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 三則
[教學設計A]
創(chuàng)意說明:以合作的形式,層層深入地探究,是本設計的特點。這篇自瀆課文看似淺顯,不過是寫了童年時期一個有趣的游戲,其實作者在這個游戲的回憶中,有兩個發(fā)人深思的問題:藝術與游戲的關系;家長對孩子游戲的引導。
教學步驟:
一、 導入。
簡介豐子愷。
二、 小組探究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主要內容。
2、你認為作者主要是為了寫游戲,還是寫游戲與藝術的關系的?或者還有別的目的?
3、你認為文中“父親”這一角色可有可無嗎?
4、你有過夾雜這藝術因素的童年游戲嗎?與作者相比,你的遭遇如何?
三、 課堂交流
1、概括本文內容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寫了一則童年游戲,它還包括在游戲中萌生藝術的興趣,以及大人對這種興趣的呵護。
2、本文在寫游戲與藝術的關系時,處理得十分自然,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因為藝術的游戲的關系確實很微妙,若刻意為之,便會弄巧成拙,索然寡味。(這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補充一點中國畫理方面的知識。)
3、“父親”這個角色不可忽視,這是一個很高明的父親,能給我們很多啟示。
4、第4個問題,學生一定有許多感慨,不要扯得太遠,要緊扣課文。
四、 語言品析
讓學生找文中寫得最生動的句段,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教學設計B]
創(chuàng)意說明:以寫促讀是本設計的特點。很多同學都會有過在游戲中蘊涵藝術因子的童年游戲,讀完本文以后,來一段仿寫,必然有助于本文的理解與學習,如將自己的習作與課文比較,還可能引發(fā)一些思索。
教學步驟:
一、 課前仿寫
預習作業(yè):模仿本文,寫一段自己童年生活中的類似經歷。如實在沒有類似的經歷,則從本文中自選一個角度,談談自己閱讀以后的感受。
二、 交流、對比
1、全班齊讀本文。
2、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
3、對比評價。從內容和表達兩方面,將學生習作和課文一起作比較,并進行評價。
4、.總結得失。
三、 暢談感受
1、有了同題材的.寫作體驗,再認真研讀本文,暢談自己的感受。可讓那些展示了自己習作的同學多談談,他們的體會更深切。
2、教師小結。
[教學設計C]
創(chuàng)意說明:學做研究性學習卡片是本設計的特點。本文在敘寫童稚童趣中,夾雜了許多中國畫理和西洋畫理方面的知識,圍繞這一難點,做一點研究性學習,既能拓展自己的藝術視野,又能促進課文的學習。
教學步驟:
一、分組研究。以5—7人為一個小組,通過去圖書館、書店,找美術老師、上網等途徑,圍繞以下問題,收集資料,并做簡單的研究:
搜集資料:
1、 豐子愷生平資料。 2、豐子愷繪畫資料。
2、 中國山水、人物畫和西洋風景、人物畫各一幅。
3、 齊白石的花鳥畫2—3幅、徐悲鴻的駿馬圖1幅。
4、 鄭板橋、吳昌碩的竹畫各1幅。
5、 有關中國畫和西洋畫的比較常識。
問題研究:
1、 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主要區(qū)別。
2、 中國畫的精髓是什么,請結合以上畫家的作品談談自己的認識。
二、研究成果展示。
三、課文研究
1、 作者是如何借畫竹影的游戲寫游戲與藝術的關系的?
2、 文章最精彩的描寫在那里?(不強調標準答案)
3、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
[資料整合平臺]
課文擴讀材料
童趣(摘自網上)
留白
兒子從小就對繪畫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他每天趴在桌前不停地畫,花、鳥、蟲、魚無所不通。向來抱著“給兒子一個快樂童年”的觀念,我對周圍人建議兒子進美術班接受早期培養(yǎng)的勸說無動于衷,由著他在紙上放馬馳騁,自由想象。
兒子有段時期迷戀畫十二生肖,并且喜歡對我們進行提問。這下麻煩來了,因為紙面上十二個奇形怪狀的動物似是而非,讓人難以辨別。好在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兒子畫的老虎無論象貓還是象鼠,額頭上無一例外地標著個“王”字。掌握了這一決竅,每次提問,我都踴躍回答,搶先將老虎說出,贏得兒子一個贊許的微笑,剩下的難題留給老公。
兒子對太陽有個貼切的比喻:太陽象個小刺猬。理由是太陽發(fā)出的光線看上去象刺猬身上的刺。這比喻令我大跌眼鏡。晴朗的日子看天,想起兒子絕妙的比喻,不由對著那只刺猬發(fā)笑。
兒子對說謊的人深惡痛絕。一次全家到公園玩,老公陪兒子玩“海陸空”游戲。管理員對老主顧實行優(yōu)惠政策,老公假稱自己也是老主顧。兒子聽了大叫“爸爸說謊變長鼻子!”
某一日老公到幼兒園接兒子,騎車走在路上,夕陽西照,人的影子拉得老長。兒子忽然對著影子大喊:“瞧,爸爸的鼻子變長了!”這一發(fā)現(xiàn)讓兒子重新記起老公在公園的惡行,恍然得出結論:原來說謊的人鼻子真的會慢慢變長呀。我和老公無語。兒子坐在車背后,詩興大發(fā):小孩子說謊,大了變長鼻子;大人說謊,老了變長鼻子;老人說謊,死了變大象。最后一句出人意料,無限的詩意在里面。兒子的文學“才能”初露倪端。我聽了感慨萬千:有兒如此,夫復何求?
使用建議:選文與課文皆取材于童真童趣,然立足點正好相反,所揭示的話題也同中有異。若將兩篇文章以及同學自己的某些童年經歷放在一起,仔細探究,定然會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而又深刻的道理。
《竹影》教學設計三則由范文先生網教案頻道http://m.htc668.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竹影》 】相關文章:
竹影說課稿05-02
竹影教學反思08-26
又見竹影作文05-05
《竹影》教學反思02-14
竹影語文教案02-08
關于語文《竹影》教案01-28
《竹影》教學思考和教學設計08-18
竹影語文教案15篇02-08
七年級語文上冊《竹影》教案08-19
七年級下冊語文《竹影》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