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數學一年級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數學一年級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數學一年級教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單項式及單項式系數、次數的概念;能準確迅速地確定一個單項式的系數和次數;會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1.在經歷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的過程中,發(fā)展符號感;
2. 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知識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通過豐富多彩的現實情景,讓學生經歷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在解決問題中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長“用數學”的信心.
2.通過用含字母的式子描述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認識到它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數學工具之一。
教學重、難點:
重點:單項式及單項式系數、次數的概念。
難點:單項式次數的概念;單項式的書寫格式及注意點。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式
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學生自主探究現實情景中用字母表示數的問題,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找出材料中個體的共同點,教師引導學生共同抽象、概括單項式及相關的概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一張奔馳在青藏鐵路線上的列車照片,并配上歌曲《天路》,邊欣賞邊向學生介紹青藏鐵路所創(chuàng)造的歷史之最。
情境問題:
青藏鐵路西線上,在格爾木到拉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凍土地段。列車在凍土地段的行駛速度是100千米/時,在非凍土地段的行駛速度可以達到120千米/時,請根據這些數據回答:列車在凍土地段行駛時,2小時能行駛多少千米?3小時呢?t小時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青藏鐵路的偉大成就,激發(fā)
愛國主義情感,得到一次情感教育。
解:根據路程、速度、時間之間的關系:路程=速度×時間
2小時行駛的路程是:100×2=200(千米)
3小時行駛的路程是:100×3=300(千米)
t小時行駛的路程是:100×t=100t(千米)
注意: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若出現乘號,通常將乘號寫作“ · ”或省略不寫。
如:100×a可以寫成100a或100a。
代數式:用基本的運算符號(運算包括加、減、乘除、乘方等)把數和表示數的字母連接起來的式子。
代數式可以簡明地表示數量和數量的關系,本節(jié)我們就來學習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類代數式整式。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數學經驗:路程=速度×時間出發(fā),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讓學生歷一個從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認識過程,發(fā)展學生的認知觀念。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探究
思考:用含字母的式子填空(獨立完成),并觀察列出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特點(小組可交流討論)。
1、邊長為a的正方體的表面積是__,體積是__.
2、鉛筆的單價是x元,圓珠筆的單價是鉛筆的2.5倍,則圓珠筆的單價是___元。
3、一輛汽車的速度是v千米∕小時,它t小時行駛的路程為__千米。
4、數n的相反數是__。
解:(1)6a2、 a3 (2)2.5x (3) vt (4)-n
思考: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6a 2=6·a·a a3=a·a·a 2.5x=2.5·x vt=v·t -n=-1·n
單項式:數與字母、字母與字母的乘積。
注意:單獨的一個數或字母也是單項式。
設計意圖:從熟悉的實際背景出發(fā),充分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發(fā)現、自己描述,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獲得數學猜想和數學經驗,滿足學生的'表現欲和探究欲,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火眼金睛
下列各代數式中哪些是單項式哪些不是?
(1)a (2) 0 (3) a2
(4) 6a (5)
(6)
(7)3a+2b (8)xy2
設計意圖:加強學生對不同形式的單項式的直觀認識。
解剖單項式
系數:單項式中的數字因數。
如:-3x的系數是 ,-ab的系數是 , 的系數是 。
次數:一個單項式中的所有字母的指數的和。
如:-3x的次數是 ,ab的次數是 。
小試身手
單項式 2a 2 -1.2h xy2 -t2 -32x2y
系數
次數
設計意圖:了解學生對單項式系數、次數的概念是否理解,找出存在的問題,從而進一步鞏固概念。
單項式的注意點:
(1)數與字母相乘時,數應寫在字母的___,且乘號可_________;
(2)帶分數作為系數時,應改寫成_______的形式;
(3)式子中若出現相除時,應把除號寫成____的形式;
(4)把“1”或“-1”作為項的系數時,“1”可以__不寫。
行家看門道
①1x ②-1x
、踑×3 ④a÷2
、 ⑥m的系數為1,次數為0
、 的系數為2,次數為2
設計意圖:單項式的書寫和表示有其特有的格式和注意點,通過以上兩個題目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注意點。
三、例題講解,鞏固新知
例1:用單項式填空,并指出它們的系數和次數:
(1)每包書有12冊,n包書有 冊;
(2)底邊長為a,高為h的三角形的面積 ;
(3)一個長方體的長和寬都是a,高是h,它的體積是 ;
(4)一臺電視機原價a元,現按原價的9折出售,這臺電視機現在的售價
為 元;
(5)一個長方形的長0.9,寬是a,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 .
解:(1)12n,它的系數是12,次數是1
(2) ,它的系數是 , 次數是2;
(3)a2h,它的系數是1,次數是3;
(4)0.9a,它的系數是0.9,次數是1;
(5)0.9a,它的系數是0.9,次數是1。
設計意圖:學生能用單項式表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并進一步鞏固單項式的系數、次數的概念。
試一試
你還能賦予0.9a一個含義嗎?
設計意圖:同一個式子可以表示不同的含義,通過這個例子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式子更具有一般性,而且發(fā)散學生思維。
大膽嘗試
寫出一個單項式,使它的系數是2,次數是3.
設計意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體驗,為不同程度的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拓展提高
嘗試應用
用單項式填空,并指出它們的系數和次數:
(1)全校學生總數是x,其中女生占總數48%,則女生人數是 ,男生人數是 ;
(2)一輛長途汽車從楊柳村出發(fā),3小時后到達相距s千米的溪河鎮(zhèn),這輛長途汽車的平均速度是 ;
(3)產量由m千克增長10%,就達到 千克;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單項式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掌握單項式及單項式系數、次數的概念。
能力提升
1、已知-xay是關于x、y的三次單項式,那么a= ,b= .
2、若-ax2yb+1是關于x、y的五次單項式,且系數為-3,則a= ,b= .
設計意圖:照顧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生思維,讓學生體會跳一跳、摘桃子的樂趣。
五、小結:
本節(jié)課你感受到了嗎?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本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你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1、單項式的概念: 數與字母、字母與字母的乘積。
2、單項式的系數、次數的概念。
系數:單項中的數字因數;
次數:單項中所有字母的指數和。
3、會用單項式表示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注意列式時式子要規(guī)范書寫。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和反思,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激勵學生,使學生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進步,不斷積累數學活動經驗,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結束寄語
悟性的高低取決于有無悟“心”,其實,人與人的差別就在于你是否去思考,去發(fā)現!
設計意圖:這是對學生的激勵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期盼,可以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六、板書設計
2.1 整式
單項式概念 探究 例1 多
單項式的系數概念 觀察交流 嘗試應用 媒
單項式的次數概念 能力提升 體
七、作業(yè):
1.作業(yè)本(必做)。
2. 請下面圖片設計一個故事情境,要求其中包含的數量關系能夠用單項式表示,并且指出它們的系數和次數(選做)。
設計意圖:布置分層作業(yè),既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讓學生自行編題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改變一味由教師出題的形式,活躍學生思維,使學生能夠透徹理解知識,同時培養(yǎng)同學之間的競爭意識。
八、設計理念:
本節(jié)課是研究整式的起始課,它是進一步學習多項式的基礎,因此對單項式有關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將直接影響到后續(xù)學習。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要加強直觀性,即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感知材料,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認識概念,同時也要注重分析,亦即在剖析單項式結構時,借助反例練習,抓住概念易混淆處和判斷易出錯處,強化認識,幫助學生理解單項式系數、次數,為進一步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針對七年級學生學習熱情高,但觀察、分析、認識問題能力較弱的特點,教學時將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以啟發(fā)引導為主,同時輔之以討論、練習、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并逐步培養(yǎng)起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為進一步學習同類項打下堅實的基礎。
初中數學一年級教案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實際問題。
2.在學具的操作中,能正確列式并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同學們的合作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通過了解廢塑料的危害,小組自主討論交流,理解“比多比少”的問題,在學具操作中,會正確列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激疑
師: 同學們,你們知道廢品的危害嗎?你能看圖說說圖意嗎?
出示“回收廢品”情境圖。
二、互動解疑
1.讓學生說一說廢品的'危害與回收利用。
從圖中三名學生收集的廢塑料的數量,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這些問題你能不能解決呢?
2.讓學生小組討論,探究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做的都不錯,誰能給大家說說嗎?
你提出的什么問題?你是如何解決的?
三、啟思導疑
1.你能擺一擺小青收集的塑料袋個數嗎?列式子計算。
讓學生在擺小棒過程中,知道是與哪個數進行比較,然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最后把操作活動用算式記錄下來。
2.看圖擺一擺,算一算。
四、實踐應用
1.算一算。
小紅折了42只幸運星,小英比小紅多折了6只,小英折了多少只?
2.在給希望小學捐書時,一(1)班捐了42本書,一(2)班再捐12本就和一(1)班同樣多,一(2)班捐了多少本書?
3.計算。
42+34 34+5 56-21 40+25 65-2 78-60 6+32 59-4 24+17
4.看圖提問題,并寫出算式和答案。
(1)大象:我比小鹿高14厘米。
(2)小鹿:我的身高是65厘米。
(3)小兔:我比小鹿矮11厘米。
(4)熊貓:我再長4厘米就和小鹿一樣高了。
五、總結評價
我們請兩位同學把今天所學的知識講給大家聽,誰愿意試一試?
初中數學一年級教案3
教學內容:
教材第94頁例1、“練一練”練習二十—第1—4題數學教案-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學會用方程解答數量關系稍復雜的求兩個數的(和倍、差倍)應用題能正確說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學會用檢驗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條件來檢驗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提高學生列方程解應用題和檢驗的能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果園里有梨樹42棵桃樹的棵數是梨樹的3倍梨樹和桃樹一共有多少棵(板演)
2、根據下列句子說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楊樹和柳樹一共120棵楊樹比柳樹多120棵楊樹比柳樹少120棵
3、出示線段圖:梨樹:
如果梨樹的棵樹用x表示桃樹的棵數怎樣表示
4、出示條件:母雞的只數是公雞的5倍
根據這個條件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公雞的只數用x表示那么母雞的.只數可以怎樣來表示
5、在括號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練習二十一第1題)6、交流:板演你是根據怎樣的數量關系來解答的
7、導入:在四年級時我們學習了列方程解應用題誰來說一說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是怎樣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出示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果園里梨樹和桃樹一共有168棵桃樹的棵數是梨樹的3倍梨樹和桃樹各有多少棵
(1)齊讀
(2)這道題已知什么條件要求什么問題邊問邊畫出線段圖桃樹的棵數是梨樹的3倍把個數量看做一份用線段圖來表示我們先畫梨樹桃樹的棵數有這樣的幾份還告訴我們什么條件這道題的問題
(3)“梨樹和桃樹各有多少棵”意思
這道題要求的數量有兩個你認為用什么方法做比較簡便
(4)下面我們就以小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這道題用方程來做學生討論
(5)交流
(6)通過討論和同學們的交流你們會解這道題了請做在自己的作業(yè)本上
(7)方程解好了下面要做什么了你準備怎樣檢驗(把問題作為已知數進行檢驗)生說師板書齊答
2、教學想一想
現在我們把第一個條件改一下變成“果園里的桃樹比梨樹多84棵”你能列方程解答(出示改編題)一生板演其余齊練
集體訂正提問:設未知數時你是怎樣想的你是根據什么來列方程的
3、請同學們比較這兩道題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為什么會不同因此你認為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4、小結
從剛才的兩道題可以看出如果兩個數量有倍數關系就可以把1份的數看做x幾份的數就是幾x;把兩部分相加就是它們的和兩部分相減就是它們的差我們可以根據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來解答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校對:你是根據個條件說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的
2、只列式不計算一個自然保護區(qū)天鵝的只數是丹頂鶴的2.2倍
(1)已知天鵝和丹頂鶴一共有96只天鵝和丹頂鶴各有多少只
(2)已知天鵝的只數比丹頂鶴多36只天鵝和丹頂鶴各有多少只
3、選擇正確的解法
明明家雞的只數是鴨的3倍雞和鴨一共56只雞和鴨各有多少只
(1)解:設雞和鴨各有x只x+3x=56
(2)解:設雞有x只鴨有3x只x+3x=56(3)解:設鴨有x只雞有3x只x+3x=56
商店里蘋果的重量是梨的3.6倍蘋果比梨多26千克蘋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
(1)解:設梨有x千克蘋果有3.6x千克3.6xx=26
(2)解:設梨有x千克蘋果有3.6x千克3.6x+x=26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感覺到今天學的應用題有什么特點那你有些收獲呢還有什么疑問
老師有個疑問想請你們幫我解決:為什么今天學的應用題用方程來做比較好而復習題用算術方法做比較好呢說明同學們掌握得不錯
五、作業(yè):
練習二十一/2—5
初中數學一年級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理解的意義,掌握的三要素;
2.使學生學會由上的已知點說出它所表示的數,能將有理數用上的點表示出來;
3.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正確掌握畫法和用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難點:正確理解有理數與上點的.對應關系.
課堂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從學生原有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1.小學里曾用“射線”上的點來表示數,你能在射線上表示出1和2嗎?
2.用“射線”能不能表示有理數?為什么?
3.你認為把“射線”做怎樣的改動,才能用來表示有理數呢?
待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這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
二、講授新課
讓學生觀察掛圖——放大的溫度計,同時教師給予語言指導:利用溫度計可以測量溫度,在溫度計上有刻度,刻度上標有讀數,根據溫度計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讀出不同的數,從而得到所測的溫度.在0上10個刻度,表示10℃;在0下5個刻度,表示-5℃.
與溫度計類似,我們也可以在一條直線上畫出刻度,標上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零.具體方法如下(邊說邊畫):
1.畫一條水平的直線,在這條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為原點(通常取適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數,也可偏向左邊)用這點表示0(相當于溫度計上的0℃);
2.規(guī)定直線上從原點向右為正方向(箭頭所指的方向),那么從原點向左為負方向(相當于溫度計上0℃以上為正,0℃以下為負);
3.選取適當的長度作為單位長度,在直線上,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長度單位取一點,依次表示為1,2,3,…從原點向左,每隔一個長度單位取一點,依次表示為-1,-2,-3,…
提問:我們能不能用這條直線表示任何有理數?(可列舉幾個數)
在此基礎上,給出的定義,即規(guī)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
進而提問學生:在上,已知一點P表示數-5,如果上的原點不選在原來位置,而改選在另一位置,那么P對應的數是否還是-5?如果單位長度改變呢?如果直線的正方向改變呢?
通過上述提問,向學生指出: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缺一不可.
三、運用舉例 變式練習
例1 畫一個,并在上畫出表示下列各數的點:
例2 指出上A,B,C,D,E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
課堂練習
示出來.
2.說出下面上A,B,C,D,O,M各點表示什么數?
最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正有理數可用原點右邊的點表示,負有理數可用原點左邊的點表示,零用原點表示.
四、小結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后指出: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工具,它使數和直線上的點建立了對應關系,它揭示了數和形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為我們研究問題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節(jié)課要求同學們能掌握的三要素,正確地畫出,在此還要提醒同學們,所有的有理數都可用上的點來表示,但是反過來不成立,即上的點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數,至于上的哪些點不能表示有理數,這個問題以后再研究.
五、作業(yè)
1.在下面上:
(1)分別指出表示-2,3,-4,0,1各數的點.
(2)A,H,D,E,O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
2.在下面上,A,B,C,D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
3.下列各小題先分別畫出,然后在上畫出表示大括號內的一組數的點:
(1){-5,2,-1,-3,0}; (2){-4,2.5,-1.5,3.5};
初中數學一年級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分析稍復雜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列出方程。
2、學生會找出應用題中相等的數量關系。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用方程解“已知比一個數的幾倍多(少)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
分析應用題等量關系,并會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一)寫出下面各題的式子。
1、比的3倍多15。
2、比的4倍少2。
3、2個與34的.和。
4、5個與0.6的3倍的差。
。ǘ┙獯饛土曨}
少年宮舞蹈隊有23人,合唱隊的人數比舞蹈隊的3倍多15人。合唱隊有多少人?
。▽W生獨立解答)
23×3+15
。69+15
。84(人)
答:合唱隊有84人。
二、新授教學
(一)導入新課(改復習為例4)
少年宮合唱隊有84人,合唱隊的人數比舞蹈隊的3倍多15人。舞蹈隊有多少人?
1、比較:例4與復習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合唱隊的人數比舞蹈隊的3倍多15人”這句話沒有變。
不同點:復習題已知舞蹈隊人數求合唱隊人數。
例4是已知合唱隊人數求舞蹈隊人數。
2、教師說明:例4就是我們以前見過的“已知比一個數的幾倍多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今天我們學習用方程解答這類應用題。
教師板書:列方程解應用題
。ǘ┙虒W例4
1、畫線段圖分析題意。
2、看圖思考:舞蹈隊人數和合唱隊人數有什么關系?
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舞蹈隊人數的3倍加上15正好等于合唱隊人數。
(根據:合唱隊人數比舞蹈隊人數的3倍多15人)
4、列方程解答。
教師板書:
解:設舞蹈隊有人。
答:舞蹈隊有23人。
5、思考:還可以怎樣列方程?(或)
引導:例題的方法最簡單,解題時要用簡單的方法解。
。ㄈ┳兪骄毩
少年宮合唱隊有84人,合唱隊的人數比舞蹈隊的人數的4倍少8人,舞蹈隊有多少人?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在學習中你有什么感想?
四、鞏固練習
。ㄒ唬┲涣惺讲挥嬎。
1、圖書室有文藝書180本,比科技書的2倍多20本,科技書本。
2、養(yǎng)雞廠養(yǎng)母雞400只,比公雞的2倍少40只,公雞只。
(二)學校飼養(yǎng)小組今年養(yǎng)兔25只,比去年養(yǎng)的只數的3倍少8只。去年養(yǎng)兔多少只?
。ㄈ┮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86厘米,底是38厘米。它的腰是多少厘米?
五、課后作業(yè)
。ㄒ唬┑厍蚶@太陽一周要用365天,比水星繞太陽一周所用時間的4倍多13天。水星繞太陽一周要用多少天?
。ǘ┵I3枝鋼筆比買5枝圓珠筆要多花0.9元。每枝圓珠筆的價錢是2.6元,每枝鋼筆的價錢是多少錢?
六、板書設計
列方程解應用題
例4、少年宮合唱隊有84人,合唱隊的人數比舞蹈隊的3倍多15人。舞蹈隊有多少人?
解:設舞蹈隊有人。
答:舞蹈隊有23人。
初中數學一年級教案6
教學目標
1, 整理前兩個學段學過的整數、分數(包括小數)的知識,掌握正數和負數的概念;
2, 能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會用符號表示正數和負數;
3, 體驗數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正確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
知識重點 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設計理念
設置情境
引入課題 上課開始時,教師應通過具體的例子,簡要說明在前兩個學段我們已經學過的數,并由此請學生思考:生
活中僅有這些“以前學過的數”夠用了嗎?下面的例子
僅供參考.
師:今天我們已經是七年級的學生了,我是你們的數學老師.下面我先向你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的名字是XX,身高1.73米,體重58.5千克,今年40歲.我們的班級是七(13)班,有60個同學,其中男同學有22個,占全班總人數的37%…
問題1:老師剛才的介紹中出現了幾個數?分別是什么?你能將這些數按以前學過的數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嗎?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
師:以前學過的數,實際上主要有兩大類,分別是整數和分數(包括小數).
問題2:在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夠用了嗎?
請同學們看書(觀察本節(jié)前面的幾幅圖中用到了什么數,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并思考討論,然后進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氣象預報中的氣溫圖,地圖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圖,工資卡中存取錢的`記錄頁面等)
學生交流后,教師歸納:以前學過的數已經不夠用了,有時候需要一種前面帶有“-”的新數。 先回顧小學里學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了整數和分數,然后,舉一些實際生活中共有相反意義的量,說明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們需要引入負數,這樣做強調了數學的嚴密性,但對于學生來說,更多
地感到了數學的枯燥乏味為了既復習小學里學過的數,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創(chuàng)設如下的問題情境,以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
這個問題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自己看書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都應予以重視。
以上的情境和實例使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實例,使學生獲取大量的感性材料,為正確建立相反意義的量奠定基礎。
分析問題
探究新知 問題3:前面帶有“一”號的新數我們應怎樣命名它呢?為什么要引人負數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正數和負數分別表示怎樣的量呢?
這些問題都必須要求學生理解.
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出示這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看書自學,然后師生交流.
這階段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正數和負數的表示.
強調: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相反意義的量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它們的意義相反,如向東與向西,收人與支出;二是它們都是數量,而且是同類的量. 這些問題是這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教師要清楚地向學生說明,并且要注意語言的準確與規(guī)范,要舍得花時間讓學充分發(fā)表想法。
舉一反三思維拓展經過上面的討論交流,學生對為什么要引人負數,對怎樣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舉出實際生活中類似的例子,以加深對正數和負數概念的理解,并開拓思維.
問題4:請同學們舉出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例子.
問題5:你是怎樣理解“正整數”“負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的呢?請舉例說明.
能否舉出例子是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體現,也能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引負數的必要性
課堂練習 教科書第5頁練習
小結與作業(yè)
課堂小結 圍繞下面兩點,以師生共同交流的方式進行:
1, 0由于實際問題中存在著相反意義的量,所以要引人負數,這樣數的范圍就擴大了;
2,正數就是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或在其前面加“+”),負數就是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
本課作業(yè) 教科書第7頁習題1.1 第1,2,4,5(第3題作為下節(jié)課的思考題。
作業(yè)可設必做題和選 做題,體現要求的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初中數學一年級教案7
教學目標
1.了解代數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數加減法可以互相轉化,會進行加減混合運算;
2. 通過學習一切加減法運算,都可以統(tǒng)一成加法運算,繼續(xù)滲透數學的轉化思想;
3.通過加法運算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
教學建議
。ㄒ唬┲攸c、難點分析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依據運算法則和運算律準確迅速地進行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難點是省略加號與括號的代數和的計算.
由于減法運算可以轉化為加法運算,所以加減混合運算實際上就是有理數的加法運算。了解運算符號和性質符號之間的關系,把任何一個含有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這是因為有理數加、減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靈活運用加法運算律,簡化計算.
。ǘ┲R結構
。ㄈ┙谭ńㄗh
1.通過習題,復習、鞏固有理數的加、減運算以及加減混合運算的法則與技能,講課前教師要認真總結、分析學生在進行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常犯的錯誤,以便在這節(jié)課分析習題時,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改正.
2.關于“去括號法則”,只要學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減法的算式,都可把運算符號理解為數的性質符號,看成省略加號的和式。這時,稱這個和式為代數和。再例如
-3-4表示-3、-4兩數的代數和,
-4+3表示-4、+3兩數的代數和,
3+4表示3和+4的代數和
等。代數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數運算的一個重要概念,請老師務必給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數與負數分別相加,可以使運算簡便。
5.在交換加數的位置時,要連同前面的符號一起交換。如
12-5+7 應變成 12+7-5,而不能變成12-7+5。
教學設計示例一
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一)
一、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了解:代數和的概念.
2.理解:有理數加減法可以互相轉化.
3.應用:會進行加減混合運算.
。ǘ┠芰τ柧汓c
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及計算的準確能力.
。ㄈ┑掠凉B透點
通過學習一切加減法運算,都可以統(tǒng)一成加法運算,繼續(xù)滲透數學的轉化思想.
。ㄋ模┟烙凉B透點
學習了本節(jié)課就知道一切加減法運算都可以統(tǒng)一成加法運算.體現了數學的統(tǒng)一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采用嘗試指導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每一環(huán)節(jié),設置一定題目進行鞏固練
習,步步為營,分散難點,解決關鍵問題.
2.學生寫法:練習→尋找簡單的一般性的方法→練習鞏固.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把加減混合運算算式理解為加法算式.
2.難點:把省略括號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數加法進行計算.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或電腦、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練習討論,總結歸納加減混合運算的一般步驟,教師出示練習題,學生練習反饋.
七、教學步驟
。ㄒ唬﹦(chuàng)設情境,復習引入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有理數的加法和減法,同學們學得都很好!請同學們看以下題目: -9+(+6);(-11)-7.
師:(1)讀出這兩個算式.
。2)“+、-”讀作什么?是哪種符號?
“+、-”又讀作什么?是什么符號?
學生活動: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師繼續(xù)提問:(1)這兩個題目運算結果是多少?
(2)(-11)-7這題你根據什么運算法則計算的?
學生活動:口答以上兩題(教師訂正).
師小結:減法往往通過轉化成加法后來運算.
【教法說明】為了進行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必須先對有理數加法,特別是有理數減法的題目進行復習,為進一步學習加減混合運算奠定基礎.這里特別指出“+、-”有時表示性質符號,有時是運算符號,為在混合運算時省略加號、括號時做必要的準備工作.
師:把兩個算式-9+(+6)與(-11)-7之間加上減號就成了一個題目,這個題目中既有加法又有減法,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2.7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1))
教學說明:由復習的題目巧妙地填“-”號,就變成了今天將學的加減混合運算內容,使學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明白了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題目組成.
。ǘ┨剿餍轮,講授新課
1.講評(-9)+(-6)-(-11)-7.
(1)省略括號和的形式
師:看到這個題你想怎樣做?
學生活動:自己在練習本上計算.
教師針對學生所做的方法區(qū)別優(yōu)劣.
【教法說明】題目出示后,教師不急于自己講評,而是讓學生嘗試,給了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這時,有的學生可能是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運算,有的同學可能是先把減法都轉化成了加法,然后按加法的計算法則再計算??這樣在不同的方法中,學生自己就會尋找到簡單的、一般性的方法.
師:我們對此類題目經常采用先把減法轉化為加法,這時就成了-9,+6,+11,-7的和,加號通?梢允÷裕ㄌ栆部梢允÷,即:
原式=(-9)+(+6)+(+11)+(-7)
。剑9+6+11-7.
提出問題:雖然加號、括號省略了,但-9+6+11-7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這個算式可以讀成??
學生活動:先自己練習嘗試用兩種讀法讀,口答(教師糾正).
【教法說明】教師根據學生所做的方法,及時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來給學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寫成省略括號代數和的形式后,通過讓學生練習兩種讀法,可以加深對此算式的理解,以此來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鞏固練習:(出示投影1)
1.把下列算式寫成省略括號和的形式,并把結果用兩種讀法讀出來.
。1)(+9)-(+10)+(-2)-(-8)+3;
(2)+()-()-().
2.判斷
式子-7+1-5-9的正確讀法是().
A.負7、正1、負5、負9;
B.減7、加1、減5、減9;
C.負7、加1、負5、減9;
D.負7、加1、減5、減9;
學生活動:1題兩個學生板演,兩個學生用兩種讀法讀出結果,其他同學自行演練,然后同桌讀出互相糾正,2題搶答.
【教法說明】這兩題旨意在鞏固怎樣把加減混合運算題目都轉化成加法運算寫成代數和的形式,這里特別注意了代數和形式的兩種讀法.
2.用加法運算律計算出結果
師:既然算式能看成幾個數的和,我們可以運用加法的運算律進行計算,通常同號兩數放在一起分別相加.
。9+6+11-7
。剑9-7+6+11.
學生活動:按教師要求口答并讀出結果.
鞏固練習:(出示投影2)
填空:
1.-4+7-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9-1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3+2-4=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2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活動:討論后回答.
【教法說明】學生運用加法交換律時,很可能產生“-9+7+11-6”這樣的錯誤,教師先讓學生自己去做,然后糾正,又做一組鞏固練習,使學生牢固掌握運用加法運算律把同號數放在一起時,一定要連同前面的符號一起交換這一知識點.
師:-9-7+6+11怎樣計算?
學生活動:口答
。郯鍟
-9-7+6+11
。剑16+17
=1
鞏固練習:(出示投影3)
1.計算(1)-1+2-3-4+5;
。2).
2.做完前面兩個題目計算:(1)(+9)-(+10)+(-2)-(-8)+3;
。2).
學生活動:四個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做.
【教法說明】針對一道例題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組相應的鞏固練習,這樣每一步學生都掌握得較牢固,這時教師一定要總結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識有相對的集中.
師小結:有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題目的步驟為:
1.減法轉化成加法;
2.省略加號括號;
3.運用加法交換律使同號兩數分別相加;
4.按有理數加法法則計算.
。ㄈ┓答伨毩
(出示投影4)
計算:(1)12-(-18)+(-7)-15;
。2).
學生活動:可采用同桌互相測驗的方法,以達到糾正錯誤的目的.
【教法說明】這兩個題目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采用測驗的方式來達到及時反饋.
。ㄋ模w納小結
師:1.怎樣做加減混合運算題目?
2.省略括號和的形式的兩種讀法?
學生活動:口答.
【教法說明】小結不是教師單純的總結,而是讓學生參與回答,在學生思考回答的過程中將本節(jié)的重點知識納入知識系統(tǒng).
八、隨堂練習
1.把下列各式寫成省略括號的和的形式
。1)(-5)+(+7)-(-3)-(+1);
。2)10+(-8)-(+18)-(-5)+(+6).
2.說出式子-3+5-6+1的兩種讀法.
3.計算
(1)0-10-(-8)+(-2);
(2)-4.5+1.8-6.5+3-4;
。3).
九、布置作業(yè)
。ㄒ唬┍刈鲱}:1.計算:(1)-8+12-16-23;
(2);
。3)-40-28-(-19)+(-24)-(-32);
。4)-2.7+(-3.2)-(1.8)-2.2;
(二)選做題:(1)當時,,,哪個最大,哪個最。
。2)當時,,,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十、板書設計
初中數學一年級教案8
知識技能
會通過“移項”變形求解“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數學思考
1.經歷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過程,體會一元一次方程是刻畫實際問題的有效數學模型。進一步發(fā)展符號意識。
2.通過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體會方程模型思想和化歸思想。
解決問題
能在具體情境中從數學角度和方法解決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經歷從不同角度尋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情感態(tài)度
經歷觀察、實驗計算、交流等活動,激發(fā)求知欲,體驗探究發(fā)現的快樂。
教學重點
建立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會通過移項解 “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難點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活動一 知識回顧
解下列方程:
1. 3x+1=4
2. x-2=3
3. 2x+0.5x=-10
4. 3x-7x=2
提問:解這些方程時,方程的解一般化成什么形式?這些題你采用了那些變形或運算?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下面請大家解下列方程。
出示問題(幻燈片)。
學生:獨立完成,板演2、4題,板演同學講解所用到的變形或運算,共同講評。
教師提問:(略)
教師追問:變形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回答交流。
本次活動中教師關注:
。1)學生能否準確理解運用等式性質和合并同列項求解方程。
。2)學生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變形方向(化成x=a的形式)的理解。
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回顧利用等式性質和合并同類項對方程進行變形,再現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兩邊同時乘以(除以,不為0)同一個數、合并同類項等運算,為繼續(xù)學習做好鋪墊。
活動二 問題探究
問題2:把一些圖書分給某班學生閱讀,如果每人分3本,則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則還缺25本.這個班有多少學生?
教師:出示問題(投影片)
提問:在這個問題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據現有經驗你打算怎么做?
。▽W生嘗試提問)
學生:讀題,審題,獨立思考,討論交流。
1.找出問題中的已知數和已知條件。(獨立回答)
2.設未知數:設這個班有x名學生。
3.列代數式:x參與運算,探索運算關系,表示相關量。(討論、回答、交流)
4.找相等關系:
這批書的總數是一個定值,表示它的兩個等式相等.(學生回答,教師追問)
5.列方程:3x+20=4x-25(1)
總結提問:通過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分析時,要經歷那些步驟?書寫時呢?
教師提問1:這個方程與我們前面解過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后發(fā)現:方程的兩邊都有含x的項(3x與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數項(20與-25).
教師提問2:怎樣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轉化呢?
學生思考、探索:為使方程的右邊沒有含x的項,等號兩邊同減去4x,為使方程的左邊沒有常數項,等號兩邊同減去20.
3x-4x=-25-20(2)
教師提問3:以上變形依據是什么?
學生回答:等式的性質1。
歸納:像上面那樣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后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師生共同完成解答過程。
設問4:以上解方程中“移項”起了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回答,師生共同整理:
通過移項,含未知數的項與常數項分別位于方程左右兩邊,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教師提問5:解這個方程,我們經歷了那些步驟?列方程時找了怎樣的相等關系?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關注:
。1)學生對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設未知數,列代數式,列方程,是否清楚?
在參與觀察、比較、嘗試、交流等數學活動中,體驗探究發(fā)現成功的快樂。
活動三 解法運用
例2解方程
3x+7=32-2x
教師:出示問題
提問:解這個方程時,第一步我們先干什么?
學生講解,獨立完成,板演。
提問:“移項”是注意什么?
學生:變號。
教師關注:學生“移項”時是否能夠注意變號。
通過這個例題,掌握“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體驗“移項”這種變形在解方程中的`作用,規(guī)范解題步驟。
活動四 鞏固提高
1.第91頁練習(1)(2)
2.某貨運公司要用若干輛汽車運送一批貨物。如果每輛拉6噸,則剩余15噸;如果每輛拉8噸,則差5噸才能將汽車全部裝滿。問運送這批貨物的汽車多少量?
3.小明步行由A地去B地,若每小時走6千米,則比規(guī)定時間遲到1小時;若每小時走8千米,則比規(guī)定時間早到0.5小時。求A、B兩地之間的距離。
教師按順序出示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用實物投影展示部分學而生練習。
教師關注:
1.學生在計算中可能出現的錯誤。
2.x系數為分數時,可用乘的辦法,化系數為1。
3.用實物投影展示學困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鼓勵。
鞏固“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反饋學生對解方程步驟的掌握情況和可能出現的計算錯誤。
2、3題的重點是在新情境中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經驗解決實際問題,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活動五
提問1:今天我們學習了解方程的那種變形?它有什么作用、應注意什么?
提問2:本節(jié)課重點利用了什么相等關系,來列的方程?
教師組織學生就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進行小結。
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回答交流,相互完善補充。
教師關注:學生能否提煉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如果不能,教師則提出具體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交流。
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和梳理,以便于學生掌握和運用。
布置作業(yè):
第93頁第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