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袁隆平傳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袁隆平傳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袁隆平傳讀后感1
5月22日,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一天內雙星隕落,舉國同悲。早上看到朋友圈關于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的消息,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沒過多久,就在網(wǎng)上看到有人辟謠的消息,讓我心情平靜了一會,可是下午13時07分,在央視新聞網(wǎng)上看到袁隆平逝世的消息,記住這位讓中國人“端牢飯碗”的英雄,送別袁老!原本還報有一絲對袁老平安的希望被打破,我對袁老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的消息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許多市民前往長沙悼念。我們學院也組織學生在課堂上為袁老默哀,以此來表達我們對“雜交水稻之父”的尊重。女兒的學校的'班主任推薦讓他們購買《袁隆平傳》這本書,于是,我都在京東商城購買一本,與女兒一起閱讀。
全書共分十章,簡介了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家外籍院士。作者以大量的一手采訪資料,水稻種植史料和雜交水稻知識為鋪墊,突出反映了袁隆平的超人魄力、求是精神、創(chuàng)新方法、人生哲理和高尚情操。本書帶我們走進袁隆平的世界,了解大師獨特的成長經(jīng)歷,體味理性的陽光和科研的韻律,感受他那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真情。
我是一名70后,出長在偏僻貧窮的大山深處,交通閉塞,通往城市的交通要道就是一條崎嶇不平的公路,父母以種地維持生計。小時候,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辛苦生活。我家在沒有種植雜交水稻之前,每年到4月份就基本沒有大米了,那真叫五荒六月。由于我家有五姊妹,我排行最小,從小都被父母疼愛。我仍清楚記得,小時候每天晚上要磨玉米面,以準備第二天的口糧,我們幾姊妹輪流推磨,每晚要推上兩升子的玉米才能睡覺。第二天母親就會用一小半升大米摻和著玉米做飯,在甑口里留著一點白米飯給我,可這點白米飯常常成為了姐姐們羨慕我的理由。她們要是舀上一點,就會被父母罵他們不懂事。小時候,吃完了玉米就吃洋玉飯,吃多了洋玉飯就會出現(xiàn)胃反潮的現(xiàn)象,難受極了。
到了**年,我們家才開始推廣種植雜交水稻,剛開始時,父親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種植了3畝地,作為試驗田,第一年收成不錯,產量比當時紅米高,父親嘗到了甜頭,第二年才大面積推廣種植雜交水稻,當時的品種叫做“64號雜交水稻”,我們家這年糧食產量大豐收,才開始吃上香香噴噴的大米飯,F(xiàn)在回想起當初餓飯的日子,仍歷歷在目。我常用來教育我的女兒,希望他們珍惜糧食,體會農民種糧的不易。每逢農忙時節(jié),我都會帶上妻女到農村老家去體驗農耕生活,培養(yǎng)小孩子的勞動觀念。
本書中袁隆平對工作、事業(yè)的堅韌而執(zhí)著的追求,是我所敬佩的。在探索雜交水稻的這條路上,他遭遇過太多的困難,有過太多次的失敗,可他始終沒有放棄。他擁有博愛,寬厚的胸懷,憐憫蒼生,以己身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已過古稀之年,他仍然用他的生命燭光照亮著世界,關注著農業(yè),將一生獻之天下蒼生。
在他身上,彰顯出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盛而不衰的傳統(tǒng)美德——孜孜以求,鉆之彌堅的探索精神,博愛無私,敬業(yè)樂業(yè)的奉獻精神,此書很值得一讀。
袁隆平傳讀后感2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被蛟S你會說這是很普通的田間場景,但這是袁隆平爺爺一生的夢想,袁隆平爺爺不辭辛勞的種出了雜交水稻,創(chuàng)作了一個神話,將沙漠里種水稻這種幻想也變成了現(xiàn)實,他用幾十年來種雜交水稻,將雜交水稻帶出了國門,人又有多少個幾十年,而袁隆平爺爺將一生都貢獻在了雜交水稻上,是多么偉大。
袁隆平爺爺常說:“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是啊,我們書里也學過: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為艱。袁隆平爺爺一生都將自己浸在稻田里,把功勛寫在了大地上,曾經(jīng)有人是這么形容袁隆平爺爺?shù)模喝碎g起伏九十載,而今駕鶴不復返。不言神農何功績,稻浪依舊人心存。多么貼切的形容啊,袁隆平爺爺養(yǎng)活了無數(shù)的中華兒女,他不僅造福了我們十幾億的中國人,也造福了全世界幾十億的人口。
袁隆平爺爺不畏艱險、嚴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讓我十分敬佩,但是最讓我敬佩的還是袁隆平不畏艱險,執(zhí)著追求的頑強精神。在研究雜交水稻的道路上,袁隆平遇到過不少困難:他受到了輿樂的壓力,甚至有人砸掉了袁隆平研究的雜交水稻,這一切的一切都沒有阻止袁隆平的研究,在經(jīng)歷了一個又一個打擊后,袁隆平終于迎來了勝利的曙光。激動嗎?怎么會不激動呢,雜交水稻研究出來了,全世界的人們都不會再餓肚子了,怎么可能不激動。
袁隆平的執(zhí)著與堅韌讓我想到了現(xiàn)實中的一件事,記得那一次,我們全家人一起去爬山,不知道爬了多久,我氣喘吁吁,手腳酸痛,額頭上全部都是汗,腿就像灌了鐵似的,酸的抬不起來,抬頭一望,連山頂都沒有看到,我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完全沒有當初的活力了,我不停的抱怨著:“哎呀,好累呀,什么時候走完!”恍惚間我想到了袁隆平在40度高溫下尋找雜交水稻的身影,是啊,40度的高溫他還是那么的執(zhí)著,堅持不懈地尋找著雜交水稻,既然他可以堅持住,那么我也可以,于是我調整了呼吸,打開水喝了幾口。就繼續(xù)爬山了。爬了好久好久,我終于到了山頂,我不由得欣賞起來,天空呈蔚藍色,一大片一大片的云朵在上面奔跑著,低的.仿佛要壓下來似的,幾只大雁從遠處飛來,蜻蜓與蝴蝶嬉戲著,草坪上的花朵散發(fā)出芬芳幽雅的清香,為人掃清了所有的疲憊?吹酱饲榇司拔也挥傻酶袊@著:“我這也算是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吧……”
回想書的內容,這本書很長,內容很多也很全,通過這本書我們不僅可以了解袁偉大在哪里,知道了他一生都在經(jīng)歷些什么,并且感受到了科研之苦,研究科學最避免不了的就是流言蜚語,想想吧,你不僅要攻克科學上的難題,還要忍著謾罵和輿論壓力,可以想象袁當時是多么的辛苦。
同學們,我們平時也要學習袁隆平爺爺那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哪怕他去世了,但是他也永遠的活在我們的心里!
讀了《袁隆平自傳》,我打心底敬佩這位堅持不懈投身于研究雜交水稻的爺爺,但哪怕他名聲越來越大,他也沒有居功自傲,還是大方的分享了雜交水稻的種子,《袁隆平傳》告訴了我們:只要持之以恒,不放棄,一定會迎來勝利的曙光。
袁隆平傳讀后感3
常言,民以食為天。生存,是人類亙古不變的主題,自人類誕生起就從未停止過對糧食的渴望。又有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足以體現(xiàn)糧食于人們而言的重要性。一個國家想要在世界上立有不敗之地,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人民的溫飽問題。
上世紀,災禍來臨,饑荒嚴重,人們的生活遭遇嚴峻考驗。懷著對國家、對人民的憂慮,對生存下去的迫切期盼,有一位博學多才的人,踏上了培育水稻新品種的漫漫研究長路。他,就是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黑且瘦,顴骨突出。青絲間染上了白雪的顏色。手掌寬大粗糙。衣著樸素。話并不多。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形象卻樸實得像個平凡的農民。他亦笑稱自己,“再怎么打扮都是個農民”。
不同于別的院士坐在室內、享受國家的津貼,袁隆平是實實在在當了一輩子的農民,在田里勞苦了一輩子。
袁隆平是堅韌而執(zhí)著的。在探索雜交水稻的這條路上,他遭遇過太多太多的困難,遇到過太多太多次的失敗,可他始終沒有放棄。他擁有博愛,寬厚的胸懷,憐憫蒼生,以己身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在研究尚未成功時,袁隆平為了尋找一株自然突變的雄性不育株,在田間,頭頂毒陽,腳踏爛泥,一穗一穗的仔細尋找。
他用粗糙的.大手撫過稻穗,向深沉的黑土地傾訴夢想。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推廣種植雜交水稻。種植雜交水稻后,產量大增,獲得了全國無數(shù)農民大力稱贊。之后,雜交水稻引起了世界范圍的關注,世界各國紛紛引進種植。雜交水稻,養(yǎng)活了中國,養(yǎng)活了世界。
袁隆平成功了。
他能夠成功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與探究。袁老說過,他信奉這樣一條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首先,知識——袁隆平畢業(yè)于西南農學院;其次,汗水——幾十年如一日對雜交水稻的研究;其三,靈感——依據(jù)對遺傳學已有的較深的認識,論證出“鶴立雞群”的稻株是“天然雜交稻”;其四,機遇——發(fā)現(xiàn)了一株雄花花藥不開裂、性狀奇特的植株。這幾點,他都具備了,所以他成功了。而這四點其中,最可貴的莫過于“汗水”,試問有誰能堅持把一生的時間都花在田里?若是幾個月,或許有人能堅持,若是幾十年,都怯了。袁隆平做到了,所以成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袁隆平。
袁隆平是專注而敬業(yè)的。一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沒多久,袁隆平便起身告退,“水稻長了,要到田里去了!笔沁@般的樸質的話語,滿溢出對名利的淡泊與對本業(yè)的鉆而不倦,如何不教人感動!如今的人們,已經(jīng)被社會上的浮華迷失了眼睛,靈魂覆滿塵埃,空洞而貧乏。袁隆平獲得成功的道理與我們能否獲得成功,本質上是相通的,我們企望獲得成功,卻總是不愿付出,與成功屢屢擦身而過,終不可得。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并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說他拯救了世界也并不為過。
“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
——這是他澤被蒼生的胸懷。
這位老人,現(xiàn)已過古稀之年。他仍然用他的生命燭光照亮著世界,關注著農業(yè),將一生獻之天下蒼生。在他身上,彰顯出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盛而不衰的傳統(tǒng)美德——孜孜以求,鉆之彌堅的探索精神,博愛無私,敬業(yè)樂業(yè)的奉獻精神。他用他的智慧,支撐了世界以億計的人民!
如果沒有雜交水稻的發(fā)明,很難想象我們依靠什么存活至今。我們每個人,都應懷著最誠摯的謝意與最真摯的感動,向袁老致敬!
【袁隆平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袁隆平的作文07-05
袁隆平的作文范文03-24
袁隆平事跡心得08-29
袁隆平優(yōu)秀作文01-03
袁隆平優(yōu)秀作文02-21
袁隆平的優(yōu)秀作文02-19
袁隆平作文06-25
袁隆平爺爺回信啦08-21
紀念袁隆平作文09-11
致敬袁隆平院士的作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