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成人免费视频,国产一级a作爱视频免费观9看,色五月丁香亚洲,亚洲欧美性爱在线视频,1000部黄片免费观看一区,国产亚洲性生活视频播放,三级黄色在线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研究

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研究

時間:2022-08-17 13:59:20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研究

 

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研究

      

    內容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標下的一項重要教學組織形式。教師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時往往只偏重形式,但在具體應用時往往偏重于形式,而沒有準確深入理解教學目標的內涵;沒有追問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有效,是否真正促進了學生能力的發(fā)展等活動實施的本質問題。本文從實際的物理教學需要,適時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進行了科學的分組,并建立了合理的評價標準,讓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生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yǎng)等方面充分發(fā)揮功效。 關鍵詞:小組合作、實效性、能力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是指學習者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務,在明確責任的基礎上,以小組形式開展互助性和促進性學習。它的外顯形式經(jīng)常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 這樣的教學形式在新課標推廣之前,已經(jīng)比較多地運用在我們的實踐中了,我們意識到,在物理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新課標對于這一做法的充分肯定更加堅定了我們信心。深入地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的規(guī)律,探索如何通過科學的設計,利用學生喜歡交流和互動的天性,喜歡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年齡特征,借助于小組合作的形式,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使物理教學“動”起來,“活”起來。 新課標提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教師在組織教學時經(jīng)常會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組織形式。但在具體應用時往往偏重于形式,而沒有準確深入理解教學目標的內涵;沒有追問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有效,是否真正促進了學生能力的發(fā)展等活動實施的本質問題。 同時,在物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往往不是貫穿于整節(jié)課的始末,它常常和其他的教學組織形式:諸如教師的演示、講授以及學生的獨立學習相結合。只有根據(jù)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shù)臅r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谶@一現(xiàn)實,在物理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必須要十分注重實效性。對此,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作了一些探索。 一.適時分組,有效學習。 1. 物理是生活的學問,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生活,尋找實例,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物理教學中僅以書本上的知識應用于教學,學生覺得太理論化、很枯燥,獲取知識的面有限,針對具體生活應用問題還是一知半解。 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和“內化”,拓展知識面和加強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課前,教師讓學生帶著設計好的問題去搜集盡可能多的信息、資料。由于要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任務多,時間緊,學生通常不具備獨立完成的條件和能力,這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就很快捷。 讓小組每個成員承擔與其興趣、能力相當?shù)囊徊糠秩蝿�,這 樣可以使個人的優(yōu)勢最大化,以獲得最佳的小組總體效果。對小組而言,盡可能“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這里的“事”就是學習任務。 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小組成員及時通報進展情況,介紹各自 的收獲,每個小組長把自己小組收集到的有價值的資料、信息甚至成功的實驗表演,推薦給全班同學,實現(xiàn)最大程度的資源共享。這一過程豐富了學生的資料,擴大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才干,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 如在教學《電熱器》一節(jié)時,我讓學生課前分組去收集有關電熱器的資料(內部結構、銘牌、說明書、發(fā)熱功率)。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請同學分組去索取其他能轉化為熱能的設備(如燃氣灶、太陽灶等)的相關資料。各小組成員分工明確——誰去上網(wǎng),誰去商店,誰最后匯總等等各司其職。收集的結果拿到課堂上向大家展示,并以小組辯論的形式,進行組與組之間的交流。 我要求大家以計算和數(shù)據(jù)為理論依據(jù),比較電熱器和其他發(fā)熱設備的優(yōu)劣,學生課堂氣氛活躍,踴躍發(fā)言,整節(jié)課情緒始終處于高漲狀態(tài),一節(jié)課下來,擴大了師生的知識視野,在愉快的合作中,大家輕松地掌握了電熱器的知識和與之有關的其它知識。學生對知識外延應用能力得到提高,并提高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水平。物理知識就是對生活現(xiàn)象的歸納和概括,身邊處處有物理,物理并不神秘,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和對物理現(xiàn)象的敏感�!栋谉霟簟芬还�(jié)同樣可以采用類似方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收集的白熾燈和節(jié)能燈的材料做進一步交流討論,比如:區(qū)分這兩種燈的使用壽命、發(fā)光功率以及經(jīng)濟效益等方面的探討,從而辨識節(jié)能燈和白熾燈的優(yōu)劣。 2.物理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一個好的物理老師往往把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這將為學生學好物理創(chuàng)設良好的實驗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體驗。 但是,如果安排每個學生獨立完成大量的實驗,獲取每一個數(shù)據(jù),課堂教學的時間明顯不足,這時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通過小組合作,既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合作的意義。 如教學《阿基米德定律》一節(jié)時,學生對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存在許多模糊認識。僅憑教材中一個實驗,學生理解起來非常困難。為此,將此實驗由演示變?yōu)閷W生分組探索。首先,讓學生分組討論,猜想影響浮力的大小因素,接下去的環(huán)節(jié)是驗證猜想。動一動手自己解決急需解決的問題,此刻學生們品嘗成功喜悅的心情更加迫切。八仙過海,各抒己見,集思廣益,采用物理學中常用的“控制變量法”設計出一組組簡便合理的實驗方案(見下圖),課堂上人人動手,借助桌上已有的實驗器材,一試身手。 由于猜想浮力大小與6個因素有關(液體密度、排開液體體積、物體密度、物體的體積、物體沒入液體中的深度、物體的形狀),要逐個進行研究需要很長時間,一節(jié)課的時間根本無法完成上述任務,此時就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有重點地落實以上其中的某兩項任務,學生在實驗中獲得感知,再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概括,進行思維加工,最后由各小組歸納結論:沒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只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其它因素無關。即F浮=ρ液gV排。在小組合作的進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實驗操作動手能力,科學設想能力,在猜想與實證間建立聯(lián)系的思維能力,真正發(fā)揮了物理小組學習的功效。 猜測、實驗方案: 研究因素 實驗器材 實驗步驟 實驗結論 液體的密度 鉤碼和測力計各一個、燒杯兩個、水、鹽水 ①用測力計測出鉤碼在空氣中重量為2N。②分別測出鉤碼浸沒在水和鹽水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1.75N和1.72N。③計算鉤碼在水和鹽水中所受的浮力分別為0.25N和0.28N。 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物體浸沒液體中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物體的密度 體積為10cm的鐵柱和鋁柱各一個、測力計一個,燒杯一個,水 ① 計測出鐵柱和鋁柱在空氣中的重量分別為0.79N和0.27N。②測出鐵柱和鋁柱浸測在水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0.69N和0.17N。③計算出鐵柱和鋁柱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0.1N和0.1N。 浮力大小與物體的密度無關。   3.有些物理知識較為抽象、深刻,有些開放性的甚至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由于學生個人認識能力的局限性,單靠某個學生獨立思考會出現(xiàn)困難或回答不全面。這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在小組活動中提出各人的困惑,讓小組成員充分發(fā)表意見,在切磋爭辯中過濾問題,去偽存真,通過有意義的協(xié)商和共享,從別人的意見中受到啟發(fā),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點撥,從而使學生對物理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入和全面,培養(yǎng)學生全面考慮問題能力,擴展思維空間,從而完善各成員的知識結構。 如:在排除電路故障的教學時,出示一個兩燈泡串聯(lián)的電路(如圖),當開關閉合時,發(fā)現(xiàn)兩燈均不亮,安培表示數(shù)為零。要求學生根 A據(jù)已有知識判斷出電路為斷路,但故障在哪兒?怎樣排除故障?  問題的存在恰恰是推開真理大門的前奏。組織學生分組開展討論,由學生自己分析和處理信息。經(jīng)過討論,有小組提出電源可能接觸不良或是報廢的,提出立即更新電池�;A好一些的同學提出用伏特表來判定是不是廢電池。有的小組提出是安培表壞了或接觸不良,有的小組認為可能是某一導線斷了……這么多答案究竟哪一種更正確呢?又怎么一一解決呢? 學習小組內,組與組之間共同探討,并請同學演示解決問題的實驗,學生的思維異�;钴S。在分析燈的好壞時,不再局限于常規(guī)的知識,學生們不僅提出可用伏特表來檢測燈的好壞,甚至提出別的方法來檢測。我對學生的每一種假設,都給予口頭鼓勵,對優(yōu)秀的有獨創(chuàng)性的給予激勵的掌聲。這極大地鼓舞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信心。 二.科學分組,全員學習。 1. 科學地安排合作學習小組是成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前 提。 學習小組的科學組合非常重要。每小組成員的組成一般遵循 “組內異質,組組同質”的原則,即全班學生按照成績、能力傾向、個性特征等分為若干個小組,這樣既可以增加小組合作成員的多樣性,同時又可以增加合作學習小組間的競爭性。每組四、五人,每人都有分工。如由誰組織、誰作記錄、誰承擔小組發(fā)言的任務、小組成員發(fā)言時其他同學干什么等等�?傊�,小組成員必須明白自己應承擔的角色,明白各自該為小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適當輪換,這樣讓小組成員有機會擔任不同的角色,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種嘗試的機會,以此來增強合作者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感。同時,小組各成員應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形成一個有戰(zhàn)斗力的群體,確保每一次研究的質量。 2.教師應在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合理引導,積極調控,承擔好學習促進者和合作者這一角色。 實現(xiàn)合作性學習對教師提出了與以往不同的要求。合作學習要求教師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fā)展,使學生和新知識間的矛盾得到解決。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設計好總體方案,讓學生有目標地進行合作學習。如在《電熱器》的教學中,讓學生常帶一些有范圍的問題去進行各種資料的收集。學生進行電熱器與其他發(fā)熱設備的優(yōu)劣辯論時,老師有針對性地讓學生從收集的材料中選取有價值的數(shù)據(jù),并對辯論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性地啟示,給他們“航標燈”。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仔細觀察各合作小組成員的合作情況,并及時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采取一定的調控措施。比如在《電熱器》教學中,學生在討論和辯論的過程中,及時表揚速度快、有創(chuàng)新的學生,并通過行間巡視,質疑問題,個別詢問等途徑進行調查,把游離在小組之外或長時間保持沉默的成員“拉進”小組的討論中,促進小組合作有效進行。同時,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除了起指導和促進作用以外,還要和學生一起平等討論交流,是他們討論小組中的一分子。比如在排除電路故障教學中,和學生一起參加小組的討論,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只要學生能完成的任務,教師決不代勞。 無論教師的角色如何變化,始終是“平等中的首席”,都要始終堅持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提供學生更多的建構屬于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問題解決策略的機會,以及解釋評價自己思維結論的權利。 三.合理評價,鞏固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是基于小組合作成員的共同努力,必須發(fā)揮每個小組成員的最大潛能,講求整體目標達成的同時實現(xiàn)個人目標。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時要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對合作小組集體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評價小組合作學習過程時,主要應從小組成員分工是否合理、小組合作方式是否恰當、小組成員的參與度,對小組合作學習結果的整理報告是否科學等方面來評價;對小組成員的評價主要從小組合作任務的執(zhí)行完成情況、與別人合作學習的好與壞、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來評價。 以研究物體的浮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教學為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評價小組合作學習過程時,主要看小組成員是否有明確的分工,分工是否與學生本次實驗的個人能力吻合,每個成員參與各自任務的積極性,最后再看通過探索浮力的大小是否與液體密度與排開液體體積有關的結論。若這些方面都能合乎情理,則給予本小組滿分鼓勵。對小組成員的評價,主要觀察在完成自己的特定任務時,是否準確。比如實驗操作員是否科學、有序地進行動手實驗等,在整個探索實驗過程中,和其他成員是否配合默契,有合作技能,在合作中是否有創(chuàng)新性的表現(xiàn)等。這些都是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因素,只有這樣,學生就會有意識地調整小組合作學習的安排及個人參與時的表現(xiàn)。 總之,合作學習作為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它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前景是很廣闊的。將理念變成實踐,從形似到神似的過程曲折艱辛又趣味無窮,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做深入探討。我愿一如既往,做一個教改中的勤懇的耕耘者。

參考文獻: 1.王 潔 《綜合課程開發(fā)與案例》 文匯出版社(2002.9) 2.郭思樂 《教育走向生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3.丁伯榮 《走進新課程》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1) 4.項紅專 《初中科學探究活動設計》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5) 

     


《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研究】相關文章: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08-25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推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08-17

加強初中語文寫作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研究08-24

淺談小組合作學習的論文08-18

小組合作學習管理的論文08-17

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之我見08-24

小組合作學習與管理探討04-06

小組合作學習培訓心得02-07

提高科學探究活動中合作學習實效性的策略08-22

新課標下初中物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初探08-20

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研究

 

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研究

      

    內容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標下的一項重要教學組織形式。教師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時往往只偏重形式,但在具體應用時往往偏重于形式,而沒有準確深入理解教學目標的內涵;沒有追問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有效,是否真正促進了學生能力的發(fā)展等活動實施的本質問題。本文從實際的物理教學需要,適時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進行了科學的分組,并建立了合理的評價標準,讓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生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yǎng)等方面充分發(fā)揮功效。 關鍵詞:小組合作、實效性、能力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是指學習者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務,在明確責任的基礎上,以小組形式開展互助性和促進性學習。它的外顯形式經(jīng)常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 這樣的教學形式在新課標推廣之前,已經(jīng)比較多地運用在我們的實踐中了,我們意識到,在物理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新課標對于這一做法的充分肯定更加堅定了我們信心。深入地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的規(guī)律,探索如何通過科學的設計,利用學生喜歡交流和互動的天性,喜歡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年齡特征,借助于小組合作的形式,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使物理教學“動”起來,“活”起來。 新課標提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教師在組織教學時經(jīng)常會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組織形式。但在具體應用時往往偏重于形式,而沒有準確深入理解教學目標的內涵;沒有追問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有效,是否真正促進了學生能力的發(fā)展等活動實施的本質問題。 同時,在物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往往不是貫穿于整節(jié)課的始末,它常常和其他的教學組織形式:諸如教師的演示、講授以及學生的獨立學習相結合。只有根據(jù)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shù)臅r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谶@一現(xiàn)實,在物理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必須要十分注重實效性。對此,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作了一些探索。 一.適時分組,有效學習。 1. 物理是生活的學問,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生活,尋找實例,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物理教學中僅以書本上的知識應用于教學,學生覺得太理論化、很枯燥,獲取知識的面有限,針對具體生活應用問題還是一知半解。 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和“內化”,拓展知識面和加強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課前,教師讓學生帶著設計好的問題去搜集盡可能多的信息、資料。由于要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任務多,時間緊,學生通常不具備獨立完成的條件和能力,這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就很快捷。 讓小組每個成員承擔與其興趣、能力相當?shù)囊徊糠秩蝿�,這 樣可以使個人的優(yōu)勢最大化,以獲得最佳的小組總體效果。對小組而言,盡可能“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這里的“事”就是學習任務。 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小組成員及時通報進展情況,介紹各自 的收獲,每個小組長把自己小組收集到的有價值的資料、信息甚至成功的實驗表演,推薦給全班同學,實現(xiàn)最大程度的資源共享。這一過程豐富了學生的資料,擴大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才干,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 如在教學《電熱器》一節(jié)時,我讓學生課前分組去收集有關電熱器的資料(內部結構、銘牌、說明書、發(fā)熱功率)。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請同學分組去索取其他能轉化為熱能的設備(如燃氣灶、太陽灶等)的相關資料。各小組成員分工明確——誰去上網(wǎng),誰去商店,誰最后匯總等等各司其職。收集的結果拿到課堂上向大家展示,并以小組辯論的形式,進行組與組之間的交流。 我要求大家以計算和數(shù)據(jù)為理論依據(jù),比較電熱器和其他發(fā)熱設備的優(yōu)劣,學生課堂氣氛活躍,踴躍發(fā)言,整節(jié)課情緒始終處于高漲狀態(tài),一節(jié)課下來,擴大了師生的知識視野,在愉快的合作中,大家輕松地掌握了電熱器的知識和與之有關的其它知識。學生對知識外延應用能力得到提高,并提高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水平。物理知識就是對生活現(xiàn)象的歸納和概括,身邊處處有物理,物理并不神秘,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和對物理現(xiàn)象的敏感�!栋谉霟簟芬还�(jié)同樣可以采用類似方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收集的白熾燈和節(jié)能燈的材料做進一步交流討論,比如:區(qū)分這兩種燈的使用壽命、發(fā)光功率以及經(jīng)濟效益等方面的探討,從而辨識節(jié)能燈和白熾燈的優(yōu)劣。 2.物理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一個好的物理老師往往把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這將為學生學好物理創(chuàng)設良好的實驗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體驗。 但是,如果安排每個學生獨立完成大量的實驗,獲取每一個數(shù)據(jù),課堂教學的時間明顯不足,這時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通過小組合作,既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合作的意義。 如教學《阿基米德定律》一節(jié)時,學生對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存在許多模糊認識。僅憑教材中一個實驗,學生理解起來非常困難。為此,將此實驗由演示變?yōu)閷W生分組探索。首先,讓學生分組討論,猜想影響浮力的大小因素,接下去的環(huán)節(jié)是驗證猜想。動一動手自己解決急需解決的問題,此刻學生們品嘗成功喜悅的心情更加迫切。八仙過海,各抒己見,集思廣益,采用物理學中常用的“控制變量法”設計出一組組簡便合理的實驗方案(見下圖),課堂上人人動手,借助桌上已有的實驗器材,一試身手。 由于猜想浮力大小與6個因素有關(液體密度、排開液體體積、物體密度、物體的體積、物體沒入液體中的深度、物體的形狀),要逐個進行研究需要很長時間,一節(jié)課的時間根本無法完成上述任務,此時就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有重點地落實以上其中的某兩項任務,學生在實驗中獲得感知,再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概括,進行思維加工,最后由各小組歸納結論:沒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只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其它因素無關。即F浮=ρ液gV排。在小組合作的進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實驗操作動手能力,科學設想能力,在猜想與實證間建立聯(lián)系的思維能力,真正發(fā)揮了物理小組學習的功效。 猜測、實驗方案: 研究因素 實驗器材 實驗步驟 實驗結論 液體的密度 鉤碼和測力計各一個、燒杯兩個、水、鹽水 ①用測力計測出鉤碼在空氣中重量為2N。②分別測出鉤碼浸沒在水和鹽水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1.75N和1.72N。③計算鉤碼在水和鹽水中所受的浮力分別為0.25N和0.28N。 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物體浸沒液體中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物體的密度 體積為10cm的鐵柱和鋁柱各一個、測力計一個,燒杯一個,水 ① 計測出鐵柱和鋁柱在空氣中的重量分別為0.79N和0.27N。②測出鐵柱和鋁柱浸測在水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0.69N和0.17N。③計算出鐵柱和鋁柱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0.1N和0.1N。 浮力大小與物體的密度無關。   3.有些物理知識較為抽象、深刻,有些開放性的甚至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由于學生個人認識能力的局限性,單靠某個學生獨立思考會出現(xiàn)困難或回答不全面。這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在小組活動中提出各人的困惑,讓小組成員充分發(fā)表意見,在切磋爭辯中過濾問題,去偽存真,通過有意義的協(xié)商和共享,從別人的意見中受到啟發(fā),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點撥,從而使學生對物理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入和全面,培養(yǎng)學生全面考慮問題能力,擴展思維空間,從而完善各成員的知識結構。 如:在排除電路故障的教學時,出示一個兩燈泡串聯(lián)的電路(如圖),當開關閉合時,發(fā)現(xiàn)兩燈均不亮,安培表示數(shù)為零。要求學生根 A據(jù)已有知識判斷出電路為斷路,但故障在哪兒?怎樣排除故障?  問題的存在恰恰是推開真理大門的前奏。組織學生分組開展討論,由學生自己分析和處理信息。經(jīng)過討論,有小組提出電源可能接觸不良或是報廢的,提出立即更新電池�;A好一些的同學提出用伏特表來判定是不是廢電池。有的小組提出是安培表壞了或接觸不良,有的小組認為可能是某一導線斷了……這么多答案究竟哪一種更正確呢?又怎么一一解決呢? 學習小組內,組與組之間共同探討,并請同學演示解決問題的實驗,學生的思維異�;钴S。在分析燈的好壞時,不再局限于常規(guī)的知識,學生們不僅提出可用伏特表來檢測燈的好壞,甚至提出別的方法來檢測。我對學生的每一種假設,都給予口頭鼓勵,對優(yōu)秀的有獨創(chuàng)性的給予激勵的掌聲。這極大地鼓舞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信心。 二.科學分組,全員學習。 1. 科學地安排合作學習小組是成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前 提。 學習小組的科學組合非常重要。每小組成員的組成一般遵循 “組內異質,組組同質”的原則,即全班學生按照成績、能力傾向、個性特征等分為若干個小組,這樣既可以增加小組合作成員的多樣性,同時又可以增加合作學習小組間的競爭性。每組四、五人,每人都有分工。如由誰組織、誰作記錄、誰承擔小組發(fā)言的任務、小組成員發(fā)言時其他同學干什么等等�?傊�,小組成員必須明白自己應承擔的角色,明白各自該為小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適當輪換,這樣讓小組成員有機會擔任不同的角色,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種嘗試的機會,以此來增強合作者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感。同時,小組各成員應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形成一個有戰(zhàn)斗力的群體,確保每一次研究的質量。 2.教師應在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合理引導,積極調控,承擔好學習促進者和合作者這一角色。 實現(xiàn)合作性學習對教師提出了與以往不同的要求。合作學習要求教師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fā)展,使學生和新知識間的矛盾得到解決。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設計好總體方案,讓學生有目標地進行合作學習。如在《電熱器》的教學中,讓學生常帶一些有范圍的問題去進行各種資料的收集。學生進行電熱器與其他發(fā)熱設備的優(yōu)劣辯論時,老師有針對性地讓學生從收集的材料中選取有價值的數(shù)據(jù),并對辯論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性地啟示,給他們“航標燈”。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仔細觀察各合作小組成員的合作情況,并及時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采取一定的調控措施。比如在《電熱器》教學中,學生在討論和辯論的過程中,及時表揚速度快、有創(chuàng)新的學生,并通過行間巡視,質疑問題,個別詢問等途徑進行調查,把游離在小組之外或長時間保持沉默的成員“拉進”小組的討論中,促進小組合作有效進行。同時,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除了起指導和促進作用以外,還要和學生一起平等討論交流,是他們討論小組中的一分子。比如在排除電路故障教學中,和學生一起參加小組的討論,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只要學生能完成的任務,教師決不代勞。 無論教師的角色如何變化,始終是“平等中的首席”,都要始終堅持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提供學生更多的建構屬于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問題解決策略的機會,以及解釋評價自己思維結論的權利。 三.合理評價,鞏固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是基于小組合作成員的共同努力,必須發(fā)揮每個小組成員的最大潛能,講求整體目標達成的同時實現(xiàn)個人目標。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時要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對合作小組集體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評價小組合作學習過程時,主要應從小組成員分工是否合理、小組合作方式是否恰當、小組成員的參與度,對小組合作學習結果的整理報告是否科學等方面來評價;對小組成員的評價主要從小組合作任務的執(zhí)行完成情況、與別人合作學習的好與壞、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來評價。 以研究物體的浮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教學為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評價小組合作學習過程時,主要看小組成員是否有明確的分工,分工是否與學生本次實驗的個人能力吻合,每個成員參與各自任務的積極性,最后再看通過探索浮力的大小是否與液體密度與排開液體體積有關的結論。若這些方面都能合乎情理,則給予本小組滿分鼓勵。對小組成員的評價,主要觀察在完成自己的特定任務時,是否準確。比如實驗操作員是否科學、有序地進行動手實驗等,在整個探索實驗過程中,和其他成員是否配合默契,有合作技能,在合作中是否有創(chuàng)新性的表現(xiàn)等。這些都是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因素,只有這樣,學生就會有意識地調整小組合作學習的安排及個人參與時的表現(xiàn)。 總之,合作學習作為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它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前景是很廣闊的。將理念變成實踐,從形似到神似的過程曲折艱辛又趣味無窮,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做深入探討。我愿一如既往,做一個教改中的勤懇的耕耘者。

參考文獻: 1.王 潔 《綜合課程開發(fā)與案例》 文匯出版社(2002.9) 2.郭思樂 《教育走向生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3.丁伯榮 《走進新課程》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1) 4.項紅專 《初中科學探究活動設計》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