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探索小數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掌握小數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小數點對齊,從低位算起。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點為什么要對齊,被減數減小數需要補0的計算方法,應用小數的性質可將計算結果簡化(去0)。
教具準備:課件,作業(yè)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
(1)385+48=()(說說方法)。
(2)0.79的計數單位是(),“9”在()位上,表示9個();0.4的計數單位是(),“4”在()位上,表示4個()。
(3)小數的基本性質是什么?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小數的加減法。(板書:小數加減法)
3、情景: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請看大屏。(課件顯示買東西的情景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三、學習小數的加法、減法
1、小數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減法
、賱偛磐瑢W們提的問題我們選一題來計算一下,課件顯示:一雙運動鞋的價格是38.5元,一根跳繩的價格是4.8元,這兩樣東西一共多少錢?(生說師板書:38.5+4.8=)
、谶@就是小數加法。該得幾呢?請每個同學拿出一張紙來試著列豎式算算看。(生獨自演算,請一生板演豎式,教師巡視。)
、劢涣。像這樣一位對著一位加你們感覺陌生嗎?(引導與整數加減法比較異同)哪兒一樣?哪兒不一樣?
、芡瑢W們真是善于帶著聯(lián)系的眼光看問題,發(fā)現(xiàn)了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之間的聯(lián)系。(板書:從低位算起。)小數加減法除了上面的的情況以外,還會有哪些不同的新情況呢?
2、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
、賻熒献鲌髷担赫埬阏f出你想的數寫在紙上(師板書一個如:0.79)老師也想了一個數(如:0.4),這兩個數你想加還是相減?(預設板書:0.79-0.4=一起讀一讀)請一名學生試板演,其他學生在紙上筆算,可也交流。適當用展臺展示學生的作業(yè)紙。
、谝龑W生總結。板書: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對齊)強調“相同”。為什么要相同數位對齊?“計數單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板書:計數單位)可讓學生講道理、舉例子,教師用小棒演示。
③用相同的`教學法探索。如:1.3-0.47= 3.76+1.24=(學生板書,適當用展臺展示學生的作業(yè)紙。)
設計目的:A、數位上沒有數可以添“0”后再進行計算;(根據什么?)B、得數中小數部分末尾有“0”時,一般要去掉“0”,化簡。(板書:添“0”、去“0”。)
3、總結計算小數加減法應注意什么(課件)
4、游戲強化“小數點對齊”
、匍_卡車:5.23+0.7=(課件演示)
、陂_卡車:12+0.43=(課件演示)
、郾纫槐龋ㄗx題,說結果)3.33+0.02= 3.33+0.2= 3.33+2=(課件呈現(xiàn))
這三道題挺像的,都有3和2,怎么結果不一樣呢?(隨著學生回答,2和對應的3變成紅色),CAI呈現(xiàn)豎式,難怪結果不一樣。同樣都是2,但2所在的數位不同。
三、鞏固
1、錯例辨析。
2、計算并驗算(課件出示P97“做一做”第1題,由學生任選1題即可)
方法;
①課件出示,學生選題。
、谝簧鍟w練習,提示驗算方法。
、塾喺逖莸挠嬎氵^程,學生互相檢查。
3、P97“做一做”第2題第二問。(與開頭照應)
四、總結
今天學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小數點對齊;從最低位算起。添“0”;去“0”。
。ㄏ嗤瑪滴粚R)(以下為預設)
38.5+4.8=43.3(元)0.79-0.4=0.39 1.3-0.47=0.83 3.76+1.24=5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正數與負數的概念,并會判斷一個給定的數是正數還是負數;
2、會初步應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使學生初步了解有理數的意義,并能將給出的有理數進行分類;
4、培養(yǎng)學生逐步樹立分類討論的思想;
5、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滲透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思想。
一、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了解正數與負數是由實際需要產生的以及有理數包括哪些數。
教學難點:
學習負數的必要性及有理數的分類。關鍵是要能準確地舉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確有理數分類的標準。
正、負數的引入,有各種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學生熟知的兩個實例:溫度與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攝氏度記作5℃,比0 ℃低5攝氏度,記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記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記作-155米。由這兩個實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數叫做正數,把加“-”號的數叫做負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一個中性數,表示度量的“基準”。這樣引入正、負數,不僅有利于學生正確使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且還將幫助學生理解有理數的大小性質。把負數理解為小于0的數。教材中,沒有出現(xiàn)“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概念。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這個概念。目的是,從正、負數引入一開始就能較深刻的揭示正、負數和零的性質,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正、負數的概念。
關于有理數的分類要明確的是:分類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分類結果應是不重不漏,即每一個數必須屬于某一類,又不能同時屬于不同的兩類。
二、教法建議
這節(jié)課是在小學里學過的數的基礎上,從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引進負數的.從內容上講,負數比非負數要抽象、難理解.因此在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的選擇上,盡可能注意中小學的銜接,既不違反科學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則。例如,在講解有理數的概念時,讓學生清楚地認識有理數與算術數的根本區(qū)別,有理數是由兩部分組成:符號部分和數字部分(即算術數).這樣,在理解算術數和負數的基礎上,對有理數的概念的理解就簡便多了.
為了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明確有理數的分類時,可以有意識地滲透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理解分類的標準、分類的結果,以及它們的相互聯(lián)系。通過正數、負數都統(tǒng)一于有理數,可以將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思想的逐步樹立滲透到日常教學中。
三、正數與負數概念的理解
1、對于正數和負數的概念,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帶“+”號的數是正數,帶“-”號的數是負數。例如:一定是負數嗎?答案是不一定。因為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數,若表示正數時,是負數;當表示0時,就在0的前面加一個負號,仍是0,0不分正負;當表示負數時,就不是負數了,它是一個正數,這些下節(jié)將進一步研究。
2、引入負數后,數的范圍擴大為有理數,奇數和偶數的外延也由自然數擴大為整數,整數也可以分為奇數和偶數兩類,能被2整除的數是偶數,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數是奇數,如…-5,-4,-2,1,3,5…
3、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學過的數細分有五類:正整數、正分數、0、負整數、負分數,但研究問題時,通常把有理數分為三類:正數、0、負數,進行討論。
4、通常把正數和0統(tǒng)稱為非負數,負數和0統(tǒng)稱為非正數,正整數和0稱為非負整數;負整數和0統(tǒng)稱為非正整數。
四、有理數的分類
整數和分數統(tǒng)稱為有理數。
1、正整數、零、負整數統(tǒng)稱為整數;正分數、負分數統(tǒng)稱為分數。
2、整數也可以看作分母為1的分數,但為了研究方便,本章中分數是指不包括整數的分數。
3、注意概念中所用“統(tǒng)稱”二字,它與說“整數和分數是有理數”的意思不大一樣。前者回避了分數是否包括整數的問題,即使把整數包括在分數范圍內,說“統(tǒng)稱”還是不錯,而用后一種說法就欠妥了。
4、分數和小數的區(qū)別:
分數(既約分數)都可表示成小數,但不是所有的小數都能表示成分數的。如圓周率就不能表示成分數。
5、到目前為止,所學過的數(除外)都是有理數。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把一個不是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以及根據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2、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把一個不是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教學難點:根據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將下面的數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
一個人的頭發(fā)約有80000到90000根。
人造衛(wèi)星每分鐘約行472000千米。
師: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把一個以個為單位數寫成以萬位單位的數
不同點:整萬的數可以直接改寫成一萬位單位的數
不是整萬的數先省略萬后面的尾數,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數。
二、新課:
1像這樣為了讀寫方便。常常把一個多位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我們知道整萬或整億的數能夠直接改寫成以萬或億位單位的數,不是整萬或整億的數怎么改寫成用萬或億為單位的數?
2木星的直徑是142800千米,它離太陽的'距離是778330000千米。
它的直徑是多少萬千米?它離太陽的距離是多少億千米?
小組研究:
嘗試把上面兩個數改寫成以萬或以億為單位的數
說明你是怎么想的?
3小結:
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小數點向左移動4位,加上萬字。
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小數點向左移動8位,加上億字。
4練習:
把24800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把345280000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
5像這樣把345280000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是3。4528億,小數點后有4位,小數位數太多,往往實際又沒有用,這時就可以根據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如這道題保留兩位小數應該是多少?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三、練習:
1、把下面?zhèn)數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并保留兩位小數
臺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面積35990平方千米。
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面積34000平方千米。
2、20xx年我國在校小學生116897000人,改寫成用億人作單位的數并保留一位小數。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
2.使學生初步了解小數性質的應用。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判斷能力。
教學重、難點:小數的性質實質上是說明小數在什么情況下是相等的,它是小數運算的基礎,因此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是教學重點。應用小數的性質把一個數化簡或需要在小數末尾添0時,學生容易出錯,這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已經理解了小數的意義,當你們在商場中看到每件商品的標簽這樣寫,你知道這是多少錢嗎?為什么可以這樣寫呢?
二、學習新課
今天繼續(xù)研究小數的性質。(板書課題:小數的性質)
1.理解小數的性質。
(1)例1比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啟發(fā)提問:
、0.1米是幾個幾分之一米?可以用哪個比較小的單位來表示?(1個十分之一米,1分米)
、0.10米是幾個幾分之一米?可以用哪個比較小的單位來表示?(10個百分之一米,10厘米)
、0.100米是幾個幾分之一米?可以用哪個比較小的單位來表示?(100個千分之一米,是100毫米)
④觀察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它們的長度怎樣?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它們的長度是一樣的)可以得出:
[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板書)]
請同學們繼續(xù)觀察這3個小數。
、傩档哪┪灿惺裁醋兓?
、谛档'大小有什么變化?
、勰隳艿贸鍪裁唇Y論?
引導學生討論后歸納出: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
(2)例2比較0.30和0.3的大小。
出示投影片:
啟發(fā)提問:
、0.30表示幾個幾分之一?左圖應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來表示?
③兩個圖形所占面積大小怎樣?(移動投影片,學生易看出0.30=0.3)
、転槭裁催@兩個數相等?
啟發(fā)學生歸納出:在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3)引導學生歸納、概括。
通過對例1、例2的研究,你能把上面的兩個結論歸納成為一句話嗎?
啟發(fā)學生概括出: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教師板書)
理解小數性質的時候,要注意什么?(要在小數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數中間的0不能去掉)。
(4)加深理解概念。
提問:
、偃绻谡麛5后面添上一個“0”或者在50的后面去掉一個“0”,原數大小變了嗎?發(fā)生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變化?
通過討論使學生懂得:在整數的末尾添上一個“0”,這個數就擴大10倍......:去掉一個“0”就縮小10倍......因為數字所在的數位發(fā)生了變化,所以原數大小也就變了。
、谌绻0.6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后面添上一個“0”,原數大小發(fā)生變化了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
同樣通過學生實踐,討論后明確:在小數點后面點上“0”,小數中的數字所在的數位發(fā)生了變化,所以小數大小才發(fā)生了變化。因此,只有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才能使小數的大小不變。
2.小數性質的應用。(板書:將課題補充完整)
我們學習了小數的性質,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1)教學例3把0.70和105.0900化簡。
啟發(fā)學生根據小數的性質可以得出:
0.70=0.7105.0900=105.09
有時根據需要,可以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還可以在整數的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上“0”,把整數改寫成小數的形式。
例如2.5元可改寫成2.50元。3元改寫成3.00元。
(2)教學例4不改變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學生獨立改寫,集體訂正。
0.2=0.20xx.08=4.0803=3.000
反饋:第92頁“做一做”。
3.小結。
啟發(fā)性提問:
(1)什么叫小數的性質?
(2)學習了小數的性質怎樣應用?
(3)運用小數性質時應注意什么?
三、鞏固反饋
1.做練習二十一第1題,第2題。
2.判斷下面幾種說法對不對?
(1)在一個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在小數點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3)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4)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它的計數單位就發(fā)生了變化。()
四、作業(yè)
練習二十一第3-6題。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69~72頁例1、例2和課堂活動第1,3,4題。
教學目標:
讓學生結合現(xiàn)實情境,進一步認識小數及小數的計數單位,理解相鄰兩個計數單位的十進關系。
實驗目標:
1、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認識小數學習小數的欲望。
2、通過直觀、操作、推理等活動,讓學生清楚、明確地歸納小數的意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準備:
課件、米尺、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知
課件演示:學生測量黑板的長,課桌長、高的過程
1、學生自己動手量一量黑板的長,課桌長、高這些數是不是都是整米數?
教師:在測量和計算中,有時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通?梢杂眯当硎。
2、回憶、練習1角=()10元=()元5角=()10元=()元1dm=()10m=()m3dm=()10m=()m
教師:關于小數,同學們還想知道什么?板書課題:小數的意義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填一填,說一說。(課件出示例1第1個圖)①此圖用分數、小數該怎樣表示?你是怎樣想的?說一說:0?7表示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0?7里面有()個0?1。②像0?1,0?3,0?5,0?7這些一位小數,都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分別取其中的1份、3份、5份、7份,也就是: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2)同理說一說。(課件出示后面兩幅圖)①第1個涂一個小格,第2個涂45個小格,用分數、小數來表示并說說是怎樣想的?②討論并歸納:百分之幾寫成幾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
2、教學例2(認識三位小數)
。1)看一看,填一填。
課件出示①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1d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1c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mm。
。ǔ鍪緢D)學生填分數和用小數表示。
1mm=()1000m=()m;146mm=()1000m=()m
②把一個正方體平均分成1000份。(第70頁例2圖)其中1份、25份,107份用分數和小數怎樣表示?
(2)課件出示:說一說0?025,0?107分別表示什么以及它們的.組成。
。3)歸納:表示千分之幾寫成幾位小數?三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
3、討論、歸納小數的意義學生討論:什么是小數?小數的計數單位有哪些?
歸納:課件出示:像0?7,0?45,0?025,0?25,0?107……這樣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小數。0?1,0?01,0?001……就是小數的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ㄕn件出示)數位順序表。
學生自學數位順序表。
三、課堂活動
完成課堂活動第1,3,4題。先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評議,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困難?
《小數的意義》課后問卷
1、老師用課件演示:學生測量黑板的長,課桌長、高的過程,對你自己動手測量有幫助嗎?( )
A、很有幫助 B、幫助不大 C、沒有幫助
2、有了多媒體課件的展示,你是否加深了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
A、是的 B、不是
3、你喜歡老師用多媒體課件教授本節(jié)課嗎?( )
A、很喜歡 B、無所謂 C、不喜歡
統(tǒng)計數據分析
學生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化學習效果統(tǒng)計
圖表
認同多媒體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人數、認同率%
實驗班(40人) 39 97.5%
對照班(40人) 33 82.5%
效果分析:
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學生還是很喜歡有多媒體課件的課堂教學,實驗班的認同率達到了97.5%,即使是對照班的學生,他們也希望老師能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認同率也有82.5%。
在本節(jié)實驗課中,通過課件演示學生測量黑板的長,課桌長、高的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生自己動手測量的欲望,也為學生動手測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緊接著通過課件演示“10×1”的方條圖、“10×10”的正方形圖、直尺圖、“10×10×10”的正方體圖,以便于學生更好地觀察它們的特點,從直觀入手把圖、分數、小數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并在此基礎上歸納出小數的意義。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操作、推理,從而歸納出小數的意義,培養(yǎng)了學生推理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和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6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安排是通過一個生活中的常見的數學問題,先教學交換律,再教學結合律;先教學運算律的含義,再教學運算律的應用。這樣安排有三個好處:首先是由易到難,便于教學。交換律的內容比結合律簡單,學生對交換律的感性認識比結合律豐富,先教學比較容易的交換律,有利于引起學生探索的興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學效率。交換律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活動可以遷移到結合律,遷移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再次是符合認識規(guī)律。先理解運算律的含義,再應用運算律使一些計算簡便,體現(xiàn)了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是為了掌握和利用規(guī)律。學好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也為以后學生學好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的學習之前,學生對加法的交換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認識。例如:在10以內的加法中,學生看一個圖可以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在以前的教學中,教材對加法結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通過100以內加法中出現(xiàn)小括號的學習,對加法結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這些都是學習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基礎。對于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運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學生通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對加法和乘法的一些運算規(guī)律已經有所了解,這是搞好本單元教學的有利條件。在此基礎上,本單元的教學應著重幫助學生把這些零散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并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進行舉例、觀察、發(fā)現(xiàn)、驗證并概括出運算定律。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能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教學難點:
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教學預設
一、教師講述故事《朝三暮四》,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故事中的數學問題,初步感知加法交換律。
二、學生自主探究加法交換律
三、鞏固練習
四、學習加法結合律
五、練習鞏固
六、課堂小結
利用充滿童趣的數學故事激發(fā)學生感知到加法交換律,并產生探究規(guī)律的興趣。結合對加法交換律的初步感知,利用例題再次驗證對交換律的猜想,并共同總結出加法交換律的字母表達方式。學生從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一個數學現(xiàn)象中大膽猜想可能存在的規(guī)律,讓學生經歷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過程。在尊重學生的認知的基礎上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創(chuàng)造機會。鞏固學生對加法交換律理解,并學會靈活運用加法交換律解決問題。在探究加法交換律后,讓學生根據探究經驗和方法,自主發(fā)現(xiàn)、探究加法結合律并總結加法結合律的字母表示法。通過練習,整合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能正確的判斷兩種運算定律并會靈活運用。(課件呈現(xiàn))《朝三暮四》故事主題圖師:同學們想聽故事嗎?老師今天給大家講個《朝三暮四》的故事。古時候,有個老人養(yǎng)了一群猴子,這一天,老人對猴子說:“現(xiàn)在糧食不多了,要省著點吃。以后每天早上吃3顆栗子,晚上吃4顆栗子,怎么樣?”猴子一聽,怎么早上吃的比晚上還要少,不干,抗議!老人眼珠一轉計上心頭,馬上改口說:“那么早上4顆,晚上3顆,好不好?”猴子一聽早上多了一顆,自己占便宜了,這才開心的答應了。師:猴子占到便宜了嗎?為什么?也就是什么沒變,只是什么變了?
2、引出等式:師:早上吃3顆,板書3,晚上吃4顆,板書4,一共吃了3+4顆,也就是7顆。早上吃4顆,晚上吃3顆,一共吃4+3顆也是7顆,所以3+4=4+3。猴子占到便宜了嗎?
3、猜想規(guī)律,引出課題師:觀察等號兩邊的算式,你發(fā)現(xiàn)什么?(數不變,符號不變,和不變,位置交換)師:是不是任意兩數相加,交換位置,和都不變呢?這只是我們的猜想,很多著名的理論、定律、公式最初都是由猜想開始的,猜想怎樣才能變成真理呢,需要驗證。怎樣來驗證呢?下面我們跟著李叔叔一起出去旅行一趟,相信不但可以鍛煉身體,開闊視野,還能找到其中的奧秘呢。(課件演示:李叔叔騎車旅行的.場景。)1、獲得信息。師:從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學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匯報。)2、解決問題。師:能列式計算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自己列式并口答。)根據學生回答板書:40+56=96(千米)56+40=96(千米)3、觀察發(fā)現(xiàn)觀察這兩個算式,說說它們有什么聯(lián)系?(兩個加數相同,只是加數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和不變,因此兩個算式應該是相等的)根據學生回答板書:40+56=56+404、舉例驗證我們可以用舉例子的方式來驗證一下。你還能再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嗎?自己在本上寫幾個。(學生在練習本上舉例,教師巡視。指名板演)5、揭示定律。師:像這樣各種類型的例子越多,驗證的猜想也就越可靠。比如,我們還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來證明。同學們真聰明,想到了這么多的驗證方法。給自己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起個名字,這句話中有“交換”兩個字,我們就把這個定律叫做加法交換律。(板書)6、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定律數學的魅力在于它的簡潔和有效,數學簡化了思維過程并使之更可靠!你能不能用最簡單的字母或者符號表示加法交換律呢?(指名板演)a+b=b+a☆+○=○+☆同學們所寫的公式都可以很好的表示加法交換律,我們比較常用的是a+b=b+a。1、運用加法交換律填上合適的數300+600=__+______+65=____+35b+_=_+_2、計算并驗算325+5621、多媒體展示:李叔叔三天騎車的路程統(tǒng)計。
。1)找出信息解決問題。
問:你能解決李叔叔提出的問題嗎?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88+104+96=192+96=288(千米)88+(104+96)=88+200=288(千米)師:第二道算式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兩個加數先相加,正好能湊成整百數。)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問:觀察、比較這些算式,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3)揭示規(guī)律。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結合律。
。4)用字母表示。(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核對。)
。╝+b)+c=a+(b+c)
。5)問:①用語言表達與用字母表示,哪一種更一目了然?
②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數?1、連一連83+31587+42+5864+(73+37)315+8364+73+3787+(42+58)
56+78+4478+(56+44)
2、觀察每組中的兩個算式,從中選擇一道快速算出得數并說說你的理由。(1)(56+88)+1256+(88+12)(2)48+(75+25)(48+75)+25師: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7
一、學前準備
1.比較下面各組數中兩個數的大小
0.84和0.840 2.54和25.4
引導學生說出:第一組根據小數的性質判斷小數的大小沒有變化,第二組兩個小數數字雖然相同,但小數點的位置有了變化,小 數的大小也有了變化。
把下列商品填入適當的單位名稱,再用元、角、分表示出來
一塊橡皮 1.50( )=( )元( )角( )分
鉛筆盒 5.32( )=( )元(。┙牵ā。┓
學生尺 1.86( )=( )元( )角( )分
計算器 25.73( )=( )元( )角( )分
二、探究新知:
導入新課:
馬小虎的媽媽開了一家學習用品商店,買各種學習用品。小馬虎平時就做事不認真,所以在開店時也是馬馬虎虎,大家都叫他小馬虎。小馬虎有時還自告奮勇給媽媽幫忙,幫媽媽寫價目表。由于平時就馬馬虎虎所以經常把標簽寫錯,不是把小數點向左寫一位就是向右寫一位。在文具店剛開張的時候去的人不少就是沒人買東西,這是他寫在標簽上的一些商品的價目,請你給他找一找沒人買東西的原因:(出示課件)
橡皮15.0元 鉛筆盒53.2元
學生尺18.6元 計算器257.3元
小組合作找出沒人在這里買東西的原因
小組匯報錯在那里
請同學幫助小馬虎改正確。
小數點向哪一邊移動了?這個數是擴大還是縮小了?擴大了多少倍?
小組討論:如果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這個數擴大10倍。那么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三位、四位這個數擴大多少倍?
。ㄒ1.000為例)
如果有困難教師引導:
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擴大10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0倍
……
反饋:
下面的數同0.372比較,各擴大了多少倍?
- 3.72 372 37.2
教師:同學在學習和生活中不要像小馬虎那樣把小數點寫錯。
小馬虎這次吸取了教訓,不再因為把小數點的位置向右移動而把原數擴大了。他把商品的標簽又重新寫上了價目:(出示課件)
橡皮0.150元 鉛筆盒0.532元
學生尺0.186元 計算器2.573元
新的`價格標簽公布后小馬虎的文具店那個叫火,不一會小馬虎所寫的文具就買完了,媽媽看買的這么快,就看了看他寫的價目表差點兒給肺氣炸了。這是怎么回事?請你幫他找出原因。
小組討論:幫助小馬虎找出賠錢的原因
小組派代表發(fā)言:這一次他把小數點向左移動了一位。
激趣: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文具店的買賣怎么就火了呢?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答: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原數就縮小10倍,文具便宜了當然大家才爭相購買。
教師提問:你能不能幫他改正價目表呢?
學生改正確
小組討論:如果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原數就縮小10倍。那么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三位、四位原數縮小多少倍呢?
(以1000為例)
小組匯報: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原來的數縮小10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0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00倍;
……
反饋:下面的數,同506比較,各縮小多少倍?
5.06 0.506 50.6 0.0506
三、課堂小結:
讓學生總結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教材p104
教學目標:
1、通過擺圖形,嘗試找出圖形中的規(guī)律,并用字母表示
2、通過擺圖形,找規(guī)律的活動,發(fā)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擺圖形,找規(guī)律的活動,發(fā)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展新知
通過用小棒擺三角形,尋找所擺三角形個數與所需小棒根數之間的關系。
二,探索方法
1、鼓勵學生從圖形、數等多種角度尋找關系,并加以對應,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多擺一個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并將這一關系用算式表達出來,最后用字母表示出來:2n+1。
。1)2×26+1=53(根)
(2)2n+1=63,2n=62,n=31,能擺31個三角形
2、通過列表、觀察圖形找出正方形的個數與小棒根數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多擺一個正方形,就增加3根小棒
列出算式來表示需要小棒的`根數,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在每個算式中,都有加1,一個正方形3×1再加1;2個正方形3×2再加1;3個正方形3×3再加1,從而推出n個正方形需要小棒的根數是:3n+1。
(1)3×12+1=37(根)
。2)3n+1=46,3n=45,n=15。能擺15個正方形。
三、解決問題
利用上面用小棒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方法,找出擺八邊形的規(guī)律
。1)、擺一個八邊形,需要7×1+1=8根小棒,擺2個需要7×2+1=15根小棒,擺3個需要22根小棒
(2)擺n個八邊形需要7n+1根小棒。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
教材第63、第64頁的內容及第65頁練習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題。 課型 新課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類標準及方法,體會每類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夠識別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2、通過觀察、分類記錄等活動,折、剪等操作,提高學生的探索精神、歸納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3、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同時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別從三角形的角和邊兩個方面的特征,對三角形準確的地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能夠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類三角形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各種三角形圖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如果讓你把班里某一個小組的同學分成兩組,你將如何分組呢?
。▽W生回答)
師: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進行分類,你覺得應該按什么樣的標準來分呢?為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原因)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兩種方法,按邊分或者按角分。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角形的分類。
(板書:三角形的分類)
二、自主探究
1、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課件出示例5.
師:用量角器量出每組中每一個三角形的每一個角的大小,看看三角形中每個角是多少度?各是什么角》
生1: 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有些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是銳角。
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個直角、兩個銳角。
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個鈍角、兩個銳角。
師: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鈍角三角形。
2、把三角形按照角進行分類。
師: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做一個整體,那么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別看作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它們之間的關系你會畫圖表示嗎?
。ㄕn件出示三種三角形的關系圖)
3、認識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和斜邊。
(課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圖)
師:在直角三角形中,夾直角的兩條邊叫直角邊,直角所對的邊叫斜邊。你能用直尺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嗎?測量后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生: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中,斜邊最長。
4、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ㄕn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圖)
師:觀察三角形的三條邊會發(fā)現(xiàn)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條邊都不想等,有的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
師:在數學上,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5、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各個部分的名稱。
師: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兩條邊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條邊叫等腰三角形的底,兩腰的夾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頂角,腰和底邊的夾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邊三角形中,三條都相等的邊都叫三角形的邊。
6、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師:你能說說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之間的關系嗎?
生:兩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邊三角形師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征以及認識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過測量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角發(fā)現(xiàn):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都相等。
有些直角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有兩個角相等,這樣的三角形在數學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種。
三、探究結果匯報
師:哪一組的同學愿意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類的成果呢?
。ɡ蠋煾鶕䦟W生的講述板書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師:按邊分呢?
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按邊分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四、師生總結收獲
師: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生:三角形可以按邊分類,也可以按角分類。
師: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數學方法?
生:分類。
師:分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重要,因為運用了分類方法,我們的生活才變得井井有條,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五、板書設計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了解畫單式折線統(tǒng)計圖的一般步驟。
2.掌握繪制單式折線統(tǒng)計圖的方法,會根據給出的數據在方格紙上畫單式折線統(tǒng)計圖。
3.培養(yǎng)同學們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繪制單式折線統(tǒng)計圖的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統(tǒng)計圖表,合理確定橫軸、縱軸上的數據位置。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第47頁某日氣溫的統(tǒng)計表。
2.師:學校氣象小組測量某天氣溫并匯總成統(tǒng)計表,由于上體育課10點鐘忘記測量了。
3.提問:從這張統(tǒng)計表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二、探究
1.師:怎樣根據這張統(tǒng)計表畫出折線統(tǒng)計圖?
2.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1)橫軸表示什么?以什么為單位?怎樣確定橫軸上的數據位置?
。2)縱軸表示什么?以什么為單位?怎樣確定縱軸上的數據位置?
。3)縱軸上一小方格表示多少?
。4)折線統(tǒng)計圖上的點是怎樣找出來的`?
。5)一張完整的折線統(tǒng)計圖必須有哪些內容?
3.學生嘗試畫師生共同總結折線統(tǒng)計圖。
4.師生共同總結折線統(tǒng)計圖的一般畫法。
5.思考:怎樣的折線統(tǒng)計圖是合理的?
三、應用
根據下面的統(tǒng)計表,畫出反映小丁丁體重變化情況的折線統(tǒng)計圖。
1.出示小丁丁的體重變化統(tǒng)計表(每月15日測)
月份1212345體重(千克)23.824.524.724.024.325.1
2.從表格中你能獲取哪些信息?
3.思考:
(1)橫軸表示什么?
(2)縱軸表示什么?
。3)你認為縱軸上的一小格表示多少較合適?為什么?
。4)標題應怎樣寫?
4.嘗試完成。
5.集體交流,(實物投影展示)
四、全課總結:
1.說說畫折線統(tǒng)計圖的方法。
2.怎樣畫出的折線統(tǒng)計圖比較合理?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1
課題:比大。ǘ
內容:小數的性質
課時:1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1、通過“在方格紙上涂一涂,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的活動,經歷用幾何模型研究小數的過程。
2、用直觀的.方式體會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的規(guī)律。
3、在尋找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中,培養(yǎng)數感,獲取數學學習方法。
基本教學過程:
一、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比較大小。1.26( )2.03 0.23( )0.31
2、0.2( )0.20
二、自主探究,創(chuàng)建數學模型
1、思考一下,0.2和0.20誰大?你是怎樣想的?
2、我們一起驗證一下,在圖上涂一涂,再來比一比。學生在書上涂一涂,比一比,再說一說。
3、0.2和0.20怎么會相等呢?這是不是一種巧合?
4、在下面兩幅圖中涂出相等的兩部分,并寫出相應的分數和小數。
在小組內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鞏固與應用
1、第10頁試一試1、2。
2、第11頁練一練1。
3、第2、3題。
4、閱讀!赌阒绬?》
四、總結。
這節(jié)課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學反思:學生通過圖一圖、比一比,發(fā)現(xiàn)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一規(guī)律。并能熟練的應用這一規(guī)律。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幾,會讀、寫簡單的幾分之幾,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比較分數的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歸納推理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1、初步認識幾分之幾,會讀寫幾分之幾。
2、理解分數幾分之幾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紙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幾分之一,你能用你手中的長方形紙表示你喜歡的一個幾分之一的分數嗎?
學生折紙、涂色,表示出長方形紙的幾分之一。
展示,并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
師:如果在你們剛才的紙上涂2份或3份又該用哪個分數表示呢?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幾分之幾”。(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幾分之幾。
(1)學生4人小組,每人將手中的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你喜歡涂幾份就涂幾份,然后寫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幾分之幾,再向小組同學說出自己是怎樣想的。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
(2)誰能上來展示一下,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3)多媒體演示圖片。
問:你能發(fā)現(xiàn)他們是怎樣表示出來的嗎?它與四分之一有什么不同?
(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四分之二,3份是它的四分之三,4份是它的四分之四,取幾份就是四份之幾,它與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數不同。
2、拓展思維,認識分數名稱。
(1)讓學生用尺子在本子上畫出1分米長的線段再對著尺子上的刻度1、2、3……把線段平均分成10份。(學生畫線段)你能說出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嗎?
(2)同桌互相取其中的幾份,說出相應的分數。
(3)你能仿照這些分數,自己說出一個分數來嗎?
(4)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分子、分母、分數線)
3、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
出示例6的一組分數,讓學生小組討論怎么比較?
反饋。
用相同的方法比較第二組。
引導學生總結出比較同分母分數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鞏固練習。
P95頁做一做1、2。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下課后,觀察一下我們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數。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3
一、 教案背景
1、學科:數學(青島版四年級下冊)
2、課時:1
3、學生課前準備:
。1)預習教材第2~3頁,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初步意義。
。2)小組合作,完成教材第4~5頁自主練習題。
二、教學課題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用字母表示數”是代數的基礎知識,為以后學習方程打好堅實的基礎。
1、結合“黃河掠影”圖片說明,培養(yǎng)學生據圖獲取簡單知識的能力。
2、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學會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簡寫。
3、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作用和優(yōu)越性。
4、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信息窗呈現(xiàn)的是黃河三角洲的美麗畫面和文字說明。主要呈現(xiàn)的信息是黃河三角洲面積和平均每年新增陸地面積。擬引導學生通過研究黃河三角洲逐年造地面積的變化情況,引入“用字母表示數”和“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的學習。
四、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
五、教學難點:
學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
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黃河三角洲》的相關圖片材料作參考。通過研究教材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相關的圖片資料,課堂放給學生觀看,加深印象。 、2、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含義,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 、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自學觀察法、分組討論法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課前先搜集一些有關黃河三角洲的資料或圖片,在課堂上上交流,。然后通過課件,資料或圖片介紹黃河三角洲的形成原因。再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讀懂圖中提供的數學信息,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學習新知識。
七、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1、師:哪位同學能說說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字母?(指名回答)
生1:英語課本,學校名字的下面有英文字母。
生2:我家的車牌號里有字母。
生3:電腦鍵盤上。
2、師:是的,字母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很廣泛,同樣,數學中也經常用到用字母來表示數量
關系,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用字母表示數。(板書課題《用字母表示數》)
3、同學們去過黃河三角洲嗎?現(xiàn)在老師就帶你們去領略一下那里的迤邐風光。
【展開新課】
。ㄒ唬┩ㄟ^觀察,你看到了什么?從圖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了黃河三角洲目前的面積已達5450平方千米。
生2:我知道了黃河三角洲的成因。
生3:我知道了黃河三角洲每年新增陸地面積25平方千米。
生4:我看到了一望無際的黃河三角洲。
(二)根據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1:兩年造地約多少平方千米?
生2:三年造地多少平方千米?四年呢?五年呢?
生3:多少年,黃河三角洲的面積達到了5450平方千米?
。ㄈ┰鯓咏鉀Q兩年造地多少平方千米?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造地時間(年)造地面積(平方千米)
22×25=50
33×25=75
44×25=100
。ㄋ模┯^察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生1:造地面積和造地時間有關系。
生2:我發(fā)現(xiàn)求幾年的造地面積,就用25乘幾。
生3:我發(fā)現(xiàn)在求造地面積時,只有一個因數在變化,那就是造地時間。
八、總結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
有括號的混合運算P9——P10
教學目標:
1、了解括號產生的必要性,掌握含有小括號、中括號算式的運算順序。能準確規(guī)范計算帶有括號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感受數學符號的奇妙。
2、在交流、探究的基礎上,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并能準確表達解決問題時的思考過程。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yǎng)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帶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1、說一說下列算式的運算順序,并計算。
36×4+28 65- 25+40 12×5÷6 172 - 42×3 24×3+32×5
引導學生明確:我們學過的加、減、乘、除法四種運算叫四則混合運算。
分別讓學生說一說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2、導入:剛才,我們復習了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如果在算式里有括號,又按什么順序計算昵?這就是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課題:有括號的混合運算。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第一環(huán)節(jié)教學例4
1、教師出示教材例4的算式:96÷12+4×2。
(1)觀察算式,讓學生說一說這個算式中包括幾種運算,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2)學生獨立進行計算。
指名板演:96÷12+4×2
=8+8
=16
。3)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要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應該怎么辦?
教師適時介紹:可以利用小括號改變運算的順序。
啟發(fā)學生思考:只要在算式中加上一個小括號,就可以滿足要求,即:96÷(12+4)×2
學生獨立進行計算。指名板演
96÷(12+4)×2
=96÷16×2
=6×2
=12
師:在這個算式中,小括號起什么作用?(改變運算的順序)
。4)介紹中括號的知識。
教師介紹中括號的寫法,及含有中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在含有括號的算式里,要按照從里到外的順序,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括號內的運算,要按“先乘、除后加、減,同級運算依次算”的順序進行。
。5)學習計算帶有中括號的算式。
出示算式:96÷[(12+4)×2]。
師:誰來說一說這個算式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ㄏ人阈±ㄌ柪锏募臃,再算中括號里的乘法,最后算括號外面的除法。)
學生獨立計算,匯報結果。指名板書
96÷[(12+4)×2]
=96÷[16×2]
=96÷32
=3
。6)對比中強化認識。
比較96÷12+4×2、96÷(12+4)×2和96÷[(12+4)×2]這三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通過比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兩個算式中的數字和包含的運算都相同,但是運算的'順序不同,導致計算結果也不相同。
教師強調:同學們在計算時,一定要先弄明白算試的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第二環(huán)節(jié)教學例5
課件出示教材例5情境圖。
1、閱讀與理解。
師:說一說你從圖中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小組討論交流得出:一共有30人要租船游玩,每艘小船20元,可以坐4人;每艘大船35元,可以坐6人。教師提出問題:怎樣租船最省錢?
2、分析與解答。
組織學生在小組內思考與交流,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交流后進行反饋
。1)方案一:都租小船。
30÷4=7(只)……2(人)7+1=8(只)20×8=160(元)
需要租8只小船,共花160元。
。2)方案二:都租大船。
30÷6=5(只)35×5=175(元)
需要租5只大船,共花175元。
師:在這兩種方案中,方案一更省錢。同學們想一想,方案一中的租船方案是否還能進行優(yōu)化更加省錢呢?
師生交流后明確:方案一中,全租小船,有一條船只坐了2人,沒坐滿?梢园堰@2人和另一條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條大船,這樣更省錢。
。3)方案三:組合租船。
6條小船:20×6=120(元)1條大船:35元
共花:120+35=155(元)
3、回顧與反思。
師:我們是怎么解決剛才這個問題的?
師生交流后明確:我們是先假設全部都租小船或大船,然后再進行調整,保
證每艘船都不留空位,還要考慮每艘船的租金。
本題中,因為每艘小船的個人平均租金是20÷4=5(元),而每艘大船的個人平均租金是35÷6≈6(元),所以盡量租小船,這樣會更省錢。
三、鞏固發(fā)散
1、先說一說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25×[(470- 320)÷15] [35+(62-15)]×32
2、指導學生完成教材“做一做”。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完成后,集體訂正。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題的計算順序。
四、評價反饋
師: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小括號、中括號有什么作用?在含有括號的算式里應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師生交流后明確:小括號、中括號能改變運算的順序;在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的運算中,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中括號外面的
板書設計:
有括號的混合運算
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中括號外面的。
租船
。1)方案一:都租小船。30÷4=7(只)……2(人)7+1=8(只)20×8=160(元)
(2)方案二:都租大船。30÷6=5(只)35×5=175(元)
(3)方案三:組合租船。6條小船:20×6=120(元)1條大船:35元
共花:120+35 =155(元)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5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下)第26頁例1,課堂活動第1題和練習六第1~3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尋找因數與積的變化規(guī)律的過程,理解因數與積的變化規(guī)律。
2.能利用探索出的因數與積的變化規(guī)律進行判斷。
3.學習掌握探索規(guī)律的方法,發(fā)展學生探究與發(fā)現(xiàn)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因數與積的變化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理解“擴大”和“縮小”的意思
教師:5擴大3倍用算式表示是:5×3。
20縮小4倍用算式表示是:20÷4。
6擴大5倍用算式表示是什么?15擴大2倍呢?
35縮小5倍用算式表示是什么?60縮小4倍呢?
學生列出算式并計算后,討論:你怎樣理解“擴大”和“縮小”?
2.談話引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理解了“擴大”、“縮小”的含義。
今天我們就要用這些知識來學習探索規(guī)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出示例1,學生口述例1中的信息和問題。
學生獨立列式解決,全班匯報。
教師板書:(1)20×2=40(kg)
(2)20×4=80(kg)
(3)20×8=160(kg)
(4)20×24=480(kg)
教師:認真觀察這一組算式,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學生:自主探索因數與積的變化情況,然后小組交流、討論。
2.全班匯報并進行交流
教師:你是怎樣觀察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1)從上往下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規(guī)律?
。2)從下往上觀察,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規(guī)律?
教師:剛才,我們一起發(fā)現(xiàn)了因數與積的變化規(guī)律,想一想,你能用自己的話把兩個規(guī)律比較簡練的敘述出來嗎?
小結: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幾倍,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三、課堂活動
1.課堂活動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說一說是怎樣寫出各式的積的?
2.練習六第1題,學生獨立填表,然后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3.練習六第2題:學生讀題后,獨立完成。
訂正時說說依據。
4.練習六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思考:你是怎樣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都學到了些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下)第27頁例2,課堂活動第2題和練習六第4~9題及思考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發(fā)現(xiàn)因數與積的變化規(guī)律的過程。
2.在運用規(guī)律的過程中,理解掌握因數與積的變化趨勢。
3.學習掌握探索規(guī)律的方法,發(fā)展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探索過程中,理解因數與積的變化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直接寫出結果。
3×630×63×1212×6
計算后,以第一個算式為標準,說一說因數與積在怎樣變化?
2.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因數與積的變化規(guī)律,誰能說說因數與積的變化有怎樣的規(guī)律?
3.談話引入。
教師:今天我們繼續(xù)來研究兩個因數都發(fā)生變化時,積有怎樣的變化規(guī)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中表格
教師:說說你了解了表中什么信息?比較表中因數和積是怎樣變化的,有什么規(guī)律?你是怎樣有序地觀察的?(學生獨立觀察,然后在小組中交流討論)
2.全班匯報并進行交流
學生第一次探索:觀察表中相鄰的兩列,從左向右進行比較,從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蓚因數都擴大,積也擴大;兩個因數擴大的'倍數的乘積就是積擴大的倍數)
猜一猜:
(1)當兩個因數都擴大2倍時,積會怎樣變化?
。2)當一個因數擴大3倍,另一個因數擴大5倍,積會怎樣變化?能舉例說明嗎?
。3)當一個因數擴大10倍,另一個因數擴大2倍,積會怎樣變化?能舉例說明嗎?學生第二次探索:從右向左進行比較,還能從表中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兩個因數都縮小,積也縮小;兩個因數縮小的倍數的乘積就是積縮小的倍數)
(4)當兩個因數都縮小3倍時,積會怎樣變化?能舉例說明嗎?
。5)當一個因數縮小5倍時,另一個因數縮小10倍,積會怎樣變化?能舉例說明嗎?
教師:你還能從上表中找出這樣的變化規(guī)律嗎?
找一找,填一填。
。ǔ鍪荆旱诹信c第列比,一個因數倍,另一個因數倍,積就倍。)
讓學生獨立完成填一填后,再點名匯報,最后集體訂正。
三、課堂練習
1.課堂活動第2題:學生先觀察,再填空,然后說說自己這樣填的理由。
2.練習六第5題:學生讀題后獨立完成。
反饋時說說自己是怎樣運用規(guī)律的?
3.練習六第6題:學生獨立做在書上,想想自己是怎樣運用規(guī)律的?
四、課堂作業(yè)
練習六第7~9題。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3-05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6-24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7-25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16
【熱門】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15
【推薦】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04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熱門】02-20
【熱】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16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人教版01-08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優(yōu)秀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