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成人免费视频,国产一级a作爱视频免费观9看,色五月丁香亚洲,亚洲欧美性爱在线视频,1000部黄片免费观看一区,国产亚洲性生活视频播放,三级黄色在线视频网站

高中生物教案

時間:2022-04-18 19:50:54 高中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教案集合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生物教案集合10篇

高中生物教案 篇1

  輔導教案

  基礎鏈接溫故知新

  一、生物體中的水

  1.作為溶劑,水是生物體內物質運輸的________。

  2.水分子通過膜的擴散,叫________。當外界溶液濃度高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會因________而發(fā)生質壁分離。細胞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中都有水的生成,在有氧呼吸中發(fā)生在________過程中,在光合作用中發(fā)生在________過程中。

  二、水的生態(tài)效應

  1.水循環(huán):主要路線是從地球表面通過________進入大氣圈,同時又不斷地從大氣圈通過________回到地面。

  2.酸雨:是由于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所產生的________的氧化物,與大氣中的水結合而形成酸性的產物,使雨水呈酸性。

  3.水體富營養(yǎng)化:是由于水體受到如化肥等無機物的污染,使水生植物大量生長,造成水中生物死亡的現象。被人類排放到水體中的污染物包括8類:即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體、________、________(包括除草劑和洗滌劑)、其他礦物質和化學品、水土流失的沖擊物、放射性物質、來自電廠的廢熱等。

  一、1.載體

  2. 滲透 失水 電子傳遞 碳反應

  二、1.蒸發(fā) 降雨

  2.硫和氮

  3.化學肥料 殺蟲劑

  聚焦科技掃描知識

  水利工程與生態(tài)工程是同步進行并且密不可分的,特別是對于我國等發(fā)展中國家,水利的開發(fā)利用又是必須的,水利工程的實質都是為了解決水資源的時間、空間分布不均衡的問題,但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水利工程給環(huán)境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

  一、水利工程會打破流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動態(tài)平衡

  1.改善水庫周邊環(huán)境

  由于調運大量的水,使的水庫周圍空氣濕度增大,有利于植物的大量生長,改善了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

  2.防止洪澇災害

  三峽大壩的建成,有效地減輕長江洪水災害對中游人口稠密、經濟發(fā)達的平原湖區(qū)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的嚴重破壞,以及洪災給人們心理造成的威脅。大壩還攔截了大量的泥沙,降低了下游湖區(qū)淤積的速度,有利于湖區(qū)對洪水的調節(jié)和蓄水。

  3.改善大壩上游的航運條件

  水力發(fā)電站

  4.開發(fā)清潔能源——水電能

  利用大壩水力發(fā)電,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清潔能源。水電與火電相比,可減少燃煤、燃油對環(huán)境的污染。

  然而,大型水利工程也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些消極或不利的影響。

  5.破壞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生活環(huán)境

  如果不按規(guī)律辦事,單純以水利工程建設為目的,會進一步增加水土流失的現象,如小灣水電站建設過程中的水土流失現象非常嚴重。

  三峽大壩建成后,該地區(qū)食物鏈結構破壞,例如中華鱘有到長江上游產卵繁殖的習性,大壩修建正好隔斷了中華鱘溯河逆流的路途,使其繁殖和生存受到嚴重影響。

  6.改變兩岸土壤特性

  由于生土淺表化,加之水庫兩岸的滲漏使地下水升高,造成土壤次生鹽堿化、沼澤化,使植物不能更好地生存,在坡度較大地區(qū)還會誘發(fā)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7.誘發(fā)地震

  地殼結構可能會發(fā)生變化而為地震創(chuàng)造了條件。

  8.水質的變化

  由于庫區(qū)水流速度減慢,如果兩岸生活污水、工業(yè)污水不經治理就直接排放,可能會引起水體富營養(yǎng)化,造成水質惡化。

  二、水利工程要與生態(tài)保護工程同步進行

  1.河流湖泊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庫區(qū)泥沙淤積,會影響庫區(qū)及周圍生物的生存。

  2.河流是多種生物的棲息地和物種庫

  任何一條河流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交織在一起,共生共存,處于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

  3.水利工程是人類自身發(fā)展必需的,要科學地規(guī)劃、設計和管理。

  綱舉目張理清結構

  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有利于水利工程的實施,良好的經濟條件有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工程,只有對自然規(guī)律的理解深刻才能自覺遵守自然規(guī)律,通過合理的、科學的規(guī)劃和設計,將水利工程對生態(tài)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

  突破難點化解疑點

  1.為什么說節(jié)水比調水更重要?

  探究發(fā)現: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主要靠修水庫多蓄水;解決水資源空間不均,主要依靠調水。但是我國水資源問題短缺,靠修水庫、建調水工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建設節(jié)水型社會才是解決我國干旱缺水問題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戰(zhàn)略舉措。

  調水水量有限,改變不了北方地區(qū)人均水資源緊缺的根本格局。而且缺水嚴重的地區(qū),仍然存在著嚴重的浪費水的現象。

  治理污水確實需要花很多的錢,而且還不能增加水量,但非做不可。節(jié)水,是個建設什么樣社會的問題、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問題。

  我發(fā)現

  2.大壩建成會導致哪些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探究發(fā)現:(1)移民問題

  關系到人的生存權和居住權的調整,是當今世界性難題。

  (2)對泥沙和河道的影響

  從生態(tài)學角度講,在河流上建壩,阻斷了天然河道,導致河道的流態(tài)發(fā)生變化,引發(fā)整條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發(fā)生改變,導致上游泥沙淤積。

  (3)水體變化帶來的影響

  水體容易受到污染,蒸發(fā)量增加等。

  (4)對魚類和生物物種的影響

  特別是對某些魚類洄游的影響。解決的辦法有兩個:一是建魚梯、魚道,二是進行人工繁殖。

  (5)地質災害

  修建大壩后可能會觸發(fā)地震、崩岸、滑坡等不良地質災害。

  (6)潰壩。

  我的發(fā)現

高中生物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初步了解分子與生物學之間的關系

  了解中國合成牛胰島素事件。

  【技能】;培養(yǎng)分析分析資料的能力。

  【情感與態(tài)度】:了解中國是首個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機物的國家,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學的成果,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目標;

  閱讀訪談,學習科學家們實事求是、艱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激發(fā)學生對高中生物的興趣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以概述《細胞與分子》模塊作為引入。

  師:比較初中階段所學習的生物知識特點,大家拿到課本可能會想,初中的時候不是已經學過細胞了嗎?為什么高中還要再學呢?初中的生物知識著重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的大概情況,而且因為學生沒有相關的化學知識和足夠的空間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識在初中階段是沒有辦法說明白的。就拿細胞結構來說吧,初中的時候,老師只能讓學生知道動物細胞是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至于細胞為什么是有生命的,細胞是怎么樣生活的,都沒有辦法說得清楚。只有在同學們在初三、高一學習了化學的基礎知識后我們才可以對生命進一步的學習。學習科學就是這樣,當你掌握的知識越多時候,反而覺得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就更多。

  這個學期開設的《分子與細胞》模塊,將為我們在化學分子的層面上,解釋細胞的結構以及生命活動。解答在初中階段沒有辦法解開的謎團,也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事件以及科學家訪談錄

  師:要了解分子與生物學之間的關系,我們先來看一個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國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背景資料)。

  學生閱讀背景資料和閱讀課文中的訪談錄,以問題引導: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在生物學上有什么重大的'意義?從訪談錄中,你認為造就了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閱讀完了這些資料,你覺得對于你學習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啟發(fā)呢?

  (三)簡單介紹高中生物的教材、學習方法和意義

  1.教材分為必修3個模塊、選修3個模塊。必修: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簡述三者之間知識結構上的關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點:需要學生更多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增加了探究活動(什么是探

  究活動、探究活動的流程:發(fā)現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作出結論)、模型制作等,這些都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

  2.學習生物學的意義:生物學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和相關領域的成果,各個學科之間的邊

  界已經模糊,而出現了多學科的交叉;學習生物學不僅僅是知識的互動,更加是能力培養(yǎng)和思維方式不斷完善的過程。

  第一章走進細胞第1節(jié)從生物圈到細胞(2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舉例說出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上。

  說出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情感態(tài)度】:認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

  二、教學重難點: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重點;說出生命系統(tǒng)的層次是難點

  三、教學用具:ppt幻燈片

  四、課前準備:讓學生收集關于冠裝病毒相關的資料。

  教學反思:第2節(jié)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2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了解細胞學說的發(fā)展過程

  理解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細胞形態(tài)多樣性與功能多樣性的關系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

  【技能】:顯微鏡高倍鏡的使用

  制作臨時裝片

  觀察不同細胞的差異

  【情感態(tài)度】:認同科學探索是一個曲折漸進的過程

  認識水華對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禁采發(fā)菜的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顯微鏡高倍鏡的使用;細胞的多樣性,特別是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比較

  是本課的重點。而了解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是本課的難點。

  三、教學用具:實驗材料、顯微鏡、ppt幻燈片。

  課前準備:準備好實驗的材料(選取多少種細胞?)。

高中生物教案 篇3

  必修1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二節(jié) 細胞膜和細胞壁

  一、教學目標:

  1、概述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體會建立模型是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之一。

  2、舉例說出細胞膜的選擇透性。

  3、說出膜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4、說出植物細胞壁的組成和生理作用。

  5、能熟練把對照的方法運用到探究實驗的設計中。

  二、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三、教學方法:討論 探究實驗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引入新課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二節(jié) 細胞膜和細胞壁

  一、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質膜的取材

  質膜的成分和結構的探究

  細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創(chuàng)設情景】多媒體展示細胞圖片: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細菌細胞,酵母菌,要求學生比較不同細胞的差異?

  【實驗探究】驗證活細胞吸收物質的選擇性。

  【總結】活細胞吸收物質具有選擇性�;罴毎倪x擇性與細胞膜有關。

  細胞膜又叫質膜,為細胞把守大門的任務,物質的進出由質膜掌控。質膜有允許某種物質透過的特性,稱為質膜對該物質的透性。

  【講述】質膜為什么有選擇透性,這應該與質膜的結構成分有密切關系,下面我們就來了解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提問】要分析質膜的成分,首先要分離出質膜,再做研究分析,那么取哪一種細胞來分離質膜是最好的?為什么?

  【投影展示】人的成熟紅細胞圖片,

  【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獲得紅細胞的質膜?

  【講述】

  材料一:1895年,歐文頓曾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上萬次的實驗,發(fā)現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一樣:凡是可以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進入細胞膜。

  【投影展示】磷脂分子的結構示意圖:親水性頭部和疏水性的尾部。

  【提問】磷脂分子置于水中的排列形式。

  材料二:1925年,E.Gorter和F.Grendelet用有機溶劑丙酮提取人的紅細胞膜中的脂質,并將它在空氣----水界面上展開時,這個單層分子的面積相當于原來細胞表面積的兩倍。該實驗結果能說明什么問題?

  【講述】脂肪酸分子的尾部可以搖擺,使得整個磷脂分子能發(fā)生側向滑動,所以質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提問】質膜中除了含磷脂,還有其他成分嗎?

  材料三:Danielli和Harvey分別于1931年和1935年發(fā)現細胞膜的表面張力顯著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張力,已知脂滴表面如吸附有蛋白質成分時,表面張力則降低。

  材料四:1959年Robertson用高錳酸鉀或 酸固定細胞時,電鏡超薄切片中細胞膜顯示出暗一亮一暗三條帶。

  材料五:科學家將質膜冰凍,然后將其撕裂,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發(fā)現撕裂面上有許多顆粒。

  【提問】綜合以上的結論,描述一下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講述】另外,質膜中還含有糖類等物質。

  所以,質膜的結構特點:一定的流動性。

  質膜的`功能特性:選擇透性。

  【提問】細胞壁的成分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動物細胞,植物細胞和酵母菌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細菌沒有完整細胞核,只有核區(qū)。

  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其它都有細胞壁。

  學生閱讀課本中的實驗步驟,預測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

  學生回答:人的紅細胞。因為該細胞成熟后只有質膜的膜結構,沒有細胞核和其它結構的膜,分離容易,便于取材。

  加蒸餾水,讓紅細胞吸水漲破,經過離心提取較純凈的質膜。

  結論:根據相似相溶性原理,細胞膜的成分中有脂質中的磷脂分子

  學生討論回答。

  頭部朝外,尾部朝內。

  結論:質膜是由脂雙層組成,并不是一層脂質物質組成的。

  結論:質膜中含有蛋白質。

  結論:兩層蛋白質夾著中間的脂雙層。

  結論:這些顆粒就是鑲嵌在脂雙層中的蛋白質。

  質膜是由脂雙層和蛋白質構成的;脂雙層形成基本骨架,蛋白質鑲嵌在其中。

  答:植物細胞壁的成分是纖維素;作用是保護和支撐作用,相對質膜而言,細胞壁是全透性。

  。 提高學生查找資料的能力。

  課堂的引入是由學生自己完成的,教師僅起到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協作學習的態(tài)度。

  及時糾正錯誤,加深印象。

  步步設疑,層層深入,啟發(fā)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觀察。

  七、板書: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一節(jié) 細胞膜和細胞壁

  一、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1、質膜的取材

  2、成分和結構

  二、細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八、作業(yè)設計

高中生物教案 篇4

  復習重點:

  1、世界和中國的人口增長趨勢

  2、人口增長對生物圈的影響

  3、嚴峻的環(huán)境問題

  4、人類發(fā)展和生物圈的關系

  5、保護生物圈的對策和方法

  教學方法:講解、討論、總結、練習

  教學儀器: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重點知識歸納

  1、人口增長過快:地球上人口的承載能力大約是80億。

  2、和人類活動有關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有:酸雨、臭氧層遭破壞、溫室效應增強、水污染、噪聲污染和土壤污染。

  3、酸雨:形成原因:工業(yè)生產中燃燒煤和石油等會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它們在空氣中被氧化,進而形成硫酸和硝酸,隨降雨落到地面。

  范圍:pH小于5.6的雨水。

  危害:刺激人眼和呼吸道,影響農作物生長,影響魚類和水生生物生長,腐蝕建筑物、雕塑等。

  4、臭氧層破壞:臭氧層具有吸收紫外線的能力,破壞后,紫外線直接照射地球,導致皮膚癌患者增加,也可能對人眼造成傷害。

  5、溫室效應: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氣體能阻擋從地球表面輻射到宇宙空間的熱量,從而導致地球溫度升高的'現象。(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卻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有利的)

  6、水污染:指污染物排入水體,使水和底泥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其中生物的組成發(fā)生變化,降低水體使用價值。污染物有工業(yè)廢水、農業(yè)廢水和生活廢水。

  7、噪聲污染:種類有交通噪聲、工廠噪聲、施工噪聲、社會生活噪聲和家庭生活噪聲。

  8、土壤污染:大量施用農藥污染了土壤。

  9、垃圾處理的方法:焚燒、填埋、堆肥。

  10、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不可回收垃圾(果皮、菜葉、剩飯菜)和危險有害垃圾(廢電池、廢燈管、過期藥品)

  二、重點習題講解

  1、環(huán)境污染已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威脅,下列名詞與環(huán)境污染有關的是()

 �、偎嵊辎诔粞蹩斩储郯咨廴劲軠厥倚莩喑雹蕹毕咴肼�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②③④⑦

  分析:和人類活動有關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有:酸雨、臭氧層遭破壞、溫室效應增強、水污染、噪聲污染和土壤污染等。而赤潮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學家認為,赤潮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環(huán)境污染。大家知道,有毒物質進入海洋時,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危及海洋中動植物的生存,但是,大量涌進海洋的廢水之中、并不都是有毒的東西,有些還是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yǎng)要素、如氮、磷和碳等,若這些營養(yǎng)鹽過于豐富,這時就出現了"富營養(yǎng)化"現象,過多的營養(yǎng)物質會使藻類、鞭毛蟲等生物繁殖得很快,就這樣赤潮生物進行了爆炸性的繁殖,這些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后,就會把海水"染"紅。赤潮來臨時,魚類常常大批死亡。由以上分析可知:選項C正確。

  2、判斷:平常下的雨也是酸性的,所以也可以稱為酸雨。

  分析:錯誤。只有PH值小于5.6的雨才稱為酸雨。

  3、判斷:能夠吃到野生動物或者能夠使用野生動物做成的用品,說明自己很有品位。

  分析:錯誤。野生動物的存在豐富了動物的物種資源庫,物種是人類寶貴的財富,吃野生動物或者使用野生動物做成的用品,說明這個人愚昧無知,根本不是有能力的表現。

  三、練習

  1、選擇題

  (1)目前,我國采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 )

  A、焚燒 B、填埋 C、堆肥 D、ABC三項都正確

  (2)下列哪種氣體可以造成酸雨危害()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氮氣

  2、填空

  生活垃圾一般分為三類:

  垃圾,如

  垃圾,如

  垃圾,如

  3、連線

  水污染工廠排放的濃煙

  大氣污染生產、生活中排放的污水

  土壤污染工業(yè)生產,交通運輸產生的噪聲

  噪聲污染向農田施加大量的化肥

  答案1、(1)D、(2)C、2、可回收,廢紙等;不可回收垃圾,如果皮等;危險有害垃圾,如廢電池等3、水污染連生產、生活中排放的污水;大氣污染連工廠排放的濃煙;土壤污染連向農田施加大量的化肥;噪聲污染連工業(yè)生產,交通運輸產生的噪聲。

高中生物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這部分內容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冊第八章《生物與環(huán)境》第三節(jié)《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核心內容。在教學中,本節(jié)知識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jié)知識和第三章《新陳代謝》的知識聯系密切,又直接關系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學習,學科內綜合性強,理論聯系實際緊密,需要提高靈活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和識圖解圖能力。

  縱觀04—07三年來的全國高考題,該部分知識為高考熱點內容之一,歷年高考都會考查。但近三年來天津卷涉及較少。從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選擇題也有非選擇題。往往涉及到圖形、圖表的分析。命題方式靈活多樣,主要考察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靈活運用知識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其中“能量流動的特點”及各營養(yǎng)級能量傳遞的計算及綜合運用本章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等知識分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及熱點問題,是高考命題的焦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和考綱的'具體要求,結合學生知識水平,擬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1)了解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的來源、流動渠道和研究目的

 �。�2)理解能量流動的特點

  (3)應用食物鏈中各營養(yǎng)級能量傳遞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識圖解圖能力、觀察和分析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等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物質運動和物質普遍聯系的辯證觀點

  三、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

  2、教學難點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相關知識的計算

  3、重難點的突破

  利用多媒體課件為手段,借助于其形象、直觀、動態(tài)等多種功能使知識結構一目了然,來突出重點。再通過經典例題跟進、教師詳解、學生分析來強化知識,突破難點

  四、教學方法

  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在課前制定有針對性的復習目標,并要求學生提前復習,教師加以檢查落實。授課中以多媒體為輔助手段,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等各種教學方法。通過對近幾年與本部分內容相關的高考題的分析研究,以及解題中如何確立關鍵詞、關鍵點及解題思路、解題方法及技巧的講解,使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有個系統(tǒng)的認識并加以掌握。

高中生物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初步學會設計實驗的能力。

  (3)學會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圖示和實驗來歸納問題、總結規(guī)律;

  (2)能運用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來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有關現象。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并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協調的科學世界觀。

  重點與難點

  1、重點 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難點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質壁分離實驗的設計。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引入:小實驗——蘿卜條的軟硬對比

  1、 浸在濃鹽水中的蘿卜條;

  2、 浸在清水中的蘿卜條;

  3、 新鮮的蘿卜條。小結:細胞的滲透吸收和滲透失水

  滲透:水分子通過細胞膜的擴散。觀察并分析造成軟硬差異的原因。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置疑1:如何從顯微角度觀察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思考引導學生透過到本質看現象1、實驗設計: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實驗

  材料:洋蔥鱗葉置疑

  2、為什么選用洋蔥做實驗?思考2、滲透的結構基礎讀圖識圖復習:選擇透過性的'概念為實驗設計鋪墊置疑

  3、水分子通過滲透作用主要進入了細胞的什么結構或從什么結構離開了細胞?思考并判斷為實驗設計鋪墊

  儀器和試劑:顯微鏡、鑷子、載玻片、蓋玻片、刀片、30%蔗糖溶液、清水討論:如何設計實驗小結:

  設計實驗并交流引導學生形成實驗設計的科學理念指導學生操作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技能練習實驗總結: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視頻

  質壁分離:植物細胞壁與其原生質層分離的現象。

  質壁分離復原:質壁分離后的細胞恢復原正常形態(tài)的現象。置疑4:聯系實驗思考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外部條件是什么呢?思考學會由現象到原理的自我歸納總結3、原理 當外界溶液濃度 小于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

  當外界溶液濃度 大于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根據操作過程中看到的三個圖像逐一分析學生總結進一步探究:洋蔥外表皮細胞液的濃度。討論交流拓展思維,鞏固實驗。

  思考題

  1、 將動物紅細胞分別放在蒸餾水中和濃鹽水中會看到什么現象?

  2、 為什么對農作物一次施肥過多,作物會出現“燒苗”現象?

  3、將新鮮的黃瓜放在蔗糖與食醋配制成的糖醋汁液中,開始時黃瓜呈現萎縮,糖醋汁液面上升。2天后,糖醋汁液面下降,黃瓜呈現膨脹并有酸甜味道,說明腌制的黃瓜細胞內既有蔗糖分子又有醋酸分子,試分析原因。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在設計方面進行了多次改進,最后確定為先讓學生設計實驗,通過實驗總結出原理,再由拓展實驗將實驗和原理整合在一起,為學生創(chuàng)設思維拓展的空間,最后聯系習題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方面的現象,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作為教師,整個過程始終耐心細致的在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個人認為這是值得肯定和有效的地方。在細節(jié)方面,如果以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為例,將原生質層選擇透過性的特點講透、講深,相信學生在設計和理解方面會更快更好。另外在習題設計上,如果將“燒苗”現象講透,點到植物會因外界濃度過高導致質壁分離時間過長而死亡,則學生在解釋腌黃瓜現象時思維會比較流暢。

高中生物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說出人和動物體主要的激素。

  辨析因激素異常引起的病變。

  2、能力目標

  描述反饋調節(jié)機理。

  探討動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感恩生活。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反饋調節(jié)機理和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

  2、教學難點:激素調節(jié)的實例分析。

  三、教學策略

  1、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經驗

  本節(jié)內容學生在初中生物課中已經學過,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之上建立新的知識。例如讓學生說出人和動物體的主要激素及作用,辨析幻燈片上因激素異常引起的病變。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設學生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指導和知識鋪墊。激素間的相互作用時,學生分成二小組交流,進行知識的比較與歸納,然后再派代表全班匯報。

  3、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

  本節(jié)內容與社會和個人生活密切相關。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和個人生活相結合。這種結合一方面可體現以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作為背景,分析挖掘這些問題中包含的科學知識;另一方面體現在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問題。如懷特博士的病例分析,寒冷刺激時機體作出的反應分析,與新教材理念相符合。

  四、教學理念

  追求知識、能力和情感目標的和諧統(tǒng)一。

  五、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案例導課

  1、展示課件PPT:快樂加減法一

  憂愁、顧慮和悲觀,可以使人得病;積極、愉快、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可以戰(zhàn)勝疾病,也可以使人強壯和長壽。

  巴甫洛夫

  2、案例分析

  保羅.懷特博士是波士頓的心臟病專家,是五十年代最杰出的代表。保羅.懷特博士是波士頓的心臟病專家,是五十年代最杰出的代表。她是個年輕的母親,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和一個愛酗酒、整天什么也不干的丈夫。這個女人得了可怕的風濕熱,整日臥病在床,就這樣維持了3年,醫(yī)生說最多還能維持一年,她的情緒極度低落。有一天,她的丈夫不知什么原因離家出走,留下這個可憐的母親和兩個孩子,甚至一點生活費也沒有。但當懷特博士再去看她時,她很堅強地說:“懷特醫(yī)生,我一定要起床,我還要照顧、護養(yǎng)我的兩個孩子�!睉烟夭┦堪参空f:“親愛的女士,我也希望你能盡快康復,可是你的心臟會受不了的�!辈活欋t(yī)生的反對,年輕的母親鼓起勇氣,下定決心,充滿著激情和興奮,下床開始工作了。

  此時讓學生猜測年輕母親以后的生活情形及生命的期限。

 �。▽W生各抒己見)

  師:奇跡出現了,這個堅強的母親卻意外地護養(yǎng)了兩個孩子八年,才離開這個世界。

  這是什么力量使這個母親意外地活了八年呢?另人深思!

  展示PPT:快樂加減法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師: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自強不息”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對生活充滿信心,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是必然存在的,但只要有堅強的意志,戰(zhàn)勝一切的勇氣,義不容辭的責任,你就是----勝利者;你就是----快樂者。

  再引出問題:剛才我們從意志力的角度分析了該案例,從生理學角度該怎么解釋呢?

  懷特博士解釋:他低估了ACTH這種荷爾蒙產生的生理作用,人類的情緒能刺激垂體,產生ACTH和正常荷爾蒙的可能性。因為在當時還不知道ACTH是什么東西。

  引出:ACTH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進入激素知識點。

  環(huán)節(jié)二: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

  師問:1、在初中我們學過的激素有哪些?說出人和動物體的主要激素及作用。

  2、它們各有什么作用?

  3、激素分泌異常時會引起什么病變?

  4、辨析幻燈片上因激素異常引起的病變。

  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各激素之間的關系引出內分泌腺的三個層次:下丘腦----垂體----被管理的某些內分泌腺

  環(huán)節(jié)三:激素的反饋調節(jié)及激素間的相互作用

  1、結合實例分析:通過學生自述寒冷刺激時機體所作出的反應;說明激素對機體的調節(jié)機制;加深學生對反饋調節(jié)的理解。

  2、結合比較分析;比較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生長激素與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及不足時的影響。歸納出:協同作用

  結合馬拉松賽跑時血糖濃度的變化,分析血糖濃度的調節(jié)。歸納出:拮抗作用

  學生分成二小組比較與歸納。然后再派代表全班匯報;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

  師:再回到懷特博士的病例,請同學們做合情合理地分析。然后,我運用心理學理論和反饋調節(jié)知識對材料做進一步分析總結。并說生活中的負性事件永遠存在,關鍵是我們要以積極的情緒,快樂的心情看待“她”。其實這一事件讓我收獲很多,所以我們要感恩生活。

  展示PPT快樂加減法三:

  我們以什么樣的方式思考,就會以什么樣的方式感覺,并且以什么樣的方式生存。------------張國清

  最后祝大家:(展示PPT)

  六、教學反思

  1、教學設計反思

  由于本節(jié)內容難度不大,并建立在初中生物學的基礎上,所以會有兩種可能,設計不好學生不感興趣,設計好可能會上出新意,上出精彩。然而人的情緒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激素的分泌,激素反過來也會調節(jié)人的生理,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嘗試做心理健康教育的拓展教學。我參看了兩種生物版本,人教版舊教材和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三;參照了浙江大學張國清博士著的《快樂加減法》一書的設計風格,嵌人了名言警句,它是引導、激活、推動教學的手段,可發(fā)揮其點撥誘導、強化聯系、深化認識的'功能,這正是新課程所提倡的;引用了[美]約翰.辛德勒編著的《情緒是健康的良藥》一書中懷特博士的病例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而這又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縮影,如果不注意調節(jié)人的情緒,就會引起內分泌失調,影響身體健康。這種設計可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增強學生的興趣,加深知識映象,學生會輕松愉快地突破本節(jié)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最終實現“快樂教學”和“快樂學習”。

  2、教學過程反思

  情景導課環(huán)節(jié)巧用了兩條名言和引用了生活中引入注目的病例,采用層層遞進的方法,使導課----新舊知識聯系----新知識----結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學生課堂的反應看,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感覺新穎,有些學生把那些名言警句都已記下。課堂讓學生猜測年輕母親以后的生活情形及生命的期限時,他們都競相各抒己見;激素間的相互作用時學生積極主動地交流和匯報,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當講到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熱情高漲,以熱情的掌聲結束了該課。這說明時下的高中生很渴望這樣的課型;但由于備課和上課時間有限,這堂課還是未能盡情發(fā)揮,它的設計和安排還能更精妙。

  3、教學效果反思

  課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大多以課堂滲透的形式體現,由于生物學科的特性性,我做了心理健康教育拓展教學的大膽嘗試,所以上完課后,我對兩個班的學生做了書面評估。

  如“你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滿意程度怎樣”

  A.不滿意B.一般C.較滿意D.很滿意

  在四個選項中,選擇“較滿意人數”,甲班占38.3%,乙班占43.1%;選擇“很滿意”項的甲班占46.8%,乙班占26.2%,都高出了四個問題的平均分25%。

  又如“你覺得結合生物知識上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怎樣”

  A.不好B.一般C.好D.很好

  在四個選項中,選擇“好”的甲班占53.2%,乙班占47.7%;選擇“很好”的甲班占29.8%,乙班占44.6%。都遠遠高出了四個問題的平均分25%。

  一個學生甚至直接跟我說,“這是一期中上得最好的一節(jié)課”。因為這一堂課的教學,學生否定了我全期的課,似乎有點苛刻,但是從另一層面看,現在大多學校雖然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和各種不同名義的心理咨詢室,但都形同虛設,真正落到實處的少,進入心理咨詢室的學生也寥寥無幾。同時學生中不泛也存在偏見,談及“心理”就誤認為有問題,所以望而止步。通過這堂課的教學可以看出學生其實很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很渴望這樣的課型,置于生物課中更能有理有據地令學生信服,從而實現自動調節(jié),維持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維持身心健康。

  如果該課有比較好的語言駕馭能力,課堂更加精彩。是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時代的前進,老師也要與時俱進,加強學習與交流,不僅專業(yè)基本功扎實,而且要有心理學理論做支撐和不斷提高文科素養(yǎng)。老師的收獲將是教學的快樂和快樂地教學,生活的快樂和快樂地生活。這堂課我的確做了精心的設計,投入了時間,同時我也收獲了快樂,傳遞著快樂。這只是一個起點,前方路漫漫而修遠,吾將上下求索,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高中生物教案 篇8

  一、碳化合物

  1.有機化合物的概念:指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鹽等以外的幾乎所有含碳化合物。

  2.核心元素:碳是所有生命系統(tǒng)中的核心元素。

 �。�1)碳原子結構:一個碳原子由6個質子、6個中子和6個電子構成。

 �。�2)碳原子形成的化學鍵:與氫、氧、氮及硫等形成共價鍵,碳原子之間以單鍵、雙鍵或三鍵相結合,形成不同長度的鏈或環(huán)狀結構,這些結構稱為有機物的碳骨架。

  3.有機化合物:4大類: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

  二、有機化合物

  1.糖類的種類和功能

  (1)組成元素:糖類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2)結構單元:單糖。

 �。�3)種類:糖類包括單糖、二糖和多糖等。

 �。�4)功能:糖類是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也是生物體重要的結構物質。

  趣味思考:某人患急性腸胃炎,不能進食,醫(yī)生用5%的葡萄糖溶液進行靜脈注射,病人雖未進食,但是不感到饑餓,為什么?

  提示:葡萄糖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靜脈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實際是為病人補充能源物質,所以病人雖未進食,并不感到饑餓。

  2.脂質的種類和功能

 �。�1)組成元素:主要由C、H、O三種元素組成。氧原子含量較糖類中的少。

  (2)結構單元:甘油和脂肪酸。

 �。�3)種類和功能

 �、倭字毫字菢嫵缮锬さ闹匾镔|。

 �、谥荆嘿A能物質。

 �、勰懝檀荚诩毎芯哂兄匾δ堋�

  趣味思考:我們每天坐在凳子上,能夠輕松愉快地上完每一個45分鐘,并不感到臀部肌肉疼痛,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提示:是因為臀部有很多脂肪,脂肪有緩沖機械壓力的作用。

  3.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1)組成元素:C、H、O、N,大部分蛋白質含S。

  (2)基本單位:氨基酸。

  ①通式:

 �、诠残裕憾加幸粋€氨基和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鄯N類:由R基決定。

  ④連接:肽鍵:通過兩個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形成。

 �。�3)結構:由許多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成肽鏈,一條或多條肽鏈通過一定的化學鍵連接成蛋白質。

 �。�4)特點:由于組成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和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不同,以及構成蛋白質的多肽鏈的數目和空間結構差異,蛋白質分子具有多樣性。

 �。�5)功能:催化、運輸(如載體)、收縮和運動、有機體結構、防御(如抗體)等。

  趣味思考:人體細胞呼吸作用時刻需要氧氣的供應,你知道是什么物質源源不斷地運輸氧氣到組織細胞嗎?它存在于什么細胞中?

  提示:血紅蛋白,它存在于人體的紅細胞中。

  4.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1)種類:核酸可以分為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兩類。

  (2)功能:儲存遺傳信息,決定細胞和整個生物體的遺傳特性。

  趣味思考:你家養(yǎng)的大貓生了兩只小貓,為什么沒有生小豬?

  提示:小貓和大貓的核酸相同。生物的遺傳由核酸控制。大貓的核酸攜帶的遺傳信息是控制貓性狀的。

  5.鑒定生物組織中的糖類

 �。�1)鑒定淀粉

 �、賹嶒炘恚旱矸郏狻饣洝兯{。

 �、趯嶒灢襟E:取2 mL淀粉上清液,放入5滴碘—碘化鉀溶液。

 �、蹖嶒灲Y果:溶液變藍。

 �。�2)鑒定(葡萄糖)還原糖

 �、賹嶒炘恚哼€原糖+本尼迪特試劑 磚紅色沉淀。

  ②實驗步驟:取2 mL葡萄糖溶液加入試管→加入2 mL本尼迪特試劑,振蕩試管→熱水浴2~3 min觀察顏色變化情況。

 �、蹖嶒灲Y果:磚紅色沉淀。

  6.檢測生物組織中的油脂

 �。�1)實驗原理:蘇丹Ⅲ+油脂→出現橙黃色。

  (2)實驗步驟:切片→染色→制片→用顯微鏡觀察。

  7.蛋白質的鑒定

  (1)實驗原理: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

  (2)實驗步驟:取2 mL蛋白質溶液加入試管→向試管中先加入2 mL的雙縮脲試劑溶液A→再向試管中加入5滴雙縮脲試劑溶液B→觀察試管顏色變化。

 �。�3)實驗結果:出現紫色。

  8.檢測細胞中的DNA和RNA

 �。�1)原理:①DNA主要分布于細胞核,RNA主要分布于細胞質。

 �、诩谆G使細胞核中的DNA呈現藍綠色,派洛寧使細胞質中RNA呈現紅色。

 �。�2)實驗步驟:涂片→水解→漂洗→染色→觀察。

  核心解讀

  1.注意各種能源物質的區(qū)分

  (1)糖類的種類和功能

  種類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單糖ks5u 五碳糖 核糖[高考資源網] C5H10O5 動植物細胞 五碳糖是構成核酸的重要物質

  脫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

  萄

  糖 C6H12O6 五碳糖是構成核酸的重要物質

  二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細胞 能水解成葡萄糖

  麥芽糖

  乳糖 動物細胞

  多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細胞 淀粉是植物細胞中儲存能量的物質

  纖維素 纖維素是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元 植物細胞 糖元是動物細胞中儲存能量的物質

 �。�2)脂質

  種類 生理功能 元素組成

  脂肪 儲能、保溫、緩沖機械壓力 C、H、O

  磷脂 構建生物膜 C、H、O、N、P

  固

  醇 膽固醇 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C、H、O

  性激素 促進性腺的發(fā)育和性細胞的生成和正常的性周期 C、H、O

  維生素D 促進人體對鈣、磷的吸收和利用 C、H、O

  規(guī)律總結

 �、賱又参锕灿械奶鞘瞧咸烟�、核糖和脫氧核糖。

  ②植物特有的糖是果糖、麥芽糖、淀粉和纖維素。

 �、蹌游锾赜械奶鞘侨樘呛吞窃�。

 �、軇又参锕灿械馁A能物質是脂肪,植物特有的貯能物質是淀粉,動物特有的貯能物質是糖元。

  ⑤含H多的有機物細胞呼吸時產生的H多,耗氧多,產生的能量多,產生的水多。

  2.氨基酸、肽鍵和肽鏈的分子結構特點

 �。�1)氨基酸

  每個氨基酸分子都具有中心碳原子,至少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該碳原子上。注意理解“至少”的含義,比如當R基含有氨基和羧基時,這個氨基酸分子就不止有一個氨基和羧基了,同時還要注意氨基酸分子中都有一個氨基和羧基直接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規(guī)律總結

  決定氨基酸種類和性質的是氨基酸的R基。

 �。�2)肽鍵: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那個鍵(—CO—NH—)叫肽鍵。

 �。�3)多肽

 �、儆啥鄠€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因其呈鏈狀,也稱肽鏈。

  ②注意區(qū)分肽、肽鍵和肽鏈:肽鍵是肽的連接結構,而肽鏈是肽的一種形式。

  規(guī)律總結

  ①氨基酸間脫水縮合時,原來的氨基和羧基已不存在,形成的化合物即多肽的.一端只有一個氨基,另一端只有一個羧基(不計R基上的氨基數和羧基數)。所以對于一條多肽來說,至少應有的氨基和羧基數都是一個。

  ②若有n個氨基酸分子縮合成m條肽鏈,則可形成(n-m)個肽鍵,脫去(n-m)個水分子,至少有—NH2和—COOH各m個。

 �、鄣鞍踪|分子可以含有一條或m條肽鏈,肽鏈通過化學鍵(不是肽鍵)互相連接,具有不同的空間結構。

 �、荜P于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每個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na-(n-m)18(其中n-m為失去的水分子數,18為水的相對分子質量)。

  3.蛋白質結構層次

  規(guī)律總結

 �、俳Y構多樣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種類、數量、排列順序不同以及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

  ②蛋白質的種類:因功能不同蛋白質分為兩大類:結構蛋白和分泌蛋白。

 �、鄣鞍踪|的性質:鹽析:可逆。變性:不可逆。

 �、荑b定: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

 �、菀饬x:生命活動的承擔者,生物性狀的體現者。

  4.有關肽鍵的計算

  規(guī)律總結

 �、冁湢铍挠腥缦碌膶P系:

  氨基酸 肽鍵數 脫去水分子數 氨基 羧基

  一條肽鏈 M m-1 m-1 至少1個 至少1個

  n條肽鏈 m m-n m-n 至少n個 至少n個

 �、诃h(huán)狀肽:肽鍵數=脫去水分子數=氨基酸數。環(huán)狀肽主鏈中無氨基和羧基,環(huán)狀肽中氨基或羧基數取決于構成環(huán)狀肽氨基酸R基團中的氨基和羧基的數目。

  題例領悟

  題型一 糖類的種類

  【例題1】 (20xx上海高考,5)下列糖類中屬于單糖的是( )

  A.蔗糖 B.核糖 C.糖元 D.淀粉

  解析:蔗糖為二糖,糖元和淀粉都為多糖,核糖為單糖。

  答案:B

  反思感悟

  單糖是不能水解的糖,是組成二糖、多糖的單體。二糖、多糖作為能源物質用于生命活動時必須水解成單糖。重要的單糖有五碳糖和六碳糖,五碳糖有核糖和脫氧核糖,六碳糖有葡萄糖和果糖。

  題型二 蛋白質分子的計算

  【例題2】(20xx上海高考,15)現有氨基酸800個,其中氨基總數為810個,羧基總數為808個,則由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條肽鏈的蛋白質共有肽鍵、氨基和羧基的數目依次分別為( )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解析:有氨基酸800個,氨基總數810個,羧基總數808個,說明R基團中含有氨基10個,羧基8個,它們不參與肽鍵的形成;肽鍵數=氨基酸總數-肽鏈條數=800-2=798,氨基數=肽鏈條+R基團中氨基數=2+10=12,羧基數=肽鏈條數+R基團中羧基數=2+8=10。

  答案:B

  反思感悟

  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都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由R基決定氨基酸種類,不符合這個特點的氨基酸不是構成生物體的氨基酸,也不能組成生物體的蛋白質。

  題型三 動植物體內的糖類

  【例題3】 動植物體內共有的糖是( )

 �、偬窃� ②淀粉 ③蔗糖 ④乳糖 ⑤核糖 ⑥葡萄糖

  A.①④ B.②③ C.⑤⑥ D.①②

  解析:糖元是人和動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淀粉是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蔗糖是植物中重要的二糖,乳糖是人和動物乳汁中豐富的二糖,核糖是構成RNA的成分,RNA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葡萄糖是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廣泛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

  答案:C

  反思感悟

 �、偕锛毎顒拥闹饕茉次镔|:葡萄糖。

 �、趨⑴c生物細胞構成的物質:核糖、脫氧核糖、纖維素。

  ③單糖、二糖、多糖的關系

  重要的單糖有葡萄糖和五碳糖,葡萄糖為白色晶體,易溶于水,是人體主要的能源物質,五碳糖分為核糖和脫氧核糖,為環(huán)狀結構。

  題型四 大分子物質的鑒定

  【例題4】 青蘋果汁遇碘溶液顯藍色,熟蘋果汁能與本尼迪特試劑發(fā)生反應,這說明( )

  A.青蘋果汁中有淀粉不含糖類

  B.熟蘋果汁中含糖類不含淀粉

  C.蘋果轉熟時,淀粉水解為單糖

  D.蘋果轉熟時,單糖聚合成淀粉

  解析:遇碘溶液顯藍色意味著青蘋果汁中含較多淀粉,而與本尼迪特試劑發(fā)生反應的是還原性糖,如葡萄糖等。由此可推斷出蘋果由青轉熟的過程中,淀粉大量轉化為單糖。

  答案:C

  反思感悟

  淀粉的特性是遇碘變藍;本尼迪特試劑與還原糖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反應產生紫色反應。

  隨堂訓練

  1.(20xx上海高考,1)核糖與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

  A.N B.O C.P D.S

  解析:核糖的組成元素為C、H、O,核酸的組成元素為C、H、O、N、P,兩者都不含有S元素。

  答案:D

  2.(20xx江蘇高考,1改編)下列各組物質中,由相同種類元素組成的是( )

  A.膽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元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

  解析:淀粉、半乳糖、糖元都屬于糖類,都由C、H、O構成。膽固醇、性激素、甘油和脂肪酸都屬于脂質,組成元素都是C、H、O,氨基酸、胰島素的組成元素是C、H、O、N、S,核苷酸的組成元素是C、H、O、N、P。

  答案:B

  3.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千差萬別,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不同

  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和數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順序不同

  D.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

  解析:蛋白質分子的多樣性取決于四個方面:一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不同;二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數目不同;三是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不同;四是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在題目給出的選項中,組成肽鍵(—NH—CO—)的化學元素是相同的�?疾榈鞍踪|多樣性的原因。

  答案:A

  4.脂質在細胞中具有獨特的生物學功能,下面有關脂質的生物學功能中,屬于磷脂的生物學功能的是…( )

  ①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②是儲能的分子 ③構成生物體表面的保護層 ④是很好的絕緣體,具有保溫作用 ⑤具有生物學活性,對生命活動起調節(jié)作用

  A.①③ B.⑤ C.① 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對各種脂質功能的掌握情況。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構成多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在人和動物的腦、卵細胞、肝臟以及大豆的種子中含量豐富。

  答案:C

高中生物教案 篇9

  一、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一的學生,經過兩年的生物學學習,學生已經儲備了很多生物學知識,具有一定的生物學基礎。本節(jié)課主要講述酶在生物新陳代謝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對酶的本質和特性作了重點介紹。本章本節(jié)課內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難點內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現象皆與酶的活動有關。在本章節(jié)中通過探索驗證酶的特性的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精神。

  首先,在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對酶的發(fā)展歷程、特性、作用等都已經知道并理解。這些都與接下來的酶的特性緊密相關。也一定程度上反饋了上節(jié)課的上課質量和學生的掌握情況。并且為接下來的教學作為指導。其次,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比如說加酶洗衣粉,學生都可能接觸過,那么他們就會有很多問題出現了:加酶洗衣粉添加了什么類型的酶呢?酶在洗衣粉里是怎樣工作的?在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等等的問題。這樣,一方面學生會形成無意注意,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欲望,學習效果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從這方面下手,收集資料,增大信息量,活躍課堂氣氛。再者,酶的生產應用的引入,一定程度上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覺得生物對他們來說,不是只是抽象的某某技術,某某發(fā)現,某某科學家等等,而是貼近日常生活的,很常見的東西,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掌握了這個,那我是不是就相當于令人羨慕的科學家了呢?”這樣,也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欲望。也為以后的擇業(yè)多一個選擇。

  二、教學內容分析:

  1、本節(jié)課的知識結構:

  在這節(jié)課中,我打算先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酶的本質,作用。然后問大家一個問題:“生活中你遇到酶了嗎?”其次,給大家展示幾張酶的在生活中應用的圖片,看大家反應,并嘗試總結。再者,就用幾個案例來一一說明酶具有哪些特性。

  2、本節(jié)課的生物學概念:

  1、酶的特性:酶特別具有的。與眾不同的性質。

  2、酶的.專一性:酶對所作用的底物有嚴格的選擇性。一種酶僅能作用于一種物質,或一類分子結構相似的物質,促其進行一定的化學反應,產生一定的反應產物。

  3、酶的高效性: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

  4、酶的作用條件溫和: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一般是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進行的,其代表是溫度跟酸堿度。

  三、學習動機的喚起和保持

  1、通過提問一些看似跟學習無關的,其實大有玄機的問題。比如說:“你們家用什么牌子的洗衣粉?你們喜愛的牛仔褲是怎樣子做成的呢?”當然,在眾多的答案中,教師要繞回主題。

  2、展示一些能夠引起注意的圖片,比如說面包,啤酒。也能引起他們的無意注意,也能激發(fā)他們的有意后注意等等。以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

  3、教師的語言當然也要適當地調整,盡量使用貼近學生的,但又不失專業(yè)的語言。也一定程度上引起注意。

  4、可以嘗試布置學生去查閱關于酶的資料,并綜合匯報展示。

  四、落實課程目標

  本節(jié)課要實現的高中生物學課程內容是:

  第五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第一節(jié):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

  具體內容標準

  活動建議

  案例分析:酶的特性

  收集酶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并加以分析運用了酶的哪些特性,再綜合匯總,然后匯報。

  五、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應該達到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1)說明酶在細胞代謝中的特性。

  (2)能夠準確說出酶的特性包括那個方面,并舉例說明。

  2、能力目標:(1)通過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與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試圖準確辨認酶在生活生產中(比如說某商品)運用了哪些特性。嘗試搜集感興趣的相關資料,匯總、分析、總結。

 �。�3)通過學生主動參與科學探究的虛擬實驗活動,使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3、情感目標:(1)感受酶在生活中的應用,自然地形成酶在生活中應用多樣,種類多樣,但用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它的特性。也形成了一種觀念:生物其實離我們很近,它不僅僅是科學家的事,我們也可以當“科學家”。(2)在學習的過程中,懂得一個道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且也使學生養(yǎng)成好奇、勇于質疑、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科學探究精神。

  六、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酶的三特性:高效性、專一性、作用條件溫和及其案例

  教學難點:1酶如何“嬌氣”了?

  2低溫的時候酶失活了嗎,為什么?

  七、課前準備

  1、教師課前收集相關資料,比如說酶的應用的圖片,案例。

  2、在課前布置學生收集資料,并加以指導。

  八、課時安排:十分鐘

  九、教學過程:

  時間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師的教學行為

  學生的行為

  教學技能

  教學策略

高中生物教案 篇10

  第一章走進細胞第一節(jié)從生物圈到細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舉例說明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基礎上

  2.說出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過程與方法:1.在資料分析中,進一步掌握歸納總結的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觀:

  1.認同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教學重點:1.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之上;

  2.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教學難點: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一、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資料一: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資料二:多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也是通過細胞體現的。資料三

 �。喝说膶W習等活動需要種類和數量繁多的細胞參與。

  資料四:生物體的某一種細胞受到損害,也會影響該種生物的生命活動。小結:細胞是生命活動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二、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中生物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教案06-27

高中生物的教案12-15

高中生物教案12-07

高中生物教案優(yōu)秀06-24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08-26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12-18

【推薦】高中生物教案11-19

高中生物教案【精】11-19

高中生物教案【薦】11-20

【熱門】高中生物教案11-19

高中生物教案集合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生物教案集合10篇

高中生物教案 篇1

  輔導教案

  基礎鏈接溫故知新

  一、生物體中的水

  1.作為溶劑,水是生物體內物質運輸的________。

  2.水分子通過膜的擴散,叫________。當外界溶液濃度高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會因________而發(fā)生質壁分離。細胞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中都有水的生成,在有氧呼吸中發(fā)生在________過程中,在光合作用中發(fā)生在________過程中。

  二、水的生態(tài)效應

  1.水循環(huán):主要路線是從地球表面通過________進入大氣圈,同時又不斷地從大氣圈通過________回到地面。

  2.酸雨:是由于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所產生的________的氧化物,與大氣中的水結合而形成酸性的產物,使雨水呈酸性。

  3.水體富營養(yǎng)化:是由于水體受到如化肥等無機物的污染,使水生植物大量生長,造成水中生物死亡的現象。被人類排放到水體中的污染物包括8類:即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體、________、________(包括除草劑和洗滌劑)、其他礦物質和化學品、水土流失的沖擊物、放射性物質、來自電廠的廢熱等。

  一、1.載體

  2. 滲透 失水 電子傳遞 碳反應

  二、1.蒸發(fā) 降雨

  2.硫和氮

  3.化學肥料 殺蟲劑

  聚焦科技掃描知識

  水利工程與生態(tài)工程是同步進行并且密不可分的,特別是對于我國等發(fā)展中國家,水利的開發(fā)利用又是必須的,水利工程的實質都是為了解決水資源的時間、空間分布不均衡的問題,但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水利工程給環(huán)境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

  一、水利工程會打破流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動態(tài)平衡

  1.改善水庫周邊環(huán)境

  由于調運大量的水,使的水庫周圍空氣濕度增大,有利于植物的大量生長,改善了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

  2.防止洪澇災害

  三峽大壩的建成,有效地減輕長江洪水災害對中游人口稠密、經濟發(fā)達的平原湖區(qū)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的嚴重破壞,以及洪災給人們心理造成的威脅。大壩還攔截了大量的泥沙,降低了下游湖區(qū)淤積的速度,有利于湖區(qū)對洪水的調節(jié)和蓄水。

  3.改善大壩上游的航運條件

  水力發(fā)電站

  4.開發(fā)清潔能源——水電能

  利用大壩水力發(fā)電,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清潔能源。水電與火電相比,可減少燃煤、燃油對環(huán)境的污染。

  然而,大型水利工程也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些消極或不利的影響。

  5.破壞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生活環(huán)境

  如果不按規(guī)律辦事,單純以水利工程建設為目的,會進一步增加水土流失的現象,如小灣水電站建設過程中的水土流失現象非常嚴重。

  三峽大壩建成后,該地區(qū)食物鏈結構破壞,例如中華鱘有到長江上游產卵繁殖的習性,大壩修建正好隔斷了中華鱘溯河逆流的路途,使其繁殖和生存受到嚴重影響。

  6.改變兩岸土壤特性

  由于生土淺表化,加之水庫兩岸的滲漏使地下水升高,造成土壤次生鹽堿化、沼澤化,使植物不能更好地生存,在坡度較大地區(qū)還會誘發(fā)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7.誘發(fā)地震

  地殼結構可能會發(fā)生變化而為地震創(chuàng)造了條件。

  8.水質的變化

  由于庫區(qū)水流速度減慢,如果兩岸生活污水、工業(yè)污水不經治理就直接排放,可能會引起水體富營養(yǎng)化,造成水質惡化。

  二、水利工程要與生態(tài)保護工程同步進行

  1.河流湖泊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庫區(qū)泥沙淤積,會影響庫區(qū)及周圍生物的生存。

  2.河流是多種生物的棲息地和物種庫

  任何一條河流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交織在一起,共生共存,處于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

  3.水利工程是人類自身發(fā)展必需的,要科學地規(guī)劃、設計和管理。

  綱舉目張理清結構

  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有利于水利工程的實施,良好的經濟條件有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工程,只有對自然規(guī)律的理解深刻才能自覺遵守自然規(guī)律,通過合理的、科學的規(guī)劃和設計,將水利工程對生態(tài)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

  突破難點化解疑點

  1.為什么說節(jié)水比調水更重要?

  探究發(fā)現: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主要靠修水庫多蓄水;解決水資源空間不均,主要依靠調水。但是我國水資源問題短缺,靠修水庫、建調水工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建設節(jié)水型社會才是解決我國干旱缺水問題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戰(zhàn)略舉措。

  調水水量有限,改變不了北方地區(qū)人均水資源緊缺的根本格局。而且缺水嚴重的地區(qū),仍然存在著嚴重的浪費水的現象。

  治理污水確實需要花很多的錢,而且還不能增加水量,但非做不可。節(jié)水,是個建設什么樣社會的問題、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問題。

  我發(fā)現

  2.大壩建成會導致哪些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探究發(fā)現:(1)移民問題

  關系到人的生存權和居住權的調整,是當今世界性難題。

  (2)對泥沙和河道的影響

  從生態(tài)學角度講,在河流上建壩,阻斷了天然河道,導致河道的流態(tài)發(fā)生變化,引發(fā)整條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發(fā)生改變,導致上游泥沙淤積。

  (3)水體變化帶來的影響

  水體容易受到污染,蒸發(fā)量增加等。

  (4)對魚類和生物物種的影響

  特別是對某些魚類洄游的影響。解決的辦法有兩個:一是建魚梯、魚道,二是進行人工繁殖。

  (5)地質災害

  修建大壩后可能會觸發(fā)地震、崩岸、滑坡等不良地質災害。

  (6)潰壩。

  我的發(fā)現

高中生物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初步了解分子與生物學之間的關系

  了解中國合成牛胰島素事件。

  【技能】;培養(yǎng)分析分析資料的能力。

  【情感與態(tài)度】:了解中國是首個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機物的國家,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學的成果,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目標;

  閱讀訪談,學習科學家們實事求是、艱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激發(fā)學生對高中生物的興趣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以概述《細胞與分子》模塊作為引入。

  師:比較初中階段所學習的生物知識特點,大家拿到課本可能會想,初中的時候不是已經學過細胞了嗎?為什么高中還要再學呢?初中的生物知識著重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的大概情況,而且因為學生沒有相關的化學知識和足夠的空間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識在初中階段是沒有辦法說明白的。就拿細胞結構來說吧,初中的時候,老師只能讓學生知道動物細胞是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至于細胞為什么是有生命的,細胞是怎么樣生活的,都沒有辦法說得清楚。只有在同學們在初三、高一學習了化學的基礎知識后我們才可以對生命進一步的學習。學習科學就是這樣,當你掌握的知識越多時候,反而覺得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就更多。

  這個學期開設的《分子與細胞》模塊,將為我們在化學分子的層面上,解釋細胞的結構以及生命活動。解答在初中階段沒有辦法解開的謎團,也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事件以及科學家訪談錄

  師:要了解分子與生物學之間的關系,我們先來看一個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國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背景資料)。

  學生閱讀背景資料和閱讀課文中的訪談錄,以問題引導: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在生物學上有什么重大的'意義?從訪談錄中,你認為造就了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閱讀完了這些資料,你覺得對于你學習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啟發(fā)呢?

  (三)簡單介紹高中生物的教材、學習方法和意義

  1.教材分為必修3個模塊、選修3個模塊。必修: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簡述三者之間知識結構上的關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點:需要學生更多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增加了探究活動(什么是探

  究活動、探究活動的流程:發(fā)現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作出結論)、模型制作等,這些都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

  2.學習生物學的意義:生物學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和相關領域的成果,各個學科之間的邊

  界已經模糊,而出現了多學科的交叉;學習生物學不僅僅是知識的互動,更加是能力培養(yǎng)和思維方式不斷完善的過程。

  第一章走進細胞第1節(jié)從生物圈到細胞(2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舉例說出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上。

  說出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情感態(tài)度】:認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

  二、教學重難點: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重點;說出生命系統(tǒng)的層次是難點

  三、教學用具:ppt幻燈片

  四、課前準備:讓學生收集關于冠裝病毒相關的資料。

  教學反思:第2節(jié)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2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了解細胞學說的發(fā)展過程

  理解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細胞形態(tài)多樣性與功能多樣性的關系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

  【技能】:顯微鏡高倍鏡的使用

  制作臨時裝片

  觀察不同細胞的差異

  【情感態(tài)度】:認同科學探索是一個曲折漸進的過程

  認識水華對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禁采發(fā)菜的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顯微鏡高倍鏡的使用;細胞的多樣性,特別是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比較

  是本課的重點。而了解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是本課的難點。

  三、教學用具:實驗材料、顯微鏡、ppt幻燈片。

  課前準備:準備好實驗的材料(選取多少種細胞?)。

高中生物教案 篇3

  必修1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二節(jié) 細胞膜和細胞壁

  一、教學目標:

  1、概述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體會建立模型是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之一。

  2、舉例說出細胞膜的選擇透性。

  3、說出膜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4、說出植物細胞壁的組成和生理作用。

  5、能熟練把對照的方法運用到探究實驗的設計中。

  二、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三、教學方法:討論 探究實驗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引入新課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二節(jié) 細胞膜和細胞壁

  一、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質膜的取材

  質膜的成分和結構的探究

  細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創(chuàng)設情景】多媒體展示細胞圖片: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細菌細胞,酵母菌,要求學生比較不同細胞的差異?

  【實驗探究】驗證活細胞吸收物質的選擇性。

  【總結】活細胞吸收物質具有選擇性�;罴毎倪x擇性與細胞膜有關。

  細胞膜又叫質膜,為細胞把守大門的任務,物質的進出由質膜掌控。質膜有允許某種物質透過的特性,稱為質膜對該物質的透性。

  【講述】質膜為什么有選擇透性,這應該與質膜的結構成分有密切關系,下面我們就來了解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提問】要分析質膜的成分,首先要分離出質膜,再做研究分析,那么取哪一種細胞來分離質膜是最好的?為什么?

  【投影展示】人的成熟紅細胞圖片,

  【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獲得紅細胞的質膜?

  【講述】

  材料一:1895年,歐文頓曾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上萬次的實驗,發(fā)現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一樣:凡是可以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進入細胞膜。

  【投影展示】磷脂分子的結構示意圖:親水性頭部和疏水性的尾部。

  【提問】磷脂分子置于水中的排列形式。

  材料二:1925年,E.Gorter和F.Grendelet用有機溶劑丙酮提取人的紅細胞膜中的脂質,并將它在空氣----水界面上展開時,這個單層分子的面積相當于原來細胞表面積的兩倍。該實驗結果能說明什么問題?

  【講述】脂肪酸分子的尾部可以搖擺,使得整個磷脂分子能發(fā)生側向滑動,所以質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提問】質膜中除了含磷脂,還有其他成分嗎?

  材料三:Danielli和Harvey分別于1931年和1935年發(fā)現細胞膜的表面張力顯著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張力,已知脂滴表面如吸附有蛋白質成分時,表面張力則降低。

  材料四:1959年Robertson用高錳酸鉀或 酸固定細胞時,電鏡超薄切片中細胞膜顯示出暗一亮一暗三條帶。

  材料五:科學家將質膜冰凍,然后將其撕裂,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發(fā)現撕裂面上有許多顆粒。

  【提問】綜合以上的結論,描述一下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講述】另外,質膜中還含有糖類等物質。

  所以,質膜的結構特點:一定的流動性。

  質膜的`功能特性:選擇透性。

  【提問】細胞壁的成分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動物細胞,植物細胞和酵母菌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細菌沒有完整細胞核,只有核區(qū)。

  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其它都有細胞壁。

  學生閱讀課本中的實驗步驟,預測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

  學生回答:人的紅細胞。因為該細胞成熟后只有質膜的膜結構,沒有細胞核和其它結構的膜,分離容易,便于取材。

  加蒸餾水,讓紅細胞吸水漲破,經過離心提取較純凈的質膜。

  結論:根據相似相溶性原理,細胞膜的成分中有脂質中的磷脂分子

  學生討論回答。

  頭部朝外,尾部朝內。

  結論:質膜是由脂雙層組成,并不是一層脂質物質組成的。

  結論:質膜中含有蛋白質。

  結論:兩層蛋白質夾著中間的脂雙層。

  結論:這些顆粒就是鑲嵌在脂雙層中的蛋白質。

  質膜是由脂雙層和蛋白質構成的;脂雙層形成基本骨架,蛋白質鑲嵌在其中。

  答:植物細胞壁的成分是纖維素;作用是保護和支撐作用,相對質膜而言,細胞壁是全透性。

  。 提高學生查找資料的能力。

  課堂的引入是由學生自己完成的,教師僅起到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協作學習的態(tài)度。

  及時糾正錯誤,加深印象。

  步步設疑,層層深入,啟發(fā)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觀察。

  七、板書: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一節(jié) 細胞膜和細胞壁

  一、質膜的成分和結構

  1、質膜的取材

  2、成分和結構

  二、細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八、作業(yè)設計

高中生物教案 篇4

  復習重點:

  1、世界和中國的人口增長趨勢

  2、人口增長對生物圈的影響

  3、嚴峻的環(huán)境問題

  4、人類發(fā)展和生物圈的關系

  5、保護生物圈的對策和方法

  教學方法:講解、討論、總結、練習

  教學儀器: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重點知識歸納

  1、人口增長過快:地球上人口的承載能力大約是80億。

  2、和人類活動有關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有:酸雨、臭氧層遭破壞、溫室效應增強、水污染、噪聲污染和土壤污染。

  3、酸雨:形成原因:工業(yè)生產中燃燒煤和石油等會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它們在空氣中被氧化,進而形成硫酸和硝酸,隨降雨落到地面。

  范圍:pH小于5.6的雨水。

  危害:刺激人眼和呼吸道,影響農作物生長,影響魚類和水生生物生長,腐蝕建筑物、雕塑等。

  4、臭氧層破壞:臭氧層具有吸收紫外線的能力,破壞后,紫外線直接照射地球,導致皮膚癌患者增加,也可能對人眼造成傷害。

  5、溫室效應: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氣體能阻擋從地球表面輻射到宇宙空間的熱量,從而導致地球溫度升高的'現象。(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卻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有利的)

  6、水污染:指污染物排入水體,使水和底泥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其中生物的組成發(fā)生變化,降低水體使用價值。污染物有工業(yè)廢水、農業(yè)廢水和生活廢水。

  7、噪聲污染:種類有交通噪聲、工廠噪聲、施工噪聲、社會生活噪聲和家庭生活噪聲。

  8、土壤污染:大量施用農藥污染了土壤。

  9、垃圾處理的方法:焚燒、填埋、堆肥。

  10、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不可回收垃圾(果皮、菜葉、剩飯菜)和危險有害垃圾(廢電池、廢燈管、過期藥品)

  二、重點習題講解

  1、環(huán)境污染已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威脅,下列名詞與環(huán)境污染有關的是()

 �、偎嵊辎诔粞蹩斩储郯咨廴劲軠厥倚莩喑雹蕹毕咴肼�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②③④⑦

  分析:和人類活動有關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有:酸雨、臭氧層遭破壞、溫室效應增強、水污染、噪聲污染和土壤污染等。而赤潮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學家認為,赤潮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環(huán)境污染。大家知道,有毒物質進入海洋時,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危及海洋中動植物的生存,但是,大量涌進海洋的廢水之中、并不都是有毒的東西,有些還是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yǎng)要素、如氮、磷和碳等,若這些營養(yǎng)鹽過于豐富,這時就出現了"富營養(yǎng)化"現象,過多的營養(yǎng)物質會使藻類、鞭毛蟲等生物繁殖得很快,就這樣赤潮生物進行了爆炸性的繁殖,這些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后,就會把海水"染"紅。赤潮來臨時,魚類常常大批死亡。由以上分析可知:選項C正確。

  2、判斷:平常下的雨也是酸性的,所以也可以稱為酸雨。

  分析:錯誤。只有PH值小于5.6的雨才稱為酸雨。

  3、判斷:能夠吃到野生動物或者能夠使用野生動物做成的用品,說明自己很有品位。

  分析:錯誤。野生動物的存在豐富了動物的物種資源庫,物種是人類寶貴的財富,吃野生動物或者使用野生動物做成的用品,說明這個人愚昧無知,根本不是有能力的表現。

  三、練習

  1、選擇題

  (1)目前,我國采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 )

  A、焚燒 B、填埋 C、堆肥 D、ABC三項都正確

  (2)下列哪種氣體可以造成酸雨危害()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氮氣

  2、填空

  生活垃圾一般分為三類:

  垃圾,如

  垃圾,如

  垃圾,如

  3、連線

  水污染工廠排放的濃煙

  大氣污染生產、生活中排放的污水

  土壤污染工業(yè)生產,交通運輸產生的噪聲

  噪聲污染向農田施加大量的化肥

  答案1、(1)D、(2)C、2、可回收,廢紙等;不可回收垃圾,如果皮等;危險有害垃圾,如廢電池等3、水污染連生產、生活中排放的污水;大氣污染連工廠排放的濃煙;土壤污染連向農田施加大量的化肥;噪聲污染連工業(yè)生產,交通運輸產生的噪聲。

高中生物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這部分內容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冊第八章《生物與環(huán)境》第三節(jié)《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核心內容。在教學中,本節(jié)知識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jié)知識和第三章《新陳代謝》的知識聯系密切,又直接關系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學習,學科內綜合性強,理論聯系實際緊密,需要提高靈活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和識圖解圖能力。

  縱觀04—07三年來的全國高考題,該部分知識為高考熱點內容之一,歷年高考都會考查。但近三年來天津卷涉及較少。從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選擇題也有非選擇題。往往涉及到圖形、圖表的分析。命題方式靈活多樣,主要考察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靈活運用知識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其中“能量流動的特點”及各營養(yǎng)級能量傳遞的計算及綜合運用本章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等知識分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及熱點問題,是高考命題的焦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和考綱的'具體要求,結合學生知識水平,擬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1)了解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的來源、流動渠道和研究目的

 �。�2)理解能量流動的特點

  (3)應用食物鏈中各營養(yǎng)級能量傳遞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識圖解圖能力、觀察和分析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等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物質運動和物質普遍聯系的辯證觀點

  三、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

  2、教學難點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相關知識的計算

  3、重難點的突破

  利用多媒體課件為手段,借助于其形象、直觀、動態(tài)等多種功能使知識結構一目了然,來突出重點。再通過經典例題跟進、教師詳解、學生分析來強化知識,突破難點

  四、教學方法

  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在課前制定有針對性的復習目標,并要求學生提前復習,教師加以檢查落實。授課中以多媒體為輔助手段,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等各種教學方法。通過對近幾年與本部分內容相關的高考題的分析研究,以及解題中如何確立關鍵詞、關鍵點及解題思路、解題方法及技巧的講解,使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有個系統(tǒng)的認識并加以掌握。

高中生物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初步學會設計實驗的能力。

  (3)學會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圖示和實驗來歸納問題、總結規(guī)律;

  (2)能運用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來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有關現象。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并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協調的科學世界觀。

  重點與難點

  1、重點 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難點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質壁分離實驗的設計。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引入:小實驗——蘿卜條的軟硬對比

  1、 浸在濃鹽水中的蘿卜條;

  2、 浸在清水中的蘿卜條;

  3、 新鮮的蘿卜條。小結:細胞的滲透吸收和滲透失水

  滲透:水分子通過細胞膜的擴散。觀察并分析造成軟硬差異的原因。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置疑1:如何從顯微角度觀察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思考引導學生透過到本質看現象1、實驗設計: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實驗

  材料:洋蔥鱗葉置疑

  2、為什么選用洋蔥做實驗?思考2、滲透的結構基礎讀圖識圖復習:選擇透過性的'概念為實驗設計鋪墊置疑

  3、水分子通過滲透作用主要進入了細胞的什么結構或從什么結構離開了細胞?思考并判斷為實驗設計鋪墊

  儀器和試劑:顯微鏡、鑷子、載玻片、蓋玻片、刀片、30%蔗糖溶液、清水討論:如何設計實驗小結:

  設計實驗并交流引導學生形成實驗設計的科學理念指導學生操作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技能練習實驗總結: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視頻

  質壁分離:植物細胞壁與其原生質層分離的現象。

  質壁分離復原:質壁分離后的細胞恢復原正常形態(tài)的現象。置疑4:聯系實驗思考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外部條件是什么呢?思考學會由現象到原理的自我歸納總結3、原理 當外界溶液濃度 小于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

  當外界溶液濃度 大于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根據操作過程中看到的三個圖像逐一分析學生總結進一步探究:洋蔥外表皮細胞液的濃度。討論交流拓展思維,鞏固實驗。

  思考題

  1、 將動物紅細胞分別放在蒸餾水中和濃鹽水中會看到什么現象?

  2、 為什么對農作物一次施肥過多,作物會出現“燒苗”現象?

  3、將新鮮的黃瓜放在蔗糖與食醋配制成的糖醋汁液中,開始時黃瓜呈現萎縮,糖醋汁液面上升。2天后,糖醋汁液面下降,黃瓜呈現膨脹并有酸甜味道,說明腌制的黃瓜細胞內既有蔗糖分子又有醋酸分子,試分析原因。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在設計方面進行了多次改進,最后確定為先讓學生設計實驗,通過實驗總結出原理,再由拓展實驗將實驗和原理整合在一起,為學生創(chuàng)設思維拓展的空間,最后聯系習題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方面的現象,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作為教師,整個過程始終耐心細致的在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個人認為這是值得肯定和有效的地方。在細節(jié)方面,如果以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為例,將原生質層選擇透過性的特點講透、講深,相信學生在設計和理解方面會更快更好。另外在習題設計上,如果將“燒苗”現象講透,點到植物會因外界濃度過高導致質壁分離時間過長而死亡,則學生在解釋腌黃瓜現象時思維會比較流暢。

高中生物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說出人和動物體主要的激素。

  辨析因激素異常引起的病變。

  2、能力目標

  描述反饋調節(jié)機理。

  探討動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感恩生活。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反饋調節(jié)機理和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

  2、教學難點:激素調節(jié)的實例分析。

  三、教學策略

  1、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經驗

  本節(jié)內容學生在初中生物課中已經學過,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之上建立新的知識。例如讓學生說出人和動物體的主要激素及作用,辨析幻燈片上因激素異常引起的病變。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設學生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指導和知識鋪墊。激素間的相互作用時,學生分成二小組交流,進行知識的比較與歸納,然后再派代表全班匯報。

  3、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

  本節(jié)內容與社會和個人生活密切相關。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和個人生活相結合。這種結合一方面可體現以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作為背景,分析挖掘這些問題中包含的科學知識;另一方面體現在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問題。如懷特博士的病例分析,寒冷刺激時機體作出的反應分析,與新教材理念相符合。

  四、教學理念

  追求知識、能力和情感目標的和諧統(tǒng)一。

  五、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案例導課

  1、展示課件PPT:快樂加減法一

  憂愁、顧慮和悲觀,可以使人得病;積極、愉快、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可以戰(zhàn)勝疾病,也可以使人強壯和長壽。

  巴甫洛夫

  2、案例分析

  保羅.懷特博士是波士頓的心臟病專家,是五十年代最杰出的代表。保羅.懷特博士是波士頓的心臟病專家,是五十年代最杰出的代表。她是個年輕的母親,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和一個愛酗酒、整天什么也不干的丈夫。這個女人得了可怕的風濕熱,整日臥病在床,就這樣維持了3年,醫(yī)生說最多還能維持一年,她的情緒極度低落。有一天,她的丈夫不知什么原因離家出走,留下這個可憐的母親和兩個孩子,甚至一點生活費也沒有。但當懷特博士再去看她時,她很堅強地說:“懷特醫(yī)生,我一定要起床,我還要照顧、護養(yǎng)我的兩個孩子�!睉烟夭┦堪参空f:“親愛的女士,我也希望你能盡快康復,可是你的心臟會受不了的�!辈活欋t(yī)生的反對,年輕的母親鼓起勇氣,下定決心,充滿著激情和興奮,下床開始工作了。

  此時讓學生猜測年輕母親以后的生活情形及生命的期限。

 �。▽W生各抒己見)

  師:奇跡出現了,這個堅強的母親卻意外地護養(yǎng)了兩個孩子八年,才離開這個世界。

  這是什么力量使這個母親意外地活了八年呢?另人深思!

  展示PPT:快樂加減法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師: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自強不息”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對生活充滿信心,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是必然存在的,但只要有堅強的意志,戰(zhàn)勝一切的勇氣,義不容辭的責任,你就是----勝利者;你就是----快樂者。

  再引出問題:剛才我們從意志力的角度分析了該案例,從生理學角度該怎么解釋呢?

  懷特博士解釋:他低估了ACTH這種荷爾蒙產生的生理作用,人類的情緒能刺激垂體,產生ACTH和正常荷爾蒙的可能性。因為在當時還不知道ACTH是什么東西。

  引出:ACTH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進入激素知識點。

  環(huán)節(jié)二: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

  師問:1、在初中我們學過的激素有哪些?說出人和動物體的主要激素及作用。

  2、它們各有什么作用?

  3、激素分泌異常時會引起什么病變?

  4、辨析幻燈片上因激素異常引起的病變。

  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各激素之間的關系引出內分泌腺的三個層次:下丘腦----垂體----被管理的某些內分泌腺

  環(huán)節(jié)三:激素的反饋調節(jié)及激素間的相互作用

  1、結合實例分析:通過學生自述寒冷刺激時機體所作出的反應;說明激素對機體的調節(jié)機制;加深學生對反饋調節(jié)的理解。

  2、結合比較分析;比較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生長激素與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及不足時的影響。歸納出:協同作用

  結合馬拉松賽跑時血糖濃度的變化,分析血糖濃度的調節(jié)。歸納出:拮抗作用

  學生分成二小組比較與歸納。然后再派代表全班匯報;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

  師:再回到懷特博士的病例,請同學們做合情合理地分析。然后,我運用心理學理論和反饋調節(jié)知識對材料做進一步分析總結。并說生活中的負性事件永遠存在,關鍵是我們要以積極的情緒,快樂的心情看待“她”。其實這一事件讓我收獲很多,所以我們要感恩生活。

  展示PPT快樂加減法三:

  我們以什么樣的方式思考,就會以什么樣的方式感覺,并且以什么樣的方式生存。------------張國清

  最后祝大家:(展示PPT)

  六、教學反思

  1、教學設計反思

  由于本節(jié)內容難度不大,并建立在初中生物學的基礎上,所以會有兩種可能,設計不好學生不感興趣,設計好可能會上出新意,上出精彩。然而人的情緒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激素的分泌,激素反過來也會調節(jié)人的生理,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嘗試做心理健康教育的拓展教學。我參看了兩種生物版本,人教版舊教材和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三;參照了浙江大學張國清博士著的《快樂加減法》一書的設計風格,嵌人了名言警句,它是引導、激活、推動教學的手段,可發(fā)揮其點撥誘導、強化聯系、深化認識的'功能,這正是新課程所提倡的;引用了[美]約翰.辛德勒編著的《情緒是健康的良藥》一書中懷特博士的病例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而這又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縮影,如果不注意調節(jié)人的情緒,就會引起內分泌失調,影響身體健康。這種設計可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增強學生的興趣,加深知識映象,學生會輕松愉快地突破本節(jié)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最終實現“快樂教學”和“快樂學習”。

  2、教學過程反思

  情景導課環(huán)節(jié)巧用了兩條名言和引用了生活中引入注目的病例,采用層層遞進的方法,使導課----新舊知識聯系----新知識----結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學生課堂的反應看,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感覺新穎,有些學生把那些名言警句都已記下。課堂讓學生猜測年輕母親以后的生活情形及生命的期限時,他們都競相各抒己見;激素間的相互作用時學生積極主動地交流和匯報,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當講到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熱情高漲,以熱情的掌聲結束了該課。這說明時下的高中生很渴望這樣的課型;但由于備課和上課時間有限,這堂課還是未能盡情發(fā)揮,它的設計和安排還能更精妙。

  3、教學效果反思

  課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大多以課堂滲透的形式體現,由于生物學科的特性性,我做了心理健康教育拓展教學的大膽嘗試,所以上完課后,我對兩個班的學生做了書面評估。

  如“你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滿意程度怎樣”

  A.不滿意B.一般C.較滿意D.很滿意

  在四個選項中,選擇“較滿意人數”,甲班占38.3%,乙班占43.1%;選擇“很滿意”項的甲班占46.8%,乙班占26.2%,都高出了四個問題的平均分25%。

  又如“你覺得結合生物知識上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怎樣”

  A.不好B.一般C.好D.很好

  在四個選項中,選擇“好”的甲班占53.2%,乙班占47.7%;選擇“很好”的甲班占29.8%,乙班占44.6%。都遠遠高出了四個問題的平均分25%。

  一個學生甚至直接跟我說,“這是一期中上得最好的一節(jié)課”。因為這一堂課的教學,學生否定了我全期的課,似乎有點苛刻,但是從另一層面看,現在大多學校雖然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和各種不同名義的心理咨詢室,但都形同虛設,真正落到實處的少,進入心理咨詢室的學生也寥寥無幾。同時學生中不泛也存在偏見,談及“心理”就誤認為有問題,所以望而止步。通過這堂課的教學可以看出學生其實很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很渴望這樣的課型,置于生物課中更能有理有據地令學生信服,從而實現自動調節(jié),維持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維持身心健康。

  如果該課有比較好的語言駕馭能力,課堂更加精彩。是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時代的前進,老師也要與時俱進,加強學習與交流,不僅專業(yè)基本功扎實,而且要有心理學理論做支撐和不斷提高文科素養(yǎng)。老師的收獲將是教學的快樂和快樂地教學,生活的快樂和快樂地生活。這堂課我的確做了精心的設計,投入了時間,同時我也收獲了快樂,傳遞著快樂。這只是一個起點,前方路漫漫而修遠,吾將上下求索,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高中生物教案 篇8

  一、碳化合物

  1.有機化合物的概念:指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鹽等以外的幾乎所有含碳化合物。

  2.核心元素:碳是所有生命系統(tǒng)中的核心元素。

 �。�1)碳原子結構:一個碳原子由6個質子、6個中子和6個電子構成。

 �。�2)碳原子形成的化學鍵:與氫、氧、氮及硫等形成共價鍵,碳原子之間以單鍵、雙鍵或三鍵相結合,形成不同長度的鏈或環(huán)狀結構,這些結構稱為有機物的碳骨架。

  3.有機化合物:4大類: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

  二、有機化合物

  1.糖類的種類和功能

  (1)組成元素:糖類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2)結構單元:單糖。

 �。�3)種類:糖類包括單糖、二糖和多糖等。

 �。�4)功能:糖類是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也是生物體重要的結構物質。

  趣味思考:某人患急性腸胃炎,不能進食,醫(yī)生用5%的葡萄糖溶液進行靜脈注射,病人雖未進食,但是不感到饑餓,為什么?

  提示:葡萄糖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靜脈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實際是為病人補充能源物質,所以病人雖未進食,并不感到饑餓。

  2.脂質的種類和功能

 �。�1)組成元素:主要由C、H、O三種元素組成。氧原子含量較糖類中的少。

  (2)結構單元:甘油和脂肪酸。

 �。�3)種類和功能

 �、倭字毫字菢嫵缮锬さ闹匾镔|。

 �、谥荆嘿A能物質。

 �、勰懝檀荚诩毎芯哂兄匾δ堋�

  趣味思考:我們每天坐在凳子上,能夠輕松愉快地上完每一個45分鐘,并不感到臀部肌肉疼痛,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提示:是因為臀部有很多脂肪,脂肪有緩沖機械壓力的作用。

  3.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1)組成元素:C、H、O、N,大部分蛋白質含S。

  (2)基本單位:氨基酸。

  ①通式:

 �、诠残裕憾加幸粋€氨基和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鄯N類:由R基決定。

  ④連接:肽鍵:通過兩個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形成。

 �。�3)結構:由許多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成肽鏈,一條或多條肽鏈通過一定的化學鍵連接成蛋白質。

 �。�4)特點:由于組成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和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不同,以及構成蛋白質的多肽鏈的數目和空間結構差異,蛋白質分子具有多樣性。

 �。�5)功能:催化、運輸(如載體)、收縮和運動、有機體結構、防御(如抗體)等。

  趣味思考:人體細胞呼吸作用時刻需要氧氣的供應,你知道是什么物質源源不斷地運輸氧氣到組織細胞嗎?它存在于什么細胞中?

  提示:血紅蛋白,它存在于人體的紅細胞中。

  4.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1)種類:核酸可以分為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兩類。

  (2)功能:儲存遺傳信息,決定細胞和整個生物體的遺傳特性。

  趣味思考:你家養(yǎng)的大貓生了兩只小貓,為什么沒有生小豬?

  提示:小貓和大貓的核酸相同。生物的遺傳由核酸控制。大貓的核酸攜帶的遺傳信息是控制貓性狀的。

  5.鑒定生物組織中的糖類

 �。�1)鑒定淀粉

 �、賹嶒炘恚旱矸郏狻饣洝兯{。

 �、趯嶒灢襟E:取2 mL淀粉上清液,放入5滴碘—碘化鉀溶液。

 �、蹖嶒灲Y果:溶液變藍。

 �。�2)鑒定(葡萄糖)還原糖

 �、賹嶒炘恚哼€原糖+本尼迪特試劑 磚紅色沉淀。

  ②實驗步驟:取2 mL葡萄糖溶液加入試管→加入2 mL本尼迪特試劑,振蕩試管→熱水浴2~3 min觀察顏色變化情況。

 �、蹖嶒灲Y果:磚紅色沉淀。

  6.檢測生物組織中的油脂

 �。�1)實驗原理:蘇丹Ⅲ+油脂→出現橙黃色。

  (2)實驗步驟:切片→染色→制片→用顯微鏡觀察。

  7.蛋白質的鑒定

  (1)實驗原理: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

  (2)實驗步驟:取2 mL蛋白質溶液加入試管→向試管中先加入2 mL的雙縮脲試劑溶液A→再向試管中加入5滴雙縮脲試劑溶液B→觀察試管顏色變化。

 �。�3)實驗結果:出現紫色。

  8.檢測細胞中的DNA和RNA

 �。�1)原理:①DNA主要分布于細胞核,RNA主要分布于細胞質。

 �、诩谆G使細胞核中的DNA呈現藍綠色,派洛寧使細胞質中RNA呈現紅色。

 �。�2)實驗步驟:涂片→水解→漂洗→染色→觀察。

  核心解讀

  1.注意各種能源物質的區(qū)分

  (1)糖類的種類和功能

  種類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單糖ks5u 五碳糖 核糖[高考資源網] C5H10O5 動植物細胞 五碳糖是構成核酸的重要物質

  脫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

  萄

  糖 C6H12O6 五碳糖是構成核酸的重要物質

  二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細胞 能水解成葡萄糖

  麥芽糖

  乳糖 動物細胞

  多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細胞 淀粉是植物細胞中儲存能量的物質

  纖維素 纖維素是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元 植物細胞 糖元是動物細胞中儲存能量的物質

 �。�2)脂質

  種類 生理功能 元素組成

  脂肪 儲能、保溫、緩沖機械壓力 C、H、O

  磷脂 構建生物膜 C、H、O、N、P

  固

  醇 膽固醇 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C、H、O

  性激素 促進性腺的發(fā)育和性細胞的生成和正常的性周期 C、H、O

  維生素D 促進人體對鈣、磷的吸收和利用 C、H、O

  規(guī)律總結

 �、賱又参锕灿械奶鞘瞧咸烟�、核糖和脫氧核糖。

  ②植物特有的糖是果糖、麥芽糖、淀粉和纖維素。

 �、蹌游锾赜械奶鞘侨樘呛吞窃�。

 �、軇又参锕灿械馁A能物質是脂肪,植物特有的貯能物質是淀粉,動物特有的貯能物質是糖元。

  ⑤含H多的有機物細胞呼吸時產生的H多,耗氧多,產生的能量多,產生的水多。

  2.氨基酸、肽鍵和肽鏈的分子結構特點

 �。�1)氨基酸

  每個氨基酸分子都具有中心碳原子,至少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該碳原子上。注意理解“至少”的含義,比如當R基含有氨基和羧基時,這個氨基酸分子就不止有一個氨基和羧基了,同時還要注意氨基酸分子中都有一個氨基和羧基直接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規(guī)律總結

  決定氨基酸種類和性質的是氨基酸的R基。

 �。�2)肽鍵: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那個鍵(—CO—NH—)叫肽鍵。

 �。�3)多肽

 �、儆啥鄠€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因其呈鏈狀,也稱肽鏈。

  ②注意區(qū)分肽、肽鍵和肽鏈:肽鍵是肽的連接結構,而肽鏈是肽的一種形式。

  規(guī)律總結

  ①氨基酸間脫水縮合時,原來的氨基和羧基已不存在,形成的化合物即多肽的.一端只有一個氨基,另一端只有一個羧基(不計R基上的氨基數和羧基數)。所以對于一條多肽來說,至少應有的氨基和羧基數都是一個。

  ②若有n個氨基酸分子縮合成m條肽鏈,則可形成(n-m)個肽鍵,脫去(n-m)個水分子,至少有—NH2和—COOH各m個。

 �、鄣鞍踪|分子可以含有一條或m條肽鏈,肽鏈通過化學鍵(不是肽鍵)互相連接,具有不同的空間結構。

 �、荜P于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每個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na-(n-m)18(其中n-m為失去的水分子數,18為水的相對分子質量)。

  3.蛋白質結構層次

  規(guī)律總結

 �、俳Y構多樣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種類、數量、排列順序不同以及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

  ②蛋白質的種類:因功能不同蛋白質分為兩大類:結構蛋白和分泌蛋白。

 �、鄣鞍踪|的性質:鹽析:可逆。變性:不可逆。

 �、荑b定: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

 �、菀饬x:生命活動的承擔者,生物性狀的體現者。

  4.有關肽鍵的計算

  規(guī)律總結

 �、冁湢铍挠腥缦碌膶P系:

  氨基酸 肽鍵數 脫去水分子數 氨基 羧基

  一條肽鏈 M m-1 m-1 至少1個 至少1個

  n條肽鏈 m m-n m-n 至少n個 至少n個

 �、诃h(huán)狀肽:肽鍵數=脫去水分子數=氨基酸數。環(huán)狀肽主鏈中無氨基和羧基,環(huán)狀肽中氨基或羧基數取決于構成環(huán)狀肽氨基酸R基團中的氨基和羧基的數目。

  題例領悟

  題型一 糖類的種類

  【例題1】 (20xx上海高考,5)下列糖類中屬于單糖的是( )

  A.蔗糖 B.核糖 C.糖元 D.淀粉

  解析:蔗糖為二糖,糖元和淀粉都為多糖,核糖為單糖。

  答案:B

  反思感悟

  單糖是不能水解的糖,是組成二糖、多糖的單體。二糖、多糖作為能源物質用于生命活動時必須水解成單糖。重要的單糖有五碳糖和六碳糖,五碳糖有核糖和脫氧核糖,六碳糖有葡萄糖和果糖。

  題型二 蛋白質分子的計算

  【例題2】(20xx上海高考,15)現有氨基酸800個,其中氨基總數為810個,羧基總數為808個,則由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條肽鏈的蛋白質共有肽鍵、氨基和羧基的數目依次分別為( )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解析:有氨基酸800個,氨基總數810個,羧基總數808個,說明R基團中含有氨基10個,羧基8個,它們不參與肽鍵的形成;肽鍵數=氨基酸總數-肽鏈條數=800-2=798,氨基數=肽鏈條+R基團中氨基數=2+10=12,羧基數=肽鏈條數+R基團中羧基數=2+8=10。

  答案:B

  反思感悟

  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都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由R基決定氨基酸種類,不符合這個特點的氨基酸不是構成生物體的氨基酸,也不能組成生物體的蛋白質。

  題型三 動植物體內的糖類

  【例題3】 動植物體內共有的糖是( )

 �、偬窃� ②淀粉 ③蔗糖 ④乳糖 ⑤核糖 ⑥葡萄糖

  A.①④ B.②③ C.⑤⑥ D.①②

  解析:糖元是人和動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淀粉是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蔗糖是植物中重要的二糖,乳糖是人和動物乳汁中豐富的二糖,核糖是構成RNA的成分,RNA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葡萄糖是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廣泛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

  答案:C

  反思感悟

 �、偕锛毎顒拥闹饕茉次镔|:葡萄糖。

 �、趨⑴c生物細胞構成的物質:核糖、脫氧核糖、纖維素。

  ③單糖、二糖、多糖的關系

  重要的單糖有葡萄糖和五碳糖,葡萄糖為白色晶體,易溶于水,是人體主要的能源物質,五碳糖分為核糖和脫氧核糖,為環(huán)狀結構。

  題型四 大分子物質的鑒定

  【例題4】 青蘋果汁遇碘溶液顯藍色,熟蘋果汁能與本尼迪特試劑發(fā)生反應,這說明( )

  A.青蘋果汁中有淀粉不含糖類

  B.熟蘋果汁中含糖類不含淀粉

  C.蘋果轉熟時,淀粉水解為單糖

  D.蘋果轉熟時,單糖聚合成淀粉

  解析:遇碘溶液顯藍色意味著青蘋果汁中含較多淀粉,而與本尼迪特試劑發(fā)生反應的是還原性糖,如葡萄糖等。由此可推斷出蘋果由青轉熟的過程中,淀粉大量轉化為單糖。

  答案:C

  反思感悟

  淀粉的特性是遇碘變藍;本尼迪特試劑與還原糖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反應產生紫色反應。

  隨堂訓練

  1.(20xx上海高考,1)核糖與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

  A.N B.O C.P D.S

  解析:核糖的組成元素為C、H、O,核酸的組成元素為C、H、O、N、P,兩者都不含有S元素。

  答案:D

  2.(20xx江蘇高考,1改編)下列各組物質中,由相同種類元素組成的是( )

  A.膽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元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

  解析:淀粉、半乳糖、糖元都屬于糖類,都由C、H、O構成。膽固醇、性激素、甘油和脂肪酸都屬于脂質,組成元素都是C、H、O,氨基酸、胰島素的組成元素是C、H、O、N、S,核苷酸的組成元素是C、H、O、N、P。

  答案:B

  3.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千差萬別,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不同

  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和數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順序不同

  D.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

  解析:蛋白質分子的多樣性取決于四個方面:一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不同;二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數目不同;三是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不同;四是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在題目給出的選項中,組成肽鍵(—NH—CO—)的化學元素是相同的�?疾榈鞍踪|多樣性的原因。

  答案:A

  4.脂質在細胞中具有獨特的生物學功能,下面有關脂質的生物學功能中,屬于磷脂的生物學功能的是…( )

  ①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②是儲能的分子 ③構成生物體表面的保護層 ④是很好的絕緣體,具有保溫作用 ⑤具有生物學活性,對生命活動起調節(jié)作用

  A.①③ B.⑤ C.① 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對各種脂質功能的掌握情況。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構成多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在人和動物的腦、卵細胞、肝臟以及大豆的種子中含量豐富。

  答案:C

高中生物教案 篇9

  一、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一的學生,經過兩年的生物學學習,學生已經儲備了很多生物學知識,具有一定的生物學基礎。本節(jié)課主要講述酶在生物新陳代謝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對酶的本質和特性作了重點介紹。本章本節(jié)課內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難點內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現象皆與酶的活動有關。在本章節(jié)中通過探索驗證酶的特性的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精神。

  首先,在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對酶的發(fā)展歷程、特性、作用等都已經知道并理解。這些都與接下來的酶的特性緊密相關。也一定程度上反饋了上節(jié)課的上課質量和學生的掌握情況。并且為接下來的教學作為指導。其次,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比如說加酶洗衣粉,學生都可能接觸過,那么他們就會有很多問題出現了:加酶洗衣粉添加了什么類型的酶呢?酶在洗衣粉里是怎樣工作的?在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等等的問題。這樣,一方面學生會形成無意注意,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欲望,學習效果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從這方面下手,收集資料,增大信息量,活躍課堂氣氛。再者,酶的生產應用的引入,一定程度上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覺得生物對他們來說,不是只是抽象的某某技術,某某發(fā)現,某某科學家等等,而是貼近日常生活的,很常見的東西,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掌握了這個,那我是不是就相當于令人羨慕的科學家了呢?”這樣,也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欲望。也為以后的擇業(yè)多一個選擇。

  二、教學內容分析:

  1、本節(jié)課的知識結構:

  在這節(jié)課中,我打算先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酶的本質,作用。然后問大家一個問題:“生活中你遇到酶了嗎?”其次,給大家展示幾張酶的在生活中應用的圖片,看大家反應,并嘗試總結。再者,就用幾個案例來一一說明酶具有哪些特性。

  2、本節(jié)課的生物學概念:

  1、酶的特性:酶特別具有的。與眾不同的性質。

  2、酶的.專一性:酶對所作用的底物有嚴格的選擇性。一種酶僅能作用于一種物質,或一類分子結構相似的物質,促其進行一定的化學反應,產生一定的反應產物。

  3、酶的高效性: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

  4、酶的作用條件溫和: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一般是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進行的,其代表是溫度跟酸堿度。

  三、學習動機的喚起和保持

  1、通過提問一些看似跟學習無關的,其實大有玄機的問題。比如說:“你們家用什么牌子的洗衣粉?你們喜愛的牛仔褲是怎樣子做成的呢?”當然,在眾多的答案中,教師要繞回主題。

  2、展示一些能夠引起注意的圖片,比如說面包,啤酒。也能引起他們的無意注意,也能激發(fā)他們的有意后注意等等。以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

  3、教師的語言當然也要適當地調整,盡量使用貼近學生的,但又不失專業(yè)的語言。也一定程度上引起注意。

  4、可以嘗試布置學生去查閱關于酶的資料,并綜合匯報展示。

  四、落實課程目標

  本節(jié)課要實現的高中生物學課程內容是:

  第五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第一節(jié):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

  具體內容標準

  活動建議

  案例分析:酶的特性

  收集酶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并加以分析運用了酶的哪些特性,再綜合匯總,然后匯報。

  五、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應該達到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1)說明酶在細胞代謝中的特性。

  (2)能夠準確說出酶的特性包括那個方面,并舉例說明。

  2、能力目標:(1)通過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與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試圖準確辨認酶在生活生產中(比如說某商品)運用了哪些特性。嘗試搜集感興趣的相關資料,匯總、分析、總結。

 �。�3)通過學生主動參與科學探究的虛擬實驗活動,使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3、情感目標:(1)感受酶在生活中的應用,自然地形成酶在生活中應用多樣,種類多樣,但用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它的特性。也形成了一種觀念:生物其實離我們很近,它不僅僅是科學家的事,我們也可以當“科學家”。(2)在學習的過程中,懂得一個道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且也使學生養(yǎng)成好奇、勇于質疑、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科學探究精神。

  六、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酶的三特性:高效性、專一性、作用條件溫和及其案例

  教學難點:1酶如何“嬌氣”了?

  2低溫的時候酶失活了嗎,為什么?

  七、課前準備

  1、教師課前收集相關資料,比如說酶的應用的圖片,案例。

  2、在課前布置學生收集資料,并加以指導。

  八、課時安排:十分鐘

  九、教學過程:

  時間

  教學

  環(huán)節(jié)

  教師的教學行為

  學生的行為

  教學技能

  教學策略

高中生物教案 篇10

  第一章走進細胞第一節(jié)從生物圈到細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舉例說明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基礎上

  2.說出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過程與方法:1.在資料分析中,進一步掌握歸納總結的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觀:

  1.認同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教學重點:1.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之上;

  2.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教學難點: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一、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資料一: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資料二:多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也是通過細胞體現的。資料三

 �。喝说膶W習等活動需要種類和數量繁多的細胞參與。

  資料四:生物體的某一種細胞受到損害,也會影響該種生物的生命活動。小結:細胞是生命活動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二、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