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1
在我國,物理課程一直到初二才會正式開設,與語文、數學等科目相比,不少學生在物理學習方面表現較為困難。受到學生領悟能力與興趣取向的影響,初中的物理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學生的學習水平發(fā)展不一的情況。在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受各方面條件所限,教師在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只能實行一直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采取折中的方式進行備課,對所有學生都采取同樣的教學方式、指導方式與評價方式。這種“一刀切”的模式無法兼顧全部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生成績很難提升。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用分層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具有很強的優(yōu)越性。
1分層教學概述
分層教學指的是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各類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開展分層次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學習,讓基礎相差很大的學生都能夠樂于學習,并學有所得,在其“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得到充分發(fā)展。簡單來說,分層教學就是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采取不同層次的教學方式。其實,分層教學并不新鮮,早在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理念中就得到了充分體現,“教學最優(yōu)”理論等都是教學學者們對于這一理念的繼承與發(fā)展,進而才形成了分層教學模式。物理學科由于其特殊性,在學生水平發(fā)展不一的情況下,更要應用分層教學的模式,為不同基礎的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為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制定易達到的目標,對于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則制定多項目標。通過分層教學的應用,改變以往“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樹立物理學科學習的自信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與自我教育,實現學生個性發(fā)展與人才需求的有效結合。
2分層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重要作用
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將所有學生放在同一平臺上進行教學,導致能力強的學生沒有學習動力,基礎較弱的學生卻還是沒辦法掌握。探究發(fā)現,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對提升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具有很強的優(yōu)越性。首先,分層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物理的自信。物理是一門初二才開設的課程,學生大多感覺難學、枯燥,部分學生因此不喜歡物理課程,甚至對學習物理完全沒有自信,認為自己不可能學好物理。而分層教學的應用,要求老師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設置相對應的學習目標,讓所有學生都能夠體會到學懂物理的成就感,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樹立學習自信心。其次,分層教學能夠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在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課上,大多數老師都忽略了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而是一味講述知識點,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分層教學的應用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互動。同時,分層教學要求老師了解學生基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準備不同的教學內容,能夠很大程度提高教師的教學組織水平。
3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3.1做好學生分層:做好授課對象的分層工作,這是分層教學的基礎。學生分層是指以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思維能力等為依據,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在初中物理課中,可以將學生分為A、B、C三類。其中,A類為基礎標準,B類為良好標準,C類優(yōu)秀標準。例如,同樣一個知識點,A類只要求知道、理解,B類學生則要求能夠根據現象、實驗中總結出;而C類的學生則要求能夠展開聯(lián)想、獨立探究,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一來,每一類學生都能夠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內獲得知識。但是對學生分層要注意,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就好,不能在班上把名單公布出來。
3.2進行分層備課與指導:應用分層教學法,分層備課時教師的必備功課。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準備不同難度的知識。同時,在物理課堂上,還要求老師對學生進行分層指導。特別是初三的學生,雖然物理從初二才開始學,但是受到個人領悟能力和興趣的影響,到了初三往往基礎相差很大,所以在備課與指導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老師講授到一般的基礎知識點時,應該盡可能給A類表現的機會,而到高難度的知識點講授時,就可以重點關注C類的學生。在進行指導時,對A類學生盡可能詳細,多舉實例,而對C類學生,則可以略講,或者讓學生自主探究。
3.3布置作業(yè)時實施分層:在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中,班級所有同學布置的作業(yè)都是一樣,這樣一來,不但加劇了學生之間互抄作業(yè)的情況,還會使學生失去完成作業(yè)的積極心態(tài)。在分層教學模式中,物理老師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作業(yè)。在課內完成統(tǒng)一標準練習的基礎上,在課外分層布置作業(yè)。A類學生以完成基礎題目為主,B類學生重點在于鞏固知識點,C類學生就應該嘗試創(chuàng)新拔高題。
3.4實行考試與評價分層:實行考試與評價分層是布置作業(yè)實施分層的加強。教師根據課程標準來編制分層的物理考試試卷,將設題分成基礎題、鞏固題與創(chuàng)新拔高題三部分;A題部分所有學生都要求達標;鞏固題要求A類學生盡可能完成,B類和C類學生則要求全部達標;創(chuàng)新拔高題要求C類學生達標,其他學生選作。不管哪一層次的學生,只需要完成相應的要求,都要肯定學生成績,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逐漸樹立對學習物理的自信。評價標準也應當分層制定:A類學生重在表揚,評價中多肯定他們的進步,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物理的信心;B類學生則重在鼓勵,激勵他們敢于嘗試;對于A類學生,則應當堅持高標準,通過競爭式評價鼓勵他們相互促進。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模式不僅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具備尊重個體差異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樹立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學習的成功與喜悅。初中物理教師在應用分層教學時,應當在做好學生分組的基礎上,實行分層備課與指導、分層布置作業(yè),最后分層考試與評價。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2
21世紀的教師,是要在每一節(jié)課中都得到創(chuàng)造的滿足,發(fā)現與學生共同成長的歡愉;教師不僅是付出,更是生命價值和意義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和延伸。所以現在的教師的職責不是越來越多的追求傳遞知識,而是越來越多的激勵思考、激勵創(chuàng)造。為了適應新課表,教師的角色至少要發(fā)生這樣的變化:由傳授者轉化為研究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實踐者轉化為研究者。職業(yè)角色的轉換要求教師成為反思型的教師,教師只有把自己定位于一個反思研究者,才能成為教學改革的主動參與者和很好的適應者。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成功的經驗行為,還要有理性的思考,應全面審視已有的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完善自己的教育實踐。
教師反思的內容可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上,反思的重點是課堂教學情景中的技術和技能的有效性。第二層面上,教師應該批判性的反思分析教育實踐過程中的一切行為的合理性,分析解決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第三個層面上,教師要將課堂與更廣闊的社會聯(lián)系起來。我們首先是在第一個層面上進行了實踐,實踐中我們可以把一節(jié)課的反思教學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教學前的反思,第二是教學中的反思,第三是教學后的反思。下面聯(lián)系我在實施反思教學的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做法結合《功的原理》這堂公開課進行一下交流。
教學前的反思:
1、對教學目標的反思:功的原理這節(jié)課內容比較抽象,應用到的知識較多,承前接簡單機械、功的有關概念和計算,啟后為后面的機械效率的概念和計算打下基礎埋下伏筆。因而將教學目標定為:(1)知識目標:理解功的原理及其成立條件;(2)能力目標:會用實驗經驗功的原理,會用功的原理解決簡單的物理問題。(3)情感目標:學會用一分為二的方法從整體上認識事物。
2、對教學方法的反思:本節(jié)課的內容較為抽象,單憑教師用語言進行講授不容易讓大多數學生明白,因而我考慮用實驗來突破這個難點。(1)考慮增加實驗:課本中僅用杠桿和動滑輪兩個演示實驗進行教學,經過反思我覺得功的原理作為一個普遍的物理規(guī)律,只用兩個實驗是不足以說明它的普遍性的`,因此我考慮增加實驗。反思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水平,可以增加的實驗有:定滑輪和滑輪組。但又考慮到課堂時間的問題,最后決定增加滑輪組這個實驗。(2)改演示實驗為學生實驗:決定增加實驗后又思考:三個實驗若都是演示實驗,說服力上也可能有問題,不如讓學生親自對手去做;叵雽W生學習動滑輪和滑輪組時都曾經親自對手做過這兩個實驗,知識和操作上的基礎都較好,因而改為學生實驗問題不大。(3)對學生的具體操作進行必要的指導:考慮到畢竟是一個新的實驗,學生測量的部位和操作技巧可能都有問題,為了節(jié)約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并減少學生走彎路的可能性,我想應該有一個演示實驗:杠桿不省功。為了學生看清所測量的部位,可用投影和教學錄像片進行精確的指導。(4)實驗簡化:上述實驗若嚴格來證明功的原理理論上必須測量力的大小,但如果測量力的大小,實驗結果因為額外功的緣故必然不準,不能得出功的原理,但前面已經學過杠桿、動滑輪、滑輪組等的省力規(guī)律,因而實驗中的力可以不測,并且可以節(jié)約實驗時間。
3、對教學資源的反思:通過對實驗方法的反思后,下一步要解決的就是教學資源的問題。教學中涉及到的實驗器材實驗室中都可以準備好:鐵架臺29個,滑輪29對,細線29條(長約60cm),刻度尺29只,鉤碼29盒。此外,電視機、放像機、動畫錄像需要提前準備好,投影片需要提前制好:其中要突出實驗中要測量的兩個距離的部位:手移動的距離s和物體移動的距離h。
4、對教學思路和教學過程的反思:為了使課程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去,需要提前對教學思路進行設計:根據以上的分析,決定采用“實驗探究、誘導發(fā)現”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即: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進行猜想、演示引路,實驗探究、得出結論,應用結論、反思深化,強化練習、評價反饋。
教學中的反思:
1、在口述教學目標的時候發(fā)現能力目標少寫了一半,口述時加上。
2、調節(jié)投影儀時技術不夠熟練,不能一次判斷準確調節(jié)方向,浪費時間。
教學后的反思:
1、課程開始的時候,有些緊張,從提問到轉入新課的的銜接上有些生硬。
2、指導學生實驗時,自以為裝備工作做的比較細致,因而覺得無事可做,對學生的實驗現場指導上不夠積極主動,結果有個別小組在連接完滑輪組后測量的部位不準,影響到了實驗的結果。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3
當前,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各種有效教學、高效課堂模式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想強調的是,一堂完整的有效的高質量的初中物理課,必須有認真?zhèn)湔n和精心的教學設計做保證;無論哪一種模式都必須以備課為基礎,備課是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奠基石。那么,如何進行初中物理備課呢?這要求初中物理教師備課要做到備教學目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備實驗、備導入、備問題、備訓練、備心境、備教學反思。
一、備教學目標
1.明確本節(jié)課的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要全,不能有知識的遺漏,而且目標中的“知道”“會”“理解”“了解”“能”等詞要求一定要準確,不能含糊,更不能錯誤。
2.明確本節(jié)課的過程與方法。每一堂課用到的探究方法不同,在初中經常用到“觀察實驗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類比法”“比較法”“圖像法”等。
3.明確本節(jié)課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養(yǎng)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通過文獻資料讓學生了解物理學家們的成長經歷、學習方法。
二、備教材
1.鉆研物理教材只是教師講課時所依托的材料,它是受課程標準制約的。教師的講課,應以課程標準為準繩,不得脫離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2.正確、合理地使用教學參考書。教師應該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參考,設計出一份適合自己、適合自己教的學生的教學設計。要求學生理解、接受的東西,教師必須首先理解透徹,了然于胸,只有這樣,才可能把握住教材的實質性東西;教師要善疑善思,要真正做到能準確熟練地駕馭教材,就應該善于發(fā)現教材中的問題,認真研究分析直到問題得以解決。
3.把握重點和難點。重點、難點部分的教學是一節(jié)課的關鍵,因此備課時,首先必須要把握住重點和難點。當教學內容確定以后,教師應認真考慮:通過教學應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識,那些主要的、關鍵性的知識就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在學習時會遇到哪些困難,那些學生難以理解、容易出錯的知識就是教學的難點。其次,考慮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當重點和難點確定以后,教師還要考慮:教學時怎樣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相聯(lián)系?怎樣與學生已有的舊知識相聯(lián)系?最終制定出詳細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以此幫助學生化難為易,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三、備學生
1.了解學生,關愛學生,架起“愛”的橋梁。了解學生是教育教學的起點,只有心中有人的教育、貼近人的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才會是成功的教育。備學生時必須建立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把學生當做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會產生愛的情感,在學生感受到老師是真正關心自己的人,就會喜歡你教的這門學科,就自然地接受你。
2.了解學生與備教材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引領者、參與者,起主導作用。教師要導,你就得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了解學生喜歡的聽課方式以及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學生對你的課堂教學感受怎樣,作業(yè)測試結果如何。分析學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興趣點、最近發(fā)展區(qū)、思維方式以及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等,以采取相應的`對策服務于教學。具體地說,備課中既要考慮教師圍繞教學目標如何教,又要考慮學生如何學,既要關注知識的傳授,又要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四、備方法
備方法就是備教學方法,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在了解課標和教材、了解學生實際水平的基礎上,初中物理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學,F狀選定合適的教學方法。人們都認為“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滿堂灌”已經不可取,物理課上的直觀式和啟發(fā)式教學、情景教學和實驗激趣教學、電化教學和科學應用教學、講授法和練習法等都是常用的教學方法,F在還提倡開放性課堂、探究性課堂、自主學習課堂,所以教學的原則是以“學”定“教”,為學生設計自主的學習方式,教學生學會學習。
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來決定教學方法,確定教學方案。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課堂教學中就要轉變學習方式,提倡教學方法多元化。
五、備實驗
物理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動手、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初中物理教學應十分注重實驗教學,切實加強實驗教學。初中物理教師必須備好實驗。
六、備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也是有效備課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是教師對所授課程的一種補充。再完美的課堂教學或多或少都會留下這樣、那樣的缺憾。好的教學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畫龍點睛之作用。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教師上完課,針對備課時的初衷與課堂的實施作一番回顧和比較,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教學策略是否得當、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足夠尊重、課堂生成處理是否妥當、問題設計是否有意義、情景創(chuàng)設是否到位等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進行再思考、再認識,并及時把感想、心得和調整策略等內容認真整理在備課簿上。這樣既可以積累教學經驗,避免以后的教學實踐少走彎路,又可以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總之,初中物理教師的備課,無論備什么,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僅讓學生“學”,而且讓學生“愛學”,變學生“學會”為學生“會學”,大力提倡以人為本,開展個性化、人性化的教學,使每一名學生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體現出來了,會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4
一、復習提問
1、提問: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2、提問:我們用什么方法來表示力?具體說明?
3、提問: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二、新課教學
(一)重力通過水會自動由高向低流動、樹葉的飄落等等自然現象提出:
問題:什么是重力?它是怎樣產生的?
回答: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產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教師總結說明:
1、地球上物體受到重力,施力者是地球.只要在地球的引力范圍之內,物體都會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
(1)、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受重力作用.
(2)、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問題:同一個物體,在下列情況下,所受重力的方向各是怎樣的?
教師出示幾種不同情況下的物體(水平地面上靜止的物體、斜面上靜止的物體、正在運動的物體等等)讓學生討論重力的方向.
共同討論之后,教師說明并總結: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無論物體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無論物體運動狀態(tài)如何,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3、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質量均勻的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其幾何中心(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物體的重心).質量不均勻的物體重心,跟形狀、質量分布有關.對于質量分布不均勻、形狀不規(guī)則的薄板重心位置可以通過懸掛法得到(教師可以演示該實驗,同時讓學生進行討論),另外重心的位置可以不再物體上(如圖).
4、重力大。
5、重力的測量:重力的測量用彈簧秤.問題3:地球對地面上的物體有力的作用,物體對地球是否有力的作用?教師進而提出:我們通常在研究物體受到重力作用,并不提出施力物體地球,相對于物體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作用,同樣,地球也要受到物體對它的吸引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實例講解,要強調物體受到的重力不等于物體與地球之間的萬有引力)
(二)、讓學生閱讀有關萬有引力的'文章
(三)、通過練習、讓學生加深本課知識的理解.
6、課堂小結探究活動課題1題目:采用懸掛法求得物體重心位置
內容:采用懸掛法得到某一不規(guī)則形狀(質量分布不均勻)薄板的重心位置。寫出實驗報告。
課題2:
題目:用計算法求解某些物體的重心
內容:參考“探究活動”中所給的“質心與重心的求解”內容,對一些特殊形狀物體的重心進行計算求解,利用初中所學的杠桿原理分析,寫出專題性小論文。
1、求下列各物體的質心位置.
。1)如圖(a)所示,有一串珍珠,每顆間距均為a,共n顆,其質量依次為.
。2)如圖(b)所示,質量分布均勻的三角板.
。3)如圖(c)所示,勻質圓板,被挖去的小圓與大圓內切.
答案:
。1)答案:懸點下方處.解題思路:以懸掛點原點,豎直向下為x軸正方向,應用坐標法有:.
(2)解題思路:把分成與AB邊平行的幾份,如圖,當時,每一份的質心都在其中點上,則質心定在AB邊中線CD上,同理也在BC邊中線AE上,∴板ABC的質心在其幾何重心上.
。3)解題思路:將負質量與坐標法結合起來求解:設圓板面積密度為,則大圓板質量,小圓板質量,再以O點為原點,方向為x軸正方向,應用坐標法得,其質心在C點左側處.
2、如圖所示,有兩個相同的勻質實心球,半徑為R,重量為G,A、B球分別為將它們挖去半徑為和的小球后剩余的部分,勻質桿重量為,長度,試求系統(tǒng)的重心位置.
答案:C點左側0.53R處.解題思路:以C點為原點,cb方向為x軸正方向,結合坐標法與負質量法求解.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5
初三年級師生全面進入復習階段迎接中考,而上好復習課對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和提升能力猶為重要。那么如何上好一堂物理復習課,是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教學中總覺得上好一堂復習課比上好一堂新課難度要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復習課本身的特點,例如復習課所涉及的知識內容都是學生學過的,因此學生缺乏新鮮感;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不相同,從而造成復習課上的起點大不相同。以至復習課上,許多學生往往會表現得很沉悶,老師的教學熱情也因此大受挫傷,復習效率很低。我覺得在復習的時候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選題要合適
選題時要緊緊圍繞課時復習目標,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題規(guī)律,重復出現,螺旋式遞進,這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掌握問題的來龍去脈,加速從模仿到靈活運用的過程,能深深印入到學生的腦海中。題目的選編以考綱為綱,以教本為本,具有基礎性、針對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層次性。我們教師應該如何選擇習題呢?首先習題應具有基礎性,避免開始就是偏題、怪題和難題,這對鞏固基礎知識是非常不利的;其次,習題應該具有針對性,一節(jié)課上下來,一個章節(jié)復習過后,重點在哪我們的習題就要針對到哪,起到鞏固知識點的目的,不要讓一些無用的`“野雞”題目沖淡了重點;再次習題應該具有量力性,難度適中,太容易則不易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深度,太難則成為學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達不到鞏固知識的目的,讓學生望而生畏,抹殺學生的自信心。要把握一個“度”,讓學生“跳一跳,夠的著”,題量也要適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還有,習題應該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題”涉及到“一類問題”的效果,而不是就題論題,所以應該有選擇性布置作業(yè);最后,還有一個習題的層次性問題,知識的掌握是循序漸進的,習題也應該把握一個由易到難的逐步上升的臺階,要避免講授完新知識后,立馬把大量的初三的復習題,針對對該知識點的中考題搬過來一陣狂轟濫炸,好像難不住學生就顯示不出老師的水平似的。
二、利用課堂教學,打好學生基本功
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叵胍酝氖谡n,自己每節(jié)課都或多或少的落下一些內容,最后一算總帳,丟下了不少東西。在今后的授課過程中,必須要對所講內容進行精簡,只要是自己講解的內容,學生必須做到聽會。利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初三學生學習物理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著重把握好“預習指導--導入新課--講授新課--小結--評閱作業(yè)”幾個有機的環(huán)節(jié),使物理教學真正落到實處。有一些學生在我講課過程中聽講并不是很認真,出現了低頭脫離教師講解的現象,這樣的孩子一般成績都下降了。針對這一問題,我嚴厲的要求學生認真聽講,只要自己講課的時候,學生必須要認真抬頭看教師,而且要形成固定的聽講習慣。還有授課過程中效率不高,給學生講的試題比較少。在今后授課當中,我將努力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突破難點,精選精講例題、習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本來很有趣味的物理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三、重視反饋,善待學生
在總復習中,要時刻注意“信息反饋”。正如控制論創(chuàng)始人維納說:“有效行為必須由某種反饋過程來提供信息,看它是否達到預定目標,最簡單的反饋是檢驗任務的成功或失敗!蓖ㄟ^反饋信息來了解已設計的教學內容與預期目的是否符合,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個階段復習教學中,除了注意來自學生方面各式各樣的反饋信息外,還特別重視每次測驗和考試的信息反饋。堅持做到按時、按量、按評分標準,科學分析試卷、評價試卷,并注意各層次的學生學習狀況和掌握知識的程度。要求學生對測驗情況(知識點、面掌握情況)及學習上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尋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師做好統(tǒng)計工作,找出教學上的弱點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及時調整復習計劃,對不足之處立即查漏補缺。這樣才能使實際掌握情況與預訂的教學目標更吻合。
總體上來看,學生物理學習不可能樣樣都行,總有部分學生學得不夠理想,但我們要正確歸因,不能總是恕學生的“學”,我們更要努力改變自己的“教”,多問一問自己:課堂是否降低難度、增強趣味性了?是否對學生進行了學法指導?我想:只要我們努力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突出重點、查漏補缺,我們大可不必去刻意追求所謂的系統(tǒng)全面,只要從我們自己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力爭人人有所得、堂堂有所獲就好。總復習沖刺階段,或多或少總有部分學生由于種種原因,模擬考試考得不理想,這時,我們走進學生的心里,要多關心、安慰他們,幫助他們一起分析原因,尤其要對后進生加強輔導、關心、鼓勵,及時表揚他們,哪怕是一點滴的進步,都要充分肯定他們。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大面積地有質有量地提高學習成績。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6
物理復習課教學辛勤勞累,有時候得不到應有的收效,我覺得主要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1、在涉及“基本知識”的復習課中,往往都是通過歸納成條文或畫圖表概括的手段來羅列知識,梳理知識方法,這種做法,往往表現為老師津津樂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經心,沒精打彩,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但一當老師提出一些創(chuàng)設性的問題,則學生精神振奮,精力集中地思考問題,這就是明顯反映了學生需要通過問題來復習“基礎知識”的迫切要求。問題是物理學習的鑰匙,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道理就在這里,因而也就理所應當地要順應學生的心理需而發(fā)揮主導作用。
2、在涉及“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的復習課中,以往教學往往是闡述一種“方法”后,立即出示一個或幾個相應的例題或練習,學生只管按老師傳授的“方法”套用即可,這樣,學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過程,即選擇判斷的過程,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長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學生上課聽得懂,課后或考試不會思考、不會做題”的現象。在解答問題上,學生就會束手無策,無從下手,這就是當前物理復習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二、解決途徑:
那么,怎樣才能提物理復習課的質量,使師生辛勤勞作,換得豐富的碩果?我認為,要想讓學生聽懂學會,就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造和安排練習的機會。 例如在復習浮力分析題時,可以根據解答浮力分析題的幾種方法,設計一組可將有關“方法”溶于其中的小題目,讓學生做,這樣就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應用自己的'知識和思維方法掌握物理、運用物理的知識,解決物理問題,使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回顧所學的“方法”并
作出相應的選擇判斷,從而輕松愉快地實現知識復習與能力提高,最后老師可以再進行歸納解答相關幾種解法。為此,我認為用這種方法進行物理復習教學,是解決當前物理復習教學效率低,質量不高的有效方法。
在章節(jié)復習中,通過以實驗的復習為載體,把相關的物理各知識點的復習引入,同時把基本技能和概念等加以復習,感覺效果還不錯。
三、方案設計:
課前針對復習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出幾組題目,將有關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與物理思想溶于其中,換言之,即以實驗為骨架編擬課時教案,在具體教學中,以實驗問題開路(先出現題目,再出現其它),然后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分析、討論、研究和解答。教師借題發(fā)揮,畫龍點睛,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發(fā)現規(guī)律性的東西,并使學生智力與能力得到訓練與提高,變“講練講”為“練講練”,變“一法一題”為“見題想法”。
四、方案實施:
1、選題時,各題組要緊緊圍繞課時復習目標,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題規(guī)律,重復出現,螺旋式遞進,這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掌握問題的來龍去脈,加速從模仿到靈活運用的過程,能深深印入到學生的腦海中。
2、題目的選編以考綱為綱,以教本為本, 具有基礎性、針對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層次性。我們教師應該如何選擇習題呢?初中 物理是打基礎的時期。所以,首先習題應具有基礎性,避免開始就是偏題、怪題和難題,這對鞏固基礎知識是非常不利的;其次,習題應該具有針對性,一節(jié)課上下來,一個章節(jié)復習過后,重點在哪我們的習題就要針對到哪,起到鞏固知識點的目的,不要讓一些無用的題目沖淡了重點;再次習題應該具有量力性,難度適中,太容易則不易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深度,太難則成為學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達不到鞏固知識的目的,讓學生望而生畏,抹殺學生的自信心。
要把握一個“度”,讓學生“跳一跳,夠的著”,題量也要適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還有,習題應該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題”涉及到“一類問題”的效果,而不是就題論題,所以應該有選擇性布置作業(yè),最后,還有一個習題的層次性問題,知識的掌握是循序漸進的,習題也應該把握一個由易到難的逐步上升的臺階,要避免講授完新知識后,立馬把大量的復習題,好像難不住學生就顯示不出老師的水平似的。
3、作業(yè)要布置了必收交、收交了必批改改、批改了必講評、講評了必訂正,做到反饋全面,校正及時。但在我所教的三個班級中,都存在有十幾個學生做作業(yè)時態(tài)度較差,對于知識公式的應用的基礎題不記知識和公式,隨心所欲瞎做,填空和選擇隨便亂寫,而對于實驗和計算就干脆不做,上課時,盡管把是什么知識?怎樣使用知識解決的步驟和方法解決都做了詳細的分析,但學生也不改,這種情況一直在困擾著我,沒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今后還需在這方面加以研究,力爭找到解決的方法。
4、一組題目解完后,應帶領學生回過來反思,本題用到了哪里基礎知識?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和哪些物理方法?體現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溫了哪些物理方法?體現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題可以推廣,引申變式?哪些題還有哪些解法(一題多解)?把后兩個疑問交給學生,使他們在反思中鞏固、深化、提高,使他們的知識由點到面,由面到體,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
5、題目要能及時反饋教學信息,隨時調節(jié)教學。因為能讓學生當場了解解題過程,知道正誤,及時反饋,由此也能立即獲得學生方面的信息。糾正或強化,隨時解決,不燒“夾生飯”,這樣教與學的針對性都強,及時了解學生掌握了什么?還未掌握什么?哪些學生掌握了?哪些學生還未掌握?等等。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7
初中物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但是“物理難學”的印象可能會使不少學生忘而卻步。所以從八年級的物理教學開始,首先要真確的引導,讓學生順利跨上初中物理的臺階,其次是要讓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物理知識基礎,然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提高。
1、對教學目標的反思
首先,知識、能力、情感三類教學目標的全面落實,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細膩,否則直接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并為以后的繼續(xù)學習埋下禍根。所以教師要科學地、系統(tǒng)地、合理地組織物理教學,真確認識學生的內部條件,采取良好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觀察、實驗、思維等實踐活動,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
其次,對重點、難點的把握要準確。教學重點、難點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是教學活動所采取的教學方式、方法的依據,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學目標中一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如果已經非常明確,但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對重點的知識沒有重點的講,或是將僅僅是“難點”的知識當成了“重點”講,這種失衡直接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下降。
最后,對一些知識,教師不要自以為很容易,或者滿以為自已講解得清晰到位,沒有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應,從而一筆帶過。但學生的認識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并不是馬上就能接受。所以我們要隨時獲取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準確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達到共識。
2、對教學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班級授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能照顧到絕大多數學生,因“班”施教,課后還要因人施教,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提優(yōu),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加強課后的輔導。教師要特別注意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第二,注重學法指導,中學階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現象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規(guī)律的基礎上通過演繹出來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的角色,應努力成為一個善于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觀念,就必須加強學生在教學這一師生雙邊活動中的主體參與。要注重科學探究,多讓學生參與探究,經歷探究過程,體驗獲得探究結論的喜悅。
第三,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科技的發(fā)展,為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平臺,為“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新形勢下,教師也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yǎng)和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特別是加強一些教學軟件的學習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向學生滲透物理學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等。學生如果對物理問題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將對物理知識領會得更加深刻,同時也學到了一些研究物理的思維方法,增強了學習物理的能力。
3、對訓練方法的反思
第一,解題要規(guī)范,對新生一開始就要特別強調并逐漸養(yǎng)成解題的規(guī)范性,其次,再是
正確率,規(guī)范性養(yǎng)成了,正確率自然就升高了。
第二,訓練貫穿教育全過程,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我們的教學思路應該由原來的覆蓋題型,重復不斷的模仿練習轉到以問題為載體,訓練學生思維,滲透物理學習的思維方法。目前,探究性的學習方法成為一種潮流,就是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其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學生能在參與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獲得體驗,產生感悟,學到方法,從而有效的發(fā)展能力。我們應該從中受到啟發(fā),并在教學實踐中注意應用和改進。
第三、訓練扎實,具有基礎性、針對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層次性。
第四、作業(yè)要布置了必收,收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講評,講評了必訂正,做到反饋全面,校正及時。要求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要做到多反思、歸納和總結。
4、對教學技能的反思
其一,講授正確,語言規(guī)范簡練。良好的語言功底對一名一線教師來說非常重要。物理學是有著嚴密邏輯性的學科,首先不能講錯,推導流暢,過渡自然。其次,語言表達要清晰,語氣抑揚頓挫,充滿熱情和感染力。能“捉住”學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書精當,書寫工整。好的板書有助于將教學內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學生掌握內容的體系、重點。同時教師也要練就一些作圖的基本功,學會畫直線,畫圖,畫各種姿勢的小人物等等。
其三,教具的使用。實驗操作熟練、規(guī)范。教師在上課之前應對教具和實驗儀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輕車熟路,操作規(guī)范得當,避免在演示時操作不熟練,或是操作失誤。
總之,我們作為引路者,有意識的降低初中物理學習的門檻,先將學生引進門,哪怕先是讓學生感覺到“物理好學”的假象,我們都是成功的。只要我們善于引導,學生的智慧就在玩與學中升華。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8
一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感觸頗深。新教材作為課改實驗的主要載體,對教育部頒布的《物理課程標準》做了較為準確的解讀,較好的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目標以及“注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的課程基本理念。教材以人為本,特別注重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于點滴之處都體現出科學探究及學習方式多樣化的精神,而且注重了學科滲透和新科技的納入,這一切都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受到了實驗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們的普遍歡迎。
具體說來,新教材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㈠知識內容方面
、傩陆滩膬热莞采w了中學物理課程標準的所有科學內容標準,精選了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物理基礎知識與技能,在對過往的一切舊教材的揚棄中,一改過去“難、繁、偏、舊”的特點,所選內容典型、實用、有特色。而且教材難度適宜,沒有過多過繁的計算,切實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讓學生的主要精力可以用在自主的探究學習上。
、谛陆滩奶貏e注重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和科學探究方法的教學,從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產生與發(fā)展、物理學研究方法的養(yǎng)成等諸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知識的闡述和理論的建構是通過科學探究才得出的,例如:速度的概念、聲音的產生、光的傳播規(guī)律、力的三要素等,都不由教材直接給出,而是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得到。這不僅加強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③新教材較好地貫徹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改理念,特別注重聯(lián)系實際,每一章節(jié)都從學生熟知的自然現象開始,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揭示客觀世界的奧秘,培養(yǎng)學生探究自然的熱情和興趣,既注重知識,又立足能力。教材中有許多這樣既來源于生活又可以用探究出的物理知識來解釋的實例:P94頁的“推與拉”、P98頁的“勻速下降的跳傘運動員”、P116頁的“迷你實驗室”關于現代科技的介紹等?梢哉f新教材在貼近生活,注重物理知識的現代化、實用性及生產應用上做到了有機的統(tǒng)一。
④新教材特別重視與其它學科的協(xié)調與整合,特別是正確的哲學觀點和人文科學在物理教學中的滲透。例如:教材第一章第二節(jié)《探索之路》和第三節(ji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對古今中外的物理學史和物理學家的介紹、P75頁的“信息窗”對牛頓生平的介紹等。這一切對學生形成積極進取的價值觀、人生觀都至為重要。
、菪陆滩脑诮Y構體系上大膽探索,具有強烈的互動特質,設置了如“實驗探究”、“探究點撥”、“討論與交流”、“請?zhí)釂枴薄ⅰ皩嵺`活動”、“信息窗”等內容,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意識,實現了教材資源的最佳配置。
㈡思想文化方面
、傩陆滩脑隗w現理科教材的一般共性的同時,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社會定位和培養(yǎng)
目標,特別注重了人文精神和自然學科的融合,在教學中努力使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掌握學習方法,并且學會合作學習,善待他人,正視批評。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觀方面新教材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新教材突出自然辯證法思想的教育,教導學生理性地認識世界、認識宇宙,并以多種形式提倡并培養(yǎng)科學的批判精神與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這一切都為學生今后的自然科學的學習以至發(fā)現都奠定了基礎。
、谛陆滩母髡鹿(jié)都辟出相當的篇幅對中外古今的物理學家、科技成果做了適時介紹,這既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精神,也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
㈢編制排版方面
、俳滩姆浅!懊馈薄捎昧16開銅版紙印刷,彩圖鮮明,文筆生動,印刷清晰,裝幀精美,引人入勝。老師和同學們都說,新教材通俗易懂,讀起來更象是散文。
、谛陆滩脑诰幣、表述與學習情境、活動設計上都注意到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相適應,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③新教材所有探究活動的設計都本著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有利于學生觀察、思考、假設、推理、發(fā)現精神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延伸至課前、課后,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例如:P28頁“掛鎖是怎樣工作的?”,P66頁“調查班級同學的視力情況”等。 當然任何新事物的誕生,總是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在四個多月的新教材的使用中,我們也發(fā)現了一些可能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新教材的部分章節(jié)編排與學生其他必要相關知識的儲備脫節(jié),學生不能正確學會使用數學等基礎學科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材的教育功能。如第四章《多彩的光》,在教學過程中就發(fā)現,學生普遍缺乏最基本的理性認識,由于數學教學的滯后,本該教育學生形成的工具思想和學科聯(lián)系意識,不能收到扎實的成效。如果將本章一移至初二下學期,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2、相對來說,新教材的基礎知識較少,基礎題作業(yè)不足。教學中我們發(fā)現有些學生明顯缺乏適應性,不能準確掌握所學知識的內核。這樣是否會影響到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銜接?建議在這方面能否加強一些。
3、新教材作業(yè)中社會調查比重過大、要求較高,有些是否超出了初二學生的年齡層次?(例如:P62頁的第二題要求學生在課外獨立研究凸透鏡的全部成像特點等。)另外,教材極少數地方存在錯誤與疏漏。(例如P52作業(yè)第二題中小貓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所有四個供選答案竟無一正確。)
4、當前各實驗學校的師生普遍感到與新教材配套的課程資源相當匱乏。建議新教材的編寫者和出版社能否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例如:將教材中選用的圖片等素材制成光盤,配套發(fā)行。
值得肯定的是新教材作為素質教育探索過程中全體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智慧結晶,盡管存在一些瑕疵,但終究瑕不掩瑜。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表明新教材本身,就是一次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成功嘗試。應該說新教材的使用既是一次實驗,又是一種大膽的探索,這對素質教育的深入、課改理念的推廣,有著相當的積極意義。我們知道,我國的基礎課程改革才剛剛起步,課改教材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隨著課改工作的逐步推廣,課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我們的義務教育物理新教材也會日臻完善。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9
放大鏡是生活中熟悉的用品 ,學生 對其成像習以為常 ! 利用 拍攝放大鏡遠離物體時的實驗,能讓學習者從中體會到不一樣的東西。
放大鏡 成的像,完整 的 描述 應該是 正 立、 放大 的 虛 像。但虛像和實像在這節(jié)書的.最后才涉及到, 所以設計上跟《照相機》一樣, 放在講 授 《 虛像和實像 》 時 再進一步 加以小結,所以 在這節(jié)微課中就不提及了。
這是我第 三 次錄制的微課 。 本來按計劃我應該 拍攝《投影儀》這節(jié)微課的,但由于實驗方面的拍攝我暫時沒找到滿意的效果,所以先制作了《放大鏡》。 我 堅持,用實驗說明的效果,好過用 flash 動畫,更優(yōu)于圖片,畢竟物理學科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但 個人 拍攝技術不精,因此 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 來錄制實驗, 今后要 在這方面惡補知識 。 我原以為,這節(jié) 微 課應該是很容易錄制的,但還是 遭遇 了困難重重,何時才能做到得心應手?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10
隨著物理學習的深入,如何持續(xù)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提高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物理思維能力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的。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概念和規(guī)律。教材的內容覆蓋了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及其物理方法(實驗和科學探究),對學生全方面的能力要求高,是已學知識質量、密度、力、壓力、壓強等的綜合,從數學角度分析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更是下一階段學習的開始,因而是教學中的難點。
教材內容從根本上看是講了“一個力”即浮力,討論實驗測量浮力,而阿基米德原理從本質上講是研究浮力的大小問題。這樣教學內容可以提煉為浮力和浮力的大小兩大問題。對于力的概念學習是學生已掌握的,從常見的力、壓力等遷移到浮力,學生會明確浮力學習的內容和重點,消除陌生感,化解學習的難度。
對于教學的重點探究浮力大小教材安排了三個探究活動
1、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2、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3、探究浮力的大小。個人認為探究活動1目的'主要還是找到一種測量浮力大小方法為后面的探究提供實驗解決方法。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
二、 教學設計
1、讓學生對學習保持持續(xù)的興趣,不是孤立抽象的學習物理,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發(fā)現物理現象和物理知識的應用。
2、注重將學生的經驗體驗抽象加工提升為知識,消除知識的陌生感神秘感降低物理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學得輕松。
對于浮力學生生活中有一些經驗和前概念。教學設計以此為線索,在研究浮力的概念時要在學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提升,學生的前概念只是模糊的認識,通過課堂實驗再此體驗,將經驗抽象成嚴格的物理概念。從浮力到阿基米德實驗,思維有很大跳躍,通過體驗和生活經驗幫助學生分析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從而真正認識和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立足學生主動學習進行設計和預設教學活動是圍繞學生學這一中心展開的。
首先對于浮力的概念,讓學生從現象和實驗體驗的基礎上抽象出嚴格的物理概念,認識一種新的力,思考浮力的其它因素。
對于教學的重點三個探究活動過程設計有所區(qū)別。探究活動1,2可以由學生分組完成,探究活動3由學生討論方案教師演示。而這三個探究活動的重點都是猜想和實驗方案的設計。猜想涉及到物理的規(guī)律,對學生分析問題和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探究活動1,2的猜想是通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體驗引導分析提出。 探究方案要求學生通過討論自主設計,活動操作的過程步驟必須表述清楚,使每個學生都明確做什么這么做有什么現象,有效探究
4、發(fā)揮教師的導學指導作用,處理學生的生成調控教學進程
三、 教學反思
1、教學容量太多完成有一定的難度,考慮到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對于啟發(fā)學生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環(huán)節(jié)可以簡化處理。即不做折紙船游戲,僅從生活現象(游泳時從淺水區(qū)走向深水區(qū)人的感覺/井中提水時人的感受)去引導。
2、教學探究出的物理規(guī)律仍需要一定的訓練去鞏固,除了本節(jié)最后的解釋現象,還需要一節(jié)習題課練習及討論問題。
3、為了保證探究活動的有效完成,分組探究課前要安排好小組要明確小組成員分工。教學過程的探究活動務必注意使學生都明確做什么怎么做,真正將有效的經歷經驗轉化為知識。
4、教學中不要急于完成知識傳授,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討論嘗試操作的時間,困難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合作解決。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11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這句話用在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其實也有深刻的借鑒意義。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chuàng)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我們搞教育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礎。我認為,新課標下的物理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物理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復,而應該是教師置身于整體的物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科學、社會生活及教育層面激發(fā)自我意識的覺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種面向未來的教學活動。進行新課標下的物理教學反思,我覺得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對教學觀念的反思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往往只是簡單的重復或沿襲,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的系統(tǒng)學習,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較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并以此指導教學實踐。
物理教學中要注意反思以下觀念是否落實: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往往秉承精英教育的觀念,只注重尖子學生的學習狀況,而忽視了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狀況,忽略了對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的提高;往往只關心物理的相關知識的傳授,而忽略相關學科的知識的聯(lián)系,尤其是極不注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往往只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忽略乃至割裂知識與生活的必然聯(lián)系;往往只注重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忽略了問題意識的保護和培養(yǎng),忽略發(fā)展其對科學的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等方面。
如在學習“第十六章 熱和能”的內容時,我對教材中的“地球的溫室效應”并沒有輕易放過,而是引導學生認真閱讀,仔細思考,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和物理學科和現實世界的廣泛聯(lián)系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好物理的興趣。
物理新課標不僅對物理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目標。如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科學觀。
二、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進行物理教學實踐時,有時會發(fā)覺物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有較大差異,課后細細分析一下,原因在于進行教學設計時忽視了對教學設計的實踐反思,因而也就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fā)揮出所預想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合適,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的誤差,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yōu)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在物理新教材中,《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質世界”中“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可分的”等結論對初中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而且其推導過程是不完全歸納法,在教學設計中如果按教材的體系、線索平鋪直敘的講授,則學生沒有深刻的印象,相應的結論內化成學生的世界觀也成為空談,要學生死記結論效果也不佳。在對教學設計的反思中,我經過對多種設計方案的比較,最終決定讓學生開展討論和辯論,讓學生們充分思考,讓各種觀點充分碰撞,讓他們接受以上結論。
三、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教師的反思大多是針對教學過程進行的,我們要對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確立、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是否提高、問題意識是否具備等情況進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實踐中去探索,使教學與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我們知道,新課標所提倡的“探究式學習”模式能提供給學生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識發(fā)生和形成的過程中,推動他們去關心現實,了解社會,體驗人生,并積累一定的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使學生獲得了比較完整的學習經歷。同時,在學習中將培養(yǎng)學生一種探究性、開放性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
在學習“浮力的'應用”的時候,我讓學生先放“孔明燈”(市場有售)玩,然后要求他們探究“孔明燈”升空的原因。學生們熱情很高,并發(fā)表了不同的意見。
我在最后總結時,重點并不放在結論上,而是放在大家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探究的過程上。重在肯定同學們的參與過程和鼓勵、贊揚同學們敢于發(fā)表意見,尤其是敢于發(fā)表不同意見行為。之后,我又把這種研究性學習方式延伸到課外,要求學生平時更多地關心科學、社會、關心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并把它們和自己所學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思考、探究。事實證明,這樣學生理解得更透徹,掌握得更牢固,同時也學會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
筆者認為,這種探究式學習模式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有較高的教學素質和研究能力,有設計富含知識和能力,并有利于展開多端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課題來引導學生學習,對教學過程有充分的估計,能隨時調控學生的學習障礙,對學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確的評價。這一系列要求使物理教師必須從多方面充實、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靈活、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內外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源,從而使教學活動處于活躍積極的狀態(tài)。
四、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的教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感情,以及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等等。
例如,在討論“物質是可分的”這一結論時,有個別學生提出了物質分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可分,我當時作了批駁。在課后反思中我深感這樣扼殺了該同學積極思考的興趣、大膽創(chuàng)新的勇氣。于是,在下一堂課中當全班同學的面作出了自我批評,并在后來的教學中注意寬容各種觀點,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在后來的探究“孔明燈”升空的原因時,有學生提出了“孔明燈”升空的原理與火箭升空原理一樣,這時,我就不慌不忙,又提出了下一個觀察探索的問題:觀察“沖天炮”的升空過程,探索其升空原理。這樣,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問題意識得到培養(yǎng),把深奧的物理問題和生活中的問題密切聯(lián)系起來。
眾所周知,過去為了鞏固“雙基”,我們教師的教學往往追求對學習內容的“標準化”理解和“課本式”、“教參式”表達,強調對問題解決的常規(guī)思維、邏輯思考、唯一答案,對學生的置疑、奇思妙想往往采取壓制、回避、冷處理甚至簡單否定的做法。這樣大量地進行反復操練,使學生學會的只是“復印”知識。而新課標強調的是教師的教學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型意識和問題意識,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謹慎處理自身的教學行為,要能積極肯定學生的“別出心裁”,給予及時適當的肯定和引申。
五、對教學反饋的反思
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還要通過學生作業(yè)獲取教學反饋的信息,在信息反饋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fā)展,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等獲取全方位的體察。我們常常會發(fā)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學生知識的習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
例如,在做以下題“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受到幾對平衡力的作用?為什么說他們是相互平衡的?”的題目中,有些學生對“為什么說他們是相互平衡的”不理解,我不急于解釋,而是讓學生反復觀察實驗,讓他們自己得出結論。
學生在實驗、探究活動中產生的問題更值得我們反思,給我們更多的啟發(fā),更是我們從事教學活動的有效資源。
例如,前面所敘的探究“孔明燈”升空的原因中,有學生提出了“孔明燈”升空的原理與火箭升空原理一樣,這不正是我們引入新知識教學的重要契機嗎?
物理是一門觀察、實驗和物理思維相結合的科學,是一門研究物質運動形式最一般規(guī)律和應用十分廣泛的基礎科學,是一門定量的精密科學,是一門帶有方法論性質的科學,要完成新課標中規(guī)定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除了師生在課堂上的教與學之外,還要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總結規(guī)律。還有目前最直接的反饋就來源于作業(yè)練習。作業(yè)練習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通過作業(yè),不僅可以檢查課堂教學的效果,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且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探索獲得知識的方法,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的物理作業(yè)必須是科學的,多樣的、開放的,我們不能僅僅為了使學生完成作業(yè)而教學,而要教給學生“對其終身發(fā)展的能力”,所以要側重對學生物理技能和方法的培養(yǎng)、科學素質的養(yǎng)成。多一點教學反思的細胞,就多一些教學科研的智慧,經常進行教學反思,益處多多,其樂無窮!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12
隨著新課程改革本著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死扣難、偏、怪題,不為考試而考試的宗旨和指導方針,要狠抓教學常規(guī)工作,重務實,重實效。只有這樣,教師就會放開手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和思路。挖掘教材和研究教法,力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
一、中考復習抓好課本和課程標準
教師的授課必先確定教學內容是什么,重點、難點如何把握,時間和內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深度與淺度相差懸殊,師生互動交流并非融洽,教法與學法相脫節(jié)的現象發(fā)生。通過對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誤,可對下一知識點的教學產生催化的作用。
如我在講授九年級物理“功和機械能”一章的內容時,把教材的`編排順序通過由淺入深的原則,根據以往授課時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特點給予調整,使學生學習輕松易懂。功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初中理學的難點,但教材編排時將該內容放在了這一章的第一節(jié),先認識功,再學習機械能,讓學生的學習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在借鑒了以往授課的經驗中,將機械能的學習置于本章的開始,先認識了能量,然后引出物體具有了機械能,我們就說物體做了功,使概念的出現有章可循。因此,有益的教學反思,可以使教學創(chuàng)新有了智慧的沃土。
二、對教學方式多注重精講多練
教學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它應包含課堂環(huán)境條件,(或是課堂氛圍)是否讓參與教學活動的人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是否提高、增強人的活動能力,教師激情是否高漲,學生學習熱情是否高亢,怎么樣才能創(chuàng)造既有舒適感又有生活情調的高雅活動場所,同時,內容怎樣處理,順序如何調查,語言怎樣運用,教學手段如何利用,課堂結構如何布局,學生興趣怎樣激發(fā),師生互動交流平臺怎樣構建等。
三、對學生應該學會分層次教學
教學的本質是交往的過程,是對活的活動,是師生通過課堂對活在交往與溝通活動中共同創(chuàng)造意義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的好與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參與教學活動的人。教學活動中師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師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學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課堂的全過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并升華到自己精神的需要。 在九年級物理“大氣壓強”的教學中,先設計了幾個問題做到猜想,如把一個乒乓球放在漏斗口,從細管向乒乓球吹氣等,讓學生從平時的經驗中做到猜想,然后實際操作,從簡單的實驗現象得出流速和壓強的關系,使學生自始至終都興趣盎然,精神飽滿地投入學習,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師、學生是否達到教學設計的情感狀態(tài),有沒有更有效地途徑發(fā)展新課標提倡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四、教學反思是教學的催化劑
物理學科的特點確定了物理教學有別于其他學科,長期有效地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做好及時有效地教學反思。反思可以是課后,還可以是課前。如教學設計完成后,可以想想為什么要這樣設計?課堂效率是否高,學生會不會產生抵觸情緒,師生交流是否會順暢,授課的進度,內容與時間分配在實施過程中會不會產生不協(xié)調。同時,學生的反思也是課后反思比較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回顧一節(jié)課自己學會了什么,有什么缺憾,如何使自己的學習變得豐富而又有個性。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13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改革的不斷進行,我國初中物理教學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戰(zhàn)。對初中物理教學來說,初中物理教學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從而影響了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在我國現階段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由于對大部分學生而言,學習物理比較吃力,從而導致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進而影響了初中物理的教學效果。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加強反饋練習的必要性
目前,對初中物理教學而言,在教學中加強反饋練習顯得很有必要,第一,反饋練習是素質教育的要求。處在信息化的時代,知識更新?lián)Q代的周期不斷縮短,新生事物不斷出現。我們的成長不能僅僅依靠在校階段的書本知識學習,更要求初中不斷通過反饋練習不斷充實自己;第二,反饋練習是初中物理教學現狀發(fā)展的必然。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物理知識在人們實際生活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對初中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更多的是為了實用性,反饋練習的意義不言而喻;第三,反饋練習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現階段的初中物理考察重點不像過去那么單一。這就要求初中學生能夠認識自己在初中物理學習上的問題與不足,從而能夠具有針對性的進行反饋練習。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有效課堂反饋練習的策略
1、在實驗中加強對學生的反饋練習
初中物理是物理教學的啟蒙階段,因而重視對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在教學中要有效的反饋練習,這就要求物理教師要根據學科特點精心設計物理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恰當設置適合學生基礎疑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自己解決這些問題,最后根據學生反饋來的問題,物理教師進行一一解答。實驗是促進初中學生反饋練習的必要手段,但是,學會實驗操作、探究是需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和一定基礎的,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師在物理教學最初幾次課堂中多做些有趣的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讓學生在初次接觸到物理時就產生極強的興趣熱情和求知欲,通過實驗操作讓初中學生反饋自己的實驗練習結果。例如,在初中物理中有一節(jié)是講解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電路時,這是做課堂演示實驗的代表,在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對電路進行連接,接下來觀察實驗現象,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即為什么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時,開關對小燈泡的'控制作用不盡相同?小燈泡的亮度也不一樣?最后教師在對以上問題進行分析、解釋,這樣就能很好地加強學生的反饋練習,會比較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從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效率。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加強對學生的反饋練習
對物理這種實驗性要求很強的學科,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由于適當的提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能力,因而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多樣化課堂教學時需要巧妙地創(chuàng)設情境,合理地設置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反饋練習。例如,在講解初中物理中影響物體摩擦力的因素時,教師可以先提問“影響木塊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將這一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在進行木塊摩擦力大小測試實驗之前,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他們的看法,最后讓學生觀察演示實驗,這樣就容易讓學生明白影響摩擦力的因素有哪幾個了,從而使得學生更好地了解摩擦力的性質。通過創(chuàng)立情境,可以有效地結合情境來加強對學生的反饋練習,從而逐漸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學的效率。
3、鼓勵初中學生積極質疑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14
從學校畢業(yè)到現在我已經從事初中六年多的物理教學,在這段時間里,我從初二物理教學到初三物理教學已經有了三個來回了。我們這批教師經歷了第二次新課程改革,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根據我自己在教學上的所思所想,總結了一點教學的方法和教學注意事項。
一.作為教師首先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養(yǎng)成不斷自我反思的習慣
俗話說:“教書三年先教自己”,要想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決不能只知道教死書,只有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新課程提倡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發(fā)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可是,如果作為教師自己對于自己的教學都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時吸收他人的教學思想,自己對教學又不做認真思考,上課時,只是就事論事地將基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下課后要他們死記,而不鼓勵他們思考分析,那么根本就不可能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六年來我在實踐中堅持寫教后記,對不同的新教材認真研究,不斷的寫心得體會,通過三輪的初中物理教學發(fā)現每一輪的教學過程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和見解,每一輪的教學方法都會有不同的創(chuàng)新,同樣也會取得不同的教學效果。
二.充分了解學生的學識水平和學習的興趣愛好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上注重啟發(fā)引導,老師對課堂內容的把握很重要,講到什么程度,怎樣可以最大程度得啟發(fā)學生。如果把握的不好,往往會出現學生目瞪可呆、不知所搓,甚至還有可能會出現一講到底的情況,那就變成了舊的教學模式——灌輸式。這種古老的'教學模式不利于21世紀的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幾年來我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課后經常找學生聊天,了解他們的聽課情況,經過一段時間后就會知道他們更加適合怎樣的授課方式。
2.注意觀察學生對老師和書本所提問題的反映,了解學生的思維動向。
3.注重多舉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問題,盡可能的多用實驗器材,滿足同學們的好奇心,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啟發(fā)學生思考。
4.認真檢查學生作業(yè),定期的與學生就作業(yè)的完成情況有針對性的單獨交流,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可以反映學生的存在的各種問題。
5.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
我工作的是一所農村學校,普遍的學生學習習慣比較差,學習能力和接受知識的能力都比較弱,經常不勤于思考,所以如果以全部的新課程理念進行授課,學生一時難以接受,而且學習的效果也肯定會不理想,我覺得對于這樣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應該應循序漸進,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然后再慢慢的培養(yǎng)思考能力,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喪失信心,因為只要興趣上去了,他們的潛力是深不可測的,關鍵是對學習的興趣。
三.認真?zhèn)浜谜n
備課的出發(fā)點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學生接受能力出發(f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1.注重設計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
根據新教材對物理概念敘述通俗、簡潔、淺顯的特點,在教學上可以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自學。為了使學生的自學目標明確,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設計問題要力求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問題要具有啟發(fā)性、針對性、趣味性,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根據學生的自學的情況進行點撥,引導學生自學,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2.注意使教學環(huán)節(jié)逐層深入,讓學生易接受、感興趣。
物理概念、規(guī)律比較抽象,要求物理教師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要求趣、求新、求活。所謂求趣,即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增強趣味性,把學生的直接興趣轉化為對物理學科持久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刻苦學習。
。常M可能設計實驗,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與原教材相比,實驗項目和數量都有所增加,經常遇到探究實驗,教師要設計實驗,直觀、形象、有趣的實驗能收到比任何語言描述都好的效果。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驗制作過程中,應有目的地讓學生獨立設計操作,分析
實驗結果和成敗的原因。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判斷、推理的習慣,同時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驗設計操作的能力。
四.注意對教材的整體把握
以書為本,這就要求老師要對教材充分了解,課本上的每一節(jié)在整個章節(jié)中有什么作用,這一節(jié)到底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老師心中應該有底,這樣可以避免浪費時間或留下后遺癥。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認真閱讀整套物理課本,注意觀察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
2.多做題目。
要想教好物理,把握好重點難點內容,做題是少不了的,理科教師必須通過做題來把握重點難點以及獲得新信息新知識。多做題還可以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解題能力
3.多向老教師請教。
在自己努力提高自己業(yè)務水平的情況下,向老教師請教,多聽老教師的課,這樣可以吸取教學經驗,把握重點難點內容,還可以讓自己走捷徑,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早點成熟,成為一位優(yōu)秀的物理教師。
以上幾點是我對教學的幾點反思,也是我對教學方面的總結。由于教學年限尚少,內容上或多或少會有些不足和片面性,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我將會不斷的反思總結,努力提高自己的物理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能力,使自己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物理教學,爭做一名優(yōu)秀的物理教師。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15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形式有多種多樣,怎樣把教學的側重點由教師的“教”轉到學生的“學”上來,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呢?我認為要抓好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抓好入門教育
物理課是初二年級的一門新學科,這對剛接觸這門課的學生來說,往往有一種新鮮感。許多學生對此學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這種興趣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種新奇,如不及時深化,“熱”的時間是短暫的。這就要求教師在上序言課時,認真設計教案,上好第一堂課。比如象通過演示“三棱鏡分解白光”、“紙盒燒開水”、“被紙片封閉在倒轉的玻璃杯中的水不會流出來”等操作簡單、現象明顯的實驗,引起學生的疑問,激起他們求知的欲望。再舉一些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現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會彎折”、“同樣是電,通入不同的用電器會產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學生一接觸物理就感覺到學物理有趣,為今后的奮發(fā)學習打下良好的開端。
二、培養(yǎng)師生情感
興趣總是與人們對事物的情感態(tài)度緊密相聯(lián),當人們接觸到事物,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時,就會對它產生向往的心理,進而對它發(fā)生興趣。沒有這種情感,就不可能形成興趣。因此,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與他們同歡樂,共憂患,熱愛自己的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的熱愛之情。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熱愛教師,聽從教師的教誨,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三、展示物理趣味
中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水平大致處在直接興趣階段,他們對自然現象的解釋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處理等都具有濃厚的興趣。如:初中學“測量”后問:你怎樣測一張紙的厚度?學“大氣壓”后,問:為什么鋼筆能吸入墨水?學習“物態(tài)變化”后,問:自然現象中的“霧”,“露”是怎樣形成的?學習“電學”后,提出為什么“100W”的燈比“60W”的燈更亮?書寫臺燈為什么能調光等。由于這些都是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發(fā)生的物理現象,所以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又穩(wěn)定了學生對物理學的濃厚興趣。
四、加強實驗教學
由于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好動,喜歡實際操作。因此,課堂教學中應加強實驗教學,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讓學生的實際操作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增強對物理學的興趣。如“長度的測量”教學中,讓四位同學用同一米尺分別上臺測量教師講桌的長度,學生各自測量的結果暫時不頌,當四位同學都測量完以后,讓他們四人同時上臺在黑板上寫出自己的測量結果,由于四人的結果各不相同,必然會使學生感到驚奇。這既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同時又對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教學的展開,有良好的啟迪。此外,也可以讓幾位學生同時準備一個演示實驗,選一位好的在教學時演示,這樣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五、堅持強化訓練
現行物理教科書中采用國際單位制,初學者對“米/秒”、“千克/米”、“牛頓”、“帕斯卡”等單位感到陌生抽象;學生習慣于單位的單一性,開始學習P=pgh和功率的單位焦耳/秒這些知識時,對概念的'多因性很難適應。又如,“電功”、“電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較、分析、歸納、
概括的能力,這對于剛入物理門檻的初中生的確感到困難。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設法使學生的思維方法跟上,并側重對差生的基本功進行強化訓練,從而減輕差生學習物理的困難。
在強化訓練中,要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的學習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新課前,教師應要求學生按每一條的預習提綱先預習新課內容,上課首先檢查預習情況,課后應要求學生把上過的課文復習一遍,對課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徹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業(yè),做作業(yè)時應該注意力集中,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并養(yǎng)成自我檢查的良好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容易出現兩極分化,所以教師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在掌握新知識的同時去彌補原有的知識缺陷,從一開始,就查漏補缺,對差生緊盯狠抓不放,不讓一個人掉隊。
六、引導閱讀理解
物理定義、定律一般是客觀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會影響對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師在閱讀課文時必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從而提高閱讀效果,增強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壓力的定義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這里“垂直”一詞就是關鍵詞。又如在講光的折射時,讓一束光通過玻璃槽蓋子上的狹縫,斜射到水面上,這里的“斜”字就是非常重要的詞
在指導閱讀時,首先要讓學生把關鍵性的詞自己找出來,把學生的閱讀感覺從模糊的總體轉變到精確的定位上來。在這些關鍵處放慢閱讀速度,從字面意義理解物理實質。此外,教師還應要求學生盡可能結合自身的實際感受去閱讀,這對培養(yǎng)學生形成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維方式很重要。對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學前,先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有一些感性知識的積累,如在學習慣性之前,先布置一些
觀察思考題:①觀察用臉盆潑水的動作過程和發(fā)生的現象;②坐公共汽車,突然開車和突然剎車時各有什么感覺等等。這樣學生在閱讀慣性概念時就覺得容易接受,從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七、發(fā)展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敢于聯(lián)想,敢于發(fā)表不同的見解,教師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學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誘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比例:在初三的串、并聯(lián)電路實驗后,利用串聯(lián)電路中只要有一處斷開,整個電路中沒有電流這一特點以及電鍵與用電器一般只有串聯(lián)這些學生已有知識,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一個電路有一個電源,一個電鍵k兩個燈泡L1,L2,這兩個燈泡串聯(lián),當電鍵K斷開時,L1,L2均發(fā)光,但K閉合后,L1不發(fā)光,L2發(fā)光。這種情況可不可能存在,畫出可能的電路圖。由于已有知識的干擾,就將學生置于“矛盾”之中。學生只有敢于想象,沖出“電鍵只能與用電器串聯(lián)”的定勢,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既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又鍛煉了他們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
八、注重學用結合
不少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感興趣,覺得很好玩,但要他們用所學的知識去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他們便會感到不知所措,這是因為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緣故。 因此,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學用結合的能力,把物理學活學透。
每當向學生傳授新的物理知識時,都應聯(lián)系它在實際生產或生活中的某些應用,同時要求學生細心觀察周圍的世界,找出與所學知識相關的事例。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08-24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1-09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1-02
初中物理浮力教學反思08-24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案例08-24
初中物理月教學反思08-24
初中物理功率教學反思03-15
初中物理壓強教學反思04-03
初中物理教育教學反思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