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扎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扎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江西 王萬輝 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已經走過了一年多的時間,我縣作為全國首批實驗,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大膽實踐和探索,創(chuàng)造了許多具有時代氣息的新經驗,新途徑、新方法、廣大教師徹底地轉變教學觀念,有效地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的向前發(fā)展,我校師生也積極投身于此次前所未有的嶄新的教學改革熱潮中,并取得了預期成效。 踏實做好教學常規(guī)工作,充分利用校園人文文化,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素質是推動課堂改革的關鍵。 一、課堂教學改革落實到了教學常規(guī)工作,學校要求教師在備課中應把握重點、難點;備有個性化的教案;注重開放型、探究型思維的開發(fā)。在上課時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弘揚學生的個性,能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要求每上完一節(jié)課后,必須用紅筆注明此節(jié)課后的心得體會。通過這些要求,使得課堂教學煥然一新,學生學習氣氛更濃,學習積極性更高。 二、教研活動緊緊圍繞課堂教學改革為中心。 每周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在活動中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業(yè)務學習,并且每位教師認真做好了學習筆記;每位教師準時參加每周的課堂教學改革課的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各顯神通,展示其才,例如:鐘輝斌教師上《故鄉(xiāng)》一文時,采用分組探討的形式,顯示以學生為主體,弘揚了學生個性;鐘光貴教師上《春》一文,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師生互動,課堂效果顯著;鄧文輝教師上的《周記講評》,一改舊風,學生自誦自評,其他學生點評,教師總評,一堂課學生神采飛揚,效果甚佳。 三、抓好了課前演講;辦好了學校文化長廊,并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書法、繪畫競賽、語數外總分賽、國慶征文賽、優(yōu)秀作業(yè)展覽,“狀元杯”征文賽、田徑運動會、元旦文藝匯演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扎實、穩(wěn)健、有序地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校園洋溢著濃 濃 的課改氣氛 一、注重專題研究,大膽地將教學新思維貫穿到教學實踐活動中。 例三年級語文開展了“自由作文”的專題研究。給學生自由寫作空間,要求學生注重美文誦讀,感悟語言、形象,領悟生活,感悟真善美,樹立大語文觀,塑造健全人格,從而張揚學生個性。 初二物理進行了“物理教學與學生科技意識的培養(yǎng)”的專題研究。增強了學生的科技意識,提高了學生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認識。 初一語文進行了“給學生學習語文的天空”的專題研究,使學生在一片自由的天地里,無拘無束,恣意揮灑,牢牢地把握了學習語文的主動性,變苦學為趣學,在日積月累中提高了語文綜合素質。 二、完善了教職工考核評價制度的改革 建立教師職業(yè)道德和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師的不斷提高,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本辦法將改變長期以來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定教師水平唯一標準的做法,建立起多元的、符合素質教育思想的、有利于教師成長的評價標準。 1、考核評價的原則和方法 ①、考核評價是面向全體教職工的。它要求包括領導在內的所有教職工都要接受評價。 ②、考核評價時,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評價過程必須是一種雙向過程,這種過程要建立在評價者和評價對象的積極參與和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 ③、考核評價整個過程既要民主,又要保密。評價的標準、方法、程序,要求必須原原本本地告訴所有評價者和評價對象,增加評價的透明度,對評價對象的所有材料非經本人同意,不能向外泄漏。 ④、考核評價分診斷性評價和階段性綜合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可在任何時間內進行,也可集中在某個時間內進行(一般以一個月為準),評價的方法可以采用調查問卷。談話,考查,業(yè)績的統(tǒng)計等等方法進行。 2、考核評價的內容和標準 (一)診斷性評價:是綜合性評價的分解和細化。 (二)階段性綜合性評價: (1)、教職工評價的內容包括:政治思想、業(yè)務水平、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業(yè)績。其中重點評價工作業(yè)績。 ① 政治思想主要指政治態(tài)度和執(zhí)行《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表現。 ② 業(yè)務水平主要指專業(yè)知識水平、教育教學能力水平、教研科研能力水平。 ③ 工作態(tài)度主要指事業(yè)心、責任感及履行崗位職責的情況。 ④ 工作業(yè)績是以上三點的具體體現,主要指承擔的工作量、教育教學的效果、教研科研的成果。 (2)、考核評價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江西省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考核暫行規(guī)定》為基本標準,考核評價的結果分為優(yōu)秀、稱職和不稱職三個等級,具體標準如下: ① 優(yōu)秀:能模范地執(zhí)行《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工作努力認真,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業(yè)績顯著。 ② 稱職:能自覺地執(zhí)行《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工作負責,能較好地完成本職工作任務。 ③ 不稱職:有違反《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工作責任心不強,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或在工作中造成嚴重事故。 三、成功地實施了“三分教育”改革 為了削減學生中分化趨勢,縮小兩極差距,確實遵循教學規(guī)律,張揚學生個性,以滿足素質教育的需要。 1、全校將學生分成A層(文化基礎知識較好的)和B層(文化基礎知識較差的) 初一年級分為 一(1)班為A層班; 一(2)、(3)班為B層班 初二年級分為 二(1)班為A層班; 二(2)、(3)班為B層班 初三年級分為 三(1)班為A層班; 三(2)、(3)班為B層班 2、教學要求不同:B層次的學生要求其重在理解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能試著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懂得一些常用的學習方法,爭取“升學”但不以此為唯一目的。A層次的學生則要求其把基礎知識加深加廣,延伸到更多的領域;嘗試把基本技能轉化為技巧;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觀點,培養(yǎng)其勇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研究探索的品質,在思想和行為習慣上,為將來學習更高深的知識作好準備。 3、教學方法不同:由于A層次學生有良好的學業(yè)基礎,理解能力強,思維敏捷,求知欲旺盛,宜采用“開放性”教學方法。如討論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體自主性,在討論中表達觀點;互動式教學法,教師、學生、教材三要素構成“修正一完善——深化”的循環(huán)過程的教學法。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再加上三個要素彼此的交流融匯,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從而創(chuàng)造出對教材的多重意義的解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質疑法,由學生對教材中的某些內容提出疑問,在探討解題中培養(yǎng)探索精神。不定向擴展法,在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按個體思路擴展延伸,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B層次的學生學業(yè)基礎較差,反應較慢,理解力和接受力有限,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所以應多采用“情感性”的教學方法。如愉快教學法,設置情境,使用詼諧語調等,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主體參與法,不斷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包括前預習,課中答題等,經常暗示或提醒學生的學習意識,促進其學習的主動性。層層反饋法,有口頭形式,書面形式;師生之間,同學之間;課間、課外等,依據遺忘“先快后慢”的規(guī)律,在短時間內多方面多形式多角度地進行信息反饋,幫助他們鞏固基礎知識,樹立起學習信心。 這些方法僅是一部分,同時,教法的使用沒有絕對的“層次性”,教師可根據學科特點與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選擇或加以改進,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跨層次”使用。 4、教學進度不同:A層次的學生一般進度稍快,讓他們有適量的時間閱讀課外書籍,或發(fā)展個性特長,或發(fā)現并探究新問題等,參加一些有創(chuàng)造的活動,以滿足其旺盛的救知欲。B層次的教學進度則適當放慢,保證他們有充分的時間去理解書本知識,不強求其深入和拓展,以免加重學習壓力。 課改初見成效,學校如沐春風 1、學生發(fā)展了自己的個性特長,找準了自己的起點,看到了自己的長處,有的擅長唱歌,有的擅長繪畫,有的擅長書法等。 2、學校實施分層教學后,A層班學生有了強烈的競爭對手,防止了驕傲自滿愛慕虛榮等不良品質,B層班的學生,由于降低了學習要求與難度,減輕了學生的壓力,使他們增強了信心,克服了“自卑、自暴自棄”等心理缺陷。 3、教師在專題研究和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地總結、提煉,撰寫成教學論文,并取得可喜成績。 鐘光貴教師的論文獲國家級一等獎,和縣課改論壇評比二等獎 鐘輝斌教師的論文獲市教育年會論文評比二等獎和縣教育年會論文評比三等獎 呂起云教師的論文獲市教育年會論文評比二等獎 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復雜、綜合的教學工作,但只要廣大教師能認真學習和實踐現代教學新觀念,采用靈活多樣的先進的教學方法,定能取得令人振奮的成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