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與《了不起的蓋茨比》
我與《了不起的蓋茨比》
王麗偉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yōu)越條件。”
這是本書的開頭,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因此我多次在腦海里回響著它。在我憤怒的時候回響;在我孤獨的時候回響;在我夜深人靜的時候回響;在我發(fā)呆的時候也回響。但是它太長了,并不適合座右銘,不然,也許我會把它當做人生中的第一個座右銘。
其實,我并沒有買過這本書——《了不起的蓋茨比》,我是在盜版網(wǎng)站“榕樹下”讀完它的。至于為什么要讀它,這還要從村上春樹先生說起。那會兒我正瘋狂的迷著這位日本作家,已囫圇吞棗的看完了《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且聽風吟》等諸多代表作。
“他的文字,任何時候把段落里的每一句單獨拆開都值得讓人細細閱讀!焙笳邔λ缡窃u價。為此,我專程搜索這部面世多年的經(jīng)典之作。
說老實話,第一遍,是看得很不認真的,也沒怎么看懂。當時就覺得,沒有村上先生講的那么傳奇啊。時隔多年,我有幸又讀了一遍實體書,興許是心境更為篤定,興許是歲月的打磨,這么一看,還看出了不少感慨。
從我的理解,這是一篇關于典型的“美國夢”的佳作,小說里,有人如夢方醒,及時退出;有人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亦或者是不愿自拔。主人翁蓋茨比,自命不凡,私自將名字改為蓋茨比,即英文上帝之子的縮寫。他一直積極的追求著他所向往的東西,從青年時代煙酒不沾、制定生活作息表,到參軍報國奉獻青春,再到不擇手段、富甲一方,并仍舊不屈不撓的追求著黛西。
他代表了一代美國人,那個時代,人人都認為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有回報,只要肯犧牲就一定有轉機。當時的人們從五湖四海移民到北美這塊遍地黃金的“應許之地”,仿佛這里是人間伊甸園,是冒險者的熱土,是舊國棄子的避難所,是所有夢想家的樂園。
但是金融危機澆醒了他們的夢幻,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打碎他們的憧憬。很多人賴以維系的信仰崩塌,資本主義發(fā)展到了壟斷階段,并由此構筑起了階層流通的高墻,底層人民唯有不擇手段,違反法律,方能實現(xiàn)“破墻”而入,才能進入上層人物的視野。
最讓作者心碎的,是連愛情這個人類最為崇高純潔的感情圣地,也被俗世輕而易舉的所侵染、玷污。寫到這里,似乎發(fā)覺這邊書的負能量過重了,其實也不然,雖然有人說“少不讀蓋茨比”,但也言過其實。
很多時候,這本書就是在描寫社會、描寫人性,同時又在褒貶社會、褒貶人性。年輕的社會,總是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早期的美國如是,建國后的中國也如是。這樣的社會總是平等又充滿激情,人人堅信生活會越來越好,各行各業(yè)百廢俱興,奮起直追。
但是俗話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一如人的肌體,人體細胞更新周期一般為120-200天,大約每6-7年就要全部更換成新的細胞。生命就是細胞更新?lián)Q代不斷延續(xù)的過程,即新陳代謝。當社會組織步入中年,又會產(chǎn)生諸多阻礙社會階層流通的因素。這個時候就需要加強社會頂層設計了,并以制度的形勢固定下來,在維持社會團結的前提下,盡量實現(xiàn)最大的公平。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社會層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正是對這樣一個理想型社會的憧憬和追求。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我們要鼓勵一個又一個的“蓋茨比”,不忘初心,逆流勇進,沖破一層又一層的“樊籬”,實現(xiàn)我們的“中國夢”,實現(xiàn)我們的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