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育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1
這節(jié)課我能樹立師生平等合作的觀念,激發(fā)學生興趣,創(chuàng)設樂學氛圍:《基礎教育課程改綱要》明確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強調師生間學生間動態(tài)的信息交流,通過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我在課堂上時刻謹記這一點,始終以學生為本,師生之間像朋友,是伙伴,課堂始終以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為主體,在課堂上注意激發(fā)學生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我要學”的愿望和要求,就能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成為學習的主體。首先,我設計了游戲:小青蛙過荷葉橋,一下子激發(fā)了學生的識字愿望。其次,我注重創(chuàng)設樂學的情境。我由課文內容入手,讓學生通過上臺貼板書、一起表演等形式深化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使學生感到既輕松又充實。最后,形象美觀的板書、生動有趣的課件,給學生以多感官的綜合刺激,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活潑生動的樂學氛圍。課堂上,孩子們個個踴躍發(fā)言,你爭我辯,愛讀、想說、會演、敢評,個個興趣盎然,樂學氛圍由此產生。
《荷葉圓圓》是一篇語句優(yōu)美、輕快活潑的散文詩。在教學時我通過讓學生欣賞美麗的畫面,美讀清新的.文字,想象動人的場景,背誦優(yōu)美的句子,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快樂的心情,感受夏天給我們帶來的情趣。孩子們在美的情景中美美地學,美美地讀,在檢查中發(fā)現每一個孩子的朗讀都是那么聲情并茂,是孩子們已經入情入境了吧!
教學生字時,通過多種方法識字,有分散識字與集中識字,有演一演,有說一說等等。一堂課下來,孩子們就不知不覺地記住了這些生字。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2
語文是綜合性很強的一門人文科學,在各門學科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語文教學不僅要求學生獲得語文知識,更要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語文教學注重的是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而寫應該是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集中體現。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反思和經驗總結,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首先,課外多積累詞語、句子和文段,以此打下寫作的基礎。學生進入初中后,隨著課程的增多,各科老師都感到課時緊、任務重,而學生大部分的課外時間都忙于完成書面作業(yè),不知不覺就忽略了課外閱讀。長期以來,學生對閱讀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認為平時學得不錯,臨上陣前再搞突擊,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不作積極思考,很少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地歸納和總結,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來充實自己,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
愛好和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教學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如在課前要求學生給大家介紹自己所積累的名言警句或成語故事及優(yōu)秀文章等,并且要求其他同學在本子上作好記錄,這樣不僅能督促學生了解更多課外知識,積累更多名言名句,而且也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培養(yǎng)寫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堅持寫日記、隨筆、讀后感,也是提高寫作的關鍵。雖然一直以來都在倡導創(chuàng)新作文,強調作文在語文教學中的分量,但在實際中,很多教師只在作文課堂上進行寫作教學,使得學生只是為了作文而寫作,沒有讓學生養(yǎng)成自覺、自愿的構思作文的習慣,作文內容往往空洞無物,有的只是詞語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敘事,很少有真情實感的流露,更談不上有什么創(chuàng)新。
為改變這一現狀,教師應引導學生感悟生活,鼓勵學生隨時寫、及時寫,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發(fā)自內心地、主動而又積極地去寫作,做到有感而發(fā),多寫多練,通過日積月累的鍛煉提高寫作能力。此外,教師在教學中應提倡并要求學生堅持寫周記,有時讓學生在課堂上寫一些隨筆或讀后感之類,并叫幾個同學將他們寫的內容讀給其他同學聽,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同時,教師自己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多給學生讀一些自己的文章,給學生多鼓勵,多指導,讓他們真正體會到寫作帶給人的是一種精神的愉悅和心靈的安慰。
最后,口頭作文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由于受年齡階段、心里特點和生活閱歷的影響,平時對事物的觀察往往是片面的、零星的、不連續(xù)的,而通過口頭作文接受老師和同學的影響,可以使自己受到啟發(fā),從而提高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口頭作文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質的果斷性,增強自信心,養(yǎng)成正確使用語言的習慣,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性,最終達到提高書面寫作能力的目的。
教學行為因師而異,因人而變,但無論方法如何不同,只要遵守新課程中的新概念,尊重和贊賞學生,讓學生的閃光點在我們正確的評價中熠熠生輝,語文課堂就會在我們教師的科學耕耘下,成為學生們成才的良田沃土。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3
思想教育是塑造人的靈魂的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初中語文作為整個教學中的重要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強的思想性,對培養(yǎng)人才有著首當其沖的責任。語文教學要堅持“文道結合”的原則,既要進行語言訓練,又要進行思想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語文教學中,生在形象感染,思想熏陶,通過潛移默化來進行。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指導感情朗讀,激發(fā)思想教育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思想性很強,有效地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能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激發(fā)學生情感,從而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督鹕ā肥且皇缀苊赖纳⑽脑,是一幅耐人尋味的圖畫。詩歌寫的是一個母親和調皮孩子的故事。篇幅短小,意蘊深刻,是泰戈爾散文詩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教師在講授新課時,要先范讀一遍,請學生閉上眼睛,跟著教師的朗讀想象出現的畫面,感受其中的溫馨。然后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注入感情自由朗讀,再次感受仿佛置身于迷人的樹林間。學生整體感知“我”是一個調皮、愛撒嬌、快樂的孩子;“我”看到了一個溫柔、善解人意的母親;我聽到了一個母子須臾不分的故事。學生在朗讀中感悟作者的內容和情感,并將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寫的情景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振,從而蕩滌、升華知己的心靈,真正體驗到人間的至愛親情——母愛。
二、抓住課文重點,突出思想教育
講讀課文,不能平鋪直敘,應有詳有略,主次分明,抓住文章重點,能起提綱挈領的作用,以達突出思想教育的目的。如《背影》這篇敘事記事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狀態(tài)中最鮮明的片段——父親的背影。文章第六段是全文的重點所在。先讓學生說出作者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肖像描寫、動作描寫”,然后分別找出相關語句,最后剖析描寫的意義和作用,如這些動作描寫突出了父親老態(tài)龍鐘、步履艱難的情形!斑@時我看著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又將父親對兒子的摯愛轉化成了兒子對父親的神情,父子間的情感達到了高潮,抓住重點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學生在認真的閱讀分析中體會到人間的真情,并在內心引起了強烈的震撼,教師可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三、剖析人物行為,加強思想教育
初中語文課本里有不少課文通過人物的言行表現人物的高貴品質。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具特色,是學生學習的楷模。如豪氣沖天,膽識過人,救國救民的毛澤東;為國為民,積極正直的魯迅;勤學好問,善于思考的愛因斯坦;品德高尚、英勇頑強的志愿軍戰(zhàn)士;正直無私的車夫……學習課文時,要求學生在文章中找到描寫人物的語句進行品讀賞析,感悟其品質的高尚,精神的`偉大,在閱讀分析中認識自己,提高自己,將書本的知識內化為指導行動的指南,從而健康和諧地發(fā)展自己。
四、開展情境教學,滲透思想教育
情境教學能使學生產生一種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感覺,使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從而受到教育。如《音樂巨人貝多芬》投影展示,初步感知獲教育。以貝多芬的名言,他的一生創(chuàng)作的音樂,以及自身的不幸卻給別人帶來快樂為展示內容,讓學生進入情境,感受偉人的魅力。師生交流了解貝多芬感人事跡,為學習課文奠定情感基礎。
初中語文教學所面對的是初中生,其世界觀和人生觀尚未最終確立,抓住契機進行思想教育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寓思想教育于語文教學中,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語文教育進行思想教育的方法是多樣的,只要我們引導得力,就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4
多年的教學生涯,我發(fā)現很多學生都存有淡化語文的情緒。之所以忽視語文學科,我以為是因為學生存在這樣一個認識誤區(qū):認為語文即使不用功學,一樣可以考個不錯的分數;即便用功學,也和其他同學拉不開什么差距。我甚至也曾這樣想過。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也曾認真思索過,于是確定把激趣放到教學的重要位置。在貫徹這一思想的同時,我發(fā)現課堂上的笑聲多了,但處于游戲狀態(tài)的學生學習效果卻不明顯,特別是考試的結果并不理想。不理想就得找原因。原因是我們的不踏實,盡管我們的課堂很活躍,可是,卻少了實實在在的東西。
這讓我再次陷入思考。我經過思索并廣泛閱讀比較,有了以下心得。
首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對初中語文教學體系做到心中有數,要有一個清晰的語文教學思路,要知道自己三年的教學目標和每個目標的實行階段。大概來講,就是每一年我需要做什么要清清楚楚。比如,在初一時,目標是讓學生喜歡語文,對語文感興趣,廣泛的給學生介紹語文的魅力,讓我們一起沉浸在語文奇妙美好的世界里。初二時,漸漸規(guī)范導引,讓學生觸摸中考脈搏,養(yǎng)成踏踏實實的學習習慣,理出中考要考查的大體知識點,強調筆記的歸納整理。初三,強化訓練,從專題到全面,經過多次實戰(zhàn)演習,學生熟悉考試類型,習慣考試氛圍,為日后中考克服畏懼、充分發(fā)揮水平做好準備。
其次,要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師比較感性的優(yōu)勢,盡量和學生走得近些,多做心與心的交流,尋找改變、帶動學生的契機和學習的動力。學生寫周記,常常會說些心里話,老師不妨多關注一下,更可以巧妙的籍此和他們交流,這樣,學生會覺得老師很關心他(她),而且還能說到他(她)的心坎上,從而被打動、感染,從而激發(fā)學習熱情和斗志。你,也在不經意間,讓學生銘記在心,成為他(她)的.知心人了。
最后,無論何種技巧,都少不了認真二字。認真把握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認真把握學校的教學資源,認真對待備課組活動,認真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認真是我們教學取得成功的前提,也是我個人需要不斷努力的地方。
其實,我們每個老師都想出好成績,不努力肯定是不行的,但一定要目光遠大。不要為學生成績所羈絆,視成績?yōu)槲ㄒ唬瑮壠渌活,忘了學生是主體;不要太相信自己以前的知識和經驗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沒了進取心。時代在變化,學生也是變化的,老師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
點滴心得,與諸君共勉!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5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yǎng)學生 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但是,從筆者所聽過、看過的教學觀摩課中,也產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1、對課堂流行語的反思
隨著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的教學理念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注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和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語文。這些流行語的產生本身意味著小學語文教學對人本的回歸、對學習自由的拓寬以及對個體的尊重,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熱鬧的背后有許多讓人深思的問題。1. 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
課堂上,教師言罷,教室里立刻人聲鼎沸,場面極為熱鬧。但學生喜歡的方式真的只有大聲朗讀么?這跟教師的導向有很大關系。在小學階段,教師比較強調高聲朗讀,因為,這樣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師檢查。但是,其他的閱讀方式學生難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就明確提出了要 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退一步說即使學生已經掌握了各種閱讀方式,也不要總強調 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學生不喜歡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隨心舍棄了。
2. 你學懂了什么 。
教師話落,學生紛紛舉手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場面熱烈感人。教師或全盤肯定,或蜻蜓點水式評價,不深究,聽之任之。仔細品評,我們不難發(fā)現,學生對于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面的,可謂競相紛呈。然而遺憾的是,教師的種種表現常缺乏針對學生語言表達加以點撥、引導及在情感體驗上體現 撥云見日 的功力,給人以 神龍見首不見尾 之感。更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提問單純地成了教學的形式,而沒有成為深入探究的絕佳途徑。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幾乎又是從 零起點 開始,很少去考慮學生已經獲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資源浪費。
3. 你想學哪一段,就先學哪一段
如同在語文課堂中設置了學習超市,教師根據多數學生的選擇進行教學。表面上看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實際教學中,這種方式對所有的課文都適用么?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或寫人、或敘事、或狀物、或說理。結構或并列或總分,文體有別,結構各異,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個性,一概以 你想學哪一段就學哪一段 可以嗎?而實際上,我們常?吹降闹皇墙處熖摶我粯專 真主意,假商量 而已。教師總是有辦法趕著學生朝設計好的圈子里鉆。
4. 你真棒 。
現在教師視批評如越雷區(qū)、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評就會扼殺一個 牛頓 ,夭折了一個 愛迪生 。殊不知,一味這樣只會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 溫柔殺手 。當課堂上激烈爭論的學生期待教師的明辨是非時,教師所給予的 你們都有一定道理 你們都很聰明 就會弄得學生摸不著頭腦,不知自己的觀點到底對不對,這種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賞識,只會對學生正確理解知識造成誤導。用鼓勵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種方式。然而,我們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賞識的`分寸。 什么樣的課堂才是學生最需要的
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學習有認知性學習向體驗性學習轉變。體驗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體驗和感悟,從而讓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到底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我認為主要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情感最豐富。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 人文性 ,其基點就在于 情感 。一個沒有情感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 充滿情感的我 ,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 燃燒的歲月 !
2、尊重 需要 ,注重 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或直觀演示、或猜謎語、或進行質疑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 我要學 我想學 的積極教學氣氛。 激趣 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 變苦為樂 。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師生的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也就是師生間的和諧。教學當中的 情 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 催化劑 ,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 交流的課堂 。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 交流 。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 交流 的課堂,實現 文本對話 、 師生交流 和 生生交流 。
(三)給學生一個 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 展示自己 。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啊?課堂是情感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我在教學 請、清、情、晴 這組形近字時,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我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學生說: 太陽出來天就晴,應在青的左邊放日,地上灑水就清潔是清,心里有事老想著是情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6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的教育大師,他的“助產術”教育思想自建立至今已有兩千余年,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課堂提問成為語文課上不可或缺的教學方法。它通過提問的方式,實現對事物的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漸深入,最后得出認識,催生出真理?梢钥闯鲈诮虒W上它主要以師生問答的形式進行,他在與人對話的過程中,總是引導人們離開個別去思考普遍,通過揭露對方的矛盾,尋求事物的底蘊,意在得出某種定義或概念,然后再以一般的概念應用于特殊的事物,而概念便被稱為是認識事物的指導原則。
這一過程的具體步驟是“反譏——助產——歸納——定義”:
“反譏”指從所討論的論題出發(fā)提出問題,針對學生的回答不斷地提出反問,即使學生答錯也不立刻糾正,而是接著提出補充問題加以引導,使之發(fā)現自己認識上的矛盾,承認自己的無知,否定自己所肯定過的錯誤意見。
“助產”指以暗示性的語言和相關示例進一步啟發(fā)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發(fā)現新知識并走上正確認識的道路,進而得出結論并獲得知識。
“歸納”指通過對具體現象、具體事物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它們的本質,再由特殊上升到一般。
“定義”是助產術對話教育的目的,它將所討論的具體現象、具體事物抽象為一般概念,得到關于它們的普遍性認識并表達出來。
這四個步驟又可歸納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破的階段”,即在對方認識真理之前,首先清除錯誤觀點,在這種情狀下,學生的思維被激活,思維的強度加大,思維的頻率加快。第二階段為“立的階段”,通過問答,“精神助產”,定義的歸納,讓學生敘述自己的見解,并最終達到對真理的認識。
這是一種特殊的談話法,實質是師生間平等的辯論方法,從他的談話題目就可看出,如“勇敢與怯懦”、“節(jié)制與放縱”、“善與惡”……他以學生自以為知出發(fā),破其知而使其不知,然后立知。他既破又立,普遍概念、定義、真理是他談話的目的。例如:他向學生提出“友誼”是什么這個問題,學生自由闡述對“友誼”這個概念的認識,蘇格拉底則通過反諷的方法,使學生陷入自相矛盾之中,認識自己的錯誤,接著鼓勵學生,從學生熟悉的知識點入手,引導其接近核心概念,達到他認為正確的答案。
這種引導學生敢于懷疑自己和積極探索新知的學習精神,正是新課程改革中中學語文教師應該學習的地方。為適應現代教學和中學生自身特點和發(fā)展的要求,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技能方面也應有所進步,教師不再只是課程的執(zhí)行者,而應該是課程的引導者和啟發(fā)者。在當今素質教育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啟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知識至關重要,學生不應成為被動接受知識、消極存儲知識的“記憶倉庫”。
具體說來,教學的目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傳授方法;教師和學生在學習中是平等的合作關系;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這些理念決定了課堂教學是探討、互動的過程,決定了課堂教學方法必須以互動式教學方法為主。因此,“助產術”教學法的“四步驟”,“兩階段”對當今中學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啟示,師生間的對話運用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它是平等的對話教育,這有利于建立師生平等關系。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不僅影響著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而且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蘇格拉底的“助產術”是一種師生雙方處在平等地位上的辯論方法,教師不應以身份、職位的權力來威懾、控制學生,而應以自身的知識修養(yǎng)、人格魅力及其創(chuàng)造性勞動本身來感染學生。他們在知識與人格方面都是平等的。
擺脫了注入式教學方法,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既要學知識,又要提升情感,師生的對話便成為精神上真正的平等與溝通。平等對話是師生交流和溝通的最高境界,我們應該通過平等對話的途徑使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得到升華,通過平等對話使學生不但掌握知識,更形成智慧。 其次,它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皩υ挕毙鑾熒g的共同參與,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下更容易集中精力,緊跟著老師的思路,在思維的碰撞中,學生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這遠比“填鴨式”教學法得到的東西印象深刻,而且容易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教學效率會有很大提高,課堂氣氛也會很活躍。
最后,它能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它不以直接向學生傳授知識作為教學的唯一追求,而是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討論,鼓勵學生對各種的問題提出質疑,并在師生、生生辯論中不斷誘導,使學生不斷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確的結論。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訓練了學生發(fā)現、運用知識的思維和能力,同時也幫助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潛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敢于挑戰(zhàn)的勇氣,學生的獨立思維、邏輯推理及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了啟發(fā)。
除此之外,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助產術”式教學法并不是萬能的,它的歷史局限性和單一性使其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使得一些教師在具體運用時產生了一些問題。所以,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恰當地運用。
提問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要學會有技巧地提問。“助產術”具有一定的機械呆板性:它不問對象、時間和地點,總是運用同一套問答法,一個程序地問下去,這樣就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個別差異性,這并不是一種靈活多變的好方法。有些老師提問次數太多,問題質量低,不具啟發(fā)性;或提問的時機與場合不對,常在學生不愿回答的時候提問,該提問的地方不提問;或大多是老師問,學生答,很少有學生主動發(fā)問的情節(jié),甚至有時教師直接帶出答案,再反問學生“是不是”、“對不對”……
因此針對課堂提問,教師應該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和思想上的難點來有效提問,避免“滿堂問”。提問還應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能引起學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價值,從而激活學生思維,培養(yǎng)其“善問”精神,引導學生主動提問,主動求知。當學生在問題面前卡殼時,最好用旁敲側擊的辦法引導學生,而不能像蘇格拉底那樣自己就說出答案,然后問學生“是不是”,這樣的提問與灌輸并無不同。教師可以將問題變成淺顯的小問題讓學生理解,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或班級名義進行討論甚至爭辯,自主探究答案。
它的單一性要求教師結合其它的教學方法,如討論法演示法等優(yōu)化“助產術”。“助產術”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的提問,且它的最大缺陷是只適應于從已知到未知,這就需要學生和教師都要對其所討論的問題具備一定的知識,并積極參與,否則問答便無法進行。因此教師要有充分準備,做好周密計劃,做好隨時應對學生的準備,且中學生已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和知識儲備,更應注意學生探求真理、追求知識的愿望和熱情。一旦發(fā)現學生缺少這樣的興趣,教師就應該注意運用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
在現代的閱讀教學過程中,講究課堂的對話藝術,如李百艷老師在講授《一千張?zhí)羌垺愤@篇文章時,師生對話在表面上看來完美無缺,實則有很多漏洞。她以文章的題目作為切入點,提出問題:“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給課文重新擬一個標題!边@是個很好的開始,她通過這一步希望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在學生回答過程中,她也很好地做到了適時點評和追問。但是,她在最后沒有總結前面的答案,而是隨著學生的思路“隨風飄去”,進一步提出問題:“隨風飄去的還有什么?”這就將問題引向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上去了,老師希望學生學到的和學生實際學到的產生了偏差。這位老師沒有很好地通過提問把握課堂,提問出現了一定問題。
蘇格拉底的“助產術”教學方法,經過歷代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正在不斷完善。雖然它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但有助于激發(fā)學生思考、活躍學生思維,對我們今天的中學語文教學實踐仍有很多啟示。所以,要充分把握“助產術”的實質,把它適當地、正確地運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去,使它成為一門屬于自己的藝術。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7
“題好一半文”說的是寫文章時命題立意的重要;“以題統(tǒng)文”說的是讀文如能以題意提挈則事半功倍。兩者都說明了題目對文章的舉足輕重。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若能以審題、解題為契機,引導學生從初讀課文中探究,就能強化初讀的目標意識。
我在教《囑咐》一課時,初讀后先讓學生說出“囑咐”的近義詞(吩咐),然后啟發(fā)大家思考:“囑咐”和“吩咐”的意思一樣嗎?它們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圍繞課題“囑咐”,你覺得課文會告訴我們哪些問題?學生熱烈討論,我引導歸結為:
。1)誰囑咐誰?(母親囑咐孩子)
。2)什么時候囑咐?(四五歲的時候、再大一點、上了學以后)
。3)在什么地方囑咐?(菜畦里、床邊)
。4)為什么囑咐?(我跟母親學勞動、我欺負小伙伴、母親因為助人而病倒)
。5)怎樣囑咐?(母親笑瞇瞇的看著我,黑亮的眸子閃著光芒;閃著淚花、嚴厲逼人的'眼睛;疲倦而閃著亮光的眼睛)
。6)囑咐“我”的的結果怎樣?
然后,我讓大家初讀全文。初讀的任務是找出幾句話大致說說這6個問題的答案,并想想哪些問題是我們容易解決的,哪些需要進一步深入學習的才能解決的。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大家分段,找出課文的重點詞句。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8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童話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內容淺易易懂,很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這個故事教育學生: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
在教學本課時,我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是這樣設計的:
導入環(huán)節(jié):
低年級學生還是以玩為主,抓住學生這一年齡特征,在導入新課時,我先模仿自然界風、雨、雷的聲音,接著再故做神秘地發(fā)出“咕咚”的聲音從而引入課文學習。這樣的導入是為了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營造一種將閱讀期待。
字詞教學:
針對本課生字較少,我對字詞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讀好文中較難的四個句子,但是我對四個句子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一句要求讀出“拔腿就跑”的感覺來,第二句讓學生讀準“呀、啊、哇”三個較難讀的語氣詞。第三句則是讀準兒話音“大伙兒”。最后一句要求根據標點讀好停頓。四個不同的句子,四個不同的讀書要求,扎實地完成字詞教學,為課文的讀文做好鋪墊。
精讀文本環(huán)節(jié):
1. 通過朗讀訓練讓學生加深對課文中心意思的`理解。學生在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思考交流:當聽到咕咚聲音時,小兔、小猴、狐貍、大象、野牛等怎樣做?怎么說的?接著我根據學生的回答抓住重點,因勢利導,指導朗讀,如:兔子、小猴兒,大伙兒說的話要讀出驚慌緊張的樣子。這樣通過多次反復朗讀品味課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學的能力。
2. 角色演評,滲透德育。童話故事的教學運用“角色演評”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使學生對童話隱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內化和升華。在學生朗讀動物們的喊叫之后,我安排了一個角色表演,目的是讓學生對角色有所理解,在表演結束之后老師馬上進行現場采訪,問小動物們:為什么逃跑?咕咚是什么?在有趣的表演中再一次感受動物的盲目、可笑。
3. 抓住重點字,理解課文內容。在朗讀感悟、表演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字“跟、跑、叫”明白兔子、猴子等小動物的可笑。抓住“攔、問”兩個字體會野牛的鎮(zhèn)定自若。同時通過重點字的對比引申到對動物們表現的進行對比。
練習說話、升華內容環(huán)節(jié):
本文的內容是較為簡單的,但是他所蘊含的道理是很深的,在學生笑過之后我安排了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我們有沒有類似這樣的事情。通過說來訓練語言的水平同時挖掘課文的深層道理。
在今天的教學中學生的朗讀較為到位,把動物們的慌張、尖叫很好的感悟出來了,但是對于文中的深層含義:“遇事學會動腦不要盲目跟從”這一道理沒有很好的理解。以至于在最后的說話練習中學生不知所云。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要用心。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9
教育敘事,即是講有關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體敘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講述教育故事,體悟教育真諦的一種研究方法。非為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通過教育敘事展開對現象的思索,對問題的研究,是一個將客觀的過程、真實的體驗、主觀的闡釋有機融為一體的一種教育經驗的發(fā)現和揭示過程。
語文課上的問題主觀性都是比較強的,答案并非唯一。教師不能用參考書上的現成答案來束縛學生的思維,而要鼓勵他們積極地獨立思考,要求他們不人云亦云,不唯書本、唯老師,敢于發(fā)表獨到的見解,因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打開學生思維的空間,期待更新更好的答案,學生就能掙脫標準答案的束縛,展開想象的翅膀,閃現智慧的火花。只有這樣,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才能得到訓練,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在一次詩詞賞析課上,同學們賞析柳宗元的《江雪》,一個同學提出了這么一個問題:“這么寒冷的下雪天,這位老人真的是在釣魚嗎?”一石激起千層浪,是啊,不是在釣魚又是在干什么呢?教室內鴉雀無聲,學生開始了深思。一分鐘之后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老人感到十分孤獨,每一行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千萬孤獨’。”有的說:“老人是在獨自欣賞雪景。萬里江山,粉妝玉砌,漁翁之意不在魚,在乎雪景之美也。”還有的說:“這位老人看起來很清高!痹娙四欠N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跡不正隱含其中嗎?最后一個學生說:“他在釣一個春天!笔前。靵砹,春天還會遠嗎?詩人在經受重重打擊之后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來嗎?學生的詮釋獨具慧眼,精彩至極。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睂W生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判斷,敢于提出自己發(fā)現或設計的問題,其思維更具挑戰(zhàn)性,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一位老師指導學生閱讀《皇帝的新裝》,有個學生說,這篇文章是安徒生靠想象來寫的,我也設計了一個問題來激發(fā)同學們的想象創(chuàng)新能力。問題是:皇帝最后意識到自己受騙了,但出于皇帝的尊嚴,還不好承認。假如你是那位皇帝,你有什么高明的辦法來治服騙子?(這只是一個假設,并不是這篇文章的繼續(xù),學生討論交流)幾分鐘之后,有同學發(fā)言,我有一個辦法:先以賞賜這兩個騙子為由,把他們招進宮。然后宣讀圣旨:“皇帝為了答謝兩位織師,又特意請人設計了一套衣服,這件衣服也有一個特點,就是誠實的人穿上這種衣服用鉆刻刀在上面刻花,人就會有接受穴位按摩的感覺,特舒服。請馬上為兩位織師更衣。”兩個騙子穿上衣服在接受鉆刻刀刻花的`過程中受盡折磨……還有同學說,我也有一個辦法:就是把騙子招進宮后,皇帝以衣服輕飄為由,讓兩個騙子在衣服上鑲上寶玉,如果三柱香后鑲不上,就要推出午門斬首示眾,騙子自然被治服。同學們聽了這高明的辦法,立刻總結出了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牙還牙,以毒攻毒”的做法。在這里學生的思維源于教材而不拘于教材,其創(chuàng)新性得以充分展示。
所以,要讓每一個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潛能都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發(fā)展,這就需要每一位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確立“人人發(fā)展”的理念,培養(yǎng)“人人善問”的習慣,激發(fā)“人人求新”的欲望,提供“人人參與”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的人才。
反思:如果老師在學生求異思維過程中善于推波助瀾,往往能掀起辯論的高潮。實踐證明,學生只有在辯論中才能不斷碰撞出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所以教師要善于營造民主氣氛,寬松和諧的氛圍,創(chuàng)造討論爭辯的環(huán)境,鼓勵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及時提出,每個同學都是課堂的主人,對于同學的看法、課文劇的編排、老師的見解要敢于質疑,敢于挑戰(zhàn),敢于否定,讓學生在質疑爭辯的過程中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10
學生是涌動著無限活力的生命體,是發(fā)展的,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是教育的起點和歸宿。我們的教育應是溫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潤物無聲。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學習生活,才能撥動學生生命的情弦,我們的教育才會生氣勃勃。
一、想起那善意的謊言
班上有幾位同學語文成績很好,口齒伶俐,性格活潑,語言表達能力強。而有幾位同學語文成績較差,膽子很小,口頭表達能力不強,但也比較聰明。
平常上課我提出問題,總是擔心表達能力差的同學表達不清,回答問題耽誤時間,完不成教學任務?傁矚g叫到表達能力強的同學,發(fā)言時口若懸河,不斷贏得陣陣喝采;偶或叫到成績差,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同學,語文就是沒有那幾位同學伶俐,顯得有些木訥,招來其他同學的竊竊私語,或一陣嬉笑。對于他們的回答,我對不同學生的評價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對表達清楚,語言明晰的精彩報以贊許的微笑,對表達不清的回答鼓勵補充,雖然多次看到孩子坐下時有些失望,但也沒覺得自己對他們有什么不公。
有一次,我打開孩子們的話匣子,開展了敞開心扉向老師寫句心理話的活動,一個孩子寫道:我不太聽話,得不到同學們的掌聲,老師的表揚,因為我課上發(fā)言和作業(yè)都沒有小宇做得好。這個學生其實也很聰明,就是不太認真罷了。我忽然意識到,我犯了一個不呆饒恕的錯誤,我傷害了一顆顆幼小的'心,我決定要讓這部分學生得到掌聲,得到表揚。
上課時,我就叫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尹懷燦同學發(fā)言,總會有些不完備之處,然后叫語言表達較差的鄧林同學補充,就會使整個答案更詳盡,老師就說把這兩個同學的發(fā)言合起來更好了。于是,語言較差的孩子博得了喝彩、表揚、掌聲分享給表達較差的孩子。雖然,他們的回答有些不準確,但我對他們的表揚,其實是善意的謊言,只不過是為了幫他們樹立自信,讓他們獲得成功感。想起那一次對優(yōu)等生的表揚時,同時又表揚了發(fā)言較差的孩子,對表揚能力較差的孩子來說,我善意的謊言幫助孩子們增強自信心,漸漸地他們思維明晰了,能大膽地舉手發(fā)言,作業(yè)也認真多了,對語文也有興趣了。
二、讓學生愛上語文課
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只有強烈的愛好和求知的興趣,才會在學習中產生良好的心理反映,進入積極思維之中。語文教學得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養(yǎng)學習語文的熱情。
1、情境渲染,激發(fā)興趣
良好的開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老師能在學生學習新課之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帶領學生登堂入室,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在教學中常用故事、謎語、觀看影像資料、看圖、設置懸念、提出疑問、歌曲、敘述文中重要情節(jié)等形式引入新課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2、巧設活動,激起興趣
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才會有真實的體驗與深刻的感受,身臨其境與隔岸觀火就是不一樣;顒拥男问接姓f一說、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議一議、辨一辨、游戲、實地采訪、參觀、親自操作等。比如我在教學《一個都不少》時,課文篇幅較長,但內容淺顯,我就采用了演一演情節(jié),先告訴學生想扮演誰,要讀好這種動物的語言,做好動作,兒童都想來當演員,得到獎勵。于是,教室里六種小動物,連同一個馬老師樂開了花,讀的讀,背的背,顛的顛,躺的躺。一會勹,老師選定主持人,學生評委,再現了互相幫助,關愛他人的動人情景。發(fā)揮了學生的聰明才智,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3、滿足心理成就感
每個人都渴望取得成功,更何況年幼的孩子。語文課教學應多緞帶孩子們成功的機會,滿足他們的心理成就感。勝利產生興趣,失敗挫傷進取心。我們老師應蹲下身去,站在孩子的高度去思考,去評價,去理解,看到孩子們的優(yōu)點,賞識他們,增強他們的信心。比如那次教學《游子吟》,教學完畢,讓孩子們體會母親的愛。我進行美文賞析,要求孩子們寫小詩贊母親。
讀詩:
媽媽的愛
一個很熱很熱的夜晚,
我從夢中醒來,
媽媽正在給我扇扇子,
汗水濕透了她的衣衫。
啊,媽媽的愛是清涼的。
一個很涼很涼的雨天,
媽媽到學校接我,
把雨傘遮在我的頭頂,
雨水打在媽媽的身上,
!媽媽的愛是遮雨的傘。
孩子們一遍又一遍地吟誦著,我說你知道媽媽的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11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參與活動的意識。本節(jié)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教師能深入學生心里,采用同學們最喜歡的謎語來導入活動。在生字教學中,通過猜字謎,讓學生給生字編謎語,同學們的興趣更濃了。激發(fā)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我很成功地把學生引入到課堂情境中來,學生們積極主動參與。
2、 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實踐性。
課前的準備工作做得很充分。在課前,老師就布置同學們認識鳥蛋。上課自己找記憶生字、生詞的方法,達到自求探知的目的。同學們互相幫助,共同記憶,再由老師解決共同存在的問題。
本節(jié)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充分展示學生的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參與能力。打破了以往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解決問題,真正體現愉快教學的特點,適應素質教育的新課堂。
教學反思二
這節(jié)課我緊緊把握“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生采用合作,自主的學習方式,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較好,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像能力,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學會欣賞美的自然現象。創(chuàng)新智能落實到了具體的過程中,保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這節(jié)課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教師應從“適應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發(fā)揮主導作用,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在“實”字上下功夫,求效益,這很重要。我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也受到了美的熏陶,收獲不小。教學相長,這其中的快樂,只有自己知道。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12
近幾年時?梢钥吹揭恍┯嘘P中學生自殺和殺人的報道,一幕幕慘劇令人觸目驚心,生命教育迫在眉睫。這是個嚴肅而現實的問題,俗話說“文以載道”,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祖國的語言文字教育的同時,更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重任。語文教育中的教師和學生都是進行生命活動的主體,教育是他們生命中有意義的構成部分,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以整體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各種學校教育活動中去。教師與學生是教育活動中兩個互為依存又各自獨立的矛盾統(tǒng)一體,要想獲得各自生命的全面而和諧、自由而充分、獨特而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必須從生命的視角來關照師生的共同成長,依賴教育活動中兩個生命主體間的交往和互動、理解和支持,并通過平等的交流對話,在語文這個充滿生命關愛的錦囊中獲得人生的啟迪、體會生命的真諦。
隨著人類生命意識的日益凸顯,對人的生命及其價值意義的思考,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精神的主旋律。教育是人的教育,理應從關注人的生命出發(fā),追求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不斷提升人的生命質量,通過對個體生命整體發(fā)展的成全來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現實告訴我們,生命教育刻不容緩,事實告訴我們,中學語文應該肩負起進行生命教育的責任。中學語文是學生生命成長的重要土壤,是體驗生命律動、實現生命價值的一種活動,關注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和生命發(fā)展是它不可推卸的責任。
讓我們把學生真正當作鮮活的生命體來進行教育,把教育目的、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都同生命發(fā)展聯系起來,以哺育生命健康成長、提升人的生命質量為教學宗旨,始終關注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關注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力求把他們培養(yǎng)成理解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愛惜生命的人,并能夠在此基礎上關愛他人、熱愛自然,使他們的生命價值得到最大的體現。語文教師應該站在“生命”的高度,既要以自身的力量感染和引導學生的成長,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學習,提升能力,發(fā)揮生命的光彩和力量。從生命教育的視角來引導學生自覺地思考生命,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將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會之中,從而真正地享受生命、體驗生命、創(chuàng)造生命、建構生命。
當然,在語文教學中實踐生命教育的理念,還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大背景充分重視每個生命個體,只有大環(huán)境的支持以及相關的后續(xù)環(huán)節(jié)都跟上,語文教學的改革才能更好的向前發(fā)展。
盡管作為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在應試教育的今天,它的實踐異常的艱難,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一個不斷變革和進步的年代,教育教學都將因生命而綻放光彩!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13
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精美的月亮圖片,新穎別致的動畫視頻,還有我精心設計的教案,帶著滿懷的信心,我領著學生走進了蘇軾寫的這篇經典大作中。課中,我用月亮的圖片來渲染情境,用有感情地朗誦來熏陶學生,使學生們很快走進了這首詞的意境當中,當我講到“宮闕”、講到“瓊樓玉宇”,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那個正在月下憂郁而愁悶的蘇軾,那個有才華卻不能施展的他,正在黯然神傷,借酒消愁,于是,靈機一動,加入了這樣一個情境渲染:在這樣的`情景下,你要是蘇軾的話,你會想到什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孩子們說得那么繪聲繪色。
結課的時候,我運用了相機照相片的原理來引導學生體會他那種曠達的胸襟,用一種慷慨激昂的話語訴說著蘇軾這不平凡的一生,想像著這富有哲理的語言:“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又是何等的一種情懷。教完此首詞,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也許是被蘇軾那種豪放的性格,與眾不同的人生思考所感染吧,同時,更為了這首經典之作拍案叫絕,清朝詞評家曾說過:“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可想而之,這首調整在當時詩詞創(chuàng)作中影響有多大,可是,冥冥中我不禁慢慢懂了,詞中不僅僅有著那優(yōu)美的意境,那精彩的語言,更有著蘇軾他整個人生的寫照,他在問天是何年,問月幾時有,其實在問自已的人生該如何走,面對人生的苦難,他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一無返顧地奮發(fā),面對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邁地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面對逝去的青春,他在唱:"誰道人生無再少,休將白發(fā)唱黃雞!”,這一篇篇經典,正是他奮發(fā)的見證,他走出了一個千古不衰的輝煌人生。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14
時間如行云流水,我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以及本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也近一個學期了,這一個學期在工作中,我不斷的反思學習,努力使自己不會愧對“鑄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稱號,F總結自己的教學工作如下:
本學期,我堅決落實學校的有關教育教學計劃,嚴格執(zhí)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狠抓教學常規(guī),努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 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作為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作為今年的新老師,又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我深感任重而道遠。剛開學的幾個星期里,我不斷向學校資深教師學習,采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二、 認真?zhèn)湔n。
這學期學校開展的師徒結對活動讓我收獲頗豐。我明確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圖解對活動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寫好教學反思。
三、 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建高樓大廈的地基一樣是非常主要。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課外閱讀等方面作了努力。
四、 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作為一位新教師,我存在的不足有很多很多,經驗不足, 努力不夠,教學基本功不夠扎實。在教育教學中對學困生的關注不夠。從拼音抽測到古詩背誦再到考試,我發(fā)現班上七八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這還需要在下學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幫助。家長配合不夠。說明我與家長的溝通還不夠,這將是我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之一。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會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積極向身邊的老師學習。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 篇15
《窮人》是一篇老課文啦,之所以說它老,是因為存在于小學語文教材里的時間很長,然而對于我來說,它卻是新的。
在上課之前,我仔細閱讀了《教師教學用書》上的教材分析以及教學建議,并抱著第一次教的良好心態(tài)閱讀了課文,就自己感觸深的地方做了標記。同時根據這一組的導語,確定了“學習作者通過環(huán)境和人物對話、心理的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的教學重點。課上,學生根據一般事情發(fā)展順序,比較順利地讀懂了課文的內容,并初步體會到了人物的美好心靈。一切都和預想的差不多。
當課進行到感悟桑娜抱回西蒙孩子之后的心理描寫的時候,學生們的表現令我吃一驚:
。薄ⅰ八男奶煤軈柡,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李家炯站起來說:“我從這句話感覺這是桑娜出于她自己善良的本能而做出的'行動,是內心深處的想法!
聽到他的話,不禁使我對學生們另眼相看,原來他們會比老師想得更深、想得遠,比我預設的──同情窮人,關心窮人更貼切,更能說出桑娜的品質。這是孩子自己讀書后的收獲,是他自己最真摯的感受。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揍我一頓也好’!”
師:由這一段我們看到了一位正在(
。┑纳D。
生:擔心的、擔憂的、心神不安的……
師:桑娜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因為他家里很窮,窮到了只有吃魚的地步,而魚也是她丈夫用生命換來的。
生:因為他們家只能勉強填飽肚子,丈夫還必須不顧惜身體地去打魚,桑娜還必須從早到晚不停地干活,已經窮到了不能再窮的地步了,再抱養(yǎng)兩個孩子,就是窮上加窮,因而桑娜害怕丈夫不同意。
生:他們自己的孩子已經沒有鞋穿,更別說再養(yǎng)兩個孩子,桑娜為丈夫擔憂。
在學生聯系上文的環(huán)境描寫來談自己對于桑娜心情的理解時,我恍然明白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這篇小說的構思,也明白了為何將老課文《窮人》安排在了本組課文的第一課,是為了達到學生“學習本組課文,要在讀懂課文、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學習作者是如何通過環(huán)境、人物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抒發(fā)美好情感”的起步訓練。
謝謝我的學生們,我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有所進步,將白紙黑字的教案,將課堂前的預設,演繹成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對話、交流,在與他們的對話中,我和他們一起成長。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反思02-07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反思04-09
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反思03-17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15篇03-26
高中語文教育教學反思04-05
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反思04-04
語文教育教學反思工作總結04-03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反思8篇03-07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反思7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