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活十講》讀后感,生活就是一本書
生活就是一本書
——《生活十講》讀后感
張燕妮 無錫市泰山路實驗小學
生活本來就是一本精彩的書,當我們站在時間的洪流里,需要學會思考,需要學會欣賞,需要正確的價值觀引領,讓我們用心去讀懂生活這本大書。
最近,我們“泰享讀”教師讀書會讀書二組的老師們正在讀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蔣勛的《生活十講》這本書。這是一本關于生活的書,衣食住行、社會倫理、藝術文化等皆囊括其中。
作為一名老師,讀到其中跟教育有關的內容,總會激起我們內心的漣漪。張老師對書中第一章相關內容印象深刻!缎聝r值》這一章中講到:我們評判一個學生,是壞學生、壞孩子,因為他的分數不夠,可是他對人性可能已經有很豐富的理解;我們評斷一個好學生、好孩子,也是用分數,卻不代表他有能力面對情感和倫理的種種課題。分數和人格的發(fā)展絕對是兩回事,法律系的高材生不表示不會犯罪。讀著這段文字,不禁讓人想到了最近網上熱議的北大經濟系學霸弒母后逃亡3年案。這個眾人眼中的完美學霸,居然是一個毫無人性的殺人惡魔。這不得不讓人思考,我們的教育評價體質,只注重分數,眾人眼中的學霸,是因為他的分數出眾,可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連基本的人性都泯滅了,這樣的孩子能堪稱完美嗎?但是,我們現有的教育體質很大程度上還是只能培養(yǎng)出會考試的機器!渡钍v》中說:我們應該是給孩子最好的音樂,最好的文學,最好的電影,讓他們在里面自然地熏陶,而這些,是不能考試的。如果,我們的教育真的能發(fā)展到這一步,那該多好。
吳老師讀了《生活十講》作者在文中提到這樣一段話很有感觸:現在這個時代,人們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仿佛最不重要的就是吃飯了。一天最重要的早餐,有多少人是在路上匆匆解決的,更不用說要花幾個小時準備一頓飯了。
其實,食物中是充滿回憶和親情的。異鄉(xiāng)的游子,到哪里都會懷念媽媽的味道,他想念的不只是食物,更是母愛和鄉(xiāng)愁。每次回家,我們常常感受到父母忙忙碌碌得做了一桌的好菜,他們的愛,他們的思念,他們的不舍都飽含在這一桌美食里,千言萬語都飽含在食物中,他們不期待你大富大貴,但一定要吃好,不要虧待自己。正如作者在文末寫的:在新食代,我們是不是可以試著緩下自己的腳步,少吃一點,吃好一點,并且學會等待,等待花開、等待果熟,等待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食材,等待一道食物用繁復的手工步驟細心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