳴曲的呈示部和再現(xiàn)部,有時旋律音型完全相同,只是調性不同,如果腦子里有調性轉換的記憶就不會背錯。再如,三段體樂曲的一、三段往往一樣,只是結尾略有變化,要注意把變化的樂段或樂句抽出來背熟。有時還可以讓學生先不打開琴,只用眼睛看樂譜,唱出旋律,或心里默唱旋律,訓練記憶;也可以讓學生試試既不打開琴,也不看樂譜,用腦子把整個樂曲回憶一遍。
4.旋律的彈奏方法
在鋼琴上彈奏的旋律,是沒有歌詞的,把沒有歌詞的旋律在鋼琴上彈奏出來,怎樣才能彈得富有表情、優(yōu)美如歌呢?這在鋼琴學習中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學生練習時,如果教師能用唱來啟發(fā)、帶動學生的情緒,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只有使學生體會用手指在琴上“唱歌”,才能把旋律彈得優(yōu)美動聽。
讓學生學會連奏是彈好旋律的前提,連奏時要求聲音明亮、圓潤、均勻、如歌。即使在學生練習音階、琶音、練習曲時,也應要求他們一樣有旋律感、有歌唱性。要想彈好旋律,還要引導學生分析樂句。一個樂句就像一句話一樣要有語氣。音樂有走向、骨干音,通過彈奏把這些表現(xiàn)出來,旋律就會變得有生氣、有表情、有流動感。一般樂句的尾音應該輕下來,樂句進行中不要亂加童音,樂句之間要有呼吸,還應注意樂句之間往往有起承轉合的關系,在彈奏中應把它表現(xiàn)出來,這些都是彈奏旋律時必須注意的。另外,彈奏方法不正確也是彈不好旋律的重要原因。胳膊不放松,重量沉不下去,手腕僵硬、缺少柔韌感,手指力量不均勻,下鍵生硬,指尖缺乏彈性等,都會影響旋律的表現(xiàn)。
5.節(jié)奏和速度的訓練
音樂節(jié)奏和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人們在生活中的多種行為動作(如走路、勞動、舞蹈、劃船等等)所特有的節(jié)奏韻律,在樂曲中往往有所反映,如舞曲、進行曲、搖籃曲、船歌等。當學生們練習這些樂曲時,教師如果能用學生們熟悉的動作啟發(fā)他們的想象力,比如,練習進行曲樂曲時,引導他們聯(lián)想解放軍的隊列行進;彈搖籃曲時,讓他們做拍洋娃娃睡覺的動作等,這樣他們就能較快地掌握住樂曲的音樂形象。此外,幾乎所有的音樂作品都要根據(jù)作曲家標明的各種速度來表現(xiàn)樂曲。如果在演奏中選用了不適合樂曲性質的速度,必然影響演奏質量,以致破壞音樂形象的準確性。
節(jié)奏不穩(wěn)、速度不統(tǒng)一是學生在彈奏中容易出現(xiàn)的毛病,這里包括技術和心理兩方面的因素。有些學生在彈奏較難的地方時速度會一下子放慢下來,彈奏容易的部分時又可能把速度加快,漸強時加速,漸弱時減速,彈快速的樂曲時越彈越快,彈慢板的樂曲則越來越拖。還有些學生在演奏前沒有想好速度就開始彈,結果彈奏的速度不符合樂曲要求等。對這些容易出現(xiàn)的毛病,教師的經(jīng)常提醒和具體幫助是十分必要的,要讓學生養(yǎng)成數(shù)拍子的習慣,邊彈邊數(shù)拍子,也可以先不彈,用手打拍子唱幾遍,不論是伴奏部分或是旋律部分,如果把拍子唱對了,再用手彈時就比較容易掌握了。在練習快速的樂曲時,要注意提醒學生不要緊張慌亂,特別在碰到有長串的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樂句時,一定要以慢速或中速練習打好基礎,再逐漸加快速度。
6.加強學生對鋼琴作品與作曲家的了解
每開始一首樂曲的學習時,都應讓學生對作品有概括的了解,包括對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代背景、樂曲的基本風格等,這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學生對巴赫、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肖邦等偉大的作曲家一無所知,對他們作品的風格一點不了解,是很難彈奏好他們的作品的。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傳授給學生這方面的知識,這樣就能不斷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提高他們的音樂修養(yǎng),當學生學習這些作曲家的作品時,就能更準確地把握好作品的內(nèi)容和風格。
【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論文:培養(yǎng)學生鋼琴演奏中的音樂素養(yǎng)08-13
音樂教學中的能力培養(yǎng)08-07
談鋼琴專業(yè)學生音樂表現(xiàn)力的重要性08-18
談鋼琴專業(yè)學生音樂表現(xiàn)力的重要性08-18
民族民間音樂在鋼琴教學中的傳承08-15
音樂教學論文: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07-22
聲樂教學中的鋼琴即興伴奏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