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說課稿 推薦度:
- 高中語文說課稿 推薦度:
- 初中語文說課稿 推薦度:
-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語文說課稿錦集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學理念
語文學習目標,是多維的,是立體的,不僅有知識與能力的目標,還有過程與方法的關(guān)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所以,在設(shè)計這課時,我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深的句子,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三維目標實現(xiàn)的最終途徑還是讀,各種形式的讀,默讀、朗讀、感情讀,邊讀邊想象等,并把自己讀的感受與同學交流、討論,遵循課標的這些精神、理念,本課教學設(shè)計的最大特點就是入情入景地讀,動心動情地讀。
二、說教材1、
教材分析:《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人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了別人成長的故事,讓學生在閱讀時受到啟發(fā),思考自己成長中的問題。這篇課文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說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xiàn)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少年周恩來立志為振興中華而讀書的志向,引發(fā)學生思考自己讀書的目的,激勵學生將自己的學習生活與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大業(yè)聯(lián)系在一起;二是引導學生學習在閱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教學目標: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chǔ),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chǔ)。依據(jù)新課程理念,我制定以下目標,以求實現(xiàn)“以人為本,終身發(fā)展,和諧發(fā)展”的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帝國主義、伯父、模范、風和日麗、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耀武揚威、巡警、吵嚷、得意揚揚、懲處、抱負、胸懷、喝彩、振興中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地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4)實施綜合性學習,了解名人或自己熟悉的人的成長故事。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fā)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jié)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本課采用的是第二課時。教學中,我把在閱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定為教學重點。把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定為教學的一個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教有多法,但無定法。”在本課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朗讀感悟法、討論法和多媒體輔助法進行教學。從而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并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課文。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地學習,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四、說教學設(shè)計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chǔ),讓學生在讀、悟、議這種寬松民主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shè)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
從內(nèi)容上看,課文涉及很多方面,諸如:沈陽的繁華、熱鬧;街道上燈紅酒綠;伯父的擔心與提醒;周恩來的不解與困惑;中國婦女的悲慘遭遇;周恩來的思考;課堂上大家關(guān)于為什么而讀書的討論和周恩來令魏校長為一振的胸懷和報負。如果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逐個串講,不僅耽誤時間,聽起來也是索然無味。經(jīng)過一番琢磨,我發(fā)現(xiàn)在這些看似沒有聯(lián)系的場景與事件背后卻有著一條內(nèi)在的.隱線,即:中華不振使少年周恩來立下宏偉志向。教學只要能緊緊抓住“中華不振”深入解讀,必然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讓每一個文字都因為“中華不振”而立在學生眼前,活在學生心中。因此,我的教學設(shè)計如下:
第一、引出課題,激發(fā)興趣
教師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了解周恩來嗎?不僅全中國的人愛戴他,全世界都了解他,在他逝世的時候聯(lián)合國為他降半旗表達哀悼之情。(補充對周恩來贊揚的資料)周恩來12歲時說的一句話令人喝彩。(板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什么他的回答能受到當時校長的喝彩呢?學習第三部分體會在修身課上周恩來讀書目的的與眾不同,既激發(fā)了學生讀書的欲望,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為周恩來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所折服。然后質(zhì)疑:周恩來為什么會立下這樣的抱負呢?引起學生思考,學生探究之心馬上被調(diào)動起來。
第二、整體感知,初步探究。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拋出問題“有一個詞語能概括出周恩來為什么讀書”,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自瀆課文一二部分,學生很快就能找出“中華不振”。然后分別體會這兩處句子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之下發(fā)現(xiàn)第一次是伯父提到“中華不振”,而第二次是他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的含義。然后教師追問:“究竟是什么事情讓周恩來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的含義?”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究。
第三、細讀品味,落實思維、語言、情感、價值觀等教學目標
這一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難點,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讀,體會,并發(fā)動學生相互交流、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chǔ)上得到提高,從而體會周恩來思想變化的過程,再補充租界的課外資料,激發(fā)學生作為中國人深藏于心的愛國情感。
1、讀中思。在中學段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本段內(nèi)容是課文重點內(nèi)容,是周恩來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的直接原因,要放手讓學生自主思考,然后總結(jié),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2、讀中品,讀中議,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并鼓勵創(chuàng)新,三次談體會,三次談疑問,讓學生體會那位婦女的可憐及中華不振,從巡警的“不懲處洋人卻訓斥中國婦女”的做法中體會中國巡警的可悲及中華不振,從圍觀者的“拳頭和只能勸勸那個婦女”的表現(xiàn)中體會中華不振。然后更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品味語言
語文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學情、說教法、說教學過程這五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里收編的新篇目,本課是該單元的第四篇課文,本單元所選課文都是以戰(zhàn)爭為主題。這篇文本選自《雨果文集》,是一封標準的書信。書信最講究的是情感的真摯,在信中,作者以兩種感情交織——悲憫之情和憤怒之情,寫悲憫,極盡賞識溫柔,寫憤怒,極盡強烈譴責。讀信,就仿佛是在聽寫信人的心聲。本文立場鮮明,“贊美圓明園”“譴責侵略者”兩大板塊內(nèi)容互相獨立、共同支撐表現(xiàn)著雨果清醒的頭腦、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場。學習這篇文章,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做到有感情地朗誦,抓住本文的語言特色,了解雨果的偉大情操。在朗讀、理解、反思中達成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依據(jù)新課標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結(jié)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鋪排、類比、對比手法等在文中的運用及作用。
3、品析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世界眼光和反思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朗誦課文,體會感情。(重點)
2、理解作者的人道主義精神。(難點)
三、說學情
通過小學與七年級對各種作品的學習和接觸,學生目前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認字和理解句子的能力。而本文是一篇充分運用了語言藝術(shù)的作品,并且對學生很有吸引力,并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可以將文章自然切分為兩個獨立整體比較鑒賞,在比較中感受侵略戰(zhàn)爭的罪惡,探究雨果的遠見卓識。
四、說教法
根據(jù)教材及學生的特點,聯(lián)系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這節(jié)課我將采用質(zhì)疑法、朗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其中以誦讀、討論為重。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學習方法將貫穿課堂始終,再配以多媒體課件輔助。
五、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播放《圓明園的毀滅》視頻,學生談感受。
�。ǘ㈩A習展示
1、關(guān)于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
2、關(guān)于雨果
3、關(guān)于圓明園
�。ㄈⅢw會情感
1、“萬園之園”毀滅了,你什么心情?
2、雨果會是什么心情?
補充:作為侵略者之一的法軍巴特勒上尉,宣稱“這次遠征是體面、出色的!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我們將把這次勝利果實在杜伊勒宮里展出”。巴特勒想利用雨果的顯赫聲望,讓他為遠征中國的`所謂“勝利”捧場。本文就是雨果對巴特勒的邀請的回答。
3、默讀感知
積累詞語
你從文章的字里行間讀出了雨果寫作此信是的什么心情和情感?
預設(shè):贊美和諷刺,找對應段落。劃分層次。
(四)、品味語言
1、感受圓明園的美
雨果沒有到過圓明園,他是怎樣用想象來還原圓明園的呢?
朗讀圈劃文中最能體現(xiàn)圓明園之美的詞句。
品析,讀出贊頌、溫柔之情。
了解寫法:鋪排、類比、等。
2、認識侵略者的丑
“這個奇跡已經(jīng)消失了。”用沉重語氣讀。誰毀滅了這一切?
你想對侵略者說什么?雨果的回答是……
品讀第5到第10段,要讀出憤怒、譴責之情。
了解寫法:反語、對比
反語又稱“倒反”、“反說”、“反辭”等,即通常所說的“說反話”,就是在說話或文章中,所表達的意思和心里的意思完全相反,一般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的一種修辭格。
(五)、感悟精神
1、看了雨果的這封信,猜一下巴特勒上尉的反映?他會怎么對雨果?
2、作為一個法國人,他為什么不以自己的國家所取得的征服為榮,反而還譴責政府?
第一, 他有人類的立場。雨果認為,歲月創(chuàng)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圓
明園是人類共有的財富,而被侵略者毀滅,所以要譴責。
第二, 他有人民的立場�!罢袝r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強盜政府不能代表人民,焚掠圓明園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抗議政府犯下的罪行。
第三, 他有人道主義精神,這是他創(chuàng)作的基本思想。
雨果有多部作品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揭露統(tǒng)治者的罪行�!稓W那尼》《國王尋樂》等劇本表達人民對暴政的不滿。長篇小說《巴黎圣母院》反對專制和教會。路易 波拿巴政變后,發(fā)表反對波拿巴的《小拿破侖》和詩集《懲罰集》。長篇小說《悲慘世界》從人道主義觀點描寫當時社會的罪惡……他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斗士。
說一句贊美雨果的話。
�。┳鳂I(yè)布置
給雨果寫一封信,談談你讀了本文后的感想和學習了本文之后的一些想法,與大師作交流。
語文說課稿 篇3
《浪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版)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浪花》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課文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大海特有的景致:沙灘、浪花、貝殼、小蝦。其中浪花跑去又跑來,像一群淘氣的娃娃。課文語言優(yōu)美,音律和諧,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兒童的口吻,描述海邊的景物,具有很強的親和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給學生以美的熏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會寫“丫、淚”等字,理解“邁著”“捧來”“輕輕的”“悄悄地”等詞語。
能力目標: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情感目標:體會海邊玩耍的樂趣。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感悟理解“邁著”“捧著”等詞語,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海邊玩耍的樂趣,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在前幾個單元的學習中已經(jīng)掌握了利用象形字的方法,說順口溜的方法,采用對比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聯(lián)系生活事物等方法進行認字,所以在本課的認字過程中引導學生用換部首的方法,猜謎語等方法進行認字,對于學生發(fā)現(xiàn).尋找到的好的認字方法,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一年級學生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學習語言習慣于直接體驗、整體接收、綜合感受,教學中,我根據(jù)學生這一思維特點,采用動作演示、多媒體再現(xiàn)情景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反復品味,體會表達的精妙及語言的內(nèi)在情感,以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并用讀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三、教學過程:
首先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發(fā)興趣。
1、請學生趴在桌面上,閉上眼晴仔細傾聽,感受一下,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什么地方?(放海浪聲)
2、(放課件讓學生欣賞大海風光)
(然后與學生對話)大海美嗎?(美)沙灘美嗎?(美)浪花美嗎?(美)想到海邊去嗎?(想)那今天我們就一起進入課文,一起看美麗的大海、美麗的沙灘和美麗的浪花。(板書課題)
然后品讀感悟,細細體味。
1、教師配樂有感情地范讀課文。
2、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并通過讀把自己的體會表達出來。隨機抓住學生匯報過程中出現(xiàn)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點。同時促進學生進一步探索的熱情,當學生提出悄悄地搔癢了我的`小腳丫讀的好時,可以引導學生用簡筆畫和查筆劃的方法識記腳丫的“丫”字,然后進一步挖掘小女孩的表情怎樣?真的有人弄癢她的腳丫嗎?體會文中“我”和“浪花”的快樂。讓學生通過做動作學習詞語,讓學生模仿“浪花邁著輕輕的步子走來”,還可以讓學生“悄悄地搔癢同桌的小腳丫,感受被浪花搔癢的感覺”學生在直接、整體觸摸語言現(xiàn)象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自得。同時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用詞說話、找關(guān)鍵字,讓學生理解“邁著”“捧著”“又”等詞語,并把自己的體會用讀表達出來。
其次拓展視野,情感升華。
播放《海底世界》動畫,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fā)、智的啟迪,美的熏陶。繼而讓學生用一句熱情洋溢的話表達自己對海、或浪花、或沙灘、或海底世界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最后課堂小結(jié),分享快樂。
四、教學反思:
由于我們所居住的環(huán)境離大海特別遠,所以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把“海浪聲”“�!薄袄嘶ā币虢淌�,讓兒童的感官直接體會,使學生對教材由“遠”及“近”,由“近”感“真”,由“真”感“親”,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走進文本,讓文本進入學生心里。
引導學生品讀感悟,這是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關(guān)鍵。低年級的學生要達到這理想目標并不容易。因而引導學生進行“品讀、感悟”顯得更為重要。
在本課教學中,我充分挖掘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美麗的《海底世界》的動畫,把學生的視野及情感向延伸拓展,繼而讓學生用一句熱情洋溢的話把情感釋放出來。
在短短的四十分鐘里,我們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可受時間、學科內(nèi)容等諸多因素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懇請各位領(lǐng)導、老師諒解。
語文說課稿 篇4
《早》是國標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精讀課文,是吳伯蕭先生訪問三味書屋后寫的一篇散文,主要記敘了三味書屋的陳設(shè),后園的梅花和魯迅書桌上“早”字的來歷,贊揚了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們要珍惜時間。
文章形散神聚,寫放靈活。不光記錄訪問的所見所聞,同時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把對書屋的工筆描寫與對梅花的寫意描寫結(jié)合,把現(xiàn)實的靜態(tài)描寫和對歷史的動態(tài)描寫相結(jié)合,把借物喻人和直抒胸臆相結(jié)合,使得今天的三味書屋依舊充滿文化氣息,依舊折射出偉人的不朽精神,這些,最是值得引導學生仔細的讀悟品。
基于對教學對象的分析,我認為學生對臘梅的“早”和對與魯迅的“早”的溝通,對學生來講有些抽象,借物喻人所包涵的深刻道理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學中要把握一定的“度”,并且加以引導和突破。
鑒于以上對教學對象和教材的分析、認識,本課設(shè)置如下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出作者寫梅花的用意。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教育學生學習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其中,目標1中“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作者寫梅花的用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目標1中“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目標3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分兩課時組織教學。
第一課時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練習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指導朗讀的同時結(jié)合生字新詞理解的檢查和指點。在學生初步熟悉課文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敘述條理和主要內(nèi)容。
第二課時
本課時主要采用抓住文本的重點和難點,充分體現(xiàn)老師的“導”和學生的“讀”的方式組織教學,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重點段落(1-5)自然段進行“讀悟品”,理解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進而指點學生溝通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二者的聯(lián)系,感受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偉大品格,并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初步領(lǐng)悟“時時早,事事早”,做“東風第一枝”的人生道理,從而突破文本的教學難點。
一、復習導入
回憶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梅花“早”開——魯迅刻“早”——時時早,事事早——東風第一枝
二、精讀感悟
1、首先讓學生總覽全文,循著作者目光,去追尋魯迅幼學足跡,以課題切入:作者瞻仰三味書屋,接觸到了哪些實實在在的事物,又由此想到了什么?
2、讀悟花香。
抓住第二自然段中花香一句引導學生感受:是因為作者的內(nèi)心是沉浸在對魯迅先生、三味書屋的崇敬之情中,才會由花香聯(lián)想到書香、讀書聲,這是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的表現(xiàn)。
3、學習“三味書屋”的陳設(shè)描寫。
這一段主要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嚴密的方位敘述,同時學習作者在敘事時,適時地加入自己的聯(lián)想,以充實所敘之物的方法;抓住聯(lián)想的`內(nèi)容,印證上一環(huán)節(jié)“作者是懷著追尋魯迅先生幼學足跡的心情”這一說法。也可由第二自然段相關(guān)環(huán)節(jié)直入此處的聯(lián)想的解讀。
4、讀悟蠟梅“早”。
圍繞對梅的“早”的感悟,設(shè)計先讓學生自由讀文,求得整體把握后,再劃出文中反映梅花特點的詞語,然后引導學生體會蠟梅的品質(zhì)——早,在此基礎(chǔ)上,適當?shù)赜柧氁幌吕首x。
5、讀悟“早”的來歷,溝通4、5自然段的聯(lián)系。
抓住故事內(nèi)容,引導學生分析魯迅是一個怎樣的人?然后抓住重點句“從那以后……”展開朗讀感悟,深化認識。
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溝通蠟梅的“早”和魯迅的“早”兩者的聯(lián)系,從蠟梅“早”放——書桌刻“早”——時時早,事事早——的確要早,感受文章借物喻人的用意,進一步解讀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6、讀悟末節(jié)。
主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東風第一枝”,比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將一個“早”字引申開去,勸誡學生珍惜時間。
三、拓展延伸。
1、向?qū)W生推薦《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感受《三味書屋》濃濃的書香氣息,引領(lǐng)學生追尋魯迅幼學足跡。
2、布置閱讀魯迅先生的其它作品,如:《少年閏土》等。
3、收集關(guān)于珍惜時間的名言。
四、課外練筆。
要求:學習第三自然段的寫法,寫一處自己熟悉的場所。、
語文說課稿 篇5
一、 說教材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巴德·舒爾伯格。文章主要敘述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母親對此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對此的評價是“糟糕透了”,父親和母親對“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評價,對“我”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使“我”在“精彩極了”的鼓勵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長為一名著名作家。并且“我”也明白了,父母對自己的兩個極端的斷言,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
這篇文章語言平實,既有鮮明的形象,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感體驗十分接近。課文一些語句含義深刻,具有啟發(fā)性,給學生提供了多維的思考感悟空間。
本課是第五單元的第2篇講讀課文,教學本課時不但要繼續(xù)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要根據(jù)課文特點,滲透一點對表達方法的領(lǐng)悟。在知識體系上,它是前四個單元訓練重點“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復習和鞏固,同時,也為下一單元新的訓練項目“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作了一些鋪墊。為此,我們確定了本課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巴迪的父母的不同評價對孩子所起的作用。
3、通過學習,總結(jié)生活中對愛的點滴感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4、初步領(lǐng)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5、體會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愛,學會正確面對父母的評價。
教學重點: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明白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的。
教學難點: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對孩子的愛。
二、設(shè)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 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chǔ)。本課的設(shè)計恰當定位主題,通過閱讀、感悟來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重視組織學生進行扎實的語文實踐活動,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寫結(jié)合,力求在各項實踐活動中使學生語文能力得到整體提高。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薄耙湟晫W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被趯Α墩Z文課程標準》的理解,我們構(gòu)建“導——讀——悟——拓”的課堂教學模式,營造和諧的課堂情感氛圍。分頁標題#e#
學生用“明確目標要求——重點部分精讀細品多思——辯論之中悟情明理——綜合實踐鍛煉能力”的方法來學習本課。
四、說學情
六年級學生已經(jīng)有五年多的學習經(jīng)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本課又與學生的生活十分接近,很容易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文中一些含義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學生學習、理解上的重點、難點,也是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興奮點。因此,對本課的教學,老師從“悟”字出發(fā),以讀為本,著眼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悟情明理,讓有不同風格的學生都參與學習,讓課堂真正動起來。
良好的教學設(shè)想要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xiàn)。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水平,再立足教材本身的特點,我們安排了以下教學程序:
五、說教學程序
�。ㄒ唬⿵土暭と�,導入新課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鄙险n伊始,老師引導學生背誦《題西林壁》,以此引導學生領(lǐng)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一個人或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進而老師檢查上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對于作者“我”所寫的第一首詩,母親和父親分別是怎樣評價的?從而引入本課的學習。
這樣的導入,復習舊知而揭示課文主要內(nèi)容,既激發(fā)興趣,又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精讀課文,悟情明理
新課改指出,教師應定好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位置,變“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者”,為激勵、組織學生主動的“學道、悟道”和學生共同參與學習的特殊“學者”,這是學生得以自主學習的前提。這種教師角色位置的變換,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中體現(xiàn)尤為突出。
老師過渡:“我既得到母親的贊揚,又得到父親的批評,究竟這兩種評價對“我”有什么作用呢?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第二部分的學習。
課文第二部分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老師先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的15——17自然段。接著運用“質(zhì)疑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因為“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積極質(zhì)疑,把學生提出的有價值,體現(xiàn)教材重難點的問題加以梳理,最后形成兩個重點問題:
�。�1)作者為什么說“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
(2)成年后,作者越來越體會到兒時是多么“幸運”這是為什么?分頁標題#e#
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自由發(fā)言以后,引導學生領(lǐng)悟到“精彩極了”是一種慈祥的愛,鼓勵式的愛,“糟糕透了”是一種嚴厲的愛,嚴格要求的愛。這兩種愛雖然表現(xiàn)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作者既擁有母親慈祥的愛,激勵他滿懷信心地前進;又擁有父親嚴厲的愛,使他不至于被一時的成功沖昏頭腦。這樣學生就在讀、悟、問、議的過程中解決課文重難點。最后,多形式的朗讀讀好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求解,讀中品味,讀中明理。
(三)拓展文本,聯(lián)系生活
課程標準要求在課程內(nèi)容上,注重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現(xiàn)實,因為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真正實現(xiàn)“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標。因而我們設(shè)計了“拓展文本,聯(lián)系生活”這一環(huán)節(jié)。
首先,安排一場小小的辯論會:如果說愛有兩種,一 種是慈祥的母愛,一種是嚴厲的父愛,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在這里,我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的平臺。實踐證明,辯論不僅是交流思想,鞏固知識的一種手段,而且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合作能力,互相啟發(fā)、活躍思維的過程。
在辯論過程中,對于學生的發(fā)言,教師應及時予以點撥引導。通過辯論最后得出一致結(jié)論:兩種愛都好,缺一不可,關(guān)鍵是看我們?nèi)绾握_對待。這種辯論既活躍了氣氛,又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隨后老師進一步拓展激趣:“人間最美是真情。同學們,在我們?nèi)粘I钪�,像巴迪這樣的事情也經(jīng)常發(fā)生,我們就是童年的巴迪。請大家用手中的筆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這樣學生就走出文本,積極主動地學習,創(chuàng)新的潛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中,師生、生生靈活互動,既滲透了思想教育,又碰撞出哲理的火花。
�。ㄋ模┮栽娊Y(jié)尾,升華情感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丁熬蕵O了”和“糟糕頭了”》結(jié)課時,老師提供一首現(xiàn)代詩《教育與孩子》讓學生齊讀,來結(jié)束我們這次愛的行程。
教育與孩子
敵視伴隨著孩子,他學會爭斗;
嘲弄伴隨著孩子,他羞澀靦腆;
鼓勵伴隨著孩子,他信心倍增;
贊美伴隨著孩子,他鑒賞有方;
認可伴隨著孩子,他愛心常存;
分享伴隨著孩子,他慷慨大方;
誠實與公正伴隨著孩子,他領(lǐng)悟出真理與正義……
這樣以詩結(jié)尾,既能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又能使學生的思維再次受到熏陶,情感得到自然升華。分頁標題#e#
(五)推薦美文,拓展延伸
《父愛,在拐彎處》《愛的教育》等
六、說板書設(shè)計
板書是一個微型教案,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能直觀形象地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展示教學的總體思路。在設(shè)計板書時,緊扣課文主要內(nèi)容、重點人物、關(guān)鍵語句,用帆船代表人生方向,帆上的“心”中寫了“愛”,帆下船體寫了“成功”,意思是慈母的鼓勵和嚴父的批評都是對孩子的愛,他們能讓孩子把握住人生方向,揚起“愛”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這樣的設(shè)計就使靜態(tài)的文字、圖案中包含了動態(tài)的思路,使人一目了然,從而有利于激起學生樂學情緒,強化理解課文內(nèi)容,這樣做符合板書設(shè)計的目的性原則、直觀性原則。
【語文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語文《鯨》說課稿05-17
語文《懷念母親》說課稿08-21
語文說課稿《春》06-24
小學語文說課稿07-01
初中語文說課稿04-18
語文說課稿(精選20篇)08-25
小學語文《去年的樹》說課稿03-23
小學語文《父親謎語》說課稿12-16
語文說課稿精選(15篇)10-07
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