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歷史教學中閃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
初中歷史教學中閃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長壩中學 張永平
摘要: 初中歷史教學找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育的切入點,使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成為歷史課教學的血肉和靈魂。根據(jù)歷史課程標準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精神,具體采用假設性的體驗使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得到合理的引導,也要求教師善于選擇恰當而典型的歷史片段有效地進行,更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強烈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意識。以各種方式方法讓學生的“學”展現(xiàn)出來,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的碰撞,學生的人格,人性和文化素質的完善與升華,使之適應社會的能力顯著增強。
歷史是一門知識性、思辯性及強的學科;它的內容既古老又有時代性;它的知識既豐富又龐雜。所以在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中,往往找不到一個合理的入點,更談不上對蘊涵在歷史知識中豐富的歷史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挖掘和提煉。然而新的歷史課程標準在這方面的目標規(guī)定上與以往的歷史教學大綱相比,所呈現(xiàn)出一個突出變化是它大大突出了以往教學大綱單純的知識和政治教育的層面,注重了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把歷史教育的社會教育功能與人的發(fā)展功能結合起來,從而使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成為歷史課程教學的血肉和靈魂。
那么怎么才能從豐富的歷史知識中提取歷史情感,完成新課程下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呢?
課堂是進行課程改革的前哨陣地,讓學生感受是一種最優(yōu)的教學方式。對于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思維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是我們所要傳授的知識往往只能對他們形成平面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恰如其份的時候真正應該做的是如何使學生通過親身感受去“內化”知識,將學生的潛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個性得以張揚,以致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就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和對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理解談一些粗的認識。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通過假設性的體驗使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得到合理的引導。
教師要巧妙地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置身于歷史氛圍之中體驗歷史。例如我給學生講八國聯(lián)軍侵華這段歷史的時候,讓學生觀看有關八國聯(lián)軍侵略時的錄像資料,還展示了因此而流落到海處的一些國寶文物的圖片。影片放完以后,同學們都很激動,我問大家,看了影片以后有什么感想,我們又應該怎樣去對待這些曾經(jīng)在侵華歷史上犯下滔天罪行的國家呢?接著有的學生喊出:“去那些國家把我們的國寶抱回來、也放火燒他們的宮殿。”可以理解中學生的認識水平還停留在“以牙還牙,以仇報仇”的程面上,這顯然學生被這個問題吸引了,但如何讓學生在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當中做出理性的選擇呢?我就假設、現(xiàn)在如果你們將要做的事情就是帶著最先進的武器,跨過大西洋,來到那些曾經(jīng)入侵中國的國家,攻入了他們的首都,沒有人可以阻擋你們,你們可以干自己想要干的事了……
同學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我要把中國的國寶找到拿回去。” “我要把他們的博物都燒掉。” “我要把那些值錢的東西都帶走!”
我又說道:好的,你們要做的事情都做到了,等大家離開的時候,你們身后的城市變成了一片火海,老人,婦女在火海中慘叫,無數(shù)的人倒在你們的槍口下了。有人見證了這樣的時刻,并記錄下來,孩子們長大后再給他們看,他們看后的反映和現(xiàn)在你們的情緒一樣,或許不久以后,戰(zhàn)爭和悲劇又一次重演了,或許我們的星球就因為這樣的戰(zhàn)爭而最終走向滅亡。那么大家覺得你們今天的選擇正確了嗎?
教室里很快平靜下來,過了一會,有人說:“那樣我們豈不是就成了帝國主義了!闭媸且徽Z道破了“天機!
最后大家討論,到底該怎樣對待呢?同學們得出了兩種意見,一是發(fā)揚中華民族崇尚和平友好的傳統(tǒng),用和平的方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友好相處,共同發(fā)展;另一種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建設更加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才能最終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由此,深化了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的引導教育。
二、 初中歷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情感意識的培養(yǎng)和體驗價值觀,要求教師善于選擇恰當而典型的歷史片段有效地進行。
歷史知識有豐富的情感因素,為實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利用典型的歷史片段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和體驗價值觀。例如學習《左宗棠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有鄧世昌投海自殺殉國。我組織學生討論他的這種行為,目的是引導學生提升愛國主義情操。出乎我意料、討論中學生形成不同的觀點:一部份學生贊同鄧世昌的自殺殉國是愛國的,認為鄧世昌以死抗爭喚起民眾、拯救大清死得其所;一部份學生認為鄧世昌的生命意識太淡漠,不值得提倡,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如果人人都像鄧世昌那樣,誰來繼續(xù)斗爭?也有的學生提出,鄧世昌是個懦夫,為一次戰(zhàn)斗的輸贏,就去自殺。如果我們都向他學習、一次考試失敗了就也去自殺,那豈不是泛濫成災了嗎?學生們各抒已見爭論不休,不可否認他們中有的觀點確實有些偏頗,但是面對這此種情況,我沒有粗暴地打斷學生的討論,也沒有給學生一個“標準”的答案,而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繼續(xù)查閱資料,用史實來完善自己的觀點, 在這里沒有結論,恰恰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這樣的爭論才不是被動接受歷史知識,而是用心靈去感悟,主動探究與體驗歷史,這樣有效地形成一種情感的體驗和價值觀的再現(xiàn)。
三 、初中歷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強烈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意識。
李大釗曾說:“史學對于人生的關系,可以從知識方面和情感方面兩部份去說!睔v史的借鑒與智慧不是無意識就可以得到的,而要置身于歷史氛圍之中,用情境中的情節(jié)推出問題,渲染烘托氣氛,才能增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不段地去對歷史事實進行感悟、理解和反思才可以得到。例如學習《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時,對于漢武帝如何才能解除“王國問題”的強大威脅,又不引起新的武裝叛亂?我設計了“出謀劃策”這樣的情景,你是漢武帝面對“王國問題”,將采取哪些方法來解決呢?學生討論后,果然學生想出了不少的“鬼點子”:派兵進駐;派官員去接管王國實權;挑撥王國間的矛盾,籠絡收買;先禮后兵的武力辦法制服;有不服從的就暗殺,使王國歸順;也可以鼓動民心,讓人民自然服從朝廷等等。漢武帝卻沒有采用這些“鬼點子”而是實行“推恩令”,我進一步讓學生明確“推恩令”的好處,進而明確了漢武帝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好的成效,從而學生體會到了漢武帝的雄才大略。
又如講造紙術的發(fā)明時。課前就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要求每一個學生準備一種書寫材料,上課時就叫每個人都拿出了自己的方案。有人說可以把字寫在布匹上,有人說把字刻在木塊上,有人說石頭上也能刻字等等。我讓學生分別在自己準備的材料上寫上幾句話,幾分鐘過去以后,只有一些學生完成了任務。我讓大家停下來分析一下原因,臺下的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有人說石頭太硬,沒有辦法流利地刻字,有的說木塊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有的說在布匹上書寫相對容易,但是價格太貴。還有人表示如果把刻有字的石頭和木塊帶走是很費力的事情。我問大家如何來克服這些問題呢?大家異口同聲地說,用紙來代替。接著我讓學生寫50字的心得體會。很多學生寫到:“紙是一種方便的書寫材料、價格便宜,還輕便容易保存,又便于攜帶。如果沒有紙的出現(xiàn),人們就無法記錄下如此豐富的歷史知識,紙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fā)明,我為祖國古代文明而驕傲等。”這樣學生深受感動,價值觀得到了深化,也初步樹立了他們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培養(yǎng)了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事實上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用以上這些方式方法讓學生的學習展現(xiàn)出來,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產生碰撞,學生的人格,人性和文化素質得到完善與升華,提高了自身的學習能力,使之適應社會的能力也顯著增強。
【初中歷史教學中閃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相關文章:
芻議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價值觀教育08-24
淺談科學課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07-24
論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情感教育08-02
思想品德課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的哲學思考08-14
情感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08-20
在化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08-02
教育教學中的法寶——情感交流08-24
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08-14
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