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1
教學目的:
了解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和環(huán)境意義;能在世界森林資源分布圖上找出森林資源的主要分布地區(qū);了解森林資源開發(fā)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合理利用和保護森林資源的方法。
教學重點:
森林的環(huán)境作用,森林破壞情況及產(chǎn)生的嚴重生態(tài)問題。
教學難點:
森林的環(huán)境作用。
教具:
多媒體教學(漫畫、圖片、資料、實例)
教學方法:
運用電教手段,引入漫畫、圖片、資料、實例,引發(fā)學生思考,調動學生思維。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我們知道,人體皮膚上附著很多毫毛、頭發(fā)等,它們的排汗和保溫作用對維持人體的水分和體溫起重要作用。對于地球來講,什么是她的“毛發(fā)”呢?那就是生長在地球表面上的森林。今天,我們就了解有關森林的知識。
講授新課:
播放有關森林的紀錄片,提問:森林在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有什么樣的作用?
一、森林的作用(板書)
1、森林的經(jīng)濟效益(板書):由于學生有大量的感性認識,可直接通過提問。
教師總結:森林除了剛才提到的經(jīng)濟作用,還對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起著重要的作用。
2、森林的環(huán)境效益(板書):
通過多媒體顯示一組森林作用的數(shù)據(jù),以及森林對環(huán)境的作用,由學生填圖。
二、森林的分布:目前,世界森林面積為40億公頃,覆蓋率29.6%。
顯示多媒體動畫示意圖3(世界森林資源的分布):
教師提問:世界森林主要有哪幾種類型?
學生回答:以亞寒帶針葉林和熱帶雨林為主。
教師提問: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學生回答:全球森林資源絕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北美洲的溫帶地區(qū);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
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森林資源是“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因此,我們又把森林資源稱為“地球的毛發(fā)”,人們又是如何對待它的呢?
三、森林的利用:
由學生表演小品:由學生事先排練,角色有森林法官,被告:人類,原告:森林,森林動物,森林其他植物,地球氣候,表現(xiàn)在當今森林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帶來的影響:每年都有大面積的.森林被砍光,而植樹更新的面積卻很小,熱帶雨林正以每分鐘50公頃的速度消失,熱帶雨林如果消失,不僅動植物資源遭到破壞,全球氣候也將受到影響,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將失去調節(jié)作用;許多野生動物喪失理想的棲息地,導致一些動物的滅絕。由于森林的破壞,環(huán)境污染和人類的濫捕,每天至少有一種生物滅絕。
通過小品,使學生認識到:森林慷慨地向人類貢獻著它的一切。但它卻得不到人類應有的保護和撫育。當前森林資源面臨的嚴峻問題,以及森林破壞帶來的嚴重后果,并使學生認識到保護森林的重要性,從而培養(yǎng)其保護森林資源的自覺性。
四、森林的保護: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開始認識到森林資源的重要性,開始注意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tài)平衡。各國制定有關政策,鼓勵人們植樹造林擴大森林面積,發(fā)展替代林和速生林,并用遙感技術監(jiān)控森林火災。
那么,我們在保護森林資源的同時,如何合理利用現(xiàn)有森林資源呢?下面,我們來看一條思考題,多媒體播放思考題:
某地有10000公頃森林,對這片森林有三種處理意見,你贊成哪一種,為什么?
1.全部保護起來,禁止砍伐。
2.全部砍伐,以滿足當?shù)亟?jīng)濟建設和人民生活需要。
3.把此片森林劃分為10片,每年砍伐1片,砍伐后隨即補種樹苗,使其十年成材。
教師小結:森林是大自然的總調度室,無私地向人類奉獻它的一切,卻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并且遭到嚴重破壞,一些地區(qū)的環(huán)境因此而惡化。為改變現(xiàn)狀,應植樹造林,綠化地球。人們在搞經(jīng)濟建設時,既要考慮經(jīng)濟效益,也要注重環(huán)境保護,不要急功近利,竭澤而漁,要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在植樹造林過程中,嚴防弄虛作假,要講求實際效果。
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2
教學目標
1.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從生活入手,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們感知地理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2.使學生初步具備地理的思考觀念,學會用地理的方法“想”問題。
教學重點
1.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從生活入手,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們感知地理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難點
1.使學生初步具備地理的思考觀念,學會用地理的方法“想”問題。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我們形容一個人博學,通常都用“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其實,天文和地理都屬于現(xiàn)在地理學的范疇。大家知道什么是地理嗎?地理又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嗎?這些相信都是同學們急于想知道的問題。那么我們就從先從這里入手。
板書:
一、生活離不開地理
提出問題:
、駥W生分組,讓每組學生都聯(lián)想一下我們生活中什么事物和現(xiàn)象與“地理”有關,并說出來?
、蚪處煾鶕(jù)學生說的內容,并選擇一部分對應做出簡單的解釋。
教師教案:
從同學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地理與我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息息相關,總而言之,生活離不開地理
學生看書p2圖片:
、
從圖上看到什么?
提示:為什么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們的生活有這么大的差異?
、
讓學生分組,一組根據(jù)圖提出問題,一組回答問題。
、
教師對各組的回答進行教案并說明這四幅圖存在差異的原因,進行詳解,逐步讓學生了解生活和生產(chǎn)與地理的關系,理解“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的觀念。
教師講述:
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人總是會生活在一定的地方,不過不同地方的環(huán)境有不同的特點,地理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有著必然的關系。人類正是通過逐步的積累這些關系,從而形成地理學。它研究的內容包括天文知識、地表的形態(tài)、天氣、氣候、人口分布等等方面,應用的范圍也十分廣泛。
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地理的,處處都有地理。
好像一些諺語:“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便能夠充分說明我們生產(chǎn)和生活都要遵循一些客觀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就是地理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也是地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我們學地理,就是要學會這些規(guī)律,讓它們指導我們的生活,使我們更好的生活。
板書:二、學習地理,為了更好的生活
提問:在大自然中存在著許多現(xiàn)象和奧秘是我們目前不了解甚至是不知道的,同學們能列舉一些嗎?
學生回答
教師講述:這些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也是以后我們要逐步要研究的問題,甚至有一些問題就連老師現(xiàn)在也搞不懂。而我們學習地理更重要的是在我們形成一個地理的觀念,學好地理需要有一個“地理的頭腦”,面對我們身邊的問題,都會用地理的方法去“想”問題。
看p3巴比倫介紹
討論:
提問:說一下這段文章的認識,試說明了什么問題?
讓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回答
教師教案概括,說明尊重自然規(guī)律、愛護大自然就是愛護我們自己,否則要受到懲罰,自毀家園。
板書:1、尊重自然規(guī)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看p3“姑姑的故事”
討論:
提問:說一下這段文章的認識,試說明了什么問題?
讓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教案:
由于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的差異,只有揚長避短,才能發(fā)展,同時也說明尊重大自然規(guī)律給我們的好處,這與破壞大自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板書:2、因地制宜,揚長避短
看p4“城市的形成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討論:
讓學生談談想法
學生回答
教師教案
在分析地理問題時,要用綜合眼光,綜合地分析問題。
板書:3、綜合地分析問題
看4標出地話:
提問:說一下對這句話的認識,說明了什么問題?
讓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回答
教師教案概括,社會地發(fā)展一方面給人們帶來物質財富,同時由于人口過多、資源浪費等許多原因破壞了大自然,形成了目前嚴峻的環(huán)境問題,因而要更好地生活下去,必須建立可以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建立新地生活、生產(chǎn)方式
板書:4、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地觀念
教案: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初步對地理有了一個簡單地認識。地理是一門有趣的科學,也是一門有用的科學。我們知道要學習地理就是為了更好的利用地理,學會用地理的方法“想”問題,利用地理的知識指導我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遵從客觀的規(guī)律,使我們能夠更好的生活。
板書設計前言和同學們談地理
一、生活離不開地理
二、學習地理,為了更好的生活
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3
目標:
1、解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生活離不開地理。
2、了解學習地理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因地制宜,揚長避短。
課時安排:
1課時
過程
導入:新學期開始,課程表中有一門新課,就是地理課。地理課是學什么的呢?在講課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現(xiàn)在,你們的理想是什么?(學生回答,分類)(講授新課)學生的理想分類后大體有這些:
第一類:建筑師。告訴學生要想當建筑師要學習地理,比如說,畫圖Ⅰ將學生分組,讓每組學
啦,要學地圖,比如說在什么地方設計建筑,當?shù)氐牡匦螚l件如何等等,都到用到地理知識。
第二類:服裝設計師。還得學地理,比如說在國內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樣的面料,也就是各地的棉花以及蠶絲等的分布,什么季節(jié)什么時候設計什么樣的衣服,比如說給非洲設計什么樣的衣服呀,皮袍可以嗎?所以你得了解世界各地的氣候,因地制宜,設計人們喜歡的衣服。
。ň褪钦f,不論學生的理想是什么,一句話,干什么都得學地理)老師介紹初中地理內容。
板書:一、生活離不開地理
提出問題:
生都聯(lián)想一下我們生活中什么事物和現(xiàn)象與“地理”有關,并說出來?
、蚪處煾鶕(jù)學生說的`內容,并選擇一部分對應做出簡單的解釋。
用屏幕顯示問題和課本圖片,給學生分析的機會,讓他們樹立信心。
問:右邊的圖片,說明了一個地方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特長.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嗎?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鋪安排在屋頂上。
●日本人愛吃魚,市場上的海產(chǎn)品琳瑯滿目。
●國際中長跑中,來自東非高原上的選手常能取得好成績。
●這些漂亮的服裝大多出自我國江浙一帶。
學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師該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說錯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別的學生給以糾正,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也不用吝惜贊美之詞,至于答案,老師不必說出來,反是留給學生,留個懸念。
教師總結:
從同學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地理與我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息息相關,總而言之,生活離不開地理
板書:二、學習地理,為了更好的生活
說出下列地區(qū)收入以什么為主?在生產(chǎn)生活中應注意些什么?見課件圖片。
看p3展示課本圖:“風沙掩埋了古文明”,巴比倫介紹
提問:我們應該吸取什么樣的教訓?
討論:
讓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概括,說明尊重自然規(guī)律、愛護大自然就是愛護我們自己,否則要受到懲罰,自毀家園。
板書:1、尊重自然規(guī)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看p3“姑姑的故事”
討論:
提問:說一下這段文章的認識,試說明了什么問題?
讓學生分組討論
總結:
1、尊重自然規(guī)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2、因地制宜,揚長避短
3、綜合分析問題
4、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ㄐ〗Y)同學們,通過今天的交談,你們一定感到地理是一門十分有用、有趣的科學。地理課將帶領你們進一步觀察世界,認識中國,讓你們感受到世界的發(fā)展和變化,感受到祖國的偉大,激發(fā)建設祖國的熱情。不論地理課選擇講述的地區(qū)距你是否遙遠,傳達的地理思想?yún)s是共同的,是終生受用的。
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4
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1、知道地理課的學習內容。
2、知道學習地理的目的、意義。
3、知道學習地理課的學習方法。
能力訓練點:
1、初步學會舉例說明學習地理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好奇心,挑戰(zhàn)心理、冒險心理和堅韌性、求異性等創(chuàng)新情感和創(chuàng)新人格。
德育滲透點:
1、使學生了解學習地理知識,掌握地理技能是社會主義公民適應現(xiàn)代化社會生活、學習和工作的需要,從而激起學生學習地理的欲望。
2、通過為什么要學地理,幫助學生樹立為建設家鄉(xiāng),建設祖國,保護“人類家園”地球而學習的志向。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1)為什么要學習地理?從學生日常生活和身邊的地理事物、地理現(xiàn)象入手,讓學生“想一想”。讓學生從已學過的.自然課常識,舉例說出地理知識在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用途,繼而誘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2)怎樣學好地理?首先指導學生自學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內容。學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動腦筋想一想;多閱讀運用地理圖表;多參加地理課外活動,如閱讀地理書籍,看電視、讀報刊中的地理新聞,在現(xiàn)實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識和營養(yǎng)。
2、難點:讓學生理解怎樣處理好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突破此難點,結合當時國內外新聞地理內容,通過教師舉例說明。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具準備:地球儀,世界地圖,中國地圖教學方法:學生自由發(fā)言,并且討論。
學生學法:
1、學生結合小學已學過的自然課常識,舉例說明地理知識在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用途。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
2、學生閱讀教材第二頁中的彩圖,思考他們是否與地理有關?
3、討論要學好地理,在課外和課前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學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教學過程:
一、做自我介紹
二、給學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課學習階段:
1、學生自由發(fā)言,然后討論,拿到地理書,會想到什么?
請同學們回憶小學已學過的自然知識,每個同學舉一個例子,說說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中有哪些屬于地理知識內容。
2、學生自學教材第二頁彩圖,說說與地理的關系。
多動腦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師根據(jù)學校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結合當時國內外和實際的地理知識,列舉國內外和家鄉(xiāng)中諸如大氣污染、水污染、資源被破壞、垃圾的處理、人口增長過速等環(huán)境問題的典型事例,喚起學生裝學習地理知識的強烈愿望,去探索適合國情的人類與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真理。
4、學習地理,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規(guī)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綜合地分析地理。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四、總結、擴展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最后思考歸納,為學好地理,應做好哪些準備?課前準備:除學習用具、教材外,還需要準備地圖冊,填充圖冊。課外準備:注意收集國內外,家鄉(xiāng)的有關地理信息材料。五、板書設計一、生活離不開地理二、學習地理,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規(guī)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綜合地分析地理。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后記:剛進入初中,第一節(jié)課學生的表現(xiàn)很好。這節(jié)課主要讓學生討論一些與學生密切聯(lián)系的實踐內容,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學生很感興趣。
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5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天氣、氣候、氣溫、平均氣溫等概念以及氣溫測定的基本方法;掌握大氣的受熱及海陸受熱的差異等原理。
2.通過學習有關氣溫的知識使學生初步掌握運用地理原理解釋大氣熱狀況的方法。
課型講授新課。
教學方法講授與問答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是天氣、氣候、平均氣溫等概念以及大氣受熱原理,難點是運用大氣受熱原理解釋氣候現(xiàn)象。
教學用具自制投影片:
①日平均氣溫;
②×地×月日平均氣溫統(tǒng)計表;
、鄞髿馐軣崾疽鈭D。
實驗(可選作):沙與水的受熱與冷卻。用具:兩個聚光燈(或臺燈)配200瓦燈泡,兩個玻璃器皿、水、沙土、溫度計、計時器。
教學提綱:
氣溫
一、天氣與氣候
二、氣溫與氣溫測定
1.氣溫與氣溫測定
2.平均氣溫與氣溫極值
三、大氣的受熱原理和氣溫的垂直變化
四、水陸受熱的不同
教學過程:
引人新課我們日常聽到的“天氣預報”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的內容?(氣溫、陰晴、風力等。)
天氣預報是預報每天的天氣狀況,與我們說的氣候有什么不同呢?
[指導同學閱讀]讀教科書第41頁,做練習“想一想”
[教師總結]天氣和氣候都是描述某地區(qū)的大氣狀況。但時間長短不同。天氣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的大氣狀況:如陰晴、冷熱。氣候則是指一個地方多年平均的大氣狀況。氣候是對天氣的概括和綜合。
我們研究和認識世界各地的氣候,主要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認識。今天先來講述氣溫。
氣溫(板書)
一、天氣與氣候(板書)
二、氣溫與氣溫測定(板書)
你知道什么是氣溫嗎?氣溫是怎么測定的?
1.氣溫與氣溫測定
[教師講述]我們時時能感受到大氣的冷與熱,也就是說,大氣是有溫度的。大氣的溫度,簡稱氣溫。氣溫一般用℃表示,讀作攝氏度。如4℃讀作四攝氏度,-5℃讀作零下五攝氏度。
[提問]測定氣溫要使用什么工具?(溫度計)
[出示溫度計]現(xiàn)在我們來測一下教室內溫度。(教師教學生正確的讀數(shù)方法,并叫幾個同學讀出教室內氣溫數(shù)值。)
[教師講述]由于一天里不同時間的氣溫不同,所以要多次觀測氣溫,才能知道氣溫的狀況。對氣溫的觀測,通常一天要進行三次:一般在北京時間7時、13時、19時。根據(jù)各地的情況和需要,觀測的次數(shù)和時刻可以不完全一致。
過渡在描述氣溫狀況時,經(jīng)常要用的是平均氣溫與氣溫極值。
2.平均氣溫和氣溫極值
[展示投影片]日平均氣溫(教材第42頁圖4.3)。
[提問]這一天8時、14時、20時、2時的氣溫各是多少?計算出平均值。(7℃、14℃、12℃、3℃。平均值為9℃)
[教師講述]一般,我們把一日內的幾次觀測結果的平均值稱為日平均氣溫。我們把一個月內每天的日平均氣溫的平均值稱為月平均氣溫。我們把一年內每個月月平均氣溫的平均值叫年平均氣溫。
[展示投影片]×地×月里每天的日平均氣溫統(tǒng)計表。
[練習]計算該地×月的月平均氣溫。
[教師講述]氣溫極值就是氣溫的最高值和最低值。陸地每天氣溫的最高值一般出現(xiàn)在14時左右,最低值出現(xiàn)在日出以前。一年當中,世界大多數(shù)地方月平均最高氣溫(指陸地上),北半球出現(xiàn)在7月,南半球在l月。月平均最低氣溫,北半球出現(xiàn)在1月,南半球在7月。一個地方的月平均氣溫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叫氣溫年較差。一日氣溫的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叫氣溫的日較差。
[提問]北京某日最高氣溫為32℃,最低氣溫為18℃,氣溫日較差為多少?(32℃-18℃-14℃)
[提問]北京某年7月平均氣溫為28℃,一月是-4.7℃,氣溫年較差是多少?(26℃-(-4.7℃)=30.7℃)
[提問]氣溫年較差大的地方與氣溫年較差小的地方相比,冬夏氣溫的變化有什么不同?(氣溫年較差大的地方,冬夏氣溫變化劇烈,氣溫年較差小的地方,冬夏氣溫差別較小。)
過渡每天不同時刻的氣溫變化與太陽升落有聯(lián)系嗎?有,氣溫隨太陽照射加強而升高,日落后,氣溫降低,直至第二天日出前,氣溫降至最低。這說明太陽的照射是大氣熱量的來源。大氣是怎么受熱的.呢?
三、大氣受熱原理和氣溫的垂直變化(板書)
[展示投影片]大氣受熱原理示意圖(教材第52頁圖)。
[教師講述]太陽光線透過大氣時,大氣的溫度并沒有升高。就好像太陽光透過玻璃窗時,玻璃并沒有增溫。地表吸收太陽光線溫度升高后,又把熱量傳給近地面空氣,使地面上的空氣受熱,溫度也就增高了。高山頂部距地面較遠,加上空氣稀薄,所以氣溫比山腳處低?梢姶髿獾氖軣,主要是受地面放出來的熱量的影響,而不是直接來自太陽。受熱的空氣,因膨脹而變輕上升。隨著高度的增加,距地面越遠,空氣受到的熱量也越少,空氣的溫度逐漸降低.大約每上升100米,氣溫約降低0.6℃。
[提問]位于南緯3°的非洲乞力馬扎羅山的山頂高5895米。山頂?shù)臍鉁乇韧暥?00米處,約低多少攝氏度?(0.6×[(5895-900)+100]≈30℃)
[提問]為什么廬山適宜避暑?(廬山最高處海拔1474米,廬山腳下的九江市,海拔約200米,7月份平均氣溫約為29.6℃,0.6×[(1474-200)÷100]≈8℃,29.6℃-8℃≈22℃廬山山頂7月的平均氣溫只有22℃左右。涼爽適宜,可以避暑。
過渡由于地球表面是由陸地和海洋組成的,它們的性質不同,所以陸地與海洋受熱特點是不同的。
四、水陸受熱的不同(板書)
[提問]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明地表水體與陸地受熱和放熱特點有什么不同?(可廣泛聯(lián)系實際。)
[實驗]水與沙土受熱、放熱的不同。演示沙土與水在同樣受熱和放熱條件下,相同時間內升溫與降溫特點的區(qū)別:沙土增溫、降溫快,水增溫、降溫慢。
[提問]同樣的道理請解釋海洋與陸地的增溫與降溫特點會有什么區(qū)別?(夏季,陸地增溫快,氣溫高于海洋,冬季,陸地降溫快,氣溫低于海洋.)
布置作業(yè)自己設計一個實驗,驗證水體與陸地受熱的差異。
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
2.了解我國主要的溫度帶以及劃分的標準。
能力目標
1.初步學會分析氣溫形成原因。
2.培養(yǎng)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
德育目標
使學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使人和環(huán)境相互協(xié)調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
●教學重點
我國氣溫和降水的分布特點及差異。
●教學難點
1.有關氣候圖的分析判讀。
2.溫度帶與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的關系。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觀察對比等為主的教學方法。
●教具準備
1.投影儀、錄像帶以及有關圖片。
2.繪制有關復合投影片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經(jīng)常收聽天氣預報,聯(lián)系七年級所學地理知識,可以知道天氣方面的要素有哪些呢?在眾多的天氣要素中,氣溫和降水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國的氣溫分布以及因它而劃分的溫度帶。
(板書)第二節(jié) 氣候
(觀看圖片)從圖片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冬季不僅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同時也有鮮花盛開、綠草茵茵的`南國景致。
可見,同是冬季、同是春節(jié)期間,我國南北的氣溫和景觀差別很大。
一、南北氣溫的差異
1.冬季南北溫差很大
[講授新課]
(提問)那么在“我國一月份的平均氣溫分布圖”上是否也可以分析出同樣的結論呢?
看《中國1月平均氣溫的分布》圖(圖2.13)
(讀圖觀察)下面同學們仔細閱讀一下代表北半球我國冬季的《中國1月平均氣溫的分布》,怎樣讀懂這幅圖呢?
、俑闱鍒D例和氣溫數(shù)值,仔細觀察氣溫遞變有什么規(guī)律?(學生答后,教師小結:我國冬季氣溫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是由南向北遞減,即越往北去,氣溫越低)
、诤D吓c黑龍江的漠河氣溫大約相差多少度?
、矍貛X-淮河一線一月平均氣溫大約多少度?
(教師小結)由此可見,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特點是:越往北去,氣溫越低,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板書
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第三節(jié)《氣候》
本節(jié)課主要的思路:首先由天氣與氣候的關系引入氣候,再從氣候的兩個最基本的要素(氣溫和降水),進入到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我國氣溫、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與成因的分析,最后由氣溫與降水的綜合特征總結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一、復雜多樣;二、季風氣候顯著。三、多特殊天氣;四、多旱澇災害。
教學反思: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讓學生知道,原來知識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在課堂上,體現(xiàn)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在這節(jié)課上充分利用地圖,讓學生讀圖,識圖。善于對地圖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從課堂效果看,我感覺導入順暢自然,重點難點突出,語言表達流暢,整節(jié)課結構緊密,知識傳授嚴謹,能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分析與引導上做了適當?shù)脑O計,從而調動了學生的聽課興趣,學生學習氣氛好。這節(jié)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讓學生知道,原來知識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在課堂上,體現(xiàn)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足之處:一些活動課題學生參與的不夠充分,活動氣氛需要加強.學生發(fā)表意見時,學生的個體作用發(fā)揮的不夠好,不能照顧到更多的學生,有些問題應該放手讓學生研究,給學生更大的探究空間。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加強對學生的培養(yǎng)。
今后的努力方向:學生讀圖、識圖、分析與運用地圖的能力及從地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還是比較弱,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加強指導學生讀圖培養(yǎng)學生從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
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7
導入:師:《三國演義》中有一個能夠呼風喚雨、料事如神的人物,他是誰?
生: 諸葛亮
師:我們可以用“上知_____、下知_____”來形容諸葛亮的知識非常淵博?
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師:這里出現(xiàn)了“地理”這個詞,這節(jié)課,老師就來和大家聊“地理”
從而引入“地理”這門初中新開設的課程
。ㄒ唬、(投影顯示)地理
師:1、請同學們結合小學的科學、品德與社會等課程的知識,舉例說明什么是“地理”?
生:山、河、地震、地圖、國家……
師:2、此外,還有什么是屬于地理嗎?
。ㄖv述)還有人口問題、環(huán)境問題、天文知識、風土人情等。
3、概括地理的概念:研究地球上一切事物的科學
小結:通過剛才的介紹可以看出,“地理”的內容相當廣泛,包括衣食住行、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方面。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地理。我們將會在以后的地理課程讓同學們學習到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識。
。ǘ、(投影顯示)生活離不開地理
師:1、(閱讀P2圖,提問)這些說明什么問題?
生:回答,老師引導總結。
師:(1)、西亞的沙特阿拉伯,氣候終年炎熱,降水稀少,可謂“滴水貴油”,人們把旅館的床位安排在屋頂上,沒有被雨淋濕的后顧之憂。這是與當?shù)貧夂驐l件相適應的一種特殊人文景觀。
師:(2)、日本是一個島國,四面環(huán)海,有發(fā)展?jié)O業(yè)的良好自然條件。日的漁獲量居世界第一位,銷售魚等各種海產(chǎn)品的市場很多,人們也有喜
海產(chǎn)品的習慣。
師:(3)、非洲的東部是高原地區(qū)。高原地區(qū)由于地勢高,大氣中氧氣相對較低,長期生活在高原地區(qū)的人們,適應了缺氧的環(huán)境。中長跑運動員需要有較強的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而來自高原地區(qū)的人,無氧耐力具有優(yōu)勢,比較適合中長跑運動。這就是他們能取得好成績的原因。
師:(4)、我國江浙一帶氣候溫暖濕潤,適合桑樹的生長。桑葉是蠶的食
蠶吐的絲經(jīng)過加工,是紡織絲綢的原料。因此,這帶有悠久的植桑養(yǎng)蠶的歷史,絲綢工業(yè)久負盛名。這些漂亮的絲綢服裝為國家換取了很多外匯。
師:2、分組討論發(fā)言(分成四人小組選其中的一題討論3分鐘,推選組長發(fā)言,)
、、我們廣東或者我們中山、沙溪有什么獨特的習俗(特產(chǎn)、飲食、建筑等)嗎?為什么
②、你去過什么地方旅游嗎?那里有哪些獨特的風俗讓你印象深刻?你知道當?shù)貫槭裁磿羞@種風俗嗎?
。ㄓ懻3分鐘)
生1:湖北人吃辣,與當?shù)氐臍夂蛴嘘P
師: 我國還有什么地方吃辣較厲害
生:四川、湖南、貴州等地
生2:中山的建筑,騎樓
師:說說騎樓的特點
生:上面伸出來,下面有柱子撐著,連在一起
師:我的電腦桌面上剛好有騎樓的圖片(展示、介紹特點 ),為什么會有這種風格的建筑呢?
生:中山下雨多,可以擋雨
師:很好,不僅擋雨,夏天還可以檔太陽,這種建筑風格和我們這里的什么有關?
生:氣候
師:不僅中山,我們廣東還有很多地方也有這種建筑,與我們夏天高溫多雨的氣候有關。
生3:沙溪涼茶很出名
師:我過來沙溪時,本地人告訴我要常喝沙溪涼茶。為什么沙溪涼茶出名呢?
生:我們這里熱,容易上火
師:本地水土比較熱氣。
生4:沙溪休閑服很出名。
師:為什么沙溪發(fā)展休閑服呢?
生:(沒能夠說出原因)
師:和我們沙溪的地理位置有關。我們生產(chǎn)的服裝主要出口,是因為這
接近香港和澳門,可以通過它們出口到很多國家,另外我們沙溪有許
華人華僑,他們也會回來投資,我們有資金來源。
生5:云南的服裝很多樣。他們有點穿棉襖,有的出夏天的服裝。
師:夏天穿棉襖,云南哪里?
生:山上的居民
師:山上山下居民服裝不同,說明山上山下氣溫差別很大,和當?shù)氐沫h(huán)境有關。
師小結:以上問題說明了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有不同的資源條件,居住在那里人們就有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產(chǎn)方式,就是我們說的:“一方水土養(yǎng)方人”。各地區(qū)的人們?yōu)榱死米匀、適應自然、改造自然,就必須要了解所在地的自然條件。達到因地制宜,所以各地的風土人情就有很大區(qū)別。大家有沒有出門旅游?旅游前,你應先了解當?shù)氐囊恍┣闆r以做了一些不該做了事情,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所以我們學習地理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ㄈⅲㄍ队帮@示)學習地理,為了更好的生活
1、師:怎樣才能學好地理呢?請看書P3
學好地理要求我們具備一個什么樣的頭腦哇?
生:地理的頭腦
師:具備一個地理的頭腦,也就是要學會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
身邊的事物,更科學地選擇和安排生活和生產(chǎn)。
2、師:地理的頭腦要用哪些思想和方法來武裝呢(看書本P3-4)
、佟ⅲㄩ喿x)“風沙掩了的古文明”,請談談你的感受?
生:尊重自然規(guī)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ㄍ队帮@示)尊重自然規(guī)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小結: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當某一個要素發(fā)生變
化時,會導致其它要素,甚至整個環(huán)境狀況的改變,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規(guī)律。所以,古巴比倫的衰落可用地理學解析為:近過度砍伐樹木——水土流失——河床升高——河堤加高——河流淤塞、泛濫——失支家園。說明不尊重自然規(guī)律,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師:②、(閱讀)“聽老家的姑姑說……”,請說說你的看法?
生: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
(投影顯示)因地制宜,揚長避短
師:什么是“因地制宜”?
生:適合種什么就種什么。
師:因地制宜是指從各地自然環(huán)境特點、生產(chǎn)條件和現(xiàn)有發(fā)展基礎出發(fā),揚長避短,發(fā)揮優(yōu)勢,科學合理地安排生產(chǎn)和建設項目,獲取地盡其力、物盡其用的最大經(jīng)濟效益。
師:沙溪有因地制宜的例子嗎?
生:沙溪種水稻,水果種香蕉、芒果……
師:一個地方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搞好當?shù)氐慕?jīng)濟發(fā)展。
師: ③、(投影顯示)如果你是一個省長,需要新建一個城市,你將怎樣選擇?需要考慮哪些因素的影響? (學生在黑板相應位置填上所需因素)
生:(上講臺寫)氣候、資源、河流、交通、地形
師:我們能不能只考慮某一個方面?就象你們家蓋房,考慮的因素多不多?也就是說我們分析問題要有什么樣的思想?
生:綜合地分析問題
師:(投影顯示)綜合地分析問題
師小結:影響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的要素是多種多樣的,這就決定了在分析地理問題時要有綜合的眼光和思路。這個例子說明:城市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除了書上所說的還有:政治、軍事、宗教、科技、旅游、工業(yè)區(qū)位、商業(yè)區(qū)位、 交通區(qū)位等因素的影響。
師:④有這樣一句話: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和資源既是從父輩那里繼承來的,又是從子孫后代那里借來的。應該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呢?
假設你家有一塊菜地,怎樣才能永遠傳種下去?
生:好好地種!
師:怎樣才能好好地種?你們要做什么事情?
生:澆水、翻土、施肥
師:如果不這樣,只管種,會有什么結果
生:菜地不能種了。
師:對,我們只有種的同時保護她,才能永遠地種下去,這就是所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ㄍ队帮@示)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解釋定義: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未來世代人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發(fā)展”。
師:我們身邊有違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事例嗎?
生:有
師:舉例子
生:河流變臟了,崗背的“黑龍江”……
師小結:人們?yōu)榱四軌蚴朗来诘厍蛏虾芎玫厣钕氯,必須建立一種新的生活和生產(chǎn)方式。而協(xié)調人地關系是達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途徑。
。ㄋ模W習反饋(投影顯示):4道課堂練習題
引導學生完成
。ㄎ澹⒄n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交談,你們一定感受到地理是一門十分有用、有趣的科學吧!我們今后的地理課將進一步帶領你們觀察世界、認識中國、讓你們感受世界的發(fā)展和變化,感受祖國的偉大,激發(fā)建設祖國的熱情!
。、課外拓展:
上完初中的第一節(jié)地理課,你對地理有什么 新的認識?對今后的地理學習有什么想法?請把你的感想寫出來(100——200字左右),以便于老師更好地了解你們,與你們一起搞好地理課的學習!
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東南亞處東方“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兩種熱帶氣候的特點及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主要農(nóng)作物及分布;了解東南亞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人口構成;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發(fā)達的旅游業(yè)。
2、能力目標:
學習搜集資料,制作地理演示文稿。根據(jù)圖和相關資料,分析東南亞在世界交通的地位,初步學習分析一地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結合中南半島地形、河流特點,分析東南亞的自然條件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響,找出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
3、情感價值目標:
培養(yǎng)尊重不同地區(qū)文化和傳統(tǒng)的意識;通過了解華人和華僑對所在國經(jīng)濟建設和我國經(jīng)濟建設做出的貢獻,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東南亞的重要地理位置及物產(chǎn)。
三、課前準備
1、將全班學生分為四個小組(位置交通、氣候與農(nóng)業(yè)、自然條件與城市分布、華人華僑及風光導游)。
2、向各組布置閱讀教材圖文,上網(wǎng)搜集資料,制作演示文稿的任務。
3、教師對學生搜集資料、制作過程予以指導和幫助,并準備一些學生有可能忽略、不清或需強調的問題向學生提問、補充,或給學生以提醒。
四、教學過程
1、位置交通組展示活動
。1)演示文稿:圖“東南亞在世界中的位置”,“東南亞政區(qū)”,“馬六甲海峽的航線”
文字說明:位置:亞洲東南部,23?N—10?S,90?E—140?E
組成:兩大部分——中南半島,馬來群島
在世界交通的地位: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其中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組間互動:請其他組的同學在投影屏幕前據(jù)圖認識和尋找教材P28活動1中的有關內容;在屏幕前據(jù)圖指出馬六甲海峽連接的地區(qū)。
。3)師問:“為什么有人說馬六甲海峽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線?這條航線對我國有沒有重要意義?”
生答:日本是個礦產(chǎn)資源極為貧乏的國家,我們在網(wǎng)上看到過,日本進口物資的一半,進口原油的80%以上均從該海峽輸入,馬六甲海峽被日本人稱為"經(jīng)濟命脈"
師補充: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能源需求量巨大,尤其是石油已遠遠滿足不了需求,進口量巨大,其中從中東和非洲地區(qū)進口的石油數(shù)量占進口石油總量的70%以上,全部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另外,我國與東南亞、西亞和非洲等地區(qū)的其他貿易運輸也要經(jīng)馬六甲海峽航線,因此,馬六甲海峽對我國的能源安全和貿易暢通意義非常重大。
2、氣候與農(nóng)業(yè)組展示活動
。1)演示文稿:圖“曼谷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新加坡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亞洲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區(qū)一天中的天氣示意”,“東南亞居民喜食米飯”,“東南亞的梯田”,“東南亞國家主要農(nóng)作物的分布”,圖“東南亞的橡膠種植園”,“東南亞的油棕種植園”,“東南亞的椰林”,“馬尼拉蕉麻”
文字說明:東南亞地區(qū)處在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地區(qū),屬于兩種熱帶氣候類型。曼谷——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5—10月是雨季,11—4月是旱季,這種氣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新加坡——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這種氣候主要分布在馬來群島。
。2)組間互動:請其他組的同學一起分析兩種熱帶氣候的特點及主要分布區(qū);對熱帶雨林氣候區(qū)的天氣過程進行描述;在屏幕前指認水稻和熱帶經(jīng)濟作物的主要生產(chǎn)國和出口國。
。3)據(jù)圖介紹:大家吃過泰國米嗎?很香!東南亞人民的主食和我國南方人一樣,也是大米飯。水稻是東南亞主要的糧食作物。東南亞濕熱的氣候條件,還適宜熱帶經(jīng)濟作物的生長,這里是世界重要的熱帶作物生產(chǎn)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產(chǎn)地
。4)導游:請大家參觀東南亞熱帶作物種植園(據(jù)查閱資料對圖片進行講解)。
。5)師問:東南亞為什么以水稻為主要的糧食作物?
生答:教材有說明,水稻單位面積產(chǎn)量高,生長需要高溫多雨的氣候,生產(chǎn)需投入大量勞動力。東南亞人口稠密,耕地少,氣候高溫多雨,所以必然選擇水稻作為糧食作物。
3、自然條件與城市分布組展示活動
演示文稿:圖“中南半島的地形、河流與城市的分布”
文字說明:中南半島山脈河流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河流上游流經(jīng)山區(qū),水流湍急,富水力,交通不便,下游河谷展寬,形成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是重要農(nóng)業(yè)區(qū);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4、華人華僑及風光導游組展示活動
。1)演示文稿:圖“新加坡、馬來西亞華人比重”
文字說明:華人——中國人旅居國外,取得所在國國籍的,稱為華人;
華僑——中國人旅居國外,仍保留中國國籍的,稱為華僑;
。2)介紹:大家聽說過“下南洋”嗎?“南洋”就是指東南亞地區(qū),“下南洋”指的是過去我國廣東、福建沿海一帶人民到東南亞一帶去謀生,F(xiàn)在東南亞是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qū)。東南亞地區(qū)的華僑華人占世界華僑華人總數(shù)的80%以上,他們之中絕大多數(shù)已加入當?shù)貒,成為居住國公民。東南亞的華僑華人不但與當?shù)厝嗣褚坏琅G斬棘,艱苦創(chuàng)業(yè),遵守法律,和睦共處,為居住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作出了卓越貢獻;而且他們在融入當?shù)厣鐣耐瑫r,與祖籍國交往密切,對促進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和推動居住國與我國的友好關系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3)演示文稿:圖“越南的下龍灣”,“花園城市新加坡”,“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曼谷佛塔”,“緬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等
民俗風情:“沙爹、加厘飯、干加厘牛肉”,“水果天堂”。
(4)介紹:東南亞發(fā)展旅游業(yè)有很大優(yōu)勢,有豐富的熱帶自然景觀,眾多美麗的沙灘和島嶼,許多名勝古跡和獨特的風土人情,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新馬泰旅游是近些年來國人出國旅游的一大熱點。現(xiàn)在請大家跟著導游一起觀光(對圖片及當?shù)孛袼罪L情的內容加以講解)。
師總結:各組的展示活動非常出色,體現(xiàn)了同學們的智慧和才能及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祝賀大家的學習和展示活動取得成功。
五、課后作業(yè):
隨常練習第二節(jié)
六、課后小結:
第一課時
板書設計:
一、地理位置和范圍
1、地理位置:緯度位置10S——23、5N
2、范圍:中南半島,馬來群島(11個國家)
二、地形特征
1、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2、馬來群島:地形崎嶇,河流短促,平原少,火山多。
三、十字路口的位置:
1、用圖示的方式描述東南亞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
2、介紹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第二課時
板書設計:
四、物產(chǎn)和旅游資源:
1、主要物產(chǎn):橡膠、椰子、油棕、水稻、錫、石油等。
2、物產(chǎn)的分布:P15活動。
3、旅游資源:介紹新、馬、泰的旅游資源。
五、華人、華僑:
1、華人:中國人旅居國外,取得所在國國籍的,稱為華人。
2、華僑:中國人旅居國外,仍保留中國國籍的,稱為華僑。
3、東南亞是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qū),華人和華僑總數(shù)在20xx萬人以上。
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課文;品讀課文,感受課文委婉清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引導學生細品讀課文,揣摩句子,體會作者描寫的特點及其中表達的情感
3、引導學生對比欣賞這篇精致而內涵深刻的優(yōu)美散文
教學重點:
體悟生命的意義,以積極、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生命
教學難點:
1、學習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寫作手法
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作者對生活的那一份獨特的感悟
一、導入
剛才這位同學的朗誦也深深打動了我,是啊,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今天我們接著上一節(jié)課《蟬》來學習另一篇《貝殼》,看看那小小的貝殼引起了作者怎樣的思考,我們又能從中得到怎樣的生命感悟呢?(打開書本)
二、走近作者
1、請同學讀作者介紹
席慕蓉,她寫詩寫散文,只是作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為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
師:她把她內心的那個小小世界仔細雕琢,精心刻畫,呈現(xiàn)給讀者的就是精美的讓人回味無窮的詩和散文了。作者是位畫家,又是位詩人,內心細膩敏感,特別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海邊的一枚小小的貝殼就打動了她,讓她寫出了這一篇充盈著生命張力的散文《貝殼》,讓我們一起來朗誦這首生命的樂章吧。
三、朗誦生命樂章
師:分為兩步,第一步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提示;第二步,選兩位同學來比賽朗讀,其余同學當評委。
師:同學們感情充沛,朗誦充滿了青春的朝氣,評點也非常中肯,體現(xiàn)評委的客觀公正水平高啊,老師也想來讀一讀,看能不能把《貝殼》這篇文章里對生命的贊頌讀出來?
師:謝謝同學們的掌聲,你覺得王老師哪里段落里對生命的感悟最深?我們從朗讀中感知了生命,再從字里行間去感悟生命的意義吧
四、感悟生命意義
1、文章一開始是怎么贊美貝殼的?作者由此生發(fā)了哪些聯(lián)想?(結合板書,注意引導,提示:在
3、4自然段里)
在描述了貝殼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沒有就此停筆,而是想到了貝殼里那曾經(jīng)的小小柔軟的生命,想到為了這樣一個短暫、細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蒼是那樣用心地營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貝殼,并由此進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雖然也有限,但總比貝殼里的生命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那豈不是更應該好好面對它,創(chuàng)造它,讓它顯得像貝殼一樣美麗、令人珍惜、驚嘆呢?(過渡:作者由貝殼的生命聯(lián)想到自己的生命之后,他要怎樣來過好自己的生命呢?)
2、“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茍呢?”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著“上蒼給它制作出來的居所卻有多精致、多仔細、多么地一絲不茍啊”,比較了自己和貝殼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盡管有限,但還是比貝殼里的生命時間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以表達一種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讓后人為自己的執(zhí)著、努力而感動
過渡:因為熱愛生命,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因為熱愛生命,所以她才會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一絲不茍。
師:(借助板書,文章的感悟是從一枚小小的貝殼生發(fā)出來的,這種手法叫什么呢?)
3、托物言志(出示幻燈),不多說。
過渡:作者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好,她希望別人怎么看她呢?
4、課文最后一段說:“在千年之后,也許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復觀看,反復把玩,并且會忍不住輕輕地嘆息:?這是一顆怎樣固執(zhí)又怎樣簡單的心啊!?”此處的“固執(zhí)”“簡單”是什么意思?
固執(zhí):仔細、執(zhí)著、一絲不茍做出的東西或事情。
簡單:并不夢想自己成就偉大的'功業(yè),只想對自己的生
命做出一些精美的回饋。
作者希望自己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像貝殼這樣的東西來,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細、一絲不茍地做的東西或事情。所以此處的“固執(zhí)”“簡單”都是作者相對自謙的說法,表達了作者執(zhí)著而單純的美的愿望和追求。
小結文章:本文由一枚小小的貝殼引發(fā)對生命的感悟,表達作者不只是積極面對生命好好活,更是表明作者自己要怎樣好好活,就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的一絲不茍。那么,《蟬》和《貝殼》這兩篇同圍繞生命主題的文章,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出示表格) 相同點:
1、都是由一個小小的“物”引發(fā)對生命的一些感悟
2、對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較積極、認真
3、對于“物”的描寫細致入微,筆調清新而自然 不同點:
1、《蟬》是先抑后揚,《貝殼》是直入主題
2、《蟬》對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暫與否,都要積極面對,好好地活著;《貝殼》則落實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細、更精致、更加一絲不茍
3、《蟬》的作者對于生命的態(tài)度隱喻在對蟬的生命意義的闡發(fā)中,并沒有直接表白;《貝殼》則明確提出了自己要認真做事的想法,表達了要給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驚嘆的東西的愿望
過渡:從蟬和貝殼這兩個平凡的事物中,作者都能感悟生命的意義,你也來當當小作家,來抒寫生命的真諦吧。
生命就要像小草一樣,即使卑微;也要堅韌不拔; 生命就要像火焰一樣;即使熄滅,也要綻放光芒; 生命就要像白楊一樣,即使普通,也要參天聳立
五、抒寫生命真諦
評價后過渡:通過席慕容《貝殼》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領悟到席慕容希望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到最精致最好的愿望。其實,生活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貝殼,我們能做想做好的事情,你的“貝殼”是什么?你怎樣讓你的“貝殼”更精致更美麗?
六、揚起生命風帆
學生答后作結:作者從海邊小小貝殼這些細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和思索:生命既然是短暫、脆弱的,該怎樣做,才能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通過學習這篇短文,我們會高聲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暫,我們要高揚起生命的風帆,把我們能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或者在這個世界上時讓別人因我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七、拓展閱讀
師:老師特別喜歡席慕容的這一首詩,一棵開花的樹,推薦給大家
2、課外閱讀欣賞席慕蓉或小思的幾篇詩文,寫出讀后感
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掌握亞洲氣候特征
2、能運用氣候類型分布圖,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及相關資料分析亞洲的氣候特征及主要影響因素;
3、理解亞洲東部和南部的降水與夏季風的關系以及對農(nóng)業(yè)的影響。
4、初步學會從位置、河流、氣候等方面歸納一個大洲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
5、了解亞洲的人口與經(jīng)濟狀況。
情感,態(tài)度目標
1、通過學習亞洲氣候與位置、地形、農(nóng)業(yè)的關系,分析氣候特征的影響因素,足見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識。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讀圖分析、討論競賽等活動,發(fā)展邏輯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與合作意識、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亞洲氣候特點及其主要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
對比不同城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造成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
教學過程:
導入:(從今日的天氣等話題導入,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示:冬夏兩季的氣溫差異和降水差別。)
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我們廣東的氣候有什么特點?
生: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引導:氣候是自然環(huán)境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很大。作為世界第一大洲,面積廣大,地形復雜,氣候差異很大。(展示“亞洲氣候類型圖”)
亞洲主要有哪些氣候類型?
學生看圖回答。
引導:全世界的主要氣候類型有十一種,僅亞洲就有9種,說明了什么?
生: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師:觀察其中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兒?
生:溫帶大陸性氣候,約占亞洲面積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亞洲中西部。
繼續(xù)引導:距離海洋的遠近如何?
距海遙遠,深入亞洲大陸內部。
。ㄕ故尽皝喼逇夂蝾愋蛨D”,并在上面點出孟買和哈爾賓、雅庫茨克、烏蘭巴托的位置)
。ㄒ龑W生分析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點,注意邏輯層次、由簡到難,有分到總,講述氣候兩大要素:降水和氣溫,分析上述城市的氣溫和降水季節(jié)變化特點)
學生分析討論
小結: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點是全年溫差大,冬冷夏熱,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過渡:降水對于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陸地上的淡水來源主要來自于大氣降水。
(展示“亞洲氣候類型圖”)
引導:亞洲降水比較多的氣候類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馬來群島的熱帶雨林氣候外,還有集中季風氣候全年降水量相對比較多,是哪幾種?主要分布在哪兒?
生: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ń處熀唵谓忉尯沃^季風氣候,在亞洲圖上畫箭頭簡單示意,補充三種季風氣候的降水季節(jié)分配圖和降水年際變化圖,幫助學生分析季風氣候降水的特點)
小結:降水的多少與夏季風有什么關系?
夏季風強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繼續(xù)啟發(fā):如果降水過多或過少會造成什么后果呢?
。ㄕ故居嘘P干旱和洪澇的視頻、圖片)
學生看材料分析,旱澇災害對農(nóng)業(yè)影響大。
小結:所以在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區(qū)內,由于夏季風的影響易發(fā)生旱澇災害。
引導:根據(jù)以上分析,從氣候類型及分布范圍看,亞洲的氣候主要有什么特點?
學生分析得出結論: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過渡:為什么會形成這么復雜的氣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響?
(以亞洲的幾個城市{前述}為例,提示回憶上冊學過的“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知識,引導學生總結出氣候與位置的關系及氣候與地形、地勢的關系)
小結:影響亞洲氣候的因素,除了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外,還有地勢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引導:用以上分析做練習(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展示非洲氣候圖
提問:在圖中,非洲的氣候分布有什么特點?分析主要的影響因素。
總結:赤道穿過非洲中部
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很廣
氣候類型南北對稱,以赤道為中心
影響因素:緯度位置,還有地勢高低等
總結本課要點。
板書設計:
第七章亞洲
第一節(jié)“日出之地”――亞細亞洲
氣候
一、亞洲氣候類型:
1、分布最面積廣泛的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2、最典型的氣候:季風性氣候
3、主要的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ㄒ唬┨攸c:
1、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2、季風氣候顯著
3、陸性氣候分布廣
(二)氣候對農(nóng)業(yè)的影響:
二、亞洲的人口與經(jīng)濟:
1、亞洲的分區(qū):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亞六個分區(qū)。
2、人口:人口最多的大洲,總人口數(shù)35億,占世界人口總數(shù)的60.5%。
3、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6個):中國、印度、孟加拉、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
4、亞洲的經(jīng)濟狀況:
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農(nóng)業(yè)在多數(shù)國家的經(jīng)濟中占有主導地位。
與中國山水相連的地區(qū)――東南亞
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11
【教學目標】
1、了解巴基斯坦的基本地理特征,記住卡拉奇。
2、知道印度河對巴基斯坦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3、通過分析自然條件對巴基斯坦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1、關于“巴基斯坦”的教材分析:
巴基斯坦為新增加的選學內容,教材講述的內容較少。主要是了解巴基斯坦的自然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一般特征。由于其內容許多在總論部分已經(jīng)涉及到,為了避免重復,所以只是重點突出的設計了兩個標題。
“南亞西北部的伊斯蘭國家”概括了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及主要宗教。巴基斯坦位于南亞西北部,這一點對它的氣候影響較大,進而影響其經(jīng)濟發(fā)展。宗教問題是南亞尤其是印巴之間的一個重要問題。
“印度河平原為經(jīng)濟中心”突出概括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說明印度河平原對其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性。該地區(qū)主要的制約因素是降水不足,所以其農(nóng)業(yè)、城市、工業(yè)的發(fā)展,主要以印度河為中心進行。
2、關于“巴基斯坦”的教法建議:
巴基斯坦是一個世界文明古國,應使同學了解其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宗教及風俗習慣等,可以布置學生查找一些有關的。資料,以事例說明印度與巴基斯坦在領土、宗教等問題上的爭議,關注南亞與我國西南相鄰國家局勢的發(fā)展變化,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培養(yǎng)收集資料的能力。
對于巴基斯坦自然條件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關系,該節(jié)體現(xiàn)得較充分,可以將該節(jié)作為一個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等因素分析。
【教學重點】
印度河對巴基斯坦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
【教學用具】
巴基斯坦景觀圖片;巴基斯坦地形與降水圖;印度河與印度河平原圖;巴基斯坦鐵路線、主要城市等分布圖
【教學過程】
。ㄒ耄┥瞎(jié)課學習了印度,這節(jié)課學習與印度關系非常密切的國家----巴基斯坦
。ò鍟┑谌(jié)巴基斯坦
(提問)談談你對印巴關系或巴基斯坦的了解(學生自由回答)
(展示巴基斯坦主要城市的景觀圖片)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巴基斯坦
A.南亞西北部的伊斯蘭國家
1、地理位置
2、悠久的歷史
3、民族與宗教
B.印度河平原為經(jīng)濟中心
C.主要城市:
首都---伊斯蘭堡,最大城市、港口---卡拉奇
D.探究活動
【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11-17
與同學們談地理教案(通用20篇)08-29
談地理視聽教學02-20
談地理教學中電教手段的運用02-21
談初中地理新教材的優(yōu)勢及教法08-22
談地理教學中學生智能的培養(yǎng)02-21
地理的教案05-23
高中地理中國地理教案03-05
地理教案-印度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