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作文素材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歷史典故作文素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歷史典故作文素材1
生活中,我們常常打敗別人,卻很難戰(zhàn)勝自己,也就是說,自己的那顆心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去了不該去、不能去的草原。心丟了,“我”也就不復存在了,成了形同虛設的行尸走肉。
那么,該怎樣讓自己擁有一顆積極、進取、樂觀的心呢?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為心靈設置一個節(jié)制的閘。有了它,欲望和非分之想的洪水就能夠被擋在心門之外,人才會變得寧靜。只有心靜了,我們才能有正確的想法和愿望,才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沒有節(jié)制,心往往盛了不該盛的東西,比如忌妒、貪婪、仇恨等,而這些正是噩運的種子。秦國的'太醫(yī)李醯自知醫(yī)術不如扁鵲,于是派人殺了他?墒堑浆F在,天下談論診脈的人還是遵從扁鵲的理論和實踐。其實忌妒之心人人都有,如果李醯能化忌妒為動力,發(fā)憤提高自己,那么他就有可能迎頭趕上甚至超過別人,從而真正地改變命運。
沒有節(jié)制,常常丟了自己。晉獻公想向虞國借路去討伐虢國,荀息建議晉獻公用最好的寶玉和良馬賄賂虞國君主,向他要求借路。晉獻公說:“假如他接受我的禮物又不借路,怎么辦?”荀息說:“他不借路,必不敢接受我們的禮物。”晉獻公說:“好吧。”就讓荀息帶著兩樣寶貝去賄賂虞公,向他借路。虞公見良馬和寶玉如此大禮,大喜之余,就打算答應借路。宮之奇勸諫說:“不能答應。虞有虢,好比車兩邊有護木,護木依靠車子,車子也依靠護木,虞虢兩國的地理形勢正是這樣。假如借路給他們,那么虢國早上滅亡,虞國晚上就要跟著滅亡了……”虞公不聽,堅持借路給晉國。荀息討伐虢國取得了勝利,三年后又發(fā)兵打敗了虞國……可見,虞公心里沒有設置節(jié)制這個閘,因此丟了自己和江山。
淺水大魚不游,淺土大木不長。要想恰如其分地做到節(jié)制,就離不開很高的修養(yǎng)、淵博的知識、良好的習慣,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我們才能很好地為心靈設置這個閘,讓它擋住欲望、貪念、丑陋、邪惡……讓心靈裝滿人間真情,裝滿人間美好。
歷史典故作文素材2
春節(jié)降臨,萬象更新,象征著一年的開始;標志著人生的另一個起點。其實,關于中國的春節(jié),以及春節(jié)的各種習俗,都有很多奇妙動人的神話故事,快要過年了,爸爸媽媽也可以給寶寶講講這些關于壓歲錢的歷史典故
壓歲錢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兩種說法。
1、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fā)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
半夜里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fā)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后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后逐漸演變?yōu)椤皦簹q錢”。
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yōu)榧t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里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為紙幣后,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愿孩子“連連高升”。
2、源于古代“壓驚”。說是太古時有一種兇獸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竹響聲驅“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為“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yōu)橐载泿糯澄,至宋便有“壓驚錢”。據史載,王韶子南陔,因被壞人背走,于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了他“壓驚金犀錢”。以后才發(fā)展為“壓歲錢”。
歷史典故作文素材3
一、不妨“不求完美”——李偉明
到某個地方做客,當地朋友少不了領著你參觀這風景那名勝。末了,你要告辭,朋友卻熱情挽留,直說還有許多好地方沒看完呢。你只好說:“留點遺憾,下次再來!
確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要留點遺憾的。我們經常聽到一種說法:是“遺憾的藝術”。這個主語,可以替換很多詞,比如攝影,比如影視,比如建筑等等,甚至可以說人生。“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事情總是難以十全十美,遺憾總是在所難免。
既然如此,我倒覺得,很多事情,在過程中盡管應當高標準去追求、去努力,但對于最終結果,不妨給一點“不求完美”的寬容。
寫過文章的人都知道,一篇文章可以反復修改無數次。但無論怎么改,都沒有真正完美的文章。文從句順,邏輯說得通,觀點站得住腳,讓人讀得下去,就不錯了,至于“篇篇錦繡,字字珠璣”是很難的。做文反復推敲,做事反復思量,只要超過了“度”,都未必是好事,結果反而貽誤時機,影響效果。世事瞬息萬變,哪里能把什么都想遍了?
還有的人,看到什么都想學,希望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會,做個“通才”,成為完美的全能者。于是,每天滿懷激情,看到什么就學什么,整日忙得不亦樂乎。最后,多半是成了“萬金油”。古往今來,從來就沒有哪個人什么都懂,能夠一個人包打天下。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僅不可能什么都懂,也沒必要什么都懂。“一招鮮,吃遍天”,與其致力于做個全能者,不如把時間和精力集中起來,在某幾個方面甚至一個方面鉆研得更深。
完美主義者,其實更容易導致更大的不完美。任何事情都不能絕對化,現實當中,沒有百分之百的完美!痘茨献印防镉幸痪湓挘骸胺虼[裊、飛兔而駕之,則世莫乘車;待西施、毛嬙而為配,則終身不家矣!币馑颊f的是,如果非要等到騕裊、飛兔這樣的良馬才來駕車,那世上的人就沒車可坐了;如果非要等到西施、毛嬙這樣的美女才來結婚,那就一輩子別想成家了。事實就是如此,脫離實際,把要求定得太高,最后多半是一事無成,失去了很多。
多一點對“不求完美”的寬容,反而能在同等的時間內多思考幾個問題,多干幾件實事。所以,追求“百分百”是好的,但也不妨把目標設定得更具體可行。這樣的人生,或許會有更高的效率、更大的收獲、更理想的結果。
做我。”面對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只有讓自己更優(yōu)秀,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二、曠達者——黃永武
中國人一向對“曠達者”推舉得很高,什么是曠達呢?它的'真涵義,一直不會了了。就字面上看:曠是器宇寬大,這是通曉事理,好像只要有學識、有器量的人就是曠達者啦,那就太浮泛。
最近我忽然想到:所謂曠達者,就是通曉事物人情在時間中的因果,把現在和將來合在一起看,或把現在和過去合在一起看。一般人見花開了就開心,見花謝了就皺眉,分成二景看。而曠達者是見到花開就想到花謝,合在一起看,就不生悲喜之心了。一般人見起高樓就來祝賀,見樓塌了就來慰吊,分成得失看。而曠達者是在廢墟瓦礫上就想到當年樓臺的華麗熱鬧,合成一幕看,就不生羨惡。所謂“才下手便想到究竟處”,把因果禍福疊映在一起,統為一觀,這才是曠達。
從前有一位宰相,剛接下相印,一時賀客盈門。貴振天下,但他卻在館壁間題了兩句詩:“霜松雪竹鐘山寺,投老歸歟寄此生!”在上臺的時分就想著下臺,在炙熱的關頭就想到雪淡。近年來也有一位“部長”,上任時不肯搬進豪華的“部長”公館,仍住在他原來的小屋,別人都勸他喬遷。他卻說:“搬進去的時候,前來主動幫忙的人簇擁著,固然神氣,等下任要搬出來的時候,那冷清孤零的滋味不好受!”他真想得通。就像桃李芳濃的季節(jié),多少游蜂,不必你召集都聚攏來了,等到花落的時候,也不必你遣散早就飛光哆!人的榮悴和花的開謝一樣,能把現在和將來合在一起看透,那就很曠達了。
從前魏國有一位東門吳,他的獨子死了,卻不憂傷,旁人看不過去,責詢他道:“你的愛子,天下不會有第二個,現在死了,卻不憂苦,太沒道理吧!”東門吳回答說:“我從前也沒有兒子,那時候并不憂苦呀,現在兒子死了,不過回復到從前沒兒子的時代一樣。為什么要憂苦呢?”他是把現在和過去合在一道看透。所以也很曠達。
把時間延長,將因果禍福合疊在一起來透視,就可以看見一般人見不到的景象。塞翁失馬是家喻戶曉的典故,塞翁知道馬失掉不一定是禍,馬歸來不一定是福,孩子騎馬摔斷腿又不一定是禍,等到戰(zhàn)爭戕害了許多從軍的青少年,那摔斷腿的孩子反而活著,竟成了福氣。因此曠達的人,總有先見之明,不同于凡俗。許魯齋有首詩說:“花謝花開,時去時來,福方慰眼,禍已成胎!”花謝的零落,是下一季芳濃的前奏;福氣快眼的年代。大禍已經珠胎暗結啦!盈虛消長,禍福相倚,所以“得”不足慕,“失”不必哀,而陳摶所說“落便宜是得便宜”的哲學,就是從這道理中證明出來的。
莊子病危將死的時候,弟子劉之哭得很厲害,莊子告訴他說:“我現在死,雖然是比你先走,但百年后再生的時分,你卻在我后頭啦!得失難說,何必只貪跟前這片刻的便宜呢?”看破了生死關,莊子真是千古中最曠達的人了。
【歷史典故作文素材】相關文章:
歷史典故作文素材2篇04-12
歷史典故作文素材15篇11-10
歷史典故作文04-12
中考成語典故作文素材11-10
關于歷史典故作文03-08
歷史典故作文14篇03-09
歷史典故作文15篇03-08
歷史典故作文(15篇)03-09
歷史典故作文13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