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在獨行讀后感 推薦度:
- 《自在獨行》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自在獨行》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自在獨行》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自在獨行》讀后感1
近幾日,一直在看賈先生先生的散文集《自在獨行》,我也曾看過一些關(guān)于孤獨的書,百年孤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孤獨的領(lǐng)導力。
一致認為孤獨是一種心境而非外在表現(xiàn),是一種心無所依的狀態(tài),孤獨不是孤單,也不是寂寞。它與孤單不同,一個孤單的人未必就孤獨。它也許應該就像賈先生先生的散文集《自在獨行》一樣,給人一種內(nèi)心的寧靜自在。
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shù)十年里,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命的全部意義了——賈先生《自在獨行》。
散文集《自在獨行》是賈先生40多年來創(chuàng)作的散文精粹。書中,他研磨孤獨,收獲自在,致每個孤獨的行路人。賈先生先生素來喜靜,最怕有人來敲他的房門。讓他覺得自在的,要么是行走于萬水千山,要么就是隱居在自己的書房。他其實也喜歡熱鬧,只是他的熱鬧并不是燈火燦爛,而是內(nèi)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
全書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作家以一個獨行者的`身份,完美展現(xiàn)了個人與世界相處之妙,從孤獨、行走、生死、慈悲、天地、人文等角度,給內(nèi)心孤獨焦躁者以心靈的安慰。全書文字通俗質(zhì)樸,作者筆下的每一座山都擁有特立獨行的靈魂,每一朵花都是不同樣的婀娜,每一株草都是別樣的蒼翠欲滴。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大抵如是。
生活的美。在于用一顆平常心去體驗和感受他的真實,真實的無華、率真、自然,真實的得到與失去,真實的喜悅與悲苦。一處風景,一場夢,一件作品,一餐美食,一個孩子的笑臉……,美存在著;錯過一班車,朋友間的誤會,走路摔了一跤,被潑婦狠罵一頓,……美也存在著。換個角度,換種體驗方式。美,需要尋找和發(fā)現(xiàn)。
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zhí)著不對,一切視作空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用平常心,過自自然然的生活,這是賈先生先生以及許多先生要告訴我們的。
看完全書,給人一種悠然見南山的舒適感,莫名的使人內(nèi)心變得波瀾不驚。唯一有些遺憾的是書中的新作極少。雖然篇篇是好文,讀起來韻味十足,但心里仍期待更多新作。每個年齡段對人生的感悟自是不同,希望能聽到賈先生先生更多的心聲,引著自己少一分執(zhí)念,多一些豁達,自在前行。
我們一起來品讀一下全書最后的四句話:
從容是真,寬釋是福?
有敬無畏,樂而忘憂?
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
《自在獨行》讀后感2
“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
——于閑情時光中再拜讀賈先生的《自在獨行》,文字仍是那般,細膩、真切,不知在歲月中勾勒出了多少人的意愿。
初遇此書,是在一家簡凈的書館里。無意間看見了封皮上的此句,霎時心緒繁雜。再翻開細細讀來,又是別番感觸:明知多是可望而不可卻的文字,明知自在獨行實是不易,卻抑制不住內(nèi)心澎湃的共鳴之情。
讀賈先生先生的書,總能從中品出一些清涼的生活底蘊來。隨我心意的,除那篇多日來回品味的《生活一種》外,前篇的《好讀書》也甚是入意。曾經(jīng)一友人言覺通篇是文人的酸勁,無法入心,我卻不甚覺得。賈先生先生對讀書的理解,恰恰是說到了所有能及之處。好讀書,其之于壞處,自是有的,但論其好處,講究的卻是一個精神上的升華。正應了書中那段話,“能好讀書必有讀書的好,譬如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所以絕權(quán)欲,棄浮華,瀟灑達觀,于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諂!边@何謂是讀書人的酸勁?這不正是同他肆意自在的生活一般,真真切切地是對三千世界紛紛擾擾的坦然么?
現(xiàn)如今多少莘莘學子忙于功課之中,卻默然忘記不時地歇上一歇,捧一本好書,給自己一場洗盡鉛華的心靈洗禮?這樣枯燥乏然的日子,又怎能算是尋常如簡的內(nèi)心安寧?我雖無法做到同賈先生先生般的灑脫,但得以坦然,得以使自己繁雜的`功課中,多上些看著歡喜的清涼色彩;那便讀書罷。我們?nèi)缃裆星覠o法自在獨行,但好歹能從文字中,找尋到自己所向往的安寧生活,找尋到自己所缺失的那份從容與瀟灑。
讀罷,再合上書,封頁上又赫然顯著一句話,“獨行是一場心靈的隱居,真正的灑脫來自內(nèi)心安寧!笨刹皇敲?想得獨行、灑脫,談何容易?想得內(nèi)心安寧,必要看淡塵世浮華,靜修心境,然靜養(yǎng)于書中,卻更深切悟得此番道理,自在不易,那便更要珍惜借來的、所得的一生時光,品書而靜心,且行事做人莫要留有遺憾,正所謂“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shù)十年里,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了!
《自在獨行》讀后感3
生命的行者,翻越無數(shù)座山,淌過無數(shù)條河。尋自在真義,覓獨行真諦,終而,過得從容瀟灑。
什么是自在?
是不為外界所羈?是不被他人所絆?是過得如己意?是活的逐笑顏?我想是,但又不全是。在這世上,人生本來就與周圍的事物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逃不開,放不下。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幻想這個世界上只有我一人,不用在心情低落的情況下強迫自己戴上微笑的面具,不需在欣喜若狂時、手舞足蹈時要求自己矜持。可是,若這世只我一人,又能有什么使我心情低落,令我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呢?或許早該明白,或許早該清楚,我們都是這世界的囚鳥,不同的是,有人選擇了抱怨,困在籠里;有人選擇了坦然,走向自在。
自在與否,該是心的抉擇。其實,我們總是希望得到所謂自由,總是渴望去到遠方。但倘若你從未給自己上鎖,從未關(guān)閉自己的心門,那你本身不就是自由,你的心不就是遠方嗎?平凹先生說:“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zhí)著不對,一切視作空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見了佛就磕頭,磕了頭,佛像還是佛像,你還是你,生活之累就該少下來了!敝豢上,我們只領(lǐng)悟到了開頭,卻略了結(jié)尾。學習、工作、生活,皆有自在,不困于俗,不亂于心。我想,這便是自在吧。
什么是獨行?
是十五畫下的一言難盡,是行走在廣袤大地的靈魂。人是群居動物,對“獨”有著或深或淺的敵意,可只有真正經(jīng)歷過的人,才懂得它的醇,它的綿綿回味。從出生的那聲啼哭聲中,我們開始了自己的人生,也踏上了那條人生路。朝夕交替、潮起潮落,可曾意識到,身邊的人會悄無聲息離開又悄無聲息的來,就連影子也會躲起來。其實所謂的'合群,就是彼此需要時一起放聲笑,下一秒,可以假裝素不相識。年少的我們,害怕獨行,彳亍不前,可那段該獨行的路,又豈是友善的,與其畏懼,為何不大膽上路,接受風雨,主動向前。
獨行何懼,怕的是我們溺于溫暖。獨行,是給自己一片天,自我成長,自我修煉。在這紛擾世間,學會獨行,才能站在自己的立場意見去考慮評論事態(tài)。平凹先生說:“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既然來路已定,無法更改,那就讓未來之路更豐富,讓未來之路值得回憶、值得品味。擁有一段獨行之路,我想,這就是只屬于自己的財富吧。
平凹先生的文字撫慰了那顆迷茫、掙扎的心,回想那段初入高三的日子,搜尋自在,躊踷獨行,竟也是如此特別。
我是生命的行者。愿如平凹先生所言,燈光燦爛下是內(nèi)心的自在。
我是生命的行者。愿如平凹先生所言,獨行是一場心靈的隱居。
生命的行者,自在且獨行。
【《自在獨行》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自在獨行經(jīng)典語錄11-05
自在獨行讀后感02-15
《自在獨行》讀后感3篇10-24
自在獨行讀后感4篇04-02
獨立獨行作文12-20
獨行優(yōu)秀作文03-05
特立獨行作文04-27
獨自在家作文09-22
獨自在家作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