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演講稿中顯示了作者嚴密的邏輯和睿智的思想。
2、理解文章內容,學習居里夫人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誠摯的感情,睿智的思想。
2、短小精悍,結構嚴謹。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借助多媒體播放介紹居里夫人生平事跡的資料片,讓學生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跡。
介紹居里夫人。
瑪麗居里(1867—1934),法藉波蘭物理學家、化學家。生于華沙。1891年進巴黎大學深造,1893年參加李普曼實驗室工作。1895年與比埃爾居里結婚。夫婦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1903年,她與居里、貝可勒爾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獲諾貝爾化學獎。著有《同位素及其組成》、《論放射性》等。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德國科學家、思想家愛因斯坦。他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被認為是上世紀最杰出的科學家。本文是作者在1935年11月23日在紐約羅里奇博物館舉行的居里夫人悼念會上的演講。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討論、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明確:
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論點,闡述人品與才智的關系,高度贊揚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第2~3段),具體闡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的熱忱。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
第三部分(第4段)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的現實意義。
全文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論點,第二部分是具體闡述,第三部分是結論。這三部分緊密聯系,融成一體。
三、學習第一部分
思考:第一段文字由三句話組成,這三句話有何特點?對表現居里夫人的品質起著怎樣的作用?
明確:
第一句:“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作出的貢獻”。這句話至少有三層意思:一、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二、她已去世;三、對她的悼念不能僅僅只回憶她的工作成果,還有更值得回憶的東西。文章的第二句話就緊接著說:“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這里通過比較法,強調了居里夫人有道德品質方面對于時代和歷史的意義。第三句強調“才智”取決于品格的程度,也遠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因為“才智”也需要堅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來支撐。這段文字由三句話組成,這三句在意思上層層遞進,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質方面的光輝榜樣。
四、學習第二部分
朗讀第二段。結合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事例,說說作者闡述居里夫人怎樣的人格、品德和力量?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居里夫婦是鐳的發(fā)現者,鐳可以用來治療癌癥,具有很高的商業(yè)用途。有人建議他們申請專利權,這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財富。但居里夫人認為利用科學發(fā)明來圖利,“這是違反科學精神的!彼c居里毫無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鐳的研究成果,這一事例,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偉大”,具體指“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已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
鐳的發(fā)現和應用,使居里夫人成為聞名世界的大科學家。她成了法國科學院的第一位女院士、巴黎大學的第一位女教授。她一生中有7個國家24次授予她獎金和獎章,擔任了25個國家的100多個榮譽職位。在榮譽面前,居里夫人虛懷若谷。表現居里夫人的崇高品德,即:她在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公仆,她的極端的謙虛,永遠不給自滿留下任何余地。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蘭,當時她的祖國正在沙皇俄國的鐵蹄下呻吟。她后來在巴黎上大學生活也非常艱苦。后來居里突然被馬車撞,這給她的打擊更為嚴重。祖國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使“她的心情總是抑郁的”。這種抑郁,就會使她的外貌嚴肅,甚至使人誤解。這并不影響她走自己的路。居里夫人的“毫不妥協(xié)”、“極端頑強”表現為她為探求科學秘密而奮不顧身、百折不撓的精神。
朗讀第三段,概括大意。
明確:
第三段照應了第一段的第三句話,贊頌居里夫人的熱忱和頑強:“不僅是靠著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難以想像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本永锓蛉艘簧顐ゴ蟮目茖W功績是“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們分離出來!
五、學習第三部分
明確:
結尾這段文字,高度評價了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風,指出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風對歐洲未來的重要性,希望歐洲知識分子為了歐洲的未來向居里夫人學習。愛因斯坦本人也是繼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的最好實踐者。這一段照應第一段的第二句話。
六、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探究活動
1、文章一開頭就指出:“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作出的貢獻。”那么,本文是著重從哪一方面來悼念居里夫人,并具體論述了哪些內容呢?試根據課文作出回答。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從人格、品德、力量、熱忱、意義等方面來悼念居里夫人。
人格:具體指“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已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
品德:她在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公仆,她極端謙虛,永遠不給自滿留下任何余地。
力量:一旦她認識到某一道路是正確的,她就毫不妥協(xié)地并且極端頑強地堅持走下去。
熱忱:不僅是靠著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像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
意義: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2、閱讀下面兩句話,回答后面的問題。
⑴即使是后者,它們取決于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
、凭永锓蛉说钠返铝α亢蜔岢溃呐轮灰幸恍〔糠执嬖谟跉W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采用“即使……也……”“哪怕……”這樣的句式對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即使……也……”“哪怕……”這樣的句式表示讓步關系。在偏句里用“即使”“哪怕”引出一層說話人認為是達到了某種極限的情況作為讓步的條件,來強調和突出正句的意思。與“即使”“哪怕”相呼應的關聯詞有“也、都、總、還”等。這樣的句式先退一步,再進兩步,強化了肯定的語氣,充分突出了優(yōu)秀品質的意義。
第一句,強調和突出了“它們取決于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偏句中的后者指的是“單純的才智成就”,連才智方面的成就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優(yōu)秀品格,這還不表明優(yōu)秀品格的意義嗎?這句中的“即使”后面引出的是已經出現或存在的實際情況,這種讓步不帶假設性。
第二句退一步講“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被繼承很少很少(一小部分),也對歐洲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這也充分表明優(yōu)秀品德是改造社會的重要因素。這句中的“哪怕”后面引出的是尚未出現的情況。這種讓步帶有假設性、預見性。
二、小結
本文作者深切懷念了與居里夫人長達20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高度贊頌了居里夫人的高貴品質,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遠勝于才智,呼吁歐洲科學家繼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
語文教案 篇2
情感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親情,體會親人的愛也準備付己的愛。
2、滲透愛勞動的教育。
知識目標:
識字12個,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
難點:能向同學介紹自己的家。
課前準備:多媒體 生字卡 全家像 字娃娃 紅花 笑臉娃娃 濕帕子
教學過程:
一、入激趣,整體感知。
1、師:小朋友,開學的時候,我給你們介紹了兩位新朋友冬冬和丁丁,你們還記得嗎?(齊答:記得)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冬冬家去看一看,你們想去嗎?(教師展示大屏幕——冬冬家的圖畫)
2、師:(邊指邊說)這就是冬冬的家。(稍停頓)冬冬還給我們作了介紹,你們想聽聽冬冬的介紹嗎?(放課文錄音,大屏幕隨朗讀逐句出現課文)
3、師:小朋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邊說邊板書:我的家),你們想學嗎?
。R答:想)這一課在書上12頁,請小朋友輕輕地翻到書12頁,看誰翻得快,翻到的'小朋友請坐好,聽清老師的要求再去學,好嗎?(好)為了幫助你們學習,老師建議小朋友這樣做:首先仔細看圖,看冬冬家是什么樣的,有些什么人,他們在做什么?然后再讀讀課文,想一想,你怎樣向大家介紹冬冬的家,也可以同桌的小朋友商量商量,準備好了就舉手。(學生看圖,讀課文,互助商量,老師巡視。)
4、這么多小朋友都準備好了,誰來介紹冬冬的家?(可抽一個中等生,教師根據學生說的情況,有重點的肯定。)
師:還有誰能說得更好些?(抽優(yōu)等生)這位同學說得非常好,我們掌聲鼓勵他。
二、讀背課文
1、師:我知道小朋友非常喜歡讀課文,會讀這課文的請舉手告訴老師。請你們起立一起來讀一讀。
2、師:看來,你們都會讀了,不過要想讀得更好,還要多練習,你們想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嗎?(齊答:想。)老師看誰最虛心聽得最認真。(范讀課文)小朋友聽得很認真,等一會兒我們要進行讀課文比賽,你們愿意參加比賽嗎?好!現在就請同桌認真練一練,看誰練得最認真,練好了就舉手告訴我。(待大部分人舉手,可示意停止。)
3、師:現在我們朗讀比賽開始,我們先請1~2組和3~4組來比一比,好不好?鐘老師來當評委。(根據學生情況指出讀音不準的地方,并指導朗讀,讀得好的加紅花)
4、現在我們請兩個小朋友來參加比賽,其他小朋友當評委,聽聽誰讀得最好,為什么?老師代表小朋友給這位同學加一朵紅花,你們同意嗎?你們愿意聽聽老師的意見嗎?指導朗讀,誰讀得怎么樣?如果前面讀得好可以不抽學生讀,如果沒讀好可說:有誰能讀得更好。
5、這位小朋友讀得這么好,你們想讀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6、這么好的課文,想不想記住它?(齊答:想。)請小朋友仔細看課文的題目《我的家》下面有一條橫線(老師畫上“——”),這就要求小朋友要會背誦這課文。剛才我們練習了讀課文,現在要練習背課文,背課文比讀課文更難,為什么?有誰知道?
7、誰已經會背了,請舉手,請會背的孩子關上書來背一背。
8、以后我們要進行背課文比賽,請小朋友先同桌認真練習,開始。
9、哪些小朋友通過剛才的練習會背課文了,請舉手。下面我們請會背的小朋友關上書來背一背,不會背的小朋友可以看著書讀。
三、聽讀識字
1、這么多小朋友會背課文了,說明大家學得很認真,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好不好?今天我們的游戲是“捉迷藏”,不過我們今天捉的可不是人,而是這一課的生字娃娃,他們都躲在課文的詞語里,為了幫助你們迅速地找到這些生字娃娃,請小朋友拿出鉛筆,學老師這樣在這課的詞語下面畫上橫線(大屏幕展示:有 幸福的家 爸爸 媽媽 愛 也 家中 快樂 長大)這些詞語你們會認嗎?自己認一認。我們一起來認一認。這一課有多少個生字娃娃呢?請小朋友數一數。(學生數時,教師迅速地在黑板上出示帶音節(jié)的12個生字娃娃)
2、多少個?(一起說:12個。)現在請小朋友聽清要求再做游戲好不好。小朋友讀課文,讀詞語,找到一個生字就用筆圈起來,請小朋友看老師這兒,“家”是生字,老師在“幸福的家”這個詞語中找到了“家”就圈起來,“有”是生字,我們把“有”也圈起來,“的”也圈起來。小朋友會圈嗎?請小朋友把剩下的9個生字圈完,誰最先圈完就舉手。就是這次游戲比賽的第一名,開始。(獎勵圈得快的:這位孩子真能干,老師獎勵你一個笑臉娃娃。)
3、這么多小朋友都圈完了,請你們看看老師圈的對不對,再看看你自己圈的有沒有漏掉的和多圈的?有就馬上改過來。
4、你們會認這些生字嗎?會認的舉手。老師還沒教,你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認識了這些生字的嗎?
5、老師這學期也教了小朋友認識生字的一個方法,叫聽讀識字,我們還學了一首兒歌,大家一起拍手背。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簡況;
2.理解標題的含義:中國藝術傳統(tǒng)具有強勁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斷的反傳統(tǒng)使之永遠新生;
3.體會課文以議論為主兼以適當的敘述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吳冠中是我國學貫中西的藝術大師,幾十年來,他一直探索著將中西繪畫藝術結合在一起。吳冠中1919年生于江蘇宜興,起初他學工科,因一次機緣參觀了當時由畫家林風眠主持的杭州藝專,便立即被五彩繽紛的藝術美迷住了,下決心改行從藝,奉獻終生。他志在將中西藝術結合在一起,將中國繪畫藝術推向世界。他的精神正可用他的一本書名來概括,那就是"要藝術不要命"。
吳冠中最早畫的作品多以江南水鄉(xiāng)為題材,畫面充滿詩意,他特別重視點、線、面的結合與搭配。最近幾年他的畫風有所變化,在一批反映黃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粗線,自成一種意境。最近,他獲得"法國文化藝術最高勛位"的榮譽。
二、題目解說
本文選自《文藝研究》1999年第3期。這是著名油畫家、國畫家吳冠中先生為《世界現代藝術圖典》一書所做的序。題目"永遠新生"是本文中心論點的中心詞。作者就怎樣才能使藝術永遠新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即只有不斷地反傳統(tǒng)才能使藝術永遠新生。
三、問題探究
1.閱讀課文,簡要說一說,在作者看來藝術怎樣才能做到"永遠新生"?
【明確】 此題旨在要求同學們通讀全文后,能夠把握中心論點。做到了"反傳統(tǒng),反反傳統(tǒng),反反反傳統(tǒng)"和"引入異種",就能使藝術"永遠新生"。
2.細讀下列文字,并回答問題。
保管傳統(tǒng)的孝子和盲目崇外的浪子都不是創(chuàng)造者,也許回頭浪子倒居于優(yōu)勢,既跨越了孤陋寡聞,又立足于土生土長。
(1)這段文字用形象的語言講了一個怎樣的觀點?
(2)你能舉出實例來支持這個觀點嗎?
【明確】
。1)這段形象的'文字講了這樣一個觀點:那些扎根于中國傳統(tǒng)藝術,并學習、引入外國藝術精華的人有可能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創(chuàng)新者。
(2)例:著名的畫家徐悲鴻、本文作者吳冠中都是扎根于中國繪畫傳統(tǒng)、又精于西洋藝術的大藝術家,他們的繪畫都經歷了一個不斷反傳統(tǒng)的、引入新異種的過程,所以他們都有所創(chuàng)新。
3.結構分析
。1)劃分本文層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4個自然段,以"藝術生命力"為線索,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論述世界上眾多的藝術珍品都 經歷了時間的考驗與篩選。
第二部分(2):論述藝術傳統(tǒng)具有強勁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斷反傳統(tǒng)使這之永遠新生;異種的引入是藝術創(chuàng)新的關鍵所在。
第三部分(3):表達對《世界現代藝術圖典》出版的肯定和支持。
第三部分(4):論述能夠使中國傳統(tǒng)藝術永遠新生、不斷創(chuàng)新的人是那些既繼承了中國藝術傳統(tǒng)又積極學習、引進西方藝術精華的人。
語文教案 篇4
本課重點:
1、了解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進行描寫。
2、了解在敘述、描寫中插入抒情、議論的寫法。
給下列斜體字注音
荒謬白皙
滑稽輪廓
捋胡子頭顱
腳踝義憤填膺
福樓拜
(1821—1880)十九世紀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青年時代遵父命到巴黎學習法律,但他毫無興趣,結識了雨果,決定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三十六歲時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出版,這使他名聲大振。
屠格涅夫
(1818—1883)十九世紀俄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1838年留學德國,研究歷史、語文、哲學和古典文學,游歷大部分歐洲。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父與子》,短篇小說集《獵人筆記》。
都德
(1840—1897)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他的短篇小說《最后一課》、《柏林之圍》都是表現愛國主義思想的世界名篇。
左拉
(1840—1902)十九世紀法國著名自然主義作家。其作品多以自然主義手法揭露資產階級的荒淫無恥。代表作《小酒店》。
作者簡介:
莫泊桑(1850~1893)法國作家。他是19世紀后半葉法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創(chuàng)作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突出。他在創(chuàng)作上受福樓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響較大。莫泊桑與福樓拜交往甚密,因此寫下了這篇出色的散文。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代表作《羊脂球》。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簡介:
課文記敘辛勤勞動,省吃儉用把兒子養(yǎng)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兒子懶惰成性,萬般痛心與無奈,只好打算將所有的財產送與別人。母親在兩次放縱兒子蒙騙老人之后,只好勸兒子自己掙一枚金幣,老人一連三次把金幣扔進火爐里,直到相信金幣是兒子掙來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讓孩子懂得只有親手創(chuàng)造的財富,才會珍惜的道理。
教學目的要求:
基礎知識:
1、獨立認識漢字3個,學習會寫3個漢字。
2、通過查資料了解錢的作用。
3、進一步積累詞語。
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感悟課文的寫作特點,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從不同視角透視金錢的價值;
2、熟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理解詞的意思,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以誠實的勞動換取金錢的道理。
2、通過學習課文,學會從小認識金錢,懂得正確對待金錢。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錢能做什么”的課前問題
1、互相匯報調查結果:10元錢能做什么?
2、小結錢的重要性
二、復習預習課文的方法,預習課文。
1、小組交流。
A 認識多音字:
B 指導書寫
C 理解生字新詞:
辯解、筋疲力盡、懶惰、熊熊大火
2、朗讀課文,想一想:
A 本文寫誰?寫了一件件什么事?
B 嘗試給課文分段,歸納大意。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一枚金幣》,昨天講到短短的文章中,介紹了一件怎樣的事情呢?
教師小結,隨機板書
[板書]
兒子父親
二、講授新課:
。ㄒ唬⿲W習1-8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老人為什么“再也受不了“?
2、小組內交流,要求每個人都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可以互相進行補充。
3、指導想像兒子懶惰的`程度讓父親受不了?
讀讀父親痛恨的話,再次體會父親的“受不了”
4、指學生進行集體交流,為什么父親要這樣做?
(二)學習9-26段
熟讀課文,找找課文中寫了父親與兒子的幾次對話?
引導質疑;
前兩次父親扔掉兒子的金幣,兒子只是笑笑,第三次為什么會是那樣?
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小組內交流討論。想像兒子在一個星期的工作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
指導學生讀出兒子的憤怒的語氣。
對比兒子上兩次的表現,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能試著說說父親為什么要這樣做?
三、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這篇文章后,你覺得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通過學習,你的體會是什么?寫在日記本上。
布置作業(yè)
通過學習,你的體會是什么?寫在日記本上。
作業(yè)設計:通過學習,你的體會是什么?寫在日記本上。
板書設計:
一枚金幣
老人
“受不了”只有親手創(chuàng)造財富才會珍惜
兒子
七、教學后記:
語文教案 篇6
一、探究感悟,理解發(fā)現
(一)探究一:
歸林前:
1.師:首先我們來看看灰椋鳥桂林前是怎么樣的?請同學們仔細地讀課文的第3小節(jié)。
2.學生交流歸林前。指名讀第3節(jié)。(歸林前:周圍靜得出奇。有許多黑點向這邊移動)
3.小結歸納:(板書:歸林前:靜得出奇)
歸林中:
師:那灰椋鳥歸林時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默讀第4小節(jié),圈出關鍵的詞,體會一下灰椋鳥歸林時有什么特點。
讀后交流,教師點撥并相機指導朗讀:
1.“一開始還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飛過來,盤旋著,陸續(xù)投入刺槐林。”
。1)用動作理解“盤旋”;聯系上下文理解“陸續(xù)”;
。2)重點解讀:投入。理解灰椋鳥對刺槐林的感情。
。3)相機指導朗讀。
2.“沒有幾分鐘,‘大部隊’便排空而至……浩浩蕩蕩地從我們頭頂飛過!
。1)播放歸林視頻,師質疑:好看嗎?這場面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2)點擊:排空而至。問:這個“排”是什么意思?
這里的“排”都有“推”的意思。
。4)師小結:是呀,這哪里還是一只只鳥兒呢,這分明是一支秩序井然、紀律嚴明的(大部隊)呀!“大部隊”為什么加引號?
。3)還有哪些詞寫出了壯觀的場面?
3.出示:“它們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隊飛行。有的排成……浩浩蕩蕩地從我們頭頂飛過。”
理解“數百米長”“巨大的橢圓形”“浩浩蕩蕩”。
4.過渡:那些先鋒隊伍回家后干什么呢?后來的大部隊又怎樣呢?
(1)男女生分角色讀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話。
師:(點擊“傾訴”)這鳥兒也懂得了傾訴,懂得了交流。
找找還有哪些詞將灰椋鳥寫得人性化了?
。矗胂笳f話:
假如此刻你就是那一只可愛的灰椋鳥,你會對伙伴們傾訴什么?又在呼喚什么呢?
鏈接四幅圖片,點擊鳥聲,創(chuàng)設情境說話:
(1)這幾個好伙伴還不愿分開,他們在互相傾訴什么新鮮事兒呢?一只鳥兒說——另一只又說——
(2)這位鳥媽媽回到家一眼沒看著自己的孩子就慌了神,連忙大聲呼喚——
……
(二)探究二:
歸林后
過渡:歸林前是安靜的,歸林中是熱鬧的,那歸林后又是怎樣的呢?
讀:自由讀第五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
畫:畫出作者看到的,或聽到的,或想到的。
悟:再讀讀,從你畫的句子中,你體會到灰椋鳥歸林是怎樣的。
1.“看,這幾只……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師:作者是看到了什么?這是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做什么?從中你看出歸林后是怎樣的?
2.“樹林內外……天然的俱樂部!
師:又是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做什么?還有嗎?(刺槐林和竹林比作俱樂部)可想而知作者通過兩個比喻,將歸林后熱鬧的場面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來。
師:通過你的朗讀展現出這樣的熱鬧。
3.“這上萬只灰椋鳥……竟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
4.師:是呀,這樣的場面是喧鬧而又熱烈的,誰能將這種喧鬧熱烈讀出來,我們來試試。
(三)學習第六小節(jié)
回到開始時的話題,這鳥有什么好看的呢?師小結:這么溫馨、和諧的畫面真是一種大美呀!
師:作者在感慨之余又陷入了沉思:這樣美的'景色,是哪里來的呢?
出示:“在回來的路上,我想:鳥……我到哪兒去觀賞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呢?
1.指名讀。
2.一句反問,作者無疑是在提醒我們思考,這樣的大美,是誰辛辛苦苦創(chuàng)造出來的?——林場工人
4.板書并提示“人——林——鳥”的關系。
師:林場工人為灰椋鳥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一天下午,我和同伴來到了林場。下了車……便在哪兒等候灰椋鳥歸來!
師:正是由于林場工人們的辛勤勞動,鳥兒們才有了現在美好的景象。也正是有了像徐秀娟這樣的愛鳥護鳥的衛(wèi)士,我們和動物才能和諧共處。
5. 讓我們記住作者徐秀娟的這句話:(齊讀)鳥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
三、總結板書,點明主題
(指板書)如果我們人人都愛鳥護鳥,不僅是鳥,和所有的動物友好相處,我們就到哪兒都能觀賞到這或壯觀或美好的畫面,生活中會處處出現和諧之美。
四、布置作業(yè)
背誦課文三、四、五自然段。
五、板書設計:
大愛 大美
歸林前 歸林中 歸林后
和
人——林——灰椋鳥 靜得出奇 熱鬧非凡 喧鬧熱烈
語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一)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充滿詩情畫意,作者筆下的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那綠藻……無不給人美的享受。它以無窮的魅力吸引讀者的心靈回歸自然,為我們在教學中開展豐富的審美活動提供了充沛的資源,所以學習本文,首先得利用其審美價值,引領學生進入作者營造的美的意境,整體感知,獲取美的享受和熏陶.
。ǘ┱n程標準:
走進課文,包圍你的是滿含溫情的親切優(yōu)美而生動的語言,老舍先生不愧是卓越的語言大師。一系列的比喻、擬人、抒情句是作品給我們的極好饋贈,這就為學生積累感悟語言、提高文化品位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所以教學本文,積累語言也是對學生極具體極實惠的豐收、學習寫景的一些方法是對學生進行寫作引導的最好資源。
學情分析:
初中一年級學生較活躍,形象思維較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分析。意義識記已優(yōu)于機械識記,自我意識較強,對事物有一定的獨立見解,但他們的有意注意穩(wěn)定性較差。
我校學生特點
1、學習標準低缺乏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2、學生關注學習,關心成績
3、學生渴望被重視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課程標準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并從我校具體學情出發(fā)我將本課的學習目標確定為:
學習目標:
一、了解作者老舍及與課文相關內容;識記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詞。
二、 (1)知識目標:首先,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其次,領會作者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細致描繪,情景交融地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三、激情導入,全力以赴,培養(yǎng)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美好河山的情懷。
學習重點: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寫的方法。側重講析第3段和第5段。
學習難點:情景交融的寫法。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 依據預習案通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同時圈點勾畫重點字詞,熟記基礎知識。
2. 感受濟南冬天之美,體會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學習從不同角度細致觀察景物,并能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
3.本文語言優(yōu)美,寫景生動,對老舍清新,質樸,雋永的語言要細細體味。完成預習自測題目。
4.將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標出來,并填寫到后面“我的疑問”處。
5,限時15分鐘,獨立完成。
教材助讀:
一、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9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品有小說《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話劇《龍須溝》(因此作品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 《茶館》等,收在《老舍文集》里。他的作品在國內外都有很大影響。
二、了解背景
本文約寫于1930~1931年間,那是作者剛從英國回國,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作者把濟南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可見作者是懷著對“故鄉(xiāng)”的深情來寫這篇文章的。
本文是老舍在濟南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原為描寫濟南風景名勝的長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篇,本文為節(jié)選,可獨立成篇。
三、文體知識
寫景散文即以描繪景物為主的散文。這類文章多是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fā)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空間的變換順序,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把觀察點的變化作為全文的脈絡。生動的景物描繪,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氣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現主題。
四、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濟南的冬天的。
解析指導:這一題主要讓同學們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看看作者是抓住 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來展示濟南冬天的主要特點的。
2 .老舍筆下濟南冬天的顯著特征是什么?作者對濟南的冬天有著怎樣的感悟?
預習自測:
1.給加點的字注音
濟( )南 倫敦( ) 鑲( ) 水藻( ) 貯( )蓄
發(fā)髻( ) 著( )落 看( )護 寬敞( ) 地毯( )
2.常識填空 :
《濟南的冬天》的作者( ),原名( ),字( ),北京人。他是我國著名的( )家,( )家,主要作品有小說《 》 《 》 話劇《 》《 》等。
3.從括號中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在橫線上。
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沐浴著 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 躺著),只等春風 來把它們---------(喚醒 搖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4.聯系句意說說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
。1)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響晴:
(2)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 安適:
。3)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秀氣:
。 4)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空靈:
我的疑問
請將預習中不能 解決的問題寫下來,供課堂解決。
探究案
探究點一:開頭段作者是如何運用對比手法來介紹濟南冬天的特點的?
探究點二:第三段是本文寫景優(yōu)美段落,此段按照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后 山景 的?
探究點三:濟南的冬天有什么特點?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描寫其景色特點的?
探究點四:為什么文章題目是“濟南的冬天”,而結尾卻說“這就是冬天的濟南”?二者有什么區(qū)別?
解析指導:回答這一類問題,要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入手,結構上前后呼應, 內容上符合作者的寫作意圖。
探究點五:本文是如何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
訓練案----有效訓練,反饋矯正
1.下列句子的修辭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b.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c.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
d.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
2.作者寫山,主要寫了幾種情況下的山?它們分別具有什么特點?作者寫水,是抓住什么特點來寫的?
3.文章以“ ----------”做標題,表明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環(huán)境下的冬天,不同于 其他地方的冬天,而以“----------”作為文章的結尾,抒發(fā)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 時令下的濟南的總的感覺。這樣的結尾既與開頭“-----------”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fā)了作者的----------之情,給人以回味的余地。
檢測案:
一.基礎鞏固題:
1.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
a.刮風 依靠 慈善 垂柳 b曬著 綠蘋 暖和 橫臥
c.園圈 溫情 水紋 水墨畫d.搖藍 斜射 稍微 煩燥
2你能選出下面沒有運用修辭手法的一項嗎?( )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B.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C.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
D.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
3 《濟南的冬天》的作者是 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代表有小說________________,話劇________________。
4對課文理解有誤的一項( )
a.文章開頭,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對比,反襯出北平,倫敦,熱帶三處令人討厭的氣候。
b.作者對濟南大體用了簡筆的寫意描繪,突出表現了濟南的秀美睡態(tài)。
c.文章對濟南冬天的山著墨較多,依次寫了陽光照耀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和城外的遠山。
d.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大特點,在描寫濟南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二.能力提升題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窗桑缴系陌稍桨l(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 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5.文中描寫景物的順序是-------------,---------,------------,------------。
6.劃橫線一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它的本體是( ),喻體是( )
7在文中找出一處運用擬人修辭手法的句子。
8對文中畫( )處的句子的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描寫黃白相間的山坡,春風化雪,不久人們就會見到山坡原有的顏色。
B.表現濟南冬天的溫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上流動;“山的肌膚”指山坡的草地。
C.描寫濟南冬天的溫和,有水蒸氣蒸發(fā)升騰的美景,不久雪就會全化了,山坡上原有的顏色比雪色更美。
D.描繪了雪色與草色相間的美景,像山穿著好看的衣服。
9.“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
文本拓展積累
濟南的春天
舒德峰
濟南的冬天比較寒冷,夏天又十分炎熱,春天和秋天該是黃金季節(jié)了。但春天和秋天相比,我更喜歡春天。如果把濟南的秋天比成濃妝艷抹的風韻少婦,那濟南的春天便是一個不施粉黛的清純少女了。她步履輕輕地走來,又行色匆匆地歸去,逗留的時間竟那么的短,讓人稍不留神就錯了過去。如果把濟南的秋天比成五彩斑斕的西洋畫,那濟南的春天該是一幅淡雅清新的水墨畫了。她點綴著淡淡的桃紅、淺淺的柳綠,總讓人難以領略她的神韻。正是因了那分短暫的、清雅的而又透著生機的靚麗,濟南的春天才格外讓人憐惜,令人銷魂。
過了陰歷的二月二,氣溫便升上來了。忽然有一天,清晨走在路上,你會覺得那醉人的春風竟撲面而來,來得是那么快,快得你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來不及脫去厚厚的冬衣,更換春天的衣衫。那熬了一冬而有點兒僵硬的行人的面容,霎時舒展開來,被溫柔的春風撫弄得有了幾分喜色。再看那垂柳的枝條,像少女飄柔的長發(fā),在風中搖曳,不知不覺間竟萌動出淡淡的鵝黃,然后又吐出清新的嫩綠,使人想起“萬條垂下綠絲絳”、“漏泄春光有柳條”的名句。那挺拔的白楊,枝上先是鼓起了一個個小花苞,慢慢 地又變成了“毛毛蟲”,多像調皮的少女扎了滿頭的小穗子啊。等那小穗子落了,楊花就伴著柳絮飛起來,飛到你的發(fā)上、臉上、身上,軟軟的,癢癢的,你會覺得是那般的愜意。迎春花兒總是開得很早,黃黃的小花兒點綴在瘦瘦的枝條上,有幾分羞澀,又有幾分耀眼,真是一幅天作的“早春圖”啊。那沉睡了一冬的小草開始返青了,遠遠看去有點兒淡綠,近看卻尋不到蹤影,真的是“草色遙看近卻無”了。
濟南以泉水著稱,早在金代就有人立了《名泉碑》,列了濟南的七十二名泉。到了春天,那泉眼一個個競相涌動,噴珠吐玉,波光粼粼,清澈透底,連那在蕩漾的水草中游動的小魚兒也是那樣悠閑自在。走過泉城廣場,你會看到放風箏的人多了起來,那風箏瀟灑地在空中飄舞,引得行人停下腳步,仰起頭,看那風箏,看那晴空麗日,也看那遠山的黛綠和無垠的春色。
該是踏青時節(jié)了。人們被春風鼓動著,被春色吸引著,怎能按捺住萌動的春情啊!三五好友,結伴而行,山坡、泉邊、湖上、郊野,隨處可以看到滿臉春色的踏青的人們。
仁者樂山。喜歡登山的人們去了千佛山、英雄山、大佛頭、蟠龍山、紅葉谷、五峰山,還有許許多多不知道名字的山,因為濟南這座城市就在群山的懷抱里,唯獨北面有個缺口。其實,真正喜歡爬山的人,會去濟南的東部和南部,那里有許多小山,海拔也就三四百米高,風景秀麗,游客稀少,有的山還沒有路。那樣的山爬起來,你會覺得風景獨秀,別有滋味。
智者樂水。名甲天下的趵突泉當然是很好的去處,但黑虎泉、五龍?zhí)、珍珠泉、百脈泉,還有那叫不出名的泉眼兒,都各有風情,美不勝收。泛舟大明湖上,看那碧波蕩漾,綠柳垂絲,一湖煙云,十里柳屏,真的令人心旌神搖。每年春天,我都喜歡去濟南北邊的黃河岸上走一走,那楊柳輕搖的長堤,那芳草萋萋的原野,那輝煌燦爛的落日,那大氣磅礴的河流,總讓我感慨萬千,流連忘返。
說到喜歡賞花的人,當然會去植物園了。許多花兒都會在春天里綻放,冰清玉潔的梨花、艷麗芳菲的桃花、亭亭玉立的白玉蘭,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遐想和詩意啊。如果你真正喜歡看大自然中的花兒,還是應該到郊區(qū)去。“野店桃花紅粉姿,陌頭楊柳綠煙絲。不因送客東城去,過卻春光總不知!边@首詩寫的就是濟南東郊的景色,閉眼想象詩中的意境,真的是勾人魂魄,還沒到心就醉了。
濟南的春天就是這樣的風姿綽約,這樣的婀娜多姿,這樣的生氣蓬勃。我常常感嘆造物主的神奇,寥寥幾筆,就把濟南的春天打扮得這般動人。她讓人感到心情舒暢,感到生機盎然,感到這世界的一切都孕育著無盡的希望。
10.閱讀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抄寫在下面。
11.為了表現濟南的春天的特點,作者從多個方面進行了描寫,請用幾個四字短語把這些方面分別概括出來。
12.作者說,“如果把濟南的秋天比成濃妝艷抹的風韻少婦,那濟南的春天便是一個不施粉黛的清純少女了。”那么,應該把濟南的夏天或冬天比作什么呢?請續(xù)寫一句話,表現出濟南的夏天和冬天的特點。(要求句式一致,修辭一致)
如果把濟南的秋天比成濃妝艷抹的風韻少婦,那濟南的春天便是一個不施粉黛的清純少女了,濟南的夏天便是,濟南的冬天便是。
13.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
再看那垂柳的枝條,像少女飄柔的長發(fā),在風中搖曳,不知不覺間竟萌動出淡淡的鵝黃,然后又吐出清新 的嫩綠……
14.請把本文與《濟南的冬天》進行比較,你更喜歡什么季節(jié)的濟南?為什么?
文本拓展積累素材設計意圖:
增加學生閱讀量,使學生對寫景文章從多角度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并積累素材,為寫作打好一定基礎,豐富學生的閱讀情趣。
總結
圍繞本課時的重難點,設計課程。體現學生思維特點,訓練學生的能力,真正突出本課時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記敘性散文,采用象征手法,通過對白楊樹。的贊美,歌頌了華北抗日軍民堅強不屈的品質。本文抒情成分較濃,應指導學生反復朗讀,特別要加強感情朗讀。描寫白楊樹的形象、性格,以及揭示其象征意義的段落(第5——8段),應作為教學的重點。在教學安排上,可先突破重點,然后再分析描寫黃土高原以及最后與楠木對比的作用。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設境激情,導入新課
有關內容請參照“教學設計(A)”。
二、粗讀全文。初步解決以下問題
1.解決部分字詞的讀音,疏通閱讀障礙。
無邊無垠(yín)
坦蕩如砥(dǐ)
懨懨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頎qí)
2.本文勾勒出了幾幅圖?請劃分本文的結構層次。
明確:全文共勾勒、描繪了四幅圖:高原風景圖、白楊遠視圖、白楊特定圖、物人聯想圖(敵后抗戰(zhàn)圖),每一幅圖都有詩情畫意在其中。
全文可以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直抒對白楊樹的崇敬、贊美之情。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寫黃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楊樹生長的自然環(huán)境。
第三部分(第5—6段):具體描繪白楊樹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了白楊樹的象征意義,點明了文章的主題。
第五部分(第9段):以白楊樹與楠木對比,表達鮮明的愛憎,再次贊美白楊樹。
通過上述劃分主要是引導學生理解清楚全文的脈絡。
三、品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文章的標題為“白楊禮贊”,細讀全文,看看全文有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對“白楊”進行“禮贊”的。
要求學生迅速默讀全文,用筆在書上劃出相關的句子和段落,然后由學生回答,相互補充,教師小結。明確:
第1段: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
第4段: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
第6段: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第8段: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
第9段:……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2。作者為什么要多次反復贊美白楊樹呢?用課文中的原句加以回答。
明確;第8段告訴我們贊美白楊樹的原因:
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3。白楊樹是生長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作者為什么要描述白楊樹生長的環(huán)境呢?
4.白楊樹外形的總特征是什么?作者是從哪些方面進行具體描寫來突出白楊樹的總特征的?
明確:作者描繪白楊樹的總特征是:力爭上游,倔強挺立。
作者從干、枝、葉、皮等四個方面來刻畫白楊樹的外形的。
5.作者寫這篇文章的主旨反映在文章中哪些語句中?又是如何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的?
可以引導學生細讀課文第7、8段,四人一組展開討論,積極質疑,以加深對重點和難點的理解。
討論后明確:作者采用先抑后揚的手法將白楊樹和其他樹種進行對比。指出白楊樹不是“樹中的好女子”,卻是“樹中的偉丈夫”。作者列舉了七個褒義詞熱情地贊揚了白楊樹的品格、氣質:“偉岸”“正直”“樸質”“嚴肅”“溫和”“堅強不屈”“挺拔”,實際上這正是抗日軍民的品格和精神的藝術寫照。這種把“樹”和“人”緊密聯系起來,由此及彼,就是借物詠人的寫法。
注意,在文章第7段,完成了由樹一人的轉化,第8段則直接把“白楊樹”與“北方農民”兩個相似的地方突出來,此外又用兩個“象征”,畫龍點睛地點明了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6.在文章最后,作者將白楊樹與楠木進行比較,用意何在?
四、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1.了解什么是象征手法。
對于這個概念,教師不宜作詳細的分析介紹,只要點到為止即可,讓學生大致明了象征手法的基本意義,關鍵是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體會到“象征”是什么,如何運用象征手法。
2.學生朗讀第7段。思考:
(1)作者在文章中反復贊美白楊樹,這樣做的目的究竟何在?
(2)在第7段中,作者運用了哪些詞語來贊美白楊樹?
(3)文章是如何由樹聯想到人的?這樹和人有什么相似點?請引用課文中的內容回答。
(4)這一部分中連用了四個反問句,這一組反問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這組反問句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組反問句主要是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這組排比反問句,結構相似而有所變化,內容相近而不斷深化,清楚地表明本文歌頌和贊美的真正對象是“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中國共產黨和抗日軍民。至此,作者反復贊美白楊樹的目的基本明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也清楚明確。學生朗讀第8、9段。思考:
(1)第八段去掉是否可行?請說明你的'理由。
(2)文章中的“楠木”象征什么?作者將白楊樹與楠木對比,目的何在?
(3)文章的結尾再次贊美白楊樹,這已經是第五次贊美了,你覺得這樣反復贊美是否累贅?
以上問題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有關答案請參看“教學設計(A)”。
二、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總結課文學習內容
三、學習遷移
請閱讀下面的散文,將之與課文比較,回答文后問題。
白楊
袁鷹
火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渾黃一體。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
那就是沿著鐵路線的一行白楊樹。每隔幾秒鐘,從窗口就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秀拔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著這些戈壁灘上的衛(wèi)士出神。
“爸爸,”他的大孩子搖著他的腿,“你看那樹多高!”
爸爸并沒有從沉思中回過頭來,倒是旁邊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樹,那是大傘!
“哪有這么大的傘?”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辯著。
“它是樹,不是傘!”哥哥肯定地說。
小小爭論,才把爸爸的思路引過來,他慢慢地撫摸孩子們的頭。
“這不是傘,這是白楊樹!
哥哥還不滿足:“為什么它這么直,長得這么大?”
爸爸的微笑停止了,換上了嚴肅的神色。他想了一會,就告訴兒子和小女兒:這白楊樹從來就是這么直,這么高大。哪兒需要它,它很快就在那兒生根、發(fā)芽、長出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么?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而這,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他們只曉得爸爸在新疆工作,是下放到那兒去的;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也是下放到那兒去的。他們只曉得爸爸這回到奶奶這里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曉得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坐幾天火車,還再坐幾天汽車,F在呢,孩子們多了一點知識: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白楊樹。這兒需要它們,它們就在這幾生根了。而它們不管到哪里,總是那么直,那么高大。爸爸一手摟著一個孩子,望著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在火車前進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1961年秋天,蘭新路上
1.油畫,色彩濃重;水墨畫,色彩淡淺。如果以油畫、水墨畫來比擬《白楊》和《白楊禮贊》,你認為《白楊》是——畫,《白楊禮贊》是——畫。
2.《白楊》和《白楊禮贊》一樣,也有象征意義,它象征——。兩篇文章同是以白楊為題,但所象征的各不相同,對這點,你怎么認識?
3.《白楊禮贊》和《白楊》,風格不同,意境不同,可見一題可以多做。請你也試著以某一種樹木為題,寫寫你的感受。
(《初中語文第六冊教案》人教社延邊教育出版社)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樹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