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讀后感(合集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幸福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幸福讀后感1
“人的幸福不幸福,并不是取決于他有多少財富,過著多么奢侈的生活,而在于他的內心有沒有釀造幸福的工廠。”
“家長如果不懂教育又沒有時間學習,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干涉孩子,給孩子發(fā)展的自由!
“你內心的慈愛要是一條河,別人拿走一缸甚至十缸,你會感覺不到給了別人,所以也不會計較別人回報你什么!
“如果把家庭的愛比作花園的話,愚昧的愛就是有毒的花了。”
“對于成人來說,最要命的是,每個人都緊緊抱著自己的痛苦不放!
這本書是著名的兒童教育學家李躍兒經典著作。她用最明確最生動的語言來解讀孩子的幸福觀,通過190多個生活和教學中的故事,演繹了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為父母、老師和孩子快樂交流建立了一個合乎人性和理性的平臺,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愿意與教育者配合。閱讀這本書就是教育者學習愛的智慧的過程,不僅對教育孩子有用,對于提高家長和教育者自身的修養(yǎng)也有深刻的'意義。
李躍兒從一個畫家,到一個美術教育家,再到兒童教育家,現(xiàn)在更是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幼兒園和小學,以獨特教育思想支撐的“巴學園”,給無數(shù)茫然失措的家長帶來了希望。一些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的人們追隨者、探索著、發(fā)展著她的教育理念。不同于傳統(tǒng)教育的嚴苛和教條,也不同于西方教育的開放和自由,她給在中國社會背景下成長的孩子一條全新的發(fā)展嘗試,更是給千千萬萬為教育發(fā)愁的家長們一條走向幸福的路徑。
給你一個每個家庭都會發(fā)生的場景,孩子要吃零食,使盡各種招數(shù),哭鬧、打滾、甚至摔東西。家長就是一句話:不行。越不行,孩子哭鬧越厲害,家長越覺得不能縱容,矛盾越來越大,沖突不斷升級?墒,仔細想想,孩子真的是那么想吃零食嗎?他需要的是物質,還是物質背后的東西?
李躍兒教育實踐的總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孩子這么強烈的欲望實際是在家長不斷的限制中激發(fā)出來的。缺少時間陪伴孩子的家庭中尤其突出,精神層面的缺失,只能從物質世界尋找補償,而這時家長的限制就會將情緒逼到死胡同。不讓玩就偏向玩,不讓吃零食就更想吃零食,不讓看手機就總想看手機。在許多家庭里,好像這個現(xiàn)象無解,進入了死循環(huán)。
突破口到底在哪里呢?我想應該就在對孩子的理解和心靈的陪伴中找答案。就如書中提到的“在現(xiàn)實當中,成人對于孩子,大都只注意他們的身體和學習,卻很少注意背后的那個心靈。他們這樣做就會像一個無情的割草人一樣把把美好的東西割掉了,把孩子天生的、美好的品質給扼殺了。這樣下去,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的心理問題就會越來越多,人格、品質也會出現(xiàn)問題!碑敽⒆釉俪臭[著要零食時,在排除孩子餓了這種情況后,想想是不是好長時間沒和他玩了,是不是對孩子很想和你分享的新發(fā)現(xiàn)置若罔聞了,是不是沒有注意到孩子受了小委屈無人訴說了。是不是該和孩子交交心了。
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伴隨著孩子的降臨,焦慮就從此不曾停止過。小寶寶的時候要焦慮吃奶吐不吐、睡覺總是睡不沉、長不長體重,會不會生病。慢慢的孩子長大了,焦慮也漸漸地變成了怎么還不說話,怎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怎么不愛看書,怎么畫畫都是亂七八糟的涂鴉?傊,她怎么總會和我想象的不一樣。我是不是也會像很多媽媽一樣,無形的逼迫孩子向著我給她設定的路線前行,卻不知不覺的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即使我沒有說,即使我沒有做,就是一個簡單的眼神、一次皺眉,就讓孩子縮回了探索的手,變得不敢嘗試、不敢犯錯。
我開始找各種育兒書籍,當我發(fā)現(xiàn)了李躍兒的書時,真是如獲至寶,《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把幸福還給孩子》、《幼兒園那些事兒》,一口氣讀了三四本,也開始接觸胡萍、尹建莉等兒童教育學者的著作。慢慢的我知道了孩子是有他自己的成長軌跡的,有共性、有個性。孩子心智發(fā)展參差不齊,有的語言發(fā)展早些快些,有的大運動發(fā)展的快,有的精細活動更好,但所有孩子共同的一點就是需要家長的關注和愛。而這個愛是孩子需要的愛,不是家長認為應該給予的愛。
現(xiàn)在倡導的素質教育,主要以培養(yǎng)人的個體自主、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為目的,學習要有樂趣,思維要有創(chuàng)造性,精神上愉悅、心理上健康。但有些家長孩子兩歲多就逼著孩子認字、計算,以為這樣就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殊不知這樣完全違背了人的自然屬性,結果只能是徒勞無功。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愛的基礎上給予幫助。家長要放下自己的虛榮心,給孩子多一點自由和空間,或許他能飛的更高。
幸福讀后感2
轉個彎,就能遇見幸福——題記
幸福的秘密
曾幾何時,幸!@個親切溫暖,總在不經意間偷偷讓我們嘴角上揚、心滲溫馨的可愛精靈,仿佛不自不覺間消失了蹤跡,僅在記憶的一角留下它的倩影。生活的劇幕下它演變成了一出現(xiàn)代人內心渴望卻又遙不可及的甜蜜童話,一個停留在書本上的美麗名詞,帶上了幾分熟悉的陌生。然而,真是這樣嗎?
在暑假里,偶得這本《轉彎遇見幸!,作者易圣華透過對生命、自然的體悟,對俗世生活進行全新的審視,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展開入情人理的分析,逐步揭開幸福的秘密。告訴我們:其實幸福離我們并不遙遠。這是一本打動了兩岸三地“上班族”的心靈勵志書,曾引發(fā)多個盜版本,被盛贊為“文筆流暢、說理透澈,于無形中感染作者對于自然、和諧的關懷與期望,令人印象深刻、非常感動!”
成功即幸福?
在書中作者提出幸福是一個整體而不可分割的概念,幸福生活包括四大主干:情愛、事業(yè)、健康、性靈,并娓娓道來四者之間和諧并進、均衡發(fā)展的秘訣。深邃的哲思,輕松靈動的文學美感,是現(xiàn)代都市男女的思想體操、心靈雞湯,也是工作生活的指南。 作者在開篇幫我們重釋了多年來對“成功即幸福”的誤讀,不少追求多年成功的人也開始意識到這一點。
這不禁讓我想起好萊塢女星英格麗·褒曼的一句話:“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而幸福是得到了才想要。”多年前,還帶有一臉學生時代特有青澀的我因其獨到的觀點將它記下,隨即便擱置了,一晃便是好幾年,只是當時我并未懂得,可隨著時光的洗練,這塵灰多年的箱底話卻仿佛愈加清晰地時不時浮動在了腦海。直到翻閱過這本溫馨的小書,那瞬間捕獲卻沉淀經年的體悟呈現(xiàn)了它的模樣。它與該書作者的解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成功是我們所追求的想得到的,它是既定的目標,愿望實現(xiàn)事情就辦成了。
而幸福呢?什么叫你得到了才想要?我想,這已擺脫了“想要去得到”的束縛,因為幸福本身并不需要通過從外界獲取某種特定的東西才能體現(xiàn)其價值或被感知。它更多的是源于自身,我們身心和諧的狀態(tài)。那是一種不強求也不刻意的富足感,因心靈的富足我們擁有“得到了”的豁達與平和,而那知足狀態(tài)下的“想要”無形中演繹成一種升華,演變?yōu)楦惺苄腋5拇呋瘎,不再是某種“想當然”的手段亦不是奢求,它來得自然又自由。知足與珍惜翻開了幸福的第一頁。
易圣華說:“成功和幸福是兩架鐘表,二者獨立并行,預訂和諧”。追求成功并非生活唯一目標,當追求成功后卻發(fā)現(xiàn)離幸福并不近時,社會發(fā)展動力就該重新詮釋了。在當今社會,我們不可能像古人隱居山林追求淡泊的田園之樂,那不現(xiàn)實也帶有某種逃避的意味,我認為兩者可以找到平衡。也如作者所言,“并非每人都能收獲成功,但只要愿意,幸福人人都可獲得”。我想,給成功一個理由先,在幸福的狀態(tài)下,去“想要”,享受過程,豈不快哉?這樣,即便最終成功的光環(huán)沒有降臨,幸福的空氣早已將人的一路充盈得生氣勃勃。
幸?捎霾豢汕
作者說:“幸福可遇不可求”。誠然,幸福在追求之時已失掉了它自然流露的'本真,然而,僅用“遇見”來捕獲這狀態(tài)有人或許常感幸福與我們相遇的幾率太渺小。很欣賞大學老師曾對我們說過的一句:“幸福是一種能力”。能力?不相信嗎?看看周圍,那一個個再熟悉不過的場景,生活片段,某個不經意的小細節(jié),是否常常被“太平!钡难酃饨o過濾掉?同樣的情境,有人感受到了身心的歡愉,而有人卻只嚼出乏味可陳的平淡。幸福需要被提醒?幸福是一種能力,發(fā)現(xiàn)并感受的能力,很多時候不在抱怨著的遠方,或許只在一回眸的距離就把它瞧見。
正如作者在書中列出的1001個幸福瞬間,不熟悉嗎?人人都在經歷,可幾人駐足和它打聲招呼或聽聽它的嘮叨或捋捋它些微凌亂的頭發(fā)呢?幸福應像手中的空氣,是流動的,不要試圖去抓住,因為在急于看抓住成果之時,它已跑散;把手攤開,用心呼吸,會發(fā)現(xiàn)它早已步入你的身體,又隨之呼出來到整個世界。一切都發(fā)生得自然,自心出發(fā),由身收納,身心平衡,內在和諧即是幸福。
傳遞給我的聲音
想畢是作者要傳遞給我的聲音。我們怎樣培養(yǎng)這樣感知幸福的能力?作者從生活具體的四個方面為我們展開:從愛情親情友愛論及的情愛,由工作到夢想推及的事業(yè),以身作載體的健康,掌舵人生方向的性靈。用一只溫情的筆將一個個平實的故事娓娓道來,穿插其中的或名家或凡人的一兩句警言妙語,常能將我們日常遭遇又困苦的心境道破。引人深思又不盡反復呷味。在談及工作中,有這樣一句“當享樂成為生活中主要事務時,它就不再是享樂了”,這樣的狀態(tài)常在一個期盼已久的長假到來后貿然又強烈的襲來。
生活的高壓快節(jié)奏,長期戰(zhàn)備狀態(tài)下的疲倦感,過細專業(yè)分工下的渺小感,對所做工作的不明確的意義感,都讓我們難獲工作的愉悅感,我們總期盼著一個徹底的假期來享受生活,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享受之時”不再享受了,怎么回事?作者以彈簧作喻描述幸福,“它有時像彈簧,需要有些壓力才能彈得更高,有此托襯才更顯價值!庇纱丝芍腋2煌谙順罚v然置放松祥和的背景之下也有其獨特辯證的存在。著實嘆謂作者的哲思。
書中時不時閃現(xiàn)的智慧的火花,難于一一詳盡。但那份置于案頭或枕邊,隨時翻閱的心情,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感!
幸福讀后感3
當看到老師能每天和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一起生活,當看到老師能教小朋友讀書識字,受那么多孩子尊敬崇拜時,當看到有那么漫長的暑假和愉快的寒假可以享受時,在我還是孩提時代,便萌生了當一名老師的夢想。然而,踏上工作崗位后,我卻越來越覺得做老師太累了,做一個好老師更累!
說來也巧,為了營造讀書氛圍,這次寒假學校給我們每個年級組發(fā)了一本書,我們組拿到的就是王三陽老師所著的《做幸福的老師》,捧著新書,封面上增大突顯的“幸福”兩字,緊緊地吸引了我的眼球,扣住了我的心弦。
“幸!笔鞘裁矗棵總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卻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有人覺得一家人和和睦睦是一種幸福,有人覺得過著安逸享樂的生活是一種幸福,有人覺得給自己周圍的人帶來幸福是一種幸福,有人覺得為人民服務是一種幸福……在沒有拜讀王老師此書前,我所追求的作為一名老師的幸福就是:能教出一批優(yōu)秀的學生,不被教育學生過程中的棘手問題難倒,不被一大堆的作業(yè)累著,教出的學生個個都聽話守紀、不犯錯誤,并能被所有的'學生尊敬著。用這樣的標準來給幸福下定義,相信不會有哪一個老師會感到幸福的。因為這樣的幸福是不現(xiàn)實的,是奢侈的,是消極的,甚至是自私的。要教出一批優(yōu)秀的學生,自己首先要優(yōu)秀;教育過程中怎么會沒有棘手案例呢,這關鍵在于自己的教育智慧;批作業(yè)也能稱為“累”嗎;學生不是機器,機器也有出故障的現(xiàn)象,何況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不守紀怎么了,要我這樣的老師干什么用,引導他啊,犯錯誤怎么了,學校就是允許出錯的地方啊;要被所有的學生尊敬著,自己首先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這我做到了嗎?
讀了王老師這本書后,在與那么多“幸福的老師”用心靈展開的交談中,我對幸福有了全新的理解,那就是——教育中只要能獲得成功即是一種幸福。
如何獲得成功呢?王老師在書中例舉了一個個精彩誘人的案例,這些案例像一面面鏡子,照出了“幸福的老師”的智慧,同時也照出了鏡子后面的那個愚蠢的我,更照出了學生時代那個曾經貪玩、愛說話的我。
王老師在書中呼吁莫做“殺手”,而應撒播陽光耀心靈,通過畢淑敏的《誰是你的重要他人》中,那位長辮子老師的一個斬釘截鐵的動作對畢淑敏造成的傷害,讓我想起了小學里那個無拘無束的我:不管什么課上,我都學得很認真,只要是老師提出的問題,我都會舉手,然而有一次,在我還僅在上二年級的時候,因為我回答得不合理,老師生氣了,拋給了我“不知道不要一直舉手瞎說!”這樣一句無情的話,這句話也像一句咒語一樣,使我在以后的課堂上,再也不敢舉手瞎說了。如今想想,也許我還要感謝我的那位老師,因為沒有她,在我當老師的今天也許會和她犯同樣的錯呢!上學期我就遇到了一個有點類似于年幼時我的一個學生。記得那是在教漢語拼音的時候,每次我拋出一個問題,或者出示卡片讓學生讀時,那只小手總是舉得高高地,好幾次我都沒有給機會讓他第一個讀,心想待會兒一定要讓他第一個來讀?墒钱斘医械剿x的時候,只見他不斷地改變口型卻沒有聲音。我想:我要給他再思考一下的時間,也許一會兒就讀出來了。可等了一會了,他還是在不斷地變口型,仍然聽不見聲音。這又讓我想起以前心理學老師曾經說過的話:小學階段,有的男孩子口齒不是很伶俐,容易結巴,有時甚至是想好了說什么,可一站起來就忘了,這時,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幫一幫他們,幫他們開個頭……想到這,我就幫了他一把?墒窃谝院蟮慕虒W中,我發(fā)現(xiàn),每次只要第一個叫到他,他總是這樣不斷變口型。我想他不是口齒有問題,也許是還沒有想好該怎么讀,于是我就問他:“是不是還沒有想好該怎么讀?”孩子非常誠實地點了點頭,于是我便表揚他:“你真是個誠實的孩子!下次如果你不會先不舉手,想好了再舉手,好嗎?”孩子又開心地點了點頭。應該說我沒有撲滅這位孩子的學習激情與自信,正是緣于我的那位老師。
不管之前的我成了學生怎樣的重要他人,但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我一定會以畢淑敏和我自己的那個案例不斷鞭策自己。
登向成功的梯子還有很多很多,但我覺得微笑教學是一條捷徑。正如王三陽老師說的:微笑,是世界上最最嬌艷美麗的花朵;微笑,是世界上最最意境悠遠的詩歌;微笑,是世界上最最沁人心脾的芳香;微笑,是世界上最最動人心魄的旋律……微笑如此之美,試問有誰不喜歡微笑呢?
要問我最喜歡的一位老師是誰?那非劉岳云老師莫屬。劉老師雖然只是我們的數(shù)學和體育老師,并非班主任,但他對我們的關心與細心卻勝過班主任,當然喜歡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總是微笑著面對我們。說真的,每每只要一想到劉老師,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他那和藹可親的笑臉,浮現(xiàn)出劉老師像自己的爺爺一樣,和你拉家常、聊天,和你一起打牌。記得好幾次我和劉老師合作打升級時,我出錯牌了,可劉老師總是微笑著說,沒事,沒事。也許就是劉老師一直微笑的緣故吧,每次作業(yè)本上看到是“100很好”時,我就仿佛看到了劉老師在對我微笑:寫得很好,繼續(xù)努力!只要看到一次“100好”,我就會找原因:是不是鉛筆笨了?還是寫得沒有力?或者是字寫得沒有以前漂亮了?那下一次的作業(yè)我一定會加倍細心與努力了。
可見,微笑,不僅是對他人的信任,也是對他人的賞識,還是心與心溝通的橋梁,微笑能鼓舞學生向上的勇氣,從今天起,我將面帶微笑走向生活,走向學生。
幸福讀后感4
昨晚十時許,竟于網上無意之間看了一篇關于“幸!钡奈恼,看完之后,意猶未盡,如醍醐灌頂,深有所悟。在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眼中,所謂的“幸!贝蠹s就是當你堅持目標并得以實現(xiàn)所獲得的一種輕松與成功的喜悅,就是在這樣的不斷重復中,我們一次一次的給自己設定了很多很多目標,并為之不懈努力,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追求幸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大致的把人們分為四類,第一類:及時行樂,給未來的日子埋下了痛苦,就是典型的享樂主義。第二類:犧牲眼前的幸福,追求未來的目標,就是所謂的忙綠奔波型。第三類:對于生活,不管是現(xiàn)在還是未來都沒有任何信心與期望。這類歸咎為行尸走肉型。
第四類:就是可以享受目前生活帶來的快樂,并且能為未來獲得足夠的美好。名曰:幸福享受型。而在生活中,我們大多數(shù)是第二種,我們終日孜孜不倦的在為日后的美好生活而奮斗,追逐著未來的目標,憧憬著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對于當下,似乎恨少有人去思索。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忙綠奔波型呢?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是這樣的:假如孩子成績非常優(yōu)秀,家長就會給獎勵;如果員工工作出色,老板就會發(fā)給年終獎金。人們習慣性地去關注下一個目標,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導致終生的盲目追求。然而一旦目標達成后,人們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釋為幸福。好像事情越難做,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強。不可否認,這種解脫,讓我們感到真實的快樂,但它絕不等同于“幸!。它只是“幸福的假象”。這就好比一個人生病了之后,如果某個時刻,他的病痊愈了,他會為身體無恙而高興,這是由于這種喜悅,來自于痛苦的前因!懊β当疾ㄐ汀钡娜耍e誤地認為成功就是幸福,堅信目標實現(xiàn)后的放松和解脫,就是幸福。因此,他們不停地從一個目標奔向另一個目標。然而,什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幸福呢?我想我沒有這個高深的學術實力去下定義,我只能說:追求快樂而且有意義的生活才是幸福的關鍵。
首先,我們可以問自己,什么事情對于我來說是有意義的,什么是令我快樂的事,什么是我的興趣所在,然后去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交集,最后交集所得到的答案就是適合我們去實現(xiàn)幸福的生活或者職業(yè)。就拿工作來說,我們有人把它當做任務和賺錢的工具,沒有任何激情與追求,純粹的是為了工作而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想的最多的莫過于薪酬與假期。其次是把工作當做事業(yè),這類人對工作的的追求更多的是在于升職或者功成名就。最后,把工作當做是使命,在使命感的激勵下,煥發(fā)出無盡的內在驅動力,把工作當做一種享受,一種樂趣,這樣得到的最大滿足是精神層面的,遠遠的超過了前面兩類人。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眾生所追求的幸福離不開物質與財富。人生很短暫,在選擇道路與目標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慎重抉擇,首先要確定自己能做的事,然后是那些你想做的事,再細細劃分,真正意義上的確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這樣才不至于浪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從而達到經濟學上的邊際效益最大化。過多的'注重物質方面的享受多帶來的幸福感只是短暫的,并非能帶來長久的支撐力,只有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更多的是注重精神層面的感受與追求才會帶來持久的驅動力,整個思想與行動力才會更迅捷與高尚。可現(xiàn)實生活中,大部分卻不是如此的,在羊群效應日益突出的時代,當個體的價值觀和追求軌跡發(fā)生偏移的時候,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就會被無形的扭曲,漸漸偏離幸福的真正內涵與感受。再看看我們身邊發(fā)生的事物,就拿我自己做個例子吧,當初上小學的時候,我想,只要好好學習,上了初中就會輕松了,沒有小學那么多的作業(yè),然而到了初中,我才發(fā)現(xiàn),事實并非如此,上了初中更多的是老師的鞭策與早晚自習的折磨,那個我又想,到了高中一定會比現(xiàn)在自由的,老師不會太過僵化。就這樣,我忍著三年度過了初中。當我真正進入高中的時候,我卻發(fā)現(xiàn)身邊的同學都是很優(yōu)秀的(重點班競爭激烈)至少在學習上,大家都是你爭我趕,似乎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你想松口氣都來不及,再加上高考的壓力,似乎都沒有任何松懈的機會,這時,我又會告訴自己:上了大學就會好了。大學里面應該很自由與輕松吧。
就這樣,我又進入了大學,事實是大學確實沒高中學習壓力大。
可是問題又出來了。由于高中的時候,大家都在拼學習,為人處世的方面似乎很是欠缺,加上剛上大學的迷茫,我又陷入了另一方面學習的任務中去了,直到現(xiàn)在大四了,班里的同學都有了自己的選擇和目標,有考研的,有考注快的,有考公務員的,還有直接工作的,所有這一切都是那么倉促,沒有一絲的喘息,然后,我們都畢業(yè)了,我們又會怎樣了?我們就是拿著眼前美好的時光去換取未來的目標,無庸質疑的我們就是典型的“忙碌奔波型”,我們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只知道別人在干什么,好象
幸福讀后感5
讀肖川主編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yè)成長》這本書,書名中的“幸!倍炙坪蹰W著無比耀眼的光芒,召喚著我。
能讓教師過上幸福生活的法寶,最主要的是有個好心態(tài)
帶著好奇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一翻就再也不肯松手了。能讓教師過上幸福生活的法寶,最主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態(tài)!
作者用一個計算公式論證了他的這一觀點:我們對待工作、生活的態(tài)度能夠使我們的生活達到100%的圓滿,也就是心態(tài)決定著你的幸福!蔽蚁耄瑳Q定幸福的心態(tài)應該是陽光般的吧。陽光普照大地,溫暖每一個人,也是寬容平等的。教師的心態(tài)也要像陽光那樣,是平常的、達觀的、寬容的、感恩的、積極向上的。我們只有擁有這樣的陽光心態(tài),才能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要有一顆平常之心,平常心是一種冷靜、客觀、理智、忘我的心態(tài);要有一顆平常之心,平常心是一種冷靜、客觀、理智、忘我的心態(tài)。如果教師缺少平常心,就會對學生提出過高過嚴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細心、冷靜和理智。剛走上講臺不久的我,總是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對待我的學生,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優(yōu)秀一些再優(yōu)秀一些,最好人人都能品學兼優(yōu)。所以,當越來越多的脫離實際的過高期望和過嚴要求,遭遇到越來越個性張揚的新時代學生的時候,矛盾便一觸即發(fā)了。我委屈我悲哀我高呼“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溝”,于是開始對他們感到失望甚至失去耐心。學生卻越來越不理解我,有的學生甚至開始不尊重我。海明威曾經說過,現(xiàn)實不一定總是美好的,但我們必須擁有一顆面對美好的永恒的心。面對客觀存在的問題,我們不能一味地沮喪和抱怨,而是應該接受現(xiàn)實。如果當時我能夠擁有一顆平常心,不急不躁,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去教育學生,在面對諸如氣氛沉悶、不交作業(yè)、上課講話等情況時,我就會冷靜客觀地對待學生,理智地分析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并作出恰當合適的決策。
要有一顆寬容之心,寬容是最好的教育靈丹
要有一顆寬容之心。作者在這本書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著另一個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笔前。馃o足赤,人無完人,我們這些為人師者,年歲長于學生,知識多于學生,閱歷豐于學生,涵養(yǎng)勝于學生,即使這樣,我們也不是完美的,那為什么一定要強求學生完美呢?學生之所以是學生,就是因為他們比我們容易犯錯誤。正因為學生會犯錯誤,所以才需要教師的存在。剛工作的時候我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我總是難以容忍學生的錯誤,課堂上的講話聲、作業(yè)中的錯誤、考試成績的不理想都會讓我心情沮喪,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不留情面的嚴厲批評,如此一來,原本沮喪的心情變得更加沮喪、壓抑。
其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就像我教的這個班,他們真的一無是處嗎?不!恰恰相反,他們有著其他班級所沒有的許多優(yōu)點。這是個最能讓老師投入激情的班級,每次開課我總是毫不猶豫地選擇這個班;這個班的學生可以說是多才多藝的,繪畫、朗誦、舞蹈……甚至連校長都被他們課堂中的精彩講演所感染。如果我也能夠懷著一顆寬容之心多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一些閃光點,而不是一味盯著他們所犯的錯誤不放,我也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幸福的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恩的心是積極心態(tài)的核心
要有一顆感恩之心。作者在書的開篇引用了一首在西方廣為流傳的詩——《我感恩》:“有每夜與我搶被子的伴侶,因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別人在一起;有只會看電視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離在外;我繳稅,因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來越緊,那表示我們吃得很好;有陰影陪我勞動,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陽光下;有待修理的草地、待修理的.窗戶和待修理的排水溝,那表示我有個家……
最后,感恩過量的電子郵件,因為那表示有很多朋友在惦記和想著我!弊x了這首詩,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實都有積極的一面。生活中,值得我們敬重與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是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能懷著感恩之心去看待學生,你會被學生眼中飽含的渴望和純真所鼓舞;被學生對你的尊重和認可而感到身心愉悅;被節(jié)日里的卡片、小禮物所深深感動……你也會發(fā)現(xiàn)學生是如此可愛,生活是如此美好。反之,總是埋怨、指責、敵視、不滿,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很糟糕,自然沒有幸福感可言。所以,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的教師,一定是時常面帶笑容,挺直腰板,給學生們力量與信心的教師。一個幸福快樂的教師,才會有一群幸?鞓返膶W生。
書中這樣一段話讓我感動不已:“有心的地方就會有發(fā)現(xiàn),有發(fā)現(xiàn)的地方就會有欣賞,有欣賞的地方就會有愛,有愛的地方就會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會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會有快樂!庇浀糜形欢鲙熞苍@樣教導過我:“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學生,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其實不管是平常之心、寬容之心,還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擁有陽光般的心態(tài),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將教師視為一種藝術,樂此不疲雖苦猶甜,那么你就能夠擁抱幸福!
擁有陽光心態(tài),我們的心每天都會開出一朵花,芬芳著自己也芬芳著學生,從現(xiàn)在開始,幸福人生已然上路!
幸福讀后感6
暑假伊始,在網上看到李鎮(zhèn)西校長推薦了周國平先生的《人文精神的哲學思考》和《幸福的哲學》兩本人文講錄集,周國平先生一直都是我喜歡的作家之一,每每讀到他的文字,都能有一種洗滌心靈的靜感。于是毫不猶豫的買了《幸福的哲學》,整個暑假我都沉浸在文字的幸福里。每讀完一個關于“幸福”的講座,合上書,都讓我思考在這個物欲橫流,心靈極度刺激的時代,如何保持好心靈的安寧和幸福。
《幸福的哲學》是一本周國平先生根據(jù)自己的講座自行整理的講稿。在文中有很多當時的與大學生的現(xiàn)場互動,很有針對性,我想周老師的講座對當時即將拓展自己人生的大學生肯定能注入新鮮的血液,突然對這些學子有了一份艷慕之情。他告訴我們人活著是否能獲得幸福最重要的是看價值觀。也就是說想明白生命里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首先是生命的快樂,周老師覺得一個人的生存離不開物質世界,但是生命它本身的一些需要,它們的滿足給人帶來的快樂是最大的,而這其實不用很多物質,很多錢。有一些需要,可以說是生命骨子里的東西,比如健康,享受生命最基本的一個方面是享受健康。是的,現(xiàn)在每每聽到家人身體不適時,就覺得很緊張,也時常聽到有人為了事業(yè)過于勞累等等,當然我們很敬佩這樣的工作者,但又覺得有些許的遺憾,更有甚者,不顧自己的身體,紙醉金迷,更是不該了。我特別欣賞托爾斯泰的一句話,他說真正的物質幸福不是金錢,從物質角度來看什么是幸福,那也不是金錢,是什么呢?他說對個人來說是健康,對人類來說是和平。
經歷過許多種快樂的人,到最后會意識到真正的快樂是精神的快樂。周國平先生說了他人生中兩段最快樂的時光。一個是他剛剛進入大學的時候,他突然發(fā)現(xiàn)世界上有這么多漂亮的姑娘。但是礙于時代和他自身的年齡問題,他就只是單純的欣賞。在大學期間,他讀了大量的書,稱這段時期是青春期的閱讀,沒有目的,只是一種饑渴,一種想要和整個世界談戀愛,和人生談戀愛的沖動。他形容翻開一本書時的感覺為艷遇!“艷遇”這兩個字讓我想起自己年輕時在偌大的校園里總想著能與傾慕的男子不期而遇,那是心底的夢想,是少女的情懷,忐忑而不安,青澀而美好。周國平先生說艷遇的時候是一種精神得到刺激與滿足時的驚喜。這種感覺,每一個深夜閱讀過的人應該都有過的,在你沒去過的地方,有那么一個人,寫出了你的心聲,或者讓你對生活有了一種新的認識,這種感覺,都可稱之為艷遇。
他的第二段最快樂的時光是初為人父時。他說,當女兒降臨之后,每一天都是新的,通過這個小小的嬰孩,他對世界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這個小生命讓他的生活回到一種動物的最純粹原始的'狀態(tài)。他喜歡給孩子喂奶,換尿布等等一起瑣碎的事情。他說這是一種,莫大的幸福。甚至戲稱自己是大奶瓶。他以為男性不能懷孕,孕育生命,喂奶,實在是遺憾!讓女人孕育子女是上天對女人的珍愛。在他的孩子會說話之后,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當孩子的秘書,記錄孩子的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他說,最開始做這件事的時候,只是想在孩子長大后,給孩子一份禮物,讓她看到她是如何成長起來的。這些才是生命中的珍寶。人的記憶是有限的,所以他要用文字記錄下來,他不舍得讓孩子的妙語就這樣白白流逝。多么細膩的父親,我也已為人母,與孩子的朝夕相處,陪伴著她的成長,有過無奈,有過不耐煩,但正如周老師所言更多的是驚喜,是快樂,這是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的。現(xiàn)在很多的大家給我們關于孩子的生命啟迪,如龍應臺先生的《孩子,你慢慢來》,
《目送》,更有尹健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都是異曲同工的讓我們去體會生命的快樂。
周國平老師要求我們若要獲得幸福也要學會閱讀與寫作,閱讀能養(yǎng)心,能養(yǎng)生,還要加上養(yǎng)顏。一個人讀不讀書,你從他的面容就能看出。一個人美不美不只是外在的東西,他有氣質,讀不讀書氣質就是不一樣,從表情、神態(tài)、風度都會顯示出來的。許多老學者老得非常美,讓你驚嘆人老了還可以這樣光彩照人。我們作為一線的老師更是能夠感同身受,每每聽課之時,欽慕那些淵博之士,在他們背后的故事就是有著讀書的情結,我想每一個人都應該通過閱讀來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質。閱讀可以惠及子女。作為一名家長,如果你通過閱讀擁有活潑的智力生活和豐富的心靈生活,一定會給子女非常好的影響。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最主要的環(huán)境,父母的素質形成了家庭里的一種精神氛圍。
幸福真的是一門哲學,它啟迪的東西實在太多,關于生命的,人生的,教育的,文化的等等,社會生活都與之相關,但幸福不是像我們想的那么的困難,只是對自己不正確的認知,是自己一直處于迷惘中,而無法定義自己的幸福。感知幸福,樂觀生活,努力做一個幸福的人。
總之讀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就像德國著名詩人歌德所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高尚的智者對話,讀完此書,我明白了什么是幸福,同時也感受其實現(xiàn)在自己已經很幸福了,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在家庭生活與事業(yè)中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周國平老師希望您能再寫出有哲理性的書籍,寧靜我們的心靈。
幸福讀后感7
最近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時間閱讀完馬克李維的《幸福的另一種含義》,故事以主人公在沿途所遇到的事件與景觀反映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馬克?李維的這部作品我讀起來覺得更像一部公路電影,文字的描繪讓我在腦海里不斷呈現(xiàn)一幀幀如同電影的畫面,可謂是活靈活現(xiàn),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隨著兩位主人公行程的進行而變化,而這其中又隱藏著主人公內心的秘密,讓人不斷好奇又忍不住做各種聯(lián)想與猜測,就好像福爾摩斯探案一般,是一部讓讀者與主人公互動的小說,小說一開始就給讀者設了一個局,同時,作者的語言非常具有吸引力,幾乎沒有多余的話語,讓人讀起來酣暢淋漓,唯一不足之處就是譯者的幾處翻譯讓人體會不到作者真實的內心感受。改天抽空讀讀原著。但是在閱讀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不到最后一刻,也許你都沒有完全有把握事情的走向、故事的結尾,這就是寫作的技巧吧。
書中的兩位女主角都很有趣,一位是在年輕時候做了所有可能的以及不可能的瘋狂的事,阿加莎有一幫真正的朋友,有一個瘋狂迷戀著的愛人,她參加過各種抗議、游行以及真正的暴力行為,這些事情不可能完全為人稱道,但是他們爭取的是平等與公正,代表了青春的一腔熱血以及愛的同理心,這樣的生命狂暴激揚、不計后果,所以她們中的大多數(shù)在之后的歲月中活的并不好。而另一位正在年輕的米利,卻擁有著最安穩(wěn)的生活,一位好友,一名男友,一份越來越安穩(wěn)的工作,就是這樣兩個看似毫無交集的女人卻開始了一段冒險的旅程,這故事本身就足夠瘋狂,但是這還只是瘋狂的開始,馬克?李維做為一名很有氣質的作家,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兩個人命運交織的故事還要追溯到更早,原來命運早已經通過愛恨情仇將兩個人綁在了一起,而兩個人的相遇也讓阿加莎揭開了米利性格中冒險與不羈的一面,讓米利看到了之前自己并沒有發(fā)現(xiàn)或者是不愿挖掘的自身的真實想法。無疑這是一個充滿了隱喻的故事,在路上是一個尋找與發(fā)現(xiàn)的過程,在迥然于平時生活環(huán)境的時空里,可以逃離多年的思維慣性,在這個時候奇妙的是你也許可以與自己的精神世界交流,并且發(fā)現(xiàn)一個更加真實的自我,以及自己真正的渴望。 而看完這本小說,我忍不住想要比較哪種生活方式才是更好的呢?這個問題也許沒有正確答案,如果從結果來看,無疑米利的生活更加舒適安逸,但是卻缺席了生命中大部分精彩的可能性,阿加莎則失去了三十年的光陰;如果從過程來看米利的生活乏善可陳,甚至她都無法真正認識她自己,而阿加莎的生命無疑精彩得多,年老躺椅上的'遐想想必絕不枯燥,我想在選擇哪種方式更好的過程中,每個人的選擇都會不同,但是卻都會得到自己想要的一種生活方式。 作者塑造的另一個值得玩味的人物就是米利的媽媽“漢娜”,“漢娜”曾經是那樣英姿颯爽、斗志昂揚、放蕩不羈,得到了妹妹的崇拜與朋友的擁戴,但是一旦接受真正的考驗,或者說當她升格為一個母親之后,她所有想法有了360度的改變,她過上了另一種平凡人的生活,將“垮掉的一代”形容為“一群小孩以及渴望自己作品被出版的天真作家們”,甚至可以犧牲掉妹妹有生之年的珍貴時間,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這是屬于一個成年人的正常蛻變,還是一個卑鄙之人的丑惡靈魂呢? 但這個故事看起來則如沐在春風中,因為兩個女人都在路上找到屬于自己“幸福的另一種含義”,這既可以是一種屬于青春的激情,也可以是一種看透風景之后的平淡,兩種都是真正的幸福,惟愿每個人都能在恰當?shù)臅r機找到。
生活中,我們對于愛情、親情、友情和人生的追求,有的循規(guī)蹈矩,有的天馬行空,各種各樣的形式,但在阿加莎心里,她的親友和朋友不論過去怎樣,現(xiàn)在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阿加莎依然會選擇原諒他們。30年的牢獄之災,對于阿加莎來說,是痛苦的,是無辜的懲罰。但她成功越獄,見到外甥女,見到那些朋友,重拾多年的友誼,九死一生的冒險,如同一場酣暢淋漓的暴風驟雨,喚醒了枯萎的幸福。
米利被劫持帶阿加莎的逃路,她也一次次地問阿加莎為什么是我,為什么在千千萬萬人之中選擇的是我。最后才明白,原來阿加莎是自己的小姨,當年若不是小姨的相助,自己可能連生命都沒有,更別提什么自由了。至于米利的存在,則是阿加莎的精神支柱,她自己也說,在見到她之后,她覺得自己所承受的是有價值的。兩代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卻又有著血脈不可違逆的相似之處。
幸福的另一種含義究竟是什么?這本書的故事讓我們懂得了珍惜,也懂得遵從自己的內心,勇敢追尋自己想要的東西。想到這里,似乎已經能夠給幸福下一個定義:原來幸福就是追趕明天、追逐美好,在追求與收獲中綻放發(fā)自內心的喜悅和歡笑。
幸福讀后感8
曾經的我,是個不婚主義者,因為家族里很多婚姻都是失敗的,我對婚姻很排斥也很恐懼。
但在遇到大石頭后,我發(fā)現(xiàn)了婚姻可以經營得很好,好的婚姻絕不是愛情的墳墓,而是人生的寶庫,你可以從中汲取很多有利的東西,滋養(yǎng)精神和身體,對未來充滿信心。
01為什么要改善婚姻
那么該如何經營好婚姻,打造一段讓人幸福的婚姻呢?
在此之前要先明白,為什么要改善婚姻,因為婚姻牽扯到了兩個家庭,良好的婚姻可以改善健康,同時也可以為家人營造避風港,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起到良好的作用。
02離婚的那些征兆
那么在婚姻里我們要時刻保持關注,這樣親密的關系是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當出現(xiàn)以下幾個征兆時,應該引起我們的警惕。
跡象1:談話有一個苛刻的開始。當我們談話 開始就很苛刻時,以為著自己和對方在一些觀點或者信息上不對等了,認為對方不能“入法眼”,這個時候要注意。
跡象2:“末日四騎士”出現(xiàn)。批評、鄙視、辯護、冷戰(zhàn)。這四個的程度在逐漸加深,當我們的生活場景里被這四種覆蓋時,情感自然會出問題。
跡象3:被消極情緒淹沒,很多壓力起來,內心不住產生消極情緒,把事情往壞處想。
跡象4:身體指標變化,血壓升高、心跳加速。爭吵生氣都會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尤其對于女性,情緒化更嚴重,對身體的損害更大,當身體向我們發(fā)出警告或者求救信號時,一定要十分注意。
跡象5:失敗的感情修復嘗試,面對爭吵,只能用敷衍的“我錯了行不行”來中斷,不能真正尋找問題,兩人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深。
跡象6:雙方只剩下糟糕的回憶。兩人之間的回憶是很寶貴的,但現(xiàn)在回想起只能剩下糟糕回憶,而美好回憶被自動屏蔽時,以為著兩人之間的確出了問題。
03幸福的七法則
當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以上征兆時,也不要過于驚慌,可以有補救的措施,當然還是希望這七大法則可以用在征兆出現(xiàn)之前,畢竟防患于未然最好。七大法則如下:
法則1:完善你的愛情地圖。愛TA,就要了解TA。戀愛期的兩人容易因為“西施效應”忽略了對方的缺點,而婚姻期,你會更加立體地了解對方,應該主動探索,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正面和負面的性格,要善于了解對方。多站到對方角度思考,
法則2:培養(yǎng)你對配偶的喜歡和贊美。我欣賞,我堅持。在接納對方的缺點的同時,也要積極發(fā)現(xiàn)更多未知的亮點,進行肯定,因為這個世界上也許你們最需要的就是對方的理解支持,愛人的一句話,也許勝過千軍萬馬。
法則3:彼此靠近而不是遠離,兩顆心要相互貼近,老伴老伴,少年夫妻老年伴。兩人應該相互信賴,把心貼近?梢酝ㄟ^一起做事、進行減壓談話或者營造溫馨的二人世界,來保持愛情的新鮮感。
法則4:讓配偶影響你的決定親愛的,之前考慮也許都是從自己一方出發(fā),考慮的因素較少,現(xiàn)在應該將配偶列入思考前提,因為夫妻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每個決定都會對兩人有所影響,所以逆向思考時,要提前為對方考慮一下。
法則5:以溫和的開場,用妥協(xié)收場!扒骞匐y斷家務事”“每次都能說服愛人的人,一般沒有愛人了”以上兩句雖然不一定完全正確,但也有普適性,家里本就不是絕對講道理的地方。
因為摻雜了愛和關心,所以我們可以以溫和的方式開始,學會提出和接受情感修復嘗試;自我安撫和相互安撫,適當妥協(xié)讓步,讓對方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視。
同時要容忍對方的缺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要用更加寬容的心接納現(xiàn)在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愛人。然后兩人一起變得越來越好。
法則6:學會和問題和諧相處。生活中問題層出不窮,但是不用害怕,坦然面對即可。問題也是機遇,學會解決問題,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法則7:創(chuàng)造共同意義,兩人過日子就像經營一家公司。要有一個使命一個愿景,才有奔頭兒!人嘛就得有勁兒地活著!
04關于一些具體問題
以上分享的是處理法則,還有一些具體同時也是新婚夫婦容易焦慮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問題1:如何應對壓力?理解對方的吐槽,喜悅一起分享,煩惱也一起分擔,煩惱除以二,就少了不少,在聆聽之后,可以用適當幽默詼諧的語言來舒緩對方心情。
問題2:如何處理家人和配偶的關系?夫妻之間建立“我們意識”,我們一起去面對家人,都將心比心,無論發(fā)生什么配偶都是站在自己這邊,有了底氣,一起承擔責任,去照顧家人,關系自然就能和諧不少。
問題3:錢不夠花怎么辦?一起制定預算,管理開支,合理理財,開源節(jié)流,才能讓生活蒸蒸日上。
問題4:家務活怎么辦?營造一種公平感和協(xié)同作業(yè)感,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應該一起協(xié)作,如果單一推給對方,日久天長就形成了習慣,不公平感就會產生。所以要巧妙地讓兩人一起協(xié)作,才能有共同榮譽感。
問題5:當孩子來臨怎么辦?把“我們”的概念擴大到包括孩子在內,孩子如果不期而至,也不要驚慌,這位 “第三者”將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和厚重,將她規(guī)劃在未來人生內,分階段去處理。
05每周五小時,改變婚姻狀況
以上的方法可能只是方法論層,但是理論要和實際相結合,可量化的操作才能有效執(zhí)行。所以書中又給出了很細致的規(guī)劃,
道別:2分鐘*5天=10分鐘
重聚:20分鐘*5天=1小時40分鐘
贊美與欣賞:5分鐘*7天=35分鐘
喜愛:5分鐘*7天=35分鐘
約會:2小時
時間可以酌情調整,但以此為依據(jù),就能很好地實踐。希望大家可以學以致用。
愛情是一件奢侈品,倘若求而不得,自己也要努力成長,把自己的人生經營得活色生香。倘若很幸運,能從茫茫人海中遇到,一定要用心經營,用理解和愛意去澆灌,開出最嬌艷的婚姻之花。
幸福讀后感9
十年前,剛剛大專畢業(yè),帶著惶恐也帶著對未來的憧憬,我來到了鄰縣的某師范附小任教。一來,不知自己未來的職業(yè)道路將是怎樣的一幅圖景;二來,該小鎮(zhèn)與我而言雖然“地熟”但是“人生”,除了個別曾經就讀的師范里還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位曾經的老師還算認識,除此別無親戚、同學。“舉目無親”或許合適。適時,又正值全國上下中等師范學校處于升格或撤并的潮流之中。該師范正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勢必也直接關系到附屬小學的去留興衰?磥,剛剛上崗,又得直面“下崗”。何去何從?人心惶惶。
既來之則安之。暫且呆著再說;厥字两,倏忽間,十年彈指一揮,已成過往。心底總有一種沖動,似乎要寫點什么。卻又一時理不出頭緒。加之雖然在暑期,但因家庭事務,因此一拖再拖。暑期,學校布置閱讀《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yè)成長》一書,本該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作業(yè),奈何惰性作怪,總也無法靜下心來。真有些不好意思面對“主席”。思考再三,將十年的點滴感悟結合閱讀經歷,記點流水賬。好在已經有了幾個問題作支撐,遂一問一答成文如下,也算開創(chuàng)一種新的文體——問答體,呵呵。
一、什么是幸福人生?
幸福,是一種感覺。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而且人在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心境下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幸福人生是什么?通常人們以健康為幸運,疾病為不幸;成功為幸運,失敗為不幸;富有為幸運,貧窮為不幸……生活在順境中的人,大家都覺得他很幸運,很幸福;相反,有些人時運不佳,遇到逆境,人們就會認為那是不幸,是痛苦。然而社會或個人總是存在順境和逆境,有順境必然有逆境,這是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人類應該正確的認識它。在我看來,首先個人的定位將決定幸福指數(shù)。讀報時,看到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偷,在偷洋蔥時被抓住了,被送到了法官面前,法官給出了三個處罰方案讓小偷選擇:一是一次性吃掉所有洋蔥,二是鞭打一百下,三是交納罰金。小偷先選擇了第一個方案,但洋蔥吃到一半,他就不行了,要求改成第二個方案;當鞭打了幾十下后,他又吃不消了,堅持不下去了,最后選擇了第三個方案?磥恚瑢ψ约旱亩ㄎ徊粶,或高或低,總在忐忑搖擺中過日子,非但幸福指數(shù)降低,甚至會面臨無盡的痛苦和煩惱。
于我而言,幸福人生就是為自己樹立一個個小的目標,然后為之而努力,等到實現(xiàn)的那一刻,幸福隨之氤氳心中;厥资甑穆殬I(yè)生涯,此類的幸福感還是時常光顧的'。因為自認為天資平平,能力也平平,因此也不敢給自己定太大的目標,差不多就行。當自己供職的學校面臨“鳥獸散”時,只是告訴自己:能夠找到一個學校教點語文,領點撐不死也餓不死的薪水則行;當房價急速飆升,告訴自己:兩個外來插隊落戶的人,還能指望什么?只要有一個四五十方的小房子,有一個固定的處所則行;當有個二手房以后,不奢望什么,只要墻壁刷刷白就行;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的幸福指數(shù)就是在實現(xiàn)一個個小小的目標中保持在那個不高不低的高度的。
二、什么是專業(yè)成長?
在我看來,專業(yè)成長就是一種專業(yè)的話語權。總是認為,一個人能在什么場合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展現(xiàn)自己的專業(yè)就可以代表他專業(yè)的高度。譬如王校長,頻頻亮相于全國、省、市研討活動,或者執(zhí)教公開課,或者進行專業(yè)講座,這就是一種專業(yè)的成長,這就是一種專業(yè)的高度。
誠然,特級教師畢竟只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一介草根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又從何談起?我以為,教師能夠在自己的本職范圍內,認認真真地做好本職工作,成就他人的同時,也成就自己,哪怕成就小小的,也算得上專業(yè)成長。記得致中和的廣告語——每天回家喝一點,套用在此,不妨可以說,教師在成就學生的同時,自己也能“每天進步一點”,這又何嘗不是專業(yè)成長?
非常欣賞肖川書中的一句話:教師的成長、教師的發(fā)展、教師的快樂都可以從閱讀中得到。
記得踏入教壇之初,因為地處偏遠小鎮(zhèn),閑時經常以看書打發(fā)時光。懷著滿腔熱情,也讀了一些教學類書籍。其中,兩個名字始終留在腦海中——于永正、周一貫。這兩位的書給了我教學生涯最初的滋養(yǎng)。以至于此后凡是二位的書我均通通買下。因為,這二位的書能夠滿足我“時常進步一點點”的愿望。不敢說自己的專業(yè)成長,但是可以毫無疑問地說,是這些書籍讓我走完了從門外漢到合格語文教師的過程。
三、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yè)成長之間的關系怎樣?
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套用一個經常用來形容“關系”的詞語——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教師的幸福人生應該是十分豐富的。每位教師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二者非從屬關系,亦難分先后。在我看來,幸福人生和專業(yè)成長是兩個同心圓。幸福人生更廣一些,專業(yè)成長是幸福人生的一部分。幸福的人生可以更好地促成專業(yè)成長,專業(yè)成長可以更好地提升人生的幸福指數(shù)。十年前,面頰消瘦肚皮平坦。十年后,胡子拉碴肚皮微突。十年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十年后,家有小兒嗷嗷待哺。人生的幸福似乎時時光顧,專業(yè)的學習卻未敢止步。
幸福讀后感10
剛剛終于把班里老師推薦的《幸福的種子》看完了。仔細的看完了這本書,只能說受益匪淺,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一直以來我都很羨慕那些小小年紀就識字很多,懂很多知識的孩子,也很佩服他們的家長。更主要的是我希望姚雨涵也能那樣。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我就曾經設想過怎樣教育,但是由于種種的原因,我一直忽視對孩子的教育,于是我們下班回家之后,我盡可能的陪他,也更加注重對他的教育,甚至有時候嚴厲到了苛刻的地步。但這也使我一點點的走進了一個誤區(qū)。
其實一直以來都知道親子閱讀的重要性,而我,從自己的成長學習經歷得來的經驗就是“多讀書是件好事,至少不是一件壞事情”,于是我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孩子應該看什么樣的書,或者說我自己以為我是從孩子的心理去考慮他想看什么樣的書。但是說實話,每一次給孩子買書都是一件頭疼的事情,因為很多次我覺得姚雨涵會喜歡的.書,他卻沒什么興趣?戳撕芏嚓P于“讀書”的文章,也聽到很多家長談到親子閱讀的體會,很多孩子都是從讀書中認字、學到各種知識,但姚雨涵有些不同。一開始我也抱著這種想法,希望他能通過看書認字、學知識。給孩子買的書也是圖文并茂,其中一部分是各種各樣的啟蒙教育書籍,比如:思維起步訓練、右腦開發(fā)等等這些以各種習題出現(xiàn)的書籍。除了其中一本《十萬個為什么》很喜歡外,其他訓練類的圖書他不是很有興趣,而我買的書籍中很多是根據(jù)朋友或者其他家長的推薦買的,現(xiàn)在想想可能有些盲目,因為孩子不一樣,正如天下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不同的孩子可能喜歡不同的書,不同年齡的孩子也會喜歡不同的書。而我選擇圖書的初衷和閱讀的方式現(xiàn)在看來也不是很正確。
好在我看了《幸福的種子》————“圖畫書對于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我想,不僅是圖畫書,其他的書籍也是一樣的道理吧。就像作者所說的那樣,想一想留在我記憶深處的語言體驗,不是自己上學時所學到的,反倒是小時候媽媽抱著我給我講的故事,還有那些淘來的“小人書”,以現(xiàn)在的眼光,可能有人認為那些小人書實在不能算是好的讀物,但是我清楚的記得自己看著小人書時的快樂和滿足!罢埜改赶褥o下心來,注視孩子的臉龐,想一想這本書能帶給孩子多少快樂,然后抑制住教育孩子的沖動,設法讓孩子融入書中,獲得真正的喜悅”——這就是我最大的體會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想想也是,到目前為止,姚雨涵喜歡的書是一套噼里啪啦系列的書籍和《我愛洗澡》、《猜猜我有多愛你》這些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字很少,圖畫簡單又豐富。盡管跟同齡的孩子相比,孩子認字不多,懂得也不多,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他“天真爛漫”的表現(xiàn)吧。而我也會盡力地把一顆幸福的種子播種在他的心里,慢慢的發(fā)芽、開花、結果。
下面是我看了《幸福的種子》后,頗有感觸地句子:
1、“真正能夠讓孩子喜愛的書,大人也會樂在其中。如果不了解孩子們喜愛的圖畫書中究竟哪里有趣,就當然無法進入孩子的世界!
2、“母親喜歡看圖畫書,孩子耳濡目染,也會對圖畫書產生興趣。因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一定想知道書里到底寫了什么,讓母親這么愛不釋手,所以會反復詢問書里的內容,要求大人講給她們聽。這可以說是引導孩子讀書最有效的方法!
3、“讀書不等于認字。能夠真正理解書中的內容才算是讀書!薄白R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薄白x書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時候,大人更要多花心思,讓他們高高興興地讀書”——————想想那些愛看書的孩子,一定是享受到了讀書的樂趣了。姚雨涵不是很愿意看書,我曾經努力過好幾次,試圖激起她讀書的興趣,但是現(xiàn)在想想可能我要他讀書的目的不是很單純吧。開始的時候是為了豐富育兒生活,陪他一起講故事,后來因為他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就想通過讀書來培養(yǎng)他的注意力;再后來就想通過讀書增加他的識字量和知識量,也許因為我的失誤,讓他錯失了體驗閱讀的快樂的機會。
4、“有的孩子很快就能自得其樂的閱讀,有的孩子還需要大人從旁協(xié)助。讀書不是賽跑,不能以快慢來決勝負,如果母親心急或者不安,只會影響孩子讀書時的情緒!薄案改敢粋勁的催促孩子讀書,不但毫無意義,而且有害。閱讀是一種樂趣,而不是父母的面子。孩子身邊應該布滿有趣的書,而不是父母認為對孩子有用的書。這樣,孩子才能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盡可能去制造大人和小孩一起讀書的快樂氣氛,因為這是最好的閱讀指導?傊,對孩子而言,閱讀應該是一種享受!
幸福讀后感11
因為我特別愛讀說事明理的書,所以我的一個書友為我介紹了一本給人啟示較多的英國哲學家、教育家羅素的《幸福之路》之書。這是一本尋找豁達的思考方式,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之書。
我今天向各位介紹《幸福之路》是羅素散文中的一本名著,羅素在書中所提供的不是任何抽象的道理,而是他自己人生感悟的結果,所提供的獲得幸福的小竅門,也是通過他的“閱歷和觀察”獲得的人生經驗之談。此書淺顯易懂,讀來趣味性強,而且確實對尋求幸福的人們有啟發(fā)作用。羅素的目的是“希望那些遭受不幸而并未享受幸福的眾多男女能夠診斷出自己的癥狀并找出擺脫的方法”。他在該書前半部分論述了人類不幸的諸多原因,后半部分則論述了幸福的諸多原因,從而使讀者能夠對照實行,獲得實際效果。羅素是為了眾生的幸福寫了這本書,所以他在序言里說:“在以下的篇章里,既無高深的哲理,也無淵博的征引。我只是把通情達理的一些意見歸納起來……因為不少煩惱的人憑著適當?shù)呐梢宰兊眯腋,所以我才寫下這本書!
現(xiàn)在讓我來就我感觸較多的部分談一下這本書給我的眾多啟示和影響。正如前面所說,這本書分兩個部分。前半部分談不幸福的原因,現(xiàn)象和本質:他講到人們不幸福一部分是由于社會制度,一部分是由于個人心理。這本書主要剖析個人的世界觀,倫理道德觀念,生活習慣等給人帶來的不快樂或者快樂。羅素很精辟地分析,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為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種典型的自我沉溺者,也許你我感到不幸福時也在他的分析中吧,分別是“畏罪狂”,“自溺狂”,“自大狂”。第一種是畏罪狂,是那種沉溺于犯罪意識的人,我理解是那種總是自我責備、失意、理想主義的人,他們的特征是認為自己應該如何如何,給自己設計了一幅理想的圖畫,卻和他所知道的實際的自己不斷發(fā)生沖突。大概是早期的教育和人生的真實情況相抵觸,使得他覺得苦惱不幸福。聯(lián)系到我們自己,這種狀況應該是一種生活不適應癥。第二種是自溺狂,特征是慣于自贊自嘆,并希望受人贊嘆。我相信這種心理人人都有,但過度的時候就是一種禍害了。換種說法這是強烈的虛榮心,虛榮心得到滿足的時候,除了自己以外,對任何人都感覺不到興趣,但是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覺得失敗和失望,因為可能他期待的是恭維,到手的卻是冷笑,羅素講,一個人只想要社會欽仰他而對社會本身毫不感到別的興趣的時候,未必能達到他的目的,即使能夠,他也不能完全快樂,因為人類本能是從不能完全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所以虛榮心過了頭,把每種活動本身的樂趣毀掉了,于是使人不可避免地無精打采,百無聊賴。第三種是自大狂,他和自溺狂的不同在于他希望大權在握,而非動人憐愛,他竭力要令人畏懼而非令人愛慕。我理解這一型是權力欲比較強的人,若是不能征服別人他就會不快樂,生活中我們會遇到總是要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別人的,應該就是這一型的。但是羅素是個辯證看問題的人,他分析這有一種類型說,約束在適當范圍內的權勢可以大大地增加幸福,但把他看作人生唯一的目標時,它就闖了禍。羅素歸納的三種人是典型的不幸福者的心理狀況,我想還有更多混合的類型,不幸福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以上的癥狀。如果把羅素看作醫(yī)生的話,前面這部分,論述不幸福的原因是給病人做檢查,說癥狀,查病因,接下來系統(tǒng)地論述各種病的癥狀,病因等等,他在書中分別論競爭,煩悶和興奮,疲勞,嫉妒,犯罪意識,被虐狂,論畏懼輿論,聽聽這些題目各位就知道都在說不幸福的情形了。
書的后半部分則是開藥方,給病人指引健康的路子。首先分析快樂的可能性,然后論述興致,情愛,論家庭,工作,閑情,努力與舍棄,最后論幸福的人。在這里我不想說前面那些,我想談談最后一章《幸福的人》,因為這一章里,羅素給我們明確地開了幸福的藥方。羅素說,幸福顯然一部分靠外界環(huán)境,一部分靠個人自己。不說外界環(huán)境,他認為涉及一個人本身的.范圍以內,幸福的方子是很簡單的。我演繹成自己的話,就是溫飽,健康,成功的工作,愛情,小范圍的受人尊敬。如果擁有這些足以使人幸福,但是這只是人人可達到的自然的幸福,還有一種幸福是精神的幸福。所有的幸福,人們應該能獲得,唯一的條件是他的熱情和興趣向外而非向內發(fā)展。也就是說人們想要幸福,首先要摒棄自我中心,客觀的生活,用真實的興趣跳出自我,而不是老想著自己不快樂的原因。說到這里,真是無獨有偶,以前曾經有個幾個年輕人去問希臘的哲人蘇格拉底,我們怎樣才能找到快樂?蘇格拉底的回答是:“你們想知道答案的話,先去海邊的山上伐木,然后造一艘大船,完成后我自然會告訴你們!蹦菐讉年輕人真的去做了,付出了許多汗水,他們完成了,看著自己造的大船,他們已經知道怎樣才能找到快樂。就是如羅素所說,跳出自我,把熱情和興趣向外。其實,我所說的只能讓各位基本了解這本書的框架,還有更豐富更多含量的內容,不能一一在這里介紹,毫無疑問,《幸福之路》這本書會帶我們走上尋求幸福的路,幸福之路其實不玄妙,也不遙遠,在我們的觀念中,在我們的習慣里。有時我們的困難可能就是自己沒有跳出來,有時我們的幸福其實就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心境。最后,希望各位聽了我的贅述有所收獲,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若是有空,也看看羅素的《幸福之路》,跟智者同行,解除自己的困惑,給自己的靈魂進行一次洗禮吧。借著這本書的名字,繼續(xù)自己的幸福之路。
幸福讀后感12
讀了陶繼新老師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讓我的心為之一震,教師也可以幸福嗎?一個個疑問在心頭盤旋。教育,應該屬于幸福,教師要甘于做綠葉,也要敢于爭紅花,教師要以培育人才為榮,也要發(fā)展自己,讓自己的生命燦爛起來,精彩起來!怎樣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陶老師的觀點讓我頗有同感:
一、喚醒心靈潤澤生命
“渴望快樂,追求幸!笔侨说谋灸堋5,在物質條件相當優(yōu)越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師行業(yè),職業(yè)倦怠情緒襲卷了幾乎“半壁江山”。老師們對上,既要應對國家由上而下的新課程改革;對下,又要面對當前學生“獨生子女癥”的各種新問題;在重重的壓力下,不少教師的精神空間越來越逼仄,常感身心疲憊心力憔悴,上下求索卻又不知“幸!痹诤畏健
在陶老師的報告中,他沒有給老師們提供這個“技巧”那個“方法”。他告訴老師們:“教師完全可以在精神境界為自己找尋一座輝煌的殿堂!币徽Z驚醒夢中人!物質再豐富,人的所需只是那么一點點而已,所有住著洋樓開著小車天天出入高級酒樓的人未必是最幸福的;但是如果在精神世界里有一座屬于自己的華堂,心靈在那兒詩意地棲息,一定是個幸福者!人們遲鈍的觸須開始蘇醒起來,慢慢地伸向身體的`各個角落,逐漸地進入思考:“我到底需要一種什么樣的教育生活?”
陶老師說:“文化一旦在心靈安頓之后,就成為了一生幸福的儲蓄!彼呶萁驳靥岢鲎约旱囊娊猓骸敖處熞氚l(fā)展起來,就要給自己的心靈留下一個閱讀經典的空間,從而使自己的教學登上‘會當凌絕頂’的境地!彼嬖V人們通過“文化存款”才能獲得持久的幸福。而他所指的“文化存款”就是閱讀經典!他深入揭示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的關系,他的報告處處流淌著人文關懷,充滿對教師日常生命狀態(tài)的關注,直接接通教師通往幸福的大道坦途。這種為教師終生幸福打算,直接進入終極關懷的話語是前所未有的,它慢慢地指向人活一世的終極目標:幸福地活著。于是,隨著心靈的蘇醒,人們慢慢地走出狹小的空間,走出逼仄的環(huán)境,目光變得高遠,眼界變得開闊!
其實,“幸!币恢本蜐摬卦谌说男撵`深處,只是在許許多多外物的包裹下,它變得堅硬而遲鈍,而陶老師用他的“大文化觀”引導人們的思考指向人生一世的終極目標——幸福地活著,而不是計較眼前一時一事的得失。
二、涉獵廣泛,以例說理。
陶老師在報告中常說:“讀書破萬卷,教學如有神!弊鳛榻逃浾叩奶绽蠋,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他用自己的所見之事所聞之人告訴聽眾:教師的生命成長靠讀書,教師的終生幸?孔x書。他在報告里講了全國各地的老師們的故事,取例之廣,讓每一個聽眾都能產生共鳴:無論你是大學教授還是小學老師,無論你身處繁華鬧市還是偏僻鄉(xiāng)村,無論你是語文老師還是數(shù)理化老師,你都能從這些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榜樣,讓每一個聽眾產生“心向往之”的怦然心動:“如果我也能象他們一樣讀書寫作,是否也能體驗到‘教學如有神’的快樂?”是的,陶老師說,任何一個老師,只要你愿意摒棄浮躁之氣,靜心讀書,你就能觸摸到“幸福”,與“幸!庇H密接觸。
三、坦誠交流,平等討論。
陶老師一次又一次地坦言自己非“生而知之者”,自己之所以達到一定的高度,全在于閱讀經典,積極寫作。在《打點人生幸!返膱蟾嬷,他講“孝心”一節(jié)內容時,他談起兩個女兒,話里話外承載的是濃濃的父愛,眼神里漾著的深情厚意打動每一個聽眾,大家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家的幸福的味道。他談為人要“寬容大度”時,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對沖撞自己的人諒解,對批評自己的人感恩,對嫉妒自己的人寬恕!庇谑,我明白了,要人生幸福,就要“內在和諧”“寬容大度”。有了平和的心態(tài),有了優(yōu)化情緒的能力,即使人生的風雪襲來也能從容應對,處變不驚。
四、氣質儒雅,以文“化”人
陶老師在報告中一再談經典誦讀的作用:“首先,經典誦讀可以使人趨真向善。其次,經典誦讀可以使人寧靜致遠。再次,經典誦讀還可使人氣質高雅!彼嬖V我們:“這種持久的快樂,就是一種最好的美容佳品。大家想想,經典誦讀之后,男士更有風度,女士更加美麗,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只見其人,不聞其聲,陶老師身邊就形成了一個“場”。陶老師一出現(xiàn)在會場就有一種吸引力,而他儒雅的氣質就有足夠的魅力。不管去哪兒講課,陶老師傳達給大家的不僅僅是知識和智慧,更多的是人格力量。作文
幸福讀后感13
讀完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真的像品嘗了一次精神的大餐,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禮。那洋洋灑灑,如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汩汩的在我心田流淌著,滋潤著我心靈的深處。
書中第一講:讀書,教師生命成長的必須,讓我知道為什么教師要讀書:完善人格;授業(yè)解惑;生也有涯。是啊,作為一名教師,肩負著一種特殊的歷史使命,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當好這個工程師,就要求老師不斷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而讀書當是最佳、最捷之徑,更何況人的生命有限,正如孔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怎樣讓有限的生命煥發(fā)光彩?假如通過閱讀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格,就會有了文化的價值。對此,我對閱讀這個問題有了新的思考。有了一個迫切的愿望:我要加強閱讀。
一、 緣何要讀書?
陶繼新老師認為“讀書是教師生命成長的必需”。 陶老師的那句讀書箴言——“疏離浮躁,淡泊名利”,造就了他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氣定神閑,這使我仰慕。要想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就必須親近經典,去尋求一種從身到心到靈的升華。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一名語文教師,首先應該是文化人。而要擁有文化,就必須讀書,像陶老師那樣讀有層次的書。經典文化一旦內化到教師心里,外顯出來就是一道絢麗的風景,因為經典文化不僅流淌著智慧的光華,而且還搖曳著思想的要義。從某種意義上說,讀書是讓我們教師產生幸福感的源泉。只有我們每一位教師把閱讀當成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地擁有豐盈的知識與智慧,才能擁有一顆纖塵不染的心,才能在知識層面與精神層面都給我們的學生以心靈的`灌溉,從而讓我們與我們的學生都達到一種生命的飛躍。
二、 讀什么書?
我想每一位教師身上都會或多或少地留有書香味的,最起碼從教前的閱讀積累是少不了的,可惜的是走上教師崗位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不斷的感到時間是越來越少,精力、記憶力大不如從前了,因而閱讀的時間少了,閱讀量大大減少了。我們有些教師,也看書看報、上網,但大多是看些新聞、娛樂報道等零碎的內容。讀陶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書后,對讀什么書有一個全新的思考。陶老師在書中反復提到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得乎下下”。這句話為我們指明了讀書的走向,讀書要讀好書,尤以經典、名著、精品為首選。這些書中有智者先賢的指點,有高尚人格的感染,有經典詞句的熏陶,在書香之中能汲取養(yǎng)分,滋養(yǎng)內涵,塑造人格,使生命質量得以提升。當然在讀這些經典名著時,我們不一定能理解其全部精髓,但能得其一二,亦能受益匪淺。假如你選取的是中等層次的書籍,你也不能把其精髓囊括懷中,所能獲得的只是下等的知識。如果你讀的是一些平庸甚至糟粕的書,你不但不會有所收獲,反而會深受其害,甚至貽誤終生。這告訴我們應當舍棄那些低層次的文化,選擇那些真正經得住時間考驗的古今中外的經典來閱讀。通過閱讀,向大師們汲取智慧與思想,甚至與大師進行心靈的對話,大師的作品里都蘊涵著真善美,久而久之,便會向大師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也會越來越高,那種真善美的東西就會走進你的心靈。同時,在知識越來越豐富的時候,進而生成屬于自己的思想與智慧。有了高質量的思想文化品位,才能成為真正的教師,才能被學生認可,你有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同時影響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因此,讀書不僅僅是教育教學問題,更是拓展自己生命的寬度的有效途徑。
三、 怎樣堅持閱讀。
讀一天書容易,讀一本經典名著也不難,每天堅持讀就艱難了。或許這并不是我個人的感受。也許有時我們會為自己找各種借口說:我備課批改作業(yè)要花很多的時間,幾乎沒有時間看書,下班回去要做家務輔導孩子等,這不是你不讀書的理由。課備不好,課也就教不好,如此下去的結果,將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越是讀書少,備課所需的時間越多,而且課也就越教不好。因為沒有文化積淀!相反,你看的有益書越多,你積累的知識也就越多,備起課來就會得心應手,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設計會如汩汩的泉水,上課時你會妙語如珠,旁征博引,進入“教學如有神”的境界,正如陶繼新老師所說“讀書破萬卷,教學如有神”,此時就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
回首想想自己的教學生涯,也已接近二十載,至今為了準備一節(jié)優(yōu)質課,還要遍查資料,提前準備好要說的每一句話,就怕課堂上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自己難以招架。如果飽讀詩書,胸有丘壑,對知識能夠信手拈來,何懼之有?每天睡前半小時的閱讀時間雖然不多,但起碼保證你有閱讀,長期堅持下去,也會有收獲的。更何況,我們還可以擠出其它的時間呢!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別為自己的懶惰尋找借口,行動起來,讀書吧!
幸福讀后感14
從教二十幾年,如今越來越感覺做一名老師肩負的重任和壓力,這份壓力來自于家長和社會對老師的期望值,所以很多老師和我一樣,工作著、累著、沉重著,缺乏幸福感。作為一名教師,幸福感在哪里?帶著這樣的困惑,我讀了《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值得一讀,它給了我很多啟示,向我闡釋了做個幸福的教師并不難。下面是我的幾點體會:
做個幸福的教師,一定要學會真誠做人,善待親朋同事。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首先要學會編織一張灑滿陽光的人際網。一個人不管有多大的夢想,有多高的能力,如果沒有一個支持性的環(huán)境,他的績效與感受必然會受影響。因此,我們無論樸素地教書,還是勇敢地教改,都須贏得、同事的理解、家長的支持和學生的肯定。做教育、做研究先做人,在合群中成就你自己,發(fā)展壯大你自己。做一個熱情的人、真誠的人、善良的人、寬容的人,一個受人歡迎的教師,應該成為我每天的努力與一生的追求。善待同事,與同事和睦相處,只有同事間,情感交融,關系和諧,才能保證在愉悅的心情狀態(tài)下去生活,去工作!在漫長的教育生涯中尋幾位導師。導師不只在教育經驗上多于自己,更重要的是人生閱歷長于自己,與導師保持聯(lián)系,聆聽他們的教誨,讓教育的火炬在自己的手中傳遞,無疑是溫情而溫暖的。
做個幸福的教師,一定要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心態(tài)。
正如教育專 家袁衛(wèi)星 老師所說:“對于幸福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chuàng)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師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驚天動地的偉業(yè),但它應當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應當如星辰,遠望像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 ”
做個幸福的教師,一定要學會享受學生
對于教師來說,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在教學中通常我們最頭痛這兩種學生:一種是調皮搗蛋,行為有偏差的學生,一種是怎么教也教不會的學生,面對這兩種學生一定要學會寬容和耐心,原本我一直對學生很嚴厲,對他們所犯錯誤有時會忍不住重罰,自從我兒子降生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的兒子和所有調皮搗蛋的孩子一樣,我對他說不的事他偏偏去做,我要求他去做的事,他偏不聽,兒子讓我學會耐心和慢教育,所以現(xiàn)在我面對學生時,就會始終想著兩句話,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使我對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責,多了一份尊重。俗話說:教師的活兒是良心活兒,家長把天真爛漫、聰明伶俐的孩子交給我培養(yǎng),這是對我的極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愛他們呢?孩子的心是未經雕琢的璞玉,美麗而又稚嫩。當我們肯俯下身來,走進他們的世界,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許多成人眼中的錯誤緣于我們對孩子的誤解。教育是技術,更是藝術,只有師生心靈相通,才能共同奏響教育的和弦之音。
做個幸福的教師,一定要學會享受課堂
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做個幸福的`教師,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
教師工作性質決定了每天的忙忙碌碌,很多時候在辦公室忙不完,還得回家接著繼續(xù)忙,比如很多老師回家還得寫教案、批改作業(yè)等,有時遇到班上出了點事連睡覺也不安寧,做夢都在想著怎樣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或者怎樣開展班上的活動。長期的超負荷運轉使得很多老師都心力交瘁、未老先衰,和同齡人比起來顯得那么的憔悴和蒼老。老師也是人,也得吃飯、睡覺、享受生活,老師更應該好好地活著、幸福的活著,讓自己每天都精力充沛、活力十足,這樣的老師才能教出活蹦亂跳、天真可愛的學生。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因過度的操勞導致自己經常生病,上班時經常都面帶土色,說話也有氣無力的,這樣的老師怎能教出樂觀向上、健康美麗的學生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讓自己時刻都是健康的、快樂的、幸福的,因為我們的幸福快樂,我們的學生也一定會幸福快樂的。
總之讀了這本書最大的收獲在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幸福是教育追求的終極價值。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有幸福的教育;只有幸福的教育,才能有幸福的學生。那就讓我們所有從事教育的老師們,用智慧的雙眼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幸福,用美好的心靈去感悟身邊的幸福,用無私的愛與奉獻創(chuàng)造教育的幸福,堅守教育的崇高理想,享受教育的職業(yè)幸福,使學校成為學生幸福學習的樂園, 成為 老師幸福工作的精神樂園!
幸福讀后感15
當幼兒園介紹了這本《幸福了嗎?》與大家分享時,我心中一陣歡喜,因為家中書架上的這本書的名字很吸引我,正想抽空品讀。書的封面是作者白巖松的一張照片,難得的笑臉加上休閑白襯衫,使得這位一貫嚴肅的央視名主持顯得親切可愛。白巖松是我很欣賞的一名主持人,他正直、儒雅、敏銳,有直言不諱的勇氣,還有一個親切的綽號“小白”。
這本書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他的人生經歷來展開的,白巖松用他慣有的犀利文筆和審視的目光,回顧了自己十年來在央視、名利場的起伏,發(fā)表了自己對近年社會大事件的看法……以此點出種種幸福。白巖松很幸福,因為他總是懷著一顆平常心,對生活充滿熱愛,充滿激情。對待工作認真踏實,充滿愛心和責任心,總能看到希望和進步,而不是抱怨。
一、知足常樂,少欲離苦
開篇,白巖松借用倉央嘉措的一首詩,勾勒出了全書的輪廓——如何尋找幸福和信仰。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边@是對當下光怪陸離的社會的質問,也是對人們久經炎涼而日益麻木的心靈的一種呼喚。這本書表達在這個世界,說一千道一萬,最后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不要拿自己的人生過別人的生活。幸福不是比較級,你只要內心平靜祥和,知足常樂,你就是幸福者。
幸福是動態(tài)的,不同時期對幸福的理解與要求不一樣,當吃不飽飯的時候,能飽餐一次白米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當沒有錢購買一本書而擁有一本書的時候,是一件幸福的事……幸福也是縱向的,比較自己的生長過程及生活的環(huán)境去感知幸福,就會感到生活是越來越幸!墙裉斓娜藗,隨著時代的變遷,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需求越來越多。
根據(jù)“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人們的需求從低層次的需求轉向了高層次需求,隨著人的欲望日益增多,對幸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而人們的內心變得越來越浮躁,幸福感隨之減弱,甚至缺失,正如文中的一段話,“中國三十余年的改革,幸福并沒有伴隨物質目標的實現(xiàn)如約而來,整個人群中,充滿著抱怨之聲,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窮的抱怨,富得也抱怨。在一個十三億人的國度里,我們該如何解決與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
其實一個人幸福與否,歸根結蒂是內心的欲望在作怪,它讓你那顆平靜的心時時處于掙扎與困惑,導致幸福感缺失。
二、幸福在身邊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這本書的序,作者把自己平日里的所思所想寫成十三個小篇章,代為序,序名為《幸福在哪里》?吹降谝粋小篇章時,我感觸頗深。如文中所說,周圍確實有越來越多的人戴上水晶、寶石,那里藏著每一個人內心的秘密,這其中更多的是一種撫慰,而起因是內心的焦慮與不安。
我曾經就是這類手腕上戴著信仰的人,當年的考編失利,對我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緊接而來的壓力是無人指導的困惑、無法體現(xiàn)自身價值的'焦慮以及因為遠在山區(qū)單位上班導致的不自信。當我戴上水晶初始,可能是因為心理作用,覺得心中豁然許多,但一段時間后,焦慮仍然存在,因為心中始終存在著工作調動的欲望。后來在不經意間聽到市區(qū)一些老師的抱怨,我慢慢思考:在山區(qū)上班是不是也有一些好的地方呢?沒有那么多工作量,有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
文中有句話:“在大城市,我們活在自己的小團隊里,對世界的了解少之又少;小鎮(zhèn)或是人口稀少的村莊,沒有這些小團隊,你必然可以看到整個世界。”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中還有其他多姿多彩的東西,于是我學習放慢了從大學就習慣于競走的步子,觀察生活中的沿途風景。我有更多的時間繼續(xù)學習我愛好的聲樂,安靜地寫一篇文章,看我感興趣的書或者追一部長劇。
文中的一句話更是能說明我當時的心境,“你是否做得到,眾星捧月時還記得自己是誰?被視而不見時還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我想知道的是:為什么你可以接受夸張的表揚,卻不可以接受夸張的批評?”我回頭發(fā)覺,過去五年真是我人生中的一次洗禮,大學里同學們投來的崇拜與信任的眼神,與工作后一些同行投來不屑與質疑的眼神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我便思考為什么我要活在別人的評價里?我自己真正要追求什么?
我逐漸感受到重過程、輕結果的意義,開始把注意力放在知識本身、理論本身、課堂本身、孩子本身,而不去攀比成績、名次、榮譽,在這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幸福,就像陳奕迅的一首歌《穩(wěn)穩(wěn)的幸!分谐溃骸坝幸惶,我發(fā)現(xiàn)自憐資格都已沒有,只剩下不知疲倦的肩膀,擔負著簡單的滿足。有一天,開始從平淡日子感受快樂,看到了明明白白的遠方!焙髞,有了讓自己都感到意外的好結果。若你現(xiàn)在問我:“你幸福嗎?”我的回答是:“是,我是幸福的!币驗樵谏钌,我比以前上班更方便了;自身價值上,我比以前更有職業(yè)認同感了;專業(yè)發(fā)展上,我有更多的同事可以交流學習了。
也許,工作量會比以前多,但我仍然覺得是幸福的。幸福在哪里?有一首歌大家都聽過:“幸福在哪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艱苦的勞動力,幸福就在你晶瑩的汗水里;幸福在哪里?它在精心的耕作中,它在知識的寶庫里,幸福就在你閃光的智慧里”。所謂幸福感就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感覺,如果我們把教育當作一種事業(yè),可以感受孩子成長的光榮感,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升華,我們便能感覺到幸福。
走得太遠,別忘了當初我們?yōu)槭裁闯霭l(fā)。曾經年少輕狂,但那時只有簡單的生活,追求也是簡單,人雖一無所有,但是過得簡單快樂,便擁有無處不在的幸福。我想,內心強大,簡單生活,身心平靜,真心滿意自己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用心體會,其實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幸福讀后感】相關文章:
《幸福的方法》讀后感:幸福是什么11-08
《幸!纷x后感12-28
幸福讀后感05-26
《幸福》讀后感02-18
幸福的讀后感12-17
幸福幸福作文02-24
奔跑的幸福讀后感01-18
《幸福的方法》讀后感06-20
真實的幸福讀后感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