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德蘭修女傳讀后感
當(dāng)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德蘭修女傳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德蘭修女傳讀后感1
德蘭修女,又譯作特雷莎修女,197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從18歲到87歲去世,把一生獻(xiàn)給了窮人中的窮人。
看《德蘭修女傳》搞清楚了一個問題,愛與一般的慈善之間是有區(qū)別的。愛必須是面對面給予和服務(wù),是親手去撫慰這一個和照料那一個,而不僅僅是一張支票,一張冰冷的沒有體溫的支票。
任何事,無不是從一個開始的。只有先對具體的這一個有意義,然后才有可能對許多以至整體有意義。沒有開始的這一個,也就不可能有后來的許多個,以至于無限個,也就沒有整體。
我確實是個慈善精神不足的人,每次看到慈善晚會上把受捐助的人弄上臺,大家?guī)е咚坏鹊男膽B(tài)捐錢捐物,可憐他、憐憫他,我認(rèn)為都不如你去跟他生活兩天,陪他說話,給他講講故事,聽他倒出心里話,溫暖他的心。
一個本來貧窮的人,突然間因為某個新聞報道而受到關(guān)注,獲得大量捐贈,就像一個就要溺水的人被突然拉上豪華游艇,本來通過掙扎能學(xué)會游泳,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獲得陽光心態(tài),成長為紅高粱一樣健壯的勞動者,現(xiàn)在上了游艇,好奇、自卑、不適應(yīng),甚至無法獲得平衡、進(jìn)而心靈扭曲。
所以,我更敬佩德蘭修女和她的教會所提倡的,對每個人微笑,擁抱他,就算一句話不說坐在他身邊陪伴他,為他清洗傷口。她和她的修女們就是這樣一個一個救護(hù)窮人,不但在印度獲得了大量的追隨者,也在全世界建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世界上最有錢的.公司都樂意無償捐錢給她,她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愛戴。
我們不必羨慕別人去鄉(xiāng)村支教,長期資助貧困生等等,我們就從身邊小事做起,你給小區(qū)里的老人扶門了嗎,你對收垃圾的人說謝謝了嗎,你尊重交通協(xié)管員聽從他們的指揮了嗎,你和賣菜的大姐聊家常了嗎?讓你周圍的人感到被尊重,感到愉悅,給他們愛,就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
而做慈善,我覺得要非常慎重,沒有好的方式我寧可不做。
書中215頁,“家是愛的源泉,愛是一切美德的靈魂”。我們當(dāng)中有一些人,向遠(yuǎn)方的人表達(dá)愛心很積極,比如熱情地參加各種慈善募捐、志愿者活動等等,卻對身邊的人,甚至自己的父母很冷漠。有個作家把這種行為稱作“遠(yuǎn)程愛心”。如果你連身邊的人都不愛,你又怎么可能真的愛遠(yuǎn)方的人呢,你所做的,不過是為了成就一種個人的功名而已。西方富裕社會,很多孩子和老人,得不到父母子女的關(guān)懷,焦慮、疑惑、孤獨、寂寞,德蘭修女說這是貧窮的另外一種面貌。
能夠彼此相愛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我在貧困的人身上看到這份愛。他們愛自己的子女,愛自己的家庭,他們雖然貧乏,甚至一無所有,但他們卻是快樂的。所以她認(rèn)為家庭應(yīng)該是愛的源泉,除非這個泉眼里涌流出源源不絕的活水,否則我們無法保證我們的善心總不干涸。
看看我們身邊有多少人是為了成就個人功名吧。一個家暴的人,突然要我佛慈悲皈依佛教,還高喊造福大眾,你可知他的真實面目了。
作者在127頁有句話,我覺得特別真實的反映了作者的心理:我們也許只能在這種巨大的苦難和同樣巨大的愛面前,驚訝地出神,除此之外,我們無法表述其中所蘊(yùn)含的精神實質(zhì)。
對于我這樣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讀這本書,看德蘭修女在愛中行走的這一生,我只能驚訝地出神,也無法表述其中蘊(yùn)含的精神實質(zhì)。
德蘭修女傳讀后感2
最近,我讀了華資姊妹的《德蘭嬤嬤傳》。
沉默的果實是祈禱,
祈禱的果實是信仰,
信仰的果實是仁愛,
仁愛的果實是服務(wù),
服務(wù)的果實是和平。
這是一位崇拜德蘭嬤嬤的印度商人為她寫的五句話,這五句話高度闡釋了德蘭嬤嬤一生所行走的道路,接下來,我們用這五個點來分析德蘭嬤嬤的一生。
一、沉默的果實是祈禱
德蘭嬤嬤生在阿爾巴尼亞的馬其頓,這里位于有歐洲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干半島,在美麗又多災(zāi)多難的環(huán)境中出生的德蘭嬤嬤從小就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孩子,多愁善感使她沉默,沉默的她常常會跟上帝說話,享受在他里面無比的大愛。
二、祈禱的果實是信仰
雖然,她出生于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家庭,她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經(jīng)常帶她去教堂守禮拜。但是,任何信仰都是從祈禱開始的。因為祈禱是與上帝的連接,才能真正地體驗到神的大愛和這份信仰的真實。德蘭嬤嬤的故事告訴我們,從小進(jìn)行的宗教教育不一定會帶來敬虔的后代,只有體驗到信仰的真實才能帶來敬虔的后代,但是符合真理的宗教教育是體會真實的信仰的開端。而身教永遠(yuǎn)是一切教育的良好開端!
三、信仰的果實是仁愛
22:37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22:38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22:39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22:40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福音】
耶穌在世頒布的唯一一條命令也是最后一條命令就是愛,一個愛神的人必定是遵守上帝誡命的人,一個遵守上帝誡命的人必定是一個愛人的人。德蘭嬤嬤遵行上帝的旨意,一生活在對上帝的愛中。在媽媽的影響下,小時候,德蘭嬤嬤就積極幫助窮人。書中有這么一段話,是對她一生愛的總結(jié):母親的言行就這樣影響著小龔莎,使她成為成為德蘭修女后,懂得在為窮人服務(wù)的時候,尊重是不可獲缺的,愛是重要的。窮人沒有錢,沒有社會地位,但并不是沒有尊嚴(yán)。所以當(dāng)你為窮人做一點事情的時候,首先應(yīng)該讓他感覺到,你并不是在施舍,而是在愛。一個不愛人的人怎么能是一個愛神的人呢?如何讓后代成為愛神的人,關(guān)鍵是在于給后代培養(yǎng)一顆愛人的心。
四、仁愛的'果實是服務(wù)
有一顆火熱的愛心是一定會產(chǎn)生美好的行為的。書中有這么一段話,足以證明她一生服務(wù)的成果:9月6日,印度內(nèi)閣召開緊急會議,宣布印度進(jìn)入國殤期,并下令全國降半旗致哀兩天,政府機(jī)構(gòu)一律停止辦公,同時宣布9月13日舉行國葬。印度政府不僅派出了最莊嚴(yán)的儀仗隊護(hù)送靈樞,還派出了英武整齊的三軍士兵沿途守護(hù)。我們要記住,沒有一次嘉言美行不會產(chǎn)生影響。
五、服務(wù)的果實是和平
“從此以后,就再也沒有人找過德蘭嬤嬤的麻煩。尤其是當(dāng)印度教徒們知道了主持的事后,他們的態(tài)度就改變了。他們不僅不再反對嬤嬤,還幫助修女們上街尋找病人,并且捐錢給德蘭嬤嬤。有個印度教徒對姆姆說:“現(xiàn)在我知道你們在這里干什么了,你們把那些不幸的人拖回來,然后再把他們背到天堂里去!睍械倪@段文字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甘心服務(wù)他人,那些反對我們的人總會變成我們的支持者,會給我們一個和平的環(huán)境。
德蘭修女傳讀后感3
閱讀的過程中,我多次落淚。
記錄三次印象最深的:
一、"真正的愛,是能忍受別人的一切缺點,對別人的軟弱毫不見怪,對別人的小德小行,卻要感奮取法。尤其我明白,愛不應(yīng)埋藏在心底,因為"沒有人將燈點在斗里,都把它放在燈臺上,使進(jìn)的人得見光亮"這燈光便代表著愛。愛不能僅僅施與我們所愛的人,它必須光照滿堂,讓人人都感到愉快。"
落淚的原因,是因為看見了自己內(nèi)心的柔弱,承認(rèn)了柔弱,擁抱了柔弱,也理解了蒼生的柔弱。這柔弱,也是內(nèi)心的呼喚,是黑暗中的一點亮光。因之,我們向往光明,只見光明。而任何的小德小行,就是心靈透發(fā)的光,自自然然的,我們珍惜,呵護(hù),發(fā)揚(yáng)。
二、德蘭修女邀請老年記者哈普答應(yīng)她做最后一事,給重病的老人喂飯。哈普突破心里的障礙,做到了,盡管很笨拙。當(dāng)?shù)弥先嗽诓煌5刈8K麜r,哈普吃驚,而我在那個瞬間,(fsir)為老人心中純粹的光明而感動落淚。盡管老人忍受著難以忍受的身體煎熬,他依然在愛的陽光中微笑,風(fēng)兒是他的祝福,世界隨之芬芳盈滿。
三、末的最后一個故事,關(guān)于天堂和地獄的故事。雖然這個故事我很久以前讀過,也聽過多次,然而這次因德蘭修女生命純粹的愛的光芒,照亮我心中黑暗的角落。
我依然記得,大學(xué)里有相當(dāng)一段時間,我喜歡感受花草樹木,和小動物們說話,卻對人產(chǎn)生了隔離和封閉,那種封閉,令我對自己的心靈的`感受處于遲鈍狀態(tài)。后,經(jīng)歷了一番心路曲折后,我欣喜自己,心兒漸漸敞開,關(guān)照自身的直感。我是多么開心,因為這意味著我可以感受他人的感受!"我疼知人疼",我的感受,不僅是我自己的,也是蒼生的。以前,我大量的時間,都沉浸在小我的世界里頭,未能關(guān)照更多生命。而《德蘭修女傳——在愛中行走》,又令我見到生命就是愛,這愛本身,就是令生命奔流不息的頭。德蘭修女,也和古圣先賢一樣,他們心里,是一個個具體的生命。圣賢在我們心里,而我們是圣賢心里的圣賢。在我心中,國學(xué)是由一個個具體的圣賢的生命去演繹的,他們是光明,他們是頭活水,而我們就是這活水中的魚兒,魚不可脫于淵啊。當(dāng)我發(fā)現(xiàn)這頭活水時,我無比喜悅。而在讀圣賢的事跡時,堅定我心中純粹信仰的同時,又令我找到行為的參照,讓我看到,我的心,可以更廣大,更博厚,更悠遠(yuǎn)。
我愿我身,成為愛的道具,化,就是身體的呼吸。在化這條路上,我非常感激明師的指引,令我的向往,有了踏實的腳步。昨日聽聞霍韜晦教授的離世,感知身邊人的輕輕嘆息和遺憾,我明白,人對身體長壽,同樣期待。在我,也同樣期待,但不管我能活多長,我都要多花時間讀書,多思考,多聆聽,少說話,多做實事,減少欲望,實修實證。知書達(dá)理,明經(jīng)致用,純凈自然。
德蘭修女傳讀后感4
很久很久沒有這么感動了,當(dāng)?shù)谝淮慰吹竭@本書的封面的時候那個滿臉皺紋的老婦人并沒有引起我太大的注意,但隨著對基督越來越多的信,開始關(guān)注到這本書。
書封面的老婦人滿臉的皺紋,看上去是那么的蒼老,她的手更是讓人心有不忍,感覺經(jīng)歷了很多很多的滄桑,但當(dāng)我翻開書,看到第一頁圣方濟(jì)各的和平禱告詞的時候,我潸然淚下,因為那段禱告詞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主啊,求你使我們成為你和平的工具,
在有仇恨的地方,讓我播種仁愛,
在有傷害的地方,讓我播種寬恕,
在有猜疑的地方,讓我播種信任,
在有絕望的地方,讓我播種希望,
在有黑暗的地方,讓我播種光明,
在有悲傷的地方,讓我播種喜樂。
主啊,求你給予我們那夢寐以求的,叫我們不求安慰,但去安慰,不求理解,但去理解,不求被愛,但去愛。因為,給予就是我們的收獲,寬恕別人,我們就被寬恕,這樣的死亡,就是我們的新生。
——圣方濟(jì)各的和平禱告詞
教會的姊妹告訴我說,只有生命能感動生命。
所以我抱著被感動的心看了《德蘭修女傳》。
當(dāng)我看到德蘭修女因愛上帝而愿意一生都去服侍那些窮人中的窮人的時候,我一直都忍不住的掉淚,她的所作所為讓我知道了什么是愛,什么是真正的愛。愛一個人,愛一個家庭是需要怎樣的付出。她為了照顧那些窮人中的窮人所放棄的,所承擔(dān)的,所接受的,比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中的任何一個人都要多得多。
因為有愛,所以我們能夠忍耐,因為有愛,所以我們能夠包容,因為有愛,所以我們能夠堅守。而這種愛來自上帝,是因為天父愛我們,所以我們因著上帝的愛去愛身邊的人,愛我們至親至近的親人。
德蘭嬤嬤去愛那么些跟她毫無關(guān)系的,生命垂危的,窮人中的窮人,不是一天,而是一輩子。帶領(lǐng)著那么些年輕的修女去完成了在旁人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她們將所有的`榮譽(yù)、稱贊、感謝全都?xì)w于主,過著最清貧的生活,體會著窮人中的窮人的那種卑微,也為這些人奉獻(xiàn)著自己的一生。
看到德蘭嬤嬤我才知道,人可以如此的無私,而且還是為了那些毫不相干的人。但其實嬤嬤是為了主,她服侍這些窮人中的窮人的時候其實是在服侍主,因為她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xì)w于主。
從嬤嬤的身上,我看到了我的媽媽,看到了她在服侍我姥爺時候的耐心和愛心,看到了她當(dāng)年在照顧我爸爸時候的忍耐和愛。我才慢慢的知道了,愛其實真的不是口里說的,而是行動里做的,對我們深愛的人的那種愛心和不拋棄的恒心。
每個婚姻和家庭都是蒙上帝祝福的,上帝也給我們無盡的愛,對家庭的,對丈夫的,對父母的,對孩子的,這些愛的能力都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當(dāng)我們不停地從上帝那獲取愛的時候,我們就有能力用我們的愛去支持我們的家庭和婚姻。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做害羞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計算人的惡,不輕易發(fā)怒,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德蘭嬤嬤一生都生活在愛中,她真的做到了凡事包容、相信、盼望和忍耐,無論遇到多艱難的事情,她始終沒有終止過對上帝的愛,所以她最終得到了世人的愛。
學(xué)會如何去愛,真的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德蘭修女傳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虎皮蘭作文【經(jīng)典】10-30
虎皮蘭作文05-21
蘭小學(xué)作文02-29
蟹爪蘭作文03-19
虎尾蘭作文05-12
君子蘭的作文03-12
(精華)虎皮蘭作文10-28
我家的虎皮蘭作文12-01
君子蘭日記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