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必備(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1
設計說明
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例入手,創(chuàng)設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學習氛圍,在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情境,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臺,促使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谝陨侠碚,本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從生活情境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理解運算順序。
本節(jié)課充分發(fā)揮情境圖的作用,創(chuàng)設了乘坐公交車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發(fā)現(xiàn)信息,由乘車人數的變化引出問題,列出算式,借助情境,明確加減混合運算所表示的意義,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及信息整合的能力。
2.自主探究,討論交流,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先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算法,然后交流不同的.算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加減混合與連加、連減的不同之處,明確有些算式的豎式書寫不能用簡便寫法,從而總結出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以及計算中應注意的問題。讓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探索中獲取新知,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口算題卡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復習,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38+25+18= 76-29-35=
請兩名同學板演,師生共同訂正。
師:連加、連減按什么順序計算?
(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
2.情境導入。
同學們,我們都乘坐過公共汽車,乘車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與數學有關的問題,說給同學聽一聽。
設計意圖:用生活中乘車的例子來引入新課,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探究欲望。
⊙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教學例3。
(1)發(fā)現(xiàn)信息。(出示教材28頁例3情境圖)
師:看,一輛公共汽車到站了,仔細觀察,說一說圖中呈現(xiàn)了哪些數學信息。
先讓學生找出圖中和數學有關的信息,再完整地說一說圖意。
(2)整合信息,提出問題。
引導學生整合信息,提出問題:車上原來有67人,到站后下來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現(xiàn)在有多少人?
(3)組織學生理解題意,列出算式。
學生可能會列出以下幾個不同的算式:
67-25+28= 67+28-25=
28-25+67=
(4)小組合作,探究算法。
、偬岢鲑|疑:67-25+28這道題與前面所學的有什么不同?運算順序是什么?能不能直接口算?如果不能口算,那該怎么辦?
、诜纸M討論:如何筆算67-25+28。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再與小組同學合作討論計算方法。最后把本組討論的方法記錄在練習本上。
、蹍R報成果,比較評價。
a.每組選派出一名代表匯報本組的討論結果。
(板書各種方法)
b.引導觀察,對比兩種計算方法。
師:比較上面的兩種方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為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然后總結:對于加減混合運算,在筆算過程中把兩個豎式寫成一個豎式的形式比較簡便,計算過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這樣可以提高我們的計算速度,還要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習慣)
(5)反饋練習:完成教材28頁例3的填空部分。
2.課件出示例4:72-(47+16)=____
(1)啟發(fā)性提問。
①這道題有什么特點?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谶@道題有簡便的書寫格式嗎?大家試試看。
(2)學生嘗試計算,小組內交流。
(3)教師選取有代表性的正確和錯誤的計算形式指名匯報,然后指導學生評價訂正。
3.反饋練習。
(1)完成教材28頁下面“做一做”。
(2)讓學生獨立完成,請兩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指導。
(3)完成后師生共同訂正,指名匯報計算過程。
4.小結:加減混合運算應該怎樣進行計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加減混合運算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中的數學例子來學習加減混合運算,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初步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2
一、教材分析:
《辨認方向》是北師大版數學教材第四冊第三單元“方向與路線”第一節(jié)的內容,辨認東北、西北、東南、西南,是在學生已經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本上進行教學的。能正確辨認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方向,用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因此,在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現(xiàn)實的活動情境,增加參與、體驗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在活動中體驗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基于以上認識,按照新課標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這一理念,我確立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位置,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體驗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3、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我確立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
1、給定一個方向,能辨認其余七個方向。
2、會用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難點:正確辨認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方向。
三、說教學方式、學習方式
根據教材的特點,我采用以學生活動為主導取向的“活動建構式”教學方式。學生通過一系列既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又具有實踐性的活動建構新知,讓數學學習真正成為師生互動交流的一個過程展示。在教學中,我采用動態(tài)的、多元的評價方式。如:激勵性的語言,獎小星星 等。
四、教學準備:
掛圖 方向板
五、教學流程
根據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游戲導入 引發(fā)興趣
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讓學生做和老師相反的動作,比如老師說,我說東向東轉,學生就說,我說西向西轉。這樣的設計,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貫穿在小學生喜歡的游戲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求知欲望的火花,從而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為主動探究新知聚集動力。
第二環(huán)節(jié):實踐探究 激趣解疑
1、老師用微機出示教材主題圖,先請學生說一說:看平面圖的方法,然后同桌交流:以學校為中心,郵局、商店、醫(yī)院、體育館分別在學校的哪個方向?
2、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圖書館在學校的哪個方向?學生的說法可能不一,有的可能說,圖書館在學校的北面。有的可能說,圖書館在學校的西面。教師可以借機提出疑慮:“圖書館又不會走,怎么一會兒在這,一會兒在那兒呢?圖書館到底在學校的哪個方向?你們好好想一想,想好后和同桌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币龑W生發(fā)現(xiàn):圖書館在學校的西面和北面之間的位置,并鼓勵學生自己給西、北之間的方向起名字,從而了解到生活中的西北方向。
3、接著,老師請學生交流動物園、少年宮、電影院的所在方向,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東南、東北、西南等方向。
以上教學活動中“看平面圖辨認方向”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自己找學校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場所,既復習了已有的方向知識,又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老師讓學生觀察圖書館、動物園、少年宮、電影院的方向,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給新認識的方向起名字,讓學生親身經歷了認識生活中客觀事物的過程,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知識,注重了學習過程及學習方法的探究。
第三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生活 玩中強化
1、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老師組織學生制作方向板,并利用方向板找教室的方向,然后把找到的方向和同桌說一說,指一指,再交流一下教室的各個方向有什么。最后,讓學生把小組合作探究的情況跟全班交流。
2、在學生基本了解教室的方向后,教師組織學生玩《反應快》的游戲,如:向東南點點頭,向西北招招手,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東南和西北相對,東北和西南相對等。
3、教材P21有一幅《中國地圖》,在觀看中國地圖時讓學生了解家鄉(xiāng)安徽省在祖國的方向并完成這一頁的練習。
4、在練習之后,再組織同桌玩《小交警》的游戲,并讓學生說說鶴崗的各個方向有哪些熟悉的景物和建筑。
以上教學從靜態(tài)的大環(huán)境中分成相對集中的同桌之間相互學習,增加學生參與體驗的機會。學生彼此合作、交流,形成“動態(tài)的集體力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由學生愛玩、愛動、喜歡游戲的特點,設計了《小交警》的活動是實際方向的練習,集趣味、能力于一體,達到玩中學,玩中練的.目的。借助數學語言表達和交流教室的空間方位,體驗數學與現(xiàn)實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學的內在價值。
第四環(huán)節(jié):動手操作 促進內化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請學生當小設計師幫小區(qū)搞設計。老師讓學生把課前發(fā)的場館圖片拿出來,自己擺一擺,說一說每個場館分別在小區(qū)的哪個方向。
目的是讓學生知道,方向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課上的學習很不夠,需要學生在生活中多實踐,多應用,才能掌握。
第五環(huán)節(jié):師生整理 體驗收獲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主要讓學生談兩點:
1、談收獲,讓學生說一說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
2、讓學生自我評價,比如,問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
這樣,既注重了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又關注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
六、教學反思
1、通過本節(jié)課教學,讓我進一步理解了“學習生活中的數學”這一課改理念,數學知識一旦讓學生體會到它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便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課上在師生、生生、師生與文本的交往中參與教學全過程,最終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有效地實現(xiàn)了本節(jié)課所要追求的教育價值。
2、經歷學習過程比只要結果要精彩的多
上課時,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讓學生親身參與學習過程。在活動中我發(fā)掘出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到學習新知的成功與快樂。
另外,我讓學生利用手中的方向板辨認教室里的方向時,有的學生手里的方向板隨著身體的轉動而轉動,如果在教學時我給學生做一做示范或讓學生先交流一下使用方向板的方法,就不會出現(xiàn)學生身體動,手中方向板也在動,不能找準方向的問題?磥斫處煂У淖饔靡膊荒芎鲆,而且要引導的恰到好處。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讓我真切體會到了“教學相長”的實際意義,也更深切的領悟到了新課程“師生共同發(fā)展”的內涵。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3
教學內容:
教材第63頁例4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有余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試商的方法,懂得通過余數與除數的關系判定所找到的商是否正確,會用豎式計算除數是一位數且商也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2.能運用有余數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應用意識。
3.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和習慣。
目標解析:
本課是除法豎式的第二層次,利用乘法口訣試商。教學中應聯(lián)系到具體的問題情境,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計算除法的經驗,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試商的思考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提高數學思維水平,又為后續(xù)而學習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打好基礎。
教學重點:
掌握試商的方法,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
教學難點:
理解試商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1.回顧上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借助分小棒掌握除法的豎式計算。
2.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不分小棒,自己試一試用除法豎式進行計算。(板書課題)
二、解疑合探
(一)探究試商的方法
1.出示題目:43÷7=□……□
2.引導學生組內討論:算式的商是幾?你是怎么想的?
3.匯報交流。
預設1:商是6,六七四十二,42比43小,且很接近43,余數是1。
預設2:如果商是7,七七四十九,49大于43,說明商大了,要減小1,商是6。
預設3:如果商是5,五七三十五,余數還剩下8,大于除數7,說明商小了,要改成6。
4.師生小結:在找商的時候,要使這個數和7相乘最接近43,且小于43,最后得到的余數比除數小。
。ǘ┥钊肜斫庥鄶蹬c除數的關系
1.學生自主列豎式計算43÷7。
2.交流反饋
(1)6與7的積寫在哪里?
(2)余數1是怎么來的?
。3)檢驗余數是否比除數小呢?如果發(fā)現(xiàn)余數大于除數說明什么問題?如果余數等于除數呢?
(三)嘗試應用,內化方法
1.完成教材第63頁“做一做”第1題。
。1)讓學生用剛學到的試商方法獨立計算,先用豎式計算,再在橫式上寫出商和余數。
。2)交流反饋時,說一說計算的方法及豎式里每一個數表示的意義,重點交流如何試商。
。3)檢驗余數是否比除數小。
2.完成教材第63頁“做一做”第2題。
(1)學生理解題意。
。2)獨立解答,指定一名學生上黑板板演。
(3)集體講評。
三、質疑再探
1.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試商時,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3.列好豎式,你是怎樣檢驗的?
四、運用拓展
(一)基礎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5題。
引導學生理解“某數里面最多有( )個另一個數”的意思,需要學生利用除法豎式試商。
2.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6題。
引導學生討論:怎樣能很快地想出商?
。ǘ┚C合運用。(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0題)
1.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集體交流,感受“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三)提高練習。(完成教材“練習十四”第15題)
1.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1)根據“余數要小于除數”確定除數分別為2~9這八個數;
。2)再根據“商×除數+余數=被除數”算出與除數相對應的被除數。
2.學生獨立解答后,集體交流。(這是一道開放題,不要求學生說出所有答案;但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有序思維的習慣,)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4
教學內容:
課本第70頁例3,練習十五第5、6題。 授課日期 __年__月_ 日 星期
教學目標:
1、 通過“比一比”活動,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用正確的符號表示千以內數的大小。
2、 通過“估一估”的活動,結合現(xiàn)實的素材,感受大數的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3、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難點:
1、 通過比較、理解數位的意義和數的實際大小掌握學會比較1000以內數的大小。
2、難點: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用正確的符號表示千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準備:
計數器、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復習導入
1、 出示插圖,看圖上有兩只小鳥在爭吵,到底哪只鳥叼來的木棒多?為什么?其實比較數的大小。
2、 出示比一比,在○里填上> 或 < 。
6○20 66 ○ 62 100 ○ 89 75 ○ 57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百以內的數大小比較的方法位遷移性的學習千以內的數大小對比較的方法作鋪墊。
二、新課教學活動
出示教學例3 : 小鳥叼卡圖 100○1000
。1)教師分別撥出100和1000。
、 學生寫出兩個數,個別板演。
、 比較這兩個數,誰大?誰?為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估一估”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和估算能力。
讓學生回答。使其明白:100是三位數,最高位是在百位上,表示一百。
1000是四位數,最高位是在千位上,表示一千,10個一百是一千,所以100<1000。
、 從這兩個位數不同的數的比較大小中,你還知道了什么?兩個整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就大。
(2)教師分別撥出210和120。
① 學生寫出這兩個數,個別板演。
、 這兩個數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請學生說。
。ㄟ@兩個數都是由1、2、0三個數字組成的三位數。)
、 它們一樣大嗎?為什么?
(讓學生說,使其明白:因為百位上的數不同,一個表示二百,一個表示一百,所以210>120。)
(3)再請看小鳥叼來的卡片圖:
459 ○ 456 730 ○ 780(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4)做一做。
、 比較兩數的大小,完成課本第70頁的第1題。
(可以先估計一下誰多誰少,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比較的`。)
、 練習課本第70頁的第2題。
(同桌互說,再請學生說。)
。5)小組討論: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認為怎樣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 小組成員交流各自的方法。
、 請代表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小結。
比較千以內兩個數的大小分兩種情況:
得出:第一種:位數不同的數,哪個數位數多哪個數就大。
第二種:位數相同的數,從最高位進行比較。如果相同就再看它們的下一位,誰大、誰小,如果第二位也相同,再看下一位,直到比出兩個相同數位上的數的大小,就可以了。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70頁的第3題。
。1)請學生分角色讀題,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2)猜一猜,他們家各種了幾棵?
。3)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2、練習十五第4、5兩題。
。1)獨立完成4、5兩題的填空。
。2)請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填寫的。
3、練習五的第6題。
。1)先觀察圖中的書架,估算一下,大約有多少本書?
。2)說一說你的估算結果和方法。
在這里,可讓學生明白,要估算整個書架上的書,先要估算一下一層有多少本書,再估算整個書架上的書。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的練習,鞏固新知的掌握。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本課的練習題。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5
教學目標
1、正確數出10000以內的數,理解10個一千是一萬,認識計數單位“萬”。
2、會寫、讀10000以內的數(不含0),說出數的組成,掌握數位順序表。
3、體驗遷移類推的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對兩位數的數位也都有所了解。本單元將認數的范圍擴展從兩位數擴展到四位數。學生將認識萬以內的數,并會萬以內數的讀寫。萬以內數的讀寫是進一步的學習萬以上數的讀寫法的基礎。因此要切實的學好本單元,進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10000以內的數,掌握數的組成和數位順序表。
難點:理解數位的意義與作用。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課件展示家電用品及其價格。復習最高位、各數位的'意義等。
2、學生試讀更大的數。(板書:萬以內數的認識)
3、由課題想到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知識。
活動2【活動】二、動手操作,探求新知
。ㄒ唬┙虒W例4
1、數數時,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一十一十地數,一百一百地數,還可以一千一千地數。(數小方塊)(板書:10個一千是一萬)
2、(用計數器)一千一千地數,從一千數到一萬
3、練習數數(課本第75頁第2題)
4、感受身邊的數(一萬)
。ǘ⿺滴豁樞虮
1、“萬”所在的數位是“萬位”,之前還認識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2、擺一擺:小組合作,把5個數位進行排序。
3、數位順序表,從右數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4、練習
(三)教學例5
1、課件逐一出示小方塊,讓學生數;最后所有的小方塊加在一起有多少個?
2、用計數器撥出這個數,并寫數和讀數。
3、說出這個數的組成。
活動3【練習】三、鞏固練習,知識考查
大考驗——尋找密碼
1、第一關【讀一讀,說一說】(課本第75頁第1題)
提示1:密碼是一個四位數,最高位是5。
2、第二關【撥一撥,數一數】
要求:同桌兩人比賽,看誰說得又快又準!
(1)十個十個地數,從1260開始往后數5個數
。ǎǎǎǎǎ
(2)一百一百地數,從3700開始往后數4個數
()()()()()
提示2:十位的數字是3的3倍。
3、第三關【聽一聽,寫一寫】
老師報數,你來寫。
1313 3258 4735 9999 10000
提示3:百位和個位的數字相同,它們的和是4。
密碼門打開,感受生活中的萬以內的數
活動4【練習】四、課堂小結,知識比賽
1、這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知識?
2、知識比賽(練習紙)
。1)從()邊數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三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2)5236是一個()位數,它的最高位是()位。
(3)由3個一,5個十,6個百和8個千組成的數是()。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6
教材簡析:正值春天來臨,此次實踐活動可以引發(fā)學生樹立春化太倉,美化自然的意識。教材以三個班中小朋友參加植樹的情境,通過出發(fā)時的交談以及植樹時的互相提問,呈現(xiàn)數學問題,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解答。由于提出的問題難易不同,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從中也可以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實踐活動中,發(fā)展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仔細觀察的習慣。教學重點是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教學難點是解決二班的植樹問題和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教學目標:
。薄⒃诨顒又,學生認真細致觀察場景圖,認真收集圖片呈現(xiàn)的有關信息、處理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運用乘除和有余數的處罰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病⒃趯嵺`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準備:多媒體、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春天,萬物復蘇,大自然多美。。ǔ鍪緢D片)
小朋友們去干什么?原來是3月12日植樹節(jié),他們一起去植樹。太倉近兩年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綠化美化太倉。有沒有發(fā)現(xiàn)太倉的樹木多起來了,太倉的綠地多起來了?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我們去植樹)
【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收集信息
。、學生仔細觀察場景圖,說一說看到了些什么?
2、學生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场⒛銣蕚湎冉鉀Q哪些問題?
【通過整體的觀察,使學生學會自主的收集信息、處理信息!
三、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解決班級種樹棵數
a、收集信息:三個小朋友一邊走一邊說,他們在說些什么呢?
學生讀一讀,說一說。
一班學生說:我們班領了4捆樹苗,每捆8棵。
二班學生說:我們班準備每7人一組,每組栽6棵。
三班學生說:我們班準備把樹苗栽成5行,每行6棵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7
設計說明
1.遵循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幫助學生建立除法概念。
除法的兩種現(xiàn)實情境模型一般被稱為等分和包含分,為了讓學生借助兩種不同的現(xiàn)實情境模型建立除法概念,本節(jié)課先通過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獲得平均分的直觀經驗;再通過說一說、填一填的活動,嘗試用數學語言描述平均分的過程;最后學習用除法算式表示,讓學生經歷“實際問題——平均分的活動(實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這一抽象過程,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體會除法的實際含義。
2.通過多種表征的轉換,滲透模型化思想。
本節(jié)課在學生認識了除法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結合例題探討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義,讓學生明確除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平均分的過程及結果,再讓學生用語言表述平均分的結果是如何用除法算式來表示的。通過從實踐操作到平均分的表述,再到算式所表示的含義,讓學生把平均分和除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xiàn)從動作表征到語言表征,再到符號表征的轉換,在滲透模型化思想的.同時,加深對除法含義的理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復習舊知。
(1)說一說什么叫平均分。
(2)舉例說明平均分的兩種情況。
2.課件出示教材13頁例4情境圖,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然后匯報結果。
第一種分法:一個一個地分,每盤分了3個。
第二種分法:先兩個兩個地分,再一個一個地分,每盤分了3個。
第三種分法:三個三個地分,每盤也分了3個。
(2)小結:無論怎樣分,結果都是一樣的,即每盤放3個竹筍。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語言表述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
(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里,每盤放3個)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引入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學習新知
1.引入除法,認識除法算式。
(1)引導學生探究:剛才我們通過平均分幫助熊貓解決了一個問題。這樣的問題能不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呢?
學生小組討論,探究表示方法。
(2)揭示課題:這樣的算式大家都沒有學習過,現(xiàn)在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這種新的運算——除法。(板書課題:除法)像這樣平均分的情況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表示。(板書算式:12÷4=3)
2.介紹除法算式的讀寫。
(1)介紹除號的寫法: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個新的運算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除號時,先畫一條橫線,再在橫線上下各點一個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同學們試著寫一下。(學生練習書寫除號)
(2)師指著除法算式介紹除法算式的讀法:12÷4=3讀作12除以4等于3。(學生練習讀除法算式)
(3)小結:只要是平均分的情況都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靈活應用平均分的基礎上,提問“能不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呢?”,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礎上學習除號的寫法和除法算式的讀法,同時讓學生明確平均分的情況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為學習例5做好準備。
3.探究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1)課件出示教材14頁例5情境圖,引導提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你們能幫熊貓分竹筍嗎?
學生動手分一分,然后匯報。
(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5盤)
(2)引導學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剛剛分竹筍的過程。(生列出算式并讀一讀:20÷4=5)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個數按照每幾個一份來分,看能分成幾份”的除法應用題,會寫單位名稱。
2、使學會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3、理解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tài)度
1、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兩個問題的內在聯(lián)系,理解數量之間的相依關系,受到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2、通過提供豐富的、現(xiàn)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感知生活與數學的緊密關系,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使學生養(yǎng)成愛動腦筋分析、解決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題意和數量關系,并能解決問題
教學具準備:情景圖、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在課間喜歡玩一些什么游戲?
[學生暢所欲言,交流各自在課間喜歡玩的一些游戲。當學生涉及到有關“平均分”的游戲時,老師要注意強調,引起學生注意,同時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師:昨天老師在操場上也看到了一些同學在做游戲,數了數,共有15人,(板書:15人做游戲。)我們看看他們在做什么游戲?(出示圖片:3組跳圓圈舞的同學,每組有5人。)看,他們玩得多快活呀!
二、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師:看著小朋友們玩游戲的情景,你能提出一個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嗎?講給你的同桌聽聽。
[給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在交流中體驗成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學生匯報,老師板書:
。1)平均分成3組,每組幾人?
。2)每組5人,可以分成幾組?
2.解決問題
師:你會用學過的.知識解決這兩個數學問題嗎?在練習本上試一試。
學生匯報,老師板書:
15÷3=5(人)15÷5=3(組)
師:要求平均每組有幾人,就要用15÷3來計算,能給大家講講為什么要這樣計算嗎?(學生講述理由)你能說出15÷3=5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嗎?
。▽W生如沒寫出單位名稱,教師要引導寫出)
用同樣的方法處理解決問題(2)。
3.補充條件,解決問題
師:如果又來了3個小朋友,(板書:又來了3個小朋友。)每組應有幾人?
學生匯報。
[教師要鼓勵學生放開思維,大膽探究,同時使學生熟悉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
三、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了一些生活中的問題。(板書:解決問題)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問題都難不住我們!
四、質疑問難:
師:今天學習的知識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學生提出問題并共同解決。教師也可補充提問:15人做游戲,可以平均分成4組嗎?為什么?如果又來了2人,怎么辦?讓學生思考。]
五、課堂練習:
第29頁“做一做”
1.請學生觀察情境圖后,用自己的語言講小刺猬運水果的事,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2.從圖中收集解決問題所需要的信息,獨立解決書中提出的問題。
3.鼓勵學生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問題,并解答。
[讓學生經歷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時獲得一些初步的提出用除法計算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活動經驗。]
(1)題:出示做風車圖,請學生說一說圖意。個風車,5個同學,平均每人做幾個?
列式計算:30÷5=6(個)
。2)題:請學生說圖意,列式計算
有18棵白菜,每筐裝6棵,可以裝幾筐?
(3)題:出示畫片圖
請學生說一說圖意,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再解答。
小結:小朋友今天我們學了哪些知識?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1、平均分成3組,每組幾人?
2、每組5人,可以分成幾組?
15÷3=5(人)15÷5=3(組)
18÷3=6(人)18÷6=3(組)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小組學習的能力。
2、學會運用平均分。
3、 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 讓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
5、初步認識 “平均分”
6、 引導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7、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義,方法。
三、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各種食物若干。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小禮物。老師要送給你們。請動手把糖果分給小組里的每一位同學,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組的糖果的數量不相同)
(2)、各小組動手操作
(3)、各小組匯報情況,教師板書。
(二)、觀察問題
(1)、請小朋友觀察各小組分的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觀察匯報。
(3)、從觀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組分的同樣多,你們能給這樣的分法取個合適的名稱嗎?
(4)、學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課題
(1)、小朋友取的名稱都很好,這些在數學上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寫下板書:平均分
(2)、小朋友再說說剛才哪些組是平均分,哪些組不是平均分。
(3)、剛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組你們有什么辦法使它平均分?
(4)、學生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發(fā)現(xiàn)平均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通過問題的引申幫助學生認識平均分。
(四)、學習平均分
1、 教學例2:把10個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樣分?
(1)、論分配方案。
(2)、各小組動手分一分。
(3)、學生匯報分法。
(4)、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應是多少根?(學生動手分一分)
3、 完成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讓學生圈一圈,并說出自己的分法。)
(設計意圖):體現(xiàn)分法的多樣化;開放題拓展知識,開拓學生思維。
(五)、應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練習三第2題。
(1)、肯定第二種分法是符合題義的分法。
(2)、引導學生觀察第3種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題意應該怎樣做?
(3)、學生交流討論匯報。
2、實踐活動:插花活動
3、列舉生活中平均分的實例。
(設計意圖):從多方面加深學生對平均分的認識;開放性的活動使學生多角度認識平均分,為以后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打下基礎。
六、教學結束: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獲?請同學們寫出來。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10
教學內容
練習六6~9。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38+6= 83+7= 6+35=
54+3= 30+26= 73+9=
9+27= 74+8= 34+30=
集體計算,選一兩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比一比,算一算。
5+32= 3+42= 35+3=
5+39= 9+42= 35+8=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比一比上、下兩題計算時有什么不同?5+32和5+39為什么一題得三十幾,另一題得四十幾?
3.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xù)上一節(jié)練習課。[板書:練習六(2)]
二、 練習。
1.練習六6。
1)先估算,說出每道題的得數是幾十多,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2)獨立計算并檢查估計的是不是合理。
2.練習六 7。
比一比誰先到河對岸,同桌同學互相學習,鼓勵學生算對,幫助小螞蟻過河,培養(yǎng)責任感。
3.練習六 8。
12題口算,要求學生在2.5分鐘內完成,集體交流,統(tǒng)計全對人數,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同學給予表揚,并指導學生分析錯題,指導學生改正錯題.
4.練習六 9。
1)出示第9題圖,弄清題意,提問:小牛、小白兔、小狗隊分別得了第幾名?
從圖中看,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分別可以得多少分?
2)想一想,怎樣才能知道哪個隊得分最多?是多少分?
3)學生計算三個隊的得分,再比較,集體交流時說說你是根據什么算得分的?誰最多?你是怎么想的?
4)指導學生集體作答。
三、作業(yè)布置。
《練習與測試》練習六(2)
第三課時作業(yè)設計
一、找出得數大于50的算式并在后面的方框中打“√”
30+22□ 46+5□ 37+6□
2+30□ 46+3□ 37+60□
二、在○內填上> 、<或=。
54+8○63 54+9○9+54
98+2○100 63+6○65+6
75+9○80 25+9○30+4
三、1.河里有38只鴨子,9只鵝,鵝和鴨一共多少只?
2.池塘里有一群青蛙,先游走8只,又游走27只,兩次一共游走多少只?
教學后記:以游戲形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強.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11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第97—98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具準備:教學用多媒體、實物投影儀、多功能投影儀、電腦軟件'折扇、紅領巾等。
學具準備:學生準備三角板、兩根硬紙條、一枚圖釘、紙片及帶有角的小物品。
教學設想:
角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材讓學生觀察實物(紅領巾、三角板等)來認識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角,用一張紙折成大小不同的角z用兩根硬紙條做成活動的角(拉成大小不同的角),最后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這里不給角下定義,只讓學生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邊和頂點。會從一個點畫一個角。根據教材和學生特點,教學時作如下設想:
1.從學坐熟悉的幾何圖形入手,引入課題。用多媒體制作成如下畫面:把學生已熟悉的正方形延長一組對邊成為長方形,在長方形中引一對角線,去掉對角線上面的相鄰兩邊成為三角形,把三角形的一條邊去摔成為一個角。上課開始,教師邊播放畫面邊讓學生說出各個圖形的名稱,播出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都是學生熟知的圖形,學生可順利回答出來,當畫面上出現(xiàn)角時,學生會感到困惑。此時,教師點破課題,學生會對學習的知識產生興趣和期盼。
2."放"手讓學生"做"數學。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放飛手讓學生在操作中學數學。"從實物中觀察角"的教學活動教師引導學生指出紅領巾、三角板上的角,之后,學生以組為單位從實物中找角,也可從自己見到的實'物中找角。"折角"活動直接放手讓學生折出各式各樣的大小不同的角。"做活動角"時,給學生硬紙條和圖釘,學生怎么做都可以。畫角時,放手讓學生畫,畫的不好時,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畫好。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只在關鍵處或學生探究有較大困難時給予必要指導。使學生在眼看、耳聽、手動、腦想、口說中學習知識,發(fā)展思維。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人
投影畫面依次變形顯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逐一讓學生回答各是什么圖形。
投影畫面由三角形變形為角的圖形。師:認識這個圖形嗎?這樣的圖形就是今天我們要e學習的一種新的圖形—一—角(師邊說邊板書課題中的"角")。
二、認識實物中的角
。ㄒ唬⿵膶嵨镏姓医
教師出示紅領巾后提問:
1.這是什么,是什么形狀的`?
2.紅領巾上有角嗎,有幾個角?
指名一學生把三個角指給學生看一看。
教師出示三角板教具,提問,三角板上有幾個角?
讓學生舉起各自手中的三角板,各自指出三個角。
教師示范,讓學生跟隨教師用手比劃三角板上的三個角〈從頂點出發(fā),分別沿角的兩邊比劃)。
師:在我們生活中,除了紅領巾、三角板上有角外,在許多物體上還有角。下面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從各自帶來的學具中找出角,也可以說一說自己見到的有角的物品。比比哪個組找得最多最準確。
學生"找角"活動(約2分鐘),教師巡回指導。各組自選組長,向全班學生匯報自己組找到的角,說不全的由其他同學補充。(強調正確比劃出物品上的角)教師及時作出評判。教師打開一把折扇,用手比劃出兩個扇柄所形成的角。
問:這兒是角嗎?
教師再用手比劃到一個扇柄與紙扇上沿的連接處,問:這兒是不是角呢?(多數學生會回答是角)
師:這不是角。為什么呢?待我們知道了角的基本知識后,大家就會明白了。(教師邊說邊完整課題"角的初步認識"的板書)
(二)用紙片折出角。
師:剛才,同學們從實物中找到了許許多多的角,老師給你一張紙,你能折出一個角嗎?下面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比一比,看誰折的好。
學生"折角"活動〈約2分鐘)。(教師巡回查看折角情況。提醒學生每組同學折的角不要一般大)
指名一生用手在自己折的角上比劃出角(強調從一點出發(fā)分別措兩邊比劃)同桌二人互相比劃出角。
師:(教師一手持一折出的紅色"銳角")教師看到各組同學折出了各種各樣的角,有這樣的嗎?舉起來讓同學看看。
師:(教師另一手持一折出的黃色"直角")有這樣的嗎?舉起來給同學們看看。
教師將兩個折的角重疊,讓學生比較大小,然后將紅角"銳角"貼在黑板上。手中留下黃色"直角"。折出這樣的角沒有?舉起來讓同學們看看。
教師將兩個折的角重疊,讓學生再比較大小,依次將黃包"直角"和綠色"鈍角"貼在黑板上。(貼的三個角位于課題下面,在一條直線上)
師:你們看這三個角同樣大嗎?角是有大有小的角不只有大有小,它還有更有趣的特點。請同學們用自己折出的角,象這樣(教師示范用角的"頂點"刺刺手心)感覺一下,然后說出自己的感覺。
學生"感覺"活動,然后分別說出自己的感覺(約1分鐘)
師:很扎手,扎得很疼,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角的這個地方("頂點")是尖尖的(教師持一折出的角,用手比劃著兩條"邊")請同學再看一看、摸一摸這邊和這邊是怎樣的?很平、很光滑說明了什么?說明這兩邊都是直直的。
小結:我們折出的角,(教師比劃折出的角)這個地方("頂點")是尖尖的,這兩邊("邊")是直直的。
(三)做活動的角。
師:同學們能用一張紙折出一個角,而且知道角是尖尖的你們能用兩根硬紙條和一個圖釘做一個角嗎?下面,自己動手做一做。
"做活動的角"活動約2分鐘。教師巡視。
師:同桌兩人比一比,看誰的角大誰的角小。
同桌兩人比角的大小。
教師讓最前面的兩個同學起立舉起自己做的角,讓其兩人比較角的大小。
教師與另一個同學比較角的大小。教師不斷變化活動角的大小,讓學生也變動自己的活動角,使其比老師的角大一些或小一些。
師:想一想,要想讓角大一點,應該怎么辦,讓角小一點呢?
引導歸納出:把紙條叉開的大一點,角就大把紙條叉開的小一點,角就小。紙條叉開的越大,角就越大;紙條叉開的越小,角就越小。
三、認識數學中學習的角
。ㄒ唬┱J識角的幾何圖形。
師:我們前面看到的、折出的、制作的角都是實物中的角。在數學中學習的角是怎樣的呢?
師:(投影顯示活動角到角的抽象過程,隨投影的變化教師說)請看這個活動角。我們用這個點來代替圖釘,用一條直直的線來代替這根紙條,用另一條直直的線代替這根紙條,F(xiàn)在我們把紙條去掉,看,這個圖形是什么?前老師已經告訴大家了,這就是咱們數學中學習的角。再看,這個點叫角的頂點(出示"頂點"二字),這條直的線叫角的(出示"邊"字),這一條直直的線是角的另一條邊(出示"邊"字)。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三個角(銳角、直角、鈍角),邊畫邊問學生s這樣的圖形是不是角讓三名學生依次到黑板前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強調從頂點開始,分別沿角的兩邊比劃)。
引導學生歸納,教師板書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小結: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以后,我們只要?吹接幸粋頂點兩條邊的圖形。就能認定這個圖形角。
(二)判斷角。
師:一群動物小朋友畫了一些圖形,它們要請同學們評判一下,它們畫的是不是角。同學們評判后要說出為什么。依次投影出示含有下列圖形的畫面。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在初步掌握乘法意義的基礎上,通過直觀知道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及意義。
(2)熟記5的乘法口訣,并會應用口訣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遷移類推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2)引導學生找到口訣規(guī)律,尋找的記憶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并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經歷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
教學難點:
熟記5的乘法口訣,能用5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小黑板、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 復習鋪墊
1、 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有關乘法的知識,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大家。你們有信心嗎?
2、 出示小黑板:
把下面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4+4+4+4+4+4 8+8+8+8+8+8+8 6+6+6
3、大家掌握的很好,但要算出結果卻很麻煩,不過老師能很快算出結果,大家信不信,試試看!玩游戲,同學們說出一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算式,老師能在一秒鐘之內說出結果,來,神不神,其實老師用的是一個法寶,(神秘的)乘法口訣,板書,在我們的祖先又稱為“九九歌”
二、探究新知。
1、引導編口訣。
一只手有幾個手指?也就是求幾個5是多少?怎樣列式?
板書:1個5 1×5=5 5×1=5
如果編口訣就是“一五得五”
兩只手有幾個手指?也就是求幾個5是多少?師生一起列式、編口訣。
2、嘗試編口訣。
3只手有幾個手指?4只手呢?5只手呢?
(1) 讓學生試著列出乘法算式,并編出口訣。
(2) 小組交流。
(3) 匯報:3個5 5×3=15 , 3×5=15 三五十五
4個5 5×4=20 , 4×5=20 四五二十
5個5 5×5=25 五五二十五
3、記口訣。
(1)齊讀口訣。
(2)找規(guī)律記口訣。
(3)對口令記口訣,打亂順序記。
(4)讀歌謠 ,記口訣。男女生齊背,個人背。
三、拓展應用。
1、我能行(練習十第3題)
一五( )二五( )
三五( )四五( )
五五( )
2、你一定會 (一句口訣說兩個算式)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 五五二十五
3、(練習十第4題)
4、想一想
5×1=( ) 5×2=( )
口訣( ) 口訣( )
5×3=( ) 5×4=( )
口訣( ) 口訣( )
5、課本第51頁的“做一做’.
6、做練習十第8題。
7、提高題。(出示課件)想一想:分針走1大格代表幾分鐘?走2大格代表幾分鐘, 走3大格……能用上5的乘法口訣嗎?
四、歸納總結。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有什么說獲。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13
教學目標:
1、 能根據方向與距離確定兩地的相對位置,描述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具體路線。
2、 能正確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地說出來去某個地方所走的路線,能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進行學習。
3、 養(yǎng)成尊敬老人的傳統(tǒng)美德。
教學重點:學會看簡單地圖上的路線圖。
教學難點:
能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具體路線。
教學設計:
(一)、情境創(chuàng)設:
師:首先請大家唱首歌:《讓座》。
師:剛才我們唱的這首歌講的是什么:叔叔給我們讓座我們可以說是愛護兒童也就是愛幼的行為。那我們給婆婆讓座是什么行為呢? 預設 (生:尊敬老人。)
師:對!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那我問問大家:重陽節(jié)這天, 小紅、小明和小剛三個好朋友約好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板書:看望老人)但三個小伙伴不認識路,他們手中只有一副地圖,這可難住了三個小伙伴。大家能幫幫他們嗎?老師把三個小伙伴去敬老院的路線圖帶來了。(課件出示主題圖)看看你能從圖中看懂什么?
。ǘ、探索新知:
1、觀察路線圖,學會從中獲取信息。
說一說,在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你知道圖上的符號表示什么意思?那些數又表示什么?圖中的每一小段表示什么呢?
2、解決問題:
小紅現(xiàn)在要去敬老院,她應該怎樣走?敬老院與郵局都在小紅家的西邊,怎么區(qū)分敬老院與郵局的不同位置呢?你能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嗎?
請你說一說小明怎樣走才能到敬老院?小剛呢?
、
請你思考后與你的同桌說一說“三個小朋友分別從自己家出發(fā),怎樣走才能到敬老院?”
出示課本第62面的“填一填”:三個小朋友分別從自己家出發(fā)。
小紅向( )走( )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到敬老院;
小剛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到敬老院。
②學生看圖試著完成,再小組交流,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填。
、奂w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答案演示課件,驗證結果、加深印象
你知道誰家離敬老院最近?誰家離敬老院最遠?為什么?
如果三個小朋友看望老人后,他們怎么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三個小伙伴回到家后各自去做自己的事。小剛要去郵局,小紅和小明要去書店,他們又應該怎樣走呢?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三)、鞏固練習:
1、幫三個小伙伴解決了問題,現(xiàn)在我們再幫城建局的叔叔們一個忙好嗎?
在商場的東面 60米的地方建一個游樂場,請用三角符號標出她的位置。在商場的西面20米的地方建一個停車場,請用圓形標出它的位置。如果你是設計師,你還想建什么?建在什么地方?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
2、有一天,三個小動物聽說一個地方藏有寶貝,它們決定去尋寶,誰能說一說它們的尋寶路線,并算一算誰家離的最近?(參看課本的尋寶圖)
3、小兔送信:
小兔要給4只小動物送信,你能說說它的送信線路嗎?(學生獨立思考,并在書上標出自己設計的路線,借助實物投影儀,讓學生展示結果邊說自己設計的路線,邊用彩筆演示過程)
送完信后小兔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
小兔送信有幾條路線?走哪條最近?
4、剛才你們在路線圖中能夠很好的分辨東南西北,那請你看一看現(xiàn)在你所在的教室,你能告訴我哪是東、南、西、北、嗎?(復習教室中的方向)
①你能說一說,從你的座位,怎樣走可以走出教室?(同桌互相說一說,然后學生邊說邊演示)
②從教室出發(fā),怎樣走可以走到辦公室?
。ㄋ模、課后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自己在本節(jié)課的表現(xiàn)怎么樣?你還想說些什么?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14
單元教材分析:
數學不僅是人們生活和勞動必不可少的工具,通過學習數學還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后面學習概率統(tǒng)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fā)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傳統(tǒng)的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這部分內容,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是本冊教材新增的內容之一,教材試圖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xiàn)出來,并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重在向學生滲透這些數學方法,并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單元內容結構如下:簡單的排列——最簡單的推理——簡單的推理
單元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 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1、 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 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單元課時安排:2課時左右
第一課時 數學廣角(一)
教學內容:
課本P9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找出最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幣。實物、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我們一起來上一節(jié)數學活動課,你們喜歡嗎?
出示課題:數學活動
2、我們先來做一個拼圖游戲:小朋友每人的桌子上有三張圖,請你任選兩張拼一拼看看是什么?先和同桌說一說。
3、交流反饋。用不同的圖可以拼出不一樣的效果,如果老師給你數字卡片,你能拼出什么數呢?
二、動手操作,探索規(guī)律
1、 用1和2兩張卡片擺數。
(1)自己動手擺一擺,看一看誰最愛動腦筋,誰的小手最巧。
。2)獨立動手擺,然后在班內說一說自己用這兩張卡片擺了那些數。展示大家看。
2、用、1、2、3三張卡片擺數。
教師激勵學生動腦擺一擺:從數字卡片中任選兩張卡片,你能組成什么數?可以與小組同學討論,并把結果記錄下來。
學生拿出卡片,自己動手擺一擺。
引導學動腦,找規(guī)律去擺,我們比一比誰擺的數朵而不重復。
3、學生擺完后,小組交流,組長把成員擺的數記下來,并總結擺數的方法。
4、小組匯報。師生總結,指明學生說一說。
三、小組合作,鞏固發(fā)展
(1)三人做握手的游戲。每兩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幾次。
(2)小組匯報,三人到臺上有規(guī)律的握手,得出結論。(3次)
2、師:我這由三本練習本賣5角錢可以怎樣付錢。請同學們拿出你的人民幣,動手試一試。誰想來賣?
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到臺上來賣。
板書學生的方法。
3、衣服搭配
出示兩件不同的上衣和兩條不同的褲子圖:請看這里有幾種搭配方式?試一試。
交流反饋。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玩的有趣嗎?說說你學會了什么?
教學反思:
激趣導入,讓學生在游戲中產生興趣,在活動中找到啟示。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在操作活動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學習中應用。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用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不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課本P100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2、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具學具:
動物圖片、語文、數學、自然等教科書。
教學過程:
一、游戲一:
故事導入:森林王國要舉行運動會,入場時要組織一個花束隊,雞大嬸讓藍貓和非非準備一束花,雞大嬸說:“他們拿的分別是紅花和藍花!彼{貓說:“我拿的不是紅花。”雞大嬸說:“請同學們猜一猜,藍貓和非非分別拿的是什么花?”
今天有許多這樣的問題等著同學們去猜,大家要比一比誰最愛動腦筋。
二、游戲二:
。1)出示例2的第一組圖讓學生注意觀察。
讓學生猜一猜他們拿的是什么書?
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小組活動
4人一組,兩名同學分別拿語文數和數學書,其中一名同學說:“我拿的不是什么書!绷硗鈨擅瑢W比賽看誰猜得快。交換進行。
。3)、同桌活動。
拿出準備好的動物卡,又一名同學操作,左(右)手拿的是(不是)什么,另一名學生猜,交換進行。
三、游戲三:
1、找三名同學配合,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根據例題做一做,讓學生猜一猜,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小組活動
A、師 :把猜一猜的游戲規(guī)則說一說。4人一組輪流進行,每人至少猜一次。
B、進行活動。教師不做任何規(guī)定,讓學生撇開思維,自己去猜。
C、小組交流,向全班匯報活動過程。
3、觀察比較例3和例2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4、 鞏固練習:師生一起做游戲。
五、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上得真愉快,你們在游戲中都學會了什么?
教學反思:
故事導入新課等于抓住了兒童的天性,激起了他們玩的樂趣和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多種游戲活動,既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活動,一起在活動中探索新知。放手讓學生隨意玩,鼓勵他們玩出新意,教師捕捉創(chuàng)新的火花,培養(yǎng)他們的求異思維。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15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觀察、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3、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含有兩級運算(沒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和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板書課題:5.混合運算)
二、復習舊知。
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看大屏幕(課件),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兩道題的運算順序。
。▽W生回答)
哪位同學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們的運算順序?
。▽W生回答)
誰能用自己的理解形象的說一說它們的運算順序?
。▽W生回答)
看來同學們對上節(jié)課的知識掌握的很扎實,理解的很透徹。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其實,數學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只要你們留心觀察、認真思考,就能從舊知識中發(fā)現(xiàn)并學到許多新知識,不信,你們看這道題(板書:7+4×3),觀察一下,與上兩道題有什么不同?
。▽W生回答)
1)做一做
那么,當他們遇到一起的時候,你們應該怎么辦呢?請同學們拿出本子試著做一做。
2)讀一讀
同學們想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嗎?(想)請打開書48頁,對照48頁的脫式計算,看一看自己做的對不對。做對的同學就在旁邊為自己畫上一個大大的笑臉,以示鼓勵。做錯的同學,認真觀察,找到自己錯誤的原因,并在旁邊改正過來。
。▽W生獨立看書并更正)
3)說一說
。ㄕ堊鲥e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并更正:請做對的`同學說說正確
的計算順序)
4)做一做
我們知道了當加和乘遇到一起時,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那么,當減法和除法遇到一起的時候呢?請同學們再試著做一做這道題。(課件顯示:15-10÷5)
(學生試做)
5)說一說
。ㄕ堊鲥e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并更正:請做對的同學說說正確的計算順序)
6)議一議
同學們知道了當乘加在一起時,先算乘后算加;當減除在一起時先算除后算減,那么這些算式你們知道他們的運算順序嗎?
(課件顯示10道不同級的混合運算算式,請同學們說運算順序)
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組算式的運算順序,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討論)
誰愿意把你的發(fā)現(xiàn)與同學們分享?
。▽W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7)讀一讀
我們打開書,看看書上是怎么寫的?
(學生自讀兩遍,齊讀兩遍)
8)講一講
現(xiàn)在,誰能告訴老師,我們下次再遇到這樣的算式,該怎么計算?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板書: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加法),那么,我們再來看這道題,先算什么?(4×3=12),再算(7+12=19)(同時提醒注意事項)
9)練一練
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學會了)老師現(xiàn)在要考一考你們,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挑戰(zhàn)嗎?(課件顯示)
四、總結提升
同學們,數學是一門很神奇的學科,你們看(課件顯示)我們把昨天學的知識稍微變動一下,就成為了我們今天所學的新知識 ,如果老師把今天學習的知識再添加一個小括號,它的計算順序又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你們說,神不神奇?(神奇)其實,數學還有許許多多的奧秘正等待著你們去研究和探索呢?加油吧!同學們。老師期待你們更精彩的表現(xiàn)。下課!
板書設計:
5.混合運算
7+4×3 先算乘、除法
=7+12 后算加、減法
=19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比教案11-22
小學數學的教案07-02
小學數學數學教案01-07
小學數學數學教案【經典】03-05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案04-04
小學二年級數學的教案05-21
二年級數學小學教案05-31
小學教案二年級數學05-25
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5-16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