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常談》讀后感(通用16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典常談》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經典常談》讀后感 1
這個暑假我讀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經典常談》一書,該書主要介紹了我國古代文學的基本知識,囊括了朱自清先生對于例如四書五經等一系列諸子百家作品的獨到見解,可謂是國學入門書,讓我深有感觸。
朱自清先生的這本書的書目編排順序上依次是: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書中自序中說各篇的排列按照傳統(tǒng)的經史子集的順序,并按照傳統(tǒng)的已經將小學書放在最前頭。所以這樣一個比較循序漸進的次序也讓讀者能更好地來理解該書的宗旨。朱先生也說,要讀懂這些書,特別是經,史,子,集就必須先從理解字義開始,所以他選擇把《說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謂是用心良苦。
通觀整本書,朱自清先生不僅對于每一部著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釋,其中更包含了他自己獨到的見解。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它不僅僅是所謂的經典常談,更是一本對于經典著作的'導讀。
縱觀世界,現(xiàn)在全球一體化已經深入我們的內心,世界市場也已經初具規(guī)模,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新的文化,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已經越來越少的在關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越來越少的家庭會給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傳統(tǒng)的教育,越來越少的孩子了解我國古代還有如此精妙的作品,當然這也包括我自己。在讀《經典常談》這本書之前,我只知道我國古代有一段時期百家爭鳴那段時期出現(xiàn)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但我并不了解它們,直到我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我國古代的作品,是我國歷史上最璀璨,也是留給我們最寶貴的一筆財富。
雖然,我們目前無法改變這些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正在走向沒落的現(xiàn)狀,但我相信就目前而言經典是不會消失的。如果我把經典比作一個景點,那么這一景點一定需要一個向導,而朱自清先生的這一本書正好充當了這一角色,他在這本書中詳細介紹了何謂經典,更介紹了這些經典可以流傳千古的原因,在這本夾敘夾議的書中,我了解了我國古代經典的博大精深。
那么然是經典常談,那么這也就說明我們不應該卻忘記這些經典,因為無論什么時候,學習這些經典對于我們來說都是有意義的。
《經典常談》讀后感 2
暑假里匆匆觀覽了朱自清先生的這本《經典常談》。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漫長的歲月中,先人留下的許多的文化遺產。這些經典多而難讀,讓人望而生畏,敬而遠之。朱自清先生似乎見到了這個,整理了經典,就有了《經典常談》一書。這部書所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傳統(tǒng)的“四書五經”等著作,是群經,史,子,集四部中的一些最廣為流傳、最為經典的著作。在朱先生的這本書的書目編排順序上依次是: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第,文第。書中自序中說“各篇的排列按照傳統(tǒng)的經史子集的順序,并按照傳統(tǒng)的已經將“小學”書放在最前頭!边@樣的次序能讓讀者更好地理解該書的宗旨。朱先生也說,要讀懂這些書,特別是經,史,子,集就必須先從理解字義開始,所以他選擇把《說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謂是用心良苦。說起《說文解字》,原先我家有一本,一直沒有人看以至于忘記了家里的這本書,后來有需要就又買了一本,放到書柜里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那里已經有一本了。《經典常談》也是這樣,假期里想看一本書,一翻,這個書有兩本,不同出版社出版。買了一次還要再買一次,想來這書確實是好書啊,就是沒有去讀它。經常是買了書不讀的`大有人在啊。在我們的生活里,慢慢地讀書、品味書香已經成為奢侈的事物,大人、小孩讀點好書不容易啊。
朱先生的這本書被稱為“經典常談”,其實應該是“經典導讀”。眾所周知,我國舊時的教育就是讀經的教育,讀經是唯一的項目,新式教育廢止了讀經。民國后,雖然有讀經運動,但是都失敗了。在近年的素質教育浪潮中,逐漸地,讀經成為熱門項目,如我這般的人,讀書的時候沒有讀經典,做了媽媽后,和孩子一起讀,雖然沒有國學基礎,但是朱先生的經典導讀應該算是通俗易懂。書是薄薄的一本,即使一些生僻的文字,讀起來也不會費很多時間。所以,建議大家有空讀一讀,從經典文字中去關注華夏文化,就是希望“讀者能把它當作一只船,航到經典的海里去。”
讓我們的華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傳。
《經典常談》讀后感 3
朱自清先生著這本《經典常談》,也許正是認識到了在他那個時代,我們過去的教育在某一個方向有所缺失,或者太超前,或者太落后——總之不在中間。朱先生在序里說:“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边@句話放在哪個時代都是受用的。不論是學生還是學者,平民還是教授,在求知的路上,人們總會錯過一些,迷失一些。而這本《經典常談》,正是引導那迷途之人,迷茫之人,去“見識經典一番”的.指明燈。
《經典常談》可以算是一部“指南”,朱先生將中國古典文化中的精粹一一梳理成篇,仿佛列了一個書單。而他對這份指南的度把握得也非常耐人尋味。論《尚書》,他不征引這部被稱為“中國最古的記言歷史”的古典中的人言,卻不惜筆墨地敘述《尚書》流傳的曲折,探究今古文之爭的淵源,讓人不禁好奇,是怎樣的一部《尚書》,能在千百年里演繹出如此驚心動魄的史跡。談《史記》,他也不拿那些流傳千古的列傳本紀說事,卻講太史公一生如何坎坷,如何發(fā)憤,如何終成一家之言,在史記的大身影下畫出了司馬遷的小身影——他和《史記》一樣偉大。這也讓讀者不禁想去窺一窺那部“無韻之離騷”的華彩。
《經典常談》讀后感 4
趁著這個寒假,我讀完了朱自清先生所寫的名著《經典常談》!督浀涑U劇肥侵熳郧逑壬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專門為中學生撰寫的,因為里面含了許多十分重要的知識,所以它也被立為了初中必讀書目之一。
朱自清原名自華,號實秋,后又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江蘇省東?h(今連云港市東海縣平明鎮(zhèn)),后隨父定居揚州。他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督浀涑U劇愤@本書主要介紹了我國古代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識,還包括了朱自清先生對四書五經的一些獨到的理解。朱自清先生的《經典常談》全書共主要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里》,《春秋三傳》,《四書》,《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還有系統(tǒng)性的'介紹了中國古代文學的發(fā)展與歷史脈絡。這本書可謂是滿滿的都是作文吧知識。
我想,撰寫《經典常談》朱自清先生心中應該有一個宏偉的想法:所有人都能看到這本書,書中的內容也可以啟發(fā)一般人對經典的無限興趣,對經典的空前熱愛,將他們都引到經典的大道路上,使年輕人們都了解經典傳統(tǒng)文化。而我記憶最深的是《戰(zhàn)國策》里,蘇秦連橫失敗,“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于是他發(fā)奮努力,夜里讀書“倦了要睡,用錐子扎大腿,血流到腳上”,后來合縱功成,“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頭,嫂嫂爬在地下謝罪!边@就是世態(tài)炎涼,多少悲從中來,在失意之時,所有的至親都對你避而遠之甚至是出言嘲諷,正因為如此,所以才要加倍的努力,干出一番事業(yè),讓曾經看不起你的他們,不得不對你低頭不得不向你道歉。這個道理是我在讀完整本書后一直記得的。
看完這本書,我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記錄經典內容的書,而是一個帶領我們在經典大海中遨游的指南針。
《經典常談》讀后感 5
“經典名著”就是我們中小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雖然之前也看過,但是真正接觸的時候,卻還是感覺有太多東西要去看的,以前都不明白,但是經過一個假期的努力,以前的一些看起來不是那么簡單的。
“經典名著”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之一。這些財富都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這些財富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之所在。
讀了《經典常談》之后覺得這門課很有意思,這門課不僅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升華,也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傳承。《經典常談》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華的一個展示,它讓我們了解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內涵,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讀完這本書,我對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們了解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現(xiàn)在的`主要精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精華之寶,也是我們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的精華。
《經典常談》讀后感 6
看完朱自清先生的《經典常談》,我的內心激蕩起層層漣漪,沉浸在這本書所呈現(xiàn)的高度和深度,以及我所能接受的程度,不禁感嘆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在幾千年的滄桑巨變中,依舊那樣璀璨奪目、熠熠生輝,依舊是讓我如此期待。在幾千年歷史的長廊里,人物和中華文明一樣,都在不斷前進,整體更簡單。魏晉時期形成的楷書一直沿用至今。今天,文字仍然是國家和人民之間的重要橋梁。
《諸子》第十中,同儒家為顯學的墨家所主張的“兼愛非攻”,超越了時代,在今天依然有著非同凡響的現(xiàn)實意義。中國走和平發(fā)展的道路與墨子“非攻”的思想是一致的。而中國所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行九年義務教育”是“兼愛”的真實寫照。
文化的力量可以跨越時空的阻隔。每一個思想都是祖先智慧的結晶;每次回頭看他們,都是文化傳承智慧的結晶;每次回頭看他們,都是一種文化傳承。
驚訝與自豪之余,我深深嘆了口氣: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大多數人往往害怕中國經典,結果就是遠離它們。其實文化是刻在我們骨子里的基因。也許現(xiàn)在已經不是顯性基因了,但它還是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很可惜,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當我們將傳統(tǒng)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時,我們的個人生活就會錦上添花,刻苦學習時,我們知道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人處事時,我們明白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相信,常讀經典,扎根傳統(tǒng)文化,一定會讓我們血管里流淌的中國紅更加耀眼。我相信,這個讓中華文明屹立千年的文化瑰寶,一定會讓我們偉大的祖國在新時代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經典常談》讀后感 7
最近讀了朱自清先生的《經典常談》一書,自朱自清先生逝世已六十余年年,看了這本書,書中字2020里行間都閃現(xiàn)出他嚼飯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追懷不已,并為其短暫的生命而惋惜。
書中從普及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出發(fā),對《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國語》、《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十多種中華文化經典和諸子百家思想,以及詩、文、賦等文學體裁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和分析,為廣大青年解讀中華文化經典開啟門徑。語言簡潔明快,把握精髓,是難得的導讀精品。
作者在書的序言中闡述了何謂經典,經典就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遺產由中國文字2020記載下來的東西。然后說明經典都包括哪些書籍,這些書籍共有十三種。這十三種書籍的`作者,產生的原因,書的內容,及該書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分別逐一地作了介紹,這種夾敘夾議的過程就構成了全書的內容。這本書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書,因為朱先生在書的序言里說,經典訓練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項目之一。他的這一主張得到當時教育部的認可和教育界許多人士的贊同。
《經典常談》讀后感 8
讀《經典常談》談國學經典斐名中外的西南聯(lián)大中文系有三位著名的系主任,他們輪流坐莊,羅常培、朱自清和聞一多,其中對我個人而言最能叫上名字的就是朱自清,因為上學的時候學過他的三篇文章:《春》、《背影》和《荷塘月色》,其他兩位大家知之甚少。即便對于朱自清先生也并不知道多少,不知道還有什么作品或者什么精妙。今日讀了一本1942年其編寫的《經典常談》,一本大師編寫的了解中國古代文化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門指南,才領略了大師的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信手拈來。這是他寫給中學生的一本書,普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沒有任何個人的觀點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卻是“發(fā)揚、介紹、修正、推進我國傳統(tǒng)文化”,對歷史經典的“切實而淺明的白話文白話文導言”。
對于中國的文學經典,雖然每個中國人都度過第一點,但我想有宏觀了解的卻不多見。既沒有人教,也沒有人談。朱自清先生寫《經典常談》就是要我們用“科學的選擇和閱讀方法”,“幫助人們以有效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率,從浩繁的書海中獲取對自己有用的'知識,以集成和發(fā)揚前人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這本書讓我們“閱讀經典”,了解經典。中華文字3000年,最早是出現(xiàn)于殷商晚期的甲骨文。而在此之前“結繩而治”,“后世圣人”刀筆刻字于牛骨龜甲,用于記錄文化歷史的開端“卜辭”。傳說的“倉頡”或許是“商契”,商民族的祖宗的意思。到了周朝演化為“籀文”(大篆),后來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秦國的文字小篆成了國書。古代文字四種書寫方式,契、鑄、書、印,對應的不同的材料“骨、銅、簡、泥”而異。這是來自于《說文解字》的知識!兑捉洝反砹酥袊说闹腔郏昂映鰣D,洛出書”,這是傳說的出處。甲骨經火燒斷吉兇是“卜”,蓍草數數目斷吉兇是“筮”,“筮短鬼長”,古代判斷小事吉兇用筮,大事吉兇采用卜!兑捉洝吩瓉硎且徊壳杏玫捏邥,包含三部分:連山、歸藏和周易。需要注意的是儒家的《周易》是種哲學,民眾的《周易》是種巫術!渡袝反蟛糠忠彩遣忿o,是當時的“雅言”,包括“虞、夏、商、周”四個朝代的號令,這些號令多成為“誓”和“誥”。平時的號令叫“誥”,軍事的叫“誓”,君告臣的叫“命”,臣告君的有時叫“謨”。是漢朝人編輯了歷史檔案,改稱為《尚書》,“上古帝王的書”。值得注意的是王肅的《古文尚書》是偽書,伏生《尚書》才是真本。歌謠是《詩經》的源頭。
隨口唱的是徒歌,隨著樂器走的是樂歌。歌謠的詞由樂工記錄下來就成了《詩經》!霸娧灾尽,志不是抒情,而是關聯(lián)著教化或政治。孔子對詩斷章取義,詩被用來討論做學問做人,是要鼓舞人、聯(lián)合人,增加閱歷,教化眾人。天地君親師,代表《禮》的三本:天地是生命本源、親是祖先、君師是政教的本源,禮包羅萬象,人情不能忘本。儒家教人和平、教人節(jié)制,建立社會秩序和政治制度,就要遵守“禮”,叫做“禮治”。“春秋”是古代記事史書,傳說孔子作《春秋》,“尊王攘夷”乃是《春秋》大義。史官記事兩個目的:征實和勸懲!蹲髠鳌贰ⅰ豆騻鳌、《谷梁傳》是《春秋》三傳。左氏重敘事,公、谷重解經。《左傳》參考群籍,詳述史事!洞髮W》《中庸》《論語》《孟子》是四書,要先讀《大學》,再讀《論語》《孟子》,最后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中庸》傳授心法,是儒教道統(tǒng)的根本。韓魏趙三國分晉,田齊代姜齊, “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春秋進入戰(zhàn)國。六國親秦抗秦,即是“合縱”“連橫”,202年的歷史,劉向編纂成了《戰(zhàn)國策》,“捐禮讓而貴戰(zhàn)爭,棄仁義而用詐譎,茍以取強而已矣”。《史記》《漢書》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紀傳體”史書,是二十四史“正史”的源頭。兩書各有所勝,班、馬并稱!妒酚洝肥峭ㄊ,記錄到漢武,《漢書》是斷代,起于高祖終于王莽之誅。
《史記》成于司馬一人之手,“文直而事核”,《漢書》成于四人之手,“文贍而事詳”,異曲同工,并稱“良史”。諸子百家源于士農工商,源于詩禮樂崩,“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儒墨老陰,諸子爭流;獨尊儒術,多虧董仲舒!辭賦最有名一句“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最有名是屈原和宋玉。賦不算是詩,是我國特有的體制,雖有韻,但是接近于文。漢武立樂府,調子分為“楚聲”和“新聲”。楚聲成了五言詩的源頭。建安三曹用樂府舊題改作新詩。晉代阮籍奠定了五言詩的基礎。唐初仿作樂府,始有七言詩。李白杜甫提升了唐詩的高度。最早的問是商代的卜辭,就是一些簡單的句子,最早用于記言、記事和訴訟。文的標準有梁照明太子《文選》中第一次提出。柳宗元、韓愈帶領文走上平正通達之路!邦檰柌灰苏f理”,應該“用現(xiàn)在的中國話做文學”。是為記。2019年2月20日星期三
《經典常談》讀后感 9
《經典常談》是介紹我國經典的著作。包括對于經典書目的內容提要,及諸子百家、歷代詩文的情況。書中對于經史子集四大門類的具體分析,使我震撼陶醉。
回顧整本書,《史記·漢書第九》是我最喜歡的一章,尤其是對史記的記敘。閱讀這章時,“歷史事實”“個人情感”等詞語一一在我腦中蹦現(xiàn)。司馬遷的閱歷和他那寬廣的胸襟使我稱贊;朝庭中奸臣的陷害與他人人云亦云的態(tài)度使我憤恨;司馬遷那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的精神令我敬佩;最后《史記》的完成與流傳使我長舒了一口氣……《史記》一書中傳神的語言,高度的概括,情節(jié)的跌宕無疑是對司馬遷實力的證明。同時也是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一個落腳點,使中華傳統(tǒng)的血液淌向遠方。
一本本經典書籍,一篇篇深入解讀,一句句娓娓到來的話語……字里行間透露著朱自清先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這不禁令我想到了當代社會很多非遺文化的傳承人。他們中,有的是年過八旬的老者,將歲月的流逝拋向腦后,仍起早貪黑,積極指導著后一輩的傳承人;有的是青年知識分子,放棄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轉而投入文化的整理與宣揚事業(yè)中;還有的是自媒體自發(fā)將這些代有民族特色的.事物拍成短片,發(fā)布到國際網站上,讓經典文化走出國界,他們在用實際行動保護著中華民族的命脈!皞ト恕边@個稱號,他們值得!
聽過一句話“書就像微波,從內到外震蕩著人們的心,徐徐加熱,精神分子的結構就變了,更緊密了,書的價值也便凸顯出來了!弊x完本書,我對經典書目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加深。同時書中所流露出的一個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使一股強烈自豪感與榮譽感涌上我的心頭。它好像一股強烈的勁在推著我前進,沒有人能夠阻擋。
身在新時代的我們,要親近典籍,進而含英咀華,汲取生命中的養(yǎng)分。
《經典常談》讀后感 10
文化遺產分為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tài)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中國古時的文集就屬于后者,非物質化遺產是探究歷史文化不可缺少的事物,歷史的真實性需要有兩樣東西,一是文物而是史書記載,只有兩樣都俱全了,才能證明這段歷史是真實存在的,可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歷史的發(fā)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多年以前韓國申報端午節(jié)為他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何當時中國人如此的憤憤不平,端午節(jié)伴隨國人這么多年,吃粽子,劃龍舟,紀念屈原早已成為必不可少的習俗,文化對人的影響是刻骨銘心的,“物質豐富,精神貧乏”在不少人的身上都存在著,一個節(jié)日往往能喚醒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這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人們的生活所扮演的角色。
近幾年來,孔子學院已經遍布全球,國人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將《論語》的思想傳遍了五大洲七大洋,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底蘊,要想讓外國人更多的了解中國人,最重要的途徑就是教給他們中國的文學思想,國家花費精力在這上面無可厚非,但卻有些顧此失彼,在我讀初中的時候,還是2000年代初,每天上午的早自習都要自主學習《三字經》,我不認為這是一種強迫學習的方式,《三字經》流傳了幾千年,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經歷過風風雨雨才傳遞到我們手上,這是古人思想的精髓,學習書中的內容是人生成長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事情。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古文的學習與研究早已拋之腦后,有深厚的古文化底蘊的人少之又少,這就如那些曾經靠精雕細琢的木匠活維持生計的匠人一樣終究被時代快速的發(fā)展所吞噬掉了。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在1942年所編寫的,六十多年來廣為流傳,印刷了一版又一版,可以說是普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啟蒙經典,書中,他講了《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禮》、《春秋》、四書、《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辭賦、詩、文。文中提及的所有書籍,都是研究古文化學者的首選,何為經典,經典就是經過數億人的'篩選,經過時間的蹂躪,依舊能夠在社會上,在學術上帶來深刻的影響力的物質,這就是經典,上文所提及這些書籍若不是“經典”,那我真不知哪些書能被稱作“經典”了。
幾個月前我買了一本《周易》,一直放在書架上,撕開塑料薄膜后,幾乎就沒去觸碰過它,書的表面早已積滿了厚厚的灰塵,今天看完《經典常談》后,我又把《周易》重新拾了起來,抖了抖書上的灰塵后開始了閱讀之旅。為何我還愿意去重新去閱讀它,此前我一直覺得《周易》無比的晦澀,認為它是古代最難懂的哲學,朱自清在書中對《周易》的講解,一點點的撥開了我繁瑣的思緒,化難為易,攻破了我對《周易》閱讀的障礙,朱自清從《周易》的起源講起,然后闡述了《周易》在各個朝代的變遷,最后把《周易》中最為難懂的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翻譯了出來,還原了《周易》本來的面貌,從他的語言功底可以看出,朱自清對經典古文的研究十分透徹,見微知著,舉一反三,當之無愧的國學大師。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曾經的我們,閱讀古文,匆匆而過,早已忘記了書中的原意,常讀常新,沒有人能如朱自清一樣帶領你按圖索驥,去尋找古文中最誘人的知識!
《經典常談》讀后感 11
朱自清先生常說:“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蔽冶硎举澩,自從讀過《經典常談》這本書后,我對辭賦《離騷》的感悟越發(fā)深刻。
《離騷》的作者屈原是一個有著愛國忠君之前的楚國大臣,因為君王的昏庸,時局的動亂悲憤寫下《離騷》,里面蘊涵著屈原無限的傷心,同時也寄托著他的政治理想,一個憂國憂民的賢臣的'形象躍然紙上,那句“恐美人之遲暮”更是將楚懷王比作美人,“愛美人”難道不是屈原的真實心境嗎?“香草美人”是他的政治理想,而他也是古今忠貞愛國之人的典范。
“離騷”是“別愁”或“遭憂”的意思,忠君愛國之人自古以來就有不少,“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只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提攜玉龍為君死”的李賀,他們都報效祖國,哪怕為國捐軀,可見忠誠愛國自古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在當今社會,國際形勢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而我們能做些什么維護國家安全的事呢?其實很簡單,當我們無意碰見國家的秘密軍事行動時,請用眼睛將這份震撼留存在心底,千萬不能拍照上傳網絡,不然你的好奇心可能會讓一些破壞國家安全的人趁機獲取情報。,即使是現(xiàn)在我們仍然要堅定自己的立場,將家國情懷牢記在心,維護國家利益,好好學習,為實現(xiàn)“中國夢”努力奮斗,我想這是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和義務,這也是中國文學經典賦予我們的使命。
那句“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肺腑之言,激勵的不僅是屈原,也激勵著我們一代的人。我們不僅要學習“離騷”精神,讓它在心里開花結果將愛國之情融入血脈,叫“離騷”精神代代相傳。
當然,《經典常談》之中不是只有《離騷》,還有《說文解字》《周易》《詩經》等國學書籍,里面蘊含的文學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習傳統(tǒng)文化,繼承傳統(tǒng)精神,讓中國文學經典永流傳。
《經典常談》讀后感 12
“經典”二字,在兒時的我看來一直是枯燥難懂的代名詞,但如今讀了朱自清先生撰寫的這篇本《經典常談》之后,我對“經典”有了不同的理解。
這是一本介紹我國傳統(tǒng)文化經典的著作,其中,令我最深刻的一篇便是《說文解字》了。
這篇文章讓我了解到了關于文字的許多知識。例如關于倉頡造字的傳說,以及秦時統(tǒng)一文字為小篆,后來又形成隸書等。但最有意思地的還得是“六書”。
“六書”,即“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與假借!边@些用字與造字的條例無一不讓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本書是與歷史融匯貫通的.。比如“甲骨文”,也稱“卜辭”,那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磿畷r,我憶起昔日去博物館的經歷。展覽柜中那一片片的龜甲與獸骨,無一不鐫刻著形態(tài)各異的甲骨文,那些文字生動且有趣,使人久久不能移開視線。
我想,《經典常談》的意義也就正在這里。
一二年級時初識漢字,語文書詞語表中的那些字對于當時的我來說,既有趣,但也免不了有幾分枯燥難懂。隨著年齡逐漸的增長,父親常教導我讀《詩經》《論語》這些經典的著作。便也更加深刻地體會、感悟到中華統(tǒng)傳統(tǒng)文化的神奇與有趣,更加深入、具體地領會到古人的偉大智慧。
可那些經典中的古文又豈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于是通述《經典常談》,我便了解到了《說文解字》這本由東漢許慎著作的工具書?梢哉f,《經典常談》不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書,它使人們對“經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是很偉大的一本書。因為當今社會,不僅僅是中學生,許多中國人對“經典”的了解知之甚少。談起中國傳統(tǒng)的這些文化,屬實是無法發(fā)表見解。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并不是一個好的現(xiàn)象。
源自我自己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喜受,又想起朱自清先生寫這本書的初衷,我希望當今的人們能更多地去了解經典,傳承紀典經典。
當然我也相信,只要每個人都有意識地去感受我們中國文化的經典的豐富內涵,就必定能將這源遠流長的文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必定能將這永垂不朽的中華精神發(fā)揚下去!
《經典常談》讀后感 13
我是一個不愛讀書的孩子,但我知道讀書是我最大的快樂與幸福。每當讀到《經典之談》,心里就會特別高興。
讀完《經典之談》的時候,我的感覺是不是很新鮮,就像看到了一部精美絕倫的小說一樣,我也覺得有點意味深長,但又有點感慨。
《經典之談》中的一段,講得是這樣的.:“經典之談,在當今的世界里,是無處不在的。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生活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所以它是我們人類生活的主題!蔽蚁耄浀涞膬r值在于它的真實、真實、真情、真心,而不在于它能夠在我們這些小生靈中的一個角落里,去體驗它們的美與真。
在讀《經典之談》的時候,我覺得我們應該做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不應該只局限在自己的課堂上,還能讓自己的思維跟著我們的老師走,而是要從身邊做起,去了解我們身邊的事,并用心去體驗,真正的去感受。
《經典常談》讀后感 14
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它不僅僅是所謂的“經典常談”,更是一本對于經典著作的導讀。
縱觀世界,現(xiàn)在全球一體化已經深入我們的內心,“世界市場”也已經初具規(guī)模,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新的文化,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已經越來越少的在關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越來越少的家庭會給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傳統(tǒng)的教育,越來越少的孩子了解我國古代還有如此精妙的作品,當然這也包括我自己。在讀《經典常談》這本書之前,我只知道我國古代有一段時期“百家爭鳴”那段時期出現(xiàn)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但我并不了解它們,直到我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我國古代的作品,是我國歷史上最璀璨,也是留給我們最寶貴的一筆財富。
雖然,我們目前無法改變這些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正在走向沒落的現(xiàn)狀,但我相信就目前而言經典是不會消失的。如果我把經典比作一個景點,那么這一景點一定需要一個向導,而朱自清先生的這一本書正好充當了這一角色,他在這本書中詳細介紹了何謂經典,更介紹了這些經典可以流傳千古的原因,在這本夾敘夾議的書中,我了解了我國古代經典的博大精深。
《經典常談》讀后感 15
這本書是由我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撰寫的,全書共13篇。初聞書名,我心中倍感無趣————定是些介紹無聊古書的文章,但受好奇心的驅使,我翻開這本書,當然,若沒有這次的“好奇心”,我也不會開啟閱讀中國傳統(tǒng)經典名著的大門。
書中介紹的古籍所運用的語言雖枯燥,但先生卻結合了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如在第一章《說文解字》中,先生介紹了文字的起源和發(fā)展及使用,在敘述創(chuàng)造文字時,先生這樣說:“人有了文字,會變記錄了,會爭著去作那容易賺錢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種地的便少了。天怕人不夠吃的,所以降下米來讓他們存著救急。鬼也怕這些機靈人用文字來制他們,所以在夜里嚎哭;文字原有巫術的作用。”
短短幾句話,先生用詼諧的故事,揭露了人性深處的黑暗。但,在幽默的故事和筆法中,先生又讓文章不失文學性、學術性、嚴謹性。在寫到《周易》時,先生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和古籍,在文章中提到的巫法、八卦等冷門知識都解釋得十分到位。
不過,當沉浸在先生的介紹以及古籍有趣的'內容時,我又意識到了一個問題——為何會有這本書?答案早已經心知肚明。《經典常談》的序言中曾言:“在中上等教育中,經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
在21世紀,大量的新鮮事物如同潮水涌入了我們的生活,不只是青少年,就連許多成年人也會深陷其中,F(xiàn)代科技所提供的高速快捷生活,又有多少人會沉下心來翻閱中國古代經典古籍呢?國學從生活中淡化。國學古籍里,有中華民族的根;國學古籍里,蘊含著華夏大地悠悠千年的歷史,該被遺忘嗎?不該。
合上書籍,心中暗暗發(fā)誓:要為中國傳統(tǒng)國學文化傳承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經典常談》讀后感 16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寫給廣大群眾讀的書,朱自清1898年生于江蘇東海,1948年逝世,享年50歲。他的代表作有《蹤跡》、《背影》、《歐游雜記》等。
《經典常談》大概講了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由來的過程,內容有《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他的見解精辟、史筆卓越、通俗流暢、深入淺出,成為我的`愛書。
我來講講詩經吧,詩的源頭是歌謠,上古的時候,沒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謠,沒有寫的詩。一個人高興或悲哀的時候,常愿意將自己的心情訴說出來,給別人或自己聽,日常的言語不夠勁兒,便用歌唱,一唱三嘆的叫別人回腸蕩氣。唱不夠的便手也舞起來,腳也蹈起來了,反正要將勁兒使到了家。創(chuàng)造了文字以后,才有人把歌謠記錄下來,便是最初寫的詩了。搜集各種歌謠以外,大師們所保存的還有貴簇為了特種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獵等作的詩,這些可以說是典禮的事,要把這些詩給君上,因為君上喜歡聽典禮的事,《詩經》編成三百一十一篇,六篇有目無詩,實存三百零五篇,大多都是典禮詩,不關于典禮的非常少。
我也談談我的感受:古人的詩為什么收集得那么少呢?真奇怪!
【《經典常談》讀后感】相關文章:
經典常談的讀后感01-08
經典常談讀后感09-26
經典常談讀后感悟01-08
《經典常談》讀后感06-11
朱自清《經典常談》讀后感12-17
(推薦)經典常談的讀后感06-10
《經典常談》讀后感(精華)10-08
經典常談心得體會02-17
經典常談讀后感3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