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5篇(薦)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認識11個二類生字,會寫“飛、馬、鳥”三個字。認識1個筆畫“豎折折鉤”和3個偏旁“反犬 、三撇、寶蓋兒”。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初步了解影子、光源、物體的位置關(guān)系,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生活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11個二類生字,會寫“飛、馬、鳥”三個字。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一、簡筆畫導(dǎo)入,理解課題,激發(fā)學習興趣
。、請同學們看黑板,你看到了什么?
。、(教師一邊描述一邊畫畫)這是一座古城,太陽升起來,陽光斜照下來(三撇),京城里高大的樓臺(京)拉下了陰影。那么,看著這幅圖,你能猜到一個字嗎?
。、對了,就是影。請大家齊讀,請同學們看看,這幅畫中的事物分別是“影”的哪部分?大家跟老師說“三撇”。
4、當人、物體擋住一部分光線時,就會形成影子(板書)。你瞧,老師就找到了自己手的影子,你們也能找到嗎?
5、同學們,你們覺得影子有趣嗎?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影子》,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圖文結(jié)合,捕捉重點,鍛煉表達能力
。、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81頁,請你借助音節(jié)試著練習讀一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 學習第一節(jié)
請大家看大屏幕,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
太陽在小朋友的哪個方向,影子在小朋友的哪個方向?(太陽在小朋友前面,影子在小朋友后面。)
想一想,小朋友怎樣走,影子會在他前面?(背著太陽走) 我們來看看是不是?
誰愿意讀一讀這一段課文。
這里的二類生字誰能讀一讀。
老師這里還有他們的卡片,你能認讀嗎?(前、后、常、跟、著、黑、狗)
。ㄇ昂螅┱埬闩呐那懊嫱瑢W的肩膀,向你后面的老師打個招呼吧!
。ê冢┮粋用土堆成的煙囪,下面有火在燒著,煙囪里有點煙灰,所以黑就是煙熏的顏色,這個黑字是這樣演變來的。
為什么說影子是小狗呢?(可愛)說影子是個“小花狗”行不行?為什么?(影子是黑的)哪位小朋友家喂過小狗,說說小狗是怎么跟著你玩的?(引導(dǎo)說出小狗經(jīng)常跟著人,喜歡跑前跑后)
想想小狗跑前跑后,多么可愛呀,誰能再讀讀句子。
。、學習第二節(jié)。
請大家看大屏幕,和前面兩幅圖相比,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影子一會在左,一會又在右呢?
你們說得很好,看來影子在小朋友的哪里,關(guān)鍵在于太陽在小朋友的哪一面?
誰愿意讀一讀這一段課文。
這里的二類生字誰能讀一讀。
老師這里還有他們的卡片,你能認讀嗎?(它、朋、友)
三、借助字理,解析字形,培養(yǎng)識字能力
。、這個“它”的`偏旁是寶蓋兒,跟老師說一遍。這個寶蓋兒,在古代表示山洞的意思,有時也表示房屋的意思。在古代表示蛇的意思,后來人們有發(fā)明了一個字表示蛇,而它現(xiàn)在用來表示動物。你們喜歡各種小動物嗎?
2、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韮晌粍游锱笥,你們想和它們見面嗎?/p>
學習“馬”字
。、你們瞧,第一個動物朋友來了,它是誰呀?(馬)大家看,它漸漸的變了,這個字誰認識?
。、“馬”就是經(jīng)過簡化的馬的形狀,你怎么記住這個字?
。、老師是這樣記的:好像烏字沒戴帽,愛吃青草善賽跑,怎么樣?
。、看老師寫這個字,注意第二筆是豎折折鉤。大家拿出本寫一個。
。贰㈥P(guān)于馬的詞語可多了,我們來一組詞語對對碰好嗎?
馬拉的車是──(馬車)
身上帶格的馬是──(斑馬)
有一種蟄人特別疼的蜂是──(馬蜂)
形容做事情大大咧咧、粗心大意的人是──(馬大哈)
德國的一種貨幣是──(馬克)
一種超長距離的公路賽跑項目是──(馬拉松)
學習“鳥”字
8、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你們瞧,下一個動物朋友是誰呀?
。、請同學們齊讀這個字。你都知道哪些鳥呢?
10、我們一起看看這個字是怎么寫的。鳥兒都有眼睛,這一點千萬不能忘。大家在本上寫一個。
學習“飛”字
。保、我們知道鳥一般都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大家看這個字就是飛,本義是鳥飛,引申為快的意思,也用于表示利用鳥的飛行原理制造的一些飛行工具。
。保、你知道哪些關(guān)于飛的詞語嗎?
13、我們來看看飛的筆順。“橫折斜鉤”千萬不要寫錯。請大家寫一寫。
四、游戲鞏固,感悟運用,增強記憶效果
這三個字你們都記住了嗎?我們來做一組猜字游戲吧!老師請兩名同學到前面,一名同學指字,一名同學背向黑板猜,其他同學可以作動作或者語言提示,但是不能說出這個字,明白嗎?
五、課后小結(jié),總結(jié)全文,達到課外延伸
同學們,今天我們不僅學會了生字,還初步了解了影子形成的原因,希望同學們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來到戶外,和我們的影子進行地玩耍吧!
語文教案 篇2
1.認識“晉、扭”等13個生字,讀準“囊、吧”等4個多音字,會寫“晉、炕”等15個字,會寫“蘆花、發(fā)愣”等16個詞語。
2.帶著“為什么說雨來是小英雄”的問題,快速默讀課文。
3.給課文的每個部分加小標題,并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找出課文中景物描寫的部分,體會這樣寫的作用。
第一課時
一、視頻導(dǎo)入,了解課題。
1.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看電影嗎?我們先來看一個電影片段吧。(出示電影片段)
2.看了這個片段,大家有什么感受?
3.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邊區(qū)北部的蘆花村有一個十二歲的小英雄。他被迫給敵人帶路,卻把鬼子帶進了我們設(shè)計的地雷陣,炸得鬼子鬼哭狼嚎……你們知道這位年僅十二歲的小英雄是誰嗎?(板書課題)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要求:自己默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讀一讀。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dǎo):“笤帚”中的“帚”要念輕聲。
根據(jù)學生的認讀情況進行讀音上的強調(diào)。
3.教師出示生字新詞,全班齊讀,讀中鞏固,掌握生字新詞。
蘆花 發(fā)愣 鉛筆 槍栓 胳膊 劫難 炕沿 鬼臉 戒指 柜板
綢子 槍聲 敵人 尸首 防備 慌忙
三、再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討論課文的敘述順序,并按順序概括小標題。
(1)歸納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來的游泳本領(lǐng)高強。
第二部分:雨來上夜校讀書,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第三部分:雨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來與鬼子展開英勇斗爭,始終不說出李大叔的藏身之處。
第五部分:鄉(xiāng)親們以為雨來犧牲了,都很難過。
第六部分:雨來沒有死。
(2)提問思考:怎樣編寫小標題?
把長長的一部分內(nèi)容濃縮成一個簡短的小標題,必須抓住內(nèi)容要點,用語精練。小標題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詞語,可以用書上的語句概括,也可以用自己的話編寫。
(3)提煉課文的小標題。
第一部分:游泳本領(lǐng)高
第二部分:上夜校讀書
第三部分:掩護交通員
第四部分:勇斗鬼子
第五部分:河沿槍聲
第六部分:機智逃生
2.分角色朗讀精彩片段,評價檢測學生讀的情況。
(1)確定重點段:哪部分最能表現(xiàn)雨來是一位小英雄,哪部分就是重點語段。(第四部分寫的是雨來與鬼子展開英勇斗爭,始終不說出李大叔的藏身之處,所以重點段是第四部分。)
(2)分組討論:作者是根據(jù)哪些情節(jié)和詞語表現(xiàn)雨來是一個小英雄的?把有關(guān)的詞語標畫出來。(敵人的手段是哄、騙、恐嚇、毒打,甚至用死來威脅。而雨來始終說“沒看見”。)
(3)試著在組內(nèi)分角色讀一讀。
(4)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讀課文或者表演。
3.把六個小標題連起來,能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嗎?(預(yù)設(shè):老師幫你在最前面加上時間——抗戰(zhàn)時期,地點——蘆花村,這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就變得更完整了。)
四、課堂小結(jié),暢談體會。
讀了課文之后,雨來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熱愛祖國、機智勇敢、堅強不屈。)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故知,導(dǎo)入新課。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檢查掌握情況。
2.上節(jié)課,通過讀課文,我們學習了用小標題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品讀課文。
二、品讀課文,理清思路。
1.出示提綱,思考問題:
(1)文章通過哪幾件事表現(xiàn)了雨來機智勇敢的優(yōu)秀品質(zhì)?(掩護交通員、勇斗鬼子)
(2)文章其他部分與表現(xiàn)雨來是一個小英雄有什么關(guān)系?(圍繞各部分重點問題討論,教師加以點撥。)
第一部分:蘆花村的自然環(huán)境怎么樣?通過一件什么事說明雨來機智靈活,游泳本領(lǐng)高?
第二部分:從哪里可以看出雨來上夜校,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
第三部分:雨來的機智勇敢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第四部分:雨來是怎樣與鬼子進行英勇不屈的斗爭的?
第五部分:蘆花村的鄉(xiāng)親對雨來的行為有什么反應(yīng)?
第六部分:雨來是怎樣機智脫險的?
2.以學生自學為主(分為若干的學習小組),注意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想、邊標畫的閱讀習慣。
3.通過勾、畫、圈、點、注等各種批注方式,找出重點詞語、句子和段落以及重點人物、細節(jié)等。
三、深入文本,感受形象。
(一)理清聯(lián)系,深入探究。
1.從重點內(nèi)容入手,理清段與段之間的聯(lián)系。
(1)鬼子抓住雨來為什么要槍斃他?
(2)雨來在鬼子面前為什么表現(xiàn)得如此堅強?
(3)雨來又是怎樣從鬼子手中逃脫的?他為什么能這樣做?
(4)你認為雨來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指導(dǎo)學生討論、理解重點句子。
在課文中畫出句子“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敝攸c理解課文中兩次提到這句話的作用,從而體會雨來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二)重點研讀,感受英雄形象。
第四部分描寫了雨來與鬼子作斗爭的'場景,最能表現(xiàn)雨來的英雄形象。
1.請同學們默讀第四部分,邊讀邊思考,從哪里能具體感受到雨來是一個小英雄。
預(yù)設(shè)一:品讀雨來和鬼子之間的對話。
(1)在鬼子對雨來的一連串盤問、哄騙、利誘的對話中,你感受到什么?(鬼子的奸詐狡猾,雨來的沉著與機智。)
(2)學生自讀,指名分角色朗讀。
預(yù)設(shè)二:品讀鬼子毒打雨來的片段。
(1)找一找鬼子毒打的動作。
(2)從這一連串的扭、打、揪、擰中,我們完全可以想象,鬼子是多么——(殘忍、殘暴、沒有人性)
2.小結(jié):我們剛才交流了第四部分的重要片段,品讀了其中精彩的語言,小英雄雨來的形象在我們心中更加生動立體了。
(三)回顧總結(jié),暢談感受。
1.讀了課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全班交流:
鬼子的威逼利誘,也沒有讓雨來屈服,說出李大叔的下落。(板書:堅強不屈)
雨來被鬼子毒打得兩眼直冒金花,鼻子流著血,但他想到的卻是“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板書:熱愛祖國)
雨來小小年紀就智斗鬼子,與鬼子斗智斗勇。(板書:機智勇敢)
四、拓展延伸,活學活用。
分享你所知道的其他英雄故事。
五、布置作業(yè),鞏固提升。
鼓勵學生把整個故事講給家長聽,注意語言流暢,講述生動真實,突出雨來的精神品質(zhì)。
小英雄雨來
堅強不屈
1.引導(dǎo)學生討論課文的表達順序,按順序概括小標題,并通過列小標題的方式,學習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2.在分析小英雄雨來這個人物形象時,引導(dǎo)學生研讀重要片段、重點詞句。在“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環(huán)節(jié)中,引導(dǎo)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句來體會雨來的機智勇敢,明白雨來為什么要這樣做,通過對課文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边@句話的感悟與探討,讓學生在感受雨來人物品質(zhì)的同時也進行著愛國主義的熏陶、教育。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重點]
賞析課文的情趣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導(dǎo)學生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組織學生討論本文與《陋室銘》在內(nèi)容藝術(shù)上的異同。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生對個別段落的背誦情況。
二、賞析課文的畫面美
宋代蘇軾曾經(jīng)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樣,在這里,作者也用那美妙而自然的筆調(diào),飽含深情的筆墨,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面。請同學們從文中找一幅畫面,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梢詮母鱾不同的角度描繪小屋的英姿,并用自己的話來描述畫面。
小結(jié):作者以心愛的小屋為焦點,從各個角度描繪小屋,寫出了小屋的神韻。小屋點綴了山,使山光水色平添異彩;樹點綴了小屋,使小屋另添一種風韻,顯得“含蓄有風度”。山與樹是自然景觀,屋是人文景觀,人與自然不可分離。作者是詩人,是畫家,更有哲學家的內(nèi)蘊。
三、引導(dǎo)學生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通過描述作家形象,把握文章的情、志
1、“詩言志,文傳情”,優(yōu)美的散文總有一位抒情主人公形象。
上節(jié)課,我們用筆墨畫出了如夢似幻的“荷塘月色”,今天,請同學們張開想象的翅膀,設(shè)想一下生活在小屋中的作者的形象,可以用我們知道的文人為其畫像。(要求動筆寫出,時間5分鐘)
明確:
、偈钱敶摹疤諟Y明”。陶淵明曾有詩句“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备猩跽,他設(shè)想了文人千古一夢的“桃花源”。他把田園生活描述得這般可親,把勞作寫得如此富有詩意,表現(xiàn)了向往大自然、寄情山水、回歸田園的恬適之情。
、谑钱敶摹巴蹙S”。王維在《山居秋冥》中寫道“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詩中的“明月”“清泉”“竹”“蓮”構(gòu)成大自然清雅靜美的`畫面,暗示詩人向往大自然、追求歸隱的人生理想。
、凼钱敶袄畎住。李白有詩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在詩人筆下,明月、敬亭山有了靈性,與詩人相知、相親,自然成為詩人的知己,使詩人精神上獲得莫大的安慰。
、苁钱敶皻W陽修”。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寫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這表現(xiàn)了他鐘情山水的美好情懷。
、菔钱敶摹爸芏仡U”。周敦頤在《愛蓮說》一文中,借蓮花表明自己高格脫俗的情懷。
、奘钱敶摹爸熳郧濉薄V熳郧逶凇逗商猎律分薪鑼懞商岭鼥V淡雅的月下之景,抒發(fā)心中淡淡的憂愁,物我相融,景人一體。
……
總結(jié):作者的形象是鐘情于自然美景,向往淡泊寧靜的境界。
2、重點品讀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品味作者的情、志。
、龠m于心靈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所主的游目騁懷。
、诳諝庠谏缴咸貏e清新,清新的空氣使我覺得呼吸的是香。
、畚页鐾,小屋是我快樂的起點;我歸來,小屋是我幸福的終點。往返于快樂與幸福之間,哪兒還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覺得出外時身輕如飛,山路自動地后退;歸來時帶幾分雀躍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過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個名字,叫幸福的階梯,山路被我喚做空中走廊。
、茈m不養(yǎng)鳥,每天早晨有鳥語盈耳。
⑤無須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
明確:
①表明作者生活在這個天地里是何等自由舒暢。
、凇跋恪弊植坏f明因“清新的空氣”而沁人肺腑,而且抒發(fā)了愉快的心情。
、邸坝X得”二字,是作者的主觀感受,表現(xiàn)作者的歡快心情,反映了對大自然的愛。
、鼙磉_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葑匀伙L景如畫,環(huán)境如此美好,足見小屋主人心情歡欣,對大自然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
總結(jié):“空中樓閣”既指作者心愛的小屋建于山上,猶如聳入云天的樓閣,又指理想中的遠離塵囂、恬靜安寧的生活環(huán)境。文章寄托了作者熱愛自由快樂的生活,向往獨立人格的思想感情。再者,從作者對“遠離塵囂”生活的肯定、追求和謳歌中,隱約感覺到作者對都市生活的厭惡,對現(xiàn)代文明束縛人自由、隔離人與大自然交融的消極一面的批判。
3、“空中樓閣”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
說明:不拘一格,言之成理即可。
四、討論《陋室銘》和本文在內(nèi)容與藝術(shù)上的異同,深刻理解本文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
我的空中樓閣 陋室銘
相同點
內(nèi)容 寫自己的居室
寫法 托物言志
不同點
體裁 抒情記敘散文 銘體(首尾議論,中間記敘)
主題 現(xiàn)代人對自由生活、獨立人格的向往 封建士大夫的清高思想、安貧樂道的精神
內(nèi)空 以周圍環(huán)境為主 以室內(nèi)生活為主
方法 含而不露地批判 直接批判官場生活
五、美讀課文,重視意境,建構(gòu)學生心中的“小屋”的意境美選七位同學讀課文(1—3、4—8、9—11、12—13、14、15、16—18),其余同學點評。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保畬W習本文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展開描寫,并在景物描寫中融入自己鮮明的印象及感受的寫法。
2.體會文中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學習形象生動的描寫景物的方法。
。常ぐl(fā)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并引導(dǎo)他們培養(yǎng)審美能力。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第一課時
。保胄抡n。
。玻踝x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和脈絡(luò)。
。常氉x,分析課文。
第二課時
。保^續(xù)細讀,分析課文。
2.小結(jié)課文的寫作藝術(shù)。
。常磸(fù)朗讀課文。
。矗笇(dǎo)學生作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引入新課。
作者老舍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作家,被譽為語言藝術(shù)大師。他所寫的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茶館》等作品,在中國現(xiàn)代文壇上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其散文也寫得清新優(yōu)美,《濟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題目《濟南的冬天》明確地交代了描寫的地方和時令。濟南位于山東省內(nèi),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東接佛懋山,西邊南馬鞍山、四里山,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撥也只有285米。濟南的冬天與北中國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氣侯截然不同。
那么,作者筆下的濟南的冬天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邊學習邊領(lǐng)略。
二 初讀課文。
。保處煼蹲x課文。
。玻畬W生自由朗讀,齊讀課文,同時自己、詞典弄清生字、生詞的音和義。
三 初步領(lǐng)會課文的大概內(nèi)容和脈絡(luò)。
。保诔踝x課文的基礎(chǔ)上,出示自學提綱,要求學生重點思考下面三個問題:
① 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什么?
、 文中具體描寫了哪些景物?
、 作者怎樣展開對景物的描寫?
。玻M織學生就上面三個問題展開討論,明確:
全文圍繞濟南的冬天溫晴這個特點,描寫了濟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先從自己感受的角度總括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然后具體描繪了濟南暖冬的三幅畫圖:陽光下濟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濟南冬天的水。
四 細讀、分析課文。
引導(dǎo)學生逐段細讀課文,要求他們在自讀的同時提出問題,展開討論,并指導(dǎo)他們就文章各段的內(nèi)容、描述方法和語言,在課文一旁的空白處寫些簡要的.批注。
各段問題和提示如下:
。保1自然段
、 課文從什么角度寫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這段與下文有什么關(guān)系?
明確:課文從自身感受的角度來寫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作者把濟南與住慣了的北平比較,又與他剛剛離開的倫敦比較,再與熱帶比較,突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很自然地發(fā)出濟南真的算個寶地的由衷贊嘆。所以,可以從全文最后一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看到作者寫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對濟南的贊美。這段的對比方式,是一種曲折行文的手法。
這段課文總寫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是全文的總起,為下文具體描述作了鋪墊。因此,這段與下文是總分關(guān)系。
② 課文中的響亮是什么意思?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一句,如果把聲字去掉,可不可以?為什么?
明確:響亮一詞,一般用來指聲音宏大。但根據(jù)上下文意思來判斷,在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是說濟南冬天的風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聲字去掉,就說成了沒有風,不切合實際。
第二課時
。ɡ^續(xù)細讀、分析課文)
。玻2自然段
作者怎樣描寫濟南古城的地理環(huán)境?作者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濟南的可愛的?
明確:小山把濟南圍了個圈兒,這是濟南地理環(huán)境的特征,也是濟南溫晴的原因。作者從人的感受和對人的心理描寫,來表現(xiàn)濟南的可愛。作者把濟南比作嬰兒,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搖籃,用擬人的方法寫城:在天底下曬太陽,暖和安適地睡著;寫山: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再現(xiàn)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明靜、溫暖和舒適的特點。
濟南人由于身在溫暖冬天而引起對溫暖的春天的聯(lián)想,但眼前春天并未到來,他們卻又并不著急,而且臉上含笑,有了著落,有了依靠,表現(xiàn)了濟南人對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戀,也洋溢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
。常3自然段
這段也是寫山,是小雪點染了山之后的景色。那么,作者從什么角度描寫了哪些景物?議論后在全班交流。
明確:作者從色彩和變化兩個角度描寫了山上的矮松、黃草和薄雪等景色。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的看護婦,是對小雪后矮松秀美形態(tài)的比喻,借矮松寫出雪的形態(tài)。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到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這是小雪后雪色與草色相間的美景引人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用擬人的方法描繪了夕陽斜照下雪色嬌美的情態(tài)。作者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方法,再現(xiàn)了冬天濟南周圍的小山,在白雪與藍天的相映中的雪色與草色、雪光與日光交融的情態(tài)。
。矗4自然段
、 作者在寫了冬天濟南溫晴、秀氣之后,把視線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內(nèi)的狹窄與城外的寬敞對照,用小村莊來點綴出山坡,以小雪點染屋頂,這樣,讀者就看到了濟南的全貌。
、 在這段文字中,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這里為什么用一個臥字,和文章的什么地方相呼應(yīng)?
明確:臥字用得很貼切。濟南城外的小村莊被作者賦予了生命和感情,它們都安適地睡著,盡情享受這溫晴的天賜。這臥字,正好與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相呼應(yīng),用擬人的手法寫活了濟南。
5.第5自然段
、 作者是怎樣寫水的溫晴的?
明確:課文緊扣暖字,寫水不但不結(jié)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寫水中的水藻把終年貯藏的綠色全拿出來,所以它不忍得凍上。水還多情地讓長枝的垂柳在水里照個影兒。讀到這里,讓我們感受到濟南的冬天真是風情萬種,使人留戀不舍。
、 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作者緊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從河水的清亮引出整個空間的清亮,并把紅屋頂、黃草山、灰樹影都溶入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廣闊背景下,描繪了冬天濟南瑰麗的色彩。在此鋪墊下,以高度概括而充滿激情的句子這就是冬天的濟南自然而然地收了尾。
五 引導(dǎo)學生小結(jié)課文的寫作藝術(shù)。
。保寣W生再將課文默讀一遍,要求邊讀邊找出作者的各個觀察點。
明確:作者在不同的觀察點上,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濟南冬天的特有美景;第二段從俯視的角度寫陽光下的濟南;第三段從仰視的角度,寫小雪點染后的山景;第四段從城內(nèi)往城外,寫雪后山村的景色;第五段由俯視到仰視,寫出整個濟南的形象。作者正是從多個不同的角度的觀察,才生動形象地寫出冬天濟南溫晴的這個特點。
。玻畬W生再議論,歸納課文的各種表現(xiàn)手法。
明確:
① 用自己以前生活過的地方(北京、倫敦),與濟南對比,從而突出了濟南冬天的溫晴,使人們確實感到它是寶地。
、 作者不僅細致觀察和描寫冬天濟南的景色,而且把自己的主觀感受告訴讀者,以此來感染讀者,使讀者有如臨其境的感受。
、 巧妙地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把冬天的濟南寫得脈脈含情,把作者感情融入了對景物的描寫之中。
六 反復(fù)朗讀課文。
朗讀前要指導(dǎo)學生怎樣讀出感情來,如朗讀課文時可根據(jù)文中描寫景物展開想象,腦海中映現(xiàn)作者描繪的畫面。
七 指導(dǎo)學生作文。
可帶領(lǐng)學生外出,實地觀察某處的景物特征,仿照課文,寫一篇題為《××的冬(春天)》的短文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以感情為線索組織材料的寫法,領(lǐng)悟意境美。
2、學習本文從各種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的特點,掌握景物描寫抓住特征的能力。
3、領(lǐng)悟課文的社會意義、政治意義。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對綠枝條進行繪形繪色的描寫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會體味散文隱含意的方法,領(lǐng)悟意境美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巴金回憶一位作家時說,他有“優(yōu)美的性格和黃金的心”,同他談話,“仿佛聽完一曲貝多芬的交響樂,因為,我是和一個崇高的靈魂接觸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囚綠記》的作者,一位很有才華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譯家陸蠡。陸蠡是一位真誠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歲,堅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研讀陸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綠記》,去接觸他那崇高的靈魂。
二、作者簡介、課文背景
解釋讀音:蠡字是多音字,讀二聲時,是瓢,貝殼的意思;用于人名時讀作三聲。如范蠡。
陸蠡(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臺。1919年進浙江基督教蕙蘭中學,1921年轉(zhuǎn)入浙江之江大學附中,開始閱讀文學作品并嘗試寫作。1926年考入之江大學,1928年轉(zhuǎn)學到上海勞動大學機械系。1930年任教于杭州中學。
1932年開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編輯,一度曾到福建泉州一私立中學任教。寫有大量散文作品,出版過3本散文集。
《海星》中幾乎全部是散文詩似的篇章,表現(xiàn)了一個青年知識分子的回憶、幻想與沉思,文字清新純樸。籠罩著孤獨和空虛的情緒。《竹刀》中的一些篇章,增加了現(xiàn)實主義的色彩,并寫了走向反抗的農(nóng)民。筆調(diào)憂傷憤懣!肚艟G記》寫于抗戰(zhàn)爆發(fā)之后,除了上述題材和情調(diào)之外,又加入了對祖國山河淪亡的感嘆與對民族氣節(jié)的禮贊。
1942年4月,日本憲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有關(guān)抗日的書籍。他雖然當時并未在場,但知道消息后,前去交涉,被憲兵扣留,最后因遭酷刑逝世。
《囚綠記》這篇散文寫于1938年,當時正是“祖國蒙受極大恥辱的時候”,他困居已成“孤島”的上海,借懷念一年以前在北平暫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來抒發(fā)了自己熱愛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
三、整體感知
本文講述了作者與常春藤綠枝條的一段“交往”經(jīng)歷,描繪了綠枝條的生命狀態(tài)和“性格特點”,也寫出了作者的生存狀況和真摯心愿,含蓄地揭示了華北地區(qū)人民面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苦難命運,象征著作者和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
“綠”是全文描寫的客觀對象,作者圍繞“綠”展開思路,鋪設(shè)線索。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即尋綠(1—4)觀綠(5—7)囚綠(8—12)放綠(13)懷綠(14)
1、作者為什么囚綠?(因為他愛綠)
2、他把綠“囚”牢了嗎?(沒有,他后來把綠釋放了)
3、離開了綠,他對綠的感情又是什么樣的呢?(他對綠充滿了思念)
四、講析課文
1、尋綠(1~4段)
。1)“這是去年夏間的事情!弊猿梢欢,說明這件事情讓我難忘。
。2)第二自然段,交代了寓所的具體情況。問題:為什么要詳細介紹寓所?(突出其簡陋的特點)
。3)屋子簡陋,可我卻選擇了它,是因為我有一個小小的理由。這里給讀者留下懸念,很自然的引起下文。
。4)誰能找出屋子如此簡陋,但作者毫不猶豫地選擇它的那個理由是什么?
。5)而當我毫不猶豫的決定住下來,為什么連伙計都感覺到驚奇?
。ǜ拥囊r托出我追求綠的迫切心情)
從剛才我們所探討的問題結(jié)合在一起,大家不難看出,作者對綠是熱切追求的。
尋綠——熱切追求
從窗戶寫起,交代綠的由來,其實是在綠枝條出現(xiàn)之前交代一下背景。這背景是很寒傖的。但有了綠枝條.就頓然有了生氣和活力。第4段反復(fù)三次提及“綠影”,盡管只是寥寥幾筆,但富有詩意。綠在此時還只是“影”。另外,一些表達情感態(tài)度的詞語,如”喜悅而滿足”“歡喜”“喜悅”等,也給綠帶上了情緒色彩,物我之間初相映照。
2、觀綠(5~7段)。
(1)找出作者喜歡綠色的原因
明確:“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通過排比和比喻兩種修辭,使句子生動富有氣勢,直接抒發(fā)了作者對綠的贊美,為后文揭示主旨作好鋪墊。
。3)還有沒有其它的緣故呢?(從作家自身的處境和當時的社會背景來思考)
明確:“在這古城中我是孤獨而陌生”、“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許多不快的記憶”等
。4)我懷念著綠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作者為什么要用一個焦字?
明確:“焦”寫出了一點點希望都快沒有了的絕望、渴盼、迫切的心情。也說明作者境遇不佳,生活在北平大都市舉目無親,正需要綠色來娛悅自自己的眼睛,安慰自己的心靈。
(5)綠色使作者忘記了種種困倦和不快,他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
明確:行為——“我移徙小臺子到圓窗下,讓我面朝墻壁和小窗”“我望著這小圓洞,綠葉和我對語”“我天天望著窗口常春藤的生長”等
心態(tài)——懷念、歡喜、急不暇擇、視同至寶、留戀、愛
觀綠——歡喜滿足
3、囚綠(8~12段)。
。1)作者為什么要囚禁“綠色”?
明確:為了裝飾這簡陋的房間,撫平抑郁的心情,點燃心靈的希望,作者竟然“殘忍”的綠枝條囚禁了起來。(如果我們被囚禁起來會怎樣?頹廢、抑郁、崩潰……)但是,最初的時間里,綠枝條比在外面生長的更為茂盛。
。2)作者好像發(fā)現(xiàn)了一種“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種的.喜悅!吧臍g喜”應(yīng)該怎樣理解?
明確:生的歡喜即天性喜愛綠色,喜愛這象征生命、希望、幸福的綠色,表達我對生命活力的贊美。
文章中我在自私的念頭的驅(qū)使下,將綠色囚禁在了房間里,為的是讓綠色和我更親密,作者甚至已經(jīng)更換了對“綠枝條”的稱呼,稱呼他為“綠友”,更深刻的說明了作者對綠色的喜愛之情!但是“綠友”按照作者的安排生長了嗎?(沒有)
。3)在作者眼中,綠枝條有著怎樣的性格特點?
明確:作者描寫綠枝條,一半是寫實景實情,一半是帶著感情與想像。它具有美的特點,“伸開柔軟的卷須”“舒開折疊著的嫩葉”,下雨時帶著“淅瀝的聲音,婆娑的擺舞”;它是青春、愛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說的,“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郁的年華”;它是柔弱的,離開陽光就“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的孩子”;它是倔強的、堅貞的,“它的尖端總是朝著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細葉,一莖卷須,都朝原來的方向。植物是多固執(zhí)啊!”它是“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這些特點既有現(xiàn)實依據(jù),又有作者的美化、擬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綠枝條當作人來寫的。
盡管綠友是頑強的,是固執(zhí)的。在第11段,作者詳細的描寫了綠枝條的憔損過程?梢哉f,即使一個普通人也會生命懷有憐惜之情,但是作者卻沒有。因為什么?因為綠友的固執(zhí),損傷了作者的自尊心。因此,魔念在我心中產(chǎn)生了。
。4)如何理解這種魔念?
明確:魔念指作者自私自利的心靈。綠囚不了解“我”對它的愛撫和善意,執(zhí)著的向著陽光生長,損害了“我”的自尊心,于是“我”很惱怒,以致于要把它繼續(xù)囚下去。
雖然綠枝條此時十分憔悴,但是作者魔念占了上風,最終決定離開北平時再放綠。其實我們仔細想想,作者為什么會因為綠枝條的固執(zhí)而惱怒?是因為他愛綠至極。
囚綠——愛綠至極
4、放綠(13段)
“盧溝橋事件發(fā)生了”點明了寫作背景。“臨行時我珍重地開釋了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體現(xiàn)了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自由和光明的呼喚。
“我把瘦黃的枝葉放在原來的位置上,向它致誠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蒼綠。”抒發(fā)了作者祝愿天下所有向往光明和自由的人得到光明。
作者在放綠的同時也是對自由和光明的呼喚,并點出了文章的主旨!
放綠——點明主旨
5、懷綠(14)
一年后仍舊懷念“圓窗和綠友”,設(shè)想再度見面時的情景,含蓄的表達了作者對日寇鐵蹄下的同胞的惦念與牽掛!
懷綠——惦念牽掛
四、總結(jié)全文
1、結(jié)合寫作背景和文章的主題來看,為什么作者給文章命名“囚綠記”?
明確:選定“囚綠”來給文章命名,這與文章想要表現(xiàn)的主題有關(guān)。文章的五個層次中,“囚綠”寫綠枝條最艱難的狀況,這暗示著艱難的國運家運;“囚綠”表明作者復(fù)雜的心情,這是在盧溝橋事變之后,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略我國領(lǐng)土的時代背景下,作者的內(nèi)心極度痛苦和精神上頑強抗爭的反映。
頑強抗爭
2、本文運用最多的就是象征的手法,象征手法可以通過描寫某種具體事物來進行暗示、喻旨另一種事物。借物抒情是象征手法的一個方面,作者寫《囚綠記》賦予綠以象征意義,他是生命、希望、慰安、快樂的象征,是真正自然的顏色。而常春藤象征了作者本身的品格。作者贊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借以歌頌中華兒女忠貞不渝的民族氣節(jié),表達自己對民族光明前景的祝福和信念、對光明的向往之情!因此,我們在鑒賞此類散文時應(yīng)該從物的特點思考,展開聯(lián)想,從而把握意象特征。
向往光明
3、作者圍繞“綠”展開思路,鋪設(shè)線索。以“尋綠”、“觀綠”、“囚綠”、“放綠”,“懷綠”作為行文線索貫穿全文,在這條明線下還隱藏了一條暗線,即作者感情的發(fā)展和升華,通過本文的學習,相信同學一定也學到了常春藤的那永不屈服,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時引發(fā)了我們現(xiàn)實的思考,無論怎樣的境遇,我們都要克服生活的困難,像作者一樣,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靈。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古詩教案01-25
語文樂園教案02-05
語文寫作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