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案 篇1
一、教材地位:
新編教材《中國近代現(xiàn)代史》(上冊)第二章“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發(fā)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共有8節(jié),反映了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初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這個階段,是中國近代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國社會的政治格局、經濟結構、階級關系的新變化;中國人民的抗爭;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劇等方面內容。頭緒多,內容豐富。
《洋務運動》是本章的第二節(jié)。洋務運動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產生,進行了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實踐,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對中國社會的軍事、經濟、教育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學習本節(jié)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國近代新的生產方式的產生,以及早期維新思想的出現(xiàn)、抵御外來侵略等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和理解洋務派、頑固派、洋務運動的時間、主要代表、口號、主要內容,洋務運動破產的原因等基本內容。
2、德育目標:
通過對洋務運動發(fā)展過程的`了解,認識順應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過理解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培養(yǎng)學生的開拓創(chuàng)新意識。
3、能力目標:
通過對洋務運動產生的背景的歸納,培養(yǎng)學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過對洋務派和頑固派的對比,培養(yǎng)學生比較事物異同的能力;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培養(yǎng)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重點: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fā)展,主要內容和失敗原因。
難點:全面、正確地評價洋務運動。
四、教具:學生學習提綱,自制課件。
五、教學方法:
主要采取“導讀—共析—鞏固”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教師以設疑、析疑為主;學生以閱讀教材、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為主。在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多邊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
六、教學過程:
1、問題導讀:教師依據教材,設計了幾個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①洋務運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務派與頑固派的主張有什么不同?②歸納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③洋務運動為什么會破產?如何評價洋務運動?
2、異同比較:
、僭陂喿x的基礎上,讓學生歸納洋務運動的背景:
a、內憂外患,為維護清朝封建統(tǒng)治;
b、外國技術逐漸傳入;
c、慈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
d、總理衙門的推動。
②師生共同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a、不同點:對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的態(tài)度不一樣;
d、相同點:都是為了維護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
(3)補充說明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3、學生歸納:檢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筆記,對洋務運動的“分期、口號和主要內容”是否完整歸納出來,并請學生簡要回答:
。1)兩個階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強”;70至90年代“求富”。
(2)主要包括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創(chuàng)辦民用工業(yè)、籌劃海防、舉辦新式教育等四個方面。然后教師扼要地點明軍事工業(yè)的性質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業(yè)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
4、深入分析:依據教材內容的提示,要求學生結合已知知識,對洋務運動破產的四個原因展開分析,重點理解“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就讓國家富強起來,這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進一步認識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和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和破壞,是推進中國近代化進程的障礙。
5、客觀評價:洋務運動最終是破產了,但它對中國近代社會所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引導學生客觀地、辯征地對洋務運動加以評價,這是十分必要的。教師重在提示:要從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兩方面去分析;切入點是洋務運動的目的、實踐及其影響。
六、板書設計:(略)
七、練習鞏固:
i、小結:目的——主要內容——結果。
ii、布置作業(yè):P39問。
答題第二題、P40閱讀與思考。
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是學生了解和掌握有關孫中山創(chuàng)建興中會和中國同盟會,三民主義,武昌起義等歷史基礎知識;通過看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通過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學會搜集資料并能從有關資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方法與過程:運用多媒體,播放視頻材料,并與教師提問相結合。使學生了解本節(jié)課的基礎知識,運用掛圖,是學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形勢。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武昌起義的槍聲,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爭精神的張揚,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不斷進取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中國同盟會的建立及其綱領,武昌起義和辛亥革命的意義。
2.難點: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三、教學過程
1.復習提問:
投影出上節(jié)課的提綱,指著大屏幕帶領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指出重點。給學生三分鐘時間復習,然后提問,總的時間不超過十分鐘。
2.導入新課:
這一單元我們主要講的'是各個階層對救國道路的探索,可是封建統(tǒng)治者自救的洋務運動失敗了,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變法也失敗了,這就表明他們的救國道路在中國行不通。那么,中國的出路究竟在哪呢?這時,從維新派分化而來的革命派登上歷史舞臺,采用革命的方法來挽救民族危亡,發(fā)動了辛亥革命。那辛亥革命到底能不能找到中國的出路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第九課《辛亥革命》。
3.講授新課:
(1)投影第九課提綱,指出這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然后給學生3—5分鐘按照提綱通覽教材。要求學生在通覽教材的時候,對一些明顯的知識點,如時間、地點、人物等隨手做標記,養(yǎng)成勤動手的好習慣。
(2)講解:
師:辛亥革命是誰發(fā)動的?
生:孫中山
師:孫中山先生被稱為“國父”,指導學生看課本導入框的內容,歸納為,孫中山先生一生為國為民,從青年時代就下定決心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為了完成這一宏圖偉業(yè),他首先從創(chuàng)建革命政黨開始,他首先創(chuàng)建了什么革命團體?
生:興中會
師:什么時間,在哪里?
生:1894年,在檀香山
師:檀香山是在今天美國的夏威夷,也就是說興中會是在國外成立的,后來,國內也出現(xiàn)了很多革命團體,孫中山先生認識到:要想壯大我們的革命力量,必須將這些革命團體團結起來,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革命組織,這樣,就成立了同盟會,關于同盟會的情況我給大家準備了一個視頻,大家在看視頻的時候,要注意這幾方面的信息,同盟會成立的時間地點,它的革命綱領和機關刊物各是什么?
(增加一個學法指導:要求學生在看視頻時,隨手講時間、地點等小知識點記錄下來,以便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生:同盟會成立于1905年,在日本東京:革命綱領是推翻清朝統(tǒng)治,廢除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政府,改革土地制度。
師:分析革命綱領:通過前兩句,可以得出結論,革命派將斗爭矛頭直接指向誰?
生:清政府
師:推翻清政府后要建立一個什么樣的政府?
生:民主共和政府,并且要進行土地改革。
師:同盟會創(chuàng)建不久就有了自己的機關刊物,是什么?
生:《民報》
師:在《民報》發(fā)刊詞中,孫中山先生將同盟會革命綱領闡發(fā)為什么?
生:“民族”“民權”“民生”,合稱為“三民主義”。
師:“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三民主義是由同盟會革命綱領闡發(fā)而來的,下面我們就將他們的內容作一下比較,看有無實質性的變化,先看民族主義方面,三民主義比同盟會革命綱領多了一句什么內容?
生:解除民族壓迫
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基礎知識
宗教改革的背景,西歐國家宗教改革中的主要教派;德意志、法國、英國宗教改革;尼德蘭資本主義發(fā)展和各種社會矛盾;尼德蘭的地理概念;尼德蘭人民爭取獨立的歷史過程;尼德蘭革命的歷史意義。獲取知識的途徑
通過對宗教改革背景和性質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由于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發(fā)展,資產階級在思想領域通過宗教改革的形式進行反封建斗爭。通過對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根本原因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這次革命是其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學生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
。1)通過對封建專制和西班牙統(tǒng)治者的暴行的認識,引導學生發(fā)展痛恨專制統(tǒng)治和民族壓迫的情感。
。2)通過了解尼德蘭人民獨立斗爭的經歷,引導學生體會珍愛民族獨立和自由的感情和不畏強暴,敢于對惡勢力抗爭的精神。教學建議教材地位分析
宗教改革與文藝復興并列,是早期資產階級的一場反封建斗爭,而且,它更加廣泛、深刻,因為它觸及了每個人的精神世界、還同他們的經濟、政治利害息息相關。而尼德蘭革命既是世界歷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又是一場勝利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革命的成功同時宣告了資產階級在思想意識領域中的勝利。北方獨立后,荷蘭發(fā)展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教材對學生發(fā)展影響的分析
。1)通過對尼德蘭革命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理解歷史中的因果關系和追蹤歷史演變進程的能力。
。2)通過對尼德蘭革命的原因和后果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辯證關系的原理認識歷史的能力。
(3)通過對與尼德蘭革命相關的各種社會矛盾相互作用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綜合地、全面地理解和認識問題的能力。重點分析
本節(jié)的重點是
(1)宗教改革的原因、影響。宗教改革是早期資產階級的另一場反封建斗爭,其影響比文藝復興更為廣泛、深遠。
(2)尼德蘭革命的前因后果。尼德蘭革命是世界歷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革命成果——荷蘭,發(fā)展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重點的突破方案
制定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通過討論
、僦惺兰o西歐的天主教教會在社會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跒槭裁丛缙谫Y產階級會反對天主教神學?反對天主教會的實質是什么?
③西歐哪些階層要求進行宗教改革,為什么?
、芪乃噺团d與宗教改革的關系?
⑤宗教改革的意義
、弈岬绿m革命爆發(fā)的原因
、吣岬绿m革命的影響等問題,使學生理解宗教改革的原因、影響和尼德蘭革命的前因后果。難點分析
本節(jié)的難點是:德意志宗教改革;尼德蘭南北分裂的問題;尼德蘭革命與宗教的關系問題。高中學生追蹤歷史演變進程、理解歷史中的因果關系的能力還較差,還不能較好地運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辯證關系這一原理認識歷史。因此,在理解上述問題時會存在一定的困難。難點的突破方案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
、僮诮谈母飼r期的新教派、代表人物、宗旨及為什么說加爾文教是新教中的激進派
、谧诮谈母餅槭裁词紫仍诘聡l(fā)
③為什么尼德蘭革命在加爾文教的旗幟下進行
、苣岬绿m革命中南北分道揚鑣的原因何在等問題,使學生理解德意志宗教改革、尼德蘭南北分裂的問題以及尼德蘭革命與宗教的關系問題。課內探究活動的設計
學生根據教師制定的學習目標,有目的的自學本課內容。對于學生較難理解的問題,采取組織學生討論、教師適當點撥講解的方式解決。 教學設計示例第四節(jié)宗教改革和尼德蘭革命重點:宗教改革的.原因、影響;尼德蘭革命的前因后果
難點:德意志宗教改革;尼德蘭南北分裂的問題;尼德蘭革命與宗教的關系問題
教學手段:使用投影儀出示學習標準,引導學生自學的閱讀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復習文藝復興的性質、作用二、宗教改革和尼德蘭革命
出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胖惺兰o西歐的天主教教會在社會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茷槭裁丛缙谫Y產階級會反對天主教神學?反對天主教會的實質是什么?
、俏鳉W哪些階層要求進行宗教改革,為什么?
⑷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關系?
、勺诮谈母飼r期的新教派、代表人物及其宗旨。為什么說加爾文教是新教中的激進派?
、首诮谈母餅槭裁词紫仍诘聡l(fā)?為什么當時進行的反封建斗爭采取了宗教改革的形式?
、擞、法宗教改革的特點以及意義
、逃鴩鯙槭裁催M行宗教改革,英國的資產階級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是什么?
⑼宗教改革的性質是什么?
⑽尼德蘭革命爆發(fā)的原因
、暇帉懩岬绿m革命大事年表、
、袨槭裁茨岬绿m革命在加爾文教的旗幟下進行?
⒀尼德蘭革命中南北分道揚鑣的原因何在?
、夷岬绿m革命的影響
學生在分析“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關系”時,教師應幫助學生認識到:人文主義者的觀點,為宗教改革派提供了攻擊天主教會的炮彈。
在解決“為什么說加爾文教是新教中的激進派”這一問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對路德教與加爾文教教義的不同入手。
關于“為什么尼德蘭革命在加爾文教的旗幟下進行”這一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從當時的社會背景、尼德蘭地區(qū)的主要矛盾:尼德蘭的資本主義發(fā)展與西班牙封建統(tǒng)治之間的矛盾;民族矛盾也很突出;天主教和新教的矛盾;剝削階級和勞動人民的矛盾。教派矛盾從根本上說是既是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矛盾的反映。西班牙在尼德蘭殘酷地迫害新教徒的行為,不僅激化了宗教矛盾,也使民族矛盾變得不可調和。
關于“尼德蘭的分裂的原因”。應引導學生從尼德蘭地區(qū)居民的文化和語言背景、南北方的宗教信仰、南北方經濟發(fā)展狀況等方面分析。
三、小結
引導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小結,并對本章內容進行總結。
教學設計思想
通過讓學生根據學習目標閱讀課文學習本課,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通過制定學習目標、對學生學習加以引導、點撥和適當?shù)闹v解,實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板書設計第一章第四節(jié)宗教改革和尼德蘭革命
一、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背景
2、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3、加爾文教派
4、法國的宗教戰(zhàn)爭
5、英國的宗教改革
6、宗教改革運動的歷史意義
二、尼德蘭革命
1、主要社會矛盾
2、資產階級革命
3、革命的影響
宗教改革和尼德蘭革命
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基礎知識: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爆發(fā)和勝利;人民委員會的建立;蘇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土地法令》;蘇維埃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的斗爭。
2.思想教育:①通過講述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史實,使學生認識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領導,是十月革命勝利的根本保證。②通過蘇維埃政權建立和鞏固的史實,使學生認識:革命政權的建立和鞏固是廣大人民艱苦斗爭,流血犧牲才得以實現(xiàn)的。
3.能力培養(yǎng):①總結1918年蘇維埃政權所面臨的困難,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②總結蘇維埃政權建立及鞏固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十月革命的準備,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難點:二月革命后出現(xiàn)兩個政權并存局面的原因,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提問:一次大戰(zhàn)的后果是什么?
(講授新課)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的轉折點,是世界現(xiàn)代史的開端。從1917年十月革命到現(xiàn)在的歷史為世界現(xiàn)代史。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課 俄國十月革命。了解這一人類歷史上重大事件的基本情況。(板書課題)
一、新時代的曙光(板書)
1.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況下進行的呢?是在一次大戰(zhàn)過程中,俄國二月革命后。俄國人民為什么要進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取得的結果是什么?革命后俄國出現(xiàn)了什么局面呢?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達到了嗎?為什么?
二月革命雖然推翻了沙皇專制制度,但俄國人民迫切要求獲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沒有實現(xiàn)。沒實現(xiàn)的原因剛才同學已經回答了,這就是掌權的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他們?yōu)榱俗陨淼睦,不顧放棄瓜分?zhàn)利品的機會,因此不顧人民的要求,繼續(xù)進行帝國主義戰(zhàn)爭,并企圖借助戰(zhàn)爭來消滅革命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布爾什維克黨如何領導人民繼續(xù)斗爭,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全黨、全體勞動人民都熱切盼望著偉大領袖列寧的歸來。
2.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板書)
1917年4月16日,長期流亡國外的列寧回到了首都彼得格勒。成千上萬的工人、士兵和革命群眾爭先恐后地奔赴車站,歡迎自己愛戴的領袖。請大家看插圖《列寧回到彼得格勒》。從這張圖中,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我們把同學們說的概括為三點。第一,列寧的回國,受到了群眾發(fā)自內心的歡迎;第二,人民群眾手中掌握著武裝;第三,列寧號召人民要把革命進行到底。布爾什維克黨為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而在這一系列的準備工作中,列寧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一起來歸納一下。(學生回答略)列寧所起的作用還表現(xiàn)在親自領導了彼得格勒的武裝起義。
3.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勝利(板書)
現(xiàn)在來想一個問題,彼得格勒的武裝起義從11月6日晚發(fā)動到11月7日晚取勝,僅用了一天的時間,這短時間取勝的原因在哪里呢?(學生回答從略)我們把大家所說的原因概括一下:第一,由于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特別是列寧的親自領導;第二,由于人民群眾掌握著武裝;第三,由于革命戰(zhàn)士的英勇奮戰(zhàn)。
在首都武裝起義的影響下,莫斯科等城市相繼爆發(fā)了武裝起義。革命烈火迅速燃遍俄國各地,到1918年2月,蘇維埃政權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了。
4. 蘇維埃政府的建立(板書)
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被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主席。這是代表勞苦大眾利益的政府,這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政府。政府成立后的第一個對外政策的法令是《和平法令》。經過同德奧談判議和,蘇俄退出了戰(zhàn)爭,人民贏得了和平。對內則通過了《土地法令》沒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給農民,人民獲得了土地。俄國人民夢寐以求的事情,蘇維埃政府做到了,這是多么的使人歡欣鼓舞啊。
5.國內戰(zhàn)爭和蘇維埃政權的鞏固(板書)
對蘇俄這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一切帝國主義國家是極端仇視、害怕的。他們千方百計欲置其于死地,而國內被推翻的反動階級也不甘心失敗,他們妄圖在國際反動勢力的支持下,卷土重來。推翻蘇維埃政權,恢復他們所失去的一切。蘇維埃政權面臨著嚴峻的形勢,面臨著極其嚴重的困難。我們請同學們分析概括一下,蘇維埃政權面臨著哪些具體困難呢?(學生回答略)這些困難威脅到了新生的政權,黨領導人民進行了鞏固政權的艱苦斗爭。經過三年的艱苦斗爭,蘇俄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終于取得了反對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的基本勝利。蘇維埃政權鞏固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巍然屹立。
俄國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所以其意義重大。
二、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板書)
書上有一思考題:你是怎樣理解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的?對照課文,談談你的理解?(回答略)我們以前講過英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果是資本主義剝削制度代替了封建剝削制度,而十月革命則是從根本上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消滅剝削階級。所以我們說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為人類解放事業(yè)指出了光明的道路。
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知道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興中會創(chuàng)立、中國同盟會及其綱領、“三民主義”、武昌首義、中華民國建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清帝退位、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等基礎知識;概括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歸納理解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2.過程與方法:閱讀教材,掌握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以及革命黨人前仆后繼、浴血奮斗的史實,樹立刻苦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和與時俱進、追求真理、百折不饒的奮斗精神。
[教學要點]
重點:1.通過同盟會成立過程及其綱領,正確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質;
2.掌握中華民國建立前前后后的斗爭歷程,正確理解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3.掌握中華民國建立前前后后的斗爭歷程,正確理解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難點:正確理解
“三民主義”的含義;辛亥革命既然己“打倒”了皇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卻為什么未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辛亥革命既然己“打倒”了皇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卻為什么未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請學生說出生活中用“中山”命名的地名街道或物品。中山市、中山路、中山裝、中山公園、中山大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孫中山以及他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
新課探究
一、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1、孫中山簡介2、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
3、孫中山早期創(chuàng)立的革命組織
名稱成立時間地點領導者目標或綱領刊物性質或地位興中會1894年檀香山孫中山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同盟會1905年日本
東京孫中山(總理)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三民主義” 《民報》 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4、“三民主義”
內容: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民族主義就是以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滿洲貴族的統(tǒng)治;民權主義就是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民生主義的核心是“平均地權”。
評價:三民主義是當時中國最完整、最進步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是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局限性:沒有明確提出反帝任務。
二、辛亥革命
1、武昌首義
1911年,湖北革命黨人蔣翊(yi)武、孫武等人準備發(fā)動武昌起義,但計劃泄露,形勢危急。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首先鳴槍起義,占領軍械庫,11日占領武昌,控制武漢三鎮(zhèn),武昌起義勝利。武昌起義標志辛亥革命的開始。
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記住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及其主張,理解啟蒙運動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理解啟蒙運動的影響,提高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法國啟蒙思想產生巨大影響的分析,認識意識形態(tài)對社會發(fā)展的重大作用,提高學習理論的自覺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主要啟蒙思想家的主張。
【難點】
啟蒙運動的影響。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法。
出示先賢祠的照片,介紹先賢祠的作用和伏爾泰的地位,進而引出新課。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一)法國的啟蒙思想家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理性時代的到來,知道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資產階級的壯大是啟蒙運動發(fā)生的主要原因。那么大家在此基礎上猜測一下,歐洲的哪個國家會首先產生啟蒙運動?為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英國,因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經濟較為發(fā)達,同時英國首先爆發(fā)了資產階級革命。因此,需要新的資產階級的理論來指導革命。英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霍布斯和洛克,霍布斯首倡社會契約,但不反對君主專制,洛克首倡分權學說,主張君主立憲和社會契約。
2.其實啟蒙運動在英國起源之后,迅速擴張到了法國并且在那里達到了高潮。法國啟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伏爾泰、孟德斯鳩和盧梭。
(1)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請同學們結合PPT上的材料,總結伏爾泰的主要思想有哪些?怎樣理解其思想內涵?
伏爾泰猛烈抨擊天主教會,號召人民粉碎教會這個邪惡勢力;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君主立憲制;提倡“天賦人權”,認為人生來就是平等和自由的,他相信法律應以人性為出發(fā)點,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些思想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對自由民主的追求。
(2).孟德斯鳩和盧梭的思想
接下來,請同學們結合材料和課本內容,以歷史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究孟德斯鳩和盧梭的思想主張分別是什么?怎樣理解起內涵?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孟德斯鳩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提出“三權分立”學說;法律是理性的體現(xiàn)。孟德斯鳩的學說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資產階級有關國家和法的理論基礎。
盧梭主張?zhí)熨x人權和人民主權的思想,宣稱“人生而自由,可是現(xiàn)在他卻處處戴著鐐銬”,封建專制就是束縛自由的鐐銬,反對君主專制,提倡民主共和;認為國家的`主權屬于人民,統(tǒng)治者的權利來自于它同人民簽訂的契約,如果違反了民意,人民有權推翻他,提倡社會契約論。盧梭是最為激進的民主主義者。
3.啟蒙運動的擴展
啟蒙運動很快又從法國傳播到其他國家,德國的康德對啟蒙運動做了經典的總結,認為人應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二)啟蒙運動的影響
啟蒙運動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請同學們結合PPT上展示的材料以及課本內容,以歷史小組為單位,進行5分鐘的討論,可以從思想解放和對資產階級革命、民族斗爭的推動作用兩個方面進行回答。
學生討論,回答問題,教師總結:
(1)思想解放:進一步解放了人們思想,沖擊著歐洲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
(2)對歐美其他國家:沖擊歐洲封建專制統(tǒng)治,對歐、美的資產階級革命起了影響和推動作用;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3)對殖民地、半殖民地: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思想武器。
(4)對人類:啟蒙思想成為人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環(huán)節(jié)三:小結作業(yè)
小結: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本課的主要知識點。
作業(yè):請同學們回去比較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異同點,下節(jié)課一起分享。
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抛R記:希臘半島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點;城邦及其特點。梭倫改革為希臘民主制度奠定基礎;克里斯提尼改革正式確定民主政治。伯利克里執(zhí)政時期是希臘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公民大會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雅典民主政治對近代西方政治的貢獻。
⑵理解:地理環(huán)境在古希臘城邦形成中的影響。歸納并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希臘城邦的階級與時代局限。
⑶運用:探究地理環(huán)境對古希臘城邦形成中的影響。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產生發(fā)展的歷史條件、基本特征、實質和作用。探究古代希臘民主政治衰落的根本原因。
2、過程與方法
、欧治龅乩憝h(huán)境、問題探究。
、品治鲅诺涿裰髡蔚臍v史資料,初步掌握信息處理方法。
⑶引導學生聯(lián)系時代背景,從雅典民主政治的興衰發(fā)展過程中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分步驟、分層次掌握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現(xiàn)象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朋w會古代希臘的'輝煌文化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遺產。
、屏私庋诺涿裰髡巍包S金時代”的重要內容,感受古代希臘的輝煌,分析古代希臘文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及其歷史局限,感受人類文明的源遠流長。
、欠治鲅诺涿裰髦贫犬a生發(fā)展的歷史條件和實質,理解希臘奴隸制度的利弊得失,從宏觀上把握人類文明的演進歷程。
重點難點:
重點:伯利克里時期的民主政治
難點: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實質和歷史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了解到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但在古代西方,民主政治和法律建設卻是主流,這在古代的希臘與羅馬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當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和法律體系都是由古希臘羅馬的政治系統(tǒng)中逐步發(fā)展而來的。那到底古代西方的民主和法制到底是怎樣的呢?接下來讓我們通過學習第六單元第一課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來了解一下吧。
[講授新課]
(一)希臘文明的搖籃
在接觸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之前,我們需要知道希臘的地理位置。(展示地圖)
希臘位于地中海東部的一個半島---------巴爾干半島。她被大海所環(huán)繞,因此我們稱希臘文明為“海洋文明”。由于希臘地形復雜,少有大塊的平原地區(qū),而各個地區(qū)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交流不便,所以在古代希臘形成了許多的小國家,它們被稱之為“城邦”。
城邦形成于公元前8——前6世紀,它一般包括市區(qū)和周邊的農村地區(qū),范圍非常小;而且,城邦一般是通過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共同團體、共同地域和政治經濟的獨立實體。小國寡民、獨立自主就是它的基本特征。
在眾多的希臘城邦之中,雅典與斯巴達是兩個典型的城邦。西方的民主政治來源于希臘,而希臘的民主政治則以雅典最為完備。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雅典民主政治到底有哪些內容。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關鍵要掌握三大改革:梭倫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
1. 梭倫的改革
梭倫改革時,按財產多寡劃分社會等級。這項措施使許多工商業(yè)奴隸主因財富上升了社會地位,他們與原來的貴族都占據了第一、二等級。(打擊了貴族的統(tǒng)治。)同時設立公民大會,公民大會成為最高權力機關。除此之外,梭倫還設立新的政權機構——四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前者規(guī)定除第四等級外,其他公民都可當選;后者參與例行審判,接受上訴案件。廢除了債奴制度。
影響:改革動搖了舊氏族貴族世襲特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2. 克里斯提尼的改革
公元前6世紀末,克里斯提尼把整個雅典城邦分為10個地域部落,以取代過去的4個血緣部落?死锼固崮岬倪@一舉措,打破了血緣關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貴族的勢力。設立五百人會議、成立十將軍委員會、實行陶片放逐法。這些改革措施,使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確立起來。
(三)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
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擔任首席將軍期間,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被稱為“黃金時代”。
伯利克里改革的措施比較全面,而且很徹底,共有六項:第一,擴大公民參政范圍:除十將軍外,執(zhí)政官和幾乎所有其他官職向各等級男性公民開放;第二,改革公民大會,規(guī)定它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管理內政、外交、軍事防務、官員選舉任免等事項,凡二十歲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參加,每個人在大會中都有發(fā)言權和表決權;第三,改革五百人會議,規(guī)定在公民大會休會期間,負責處理國家大事;第四,提高陪審法庭地位:負責審理各類重要案件,參與立法;第五,擴大十將軍委員會權力;第六,發(fā)放工資和津貼,調動公民參政的積極性,(觀劇津貼)
(四)雅典民主制度的評價
雅典民主制度保證了希臘文明的燦爛輝煌,而且當今歐美眾多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政體差不多都來源于它。其次,雅典民主政治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凝聚本邦公民,以保
持自己的獨立性,對外則是為了掠奪他人的財富和奴隸。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第一,它是少數(shù)人的民主,本邦婦女、廣大奴隸和外邦人都無權享受民主政治;第二,它是建立在奴隸制度的基礎之上的。
[本課小結]
以上就是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基本內容,而古代希臘民主政治是小國寡民的產物,最基本的特點就是少數(shù)人即奴隸主的民主。
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案 篇8
一、學生分析
學生對于本課的大部分教學內容可能會感到十分陌生,一方面在初中歷史教材中對于“宋明理學”的內容基本上沒有涉及;另外一方面,思想史內容本身就不易理解,突然在學生面前展示出所謂“氣”、“理”、“心”等抽象名詞和大段的理學人物及其觀點論述,對于毫無思想演進和突破的高二學生來講,基本上是“對牛彈琴”和“霧里看花”。
但是也不是說本課的所有內容對該階段學生來講都是“陌生”的,這里僅舉一例。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兩篇名文,即劉禹錫的《陋室銘》和周敦頤的《愛蓮說》其實就和本課的關系甚大。劉禹錫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講述的其實是儒家傳統(tǒng)意義上的道德修養(yǎng)和外部環(huán)境的關系,內外相較而言,劉禹錫更看重的恐怕是“心”的感悟和修為,因此才會感嘆“何陋之有”,這種思維方式的產生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明顯受到魏晉南北朝以來佛、道思想的沖擊,更確切的說這正是本課隋唐時期“三教合流”內容的真實反映,如果我們從前至后讀一下“曹操——陶淵明——王維”這一線的詩文,我們對這一思想史的發(fā)展線索就會更有體悟。而《愛蓮說》其實是作者周敦頤借用“蓮花”這個載體來闡述自己的理學觀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天地之理、萬物之理和人倫之理在這里達到了完美的結合。因此,充分地利用學生十分熟悉的舊有認知來展開教學,建構起學生舊有圖式和抽象的宋明理學的圖式之間的律動關系,恐怕是本課教學成敗的一大關鍵因素。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的內容按照邏輯發(fā)展的順序大體可以分為三個模塊。
第一模塊是講宋明理學的產生背景,即魏晉南北朝以至于隋唐以來社會、文化、思想的變化,岳麓版和人教版稱之為“三教合流”僅僅說了一個層面,學者陳來將之稱之為“唐宋的社會歷史特質”恐怕更具有說服力。從政治環(huán)境來看,是從貴族社會到平民社會的轉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從一個低潮走向了另外一個新的.高度,對于這一點,北宋的程頤在《河南程氏遺書》中就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見人民版教材“資料卡片”)。如果再具體點說,那就是隨著科舉制的采用和推廣,舊有的“門閥體制”面臨崩潰,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貴族時代”已經結束,最高統(tǒng)治者充分利用儒學工具,從上至下對國家和士大夫進行了無聲般的嚴密控制,這是北宋統(tǒng)治者歷經漢末至隋初的3xx和唐末軍閥割據和農民大起義做出的重大歷史“決策”。從社會環(huán)境來看,是知識分子從熱烈的匡扶社稷走向冷靜的自我人性剖析。漢代至唐宋之前的這段歷史絕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動蕩的一個時期之一。胡族的入侵、家園的淪喪、個人命運的跌宕起伏使知識分子們對漢代舊有的儒家正統(tǒng)地位產生了動搖,相對于出仕做官,知識分子們更偏好于隱逸和自修。從文化思想上來看,是從儒家一尊到“三教合流”。漢魏之際正是佛教東來、道教大興的時期,這種文化思潮的演變正好順應了知識分子追求上的改變。這種全方位的改變到了中唐時期使一部分有良心的傳統(tǒng)儒家知識分子開始反思儒學本身,因此產生了所謂的文化上的三大動向,即新禪宗運動、古文運動和新儒家運動。這三大運動其實直接導致了宋明理學的產生。
第二模塊是理學本身,或者是指狹義上的理學,有人稱之為程朱理學或新儒學。透過名稱本身我們就可以明確,本模塊的學習重點是二程和朱熹的理學思想;至于北宋其他三子的內容,我們稍作分析即可。
第三模塊是心學。心學其實也是屬于理學的范疇,只不過是對程朱理學的一種反叛和深化,我們只需閱讀一下王陽明“龍場悟道”的經歷就可以明了理學和心學的關系。在這一模塊內容的講授中,我們特別要注意的是心學和理學觀點的對立性和對比性。
其實從宋明理學的學術研究成果來看,陳來的《宋明理學》一書不僅是在總結以往的學術研究的成果上具有很高的價值,單就其理解和闡述宋明理學的發(fā)展脈絡上來講,本書都不可不參考。
三、本課教學內容主要為解決什么問題
本課的中心內容其實是要著重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宋明理學在整個儒學發(fā)展史上的地位問題,換一句話說就是從整個時代發(fā)展的脈絡和儒學大背景下來透視宋明理學的發(fā)展。其實在這個大題目的內部纏繞著幾個小的子問題,即儒學(宋明理學)與佛道學的關系問題,理學和心學的關系問題以及理學內部的內在理路問題。這幾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理學家們和他們的觀點就會被孤立地被理解,顯然會人為地加大知識點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教授本課的過程中,主要理學家的主要觀點需要給學生提前布置預習任務,教師的作用則是負責引導學生分析宋明理學的背景和內部及外部的發(fā)展線索,以及解釋一些比較難以理解的名詞現(xiàn)象。
第二個問題是宋明理學的思想價值或者說是它的影響問題。受馬克思辯證法的影響,我們歷來評價一個歷史事件或歷史現(xiàn)象的時候都習慣使用兩分法,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單純用好、惡的兩極來概括一個事件的復雜影響顯然不是很“夠”——宋明理學既是如此。除了從外部理論層面不好概括,其實還有宋明理學的內在問題,即通過七八百年的官方扶植和民間信仰,宋明理學已經滲透到我們每位中國人的血液里,即使在新時代的今天我們一些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習慣還是或多或少打著宋明理學的烙印。讓我們來用簡單的句子來評價距離我們時代較遠卻又依然活躍在我們生活中的事物,這本身就是一種挑戰(zhàn)。
四、設計意圖
(一)理學的定義及范疇
1、定義:為了與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將儒家的忠、孝、節(jié)、義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關系的嚴密思想體系,這就是理學,又稱新儒學。
2、理學的世界觀:在理學家看來,“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萬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則!袄怼斌w現(xiàn)在社會上是儒家道德倫理,體現(xiàn)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由此將個人、社會及宇宙聯(lián)系起來,構建起理學的世界現(xiàn)。
3、理學的內涵:內圣外王;政統(tǒng)和道統(tǒng)。
4、理學的方法:“格物致知”。即通過接觸世間萬事萬物,在體會到各種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先天存在的“理”的體驗。其最終目的在于融會貫通而明“理”,而并非是對客觀規(guī)律和真理的探索。
(二)理學誕生的前夜
1、時代的變化:政治環(huán)境——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從貴族社會到平民社會)。
社會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的動蕩使士大夫從關注社會到關注自己。
思想環(huán)境——佛道的大盛和“三教合流”
2、中唐的三大運動:新禪宗運動、古文運動和新儒家運動
(三)程朱理學
1、北宋五子: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們
(1)周敦頤:
、倮韺W的鼻祖
②人與天地萬物的本源——理
、 孔顏之樂(愛蓮說)
(2)二程(程頤、程顥):
、倮韺W的最高范疇“天理”
、凇叭省薄炖淼暮诵,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
(3)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試圖揭示宇宙規(guī)律,進而解釋人類命運。
張載:
、匍_創(chuàng)了理學中的“氣學”一派,是理學中唯物主義的杰出代表:
、趪栏駞^(qū)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準確地表達了理學的基本宗旨和精神:(“由太虛,有天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合虛與氣,有性之名;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太虛——氣——萬物)
2、朱熹:理學體系的建立者和集大成者
(1)理氣關系: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分析英國工業(yè)革命的前提和條件,掌握英國工業(yè)革命的過程及重要發(fā)明及;法國、美國、德意志工業(yè)革命的情況;工業(yè)革命的影響。
通過了解工業(yè)革命帶來科學技術、社會關系方面的重大變革,使學生認識到工業(yè)革命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通過對工業(yè)革命后果和影響的了解,使學生明白工業(yè)革命中產生的兩大階級——工業(yè)資產階級和工業(yè)無產階級是與大生產相聯(lián)系的先進階級,從而理解馬克思所說的:“資產階級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
通過學習工業(yè)革命極大地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fā)展的事實,進一步理解社會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的第一推動力;同時了解由于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資產階級血腥掠奪的基礎上,給被掠奪地區(qū)和人民帶來了災難;通過對英國工業(yè)革命過程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刻苦學習、熱愛科學的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地位分析
工業(yè)革命是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里程碑,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它是以人類長期積累的社會生產力和社會文化作為基礎而爆發(fā)的,使新的社會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其影響遠遠超過一般的政治事件。
在工業(yè)革命中壯大了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進一步要求擴大權利,他們不斷推行革命或改革,鞏固資產階級在本國的統(tǒng)治。
同時,資產階級加強了對外殖民擴張,將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傳播到世界各地,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因此本節(jié)內容是這一章的重點,是推動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必要前提。
重點分析
英國工業(yè)革命的前提和條件;工業(yè)革命的影響是本課重點。
工業(yè)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要說明它的必然性必須講清其背景和條件。
工業(yè)革命的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革,對人類的現(xiàn)代化進程推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業(yè)革命后不足三百年的今天,人類世界從使用第一架機器發(fā)展到原子能、信息時代,這種巨變充分說明了它的巨大影響。
工業(yè)革命不僅使人類的物質生活發(fā)生巨變,而且導致社會關系的重大變化,它使資產階級鞏固了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它使人類歷史上最先進階級——工業(yè)無產階級誕生。
重點突破方案
分析英國工業(yè)革命前提和條件時,從資本主義生產的最基本條件入手,注意歸納前面講過的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原始積累過程的內容。
分析工業(yè)革命所需客觀條件的同時,注意分析工業(yè)技術本身的規(guī)律。
讓學生思考“比英國更早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荷蘭為何沒有首先開始工業(yè)革命?”“較早的殖民大帝國——西班牙、葡萄牙為什么沒有首先開始工業(yè)革命?”比較過程中學生進一步明確工業(yè)革命的前提和條件。
難點分析
自由資本主義的概念 ;“工業(yè)革命鞏固資產階級在各國的統(tǒng)治基礎"。
學生第一次接觸到“自由主義”的概念,過去學生只知道“自由”、散漫,或人類的“自由平等”等意義上的“自由主義”。
在政治經濟學意義上的自由主義,對學生來說是新概念。
工業(yè)革命給資產階級積累和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同時充分說明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比封建生產關系優(yōu)越得多,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起來,資產階級統(tǒng)治得到了鞏固。
學生容易只看到工業(yè)革命物質方面的后果,不注意分析它的社會影響,特別是沒有政治影響,因此,對工業(yè)革命“鞏固了資產階級在各國的統(tǒng)治基礎”的結論難以理解。
難點突破方案
工業(yè)革命的影響:工業(yè)革命既是一場生產技術的革命,又是一場社會關系的革命。
講述這一內容時,讓學生再次比較工業(yè)革命后的三百年與在此之前的上百萬年的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狀況。
要求學生閱讀教材歸納工業(yè)革命的影響,最后集中起來解決“工業(yè)革命鞏固資產階級統(tǒng)治的物質基礎”,“自由主義”成為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思想兩個難點。
為解決這一點,讓學生回憶“重商主義”的產生條件、資產階級為什么曾需要它?工業(yè)革命后的“自由主義”與以往的“重商主義”有何不同?兩者在歷史上的關系如何?讓學生經過思維活動自己得到答案。
教學設計方案
第一節(jié) 工業(yè)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
重點:英國工業(yè)革命的前提和條件;工業(yè)革命的影響。
難點:自由資本主義的概念;“工業(yè)革命鞏固資產階級在各國的統(tǒng)治基礎”。
教學手段:啟發(fā)式教學
教學過程:
一、英國工業(yè)革命
1、前提和條件
學生閱讀66—67頁第一自然段回答:工業(yè)革命首先在英國爆發(fā)需要哪些條件?推動英國資本主義生產發(fā)展的最基本條件是什么,還有什么其他條件?如何解釋“資產階級統(tǒng)治的確立是工業(yè)革命的前提”?“豐厚的資本”是怎樣積累的?
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最早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的尼德蘭,最早開始殖民掠奪的西班牙、葡萄牙沒能成為第一個進行工業(yè)革命的國家?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總結:獨立后的尼德蘭商業(yè)資本發(fā)達,大資產階級和貴族聯(lián)合執(zhí)政制約了改革的發(fā)展;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掠奪的財富沒有轉化成資本,封建中央集權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英國具有條件非常全面,同時,工場手工業(yè)時期,國內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但仍然無法滿足擴大了的市場需求,必須進行生產技術的革新。
英國的'圈地運動有其特殊性,資產階級頒布法令、動用政權工具來積極推動經濟基礎的改造,圈地運動促成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的瓦解,為大工業(yè)的興起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是英國工業(yè)革命的獨特之處。
英國工業(yè)革命的爆發(fā)是合力的作用。
2、進程和重大發(fā)明
學生閱讀67—68頁有關自然段歸納概括。
教師強調工業(yè)革命的概念,并比較與手工工場時期生產方式的不同。
教師幫助學生明確:第一,工業(yè)革命最早出現(xiàn)于英國的棉紡織業(yè);第二,“珍妮紡紗機”的發(fā)明揭開工業(yè)革命的序幕;第三,工業(yè)革命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互相促進。
主要發(fā)明由學生列舉,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圖片增加學生感性認識,提高興趣。
3、結果
學生歸納總結,教師強調:工業(yè)革命改變了英國的面貌,成為最早的工業(yè)國家 ,并逐漸演變成“世界工廠”。
二、工業(yè)革命的擴展
學生閱讀第68頁最后一自然段,思考回答:在工業(yè)革命的過程中, 為什么是法國成為當時僅次于英國的工業(yè)國家?法國工業(yè)革命與英國比較,有那些不利于經濟發(fā)展的因素?
學生閱讀第69頁二、三、四自然段,分析美國、德意志工業(yè)革命發(fā)展快慢的原因。
最后,學生討論總結工業(yè)革命的共性。
三、工業(yè)革命的影響
學生閱讀教材69—70頁,歸納工業(yè)革命的重大影響,并討論比較:工業(yè)革命后的三百年與在此之前的上百萬年的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狀況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工業(yè)革命鞏固資產階級統(tǒng)治的物質基礎”?
教師補充強調: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物質基礎是工場手工業(yè),它所創(chuàng)造的資本主義生產力,還不足以摧毀整個世界的舊的、封建的生產關系,因此,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地位是不穩(wěn)固的。
工業(yè)革命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生產力,壯大了資產階級的力量,他們提出了自己的經濟和政治主張。
正是在工業(yè)革命影響下,19世紀中期,歐美、日本爆發(fā)一系列資產階級革命、改革運動,使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鞏固確立下來。
教師指導學生回答:什么是“自由主義”?自由主義既是一種理論學說,也是一種社會運動,包括社會和經濟兩個方面。
隨著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資本家要求“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由貿易”,自由主義成為資產階級的經濟理論,同時轉變?yōu)橘Y產階級政治統(tǒng)治的統(tǒng)治思想。
自由主義取代了重商主義,從此自由主義成為資本主義的代名詞。
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自由主義”成為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思想?
機器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工農業(yè)生產迅速發(fā)展,資本家開始需要“自由”活動,開始不滿國王的干預,開始批判“重商主義”,確立“自由主義”的地位,使之成為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思想。
引導學生思考:工業(yè)革命后的“自由主義”與以往的“重商主義”有何不同?資產階級為什么曾需要它?兩者在歷史上的關系如何?
重商主義是資本主義發(fā)展早期的經濟思想,由君主發(fā)動,政府控制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時由于資產階級的弱小,需要尋求封建政府的保護和扶植, 因此 ,重商主義經濟思想盛行。
重商主義使資本家積聚了財富,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工業(yè)革命后,重商主義經濟思想讓位與自由放任政策,這是和生產力發(fā)展相適應的,工業(yè)資產階級要求政府的決策和經濟發(fā)展與工業(yè)資本主義發(fā)展相適應,反對政府干預經濟,要求進一步解除封建束縛,發(fā)展資本主義。
教學設計思想
運用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通過自我探究得出結論。
對工業(yè)革命的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較深入的理解關于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的概念;初步領悟工業(yè)革命的現(xiàn)實意義。
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案 篇10
一、基礎知識目標
漢武帝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政治、思想、經濟和軍事措施。理解其內容、作用、影響。
二、能力培養(yǎng)目標
培養(yǎng)歷史人物評價能力,初步掌握歷史人物的評價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進行維護國家統(tǒng)一觀念的教育。通過漢武帝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其相互關系的教學,進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教育。
教學重點:尊儒術興太學。開發(fā)邊疆。
教學難點:“大一統(tǒng)”的含義!巴贫髁畹膬热莺妥饔谩
一、導入新課:
放電視劇《大漢天子》的主題曲,創(chuàng)設歷史情景,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并引發(fā)思考,問:
1)、講的是漢朝哪個皇帝的故事?
2)、你知道關于漢武帝的哪些故事?
歷史上的漢武帝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今天穿越時空,置身西漢,走近大漢天子——漢武帝。
二、教授新課:
歌中唱到“守業(yè)更比創(chuàng)業(yè)難”,西漢自高祖劉邦建立以來,歷經惠、文、景帝幾代人努力,到武帝時,他不但守住這份業(yè),而且還發(fā)揚光大,今天把中國人稱為“漢人”,把我們的語言叫“漢語”,就是因為漢朝的強盛對后世影響深遠。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漢武帝是如何守住這份業(yè)的?
。ㄕ故荆h武帝在文治方面做的如何?
用5分鐘的時間,學生閱讀課文,自主學習。分為3組,分別找政治、思想、經濟面臨的問題?有什么措施?起什么作用?各組學生相互提問、解答。
政治:王國問題→頒布“推恩令”→內容→作用:政治上一統(tǒng)于皇帝,加強中央集權。
。▎枺┡c景帝的“削藩”有何不同?(景帝用武力“硬”的,武帝用“軟”的,手段更高明、更巧妙)。
。ㄟ^渡)但是,削弱王國實力的做法,在當時招來了諸子百家的責難,他們由于立場不同,議論紛紛,甚至朝廷,謾皇帝,面對這種局面,漢武帝怎么處理?
思想: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廢除諸子百家的學說,惟獨推崇儒家學說。)興辦太學,推行儒家教育?磮D觀察太學的基本情況。從此,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
經濟:措施:(統(tǒng)一鑄幣、鹽鐵官營)→原因→作用:經濟上一統(tǒng)于皇帝。
(展示)感受探究,討論“五銖錢”為什么是天圓地方的`形狀?
這樣子就從政治、思想、經濟等各方面將權力一統(tǒng)于大漢天子手中,這就是大一統(tǒng)。董仲舒宣稱天是萬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兒子,是人間的主宰!疤熳印币辉~由此而來。
(過渡)看了武帝在文治方面的作為后,感到他確實是有勇有謀的政治家,那么,武功方面又如何呢?
文治上的大一統(tǒng)為武功提供了堅實的政治、經濟基礎,國力強盛后打敗了匈奴,開始了開疆拓土的征戰(zhàn),請認真觀察比較一下:秦、漢的疆域對比:漢朝管轄范圍大大擴張,奠定了祖國地大物博的基礎。
回顧總結:復習本課線索、內容。
【高中歷史優(yōu)秀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歷史教案優(yōu)秀11-18
高中歷史教案優(yōu)秀必備(3篇)11-21
高中歷史教案11-19
高中歷史教案06-08
高中歷史《王安石變法》教案01-24
高中歷史集體備課教案10-31
高中歷史教案范文11-03
高中歷史教案15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