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改革作文教學
從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改革作文教學張東興
一、從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認識小學生作文的要求
對小學作文教學的要求,課改前后有了比較大的調(diào)整。如,1986年《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對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的要求是:繼續(xù)練寫簡短的記敘文,能圍繞中心選擇材料,組織材料,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確,內(nèi)容具體,條理清楚,詳略得當,語句通順,書寫工整,注意不寫錯別字,會用學過的十種標點符號。初步培養(yǎng)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以上這些要求,從知識與技能的角度強調(diào)了“要求學生怎樣去做”,沒有顧及到學生自身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因素。從實際教學來看,這些要求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比較高的,多年來,它還造成了嚴重的“后遺癥”:我們的一些教師現(xiàn)在還在用“思想健康”“中心明確”“詳略得當”去要求學生。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寫話”和“習作”,除了對有關知識和技能目標進行規(guī)定外,還包括下列要求:
1—2年級寫話: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4年級習作: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文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交流。
5—6年級習作: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jù)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讀書筆記,學寫常見應用文。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
認真研讀這些具體的要求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要求正是按照“三維目標”來確定的,不僅包括了有關的知識與技能的目標和要求,更注重了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構(gòu)成因素。這些調(diào)整是從學生的自身水平、需要和意愿,從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的需要而進行的。
二、從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幫助學生確立積極向上的寫作意識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作文教學要實現(xiàn)由“讓我寫”到“我要寫”的轉(zhuǎn)變,需要讓學生的“寫話”與“習作”變成學生內(nèi)在的需求,讓學生覺得寫作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是有用的。那么,學生這種內(nèi)在的需求是什么呢?
1.個人生活的需求——寫作是學生個人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以例子來說明,有這樣的一篇學生作文:
家庭對話
媽媽買的一只小貓,很惹人喜愛,媽媽也很自豪,時不時地要自我表揚幾句。這不,又來了。
“丫頭,你說咱們家誰最聰明、最可愛呀?”
不用說,她準是等著我回答“小貓”,然后,她就要問了:“這功勞應該歸誰呀?”
我今天偏不說,我故意逗媽媽:“那還用說!”我分明是在說“是我”。
媽媽還沒說什么,正在客廳的爸爸接過了話茬兒:“你們怎么又在背后議論我呢?”嘿,這好事爸爸也要往自己身上攬。
媽媽不甘示弱:“你這人,哪樣都好,就是太多心!”
爸爸一笑,一本正經(jīng)地說:“用詞不準了不是,那叫‘多心’嗎?那叫‘對號入座’!”
我一聽,可不樂意了,對爸爸說:“爸爸,你的風格可真夠高的,你怎么能搶我這小孩子的‘座’呢?”
爸爸只好敗下陣來:“好好,這‘座’還給你行了吧?”我還沒說什么,旁邊的小貓好像聽出了門道,連聲叫:“不——妙!”
學生覺得自己的家庭生活很有趣,就把它記了下來,這實際上是在用筆記錄生活,同時也是在享受生活。
還有一位小學生,她家里有一個專門用于全家“筆談”的“信箱”。有一次她寫了一封信,當然,她也收到了家長的回信。爸爸、媽媽:
我今天向你們很嚴肅地提出一個要求:我不想再讓爺爺接送我上學、下學了,理由有四個:第一,我已經(jīng)是四年級的學生了,自己上學應該沒問題了,再讓爺爺接送,我在同學面前實在沒面子。第二,爺爺已經(jīng)退休了,不能讓他太辛苦,我也想讓他“退休”,好好放松一下。第三,爺爺每天用自行車載我,有安全隱患。第四,我學會自行車已經(jīng)兩年了,自己騎車上學沒問題。
時間已經(jīng)很晚了,我就不等你們了,我先去睡覺。希望你們盡快給我一個滿意的答復。
女兒:麗穎
麗穎:
看了你的信,我和你媽媽都很高興,覺得你長大了,懂事兒了,知道心疼長輩了。我和你媽媽商量了一下,還是不同意你自己騎車上學,因為我們家離學校比較遠,路上車很多。再說,按照交通法規(guī),你現(xiàn)在還不夠騎車上路的年齡。不過,我們想從下月起送給你兩件禮物,一是5路公共汽車的月票,二是lC電話卡一張,讓你也神氣地加入“乘車族”。但是,我們還有個條件,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什么情況要及時給大人打電話,以免我們擔心。不知你是否同意?
明天,我和你媽媽還要很早去單位,有時間我們再好好談談。
爸爸
正是這種獨特的“筆談”方式使全家人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而這“筆談”哪里是什么“習作”,它分明是學生生活中交際的工具和手段,是學生生活的一種方式。
2.社會生活的需求——寫作是學生社會生活的一部分。
學生也是屬于這個社會的人,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很多時候也是需要表達的。學生生活在班級里,生活在學校中,作為集體的一員,當然需要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一位教師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在班里設了“和老師說知心話本”“周記本”,學生們可以把自己對老師、父母、班級、同學的看法、建議和意見,把自己的心愿、煩惱、困難等都傾訴出來。這種做法很受學生的歡迎,這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條很重要的途徑?梢,當寫作成為學生的需要的時候,學生就一定會盡心盡力地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寫出符合自己意愿的東西。
談到習作的價值,就有一個“為什么寫”的問題。我們平時寫出來的東西,更多的時候是寫給別人看的,是需要讀者的,甚至是要達到一定目的、發(fā)揮一定作用的。有一位二年級的學生叫張美珊,她在晨讀時發(fā)現(xiàn),《回聲》一課中小青蛙的話是“呱呱呱,多好看啊”,回聲卻是“呱呱呱,多好看哪”。她想:既然是“回聲”就應該和原來的聲音一模一樣,怎么會一個用“啊”一個用“哪”?于是,她把自己的疑問向老師提了出來,老師對她也給予了肯定。她為了讓自己的這一“發(fā)現(xiàn)”使課文得到更正,就想到了給出版社的編輯老師寫信。她的想法來自于一個孩子善良的本性,是作為社會的人的責任感。出版社的專家及時給她回信,肯定了她這樣做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同樣,媒體的關注也肯定了這種寫作的價值所在。
教學中,如果我們僅僅從訓練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可能不會很高,如果把它放到學生的生活中,把習作價值的因素考慮進去,學生寫作的興趣就會提高,寫出來的東西意義也會更大。從這個角度上講,我們的教師有許多事情可做。例如,在教室里,為學生們開辟“發(fā)表園地”;在語文課中,設立名為“我最滿意的作文請你分享”的“課中課”;發(fā)動學生,為學校的廣播站、運動會寫稿;組織學生參與一些雜志社和團體組織的主題征文比賽、作文比賽;參與報社組織的小記者團等活動。這樣的習作訓練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因此學生也更有興趣。
三、從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研究學生的寫作過程和心理,探討作文教學的規(guī)律
學生作文難,難在他們的生活閱歷少、生活積累不夠多,難在他們的語言積累少、用來表達思維的憑借還不夠。要從根本上去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一是重視口語交際,先讓學生敢于說話,讓他們有一個從口頭語言到書面語言的轉(zhuǎn)變過程;二是要重視語文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豐富他們的閱歷,增加學生內(nèi)心的體驗;三是要讓學生明白作文的“功夫在課外”的道理,要多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因為這是學習和積累寫作方法的有效途徑。課外閱讀需要養(yǎng)成一種習慣,成為一種愛好。從這一點上講,語文教學的改革需要“綜合治理”,要閱讀教學、作文教學、口語交際、語文綜合實踐一起抓。
作文教學規(guī)律的探討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我們不妨遵循“抓大放小”的思路,抓普遍規(guī)律,在具體的操作中充分體現(xiàn)靈活性,按照下面的這個模式進行:
上面這個模式,既揭示了作文教學最基本的規(guī)律,同時也為教師個性化的教學留足了空間,兼顧了共性和個性。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出現(xiàn)模式化的傾向,應“抓大放小”,靈活運用。
四、從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研究作文教學的評價過程和手段
1.明確一種“重在改善”的評價觀。
在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有兩種基本的課型:作文指導課和作文講評課。經(jīng)過研究,我們提倡老師們把作文的“講評”改為“評改”。這不是一個文字游戲,也不是說法上的簡單變化,其實質(zhì)是一個“評價觀”的問題,也就是為什么要對學生的習作進行評價的問題!霸u”的目的是為了“改善”:一是改善教師的“教”,一是改善學生的“學”。評改的目的就是要使教師教得更好,使學生發(fā)展更快,進步更大。
另外,“講評”的說法一看就容易落入“教師講,教師評,學生被動挨評”的套路中,而這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稱“評改”,教學的方式和學習的方式就可以多樣化了,可以更多地采取“學生自評”“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方式進行。
2.重新審視給學生作文寫評語的教學行為。
“學生寫作文,教師寫批語”,這幾乎成了作文教學天經(jīng)地義的事。按照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念,對這種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需要我們進行認真的反思。
。1)教師給學生寫評語的潛在前提是“教師首先是學生習作的讀者”。大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作文是寫給別人看的,期待著有人能讀到它,期待著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賞識。教師在讀學生的習作時,首先是一名讀者,只不過他的身份有些特殊而已。所以,教師在評價學生習作的過程中要盡量去體會作者的內(nèi)心,要揣摩作者的情感,要理解他們,尊重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應是高高在上的評判者,而應是與“作者”平等的“讀者”。
。2)按照“教學”這一概念來分析,毫無疑問,教師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要肩負起應盡的責任!墩Z文課程標準》之所以把小學生的寫作定位為“習作”,就是因為學生自身的寫作能力還很有限,他們正處于“習得”的階段。教師應對學生習作中的優(yōu)點給予肯定,對學生獨特的、與眾不同的表達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對學生在“習得”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一些問題和缺陷,也必須要明確地指出來,讓學生有所認識并加以改進。只有這兩方面都具備了,教師的指導、幫助作用才算是真正得到了體現(xiàn)。
根據(jù)“重在改善”的評價觀,如果教師不能對學生的習作提出有價值的改進意見,學生沒有因教師的建議而得到提高,就說明我們的教師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些教師片面地理解“對學生的鼓勵和肯定”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習作只是一味地“表揚”“肯定”,結(jié)果是學生不能很好地改正習作中的不足,能力得不到應有的提高。另外,“光揀好聽的說”也不利于學生心智的健康發(fā)展。
(3)教師的評語對學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北京市的一位教師曾經(jīng)這樣浪漫地描述她評改學生作文的場面:“在夜深人靜時,獨自坐在寫字臺前,在臺燈下細細地欣賞、品味每位學生的作品,筆下流出的是與學生的心靈對白!卑选凹毤毜匦蕾p、品味”學生的作品當作了一種人生的享受,不能不說是一種境界。
教師的評語如果寫得好,就會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幫助他們改正習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還能對學生的做人起到指導作用;教師的評語如果寫得不好,就很有可能傷害到學生習作的積極性、自尊心,磨滅學生習作的興趣,對學生能力的提高起不到幫助、指導的作用。因此,我們說,教師的評語對學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正因為如此,教師在落筆寫評語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從事。下面的例子也許能說明些問題。
螞蟻怕樟腦
中午,我拉開抽屜找小人書,看見有一粒樟腦丸,突然想起一本書上寫到的螞蟻怕樟腦。
是真的嗎?我要驗證一下。于是,我便拿著樟腦丸四處張望,發(fā)現(xiàn)廚房的墻腳下有一支浩浩蕩蕩的螞蟻隊伍正開往陽臺,好像在完成什么任務。我急急忙忙走過去,用樟腦丸在它們中間畫了三個圓圈,攔腰截住了這支隊伍。
被包圍在圈里面的螞蟻聞到了樟腦的怪味道,立即暈頭轉(zhuǎn)向起來。它們有的剛剛接近第一個包圍圈,就好像觸電似的立即退回去。有的僥幸沖出了第一個包圍圈,但又被第二個包圍圈堵住了……
教師讀了這篇文章,首先為這篇習作加了個結(jié)尾:“看來,螞蟻怕樟腦,這是真的!我得到了滿意的答案,就趕緊把螞蟻‘解放’了出來!比缓螅處煂懙溃骸澳闶沁@樣做的嗎?想想為什么要這樣做!痹谶@里,教師并沒有給學生講什么大道理,但是卻用一種極簡單的方式在向?qū)W生滲透一種人文精神,那就是“要珍愛動物”“要熱愛生命”。這個例子也告訴我們,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還是要注重讓學生去感悟,千萬不要用那些純寫作理論的語言去指導學生。
(作者單位:河北滄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學研究所)
【從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改革作文教學】相關文章:
【征文】借改革之力成發(fā)展大勢08-24
市發(fā)展和改革局工作總結(jié)08-24
出發(fā)的作文08-24
出發(fā)的作文09-21
作文教學改革與方法08-24
小學生出發(fā)作文05-02
出發(fā)08-30
出發(fā)中考作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