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初”、“眉”等10個生字,會寫“北”、“南”等5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諺語的美。
3、有主動積累諺語的愿望,能在積累諺語的同時增長知識。
精選難點:識字和積累諺語
精選重點:寫字,尤其是“北“的字型。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諺語,它不僅告訴我們很多知識,而且方便我們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F(xiàn)在我們就來學幾個。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小聲的講課文,把課文中的'生字勾畫出來,再把生字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互聽。
3、學生說說自己的記字方法,教師注意總結推廣學生中好的識字方法。
4、教師出示字卡,指名學生讀、齊讀、搶讀。
做找字游戲:將本課的識字卡擺在桌上,教師發(fā)字音,請小朋友趕快找出來。(也可以小組做這個游戲)最后,開火車讀字。
5、再讀課文,要求認準課文中的生字,讀通課文。
二、寫字教學
1、請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該怎樣寫才好看。
如,“北”字,誰來提醒小朋友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義詞是什么?(南)你會寫嗎?你覺得哪里最容易寫錯?(注意里面不是羊)
3、學生描紅、書寫。
4、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偨Y、表揚寫的好和進步大的孩子。
三、自讀課文
四、布置課下收集諺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1、自讀生字。
2、教師指名、齊讀。
二、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整體感知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有什么特點?(啟發(f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整體感知諺語的特點:這些諺語讀起來押韻,像詩一樣,很美)
。2)自己讀一讀,感受感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多媒體課件演示夜空月相變化的過程。
課文中哪一句說的是這個情景?(師解釋農(nóng)歷、娥眉、團圓)
。2)第二句:結合觀察課文插圖,了解“北斗”,簡介北斗星的指向。
。3)讀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飛”、“大雁北飛”、“燕子南歸”都與天氣變化有聯(lián)系。讓學生通過讀文,自悟上述現(xiàn)象各預示了哪些變化。
。4)學生自讀領會“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5)朗讀課文。
三、積累
1、記背本課諺語。
2、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諺語,并說說諺語的意思。
語文教案 篇2
一、寫作背景:
辛棄疾四十二歲時被彈劾落職,閑居信州上饒,離博山不遠,辛棄疾于博山寺旁筑有“稼軒書屋”,故常往來于博山道中,這首詞寫于此時期的一個秋天。
辛棄疾這次落職,一直閑居十年!对~苑萃編》:“辛稼軒……負管(仲)樂(毅)之才,不能盡展其用,一腔忠憤,無處發(fā)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無聊之氣,一寄其詞!毙哦娨,忠而被謗,能無怨乎?《丑奴兒》就是在這種思想支配下寫出來的。
二、詞文賞析:
1、少年時的愁是怎樣的一種愁?(結合“強”字分析)
少年時涉世未深,即使登樓,要愁也愁不出來,因而這時的愁是一種無根之愁,是做作之愁,是閑愁。
新解:
少年古時指青年時期,從辛棄疾的生平看,這時的他正處于金人統(tǒng)治區(qū)內(nèi),看到淪陷區(qū)的人們在異族的奴役之下,作為血氣方剛的愛國青年,油然而生收復失地的報國之志。因而這時的愁情也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對淪陷區(qū)人民的同情,對國土淪喪的恥辱感,這時的愁,更多是一種渴望收復中原,建立不世功業(yè)的志愿和動力,是昂揚而充滿激情的。因而理解為閑愁或做作的愁,是不恰當?shù)摹?/p>
2、而今的愁是怎樣的一種愁?(結合相關背景知識和“欲說還休,欲說還休”來解答)
而今的愁是胸懷壯志,倍受打擊,以致年華虛度,壯志難酬的愁。是一種深沉而無法解脫的'愁。
3、比較少年時登樓與而今登樓的目的有何不同?
少年時登樓,是為了登高望遠,抒情自己的豪情壯志。而今登樓,是為了排遣內(nèi)心的悲憤之情。
4、為什么詞人“欲說還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說卻又不說了?
A、處境的殘酷。統(tǒng)治者處處排擠、打擊他,他處處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說。
B、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生抱負化付與流水,鬢發(fā)蒼蒼,功業(yè)無成,而又沒有知音,無人理解。這種孤獨的愁情,跟誰訴說,說了又有什么用,這中間也包含著對南宋小朝廷的無限失望。
5、結句“天涼好個秋”采用欲吐還咽的抒情法,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
“天涼好個秋”是句閑淡的話,骨子里包含著憂郁和憤激之情;顬闇\,化濃為淡,寓沉郁之情于閑淡之中,耐人尋味。
但“天涼”和“秋”卻透著無比的凄涼和冷清,有力地襯托了作者無限的愁情。
6、少年和老年,哪個是主哪個是賓?
少年為賓,老年為主,少年之愁,是可說之愁,是激昂之愁;老年之愁,是無言之愁,是沉郁之愁。而這種濃得化不開,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愁情,才是詞人要傳達的。
總結
這首詞巧妙運用對比手法,突出渲染一個“愁”字,以此作為貫穿全詞的線索,感情直率而委婉,高度概括了詞人大半生的經(jīng)歷感受。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俜e累詞語。
。╳éi)
繒(zēng)
綃(xiāo)
瓤(ráng)
枇杷(pí)(pá)
醴酪(lǐ)(lào)
、谒鸭嘘P白居易的材料,包括其詩歌中的名句。
、蹖W習文章中精美的語言描寫。
2、能力目標
①學習說明靜物的寫作方法
、谂囵B(yǎng)獨立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③培養(yǎng)觀察能力,領略荔枝的鮮美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按一定順序說明的方法
2、準確理解一些文言詞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
播放楊朔的散文《荔枝蜜》片斷,導入課文。
二、作者、作品簡介
多媒體投影有關文字材料及圖像。
三、整體感知
1、聽朗讀:聽清字音,借助工具書查清生字。(投影儀顯示)
2、默讀課文:用勾畫圈點的方式進行。目的是掃清詞語障礙,幫助理解大意,便于展開討論,啟迪個性化思維。(投影儀顯示)
四、探究學習,研討內(nèi)容
1、第一段: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荔枝?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2、第二段:作者寫作此序的目的是什么?(找出文中相應的.句子)
以上問題用投影打出,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老師點撥。
問題分析依次用投影打出。
五、師生互動
看圖片,品語言,用文中最恰當?shù)木渥觼砀爬▓D片內(nèi)容。用投影打出圖片。
、贅湫螆F團如帷蓋
②朵如葡萄
、蹖嵢绲,殼如紅繒
、芎巳玷凌
、菽と缱辖嫞咳猬摪兹绫
、逎{液甘酸如醴酪
六、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荔枝圖序》,這篇文章說明了荔枝的知識,著重描述了荔枝的形態(tài),用了很多比喻,說明語言簡潔而又形象生動,使人如睹其物。
七、作業(yè)
1、明代徐渤《詠荔枝膜》詩中寫道: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嬌。你能說說這兩句詩是寫什么場景的嗎?
2、根據(jù)你的觀察,寫一篇說明一種水果的文章,題目自擬,字數(shù)不少于300。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熱愛大自然,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識字——12個;鞏固學過的字;滲透性識字;初步接觸多音字。
3.寫字——6個;“小”作偏旁的變形。
4.詞、語、句——學習“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5.閱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6.口語交際——“老師,請您評評我的字”
7.學法和習慣——基本掌握聽讀識字的方法;開始培養(yǎng)自檢,互檢的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感受詩歌的意境,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用聽讀法識字。
[教學難點]:
用聽讀法識字。
[教學方法]:
講授、談話、演示、創(chuàng)造性作業(yè)等。
[教具準備]:
幻燈片,字詞卡,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引入
1.古時候,人們就想飛到月亮上去,我國民間就有一個神話故事叫<嫦娥奔月>,說的是人間有一個叫嫦娥的姑娘聽說月亮上很美,于是想盡了一切辦法,飛到了月亮上。當然這只是個神話,F(xiàn)在我們?nèi)祟惒坏呀?jīng)登上了月球,而且還能乘宇宙飛船再回到地球上來呢!
那今天是誰到了月亮上呢
二、指導看圖(出示課件):
1.示圖: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在圖的相應位置出示:小小的船、彎彎的月兒、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2.原來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么問題要問丁丁嗎?
三、讀文:
1.板題,要求學生跟讀。
2.反復練習,讀熟課文:
。1)自己練讀,畫出不會讀的字。
。2)教師帶讀,學生留意自己不會讀的'字。(訓練聽讀識字方法)
。3)學生再讀課文,若還有不會讀的字問一問旁邊的同學或老師。
(4)指名讀文,眾生評議。(引導學生使用禮貌用語評一評)
。5)教師范讀,學生評議后標出停頓。
(6)齊讀課文。
四、認字:
1.示詞組卡,全班認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板疊詞卡,這幾個詞有什么特點?
示“彎彎的月兒”,比較“彎的月兒”彎?還是“彎彎的月兒”彎?教師范讀,生練讀,同法練讀“小小的船”、“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3.感情朗讀課文:
丁丁說小朋友讀的真好,把月兒讀得彎彎的,把船兒讀得小小的,把星星讀得閃閃的,把天讀得藍藍的,他還想聽小朋友讀一次課文,你們愿意嗎?一邊讀一邊想象可愛的星星、月亮、天空。
2.游戲:猜猜他是誰?
3.自由組合進行拼句游戲:摘果子,做拼盤。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小老師(蘋果樹上,每個蘋果都有一個名字———生字)
二、學習課文
。ㄒ唬w感知,再現(xiàn)美
1.配樂朗讀課文。師:請小朋友邊聽邊看邊想:丁丁乘著小小的船看見了什么?
通過這段繪聲繪色的講述,就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初步體會到月空的美。
[說明: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培養(yǎng)了他們認真聽的習慣,并能一邊聽一邊想,使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的內(nèi)容,為下一步理解課文做了鋪墊。]
2.再讀課文,議一議:小小的船兒指什么?(學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做練習: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兒歌中的小小的的船兒是月兒。小女孩乘著月兒看見了星星與藍現(xiàn)在請每組組長帶領小朋友再讀兒歌,然后完成桌上的填空,把正確答案填好,看哪組又快又好。(用拼音填寫)各小組自學,填空。(教師巡視,指導)
。撸撸撸叩脑聝海撸撸撸叩拇,____的船兒_______
我在_________船里坐,_____看見____星星_____天。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做“你問我答”的游戲(核對答案):
當小老師,當小評委,
。ㄈ┢吩~析句,體會美
1.師:老師有個疑問想請小朋友幫忙來解決,好嗎?這里為什么要加個"只",
比較: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男生讀第一句,女生讀第二句)有了“只”以后,說明了什么?(四人小組討論)
2.師:夜空多美!深藍的天空上閃閃的星星對著我們眨眼睛,丁丁在這么美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現(xiàn)在,我想請小朋友為圖配音,把天空的美讀出來,并加上動作。
播放《小星星》的音樂
分組嘗試讀——其他小組評價——指名范讀,模仿——全班一起讀一讀〉
3.師:小朋友們都讀得很好,讓老師感受到了夜空的美,不過老師還有個問題想請教小朋友,藍天上的月兒除了像小船以外,還像什么?(生:這月兒彎彎的,像一條香蕉。生:這月兒小小的,兩頭尖尖的。)
。ㄕ故緢D)繪聲繪色地向?qū)W生描述:丁丁看見夜空中這一輪彎月,兩頭尖尖的,多像一只漂亮的小船,他想:要是我能坐在這小船似的月兒里看看美麗的夜空景色那該多好。∠胫胫,他仿佛看見遼闊的藍天變成大海,月兒變成小船,自己坐在小船里觀賞著美麗的夜空景色。
接著播放“小小的船”的曲子
師:同學們,如果現(xiàn)在正是夜晚,你坐在天臺抬頭看著藍天,藍天上的星星,又有月亮,你覺得月亮像什么?請同學瞇著眼睛,聽著琴聲,有什么感覺?(好像飛上了藍天,坐在彎彎的月亮上,都看見了……)
。ㄋ模、鞏固練習自由組合進行拼句游戲:摘果子,做拼盤。
三、寫字:
1.觀察書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認為哪個字難寫?
2.多媒體演示“里”,“在”的筆順,生書空。
3.余下的字,指名說筆順,多媒體演示,一生領書空。
4.觀察字的筆畫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同桌說一說,指名說。
5.指名二人在燈片上寫字,眾生觀察,對比,評議。
6.學生練寫生字。
7.口語交際訓練:老師,請您評評我的字。
聽課老師評點所寫的字。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設想
《隆中對》是《諸葛亮傳》的前一部分文字,題目是后加的。雖是節(jié)選,但充分表現(xiàn)了諸葛亮的洞察時勢和遠見卓識,表現(xiàn)他善于根據(jù)客觀形勢制定建國方針,以統(tǒng)一天下。
文章第4段“隆中對策’’擺事實,講道理,理由充足,結論明確,對訓練學生邏輯思維和說理能力大有好處。教學時應結合這一段進行必要的讀寫訓練。
文言文中一詞多義,古今詞義變化現(xiàn)象,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應結合課文,并聯(lián)系過去學過的文言文講正確,講清楚。
學習本文還應注意引導學生認識諸葛亮在青年時期就有遠大抱負、非凡才能和卓越見識,并從中受到教益,立志培養(yǎng)自己成為有用之才。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課前準備,布置預習要求
1.準備一幅《三國形勢圖》,標明課文中提到的這些人當時所占據(jù)的地盤。
2.要求學生課前認真朗讀課文,結合看注釋,查字典,初步體會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解題。
引導學生看課文注釋①,補充以下要點:
1.陳壽,曾在蜀任觀閣令史,蜀亡后,仁晉任著作郎,平陽侯相,累官至治書侍御史。他博采舊聞,綜合當時各國史料,進行考核取舍,著《三國志》,與《史記》《前漢書》《后漢書》合稱《四史》,南北朝時宋裴松之為它作注,亦頗有名。
2.“對”,對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問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方面的策略叫“對策”!堵≈袑Α肥菨h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20xx年)十月劉備第三次訪問諸葛亮時,諸葛亮針對劉備所提的問題陳述其對策,當時諸葛亮只有26歲。此后,諸葛亮即出山輔佐劉備,做劉備的軍師(后為丞相),幫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
三、結合《三國形勢圖》,簡介當時的政治形勢
1.東漢末年政治腐敗,廣大農(nóng)民不堪忍受統(tǒng)治者的殘酷壓迫和剝削,紛紛舉行起義,規(guī)模的為公元184年的黃巾起義。
2.各地豪強武裝在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軍過程中,占據(jù)地盤,互相混戰(zhàn),形成割據(jù)局面。當時勢力較大的軍閥有袁紹、袁術、公孫瓚、劉表、孫堅和他的兒子孫策、孫權、呂布、張魯、劉璋、馬騰、曹操等。以袁紹勢力為,占有現(xiàn)在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劉表占有現(xiàn)在湖北省荊州一帶,孫堅占有長江下游的南部,張魯占有現(xiàn)在陜南川北的漢中一帶,劉璋占有現(xiàn)在的四川。
3.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漢獻帝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20xx年官渡之戰(zhàn)中,以幾萬兵力擊敗袁紹的幾十萬大軍,到了公元220xx年,完全占有袁紹的地盤,幾乎控制了整個黃河流域,成為勢力的軍閥。
4.劉備靠鎮(zhèn)壓黃巾起家,糾集了幾千人馬,但沒有地盤,先后依附曹操、袁紹等人,公元220xx年,到荊州依附劉表。公元220xx年,經(jīng)徐庶推薦,三次到隆中(襄陽縣城西二十里)訪問諸葛亮(“三顧茅廬”),向諸葛亮請教復興漢室的大計,并請他出山輔佐自己。課文即記載了第三次會見時談話的內(nèi)容。
四、教師范讀課文
要求學生在聽課時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并結合注釋及工具書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義。
、烹]:lǒng,通“壟”。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陳涉世家》“輟耕之隴上”),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種植農(nóng)作物。本文中“隴”和“畝”結合在一起,泛指田地。
、坪茫篽ǎo,喜歡。
、菨}:yǐng,不要寫成“穎”
、染停航咏,趨往,動詞,與現(xiàn)代漢語作副詞“就”的解釋不同。
、稍劊簓ì去到,一般用于到上級或所尊敬的人的地方去。
⑹屏:bǐng,屏棄,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祟j:tuí,崩壞,倒塌。
、潭龋篸uó,估計、衡量。
、托牛和ā吧臁,伸張。
⑽用:因(此)。
、喜保侯嶔な艽。和現(xiàn)在的通用義不同,要特別注意。
、袆伲簊hēng,盡。
、褦(shù):shǔ,計算。
⒁挾:xié,挾持,控制。
、鱼妫簃iǎn,水名。
、詴篻uì,指會稽郡,今浙江北部。
⒄殆:dài,大概(另一義為危險)。
⒅資:資助,給予,動詞,現(xiàn)在通常和別的詞結合作名詞用。
⒆暗:àn,昏暗,愚昧。
、匾螅簓īn,富裕。
五、教師逐句領讀課文,學生在跟讀時要注意句中的停頓和重音
六、學生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注意重音和停頓
七、布置作業(yè)
朗讀課文,對著注釋,試著口譯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本堂課引導學生邊讀邊口譯課文,要求采用直譯法,忠實原意,字字落實;針對學生理解的不確切或有困難的地方加以點撥,并重點提示下列詞、句,要求學生加深理解,注意積累,掌握規(guī)律。
一、介賓短語作補語,翻譯時要移到謂語前。
1.“每自比〈于管仲、樂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樂毅相比。
2.“欲信大義〈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張大義。
3.“曹操比〈于袁紹〉”——曹操和袁紹相比。
4.“信義著〈于四!怠藕驼x在全國都很顯著。
二、幾個難句
1.“跨州連郡者”——指控制幾個州郡的地方軍閥。州、郡,均為當時的地方行政區(qū)域。
2.“將軍豈愿見之乎?”“將軍豈有意乎?”——兩個“豈”字都不能譯為“難道”,應譯為“可”,表示一種委婉而期待的語氣。(一說“豈”,相當于“其”,表語氣,亦通。)
三、學生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1.整理筆記,掌握并積累重點提示的詞和句子。
2.熟讀第3、4段。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初步理清全文思路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簡述諸葛亮的為人。
第二部分(第2段):寫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寫劉備三顧草廬,著重寫諸葛亮的隆中對策。
第四部分(第6段):寫劉備對諸葛亮的倚重和信賴。
三、精講課文第三部分
1.思考:“凡三往,乃見!蔽鍌字,表現(xiàn)了劉備對諸葛亮怎樣的態(tài)度?劉備的話有哪幾層意思?
明確:五個宇表明了劉備求賢若渴的態(tài)度,又表現(xiàn)了諸葛亮對進退出處大節(jié)十分慎重,必得賢明知遇的君主然后才肯出山的態(tài)度。這一段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用了“劉玄德三顧草廬”,“對隆中三分決策”兩個回目來寫。“三顧草廬”一回,寫得曲折起伏有聲有色,而本文是歷史著作,只用了五個字就把過程交待清楚,文字極其簡煉。劉備此時的心情是十分焦急的,但態(tài)度謙虛誠懇,語氣委婉有致,措辭簡明得體。分三層意思:(1)概述當前政治形勢,站在漢王朝的立場,對曹操等人表示了強烈的憤恨,對漢王朝的命運表示深切關注。(2)申述自己的抱負和處境,儼然以興復漢室、剪除奸惡為己任。(3)表明幾次相訪的意圖,詢問諸葛亮除奸興漢的大計。這番表白,恰合諸葛亮的抱負,于是他才提出了的“對策”。
2.思考:諸葛亮的對策為什么要先從形勢談起?他又是怎樣有理有據(jù)地分析各方面的
政治軍事力量,為劉備作出除奸興漢的決策的?
明確:先從形勢談起,是對劉備說話時對形勢的說明而發(fā),同時分析形勢也是為下文確定策略提供根據(jù)。
諸葛亮的應對可分兩層來分析:
前一層是對時局以及曹操、孫權、荊、益二州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力量、地理形勢等的分析及對策。
(1)論曹操:曹操是“興復漢室”的主要障礙,是劉備的頭號敵人,也是諸葛亮出山后直至逝世前堅持討伐的惟一目標(包括以后的曹魏政權)。對曹操的分析是:先以袁紹作反襯,突出了曹操的謀略出眾,能以少勝多,轉(zhuǎn)弱為強;次寫曹操軍事力量的雄厚(“百萬之眾”);再次寫曹操政治地位優(yōu)越(“挾天子以令諸侯”),然后得出結論:“此誠不可與爭鋒!边@里所說“不可與爭鋒”,是指劉備的力量暫時還不能勝過他,因此,不能硬拼,要待機而動,不要誤解成不能和曹操交鋒。
(2)論孫權:孫權是劉備另一個強有力的對手,也是諸葛亮心目中在未剪除曹魏以前要倚為外援的惟一對象。孫吳方面政權鞏固(“已歷三世”——孫堅、孫策、孫權),地理條件優(yōu)越(“據(jù)有江東”,“國險”),人心歸附(“民附”,“賢能為之用”),由此得出結論:“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3)論荊、益二州:曹操既不可爭,孫權又不可圖,為劉備計,出路究竟何在呢?于是諸葛亮就著眼于另外兩個地盤:荊州和益州。荊州是劉備目前棲身的地方,劉備在患難之際投奔劉表,受到上賓的禮遇,所以諸葛亮在分析了荊州的地理形勢、物資條件,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證明完全正確,就在下一年,曹操就率兵攻打荊州,以后曹、孫、劉三方為爭奪荊州,發(fā)生過多次糾紛和戰(zhàn)爭),而其主又無能之后,用委婉的語氣表達了荊州可取,失良機(“此殆天……豈有意乎?”)的結論。最后分析益州。益州和荊州不同,荊州是四通八達的軍事要地,易于攻敵,也易于受敵;益州是天府之國,是最理想的根據(jù)地。所以諸葛亮著重指出它的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物產(chǎn)豐饒,是“天府之土”,并舉漢的始祖劉邦的史實作證,又指出劉璋昏庸懦弱,與張魯不和,且不知存恤國力民力,因此政權不穩(wěn),民心已失,人才思得明主而事。這里,結論——是建立帝業(yè)的理想根據(jù)地,又有可乘之機——雖未明確提出,但不言而喻了。
后一層是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建國方針政策,以及伐曹進軍的路線。
諸葛亮先分析了劉備現(xiàn)有的優(yōu)越條件:政治上有號召力(“帝王之胄”),社會上有威望(“信義著于四海”),又虛心求賢,人才薈集。再指出應如何準備創(chuàng)造新的條件:①建立根據(jù)地(“跨有荊、益,保其巖阻”),積蓄力量;②搞好和西南各民族的關系(“西和諸戎,南和夷越”),解除后顧之憂;③聯(lián)合孫權(“外結好孫權”),爭取同盟者;④革新政治(“內(nèi)修政理”),取得各階層的支持。然后提出伐曹興漢的時機和步驟。如前所述,曹操這時已很強大,所以要等到“天下有變”,即有了可乘之機,才進行討伐。在軍事行動上,諸葛亮提出兵分兩路,像鉗子一樣夾攻敵人的高想,并用反問句強調(diào)這一行動必然會得到人民擁護(對此決策,諸葛亮身體力行,付出畢生精力)。最后,用預言的形式,作出整個對策的結論——“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圓滿地回答了“君謂計將安出”的發(fā)問。“先主曰:‘善’!庇谑桥c亮情好日密”,表明了劉備內(nèi)心的無限喜悅和贊賞,也表明了兩人的政治見解完全一致。
3.小結這一部分。
在這段對策里,年僅26歲的諸葛亮,準確而深刻地分析了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預見到今后將會出現(xiàn)的鼎足三分的局面,并事先為劉備規(guī)劃了戰(zhàn)略決策,以后事態(tài)的發(fā)展,基本上符合隆中對策的預言。這就充分顯示了這位青年政治家、軍事家的卓越見識和非凡才能。從某種意義上說,劉備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贊助,就不能成就他以后的霸業(yè)。當然,諸葛亮之所以能作出這樣的分析和規(guī)劃,是他密切注意時局及其他有關資料,深入觀察和研究時局的動態(tài)和發(fā)展的結果。不關心和觀察時局,胸無大志,鼠目寸光,是不可能作出這的對策的。在對策中,還可看到諸葛亮主張愛恤民力,信用賢才,革新政治,爭取同盟者,認真研究各種力量的特點及其矛盾關系,作出相應的戰(zhàn)略決策,這些在當時及此后都有一定的進步意義。這一段不僅內(nèi)容精辟,而且論證嚴密,對每種力量的分析,都是先舉出充足的論據(jù),進行推理,然后作出明確的結論。這種說理方法和嚴密的邏輯思維,很值得學習和借鑒。
四、簡析課文第一、二、四部分
思考:這幾部分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從中可以看出本文在敘事上有何特點?
明確:
1.第一部分(第1段):寫諸葛亮“躬耕”而“好為《梁父吟》”“自比管仲、樂毅”,是正面寫他有不凡的抱負;“時人莫之許”從反面襯托,說明一般人不了解他;“惟……謂為信然”一句則從側面寫出只有知己才真正了解他。這一段使人們對諸葛亮有一個初步認識。為下文劉備的出場作鋪墊,為徐庶薦諸葛亮埋下伏筆。
2.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把諸葛亮比作“臥龍”,這一比喻形象地顯示了諸葛亮是一個隱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龍”是傳說中的動物,“臥龍”是說它目前雖然臥伏在草野之間,一旦風云際會,就會飛騰九天的)。劉備的“君與俱來”四字,既表明他希望招致人才,又反映了他對諸葛亮還沒有真正了解和高度重視。徐庶建議劉備親自往訪,“不可屈致”,就進一步說明諸葛亮的卓越不群,從而提高了諸葛亮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并為下文“凡三往,乃見”埋下伏筆!
3.第四部分(第6段):寫關、張不悅和劉備稱他得亮“猶魚之有水”,照應開頭,再次從側面襯托出諸葛亮的卓越才能。這一比喻也寫出了劉備對諸葛亮的信賴和極為滿意的心情。
從這幾段文章中可以看出本文在敘事上既簡潔又生動,雖系節(jié)選,但有首有尾,獨立成篇,全文過渡自然,聯(lián)系緊密,重點突出,結構完整,值得學習借鑒。
五、簡要小結全文的寫法
《隆中對》一文僅用五百余字,材料又以對話居多,但能鮮明地樹立起諸葛亮的形象,這是只有大手筆才能做到的。一方面由于作者運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等手法,從不同角度來突出諸葛亮的品行、性格、遠見和才能,另一方面又處處圍繞諸葛亮進行詳略得當?shù)募舨茫沟弥攸c突出,中心明確。
六、學生齊誦第4段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第4段。
2.課外閱讀《三國演義》中“徐庶走馬薦諸葛”“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對隆中三分決策”等有關回目,并與課文比較兩者寫法的異同。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通過口語交際,增強學生表達、傾聽和樂于與他人交往溝通的能力。
2.學會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3.根據(jù)交流的情況,選擇一項進行習作。
4.通過交流與討論,發(fā)現(xiàn)作文的不足之處并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關于音響的錄音。
學生:1.觀察一種植物或一種動物,或者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
2.準備自己游覽風景名勝后的照片與及相關文字資料。
3.交流第一項內(nèi)容的同學可以制作頭飾。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揭題導入
我們生活在這個有聲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們也時時在觀察大自然的美景,傾聽大自然的各種音響,在觀察和傾聽的過程中浮想聯(lián)翩。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自己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
二、自讀提示,明確要求
1.自讀“口語交際習作一”各板塊的學習提示,整體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
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和內(nèi)容分別是什么。
2.師生共同確定每一項口語交際的要求和內(nèi)容。
成為大自然中的一員: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員,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說清楚。
走進音響世界:說說自己聽到的各種各樣奇特的大自然的聲音。
回顧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說說自己暑假游覽的風景名勝及自己的感受,特別說說在游覽欣賞過程中的聯(lián)想和想象。
三、分塊討論,組內(nèi)交流
1.學生自選某一方面內(nèi)容,按要求進行準備。
2.同桌或分類進行組內(nèi)交流。
四、示范帶動,交流評價
1.每一組推薦一名學生進行交流。
2.評議。對向全班交流的同學進行補充、提問等,開展對話,說說聽后的感受。
第二、三課時習作
學習目標
1.通過口語交際,增強學生表達、傾聽和樂于與他人交往溝通的能力。
2.學會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3.根據(jù)交流的情況,選擇一項進行習作。
4.通過交流與討論,發(fā)現(xiàn)作文的不足之處并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寫作過程
一、交流談話,激趣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加工整理自己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選擇其中的一項,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然后寫下來,一定能成為一篇佳作。
二、選材命題,明確要求
選擇“成為大自然中的一員、走進音響世界、回顧暑假生活”三個話題中的一個,確定寫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寫的內(nèi)容,這次主要以瀏覽風景名勝后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為主。
1、選擇話題,確定材料。
2、大膽構思,精巧命題。
簡單交流本組課文的題目,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
師生共同討論出一些題目:
3、習作要求。
學習本組課文的寫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寫景的.文章,注意選取獨特的視角,放飛想象的翅膀。
記事的文章,注意有順序地把事情的經(jīng)過記敘詳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記敘清楚,語句通順,感情真切。
三、試寫初稿,進行修改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巡回指導,并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學生完成初稿,進行自我修改。
3、組內(nèi)互讀互改。
四、朗讀賞析,交流評議
1、每小組推薦一至兩位同學,教師作適當調(diào)整,分三大類由學生朗讀,引導學生進行賞析。
2、學生交流評議。
五、再次修改,謄抄習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清楚認真地抄寫在作文本上。
第五課時
習作講評
重點難點:
結合自己的習作談優(yōu)劣。
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一、師總結本次習作的優(yōu)缺點。
二、對本次習作中存在的共同問題給予指導。對有進步的同學給予鼓勵,組織全班同學進行欣賞評價。
要求認真聽,說說這篇文章寫的怎么樣?
有什么優(yōu)點值得你學習?
還有你認為不足的地方嗎?
你覺得怎樣修改比較好?
學生暢所欲言,范評作文。
三、發(fā)放作文
學生讀自己手中的作文,說說你對這篇文章的看法。
可以是全篇作文,也可以是對某段某句的品評。
四、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再謄寫。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記住課文中的名言警句。
2、提高學生文學作品的積累量,培養(yǎng)表達能力。
3、討論外在美與內(nèi)在美的關系,懂得把美好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相結合起來,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品味文章中有關“美”的論述。
2、體會形象、深刻的名言警句。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美是人類永恒的話題。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今天就讓我們來共同學習英國哲學家培根的《論美》,品一品培根所謂的美。
二、快速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旨
。▽W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
明確:本文著重論述了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的問題。作者認為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三、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
。▽W生討論)
明確:作者首先說到美德是最為重要的,但外形美和內(nèi)在美往往不能統(tǒng)一,不能兼得,這時,作者提出不要因為外形美而放棄了內(nèi)在美(像作者所舉的.這些人都是內(nèi)外皆美的,但畢竟是少數(shù))。為什么內(nèi)在美比外在美重要呢?作者在第三、第四節(jié)中作了回答。作者將顏色之美、形體之美和行為之美(人的行為是受思想支配的)進行比較,說明形體之美勝于顏色之美,優(yōu)美的修養(yǎng)勝于形體之美。培根所說的有些老人顯得可愛因為他們的作風優(yōu)雅而美,有些年輕人雖然美貌,但缺乏修養(yǎng),正是為了證明內(nèi)在修養(yǎng)勝于外在美。最后,總結出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四、積累名言警句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共同找出課文的名言警句)
1、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
明確:把美德比作寶石非常形象。這句話很有哲理,說明不要用一些華麗的無用的東西淹沒了寶石的光輝。以此類比,美德如果是在一個容貌雖不姣麗,然而形體閑雅、氣質(zhì)莊嚴的身體內(nèi),那是最好的。不要因為外在的美而影響了內(nèi)在的美。
2、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而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最高的美是畫家所無法表現(xiàn)的,因為它是難于直觀的。
明確:作者把美從低級到高級排列,顏色美、形體美、行動美、美之上者……德行美,由外在而內(nèi)在,使人一目了然。
3、美是不能制定規(guī)范的,創(chuàng)造它的常常是機遇。
明確:美不可能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個體與一定的機遇和環(huán)境相適應,整體和諧,那就是美。
4、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明確:晚秋的景色是一種成熟的美,具有最豐富的內(nèi)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說明有些老人因為具有豐富的內(nèi)在修養(yǎng),而顯示出不同尋常的成熟美。
5、美猶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爛而難以保持的。
明確:這里的美指外表的美麗,這句話用水果打比方,說明沒有豐富的內(nèi)涵而只有表面的美麗,是不可能長久的。
五、再讀課文,選做下面三題
1、在文中找出讓你感觸最深的觀點或言論,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古今中外皆可)談談你對這些觀點的理解。
2、在日常生活中“缺陷美”往往更真實可信,請你列舉一個破碎的美麗的事例,談談你的看法。
3、請用一句名言的形式說說自己對美的看法。
六、小結
再美的鮮花總會有凋謝的時候,形貌之美難以恒久不變,而內(nèi)在美好比是鉆石,是永不凋謝的花朵,如果兩者不可兼得時,我們應該選擇的是內(nèi)在美。
七、布置作業(yè)
羅丹說過,美到處都有,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請你列舉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外表或者內(nèi)心的美或丑,去證明文中作者所告訴我們的道理。參考篇目:《巴黎圣母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后一課》。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將心比心教案08-26
語文蠟燭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