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13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1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被人稱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義兵敗自殺,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相繼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軍收復,延續(xù)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亂”徹底平息。當時詩人杜甫正攜著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聽到這一勝利喜訊不禁大喜若狂。在極度興奮中,一改過去沉郁頓挫、含蓄蘊藉的詩風,以輕快活潑、爽朗奔放的語言,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對于古詩教學,理解詩意是重點,感悟詩情是難點。
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體會杜甫是個憂國憂民的偉大詩人,課堂上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根據(jù)收集到的資料介紹杜甫或背誦杜甫的詩,對杜甫有初步的認識。在學習第二句詩句“初聞涕淚滿衣裳”時,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春望》中的“感時花濺淚”,比較一下這兩個“淚”的不同,從而知道這是一種喜悅的淚、悲喜交集的淚、喜極而泣的淚。在交流“卻看妻子愁何在”這一句時,我還是引導學生同《春望》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等進行對比理解:從此以后,不必妻離子散,天各一方,不用顛沛流離、遠走他鄉(xiāng),可以家人團聚,盡享安詳?shù)纳。在讀到“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下洛陽”的時候,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了解從劍外到洛陽的千里迢迢,想象詩人的思緒。再用李白的一句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來體會詩人的歸心似箭——故鄉(xiāng)就在眼前,美景就在眼前,洛陽就在眼前。
回顧整堂課的教學,學生通過查閱杜甫的`資料,了解了他生活年代的情況,以及所寫的愛國詩篇;通過自讀自悟,看到了一個悲喜交集的杜甫,欣喜若狂的杜甫,放歌縱酒的杜甫,歸心似箭的杜甫。收復失地的喜訊讓詩人多年的沉郁一掃而光,噴薄而出,寫就了生平第一首快詩。從而使學生體會到了杜甫憂國憂民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2
在教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時,我給學生拓展了以下相關的知識:杜甫、李白的寫作風格比較;杜甫的其他愛國詩篇。
這次的嘗試,我覺得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因為學生已經進入了高年級,理解詩意不成問題。而感悟詩情就成了重中之重。對于杜甫的這首“生平第一首快詩”,要把理解“快”的感情基調作為重點。正是因為拓展了杜甫的.寫實作品,學生看到了杜甫生活的那個時代凄慘、痛苦的社會現(xiàn)實。所以當“劍外忽傳收薊北”,杜甫才會情感噴涌而出,出現(xiàn)“喜欲狂”的狀態(tài)。走入了詩人的內心,才能真正深入體會詩情。
通過這節(jié)課的嘗試,我想,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圍繞原文的主題,給學生拓展一些東西,既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又能更加深刻的體會文章內涵。同時也要注意,課堂上的拓展應該是“精品”,不要冗長拖沓、喧賓奪主。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后就可以把“拓展”放到課后,讓學生的延伸性學習真正做到有主題、有選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3
這位老師在詩歌教學中試圖作一些大膽的嘗試,精細地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比較重視學生的體驗。
課前,老師讓學生寫了一個片段練習,將自己聽到喜訊時的情景描寫出來。上課伊始,老師讓學生交流所寫片段,以寫促讀,為讀杜甫這首詩作了一個情感上的鋪墊,學生自己去寫,自己去體驗,以達到和杜甫情感的連通,產生情感共鳴。這樣的做法是別巨匠心的,但是接下來教師讓學生把寫的這段話按老師所給的模式(?的消息一傳來,我不禁?多想?多想?……表達我滿心的愉快)改寫為一首小詩就不妥當了。教師的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給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的空間比較小,效果也不好。對杜甫詩歌的閱讀也難以起到輔助作用,白白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學生讀了杜甫的詩歌以后,教師又讓學生把自己的詩歌和杜甫的詩進行比較分析,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這也是不妥當?shù),學生寫的和杜甫寫的沒有可比性,杜甫是在在流落中聽到河南河北被官軍收復的勝利喜訊,極度興奮中寫下這首“生平第一快詩”的,有感而發(fā)。學生是教師為教學所需要而應命的.應景之作,缺乏真情實感。而且基本的詩歌的要求也達不到。怎么好比呢?再說學生在比較中心理狀態(tài)當然是覺得自己不如杜甫好,把自己放在被修正,被批判的角度,不利于學生真正讀好讀懂這首詩。最后教師讓學生把杜甫的詩歌改為白話詩,由于教師也給了一個模式(?的消息一傳來,我不禁?多想?多想,的游子啊,你)學生改寫不盡人意,直白淺顯,沒有自己的體驗。
從上面的敘述看,教師花了很多時間在這些不恰當?shù)膶懺娭,學生真正和文本對話的時間則少之又少。疏通詞句的環(huán)節(jié)沒有了,入情入境的吟誦少了,結合杜甫的生平和背景體悟詩的內涵意蘊被忽略了。沒有了這些,詩人的博大情懷,詩人的愛國情感,詩歌的豐富內涵,學生如何能感受到呢?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4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詩”,抒發(fā)了詩人因多年戰(zhàn)亂平息,祖國重新統(tǒng)一而無比歡快的心情,流露出強烈的愛國熱情。本課教學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生的學習需要廣闊的智力背景作支撐,否則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只能是寸步難行。我們常常埋怨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不佳,不善思考,其實問題主要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背景,沒有體諒到學生的學習困難,我們常常是“一廂情愿”做著自以為是的工作,其實我們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存在,我們的教學沒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從“學生”出發(fā),這是一條最根本的教學原則。
本課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
一、導入。杜甫作為“詩圣”,在當時文壇中的影響可見一斑,因此讓孩子親近詩人,是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澳銓Χ鸥α私舛嗌?”這一問題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的閱歷、工具書、文化積淀學語文,是語文課該做的事。于是學生知道了“李杜”,知道了他們的詩“各有千秋”,李的浪漫,杜的寫實;知道了杜甫的“沉郁頓挫”;知道了詩人顛沛流離的生活處境,讀杜甫的詩就能了解當時的歷史。
古詩是中國浩瀚文學藝術海洋中一枝俏麗的奇葩。讓詩歌的'學習沉浸在浩瀚的文學海洋中,讓學生受到熏陶,受到感染,用一詩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習其他詩歌的學習興趣,這才是我們語文學習的目的。
二、初讀。這首詩的生字不多,在指名學生讀的過程中,強調或糾正“涕”、“襄”等字的讀音,尤其反復強調“妻子”的“子”讀作第三聲,而非輕聲。字詞的教學即使在六年級也是一項基本的目標,不可放松。
三、解題。學生對題目的字面意思的理解也不存在多少障礙,難點是對“河南河北”的理解同今天的“河南(省)河北(。钡膮^(qū)別。在理解題目的過程中,相機請學生介紹詩歌的背景:“安史之亂”。
四、會意。理解了題意,了解了背景與作者后,請學生再讀詩歌,邊讀邊思考詩歌的意思。學生讀后,好像不敢舉手,便請學生先提出不理解的詞句。先有學生提出“白日放歌須縱酒”和“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關鍵是“放歌”、“縱酒”、“青春”等詞語。許多學生也都查過工具書(課課通之類),所以,很快便掃除了理解上的障礙。接著又有學生提出“劍外忽傳收薊北”不理解。這句話有兩個地名“劍外”和“薊北”。有學生查了資料,知道“劍外”就是好“劍門關以南”,而“薊北”就是指今天的河北省北部地區(qū)。我對學生說在解釋古詩句的時候,地名也可不解釋(即“直譯”),這樣學生理解這句話應該沒問題了。
五、悟情。理解了第一句詩后,我沒有讓學生繼續(xù)質疑,而是話鋒一轉,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收復“薊北”的消息,來得這樣突然,此時詩人杜甫的心情如何?文中哪個詞最能體現(xiàn)詩人此時的心情?學生很快便找出“喜欲狂”,那么詩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喜欲狂”呢?學生抓住“初聞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喜欲狂”和“白日放歌須縱酒”等詩句,體會到詩人“喜出望外”、“欣喜若狂”的心情。在學生說到“涕淚滿衣裳”時,我這樣追問:高興的時候可以歡笑、放歌、縱酒,可是杜甫為什么會流淚呢?于是引導學生閱讀練習冊上的《春望》這首詩,這樣詩中詩人的情感也就不難理解:長期背井離鄉(xiāng),流離失所,終于可以回家了,興奮、激動的心情難以抑制,喜極而泣。在交流“卻看妻子愁何在”這一句時,我還是引導學生同《春望》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等進行對比理解:居無定所的杜甫看著自己的妻兒是憂心忡忡;而聽到唐朝的軍隊收復失地,一家人又可以返回家鄉(xiāng),安居樂業(yè)了,憂愁與煩惱就煙消云散了。在這堂課接近尾聲的時候,有學生談到了對“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下洛陽”的理解,我明顯感到學生的理解有誤,便直接指出:這兩句是杜甫想象回鄉(xiāng)的行程——(作者想)立即從巴峽穿越巫峽,順流而下,然后從襄陽登陸直到洛陽。杜甫的家鄉(xiāng)就在洛陽以北,從這兩句可見作者的“歸心似箭”。
回顧整堂課的教學,因為有了《春望》的閱讀基礎以及歷史背景、作者生平資料的支撐,所以雖然一開始學生對理解詩歌的內容好像有些困難,但是經過相互之間的合作討論及教師的點撥引導,一切都迎刃而解。特別是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時,我不時地引導學生把本首詩歌的學習同《春望》相鏈接,學生對詩人感情悲喜轉變理解真切,詩人的喜怒哀樂仿佛彌散在課堂之中。我感受到自身的神采飛揚,以及學生閃爍的目光。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5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詩”,抒發(fā)了詩人因多年戰(zhàn)亂平息,祖國重新統(tǒng)一而無比歡快的心情,流露出強烈的愛國熱情。這首詩的教學重點應是在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入詩的意境,體會詩人“喜欲狂”的心情。為了突破這一重點,我在教學中做了一些初淺的嘗試:
一、課前預習,了解詩人
古今語言上的差異,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給學生理解古詩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詩中短短的56個字卻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如果學生不能了解杜甫當時所處的朝代背景,是難以準確理解古詩含義的。因此,課前我布置學生采用所學到的搜集資料的方法去了解杜甫其人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為理解古詩內容作好了充分的準備。這一點也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得以印證。導入新課之后,我的問題“你對杜甫了解多少”得到了許多同學的響應。學生知道了杜甫是唐朝的偉大詩人,人稱“詩圣”;知道了杜甫的成就與李白齊名,人稱“李杜”;知道了詩人顛沛流離的生活處境,讀杜甫的詩就能了解當時的歷史,杜甫的詩被推崇為“詩史”……
二、圍繞中心,品味詩情
全詩因“喜”而作,包含著詩人強烈的愛國心。要讓學生品讀到這一點,抓住中心詞是關鍵。詩中哪個詞直接點明了詩人的心情?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喜欲狂!眹@“喜欲狂”我設計了兩個問題:1、杜甫因何而喜?2、詩人喜欲狂的具體表現(xiàn)有哪些?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也就走進了詩人的內心世界。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情,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有的放矢地讓學生補充學習了杜甫的另兩首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春望》,使學生了解了杜甫一家流落在外的凄慘生活,有了這樣的`對比,學生對杜甫“喜欲狂”的心情理解得更為透徹了。學生通過詩人“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放歌”、“縱酒”等具體表現(xiàn)也能夠認識到詩人不只因為自己可以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重返故鄉(xiāng)而喜;更為戰(zhàn)亂平息,祖國重歸統(tǒng)一而喜;為老百姓不再流離失所,終于可以安居樂業(yè)而喜,在這“喜欲狂”里包含著詩人濃濃的愛國之情。
整體而言,本堂課是比較成功的,但課堂上也有些教學環(huán)節(jié)還顯得不盡人意。如,整堂課對時間的把握不夠理想,出現(xiàn)了前松后緊的情況,直接導致了學生在有感情誦讀上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練習,朗讀的形式也顯得比較單一,這些問題還需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6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教材第15課的一首古詩,共四句八行。它主要表達了詩人聽到官軍收復河南河北以后“喜欲狂”的心情和愛國情懷。經過五年多的語文學習,孩子們學習古詩都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拿到一首古詩,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知詩人、解題意;抓字眼,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會朗讀,能背誦。以往教學《古詩兩首》,我都會把兩首古詩放在一起,讓學生通過自己已有的學習方法,進行比較學習,效果是很理想的。當學生進入六年級,是不是還是老一套呢?回顧教學過程,體驗教學情感,感受頗多,現(xiàn)總結如下:
1、將“讀”貫穿全文。
語文教學強調以讀為主,讀中體會,讀中感悟。在本堂課中,有學生初讀,學習生字詞;再讀古詩理解詩意;三讀古詩,體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和思想感情;品讀古詩,練習背誦。每一次的讀都有新的目標,更高的要求。
2、實行教師角色的轉換,構建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我始終與學生平等對話,親切交談,構建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愿說、想說、充分說。
3、把時間還給學生,促進學生的主體參與。
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在教學中,我總是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要求學生自讀自悟,促進學生的主體參與。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他們爭先恐后,踴躍發(fā)言,體現(xiàn)了學習的自主性。
4、尊重學生體驗,注重個性化的理解。
尊重學生體驗,注重個性化的理解,體現(xiàn)在對古詩意思的理解和抓重點詞句體會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并不是以教師的標準答案為權威。
5、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
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將作者“喜欲狂”的心情和愛國的思想感情體會得淋漓盡致。
6、新舊知識的對比與聯(lián)系,讓學生感受到同樣的思想感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用“喜”烘托詩人的'愛國情懷,《春望》以“悲”反襯詩人的愛國情懷。正是因為拓展了杜甫的寫實作品,學生看到了杜甫生活的那個時代凄慘、痛苦的社會現(xiàn)實。所以當“劍外忽傳收薊北”,杜甫才會情感噴涌而出,出現(xiàn)“喜欲狂”的狀態(tài)。走入了詩人的內心,才能真正深入體會詩情。
7、課件內容豐富,播放適時,為課堂教學發(fā)揮了應有的輔助作用。
我自認為這堂課成功之處不少,但也有不夠完美的地方,有待改進和提高。
1、在課件制作上要更精良,不能讓課件控制教學流程。如:“巴峽、巫峽、襄陽、洛陽”地圖的出現(xiàn)要能靈活變換。
2、語文教學要注重聽、說、讀、寫的訓練。本堂課中,如果能讓學生仿照所學的古詩寫一直四句,表達自己的情感就好了。
3、現(xiàn)在的學生接收信息的面廣、量大,知識的陳舊與匱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了,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僅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一池水,而且是源源不斷的活水,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加強自我修養(yǎng),深化文學知識,提高語文內蘊,加強理論學習,指導教學實踐,努力提升教學品位。
我想,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圍繞原文的主題,給學生拓展一些東西,既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又能更加深刻的體會文章內涵。同時也要注意,課堂上的拓展應該是“精品”,不要冗長拖沓、喧賓奪主。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后就可以把“拓展”放到課后,讓學生的延伸性學習真正做到有主題、有選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7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4課《古詩兩首》中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被清人蒲起龍稱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詩”,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聽到收復失地薊北后的欣喜若狂和急切還鄉(xiāng)的心情。
在教學時,我注重指導他們讀準字音,如“薊北”的“薊(jì)”,“涕淚”的“涕(tì)”, “漫卷”的“卷(juǎn)”;尤其是“衣裳”的“裳(cháng)”, “妻子”的“子(zǐ)”,與平時的朗讀習慣有差異。
教學全詩時,我抓住“喜欲狂”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體會詩的內容和作者的情感。整首詩,最能體現(xiàn)作者的'心情的詞語是哪一個?引導學生自讀、尋找“喜欲狂”。那么,作者為什么“喜欲狂”?哪些詞能體現(xiàn)作者的“喜欲狂”?“喜欲狂”之后,作者想到些什么?又增添了什么樣的心情?學生通過自讀、小組交流、全班匯報等方式,一步步理解詩的主要內容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最后,請學生扮演杜甫一家進行表演,抓住杜甫的動作,如“涕淚滿衣裳”“卻看”“漫卷詩書”“放歌”“縱酒”體現(xiàn)作者的心情。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8
杜甫,唐代著名詩人,世人稱之為“詩圣”,所寫詩歌被稱為“詩史”。學生對杜甫不陌生,搜集了很多有關杜甫的資料。在學生匯報交流的基礎上,我進行補充,杜甫向來憂國憂民,顛沛流離,一生可堪“凄苦”二字,他寫的詩也多是伴隨著愁云慘霧,像著名的“三吏”“三別”,讀來令人不勝唏噓,這當然與他生活的背景有很大關系,“安史之亂”帶給唐朝的變化是不言而喻的,這也導致了這位愛國詩人筆下多寫的是反映社會的凄涼現(xiàn)實和百姓的`慘淡生活!堵劰佘娛蘸幽虾颖薄肥亲髡咴诋愢l(xiāng)漂泊八年后得之可以回到家鄉(xiāng)時,可以體會詩人心情之喜悅,這樣一來學生就很容易抓住“喜欲狂”這一全詩的“眼睛”,來體會作者“生平難得的快樂”。
當學生已經讀通讀透詩歌,也感悟到這首詩處處流露出喜悅的情感之后,我鼓勵學生針對詩中的重點詞“喜欲狂”質疑,杜甫為什么喜欲狂?從哪些地方看出他喜欲狂?這兩個問題具有統(tǒng)領性,為這節(jié)課的學習指明了方向。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去思考,學習的效率就會更高。另外,這首詩其實并不難,所以這節(jié)課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當然,教師的引導也必不可少。因為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難免碰壁,教師在關鍵處一點,學生或豁然開朗,如詩中,“青春”“妻子”“白日”等幾個詞古今意義不同,學生不易理解,需要教師的點撥。學生自學加上教師的適時點撥,我相信這樣的學與教的方式是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的。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9
一、讓學生了解時代背景。讓孩子們先了解安史之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他們自然就能理解官軍收河南河北的重大意義,他們了解了詩人生活的苦痛,自然就能理解詩人聽到喜訊時的心情為什么那么喜悅激動了。
二、讓學生自己理解詩歌。
學生在前一天預習了整首詩,對全詩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抓住 “妻子”的音義、“涕淚”的古今異義,我就放手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了。
三、圍繞詩歌主題,引導學生品詩。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詩歌的主題,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全詩為“喜”而作,包含著詩人強烈的愛國心,你是從哪些字詞看出來的?能想一想詩人是怎么表達他的情感的 嗎?學生通過思考回答這些問題,自然就能感受到詩人的拳拳愛國之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有感情朗讀,去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這次教學,我主要采用學生的自主學習。我讓學生各自去查詢當時的寫作背景資料。訓練學生理解古詩的方法,先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劃出不懂的字詞,提出疑問后,再讓學生 讓學生交流、評議。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10
這首古詩描述的內容遠離學生生活,時代久遠,如何讓學生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體會和學習詩歌中流露出的愛國主義情懷,這是本堂課需解決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中,我努力引領學生與詩人對話。在課前讓學生進行了大量資料的搜集與整理,特別是安史之亂期間杜甫的遭遇,了解詩人生活的時代背景;還要注意的就是由于古今語言的差異,生活環(huán)境變遷所形成的詩人與學生感情之間的距離,以及古詩抽象、精煉、含蓄的特點。于是,我又讓學生各自去查詢當時的寫作背景資料。這個課前預習既為下一步學習古詩打下基礎,又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品質,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本詩,我最大的`感受是要圍繞一個中心,引導學生品詩。人們稱杜甫的詩為“詩史”,稱譽杜甫是“詩學宗師”,杜甫的很多詩歌都是值得我們多角度、多層面地用心去品味的。于是我想到了杜甫作此詩時巨大的情感推動力——為國而愁,為國而喜。于是在總結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全詩為“喜”而作,包含著詩人強烈的愛國心,你是從哪些字詞看出來的?問題鋪路,引導做橋,自然就很好地讓學生理解了以下幾點:
1.用自己的“聽”“看”“想”來寫詩,這也是我們平時作文所強調的敘事時要寫清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2.一“愁”一“喜”的對比。曾經的“愁”不在了,如今“喜”不自勝,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拳拳愛國心。
3.六個地點的巧用,望眼欲穿的消息傳得特別快,雖然身還在外,心已回故鄉(xiāng)!
學習詩歌,除了積累原句,也是需要在品析中學習如何表達的。語文是人文和工具的結合,我們必須讓自己的古詩教學充滿語文味。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11
我在詩歌教學中試圖作一些大膽的嘗試,精細地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比較重視學生的體驗。
課前,我讓學生寫了一個片段練習,將自己聽到喜訊時的情景描寫出來。上課伊始,我讓學生交流所寫片段,以寫促讀,為讀杜甫這首詩作了一個情感上的鋪墊,學生自己去寫,自己去體驗,以達到和杜甫情感的連通,產生情感共鳴。
對杜甫詩歌的閱讀也難以起到輔助作用,學生讀了杜甫的'詩歌以后,我又讓學生把自己的詩歌和杜甫的詩進行比較分析,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學生寫的和杜甫寫的沒有可比性,杜甫是在在流落中聽到河南河北被官軍收復的勝利喜訊,極度興奮中寫下這首生平第一快詩的,有感而發(fā)。
學生是教師為教學所需要而應命的應景之作,缺乏真情實感。最后我讓學生把杜甫的詩歌改為白話詩,由于教師也給了一個模式,什么的消息一傳來,我不禁怎樣多想怎樣多想怎樣,怎樣的游子啊,你怎樣,學生改寫效果比較好。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12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詩”,抒發(fā)了詩人因多年戰(zhàn)亂平息,祖國重新統(tǒng)一而無比歡快的心情,流露出強烈的愛國熱情。教學本課,我力求使自己的課堂呈現(xiàn)出“語文味”來。
一、讓古詩沉浸在浩瀚的文化中。
杜甫作為“詩圣”,在當時文壇中的影響可見一斑,因此讓孩子親近詩人,是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澳銓Χ鸥α私舛嗌伲俊边@一問題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的閱歷、工具書、文化積淀學語文,是語文課該做的事。于是學生知道了“李杜”,知道了他們的詩“各有千秋”,李的浪漫,杜的.寫實;知道了杜甫的“沉郁頓挫”;知道了詩人顛沛流離的生活處境,讀杜甫的詩就能了解當時的歷史。
古詩是中國浩瀚文學藝術海洋中一枝俏麗的奇葩。讓詩歌的學習沉浸在浩瀚的文學海洋中,讓學生受到熏陶,受到感染,用一詩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習其他詩歌的學習興趣,這才是我們語文學習的目的。
二、讓古詩的理解在情境中生發(fā)。
學生在前一天預習了整首詩,對全詩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抓住“妻子”的音義、“涕淚”的古今異義,我就放手讓學生說了,學生逐字逐句理解的時候,能差不多說到位,我就沒再去“嘮叨”?烧n后,經提醒我知道我錯了,學古詩不能滿足于僅僅理解詩的意思,更不能滿足于僅僅把詩句中逐字意思簡單串聯(lián)。比如“初聞涕淚滿衣裳”學生說剛剛聽到就激動得淚水沾濕了衣服?墒菃螁温犨@句話,是別扭的,是什么讓詩人情緒如此反常?脫離了對杜甫曾經“悲”的感悟,擺脫了當時的情境,這樣的理解是可笑的。如果學生走進情境,就不會就字論字,簡單地把單個字的意思聯(lián)起來說說了事。他們頭腦里會出現(xiàn):杜甫一聽到這個好消息,高興得手足無措,萬分激動,不由任淚水沾濕了衣服!
學古詩,學語言,學表達,作為師者,我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他們在頭腦中想像畫面,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走進畫面讓學生利用各自的文化積淀表達詩歌的意思。這樣的課堂才是詩意的,才是有“語文味”的。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13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大快詩,詩中處處透著喜。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這首詩的詩意其實并不特別難理解,然而對于古詩的教學僅僅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是遠遠不夠的,重點必須體悟作者所含的情。而每一首詩的創(chuàng)作與詩人的生平經歷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了解了古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才能真正走進詩人的內心,與之產生共鳴。為此,我在學習第一首詩時,先由作者杜甫引入了學習。
杜甫是河南人,河南離山西晉城還是很近的,因此,我一提到杜甫的家鄉(xiāng),孩子們不少都笑了,因為班里的河南籍學生還是不少的。這就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接著,我又給孩子們講了“安史之亂”及杜甫這個時期的經歷,學生便初步抓住了詩眼:“喜”。找到詩眼,學生就自然而然地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去找,去品,哪些地方能表現(xiàn)出這個“喜”字,首聯(lián)除了交代喜的原因外,還看出了初聽喜訊的真實心情。滿衣裳讓我們看到了杜甫內心的真情流露,那是喜極而泣的表現(xiàn)!俺趼劇睆摹俺酢敝校覀兡芏床斐龆鸥ε问諒偷挠蓙硪丫玫男那榕c急切之情,試想,剛聽到收復這一消息,也不去考證其真實與否便喜極而泣,這便是杜甫壓抑內心情意的一種真實反應。詩文不光從自身,而且關注身邊的反映,留心“妻子愁何在”,自己更是“漫巻詩書”還大聲唱著歌大口喝著酒,這反常的表現(xiàn)正是“喜欲狂”的最佳寫照。然后,乘著大好春光把家還,豈不快哉!尾聯(lián),連設想的路線都安排好了?上牖丶覍λ麃碚f是夢牽魂繞,期待已久。這兩句除隊看出急切的心情外,那種高興的勁不言而喻,恰似李白的“輕舟已過萬重山”。
學生知道了這首詩背后的故事,他們就不知不覺地走進了詩人的內心,得到詩人的真實情感,學得很有滋味。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01-10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04-21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反思15篇01-10
改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650字作文07-03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讀后感范文03-23
教官軍訓心得02-09
教官軍訓心得05-03
我的教官軍訓心得07-16
收廢品作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