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高職院校教學、教研、科研的思考
關于高職院校教學、教研、科研的思考王曉楊
摘要:如何處理高職院校教學與教研與科研的關系,高職院?蒲薪萄腥绾味ㄎ?當前,由于高職院校內部評價機制的不合理、投入機制的不合理以及分配機制的不合理,在一些學校已經嚴重挫傷了教學科研一線教師的教學、科研、教研的積極性。表現(xiàn)在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下滑、教研、科研的急功近利,并沒有真正有價值的科研成果,科學地定位高職校的職能目標;建立合理科學的教師評價標準體系,調動高職教師教學教研、科研、激勵機制,激發(fā)高職院校內在的活力,在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做好高職院校的教研、科研工作。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教研科研
根據高等學校的職能不同,高等學校被分為教學型大學、研究型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研究教學型大學等四類,教學型大學的重心是教學,研究型大學的重心是科研,教學研究型大學與研究教學型大學在教學與科研并重的基礎上分別對教學、科研各自有所偏重。高職院校應該定位在哪里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筆者認為大部分的高職院校應定位在教學型大學,少數實力很強的高職院校可定位為教學研究型大學,這種定位對于高職院校的職能的發(fā)揮應該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高職院校應立足現(xiàn)狀,發(fā)展定位要以就業(yè)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為促進當地經濟的發(fā)展輸送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養(yǎng)始終是高職院校辦學的核心任務,教學工作也必然是中心工作。
本文就高職院校教學、教研、科研的關系;建立合理的評價教師教學、科研工作業(yè)績的機制,建立教研科研團隊等問題做了初步的探討。
一、高職院校教學、教研、科研的相互關系
199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中央提出“大力發(fā)展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工作要求,我國高職教育進入了蓬勃發(fā)展的歷史新階段。隨后我國大量的中專學校升格為高職院校,使我國高職院校的數量有了很大的增長,到2008年底,我國獨立設置的高職高專院校已達1374所,占全國高校數量的68.6%,高職在校生650多萬,高職學生總量已經達到全國高等學校在校生的54%,已形成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如此大的招生規(guī)模,使得高職高專的教師的工作量嚴重的超負荷,再加之高職高專的學生高中階段的基礎相對較差,所以要在高職高專三年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心智,專業(yè)的就業(yè)才能,和一定的夠用的理論知識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那么高職院校是否需要搞科研和教研呢?答案是肯定的,高職院校也需要教研和科研。我國國家教育部對科研的定義是:“科學研究是指為了增進知識包括關于人類文化和社會的知識以及利用這些知識去發(fā)明新的技術而進行的系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科學研究的基本任務就是探索、認識未知,謂的“科學研究”,實際上也就是指人們從事科學領域或學科范疇內的研究,是一個解決問題或矛盾的全過程。在教師的教學和科研過程中發(fā)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相互促進作用,讓學生有時間參與到教師的科研活動中,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發(fā)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主動性,促進科研和教學的雙贏,因此高職院校的教師應立足于教學進行教研、科研,只有這才能是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和提高教學質量。
(一)高職院校不能“輕教學,重科研”
高職院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高技能人才,教學工作才是高職院校的中心工作。在保質保量完成教學工作的前提下,結合實際積極進行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也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但是現(xiàn)實是很多高職高專院校不顧自身的實際情況,輕教學重科研。高職院校應立足于教學進行教研、科研,高職院校的應當以教學為首要任務,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工作是高職院校教師的職責,不但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要把精力放在育人上。但是由于評職稱看重的是教師的科研項目和論文,所以高職院校的很多教師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所謂的科研、教研上,而對于教書育人則關注的太少。以教研促教研,以教研成果促教學改革的做法不僅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師教研學術水平的增長。
。ǘ└呗氃盒R鹬亟虒W和科研規(guī)律
高職院校既然被定義為教學為主型的大學,就要尊重教學和教研、科研的規(guī)律,切實加大教學投入,深化教學改革,強化教學管理,堅持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yè)素質,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著力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師首先要立足教學,在搞好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教研、科研,要尊重教學規(guī)律,更要尊重教研和科研的規(guī)律,不能為了科研而科研,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教師的勞動,不能為了完成教研、科研而對教師定任務,定指標,尤其是對那些本來教學任務已經非常繁重的教師,更不能動輒以教研、科研任務沒有完成而否定其整體的教學工作,人不是機器,一個教師每年的授課課時達到800節(jié)課,已經是很累的事,教學不止是單單站在講臺上的那800學時,更重要的是教學前的準備工作,課后的后續(xù)工作都是很繁重和龐雜的工作,教師必須付出巨大的勞動才能做好,因此學校要切實尊重教師的教學勞動,給教師修養(yǎng)生息的機會,必須以教師的全面發(fā)展尤其是身體健康作為學校發(fā)展的主要工作,現(xiàn)在高職院校因為過于繁重的教學科研壓力,已經使很多一線教師身心疲憊,慢性病頻發(fā),這對學校的發(fā)展極其不利。
二、高職院校應建立合理的評價教師教學、科研工作業(yè)績的機制,真正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的積極性
學校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離開了教師和學生這兩大主體,學校的和行政后勤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但是中國的高校的行政化有目共睹,在大學里教師和學生沒有發(fā)言權,這種無發(fā)言權的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和學生對其自身價值的評價上沒有發(fā)言權,評價教師的標準是行政部門制定的,對學生的評價學生也沒有任何的選擇性,當然對學生的評價其實也不是由教師決定的,也是由行政部門決定的,評價機制形成了,教師學生按著他們制定的條條框框而努力,辛苦一年到了最后沒有幾個教師能達到考核的種種目標,達到目標者也大都是造假而為,下表是筆者所在的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的考核標準,見表1。
專任教師基本教學工作量根據教師工作崗位及職稱分級要求,中級及以上400標準學時,年,初級320標準學時,年。專任教師教學工作量不足的,每少10課時扣1分,教學工作量不足規(guī)定的50%的教師考核為E檔。病假、產假等按實際扣減工作量要求。
兼任教師每學年應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處級以上干部上課不超過2節(jié)/周,科級及以下人員不超過6節(jié)/周。兼任教師按上班一天折算2課時,比照(2)條規(guī)定工作量要求,不足的每少10課時扣1分。
在此以教學工作量為例分析本考核的不合理性,此考核標準規(guī)定中級及以上教師400標準學時,年,初級320標準學時,年。每少10課時扣1分,教學工作量不足規(guī)定的50%的教師考核為E檔。其一此考核標準只罰不獎不合理,一線專業(yè)教師數量嚴重不足,很多教師教學工作量甚至達800學時/年,這樣的教師學校依然沒有任何的獎勵不說,而且對其的教研科研的考核量沒有絲毫的松懈。其二,對于達不到工作量200課時的教師考核為E檔不合理,很多本科院校的教師一年的教學工作量連100課時都達不到。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是學校安排的,教師本人是沒有選擇的權力。這樣的評價機制顯然是苛刻的,而不合理的評價機制造成的負面效應是不可低估的,其一就是嚴重挫傷教師教學、教研、科研的的積極性。其二是為了完成工作量一些教師不得不造假。
教學也好科研也好是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的,教學、科研不能搞大躍進,更不能定指標,試問一個教師如果一年要上800節(jié)課,還要求其同時承擔課題項目,每年還要有相應的論文發(fā)表,可行嗎?顯然是不可行的,實踐也證明這樣對教師苛刻的要求適得其反,教師忙的焦頭爛額但是真正的教學效果和科研成果卻是不盡人意,這種不合理的評價機制為什么就不能改變,科學研究尤其是基礎的科研是需要一定時間的要有一定的周期的,這種每年都要有課題每年都要發(fā)論文的考核機制合理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一種考核機制大家都認為不合理而且在制定之初也沒有得到廣大教師認可,并且通過實踐證明也不合理的考核機制為什么不能改?這是筆者一直困惑的問題。
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將所轄教師(含兼任教師)教學工作業(yè)績進行考核得分,并將教師(除職能部門兼任教師外)從高到低排序,劃分為A、B、C、D、E五檔,每一檔次都規(guī)定一定的比例,打到E的教師處于待聘狀態(tài),這樣苛刻的考核標準令教師寒心,怎能提高教師內在的教學科研的積極性。
三、建立教學、科研團隊,發(fā)揮每個教師優(yōu)勢
學校當然希望每一位教師既是教學的能手同時也是科研的好手,但是從人的本質的能力出發(fā)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區(qū)別的。有人更擅長于教學有人更適合于科研,學校應該發(fā)揮每個人最優(yōu)勢的方面,分別組合為教學團隊和科研團隊,用人所長才是管理之道。只有發(fā)揮每個人最擅長的一面,才能調動每一個教師的積極性,才能人盡其才,而學校也才能真正的做到教學與科研并重,提升整個學校的教學與教研科研水平。
高職教育的不僅是要培養(yǎng)具有基本理論知識和良好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更重要的職能是教書育人,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素質高、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協(xié)調好高職院校教,學教研究、科學研究三方面的關系,調整對教師的考核評價機制,關心一線教師的身心健康,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教學教研科研的積極性,促進高職院校教學、教研與科研的正常的發(fā)展。對于任何—所高校而言,人才培養(yǎng)始終是其辦學的核心任務,教學工作也必然是她的中心工作之一,把握好教學教研與科研之間的“度”,這是協(xié)調教學與科研關系的關鍵所在。 (作者單位: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
【高職院校教學、教研、科研的思考】相關文章:
關于加強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的思考08-24
對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yè)實踐課程設置模式的思考08-21
高職院校思政教學的困境及破解對策08-18
探討高職院校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的教學方法08-18
淺析高職院校秘書實務課程教學改革08-26
試析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學的改革08-19
高職院校公共機房的管理維護08-19
關于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08-22
高職院校產學研基地建設的困境及對策08-26
高職院校輔導員培訓心得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