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包公審驢》教學設(shè)計
《包公審驢》教學設(shè)計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智謀”為題,選編了兩篇傳統(tǒng)智謀故事作為主體課文。通過學習課文,不僅要使學生了解賀龍和包拯兩位歷史人物,而且要引導學生從他們處理事情的方法和態(tài)度上懂得智慧的重要作用,從小養(yǎng)成在學習、生活中認真觀察、勤于動腦的習慣。
《包公審驢》是單元主體課文之一,它講述了一個充滿智慧的斷案故事,整個故事以毛驢為線索,主要講了王五的好毛驢在市鎮(zhèn)被人偷換成了一頭瘦驢后,氣憤地到官府報了案。包公運用智慧,從毛驢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全文可以概括為“狀告毛驢——細審毛驢——找到毛驢”三個部分,贊揚了包公辦案足智多謀、出神入化。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受電視劇的影響,對包公的神奇斷案故事都有不同程度的知曉。課文故事性很強,學生閱讀興趣很容易調(diào)動起來,且易讀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指導學生合作編演課本劇,進行與文本的對話和對故事的再創(chuàng)造。
教學目標
1.自學課文的生字新詞,重點理解“驚慌失措”、“懊惱”、“聞所未聞”、“冒名頂替”的意思。2.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概括故事內(nèi)容和列小標題,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3.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描寫包公語言、動作、表情的詞句體會包公辦案的深思熟慮和足智多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編排課本劇,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和合作能力。
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有關(guān)包公的資料。
2.教師準備小黑板或課件,檢測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猜一猜”游戲(教師說,學生猜。)“火盡爐冷平添心猿意馬!辈乱粋字。(“驢”字)(教師板書:驢)我國宋代有一個著名的清官。廬州人,執(zhí)法嚴明,善于斷案。(教師板書:包公)
2.說說你對包公還有哪些了解?(生說)教師肯定學生所說的有關(guān)包公的事,補充解說:“公”是古人對人的一種尊稱,他原名包拯,有多個官銜當過開封府府尹。因為北宋建都在開封,開封府尹也就是北宋首都的“市長”了。是個大官。
3.今天我們要讀的故事就發(fā)生在包公身上,還與驢有關(guān)。(教師板書:審)學生齊讀課題。
4.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包公為什么要審驢?驢子不會說話,他怎樣審驢的?)那好,我們就帶著問題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學習生字詞。
2.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學生概括,教師指導。)
3.看來“驢”在這個故事中是不可缺少的哦!那你能不能按照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給課文加三個小標題。(驢被偷換,狀告毛驢;細審毛驢;找到毛驢。)
三、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ń處熣故拘『诎寤蛘n件)
1.認讀詞語:掙(zhèng)錢轡頭聽差(chāi) 耷拉 圈(juàn)欄審衙役懊惱一聲不吭聞所未聞驚慌失措冒名頂替
2.指名學生讀,師生共同正音。
3.特別指導學生注意多音字:掙、差、圈
4.對比記憶字形。
審()案()吭()衙()役()
神()按()炕()銜()投()
5.選擇你理解的詞語練習說話,提出你不懂的詞語。
6.教師特別引導學生理解詞語:聞所未聞、驚慌失措、冒名頂替、懊惱。
四、朗讀課文
自由選擇合作學習伙伴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板書課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這個斷案故事。
2.用簡單的話說說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二、品讀課文
1.引讀故事的起因。
。1)包公為什么要審驢?課文哪幾段寫了?
。2)學生自由讀課文一、二自然段,劃記出描寫毛驢的句子,仔細讀一讀,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
(3)學生交流回答。教師出示句子,對比朗讀:
王五像愛護珍寶一樣愛護它。他不但把這頭驢喂得毛色發(fā)亮,還親手給毛驢做了一個漂亮轡頭。
驢還拴在樹上,驢背上鞍子還是那個鞍子,套在驢嘴上的轡頭也是自己親手做的那個漂亮的轡頭,可是驢卻是一頭毛色難看的瘦驢了!
。4)順勢引導、朗讀:想想王五面對兩頭毛驢時是什么心情?指名練習有感情的朗讀句子。
。5)過渡:就這樣,王五帶著滿腔憤怒和希望來到了包大人面前。面對著這樣一位特殊的被告,包公如何審案的呢?
2.細讀故事經(jīng)過。
(1)帶著問題小組合作朗讀課文3~9自然段。說說你讀懂的句子或提出你的問題,小組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課文。
。3)小組匯報共同學習讀懂的課文。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要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包公的足智多謀。
“包公了解了案情,皺著眉頭想了想,把驚堂木一拍,大聲喊道……”(包公能快速找到辦案的方法,很聰明。)
“不要給它吃,不要給他喝,把它嚴嚴實實關(guān)上三天!到時我再來審它!”“把這頭冒名頂替的蠢驢打四十大板,要用勁打!”(包公十分熟悉驢的本性,他的足智多謀來源于他淵博的知識。)
“現(xiàn)在把它放了,隨它愛上哪就上哪!保ㄕf明包公知道毛驢會逃回自己的家,心里很有把握抓到偷換毛驢的賊。)
(4)問題解答場:學生提出疑問,師生共同思考解答。
。5)讀了這部分課文,包公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教師板書:足智多謀)
(6)包公審驢的過程讓人疑團重重,也讓人不由自主的為包公喝彩。咱們把它排成課本劇,再現(xiàn)當時的情景,怎么樣?
。7)提出要求: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劇,注意角色的分配和合作;每個同學要投入角色,聯(lián)系故事情節(jié),體會角色說話時的神態(tài)、動作和心情;角色的語言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適當改動。
。8)生排練、表演,師生共同評議。
3.齊讀故事結(jié)果。
(1)過渡;瘦驢在包公的審訊下飛奔出了公堂。它跑到哪里去了?偷換毛驢的賊被捉住了嗎?
。2)生齊讀課文第10、11自然段。
三、延伸拓展
1.想一想,這個故事里都有誰使用了計謀?結(jié)果如何?
。ò褂昧擞嬛\,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計謀,他將驢偷偷調(diào)換,這樣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讓自己逃脫罪責,但這樣的計謀是害人害己。王五也使用了計謀,他的計要是正當?shù)。?/p>
2.其實,古代人們利用智慧解決問題的小故事還有很多,比如《草船借箭》、《司馬光砸缸》等,讀一讀這些故事,體會他們的聰明才智!
課后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是預設(shè)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tǒng)一體。”新課標強調(diào)課堂是一個不斷生成的教學,它更多地關(guān)注課堂生成的新問題、新內(nèi)容、新方法、新過程,更多關(guān)注學生在課堂中個性化的生命活動。它不僅要看教師“教”得怎樣,更要看學生“學”得怎樣,甚至要從學生如何學這個基點來看教師是怎樣教的。在新課程教學設(shè)計中,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要為課堂生成營造空間,給學生搭建一個個展示個性的舞臺。
《包公審驢》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課文,通俗易懂。在教學設(shè)計時,教師的問題預設(shè)注重了激發(fā)學生的課堂生成,為他們的生成打下了鋪墊。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環(huán)節(jié)中:
1.小組合作學習故事的經(jīng)過部分,將自己遇到的問題提出來由小組討論。在后來的學習成果匯報和班級交流中還有“問題解答場”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由交流小組中沒有解決的問題,保護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質(zhì)疑、解疑的能力,促進課堂生成新的情況。而后通過師生共議,幫助學生篩選問題、解答問題。如:學生在課堂中就提出了一個很有探討意義的問題:“課文第四段好像與故事無關(guān),為什么?是不是可以去掉?”我當時就為提問的學生鼓起了掌,因為這一段是典型的側(cè)面描寫,突出了案件的奇,反襯出包公的機智、遇事冷靜的品格。設(shè)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我把這個教學點淡化了,只在朗讀中帶過。學生在自主的閱讀中關(guān)注到了這一點,并生成了這樣的新問題來研究,彌補了我教學設(shè)計中的不足。
2.在學完課文以后,我設(shè)計了這樣的問題:“想一想,這個故事里都有誰使用了計謀?結(jié)果如何?”意欲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課文要贊揚的中心人物——包公的足智多謀。但是在課堂上學生開始有自己的主見,不愿跟著我備課設(shè)定的思路走。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理解,學生提到了偷驢賊、王五都用了計謀,并分析出偷驢賊的計謀用錯了地方,而王五則用計謀幫助了自己。
在課堂實施中學生還生成了很多的新情況:自主提問時提出與課文相去甚遠的問題;再讀完課文結(jié)局后,還要小組合作表演包公審偷驢賊的過程。如果一味的遷就學生,很可能無法完成計劃的教學任務(wù),如果著重完成教學預設(shè),課堂將會死氣沉沉。我們?nèi)绾翁鰝湔n預設(shè)的思路,靈活應變,既尊重學生的思考,又完成教學任務(wù),一舉雙得呢?這是我要探索的問題,也是值得與同行們共同探討的問題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
教材分析
本課敘述了諸葛亮少年時代非常喜歡聽先生講書,為了延長聽書時間偷偷喂米給打鳴的公雞,弄巧成拙,被先生發(fā)現(xiàn),攆出了學校,非常后悔,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在得到了先生原諒后,更加尊敬先生,先生也更喜愛他,把做人的道理和平生的學問都教給了諸葛亮,為后來成為大政治家和軍事家打下了基礎(chǔ)。
課文共分5個自然段?煞譃閮蓚部分。1―3自然段寫聰明好學的諸葛亮,為了延長聽書時間偷偷喂米給打鳴的公雞,弄巧拙,被先生發(fā)現(xiàn),攆出了學校。4―5自然段寫諸葛亮回家后非常后悔,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在得到了先生原諒后,更加尊敬先生,先生也更喜愛他,把做人的道理和平生的學問都教給了諸葛亮,為后來成為大政治家和軍事家打下了基礎(chǔ)。
要點提示
1.對于諸葛亮的杰出軍事才能學生一定不陌生,本課語言通俗,教學中應該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小組合作,交流中體會文章所蘊涵的深刻道理――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有時候可以用智謀,有時侯是不能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
2.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諸葛亮偷偷喂米給打鳴的公雞出發(fā)點是好的,是希望多聽先生講書,從中可以看出他的聰明好學。但是背著老師和同學做手腳,只顧了自己的興趣,卻讓老師和同學餓肚子,是錯的。最后弄巧成拙,被先生發(fā)現(xiàn),攆出了學校,險些連學都不能上了,又是他得到的深刻教訓。
3.使學生認識諸葛亮知錯就改,更加尊敬先生,得到了先生的喜愛,為后來成為大政治家和軍事家打下基礎(chǔ)。從中可聯(lián)想到學生自身,與之對照,明確正確的做法。
4.文中通篇以第三人稱敘述,較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注意學習這種方法。
教學建議
1.課前可讓學生介紹一些諸葛亮利用謀略取得勝利的小故事,話鋒一轉(zhuǎn),那么,謀略在任何時候?qū)θ魏稳硕伎梢圆捎脝?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到答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要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可以采用小組辯論的形式,圍繞“諸葛亮的做法錯了嗎?”謀略在任何時候?qū)θ魏稳硕伎梢圆捎脝幔俊眱蓚主題,請雙方同學運用課文中的事例,進行辯論,說明自己的觀點。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這里要給學生充分的辯論時間,鼓勵學生向別人質(zhì)疑,甚至還可以引用課外的事例說明自己的觀點。教師只要稍加點撥,避免學生思想過于偏頗即可。
3.可以嘗試學生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劇。鼓勵學生自主分配角色,強調(diào)學生的合作意識。在排演中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暢所欲言
圍繞“把聰明用在正地方”這一主題安排了口語交際活動,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育學生對人要講誠信,對壞人要用智謀,培養(yǎng)學生學會在生活中正確運用聰明才智。
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啟發(fā)談話,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使學生能夠以“把聰明用在正地方”為話題,進行交流。教師不要讓學生只談?wù)撘环矫鎯?nèi)容,盡可能引導學生展開不同的話題,比如:和家長、老師、同學等交往的時候,什么是聰明?當你遇到壞人的時候,你要用什么樣的辦法?當你面對學習的時候,什么是聰明智慧?當你面對困難、面對失敗、面對游戲、面對自己的缺點……在各種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判斷怎樣才是真正的聰明做法?將語文學習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lián)系,學語文,用語文,使語文的外延等于學生生活的外延,使每個學生都能有話可說,有事可做。在學生暢所欲言的時候,教師要根據(jù)情況,對學生所說的內(nèi)容、語句、口氣等做以適當?shù)狞c評,鼓勵學生個個參與表達,形成樂于表達的氛圍,提高表達能力。
初顯身手
找關(guān)于智謀的典故和成語是綜合性語文實踐活動,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使學生更多地了解關(guān)于智謀的有趣的故事,拓寬知識面。
歷史上有很多關(guān)于智謀的故事,形成了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語。比如:圍魏救趙、空城計、破釜沉舟、隔岸觀火、調(diào)虎離山……教學前,教師要認真做好動員和布置工作,讓每個學生都查找資料。課上,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查找結(jié)果。比如個人表演的活動有講故事、猜故事等,小組匯報的有分角色朗讀、課本劇等,全體同學要在對表演的同學及時進行評價。
筆下生花
本單元的習作是讓學生模擬“少年法庭”對事件做出評判,并設(shè)想評判結(jié)束后,案中人物的不同想法,這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習作空間,有利于學生發(fā)揮個性,自由表達主題。在活動中,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這項活動雖是寫的練習,但是,一定不能只進行寫的活動。教學時,可以先引導學生讀懂要討論的文字,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從人物的處境入手,分別分析他們各自做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做?現(xiàn)在他們都是怎樣對待這件事情的?讓學生大膽展開討論,將他們的想法一一展示出來,然后選擇自己認為最有道理的寫下來。注意將語句寫通暢、簡潔,意思明確。寫完后,組織同學讀一讀,評一評,看看誰的語言最簡練,不但把話說通,而且把話說好,爭取做到字斟句酌。
講評時可按不同的評判結(jié)果分組,學生互評,教師巡視指導,逐漸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小組評議后,選出有代表性的習作,在班上交流。
金鑰匙
課堂討論,大家應該圍繞一個議題發(fā)表意見。如果自己準備的發(fā)言,不符合大家的議題,就暫時等一等。這兩個要求,都是學生在分組討論時應該注意的。但是,教師們不要在本單元最后單獨地將這個學習內(nèi)容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如果能夠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適時地提出來,再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活動加以鞏固,學生一定會比較自然地掌握,提高課堂討論的目的性和實效性。
本單元的“金鑰匙”,可以不單獨出現(xiàn),滲透在每節(jié)課中,提示學生圍繞主題發(fā)表意見,如果自己的發(fā)言不符合大家的議題就先等一等。同時,在傾聽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自己的不足,提高課內(nèi)外語文綜合學習的能力。
【《包公審驢》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包公審驢》教學反思(通用3篇)08-22
驢初二作文08-19
火焰山下的驢作文08-21
關(guān)于驢的作文500字08-18
戶外驢群活動規(guī)則08-23
自作聰明的驢作文08-31
校服設(shè)計教學設(shè)計06-07
小狗包弟教學反思08-25
《包的世界》美術(shù)教學反思08-23
聯(lián)歡會驢友代表發(fā)言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