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湘美版湖南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美術《壺趣》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湘美版湖南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美術《壺趣》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運用盤泥條的方法制作壺,提高其泥塑技能和立體造型能力。
2、教師使學生了解壺的歷史文化及造型特點,感受中國傳統(tǒng)壺文化的精髓。
重點:學習用盤泥條的方式制作壺。
難點:壺的造型和連接地方的粘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展示自己制作的壺向學生展示。
二、分析結構掌握壺形
1、課件展示多張壺的實物圖片。
2、學生討論:茶壺有哪幾部分組成?每一部分分別是什么形狀?
3、教師歸納總結:一般壺簡單分為嘴、把、蓋、身筒、底,每部分可長可短、可方可圓、可曲可直、可以是規(guī)則幾何形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實物造型,但嘴、把、蓋一般是高度位置持平的,都具備“雅”、“樸”、“簡”的特點。
三、嘗試體驗探討研究
1、參觀了解制壺的各種方法和各道工序。(課件展示)
2、師生合作總結制作方法和步驟:
。1)壓泥板,做壺底,要求平整;
。2)搓泥條,盤壺身,內收內盤,外開外盤;
。3)圍泥板,做壺嘴,身筒穿個口子;
(4)制泥條,做壺把,連接需牢固;
。5)捏泥塊,做壺蓋,大小要合適;
。6)裝飾整理,可粘貼泥塊,可雕刻,也可糊平外表。
四、設計構思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指導學生設計壺形草圖,要求美觀大方,比例協(xié)調,裝飾簡潔美觀。
2、兩人為一組,分工有合作制作一把茶壺。教師巡回指導。
五、觀摩交流互相評析
1、學生互評
2、教師點評
六、課后拓展作業(yè)布置
1、傾聽專家分析紫砂壺的歷史、工藝、造型、材質、功能。
2、將作品上釉燒制,教師統(tǒng)一收藏、展覽。
六、教學反思
【湘美版湖南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美術《壺趣》教案】相關文章:
湘美版小學美術教案03-20
湘版小學美術教案06-21
湘版小學美術教案12-02
湘版美術教案01-21
湘版小學美術教案優(yōu)秀11-15
湘版小學美術教案5篇12-02
湘版小學美術教案(5篇)12-03
湘版小學美術教案4篇01-05
湘版小學美術教案(4篇)01-05
湘版小學美術說課稿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