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綠》
(蘇教版)《綠》1
點擊瀏覽該文件
(蘇教版)《綠》2
《沙漠中的綠洲》是一篇關于環(huán)境改造與保護的課文。課文介紹了阿聯(lián)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種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樹木,建設綠洲,營造良好生存環(huán)境的壯舉,表現(xiàn)了阿聯(lián)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本文結構清晰,重點突出,語言凝煉,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佳作。
一、對比教學,引起震撼。
一上課,我就板書“沙漠”,問學生:沙漠是怎樣的一番景象?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文中描寫沙漠的句子。學生自學、交流,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沙漠當時惡劣的環(huán)境。然后,我又板書“綠洲”,問學生:綠洲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文中描寫綠洲的句子。同樣地,學生自學、交流,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綠洲的風景如畫、景色宜人。我考慮到學生對阿聯(lián)酋這個國家較陌生,所以選了沙漠和綠洲的圖片,讓學生的視覺受到強烈的沖擊,繼而設問阿聯(lián)酋人民是怎樣把這樣荒涼的沙漠變成美麗的綠洲的,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期待。
二、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本篇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這里,培育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培養(yǎng)一個孩子。我以此為切入點,提出了“為什么說‘在這里,培育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培養(yǎng)一個孩子’?”的問題引領學生深入文本。
1、通過三個“買來”以及“挖去”、“填上”“埋下”等詞語了解到建設綠洲的艱巨和復雜,代價之昂貴,體會到阿聯(lián)酋人民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之大,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之堅定。
2、第四到第六自然段具體寫了阿聯(lián)酋人是怎樣精心管理花草樹木的',通過讀園林工人的勞動過程,學生懂得了澆水的目的還在于把花草上的塵土清洗干凈,使“樹葉更綠”“小草更翠”“鮮花更艷”,從而體會到阿聯(lián)酋人民侍弄花草樹木像愛護孩子一樣精心。
三、利用文本,進行教育
利用文本我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反問學生一句:“阿聯(lián)酋人民很愛護花草樹木,我們的同學們呢?”使學生由文本走向生活,注重了文本的價值取向,這一設計其實也是對前面教學的一個檢驗。另外,從情感的角度看,這一設計還延續(xù)著課文內(nèi)在情感的發(fā)展過程,熏陶著我們每個學生,達到了雙性統(tǒng)一的教學效果。
四、拓展延伸,讀寫結合。
積累是為了運用,吸納是為了表達。由讀到寫,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經(jīng)驗。在這堂課上,我巧妙地為學生的寫找到了一條鏈接通道——旅行歸來向人們介紹“沙漠中的綠洲”,激發(fā)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這樣,首先從精神激發(fā)了學生內(nèi)在的需要,使之情動而辭發(fā)。其次,對于觀察表達的一系列指導也如響鼓句句敲在學生心坎上,為學生指明了方向,為“寫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學生的作業(yè)反饋來看,確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蘇教版)《綠》3
蘇教版小語第八冊《沙漠中的綠洲》是一篇有關環(huán)境保護問題的記敘文。作者向我們介紹了阿聯(lián)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種植并精心侍弄草木,建設綠洲,營造良好生存環(huán)境的壯舉,表現(xiàn)了阿聯(lián)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如何在導入時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呢?上課一開始,我便出示阿聯(lián)酋風景圖,讓學生描述圖上的景象。有的學生說:“天灰蒙蒙的,狂風卷著黃沙,太陽都被遮住了,發(fā)出了暗淡的光!庇械膶W生說“地面上白花花的,一片荒涼的景象,不是人居住的地方。”有的說:“到處是一片昏暗,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边有的說:“圖上零零落落有幾棵樹,也落滿了黃沙,看不出綠色,房屋也像要被泥沙掩埋了!甭犞瑢W們的精彩發(fā)言,看著他們那副憂慮的樣子,我使出了第二招,又出示了一幅阿聯(lián)酋現(xiàn)景圖,再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感覺,學生們一看到這幅圖,臉上馬上由陰轉(zhuǎn)晴,變得燦爛了。有的說:“這里綠樹成陰,鮮花遍地!庇械恼f:“這里草綠花紅,天空一片純凈,碧藍碧藍。”還有的說:“這里有高樓大廈,而且交通發(fā)達,是個繁榮的.城市!甭牭竭@里我不失時機地說:“同學們,你們相信嗎,這兩幅圖畫的都是阿聯(lián)酋的景色!蓖瑢W們頓時瞪大了雙眼,不由地一聲驚嘆:“啊,真令人不敢相信,這種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是怎么改變的?”“你們想知道嗎,那就隨著老師一起去學習課文,從課文中自會找到答案”……
學生興味盎然地學習,這節(jié)課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蘇教版)《綠》4
課文《沙漠中的綠洲》向我們具體介紹了阿聯(lián)酋人民在白茫茫的沙漠中種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樹木,營造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建設美好家園的壯舉,表現(xiàn)了阿聯(lián)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閱讀教學最根本的就是要求學生認認真真地讀書。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讀書,不但要求學生讀懂、讀會、而且還要求會讀、會理解語言、會欣賞語言、會運用語言。學習第二自然段“迪拜風光”,我是這樣教學的:
先讓學生認真讀文,用讀展示沙漠中的綠洲的獨特風韻。然后結合文中插圖,展開想象把綠洲之美描述具體、面對綠洲美景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想像“綠樹成蔭”、“鮮花遍地”是怎樣的情景。開始,學生只會說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我引導學生:樹多嗎?長勢怎樣?描繪一下。僅僅是一條街有樹嗎?街上有,還有哪些地方有?人們走在馬路上、在公園游玩、在庭院休息,有什么感受?鮮花美嗎?除了公園,還有哪些地方開滿鮮花?你能用“迪拜鮮花遍地,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描繪鮮花的種類多或色彩美嗎?置身于花海,你有什么想說的?如此教學,“綠樹成蔭”、“鮮花遍地”的迪拜,在學生口中、心中變得更為生動,枯燥的文字變得靈動了。
此教學經(jīng)歷了三個環(huán)節(jié):讀中感知語言——描述內(nèi)化語言——贊嘆升華語言。教學層層深入,讓書讀得實、讀得活。
(蘇教版)《綠》5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縱橫交錯、適宜造句。
4.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阿聯(lián)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的壯舉,認識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沙漠的圖片。
哪些同學了解沙漠?誰能說說沙漠的特點?
2.板書課題:7、沙漠中的綠洲
看到課文的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既然沙漠是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為什么會有綠洲呢?)
二、初讀課文
1.范讀課文。
教師范讀課文。讀后討論:聽讀課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2.自讀課文。
(1)幻燈出示自讀要求。
、倨醋x生字表中的生字,注意讀準每個生字的字音。
、谧杂删氉x從課文中畫出的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
[4]
③注意讀順長句子,難讀的地方可標上著重號。
、軜顺龈髯匀欢蔚男蛱枺胂朊總自然段的意思。
(2)學生按照要求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贆z查生字掌握情況。
指讀小黑板上的生字。
提醒注意下列生字的讀音:
霎(sh??)羅(lu??)劣(li??)適(sh??)侍(sh??)良(li??ng)
、跈z查詞語掌握情況。
抽讀詞語卡片。
指名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
惡劣侍弄適宜培植縱橫交錯不毛之地
、蹤z查課文朗讀情況。
指名逐段試讀課文,要求不錯字、不加字、不減字、不破詞破句。
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下列句子重點指導:
在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著星羅棋布的綠洲那是城市。
地上沒有片落葉,更不見有人攀樹枝、摘鮮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他們又把咸而板結的沙石挖去,填上適宜種植樹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來水管。
、軝z查自然段段意,了解情況。
指名說說各個自然段的意思。
三、指導寫字
夸、劣、宜是上下結構的字,不要寫得太長。
價、漂、侍是左右結構的字,不要寫得太寬。
良要居中寫。
四、作業(yè)
1.描紅。在習字冊中描紅、仿影。
2.抄寫詞語。(文后練習3)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給帶愕淖盅≡裾?返畝烈簟?br>霎(s??sh??)時惡劣(l??li??)良(li??ngni??ng)好侍(sh??s??)弄適(s??sh??)宜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l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理解內(nèi)容。
指名說說讀了這一段后,自己頭腦中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景象。
(抓住到處、白茫茫想象沙漠的廣闊無垠和荒涼,抓住星羅棋布想象大沙漠中綠洲遍布的情景)
(3)練習說話。
引導用星羅棋步說一句話。
(4)指導朗讀。
(到處、白茫茫、星羅棋布、綠洲、城市等詞要重讀)
指名試讀,全班齊讀。
2.細讀第2~6自然段。
(1)細讀第2自然段。
過渡:在這茫茫無邊的沙漠中,布滿廠象征生命的綠洲。這些綠洲究竟是什么樣子的?讓我們跟隨作者到其中的`一個綠洲去看看。
①指名讀第2自然段。
、诶斫庹n文內(nèi)容。
這一段有幾句話?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綠樹成陰,鮮花遍地的情景嗎?從哪兒看出人們很愛惜花草樹木?
③指導朗讀。(第二句要讀出贊美的語氣,第三句要讀出佩服的語氣)
(2)細讀第3自然段。
過渡:通過第2自然段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出這一片片綠洲是那么美麗,那么迷人。而這迷人的綠洲卻是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同學們不禁要問,這沙漠中的綠洲是怎么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下文。
、僮杂勺x課文。
邊讀邊做記號,用畫出寫環(huán)境惡劣的句子,用~~~~畫出寫阿聯(lián)酋人民不怕困難建設綠洲的句子。
、诶斫馔洹
a、指名說說當?shù)氐沫h(huán)境怎樣惡劣。(相機理解:不毛之地)
b、指名說說阿聯(lián)酋人民是怎樣建設綠洲的。(相機板:朽買來、挖去、填土、埋下等詞,同時理解惡劣、適宜、縱橫交錯等詞語)
[4]
c、指名說說阿聯(lián)酋人民為什么這樣做。(板書:有了才)引導用有了才練習說話。
、壑笇Ю首x。
(3)細讀第46自然段。
、僮杂奢p聲讀課文。讀后說說自己感覺到了什么。
、谀x課文。在能表現(xiàn)阿聯(lián)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的詞句下畫上圓圈。
、劬毩暩星槔首x。(邊讀邊感悟:通過雨霧灑下來、淋得干干凈凈、樹葉更綠、小草更翠、鮮花更艷等詞語的朗讀,體會阿聯(lián)酋人民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
3.細讀第7自然段。
齊讀課文,說說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三、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瀆課文。
2.比一比,再組詞。
澆()漂()侍()宜()
燒()飄()待()宣()
3.照樣子,寫詞語。
白茫茫()()()
千干凈凈()()()
4.寫出近義詞。
培植()適宜()美麗()侍弄()
(蘇教版)《綠》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割補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有關測量和面積計算的知識和技能,在現(xiàn)實情況中合理、靈活地應用相關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感受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課前準備
小黑板和多媒體展臺
教學過程
一、想想算算:
1、出示右圖,要求學生算出它的面積:
。1)小組交流:你準備怎樣計算?
。2)學生匯報: 15m
①可以看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梯形 ②從一個長方形中去掉一個梯形
。3)任選一種方法進行計算:
二、鞏固練習:
求下面圖形的面積:
三、畫一畫:(第27頁畫畫算算)
學校準備建一個新的花圃,在方格紙上劃出花圃的形狀并計算出面積。
四、實地測量:(第27頁量量算算)
在校園里找出一塊合適的空地,參照上面畫出的形狀進行實地測量。
五、全課。
(蘇教版)《綠》7
實驗目的
探究綠色植物的葉片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時,可以產(chǎn)生淀粉。
背景資料
葉綠體中的葉綠素,是葉片呈現(xiàn)綠色的主要原因。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沒有葉綠體,綠色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教學目標
1.知道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2.運用實驗的方法檢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難點:運用實驗的方法檢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
實驗關鍵
讓學生嘗試設計實驗,并掌握一定的實驗操作技能。
實驗器材
盆栽天竺葵、酒精、碘液、大燒杯、小燒杯、酒精燈、培養(yǎng)皿、石棉、鑷子、火柴、三腳架、黑紙片、曲別針。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動物也是如此。那么人和動物的最根本的食物從何而來?難道綠色植物就不需要食物嗎?非也。綠色植物每天也需要一定的營養(yǎng),它不僅能自己供給自己食物,而且同時還給地球上其他幾乎所有生物制造了食物,養(yǎng)活著我們?梢赃@樣說:沒有綠色植物,就沒有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包括我們自己在內(nèi)?梢姡G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那么,究竟綠色植物是怎樣制造有機物的?制造的有機物是什么?我們能不能用實驗來探究一下?
2.實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師:昨天讓大家按P119實驗步驟1、2操作的盆栽天竺葵,做了沒有?
生:做了。
師:好,今天大家按小組繼續(xù)將昨天的實驗按實驗步驟3、4、5進行操作,小組各成員間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同時要注意安全。
生:完成實驗。
學生甲摘下葉片,去掉遮光的紙片,并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
學生乙將酒精倒入小燒杯中。
學生丙準備酒精燈,并點燃酒精燈。
學生丁準備清水,并漂洗葉片。
學生戊滴加碘液。
師:通過實驗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下邊大家來共同討論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及細節(jié)。教師同時用投影打出小組討論提綱:
1.為什么把盆栽的天竺葵在實驗之前要在黑暗處放一晝夜?
2.為什么要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遮蓋起來?
3.為什么把葉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熱?其目的是什么?
4.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用來什么成分?其結果說明什么?
生:小組討論,并選出代表回答問題。
小組1回答問題1:實驗前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處是為了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淀粉全部轉(zhuǎn)運和消耗,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淀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制造的,而不可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的。
小組2回答問題2: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遮蓋起來是為了與其他葉片作對照?纯凑展獾牟课缓筒徽展獾牟课皇遣皇嵌寄苤圃斓矸邸
小組3回答問題3:把葉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熱,是因為酒精的沸點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熱,不僅酒精蒸發(fā)得太快,造成浪費,而且溶解葉綠素的效果也不太好,尤其易引燃酒精發(fā)生危險。這一步驟的目的是使葉片中的色素溶解于酒精中,起到脫色的作用,便于淀粉的顏色觀察。
小組4回答問題4:向葉片中加碘液是因為碘液遇淀粉可變成藍色,故可用碘液來葉片中是否能生成有機物淀粉。通過實驗可知:葉片的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了藍色,而遮光部分未變藍色,說明葉片見光部分產(chǎn)生了有機物淀粉。
。ǜ餍〗M可相互補充、完善)
3.課堂
師:通過實驗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生:結論1:葉片的見光部分產(chǎn)生了有機物——淀粉。
結論2: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作業(yè)布置
完成實驗手冊。
板書設計
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結論1:葉片的見光部分產(chǎn)生了有機物——淀粉。
結論2: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教后反思
1.先講大的步驟,再分述小的原理效果較
(蘇教版)《綠》8
【教學目標】
1.在快速閱讀中,捕捉有價值的信息。
2.學習本文運用多種說明方法突出主題的寫作技巧。
3.了解“綠墻”的創(chuàng)意和價值。
【教學重難點】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綠墻”的價值。
2.通過閱讀,理解“綠墻”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價值:綠化美化城市、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減噪防塵、凈化空氣、調(diào)節(jié)溫度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音樂,出示幾幅綠墻圖片,組織學生思考:“聽著這優(yōu)美的旋律,看著這樣幽深的畫面,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表看法后,教師明確:
2.在我們還沉醉于文明的祖先留下的紅墻碧瓦、深宅大院的時候,我們似乎漠視了世界正悄悄的開放;當我們城市建設中的圍墻在一步步地吞噬著寶貴的土地的時候,世界上早已是風行綠墻了。綠墻不但美化了環(huán)境,裝飾了家園,更保護了土地,凈化了環(huán)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宋淑遠的一篇文章《環(huán)球城市風行綠墻》,去感受一下這綠色圍墻。
二、整體感知
1.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在文中各段前標好段序,畫出生字詞和不理解的詞語,掃清字詞障礙。
2.引導學生讀第1、2兩個自然段,明確中國圍墻的特點。
提問:這些數(shù)字給你一種什么感覺?你是否曾經(jīng)想過?作者是如何形容的?
3.引導學生閱讀3、4兩個自然段,體會外國圍墻與中國圍墻的不同之處。
4.引導學生閱讀5--13段,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弄清下列問題:
(1)這幾段與3、4兩段是什么關系?
(2)作者以哪幾個國家為例介紹外國圍墻的特征的?
(3)這些國家的圍墻各具有怎樣的特征的?
(4)這些“綠墻”有什么樣的共同特點?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有什么樣的價值?
。5)文章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它們各具有什么樣的作用?
5.小組討論后質(zhì)疑、師生答疑。
6.小結性提問:造成中外圍墻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作者認為現(xiàn)代中國城市應該提倡建筑怎樣的圍墻?
8.教師小結后強調(diào),我國以綠墻代替磚墻,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環(huán)保的需要。中國建造綠圍墻勢在必行。國務院早就出臺了城市綠化條例,把城市綠化建設納入了城市總體規(guī)劃。
三、研讀探究
1.找一找
文章在講解說明對象“綠墻”時,為了將其說明清楚,用了一些說明方法,請學生找一找,并說出運用這些方法的作用。(學生討論交流)
作比較、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詮釋等
。1)作比較
從全文來看,中外圍墻的比較,庫里蒂巴市戰(zhàn)前戰(zhàn)后綠化的比較,都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通過比較來增強說服力。
。2)舉例子
作者為了說明環(huán)球城市建設綠墻的情況,舉了世界各國的典型例子。在說明巴西綠墻建設的成果時,又舉了巴西利亞被聯(lián)合國定為“人類文化遺產(chǎn)”,庫里蒂巴市被命名為“生態(tài)之都的例子;在說明澳大利亞
教案《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環(huán)球城市風行綠墻》教案》,
的建設成果時,舉了墨爾本和悉尼的例子。這樣例中有例,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說明更加具體可感。
。3)列數(shù)字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公共單位的圍墻總長500多萬千米,可繞地球125圈,占地面積1100多平方千米,加上兩側墻腳不能利用的死角,共達3350平方千米。說明公共單位圍墻之長,圍墻的占地面積之大,使人觸目驚心。
庫里蒂巴市人口雖然從戰(zhàn)后的50萬猛增到150萬,人均綠地面積卻從0.5平方米增加到54平方米。說明人口大幅度增加,人均綠化面積也大幅度增加。
。4)做詮釋
所謂“綠色圍墻”,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磚、石或鋼筋水泥“砌墻”。介紹了什么是“綠色圍墻”。
2.說一說
師:“或許有的.同學會說,即使文章用再多的說明方法,講解得再清楚,我也不會喜歡學說明文。因為它的語言既不象記敘文那樣生動形象,也不象議論文那樣字字飽含哲理,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否定說明文語言的一些重要特色!
請學生合作找一找文中一些句子,說一說本文的語言特點。
。1)語言準確嚴密
①綜觀各國城市,中國與外國最大的不同就是圍墻。
“最大”表明圍墻的不同是最突出的,但不排除其它特點。
、谥袊䦃σ延袔浊隁v史,筑墻雖有安全分界的功能,但在科技發(fā)展的今天已無多大作用。
“多大”說明在安全分界方面還有一點功能,但功能已不大。
、圻@種植物不僅具有審美價值,而且可以減少噪音和空氣污染。
“不僅……而且……”表遞進,強調(diào)植物墻具有可減少噪音和空氣污染的功能。
④“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人均綠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句中“近”一詞表明接近百平方米,是概數(shù)。
(2)語言生動形象,有情趣
、倨鰤鹃T的材料是填滿泥土的塑料磚,磚的孔洞向外,內(nèi)植花草蔬菜。苗木出土后,伸出洞外,彎曲向上吸取陽光,怒放各色花朵,結出苞米棒、向日葵、辣椒等,長短不一地垂掛著絲瓜、葫蘆等,一墻青菜,滿門鮮花。
擬人:生動形象,充滿情趣!按箳臁睖蚀_地寫出了形態(tài)!扒嗖恕薄ⅰ磅r花”色彩鮮明。
②“綠場地上龍牙樹高僅60厘米,橫生的枝杈抱成一團,剪平如枕木橫陳,怒放綠葉,形如草質(zhì)臺地”一句,動詞“抱”和“怒放”的運用,比喻句“剪平如枕木橫陳”和“形如草質(zhì)臺地”的描繪,使語言顯得生動、形象。
四、課堂小結
在科技發(fā)展的今天,人們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意識越來越強烈。世界也一天比一天綠。
今天我們所學的是利用綠色圍墻來美化環(huán)境,同學們對這個顯得日益重要的環(huán)保問題的看法有什么好的建議或者觀點嗎?
五、拓展延伸
有人認為,中國的圍墻,如北京故宮和各地的寺院黃色的墻,顯示出肅穆的氣氛,江南水鄉(xiāng)的粉墻黛瓦,北方深宅大院的風火墻,都別有一番韻致,中國墻文化自有其內(nèi)涵,你怎么看?用筆寫下來。
六、板書設計
(蘇教版)《綠》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散文的相關知識,包括敘事散文的基本特點,以及“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現(xiàn)手法。
2.體會作者表達的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
3.了解如何運用象征的手法,并能在寫作中進行模仿。
◆過程與方法
1.介紹本文的寫作背景,即作者當時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以便學生能夠準確、快速地理解本文的內(nèi)涵。
2.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對“綠”的認識、感受和理解。
3.設計問題,結合學生對“綠”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本文作者對“綠”的感受以及由此而抒發(fā)的對不屈服于黑暗、頑強抗爭的精神的贊美。
4.結合作者的身世,引導學生加深對本文內(nèi)涵的理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理解中華民族和一切進步勢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勢力、頑強抗爭、永不氣餒的民族精神。
2.樹立民族自尊和自信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散文,尤其注意節(jié)奏和語氣的運用。
2.體會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寫作特點,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寫作手法。
3.體會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內(nèi)涵美及其象征意義。
◆難點
1.理解“綠”的在本文中的象征意義及作者賦予“綠”的深刻思想內(nèi)涵。
2.結合作者贊美“綠”的歷史環(huán)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教學突破
1.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分組討論“我心中的綠”。
2.通過講解,引導學生感受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散文寫作手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課前將學生分組,提出預習內(nèi)容和要求,讓學生查找有關贊美綠的文章,并將本文與之進行比較;查找有關抗戰(zhàn)前期中國歷史的資料。
2.搜集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與本課在寫法、語言上進行比較。
◆學生準備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自己對于綠的認識,并與作者的認識進行比較;標出課文中難理解的字詞句,以便共同討論。
2.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準確地把握本文的寫作目的和贊美對象,同時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1.以人們對綠的認識導入新課。
2.朗讀教學,指導學生正確地朗讀課文。
3.組織學生探究作者的用詞技巧。
4.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回答。
學生活動
1.進入新課學習。 2.學習有感情地朗讀散文。
3.探究作者的用詞技巧。 4.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并思考原因。
一、交流預習心得,導入新課(約 分鐘)
教師活動
1.提出上節(jié)課所學的有關散文的知識,并請學生回答。
2.總結學生的回答,從人們對綠的各種不同認識人手,導入新課。
3.結合學生的回答,介紹現(xiàn)代散文作家陸蠡及其寫這篇文章時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然后放《囚綠記》的朗讀帶,或者教師自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注意字音、停頓、重音和朗讀的技巧。
4.給學生3—4分鐘時間默讀課文,細細體會文章表達的意境。
學生活動
1.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積極回答教師的提問。
2.積極發(fā)表自己對綠的認識和看法,如有的說“綠象征聲睨”,有的說“綠象征希望”,等等。
3.結合歷史知識想象當時社會惡劣的歷史環(huán)境,感受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態(tài),交流自己對當時社會歷史狀況的認識;注意課文中生字的讀音及朗讀技巧。
4.閱讀課文,劃出不能理解的字句,體會散文的意境。
二、設置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約 分鐘)
教師活動
1.提出問題:“這朝東的房間令人感到炎熱”,作者為什么還選擇“這朝東的房間”?
2.讓一位學生朗讀第五段,引導學生分析作者是如何贊美綠的,又如何形容其對綠色的渴望的。
3.提問:“我開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見綠洲的歡喜,我開始了解航海的冒險家望見海面飄來的花草的莖葉的歡喜”各自說明了綠色給人什么的感覺?
4.引導:作者是如此的愛綠,以致“忽然有了一種自私的`念頭”。作者為什么要“囚綠”?請同學們思考。
5.提問:作者“囚綠”后,常春藤的生長狀況如何?作者有什么新的感受?
作者的一片“善意”,為什么感覺“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甚至惱怒它的固執(zhí)”?
學生活動
1.思考問題,在課文中第四段找到答案:我便是歡喜這片綠影才選定這房間的。
2.把文中作者贊美綠的句子找出來:“綠色是多么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從中感受作者對綠的喜愛和深情。
3.回答教師的提問,結合“人是在自然中生長的,綠色是自然的顏色”,更深地體會綠色給人的感覺。
4.帶著問題閱讀第八段,并說出自己的看法:“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作者太愛綠了,以致于想占有它。
5.用課文中的語言回答:“他的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它不了解我對它的愛撫”,“它漸漸失去了清蒼的顏色”, “好像病了的孩子”。
三、組織討論.分析作者的感情變化(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善意有時候是具有危險和破壞性的”。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會,談談對這句話的看法。
學生活動
小組討論,代表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談對“善意有時是具有危險性和破壞性的”的看法,如父母的溺愛,等等。
教學步驟
(第2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1.引導學生復習上課時教學內(nèi)容,進入新課。
2.分析作者對綠的感情的變化及變化的原因。
3.分析“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的意義。
4.引導學生比較抒情散文和敘事散文的寫作特點。
學生活動
1.復習上課時所學知識,進入新課。
2.聽講,理解作者對綠的感情變化及其原因,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寫作手法。
3.聽講,把握文章的主旨。
4.通過比較,了解敘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各自的寫作特點。
一、朗讀本文,復習已學內(nèi)容,進入新的學習(約 分鐘)
教師活動
1.通過教師范讀、學生齊讀和點名朗讀等方式,以適當?shù)墓?jié)奏讀散文,回顧上節(jié)課的知識。
2.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對綠的感情變化由愛到囚的過程及其原因。
學生活動
1.認真配合教師,在讀的過程中,溫習上節(jié)所學的內(nèi)容。
2.暢所欲言,結合生活知識和平時的閱讀積累回答教師的問題。
二、組織學生討論.分析課文(約 分鐘)
教師活動
1.提問:作者為什么最后讓綠囚恢復了自由,并且“向他致以誠摯的祝福,愿它繁茂蒼綠”?
2.結合學生的回答給予正確的引導分析,并總結作者對綠的感情變化,即由愛到囚再到釋放并祝福的原因。
3.通過分析“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說明“綠囚”的象征意義。(可組織學生討論)
4.提問:聯(lián)系文章中交待的歷史背景說一說,課文表達了“我”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活動
1.展開討論,回答:作者要走了;作者太愛綠了;作者被它的不屈服感動了。
2.通過教師的分析,進一步了解作者思想變化的過程,感受其變化的原因。
3.討論“綠囚”的象征意義,如代表了當時不怕任何黑暗勢力的中國人民的抗爭精神。(作者也被這種精神所折服)
4.討論作者在本文中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進一步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寫作手法。
三、教給學生比較閱讀的方法,總結全文(約 分鐘)
教師活動
1.分析本文作者的語言特點,結合學生難以理解的字句進行分析說明。
2.總結全文,對于敘事散文的一般特點進行總結和歸納,并與抒情散文進行比較,使學生了解其區(qū)別。
學生活動
1.結合教師的分析,理解課文的重點字句,把握本文的語言特點。
2.把本文與以前學的散文進行比較,加深對敘事散文和抒情散文的寫作語言特點和表現(xiàn)手法的理解。
本節(jié)總結
本文是現(xiàn)代散文家陸蠡的代表作,寫作者在上海“孤島”時期,懷念在北京的生活:窗外的兩枝碧綠的長青藤被自己牽進迎窗的案頭,然而這“囚進”屋里的綠藤,尖端仍朝著窗外的陽光,顏色卻一天天變得萎黃,枝條也細瘦起來。直至抗戰(zhàn)爆發(fā),作者被迫南歸,才將這個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釋放,并真誠祝福它繁茂蒼綠。
課文寫的是“囚綠”的故事,實際上是贊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頌忠貞不渝的民族氣節(jié),也是作者期望淪陷的祖國山河早日擺脫日寇黑暗統(tǒng)治、重獲光明的內(nèi)心的表露。
作者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借兩枝綠藤的想象描寫,啟人聯(lián)想,讓人尋味。散文意境常用曲筆,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給人留下思維空間,把人引向一個高尚的精神境界。
教學探討與反思
通過教學,教給學生閱讀、欣賞、理解散文的方法,是教學的關鍵。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散文知識,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家名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興趣是學習的最好教師。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刺激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他們多發(fā)言,多發(fā)表觀點。在散文教學中,教師要堅持朗讀、品味、思考相結合原則,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散文的意境美和內(nèi)涵美。
【《綠》】相關文章:
愛綠護綠倡議書01-01
愛綠護綠標語270句03-14
綠作文08-21
小學愛綠護綠宣傳標語08-15
學校愛綠護綠倡議書06-16
愛綠護綠倡議書范文05-17
精選愛綠護綠倡議書4篇08-22
愛綠護綠倡議書15篇01-08
愛綠護綠倡議書(15篇)01-08
綠山的哲學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