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越劇《銅雀臺》觀后感
越劇《銅雀臺》觀后感作為曹植粉,從昨晚起,我華麗麗地倒向了曹丕的陣營。之前喜歡曹植,確實源起越劇王子趙志剛,他當年“白馬金羈任驅馳”的出場,真是意氣風發(fā),英俊颯爽,他有符合魏晉風骨的氣質,也有明亮又純良、率性又張揚的意態(tài)。(必須聲明:當年看《曹植與甄洛》,我還真不是王子粉,我是沖甄洛去的)我的“叛變”,絲毫不是因為標新哥哥演得不好,個人認為,他的曹植是被編劇和導演大人給黑了。
誰能給我解釋下,曹植在第一場父兄離開后,干嘛非得對著甄洛笑這么幾聲?這顯得骨頭很輕,導演你知道嗎?活脫脫把人家建安高才導成了登徒浪子,把情癡成功塑造成花癡,這是要鬧哪樣?
從喜歡曹植到中意曹丕,其實就是從感性到理性的成熟過程。戲里的曹植,除了美酒就是美人,風花雪月,言行放縱,稍不順心就自我沉淪自甘墮落,你丫就這點出息,失望的人除了把你捧在手心里的老爹,還有大批植粉。∩诘弁跫,沒謀才就是沒出路,縱有天賦詩才,就憑這任性的孩子氣,情比慧重,連像崇禎皇帝那樣掛歪脖子樹的勇氣你怕是都沒有啊。即使你即位,也頂多是李后主的殷鑒。難怪曹操明知是曹丕設計陷害,還是立他為世子,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吶,江山得靠狼來守啊。
說到羊和狼,羊狼同窩還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羊不知道自己是羊,還偏要一而再再而三去挑釁那頭狼“有本事你來咬我。俊边@是勇敢嗎?這比莽撞還傻,這叫找死啊,親!天真的二愣子文青,失勢不識相,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都不懂,更別提什么謀定后動了。所謂的真性情,太過浮躁。
我很認同輕云姐姐的觀點,這出戲就是在論證曹丕奪位的合理性。曹丕、曹植兄弟二人,在曹操跟前的待遇,前者更像是一個臣子,而后者才是兒子的感覺。前者有著惶恐心理,生怕一著不慎失去眷顧,后者大有“被偏愛的有恃無恐”的優(yōu)越感。曹丕抱得美人歸,哪有半分春風得意?(m.htc668.com)甄洛縱然絕色傾城,可畢竟是敗將遺孀。曹操指婚崔琰之女嫁于曹植,為他打下在朝在野的深厚基礎,贏得權臣擁躉。這番用心可謂良苦,可曹植拎不清啊,美人江山你都想要,真以為什么好事都給你攤上了,你讓別人怎么混?
審時度勢是曹丕的特長,作為兒子,曹操廢長立幼的意思,是插在他心頭的第一把刀。而第二把刀則是他老婆甄洛捅的,叔嫂間別有幽情,彼此都以死相護,這么頂高大上的綠帽子戴著,誰是曹丕都會氣得發(fā)瘋吧?捅他第三把刀的人就是為保“天下文章”的名士們,他們的力保起的是反作用,觸怒天子之威。曹丕要是給曹植活路,那曹植會給曹丕臉面嗎?萬箭穿心,習慣就好。綜上想想,我覺得曹丕也挺可憐的,他對曹植的恨意,應該算得上情有可原吧。當然啦,我不是支持他殘害手足,但我理解他的委屈和缺愛。更何況,他的謀才心計,作為一國之君,遠比曹植合適。
看完全劇,即使我依然很懷念“從明后而嬉游兮”的《登臺賦》,以及“西風黃葉”、“鸞啼鳳驚”這些唱段,但這不過是各花入各眼,姑且不論。我只想吐槽一句:七步詩處理的讓觀眾太難受了!舊版里,兇神惡煞般的“七步——”聲未落,“煮豆燃豆萁”的憤懣氣勢就噴涌而出,那種震撼在觀眾心中能產(chǎn)生非常強烈的共鳴,緊接著“豆在釜中泣”低回嗚咽,抑揚感立刻鮮明起來!氨臼峭钡膬杀榉磸驮憜,經(jīng)幕后伴唱更烘托緊張又悲涼的氣氛,最后“相煎何太急”高昂完美收尾?墒乾F(xiàn)在的處理,缺少了抗爭精神,把高潮激昂的情緒,念出了臨終的味道。就像是卯足了勁兒,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無力感,這是想把觀眾憋出內傷的節(jié)奏嗎?
【越劇《銅雀臺》觀后感】相關文章:
銅官窯之旅作文06-10
灰雀教學反思12-31
《灰雀》的教學反思03-31
《灰雀》教學反思08-13
灰雀優(yōu)秀作文03-02
關于灰雀作文05-25
雀之靈作文10-23
雀之靈的觀后感08-24
小學語文《灰雀》教案01-14
小學語文灰雀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