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考察報告
在生活中,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考察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考察報告1
20xx年12月13至19日,由市教研室蘇明光主任帶隊,部分區(qū)縣教研室主任、普通高中教學副校長,市教研室高中教研員一行33人,赴江蘇南通進行了為期6天的教育考察。
本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江蘇教育先進地區(qū)普通高中的辦學情況,學習借鑒優(yōu)質高中的教學管理、教學組織實施的經驗,解讀先進地區(qū)普通高中教學質量高效率、高水平成功的原因與操作過程。通過聽取教研室領導、學校校長介紹,實地考察了解、深入課堂聽課,深入教研組座談、參與集體備課活動等形式,獲得第一手資料。在反思的基礎上進一步理清我市普通高中教學指導工作的基本思路與策略,全面提升我市普通高中辦學效益,提高我市普通高中教育質量。
一、重視教科研工作體系建設
XX市教研室的教研、科研工作,組織體系完整,工作制度健全,常規(guī)工作開展有序。科研工作不搞純理論研究,側重于應用性研究。教科研課題堅持來源于教育教學實踐,并做到了教科類研究課題與教研類研究課題并舉。教研室每年都根據教師的實際分不同的層次對教師進行短期培訓。
二、扎實搞好市級學科基地建設
南通設有市級高中學科基地9處。學科基地的主要任務為組織、承辦全市的學科會議,組織試題的擬定與審定等活動,在全市學科建設中起帶動與輻射作用。市教育局每年給學科基地撥付一定的活動經費,并依據高考成績給與一定的獎勵。學科基地的設置、組織管理由市教育局負責,學科基地的業(yè)務指導由市教研室負責。
三、加強高考備考的研究
1、堅持學法指導,注重優(yōu)秀生示范、榜樣的引領。
每年XX市教研室都將部分學習品質好、成績突出、中等生轉化成優(yōu)等生的學生請列市里來,讓他們談學習的思路、學習的方法、學習提高的捷徑等,錄像后,組織新高一、新高三學生觀看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目標,學習先進的學習方法。
2、與考試中心同步思維,加強試題的研究。
高考試題的命制是有一定之規(guī)的,應盡量做到與其同步思維。XX市教研室每年都設法參加國家考試命題中心組織的試題評價會,每年在春節(jié)前都要與考試中心的各科秘書見面,了解信息,增進友誼與感情。從不同層面了解命題的過程、思維的方式、操作模式等等,從而強化備考的針對性與方向性。
3、堅持抓知識的結合點,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骨干教師積極地編寫“學案”、“個案”,起到引領的作用;教好第一遍,學好第一遍,搞好第一輪復習;選好資料,只用一套,用好一套;講必精,練必批,批必評,錯必糾,要保證練習的充分必要性;針對學生實際的自編練習有明確的質量和數量的要求;向教學常規(guī)要質量,建立課堂教學的雙目標結構,即:知識目標和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對知識點的認識能力的目標。
對一些模糊點也有自己的主張,例如“校本課程”不鼓勵,“地方課程”慎重進行。
一、基本情況
江蘇啟東中學,設新老兩個校區(qū),共有96個班,5600名學生,460名教師。專門設有奧賽指導中心。學校為公辦民營性質,初中收費1。8萬元,高中收費按成績分數分別為840元、3萬元、3萬元加贊助物品。每年招高一學生為1200名。20xx年升本科718名,一個班考上12個清華大學,今年倪嘉以719分名列江蘇省第2名,李真獲第5屆亞洲物理奧賽和35屆國際物理奧賽金牌。現在啟東中學獎牌總數達十金二銀。
二、特色與經驗
(一)推行高中教學目標責任制
根據市教育局下達的升學目標,與年級組、備課組、班主任老師簽訂目標責任書。目標的設定分為高分段人數目標、本科人數目標、平均分目標。高考對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群體分別是班教育組和備課組。如:簽訂的內容有600分以上班級要達到多少人;數理化必須在江蘇省平均分居前三位;語文居前四位;歷史政治居前五位等。奧賽教練員的目標為必須有一名學生進入全國冬訓隊。今年數理化各有一名學生進入國家冬訓隊。
(二)加強教學隊伍的管理
學校教學管理的層次是校長----分管校長----年級主任----備課組長和班主任老師。分管校長主要精力要放在高三上。年級主任主要負責教風、學風的管理。 學生作業(yè)量偏多的問題,由年級主任調控,并且管理強硬,并隨時聽取學習委員對各科作業(yè)時間的反饋。年級主任在高二升高三時,負責提出教師任用方案。年級主任能做到辦事公正、協調能力強,工作獨擋一面、雷厲風行。
(三)加強備課組建設
一是備課組長能統得住,最成功的經驗就是一定要團結,備課組成員不能各自為戰(zhàn),不然就會一團散沙。二是加強青年教師培養(yǎng),注重青藍工程,新老教師要相互聽課。青年教師必須跟班聽課(做到新授課每節(jié)都要聽),而導師的帶徒工作效果就是要把青年教師送到上一個年級。備課組通過集體備課,統一教案,統一作業(yè),統一資料。由于高考成績評價到備課組,導致備課組的整體聯動功能強,各項工作能夠做到和諧共振。
(四)高考備考
高三第一輪復習,知識點要講的全面,扎扎實實,基本的知識點要疏而不漏。學校一方面加強自身的檢查,對高三年級的教案、作業(yè)、上課要評估;另一方面也積極地邀請市教研員來聽課會診。
(五)注重教法與學法研究
基礎年級教學進度要放慢,在高二時可以快一些。切實抓好弱科弱勢學生的分數,教學定位在中等偏下的學生身上。
學法研究也十分重要,在學生會上,讓好學生作經驗介紹,講稿翻印給學生,讓學生效仿。
(六)注重高考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工作,注重獎懲的機制等
學校注重考試說明的研究,解題規(guī)范的研究,考試信息的研究,同時也加大獎勵的力度,一塊奧賽金牌獎3萬元,縣市再獎3萬元。
學校堅持和諧發(fā)展,統力合作,所有的工作都要向高三傾斜。每年也因為教學成績、工作態(tài)度等原因,調出教師10至20名。
一、基本情況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1938年建校,1955年辦高中,1978年定為省重點,1991年通過江蘇省國家級重點中學驗收,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學校占地240畝,現有60個教學班,師生3800人。學校追求的目標是“生態(tài)型、人文性、數字化”。高考成績連續(xù)10年位居江蘇省重點中學前列,有三名學生成為江蘇省文理科狀元。每年有95%以上考生入本科,其中70%進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大等中國80強名校。學校為股份制民營機制。昌亞平校長說,是用自己的力量辦了學校。連續(xù)11年高考位居省第4名,“二高”即平均分高,本科人數高。
學校的困難是:教學起點難以把握,平均分班,生源參差不齊;管理難度大,特別是來自城市如南京、無錫、蘇州的學生;政府投入不足,光靠學生收費,每生3萬元。
學校提出: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效益;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努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全員發(fā)展、持續(xù)發(fā)展、和諧發(fā)展;因材施教、分層要求,教師要有分層教學的思想,做到分層輔導、分層作業(yè),對優(yōu)秀學生以放為主,放中有輔(放,主要指增加其自主學習的時間;輔,指輔導);對中等的學生以輔為主,輔中有放。
二、特色經驗
(一)進一步強化教育教學目標責任制。
每年九月下旬召開學校教學工作會議,校長與各班主任老師及高三年級各科備課組長簽訂責任狀,確定目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年級組對縣教育局下達的目標進行科學合理的分解,下達到每個班級。同時對學科教學加強過程目標控制,每次全縣統考,在全體學生參加統計的情況下,各學科要保證年級均分在全縣處于領先位置。在目前高校招生規(guī)模年年擴大,社會對學校升學率的期望值不斷升溫的'新形勢下,在狠抓高分群體的培養(yǎng)上加大力度,加強與名牌大學的聯系,把提高學生升學檔次作為努力方向。扎實抓好高出本一線60分以上的高分群體,第一學期期中統考、四縣聯考及市一模后,召開年級前三十名學生座談會,了解他們對學校教學的意見要求,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使他們能以良好的心態(tài)和飽滿的熱情參加高考。加強競賽輔導,力爭一等獎人數有較大突破,為高分群體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各班對高中入學的中高檔學生進行跟蹤分析,確保高分層學生隊伍的穩(wěn)定和提高。
學年度初制定教學工作備忘錄,按時間、按部門分解工作目標。備忘錄第一學期按月制定,第二學期前半段按周制定,二摸考試后按日制定。工作目標層次分明,即:明確學校高考成績在全省的位次要求,班級本一、本二上線目標,學科高考成績在全省的位次要求,學生本人的學習目標、要求。
(二)加強對教學管理隊伍的管理
校級班子分工,每人聯系一個年級抓教學,靠前指揮。配備管理能力較強的中層干部分管年級,加強對年級分管主任、年級組長和班主任老師的培訓,充分發(fā)揮他們在教學管理中的統籌、協調、督查和激勵作用。對第一次做高三班主任老師的教師落實新老掛鉤和專人指導等措施,對新接班的分管主任和班主任老師,做好年級或班級情況的交接工作。定期召開年級分管主任交流會,實現管理經驗的共享與互補;定期召開班主任老師例會,及時交流經驗、通報情況、分析現狀、研究對策、解決問題。
(三)切實加強備課組建設
在充分發(fā)揮年級組、教研組作用的同時,注重備課組建設,要把備課組建設作為教學管理的重頭戲。各年級精心選配備課組長,加強備課組長的責任制落實和備課組的目標考核。要切實加強備課組活動的過程控制,將備課組活動排入課程表,落實固定地點、活動內容和主講教師,將教法研討和資料使用作為備課組活動的主要內容。針對目前高中事業(yè)規(guī)模擴大的實際情況,集體備課要備好教學的起點,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特別做到面向中下層,課堂上教好第一遍,同時在“因材施教、分層要求、夯實基礎、滾動提高”上下功夫。在重視學生知識積累的前提下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起點恰當,容量適度,落腳準。文科類科目強調學生背誦記憶,理科類科目加強訓練和規(guī)律總結,強化應試訓練,復習突出“講、練、評”三結合,努力提高教學達成度。所有教師從研究學法入手,切切實實改革教法,認認真真指導學法,把學法指導滲透到一切教學過程當中,并且有計劃地進行階段小結,促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活潑。
教學處和督導室加強對備課組活動進行督查,將備課組活動一覽表交教研室,高三年級定期邀請教研員參加學校的備課組活動。加強聽課交流,組織好聽課后的評課活動,任課教師每學期每人聽課與被聽課不少于20節(jié),至少寫1篇教學總結分析文章。中層以上行政人員每月聽課不少于八節(jié),并及時將聽課評價交分管校長,每月安排一次全校教職工大會,進行校長評課。督導室充分發(fā)揮其督查、指導、參謀作用,教學處切實做好教學服務工作。積極參與全縣統一的教研、科研活動,并為在本校開展活動給予支持與便利。
(四)充分發(fā)揮教學骨干隊伍的作用
在統籌兼顧、優(yōu)化組合的前提下,努力營造師徒結對、互學共進的良好氛圍。落實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培養(yǎng)新教師的責任制,切實發(fā)揮他們在平時教學中的凝聚力和骨干帶頭作用。在努力實行循環(huán)教學責任制的同時,保證高三年級有一定數量相對穩(wěn)定的把關教師,凡第一次上高中課特別是第一次上高三課的老師,都必須先聽同學科其他老師的課再上課,教案要在備課組長或教研組長指導認可后再實施,盡快提高新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確保課堂教學的高質量。新教師通過聽課、說課,上亮相課、過關課、匯報課、比武課、研究課等形式,力爭在1年乃至更短的時間里入門,不斷提高,縮短骨干成長的周期。
(五)切實抓好教學六認真的落實
認真學習、把握和運用新大綱、新教材,認真研究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特別要研究所教學科的新課程標準,做到以新思想、新理念來統領教學,切實增強教學中的高考意識。把教學六認真落實到教學管理的全過程。一是認真?zhèn)湔n,備課要在吃透大綱考綱、教材的前提下,強調備好學生,備好教法,備好例題和練習;二是認真上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杜絕廢課,不講廢話;三是認真選編、批改、評講作業(yè),作業(yè)精選精編,認真批改,講評到位,做到有發(fā)必收、有收必改、有錯必糾、有練必評,任課教師建立錯題檔案,抓實學生的錯題訂正,提高目標達成度,每學期每科自編專題訓練與試題不少于15套;四是認真輔導,在集體輔導的基礎上切實加強個別輔導,通過輔導,實現培優(yōu)拔尖和醫(yī)瘸補缺兩不誤;特別是針對成績落后的學生,要一對一輔導,然后通過成績檢驗,效果不行的要分析原因,查找是否個別輔導。五是認真組織考試,不斷研究考試的模式與方法,從編制試卷、批改分析到整合講評,都要以效果為落腳點;六是認真組織課外活動,通過課外活動,讓尖子學生有用武之地,讓所有學生都有發(fā)展空間。
(六)切實加強考試管理,狠抓考試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考前抓命題,確保試題的質量。指定專人出題,并由備課組長和教研組長把好質量關。要求按照《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要求,并結合學生實際和前階段作業(yè)質量情況有針對性地出題,每份試題都印上出題人和校對人的姓名,并送一份到教學處。
考中抓監(jiān)考,每次考試,都按照高考的要求,全年級分科混編考場,發(fā)準考證、桌上貼號碼,單人單座,不準用計算器和膠帶紙,并要求教師按高考的要求嚴格監(jiān)考,學校分管校長、分管主任正常進行督查和巡視,造成一種實戰(zhàn)的氛圍,確保考試能正確反映教師教學工作的得與失,正確反映學生的真正水平,確保學生經過訓練能以平和的心態(tài)進入考場,正常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
考后抓分析,教學處和年級組及時搞好數據分析,及時開好三個分析會,即學科組分析會、班級分析會和年級組分析會,一是對照試題的目標達成度分析學生各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各能力點的達成情況及主要存在問題,對學生知識掌握得不好的部分在后面的復習中有針對性的給予進一步的加強。二是分析個體學生的學習情況,檢查補差輔導的效果,針對學生試題中出現的問題,是知識缺陷的補知識,是方法問題、習慣問題的在個別輔導面批時給予點撥和指導。三是按照學校下達指標的達成情況,分析班級現狀,提出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
實行全校期中、期末、高三聯考和模擬考試等交流會審制度,凡成績滑坡的班級班主任老師和學科備課組長,必須親自到分管校長和年級分管主任處匯報,年級主任每月一次向行政會或校長辦公會匯報年級教育教學管理情況。自查差距找原因,落實措施促平衡。
加強對學生英語口語、聽力、計算機及實驗操作的教學和考試考查研究,所有年級均安排每天15分鐘的英語聽力時間,確保學生英語聽力和口語能力的提高,開足開齊計算機課和所有理化生學生分組實驗,確保計算機和實驗操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七)積極參與各級教育教學科研活動,搜集、整理、分析和合理使用高考信息加強與市、縣學科基地的聯系,積極配合教研室組織教研活動,上好教學示范課,編寫參考試題,精選精用資料,學生一科一種為主,教師一科多本,每校每科都要在精選精編(特別是自編)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高考資料庫,并進入學校數碼工作室,實行優(yōu)質教學資源校內共享。學科教學大綱做到人手一冊,高三的新教材和相關復習資料及時提供給高二、高一備課組,使高一、高二的教師提前進入狀態(tài),實行高中教學資料年級交接制度,對資料交接好的高三備課組進行獎勵。
重視高考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與研究,要積極引進、消化和運用高考信息,依托全縣教育信息化網絡建設篩選和發(fā)布學科信息,實現全縣資源共享。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學科專題研討活動。積極發(fā)揮示范輻射作用,每學年舉行一次面向全縣完中的公開教學活動,加強與掛鉤學校之間的聯系,互相溝通信息,交流教學管理經驗,促進共同提高。
加速微機管理教學和處理信息的進程,培訓計算機操作人員及時做好成績數據分析。提高教研室下發(fā)的統計數據的利用率,指導教師通過數據分析尋找和發(fā)現有效的教學研究信息,努力將信息轉化為提高教學質量的資源。
(八)全面關心教師的健康成長
評優(yōu)、晉級、福利、獎金、住房等等,都要向教學一線教師特別是骨干教師傾斜。實行校內教師津貼考核發(fā)放制,拉開檔次,做到優(yōu)績優(yōu)酬。學校每年拿出一定數量(不低于65萬元)的專項經費用于獎勵在教育教學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并做到逐年有所增加。對教師的獎勵辦法做到終端獎勵和過程獎勵相結合,針對“3+2”新高考模式下分班后出現的學生群體差異,實行高一、高二同類班級發(fā)展性評估和交接班制,每次縣統考后及時對教學效果進行階段評價,對教學效果優(yōu)異的備課組給予獎勵,及時激發(fā)教師的積極性,有效實施過程調控。每年暑假將組織高三一線優(yōu)秀教師外出學習、參觀、考察和療養(yǎng)。
(九)強化“三風”(校風、班風、學風)建設
將“三風”建設貫穿高三工作的全過程。進一步強化常規(guī)管理,每學年評一次十佳學習標兵,十佳優(yōu)干、十佳團員、十佳愛校標兵,對各年級學習成績最優(yōu)秀的學生頒發(fā)獎學金,激發(fā)學習動力,優(yōu)化學習風氣。確保學生的自學、體育、娛樂、休息時間,形成既勤奮刻苦又生動活潑的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化非智力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三指導工作的重要內容。全程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的心理素質。特別是關注女生的變化,要組織女教師走進女生,解決她們的思想問題。從這幾年看,女生問題解決的好,成績就突飛猛進。
(十)要加強宏觀指導和部門協調
凸顯“教學中心”意識,全校各部門協同作戰(zhàn),全校一盤棋,確保凡是教學需要的一路綠燈。校長室、教學處要充分發(fā)揮教學指導作用、橋梁作用,加強對教育教學的全程調控。行政人員每星期至少聽二節(jié)課,每月向校長辦公會匯報聽課情況,并由校長在全校教師大會上作點評,對薄弱學科、薄弱班級重點分析、重點調節(jié),做好跟蹤調查。每個行政人員都要聯系年級或學科組,把教學質量同行政人員的工作實績聯系起來考評。
統籌使用優(yōu)質人才資源。合理安排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到各年級任教,既要保證高三教師隊伍的質量,又要保證高一、高二年級有一定數量的把關教師。充分發(fā)揮我縣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的作用,由教學處定期安排有關人員到各年級、各班級上課或做講座。
堅持分管主任、年級組長、班主任老師和任課教師協同作戰(zhàn),妥善處理好領導與教師、班主任老師與任課老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等多種關系,確保教學整體的和諧發(fā)展。進一步加強“捆綁考核”的力度,不斷強化整體協調發(fā)展意識。根據實際,加大薄弱學科建設的力度,及時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促進學科間的平衡發(fā)展,以求整體優(yōu)化與最大效益。保證和協調各學科的教學時間,嚴格控制作業(yè)量,不擠不讓,統籌兼顧,平時要確保學生自我整理、消化和吸收知識的時間。
(十一)加速、加強科學人文環(huán)境的建設,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與信息量
學校的櫥窗、畫廊、讀報欄、廣播臺、電視臺以及班級的黑板報等媒體由專人精心編排,每周更換,保證每周都有新鮮的美文佳作評點賞析、新科技和新成果介紹。認真組織電教、政治教師錄制、篩選重要的電視新聞,匯編成一周要聞集錦,組織學生集中收看。語文加強閱讀、寫作訓練(每周至少當堂限時完成1篇作文);數學加強基礎訓練、思維訓練與應用訓練;英語在加強閱讀訓練的同時尤其要強化聽力訓練,由教學處統一安排,確保每個年級每天15分鐘的英語聽力,做到英語作文每周至少1篇,同時要加強英語作文的批改和講評。理科學科要開設新科技新知識專題講座,引導學生關注新科技成果,了解科學人文方面的眾多信息。
一、強化責任目標意識,向目標管理要質量
啟東中學和如東中學,他們的第一條經驗就是分層鑒定目標責任書,
他們的目標是根據縣市下達的目標進行合理分解,他們主要是以高分段人數、學科平均分為基本的杠桿單位。校長與年級主任、班主任老師、備課組長一一鑒定目標責任書。
結合我市情況看,對本科目標也有分解,但具體到學科目標,就沒有具體的要求,這樣工作還是落不到實處,落不到每位任課教師的身上。
正因為有了目標,加強弱科管理,注重邊緣生、落后生,才會提高整體的水平與質量。
啟東中學的目標,是根據入學分數、高一、高二的幾次成績確定的,這些都值得研究。如東中學則是規(guī)定學科平均分不低于全省前四位,這個要求也是相當高的。為目標而奮斗,這已成為這兩所學校行動的指針,有目標才有干勁,才有出路。
二、樹立向教學傾斜,向教師傾斜,向高三傾斜的戰(zhàn)略
這些學校給人的最突出的印象就是向教學一線傾斜,向高三傾斜的戰(zhàn)略。如東中學校長介紹20xx年的高三教師力量相對穩(wěn)定,僅有兩名第一年送高三的教師,學校要求這2名教師必須先聽了老教師的課再上自己的課,不然不能上課;今年送高三的教師中又有7位年青教師,張校長三番五次地講,必須要確保第一年送高三的教師的授課質量。啟東中學也十分注重高三教師的水平,在保證高一、高二備課組長的前題下,由高三年級主任挑選上高三的教師。
從我們與這兩所學校高三教師的交流中發(fā)現,大部分教師都是老教師,教齡大都在8年以上。
骨干教師是學校的生命,一切的一切只有通過教師來實現,這就是成功的源泉。
三、充分發(fā)揮年級主任的作用,注重責、權、利和諧統一
從啟東、如東中學看,學校一律實行年級主任制,年級主任一般選有能力、有水平、能協調、肯務實的人員擔任。年級主任的工作相當繁重,既要自己備課上課,還要協調全年級的工作,每次月考的命題、印制、分析,都要一一落實到位。
年級主任有責任,同時也有權利,有威望。當然,年級主任的工作必須在學校大環(huán)境的要求之下進行。因為一個學校的教風、學風決定了各個年級,這就是說年級主任起較大作用,但最重要的是教風、學風的養(yǎng)成,這需要全校的努力。
四、在教學過程當中注重“細節(jié)”,向細致、精微處下功夫
兩所學校都強調學生只使用一套資料,教師可以有十幾套資料,每一節(jié)課都有訓練,每一訓練都要批閱;每周一套綜合訓練,由備課組人員分工輪流承擔,不能用成題,必須拼題。我們到啟東、如東中學各備課組發(fā)現,他們使用的題,幾乎全部由自己擬定的,這一方面說明工作的責任心,另一方面說明“個性”的東西才有效果,才出效益。
兩所學校十分注重月考以及成績的分析,例如如東中學的英語月考,學生在前75個選擇題中錯在哪個方面,是a是b,都在表格中展示出來,這說明,學校在第ⅰ卷的成績統計中十分細致,這些數據對教師講評試卷,有極大的幫助。
針對弱科現象,如東中學的經驗更為突出。假如這次月考某個學生成績不理想,學校要求教師一對一輔導,如果下次考試這個學生還沒有進展,學校會找這位學生談話,老師也必須向學校說明該學生落后的原因。
可見,如東中學的要求是如此細致,也從另一方面說明成績高的原因了。
五、關心教師發(fā)展,注重人文關懷,尊重教師的勞動
如東中學在評優(yōu)、晉級、福利、獎金、住房等等,都向一線教師特別是骨干教師傾斜,實行校內教師津貼考核發(fā)放制度,拉開檔次,優(yōu)績優(yōu)酬。每年拿出65萬獎勵教師,高一、高二、高三的課時補助不一樣,每次縣市統一組織的考試,都要根據成績給予教師獎勵。
如東中學的校長說是“一加一減”。“加”是加待遇,“減”是減壓力。XX縣教育局教研室在統一的考試中,都要對全縣120個教學班排隊(按平均分),并注明任課教師,誰先誰后一目了然,這也給一線教師造成了無形的壓力。這也是XX縣教研室的一條經驗。學校在此基礎上,在分析成績的同時,對落后的班級任課教師給予一定的關懷,幫助其分析原因,力求下一次有較大的提升。
學校十分注重教師的業(yè)務發(fā)展,為外出學習、交流提供方便;并對在國家級、省級、市級發(fā)表的論文發(fā)“雙酬”獎勵,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教師積極性的發(fā)揮。
六、加強奧賽輔導,打造學校個性特色品牌
啟東中學是以奧賽聞名全國的學校,它在老校建立了公辦民營性初中,吸納了初中的優(yōu)秀生源,并在初中建立奧賽班。到了啟東高中,在高一辦兩個奧賽班,數理化課程在高一年級學完整個高中課程;到高二時兩個班變成一個班,挑選50幾個學生進入該班;高三時只剩下40個人,組成奧賽沖刺班。一個班12個清華,就是指的該班。從高一起,數理化就有專門教師輔導,一直到高三。學校有專門的奧賽教練員,專門負責此項工作,在高二時就滲透大學的內容
教育考察報告2
20xx年4月11日一4月21日,第四期全國初中校長高級研修班45名學員在華東師大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吳志綋書記、林文君老師及班主任李偉勝老師的帶領下赴安徽省合肥市、蕪湖市、馬鞍山市進行考查學習。現將他們赴第二組蕪湖市考察學習的總結體會摘發(fā)如下):20xx年4月15日一16日,我們考察了蕪湖市一中、安師大附屬中學、安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和蕪湖市第二中學。蕪湖市教育局在蕪湖市田家炳實驗學校召開了教育研討會。會上蕪湖市二十五中劉桂林校長、田家炳實驗學校許湘校長分別作了“現代校長”的素養(yǎng)、開展校本教研為主題的報告。陳xu東局長也做了主題為“素質教育的‘推進器——蕪湖市實施基礎教育課題改革實驗的實踐與反思”報告。陳局長的報告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無不充滿著一種朝氣,令人敬佩。讓我們看到一個嶄新的教育創(chuàng)舉,將在這里展現。他結合蕪湖市的實際,確定了教育的宗旨:一是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合格人才,二是為高一級學校提供合格的新生。他從幾個層面談了如何實施新課程改革、怎樣去實踐,并反思了我們可以借鑒的寶貴經驗。
首先,明確課程改革的意義、目的、任務、方法和途徑。其次,就是起到示范輻射功能,產生社會影響。第三,經過探索總結出很多值得反思的寶貴經驗。
(1)學生變了——學習的熱情更高了,參與意識明顯增加、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逐步增強。
(2)教師變了——專業(yè)水平進一步提高、觀念更新了,教學行為初步轉變了,科研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
(3)學校變了——學馬的風氣更加濃郁、研究的氛圍逐步形成,合作意識逐步強化,文化品位不斷提升。
(4)完善組織和規(guī)章制度作為保障。
(5)強化隊伍建設作為依托。
(6)立足于課堂教學改革作為突破口。
(7)堅持科研帶動作為支撐。
(8)構建科學的評價機制作為動力。
(9)構建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
有效的措施,良好的行政部門操作,保障了蕪湖市教育改革的順利進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蕪湖市二中的“健美操”和“管樂團”,安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的家校教育模式。最后,他總結出實施新課程改革決策在政府,支持在家長,關鍵在校長,實施在教師,受益在學生。聆聽了四位校長的辦學思路,辦學特色的情況介紹,從中得到以下幾點感悟:
一、蕪湖市四校都有辦學自主權。
我們考察的蕪湖市一中、安師大附中、安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蕪湖市二中都是完全中學,初中部“四獨立”。管理制度都是非常健全和科學的,他們都體現了機制管理,并建立了健康、高質的運行機制:聘任機制、評價機制、激勵機制等。這些管理機制都為學校的工作正常運行和教育教學工作的良好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而這些機制的正常運行都建立在學校的辦學自主權上,特別是人事改革上的自主,才能保證師資的質量,從而保證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校長有先進的辦學思想體系和對教育執(zhí)著的追求。
從四位校長的報告中我們體會到了他們對教育工作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教育工作的深深情結,他們把自己對教育工作的理解和獨立的辦學理念轉化為教育實踐,創(chuàng)出自己的辦學特色。如蕪湖市二中的"健美操,"管樂團",安徽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的雙語教學。這需要多么大的魄力,這是來源于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報告中,四位校長從不同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辦學思想,我們理解他們的辦學思想幾乎都是一致的。如安師大附中的辦學思想是"以人為本,素質教育出人才"、蕪湖二中是"以人為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他們的教育目標,就是對孩子的一生負責,培養(yǎng)高尚品德、極具愛心,有良好習慣和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所以我們覺得作為校長,就應該站在如何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高度來管理學校,確立學校的辦學思想。幾位校長部講到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端正教育思想,校長負有重要的責任。實踐證明,全面育人的學校,它的升學率也是不會低的,如安師大附中03年高考二位學生分別獲得安徽省文、理科狀元,蕪湖市二中數名學生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這充分說明了學校本身和它所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一定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在推行素質教育中,各校都把“教學要以培養(yǎng)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為終極目的”做為切入口。培養(yǎng)教師應把所有聰明才智都用在讓學生“愿學、會學、學會”六個字上,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提問”,為學生提供思維、興趣空間和發(fā)展空間,尊重學生應成為今天教師工作的出發(fā)點,這是“人本思想的體現”,是“人本規(guī)律的核心”。
三、加強環(huán)境建設,鍛造出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在校園中營造出健康的、和諧的、積極向上的人文環(huán)境。三所學校的建校都有百年歷史,他們都非常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校文化品位,并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為每一位教師提供一個充分施展個人才華、實現個人價值的寬松環(huán)境,努力為教職工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物質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人際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校園自然環(huán)境。四所學校的校園自然環(huán)境建設部非常美麗。在培養(yǎng)教師隊伍上,四所學校都非常重視師德建設,狠抓繼續(xù)教育,注重背年教師的培養(yǎng)。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在教育科研方面,四校都積極開展課題研究,以學校為主,承擔國家級、省級課題:如蕪湖市二中“教師信息素質培養(yǎng)之研究”、語文“木蘭詩”說課、安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的“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科教育整合”。在教師業(yè)務素質的培養(yǎng)上,蕪湖市二中提出了教師角色的幾個轉變:一是教師由教學實踐者向實踐者與研究者的轉變,二是由課程的實施者向實施者與開發(fā)者并重的轉變,三是由單一的教育者向教育者與學習者并重的轉變,四是由教案的執(zhí)行者向課堂教學、智慧的實踐者轉變。這些轉變無疑使教師對教育方法、本身業(yè)務能力進行重新的思考和學習。安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每學期開學都對教師進行教學設計考試,對發(fā)揮和挖掘教師才能是有益處的。只有培養(yǎng)出了品德和業(yè)務雙高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yǎng)出高水平的學生,辦出高質量的學校。
四、德育工作注重實效。
近年來,一直困擾我們德育工作的一大難點就是德育的實踐性,這是我們所有學校和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探討的課題。如何使德育工作作產生巨大的教育力,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品質,規(guī)范行為習慣,蕪湖市二中和安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的德育工作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他們的做法是把社會、學校、家長、教師的愿望變成學生自己的需要,使德育教育成為學生的一種需求,這樣就極大顯現出了德育工作的教育力。如,蕪湖市二中成立“健美操隊”、“管樂團”,安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
教育考察報告3
按照區(qū)人大常委會關于開展代表專題調研的要求,程橋街道人大代表組十分重視,在代表中進行了動員。經過代表們認真討論,確定了“建設國際教育城區(qū)”調研課題及陳設立為課題領銜人。為了搞好調研,代表們積極參與社區(qū)情況的摸底調查活動,并視察了上海耀中國際學校和上海長寧國際學校的辦學情況,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長寧區(qū)國際教育的基本情況
長寧區(qū)國際教育特點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長寧區(qū)國際學校建校早、規(guī)模大、有影響。長寧區(qū)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經過多年的平穩(wěn)、有序發(fā)展,現有耀中上海國際學校、上海長寧國際學校、上海李文斯頓國際學校等3所知名國際學校,奧伊斯嘉上海日本語幼稚園等國際幼兒園4所,上海飛翔日本人補習學校等7所語言培訓機構,已初步形成涵蓋學前至高中階段教育的較完整教育體系。目前,長寧區(qū)可供外籍人員子女就讀的學校教育體制基本分為美式和英式課程,分別以耀中上海國際學校和長寧國際學校為代表,學校是以國際文憑組織教學大綱為教學目標的國際課程學校,招收的學生不受國別的限制,以培養(yǎng)世界公民為辦學目標,使用英語為教學語言,具有較強的國際性。
2、區(qū)內學校舉辦的國際班日趨規(guī)范。20xx年11月,上海市教委出臺了《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本市中小學、幼托園所接受外國學生(幼兒)若干規(guī)定的通知》文件,按照文件要求,自20xx年秋季正式招生開始,相關學校設立對外交流中心統一運籌招生、學生管理等工作,外國學生就讀方式由原來的隨班就讀改為獨立編班,截至20xx學年,長寧區(qū)共有延安中學、建青實驗學校、市三女中、新虹橋中學高中、市三女中初中等5所學校開辦國際班,共有國際班16個,外國學生187名。
3、公辦學校與國外(境外)學校之間的對口交流日益增多。我區(qū)有20%以上的學校與國外(境外)學校結成友好交流學校,50%以上學校有與國際(境外)學校交流經歷。每年,區(qū)教育局接待20批左右來自各國及港澳臺教育交流考察團。20xx年以來,我區(qū)共有125批次853名師生因公出國(境)交流培訓。
4、國際教育理念日益確立。長寧區(qū)在全市率先引進外籍教師擔任教研員。20xx年至今,累計聘用了35名外教,直接到中小學任課,已覆蓋了所有中學和7所小學。培訓了全區(qū)的中學外語教研組長,輪訓了10所初中全體外語教師。
推進區(qū)域雙語教學,區(qū)域10所幼兒園13位教師,18所小學(占全區(qū)小學的60%)42名專職和兼職雙語教師,18所中學(占全區(qū)中學的55%)的126位專職和兼職雙語教師在實驗學科雙語教學,涉及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年級19門不同學科。
二、長寧區(qū)發(fā)展國際教育所面臨的問題
。、區(qū)域國際教育資源的供給仍顯不足。目前,長寧國際教育的.需求來自多方面,主要來源于兩類人群:一是來自外籍人士,長寧共居住有來自11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3萬余名境外人士,約有40%的境外人士是以家庭的形式居住,據20xx學年統計,共有1684外籍家庭子女幾乎覆蓋分布在長寧區(qū)每一所中小學校;二是來自中產階層,許多中產家庭傾向于讓子女從小接受國際教育,為將來出國留學做準備。
長寧區(qū)域內雖然提供了很多國際教育資源,但隨著境外人士入住增加、中產階層人群不斷擴大,對國家教育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仍然存在國際教育有效供給不足、選擇余地較小、部分學生入學難等問題,不能完全滿足區(qū)域對國家教育資源的需求。
。、國際學校收費較高,收費標準仍不明確。目前,國際學校收費仍然比較高昂,比如上海耀中國際學校,幼兒班的全年收費約14萬元、小學約15萬元,中學則達到17萬元。此外,國際學校的收費核定、費用明細仍然比較模糊。
三、對進一步發(fā)展國際教育的意見、建議
。、要進一步在政策上支持國際教育。長寧區(qū)提出的十六字發(fā)展方針是“拓展虹橋,提升功能,數字長寧、國際城區(qū)”,要堅持長寧區(qū)國際教育的先發(fā)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國際教育,解決境外人士子女的就學問題,為生活在長寧的境外人士提供更自由、更多元化、更系列化的教育選擇。政府部門要鼓勵和支持多種辦學方式,著力解決國際教育發(fā)展中的瓶頸問題,在政策、場地、經費方面大力支持國際教育發(fā)展,加大審批國際學校的力度和透明度,加強對國際教育的規(guī)范管理,加快引進知名的國際教育教學機構,加深與國外(境外)教育機構的合作交流。
。病⒁M一步加強與國外(境外)學校交流。通過開展區(qū)域學校與國外(境外)學校之間的交流、訪問和學習,更好地利用國外優(yōu)質教育資源,引進國外先進教育工作經驗,深入了解其它國家的教育體系、學校管理、師生關系、課程設置、教學法、評價原則和體系等,改善學校教育、教學或管理工作,開闊師生的視野、培養(yǎng)師生的國際化意識,更好地理解國際社會通行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通過選送學校管理者和教學工作者前往國外學習,了解和掌握先進的教育、辦學理念,拓寬教育視野,儲備國際教育經驗,具備更直接的國際知識體驗,促進校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要進一步加強公辦學校與區(qū)內國際學校辦學模式的探討,通過項目合作、教學研討、師資交流等方式,借鑒國際學校在辦學理念、學校管理、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前沿、成熟教育科研成果,吸收較有特色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公辦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考察報告4
20xx年10月13日13:30,我!罢n程建設與開發(fā)”考察學習小組一行6人,在教學副校長鄧兆權同志的帶領下,從漢口火車站出發(fā)奔赴xx省xx高級中學。10月14日到10月15日上午一天半的時間內,我們在xx高級中學參觀、聽報告、與學校領導老師座談、收集資料,緊緊圍繞我校校本課程建設這一中心,討論我校校本建設框架,設計課程綱要,相互交流,整個行程緊湊、繁忙、充實,收獲頗豐。10月15日晚11:00,各自回到家中,結束此次考察學習。
一、學習考察前作好充分準備,明確考察目標和任務,保證考察實效
考察學習,與單純的參觀旅游不同,它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和任務,考察學習回來后,要能吸收對方的經驗并能指導自己的工作。所以,在考察學習之前兩周,我們就印發(fā)了《高中學校課程開發(fā)的基本程序》《格致中學打造創(chuàng)新新課程》《上海市格致中學拓展型課程指導》,淮安市清浦中學、合肥168中學《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方案》等學習資料供考察小組成員學習,讓大家在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對校本課程開發(f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在考察出發(fā)前一周,鄧校長又召集考察小組成員開會,明確了本次考察的目的和任務,將后勤保障、文字記錄、錄像攝影、收集資料、通訊報道、考察報告等相關任務分配給各位老師。并要求每位成員根據自己對學習材料的理解和本次考察學習的任務各自提出5個問題,在出發(fā)前一天由馬國祥老師、徐斌與鄧校長進行整合梳理歸類,再統一安排提問的內容和順序,確保提問明確、有針對性。當晚到達無錫酒店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所要提的問題進行了重新分工。一是這些問題確實是我們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二是每一個問題都提到點子上,明確又具體,讓對方好回答。鄧校長還要求考察小組成員利用休息時間,登錄xx高級中學網站,充分了解學校的歷史和現狀以及辦學特色,特別是校本課程方面的突出作法和先進經驗。。
二、考察過程認真投入,分工合作,節(jié)奏緊湊,收獲豐富。
10月14日早上8:00前,我們比預約提前約二十分鐘到達學校,由學校辦公室朱主任帶著我們參觀學校校史陳列館和學校行政樓文化布置。xx省xx高級中學已有百年歷史,由1907年建立的匡村學校發(fā)展而來,現在的校區(qū)是十年前搬遷到此建成的新校區(qū)。學校建筑氣勢恢宏,布局合理,學校文化建設立意高遠、制作精美。百年校慶后留下的校史陳列館藏品豐富,呈現出學校一個世紀來的發(fā)展歷程和輝煌成果。
上午9:00,學校唐江澎校長同時給我們和來自陜西寶雞高中的考察組介紹學校歷史和現狀,談自己的教育理念,著重介紹了錫中在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方面的`四個做法。一是更新教育信念:教育究竟為什么?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什么?在明確教育的終極價值、終極目標的基礎上,形成各學科的學科宣言。二是制定學科教研組的發(fā)展規(guī)劃來促進學科教研組發(fā)展,促進學科發(fā)展。主要做法是:分步式,培養(yǎng)學科領袖;搭建學科發(fā)展平臺。三是鼓勵教師讀書。要讓教師過上專業(yè)生活,教師不讀書就沒有專業(yè)生活。要悟道,不要只在術上做文章。學校實施五年“百萬百卷”讀書工程。四是讓教師進行專業(yè)研究。研究課程,研究課堂教學,研究評價。
唐校長講話思想深刻,生動活潑,整個過程沒有文字材料,沒有PPT,看似漫談,實則主題鮮明、思路清晰,將自己教育理念、辦學思想、學校的管理特色、課程特色方方面面的事情介紹給我們。
10:20,唐校長講完后,就在原會議室,學校課程處胡主任接待了我們,回答我們在校本課程開發(fā)中的各種疑難問題。我們是有備而來,問題提得非常有針對性,也非常具體實在,連連得到胡主任肯定,多次感嘆說“這個問題提到點子上了”。經過近兩個多小時輪番上陣、連珠炮似地提問,胡主任給我們解答了在校本課程開發(fā)階段、實施階段、評價階段近20個問題,解開了我們心中許多疑惑。胡主任剛過30,卻已經成長為全國課程開發(fā)的專家,談論起課程開發(fā),如數家珍。
下午4:00,回到酒店,鄧校長馬上組織小組開會,要求大家整理筆記和收集到的資料,交流思想,并布置15日上午的工作任務:每位老師設想五門可以在我校開設的校本課程,并聯系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以及學校校本課程的框架體系來進行說明。
15日上午,下午考察小組在學校分頭找老師交流,收集資料。按照我們自己的需要,向老師和領導收集到《校本課程開發(fā)學生調查問卷》《近幾年課程開設目錄》《校本課程框架》《精品校本課程評分規(guī)則》及多門課程的課程綱要。
回到酒店后,鄧校長組織大家談自己的設想,馬國祥老師將自己連夜寫出的五份草案,提供給大家討論,其他幾位老師也談了自己的設想。下午黎晨老師和孫奇譽老師在火車上接著詳細地談了自己的設想。老師們的設想都能從學生、學校、社區(qū)的實際,以及老師自身的特長出發(fā),很有新意和啟發(fā)性,對接下來的校本課程開發(fā)作好了理論準備和思想準備。
三、此次考察的幾點感受
一是考察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功課要做足,參加考察的人員一定要明確考察的目標和任務。二是考察過程中,人員要分工協作,把考察過程中的一些細節(jié)考慮周全,最大限度的提高考察的收獲。三是考察的帶隊領導要有全盤的安排考慮,要加強對小組的領導,考察歸來后要對自己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教育考察報告5
一、基本情況:
xx年年9月底到10月中旬,按照縣局的安排,潼關教育考察團一行16人在教育局張局長的帶領下先后赴河南省XX市、XX市XX區(qū)、澄城、合陽、韓城、XX市XX縣等縣市進行了為期8天的實地考察。此期間,我們聆聽了兄弟學校的情況介紹,進行了座談,查閱了相關資料,進行了實地參觀等活動。通過考察學習,使我們進一步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更新了觀念,增強了工作的危機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也為我縣中小學教育發(fā)展及我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許多良好的可借鑒經驗。
二、主要收獲
(一)、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考察中我們發(fā)現,學校的管理層的素質越高,學校越具有辦學特色,學校的各項工作更能得到長足發(fā)展。我們所考察的八所學校的校長可以說是學者型、專家型的領導,領導層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意識,這是諸所學校在新時期教育教學工作改革浪潮立于不敗之地的取勝法寶。經過與多位校長的交流,認真查閱各種管理資料,實地考察管理運作機制,使我們清楚的認識到做一名現代校長要有“四個一”:
一個清醒靈活的頭腦,能認識社會主流和教育工作改革動向,能在日新月異的改革變化中抓住主要矛盾,堅持以人為本,嫻熟地駕馭學校管理。
一個清晰透徹的思路,能以人為本,調動校內外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能切合當地、本校實際制訂出學校發(fā)展的長遠規(guī)劃,并能將長遠規(guī)劃化解成幾個部分,按照規(guī)劃進行學校建設。
一股敢為人先的勇氣。八所學校的校長都有改革的魄力和開拓進取的精神,在學校管理中獨辟溪徑,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
一套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策略。能夠將學校各種制度進行分析整理歸類,形成聯合制度管理的合力,充分發(fā)揮制度管理的作用,用好的制度規(guī)范教師的行為,并制定教育教學管理的規(guī)范性文本,以引導學校向著規(guī)范化、科學化方向發(fā)展。
八所學校校長都將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規(guī)范化、科學化、人性化相結合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高,學校發(fā)展迅速。
。ǘ、建設高素質、學習型的教師隊伍
首先,八所學校都十分重視教師隊伍建設,都制定了切實可行、極具操作性的教師成長的目標規(guī)劃。學校積極為教師的進步、發(fā)展提供學習的機會,搭建教師展示個人才能的平臺,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煅練教師的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各校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校本研修,專家引領,內部拉練,相互學習,促使教師形成具有科學性的個人教學風格。通過考察我感覺到這八所學校的大多數教師已經具備了六種意識:服務意識、道德意識、發(fā)展意識、民主意識、合作意識、質量意識。
其次,各校根據教師的發(fā)展情況不同程度構建教師成長梯級體系,即:普通教師—骨干教師—校內名師—校外名師。教師在實踐中得到發(fā)展,在相互學習中得到提高,在煅練平臺上找到人生的價值,體驗職業(yè)的幸福感。
再次,各校非常重視對教師的人文關懷,不但在生活、工作中關心教師疾苦、幫助教師渡過難關,而且將教師福利轉化為出外培訓學習,將培訓作為教師的最大福利,著眼于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和學?沙掷m(xù)發(fā)展。其作法是創(chuàng)造性的,眼光長遠,值得借鑒。
(三)、扎扎實實地搞好常規(guī)教學工作
考察的學校中,靈寶一小、后宰門小學采用“合格十特長”模式進行教學運作,其90%以上學生學業(yè)成績合格率都在95%以上;澄城北關中學、合陽中學、合陽城關小學在教學管理中突出“嚴、實、細”特點,尤其是合陽中學的教學常規(guī)管理,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從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嚴格要求教師,把質量細化到教育教學管理的每一個細節(jié),通過抓細節(jié)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1、精心研究,取長補短。所考察的學校教導處對備課的管理十分嚴格,教師備課非常認真。從備課形式上,多采用同級同科集體備課、群策群力設計、教學、采用先備后議或共議后備的形式,擬定教學方案,充分調動了教師參與課堂教學設計的積極性,博眾家之長、去自己之短,匯集于一課,其設計質量遠比個人設計要全面、科學得多。從書寫備課的方式上,一些學校鼓勵教師用活頁備課,備完后共同展示,一部分學校要求教師電子備課,實現資源共享。對于備課的檢查,合陽的城關小學要求節(jié)節(jié)查,由教研組長簽字后方可進班授課。通過以上措施,教師可以提高設計教學方案的能力,能與他人一起合作做課,取長補短,備好課、上好課,提高教學質量。
2、教研工作。教研是教學的第一生產力,在考察的學校中都通過不同形式的教研工作引領教師發(fā)展,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從教學研究的方向看,多數學校傾斜于研究新課程中課堂教學凸現的各種問題,從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有針對性地搞好校內教研工作。有部分學校承擔了國家或省級課題研究,以課題研究為契機,推動教研工作的進行。個別學校在教研工作中銳意創(chuàng)新,例如:XX縣城關小學在教研活動中啟動“雙通工程”即通教材、通教法,并且制定相關方案,對“雙通”情況進行達標測試。合陽城關
小學重視教師每節(jié)課后認真書寫教學反思,每月總結本月工作后寫好月教學隨筆,并且將其納入量化考核內容,宜川城關小學制定了教學常規(guī)的“五導、五多”進行系統研究,并在全校試行,成效顯著,總之,所考察的學校的教研工作都能從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研活動,并能扎扎實實搞好教研工作,經驗值得借鑒。
3、特色教育異彩紛呈。現代的辦學思想中非常重視學生的特長教育,使不同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所考察的學校都能結合地域、學校情況開展特色教育。靈寶一小開展的藝術特色教育,將學生分層次教學,校內常規(guī)教學和周六日的特長培訓提高相結合,有一部分學生在國家、省級器樂大賽中獲獎,成績卓然。后宰門小學開展了剪紙、攝影、秧歌、古詩誦讀等校本課程,將古詩文朗讀與傳統舞蹈結合,創(chuàng)造了新的誦讀形式。澄城北關小學等學校都有校內小報和管樂隊,在平常訓練、遇升國旗、重大節(jié)日、集會慶典中展示學校特色教育成果,西安后宰門小學、合陽城關小學在“陽光體育”中開辟了每天25分鐘中大課間活動,并且組建了學校合唱團、舞蹈團,詩文朗誦班,英語說唱班,讓學生根據本人興趣選擇適宜自己發(fā)展的團體,由學校安排時間進行輔導、訓練。宜川城關小學則結合當地特色開展了陜北大秧歌,剪紙、民歌,宜川胸鼓等校本課程,組建了學校武術隊和體操隊。以上學校在特色教育中都能立足實際,靈活、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校內外資源,將平時訓練和集中展示相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四)、深化新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考察的學校中都通過不同方式深化課程改革,積極推進新課程研究,把先進的教育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他們的.具體做法是:
1.借鑒經驗。各校都能結合實際,采取“走出去”的辦法,到兄弟縣市學習好的管理經驗,出臺了一系列教師校本培訓的制度,從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等多方面對學校的教學管理進行規(guī)范,制度的建設,為教師參與教研活動提供了航標,使學校校本教研工作得以高質量的開展。
2.注重教研組建設。多數學校制定教研組長工作職責量化評比辦法。從教研組長的教學效果、組織各類比賽、開展教研教改工作等方面進行量化評分,根據考核的分值,對教研組長的工作職責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并設立獎勵制度,這樣極大調動了教研組長的積極性。
。常M織教研活動。學校通過開展了“同一節(jié)課”的教研活動,以各學科典型課例為依托,以同一科目在教學實踐中的共性問題和突出問題為切入點,加強教師之間的專業(yè)切磋!巴还(jié)課”研討同一教學內容的不同課型,對教師們的教學思想、設計思路、制作技術、整合效果等加以比較分析,課目雖同,在每一位教師的手下卻是各有千秋,上得有聲有色,真正體現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的教學理念。體現了教師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造性和教學的個性化。通過這些教研活動,大部分老師都覺得課改精神在我校得到充分的體現,而且認為“同一節(jié)課”這種教研活動的開展,為老師展現不同的教學風格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臺,增強了教師課改必勝信心,以達到駕馭新課程,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矗扇〖w備課。各學校要求以教研組為單位要進行集體備課,由教研組長牽頭帶領本組教師進行分工備課,將難點分散,實現重點突破。在進行新課之前,首先由負責本課教學設計的教師進行說課,陳述備課思路,進行教材分析,確立重點難點,設計教法學法,詳述教學流程,并著重說明設計的依據與理念;然后本組教師針對課的設計進行集體研討、辯論、修正、完善、補充、力求創(chuàng)新,不落俗套;最后將完善后的教學設計進行集中保存,形成學科資源庫。備課要求做到“三定”,即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fā)言人。備課時個人備課與整體備課相結合,集思廣益,優(yōu)勢互補,資源共享。相關教師根據本班實際及自身素質,在拷貝他人教案或復印優(yōu)秀教案的基礎上設計出富有個性的教學方案。教務處不用整齊劃一的“標準式”教案來要求教師,教師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教學實際的需要,科學有序地將原有教材改變順序,重新組合,對教師教案檢查的重心后移,注重對“課后反思”的檢查,提倡教師以研究者的態(tài)度不斷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時記錄下教學中的閃光點,問題分析,理性反思以及改進措施等。評課做到人人發(fā)言,并對授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評價量分,作為教師發(fā)展性評價的資料。教研組長做好總結性發(fā)言,從教師的教學策略與學生的學習姿態(tài)等方面指出優(yōu)點與不足,并形成書面總結材料。
5.實行幫、傳、帶活動。各校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積極開展新課程教學支持活動,促進教師的交流與互助,在互聽互評中共同進步。
教育考察報告6
20xx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初中校長崗位培訓班學員一行對北京部分中學的現狀進行了考察,通過考察發(fā)現這些學校有許多值得學習借鑒的經驗。
一、專家治教、觀念現代
在考察中我們發(fā)現:學校的管理層的素質越高,越是有辦學特色;北京第十一中學分校的校級領導可以說全是教育專家,保證學校按教育規(guī)律良性發(fā)展,領導層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意識,這是取勝的法寶。名校、名校長、名老師的三名工程,在北京前門外國語學校體現得十分充分。學校以樹立先進的辦學思想,培養(yǎng)一流人才為理念,高師強徒,師生共同奮斗。教師樹立了七種意識:
1、樹立服務意識:以真誠無私的奉獻贏得學生信賴,家長的尊重,杜會的信任。更好地為學生、家長、社會服務。
2、樹立法律意識:依法執(zhí)教,不體罰、變相體罰學生。
3、樹立道德意識:為人師表,廉潔從教,不求家長辦私事。
4、樹立發(fā)展意識: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一切為了教師發(fā)展、一切為了學校發(fā)展,一切教育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歸宿,對學生終身發(fā)展負責。
5、樹立民主意識:面向全體學生,形成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要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學生。
6、樹立質量意識:將現代教育理念貫穿于教育教學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求知。
7、樹立揚長意識:要及時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以點帶面,鼓勵發(fā)展學生特長,主動迎接人生中的各種挑戰(zhàn)。
二、分層次教學,充分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
在所考察的幾所學校中,實行分層次管理和分層次教學“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注重基礎教學,使學生從不知到知循環(huán)漸進,幾乎都采用了分層次教學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使學生各得其所,使每位學生能充分發(fā)揮特長、培養(yǎng)個性,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注重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學校有特色,教師、學生有特長。
三、營造優(yōu)美的育人環(huán)境。
我們所到的學校,不管校園面積的寬窄,都將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結合得十分完美,校園清潔優(yōu)雅,文化氣氛濃厚,墻壁、走廊、門窗辦起了墻報?跃、書櫥……等,營造了濃厚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四、三點啟示:辦好學校教育要確立先進的教育理念。
1、要確立全面的人才觀。一是要確立學生必須在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身體素質及勞動技能、藝術修養(yǎng)等方面全面發(fā)展,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觀念;二是要確立教育個性化觀念,要認識到“無個性即無人才”,在學生品德、文化、身心素質充分得到發(fā)展的基礎上挖掘學生潛力,培養(yǎng)其特長。
2、要確立正確的學生觀。樹立每個孩子都是好的,一切學生都是可以教育的,一切學生都有發(fā)展?jié)撃艿乃枷搿?/p>
3、要確立科學的教育觀。一是學生中心觀念,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努力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成才的教育。二是教育的發(fā)展性觀念,教育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了學生的未來。三是教育的個別性觀念,每個學生部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要因材施教,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四是教育的鼓勵性觀念,多讓學生體驗成功,用成功和表揚激勵學生奮進。五是教育的靈活性觀念。教師要把書教活,提供多種教育的最佳結合。
五、六點思考:
我們與北方教育的差距,第一是觀念.第二是觀念,第三還是觀念.我們的教育觀念滯后于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應在以下六方面認真思考。
1、堅定不移地落實國務院基礎教育“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充分發(fā)揮政府的調控管理職能,這是能否建成“教育強縣”的“治本之策”。
2、“三名工程”扎實推進。一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級班子選配,必須按“專家型”的要求配備,錘煉出一批遠近聞名的校長,教師要按“身正,學高、業(yè)精、技強”的要求,培養(yǎng)一批縣、市、省、乃至全國的名教師,打造一批名校。
3、營造優(yōu)美校園。環(huán)境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又是外來者的第一印象。運動場地建設既標志學校檔次,又是貫徹“健康第一”方針的必備條件。學校綠化美化、校園文化建設要整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和諧統一,營造濃郁的育人氛圍。
4、常規(guī)立校,樹立優(yōu)良校風。常規(guī)是立校之本,是學校的“法”,無常規(guī)則不可能樹立優(yōu)良校風。學校應建立健全科學的、全面的賴以規(guī)范師生的“一日常規(guī)”、“一周常規(guī)”、“一月常規(guī)”、“一期常規(guī)”、“一學年常規(guī)”。
5、因材施教,注重“雙基”全面發(fā)展。“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大原則,分層次教學,是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實施好“因材施教”,就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中小學生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戰(zhàn)了學生應掌握知識的70%以上,學校、教師應把“雙基”教學放在突出的位置,作為質量永恒的主題來抓。德、智、體、美等育全面抓,全面發(fā)展,全面提高,這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
6、深化教改,踐行新課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是教育戰(zhàn)線的深刻變革,課程改革是素質教育的核心部位,而教師的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方法老化嚴重制約著課改的推進!皶r間加汗水”的疲勞戰(zhàn)成了教改的“攔路虎”,特別在中學的疲勞戰(zhàn)大有俞演俞烈之勢。大有必要在全縣掀起痛打“攔路虎”,踐行新課程的教改活動,要大膽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解放教師,解放學生。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課堂教學改革的科研上,向課堂要“雙基”,向課堂要質量,把課堂變成推行素質教育的主戰(zhàn)場。
教育考察報告7
12月5日,按照縣教育局的安排,由成教辦鄒小平主任、軍濤副主任帶領彬縣8所幼兒園園長赴三原縣考察三原縣學前教育發(fā)展情況。
經過一天的考察,我覺得三原縣在發(fā)展學前教育方面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一是三原縣學前教育資源布局合理,成功建立了縣、鄉(xiāng)、村三級學前教育。
二是三原縣學前教育在規(guī)劃過程中,堅持撤并的中小學進行以改造為主,充分節(jié)約了教育資源,節(jié)約了成本。
三原縣在加大學前教育投入的同時,特別注重教育資源的整合與節(jié)約,采取“因地制宜,分類實施,功能轉換、重復利用”的辦法,將在中小學布局調整后,地理位置優(yōu)越的撤并學校改建成鄉(xiāng)鎮(zhèn)公辦中心幼兒園,截至目前,在新建的16所鄉(xiāng)鎮(zhèn)公辦中心幼兒園中,有13所鄉(xiāng)鎮(zhèn)中心幼兒園利用閑置校舍進行了改擴建或原址新建,閑置校舍利用率達到了81%, 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教育資源、節(jié)約了成本投入。
三是三原縣在校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在借鑒外園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我”化,加入了古龍橋、于右任等當地文化元素。
三原縣在辦園工作中注重抓特色建設,據張主任介紹說,三原教育局在20xx年提出“以園所文化建設為切入點彰顯辦園特色”的號召,各級幼兒園因地制宜,積極探索與實踐,促成了一所所“規(guī)范+特色”的現代幼兒園。如城關鎮(zhèn)中心幼兒園在教室外設置了不同主題的文化氛圍,以“大美三原”、“書畫名家”等主題文化墻時時處處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而新興鎮(zhèn)張家坳幼兒園充分發(fā)揮自己地處農村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資源和自然材料,如樹葉、豆子、玉米芯等,做成小玩具、陳列品和粘貼畫,培養(yǎng)孩子的繪畫塑造能力,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除了教幼兒種植外,讓幼兒玩泥巴、采摘水果、體驗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發(fā)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中山街幼兒園和渠岸幼兒園采取巧設情景空間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傳統知識、民間藝術及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在樓道樓梯,過道走廊墻面上掛滿了各種農具、生活用品、手工制作、戲曲臉譜、石磨等,掛有各種釘有扣子、拉鏈、鎖子的袋子,讓幼兒親臨感悟,讓幼兒自己動手扣一扣,拉一拉,開一開,幼兒的靈氣與心智、童趣與思維得以培養(yǎng)和激發(fā)。三原的園所文化環(huán)境激活了幼兒的認知興趣,啟迪了幼兒的智慧,這是對我心靈最大的震撼。
四是重視幼兒在園游戲區(qū)角活動開展。
三原縣各幼兒園在注重園所文化特色建設的同時,更注重了園內幼兒游戲活動區(qū)角的設置。他們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的辦園宗旨,堅持以游戲為基本保教活動,以“主題鮮明化、制作手工化、特點突出化、設施童趣化”為思路,根據不同幼兒年齡特點,在班級內設置幼兒游戲活動區(qū)域角,組織幼兒開展玩游戲、講故事、繪畫、舞蹈、唱歌、學剪紙、環(huán)保制作、珠心算等活動。每個班設有四個以上的活動區(qū)域角,最多設七個,讓幼兒玩在其中,樂在其中,寓教于樂,幼兒在活動中增長了見識、提高了能力。如渠岸中心幼兒園的一個班設有模擬超市、小小圖書架、小小手工坊(剪紙、泥工)、小小建筑工地、娃娃家、我愛圖畫(繪畫)、我是小明星(歌舞)7個區(qū)角,激活了幼兒認知興趣和智慧與潛力,錘煉了幼兒動手操作和想象與創(chuàng)造能力。再如張家坳幼兒園利用飼養(yǎng)角、種植園、戲水池、小盆栽等區(qū)角來彰顯自然和諧的育人環(huán)境,更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情操、意志與能力。
五是突出教具自制特色,注重廢舊材料的環(huán)保利用。
參觀考察的四所幼兒園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提倡教具自制,注重廢舊材料的環(huán)保利用,并向幼兒開展了一系列環(huán)保特色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大大提倡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順利建立了環(huán)保特色活動室。如中山街幼兒園的“好孩子服裝店”主題環(huán);顒邮,鼓勵幼兒與家長利用“廢品回收站”收集廢舊報紙、舊塑料袋制作各種服裝(如:百褶裙、喇叭裙、休閑褲等等),深受幼兒的喜愛。還有“玩具加工廠”、“貝貝餐廳”、 “美容美發(fā)廳 ”等環(huán)保特色活動室,真正體現了教育生活化 。新興鎮(zhèn)張家坳 中心幼兒園的教師和孩子們充分挖掘身邊的'廢舊材料和農作物資源,制作了各具特色、美觀實用的戶外教玩具。師生們利用廢棄的易拉罐、當地農村的玉米桿等材料,制作各種低碳環(huán)保的玩教具和活動器械,活動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勤儉節(jié)約意識,還增進了“環(huán)保、低碳、節(jié)能”的現代生活理念。我們欣喜地發(fā)現,環(huán)保意識正在幼兒心中生根發(fā)芽,一批“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從中涌現。
六是三原縣幼兒園嚴守辦園規(guī)模,嚴把班額關,為提高幼兒保教保育質量,降低安全風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七是幼兒游戲活動能注重挖掘民俗資源。
民間游戲作為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我國文化遺產中一筆寶貴的財富。民間游戲蘊涵著豐富的民族智慧,也是一種重要的民間教育活動,在傳遞民族文化、培育民族性格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民間游戲出現了衰落的趨勢,許多地方的民間游戲正面臨失傳的境地。因此,及時搶救和挖掘這些寶貴的民俗文化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從20xx年開始,三原縣的幼教工作者們不辭辛苦,深入農村,一件件“打撈”起這些沉淀在人們記憶深處的老游戲,像丟手絹、拉大鋸扯大鋸、踢毽子、騎大馬、“老鼠嫁女”、滾鐵環(huán)、抓包、跳繩、跳房子等等,并分類梳理,匯集圖例,使它們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更契合現代幼兒教育的需要。教師們在原有民間游戲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和完善,并融合現代元素進行豐富和發(fā)展,老游戲、新玩法,使之更具趣味性、教育性和普及性。張主任說:“自從我們開展民間游戲以來,孩子們的身體狀況和精神面貌有了明顯的改善。這些老游戲內容生動,題材豐富,形式多樣,簡便易學,極大地滿足了孩子們好玩、好動、好模仿的心理特點!
三原縣幼兒園探索和挖掘傳統民俗文化,將傳統民俗文化融入園所各領域教學活動和區(qū)域活動中,把民間游戲這種極具傳統文化特色的實踐活動引入幼兒教育中,這種探索民俗文化與幼兒教育相結合的途徑與方法,構建具有濃郁“我地風格”的幼兒教育體系,無論是在繼承與發(fā)揚傳統文化、促進教育的生活化方面,還是在尋求兒童教育本土化的實踐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價值,都值得我們借鑒和深思。
教育考察報告8
20xx年9月23日,天氣晴朗。第十八期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班48名學員在省培訓中心韓茂疇科長的帶領下,考察了北京市團結湖第三中學,考察期間,得到了北京市教育學院大力支持與幫助,得到了團結湖三中學校領導的熱情接待。學員們在該校校長韓希文等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該校的校容校貌、教學設備、教學成果展示、校務公開欄和觀摩課堂教學,并聽取了該校李副校長介紹該校的管理經驗報告,下面就我對北京市團結湖三中的考察情況作如下匯報。
北京市團結湖三中是朝陽區(qū)一所普通的初級中學,曾獲得“北京市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先進單位”、“全國學習科學實驗學!、“中學JIP第三輪實驗全國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是朝陽區(qū)普通中學示范學校。該校校園面積只有十多畝,規(guī)模不大,現有學生780人,開設19個班,其中七年級7個班,八年級6個班,九年級6個班,一線老師52名。教室與各種實驗室集中在一幢五層大樓里。大樓每層前面是教室,后面是實驗室,走廊兩邊是科技展示或學生作品展,每層通道上面都是掛著三個字“敬靜凈”,學校開設多種特長班,有英語實驗班、棋類特長班、樂團特長班、科技特長班等。各類特長生多次獲獎,教師多次在市級、A級課大獎中獲獎。團結湖三中總體概括為:校園狹小整潔、班級人數標準,教學設備齊全,師資合理優(yōu)秀,校風民主和諧,教改成效顯著。
團結湖三中在韓希文校長帶領下,堅持“人文精神、和諧發(fā)展、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以《五年規(guī)劃》和《八項工程》為抓手,突現“出名師、育名生、創(chuàng)名校”的辦學目標。確立“科研興校,科研興教,提高質量,培養(yǎng)人才”的辦學策略,發(fā)揚“奉獻、和諧、全力、發(fā)展”的校園精神,團結奮進提質量,務實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構建適應素質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
團結湖三中把具有共同愛好、興趣的同學集中編班,以學習為主、輔助特長,配備有實力的教師指導,使學生的能力與思維品質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有利于班級文化的建設,有利于創(chuàng)建優(yōu)秀班集體,形成了團結湖三中的一大辦學特色:開設了樂團、棋類、科技、英語等特長班,并開設了拓展課、選修課、活動課等課程,由初一至初三年級的全體學生自由選擇(每人至少參加一項)。拓展了教學領域和學生活動的空間、時間,開闊了學生視野,促進了學生全面發(fā)展。
團結湖三中在管理上處處體現以人為本,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國家要求,適應學校師生的規(guī)章制度,使學校群體達到“奉獻、合力、和諧、發(fā)展”。以人為本,一切從學生出發(fā),全面發(fā)展一切學生,倡導“主體參與、分層指導、及時反饋,激勵評價”的JIP理念,構建學習+特長的班集體,弘揚個性,發(fā)展個性,把人文與素質落實到行動中去,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思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關愛每一個學生。以人為本,一切從教師出發(fā),不拘一格推名師,堅持“三個有利于”的指導思想。一切有利于提高素質教育的水平,一切有利于發(fā)揮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一切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待遇。強調“班子、質量、隊伍、團體、待遇”的十字要領和“質量是生命線、科研是水平線、隊伍是基礎線”的三線標準。以人為本、科學管理、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促進了學校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團結湖三中可持續(xù)與穩(wěn)定的.發(fā)展的新局面。
團結湖三中以德育的實效性出發(fā),針對不同年齡特點,心理特征,認識結構,對初一到初三學生實施分層系列教育。初一注重養(yǎng)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初二注重做人教育與法律常識教育;初三注重社會發(fā)展與國情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為培養(yǎng)高層次的精神文明建設者奠定了根基。
加強日常常規(guī)管理,注意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培訓小干部參與日常管理工作,并建立相應的德知體綜合測評制度,形成有效激勵機制。
從學生行為規(guī)范做起,根據《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制定了學校的《一日常規(guī)》、《衛(wèi)生工作要求》、《公物管理規(guī)定》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從初一開始就嚴格規(guī)范地進行養(yǎng)成教育和訓練,細致地做好各項工作,切實抓好各個環(huán)節(jié),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全體教職員工積極參與德育管理,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做到時時育人;從學生進校到學生離校,回到家中、進入社會、學校進行跟蹤教育,創(chuàng)設育人環(huán)境,處處育人。團三中全員、全程德育和全方位的德育觀,使德育工作的科學化、系列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得以有效的開展,形成優(yōu)良的班風、學風和校風、綜合體現出學校教育成果和管理效能。
從團結湖三中的管理經驗中,使我認識到教育管理光有熱情是不夠,必須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建立科學、民主的管理制度,并且嚴格執(zhí)行。吸收別人的經驗,必須取長補短,細心地品味團結湖三中的辦學經驗,團三中的經驗是可以借鑒的,能有機地溶入當前農村學校的管理當中,團三中是我們的前驅者。面對學校當前的各種情況和管理措施,我久久地思考著……
教育考察報告9
20xx年11月2日,我作為“中小學骨干教師第三期國家級培訓高中語文班”的學員,與同班學員一道,來到湖北省XX市第一中學進行教育考察。在短暫的時間里,我們參觀了宜昌一中美麗的校園,觀摩了語文教師生動的課堂教學,聆聽了領導和老師感人的介紹,深受啟發(fā)和教育。我感受最深的是:宜昌一中的領導對素質教育有深刻而獨到的認識,對實施素質教育有切實且得力的措施:宜昌一中的師生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實踐中有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精神。素質教育在宜昌一中結出累累碩果。他們的理念和實踐正在昭示著這樣一條教育的必然規(guī)律:素質教育是取得高質量的關鍵。
宜昌一中創(chuàng)辦于1910年,是川東鄂西地區(qū)最早的官辦學!,F已辦成獨立高中,有31個教學班,師生兩千多人。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國家提出實施全面素質教育以來,該校堅定不移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依法治校、科研興校方略和強化“德”、堅持“全”、注重“實”、講究“活”、追求“新”、著眼“管”的十八字辦學方針,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素質教育發(fā)展之路:深入探索研究第一課堂有效的教學模式,強化教學質量;規(guī)范有序地開設第二課堂選修課,發(fā)展學生特長。學校為學生提供展示各方面才能的舞臺(如科技節(jié)、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他們不但扎扎實實地不斷開創(chuàng)教育新局面,而且高考升學率也連年攀升。
宜昌一中陶三發(fā)校長在座談會上對我們說:“以拼消耗為特征的應試教育,只能是粗放型的低素質教育,而以科研含量支撐的素質教育是一種‘集約型’的高素質的真正為科技興國戰(zhàn)略所需要的為人民群眾所歡迎的新型教育。這種教育是以提高教育的素質,培養(yǎng)富有活力的開拓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目的的!碧杖l(fā)校長對素質教育的理解是深刻而獨到的。在校領導這種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導下,該校在素質教育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三步:
第一步是以抓學生“自治”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97年開始,該校廢除了從應試教育衍生出來的保姆式德育方式,民主選舉學生干部,“還政于民”,讓學生充分享受班級和學校常規(guī)管理的教育資源,民主管理學校,真正做起了學校的主人。該校把培養(yǎng)學生的“三自”能力作為辦學的主要目標之一。他們要求全體高一學生住校一年,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理能力,以便將來能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
第二步是抓課程結構的改革,建立素質教育的基本框架,系統地進行教學領域的改革。該校用“三三三制課程結構”來規(guī)范素質教育的健康發(fā)展。第一個“三”是用第一課堂、第二課堂、活動課等三張課表指揮常規(guī)教學,以55%的時間用于第一課堂必修課的教學,45%的時間用于學校開發(fā)的40多門選修課、活動課的教學。第二個“三”是每年舉辦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作為展示和交流素質教育成果的平臺。第三個“三”是出版三大報刊——《宜昌一中報》、《一中教研》和《前茅》文學季刊,作為素質教育的論壇和基礎。這一課程結構,徹底結束了第一課堂一統天下,課業(yè)負擔使學生疲于奔命的局面,形成了立體的教學結構,為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做學習的主人開辟了一個廣闊的天地。
第三步是建立一流的師資隊伍,為素質教育提供智力保證。該校突破師資培養(yǎng)的舊框框,用“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的新理念,通過教育科學研究的途徑提高師資水平及其社會地位。幾年來,該校爭取了“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青少年巨大潛力開發(fā)”等十個市級以上科研課題,以輕負擔高質量為目的,集體攻關研究,取得豐碩成果。該校對教師工作的衡量,不是以“勤”為標準,而是以單位時間內所取得的“質”為標準。誰給學生加班,或誰在自習課時登臺講課,誰就會挨批評,就會被認為是以犧牲學生的休息時間或自由發(fā)展的時間為代價來彌補自身教學不足的表現,甚至被認為是“缺德無能”的表現。隨著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該校教師的素質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該校目前有特級教師6人,高級教師55人,研究生(含在讀)20人,國家、省、市級骨干教師42人;五年來,獲國家級各類獎勵32人次,獲省級各類獎勵118人次;出版專著30余本,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文章200余篇。用素質教育的新理念來培養(yǎng)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又以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來實施素質教育,這是宜昌一中在素質教育的道路上走出的極為重要的一步。
實施素質教育為宜昌一中帶來了高質量,且看下列幾組數字:
近三年來,學生在《中國青年報》、《中學生》等全國20多家媒體發(fā)表文章近百篇。
科技發(fā)明創(chuàng)新冠于湖北,走在全國前列,近三年來,全校發(fā)明創(chuàng)新近2000項,獲全國發(fā)明創(chuàng)新大賽獎7項,單項獎40多項,已有40多件作品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明專利,還有幾百項正在申請專利。
學科奧賽,去年全國一等獎宜昌共9名,該校占7名。
高考升學率超常規(guī)攀升,今年一類重點大學達到50%以上,升入北大、清華、人大、復旦等12所全國著名高等學府達到120人。
五年來,該校生均三年在校學習時間比XX市同級可比學校少80天(每天以8小時計),生均三年作業(yè)量少600個小時。
什么是素質教育?怎樣實施素質教育?真正的素質教育能產生怎樣的教育效益?從宜昌一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事實中,我們或許能得到較為滿意的詮釋。在考察過程中與學生座談時,一位叫吳磊的同學這樣說:“從我跨入一中的第一天起,便深深感受來自一中的氣息,激烈的競爭又不乏輕松的氣氛,敢于迎接時代的潮流,做一個時代的弄潮兒。在這里,我不僅學到了知識,更學到了一種精神,一種腳踏實地而又具有遠見卓識的創(chuàng)新精神!边@位同學真切地道出了素質教育對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所起的巨大作用。?
教育考察報告10
為了更好地考察、學習和借鑒外省市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的先進做法和經驗,開闊視野,拓寬思路,推動我市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考察組遠赴河南鄭州、貴州貴陽考察學習農村遠程教育工作。
考察組一行通過實地參觀農村基層遠教終端接收站點、觀看教學平臺操作演示、查閱有關文件資料、與當地領導干部座談交流等方式,對鄭州、貴陽兩地農村遠程教育工作的做法、經驗和所取得的顯著成績頗有感觸,深受啟迪,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得到了極大的鞭策和鼓勵,進一步增強了做好我市農村遠程教育工作的信心和責任感,學習考察活動達到預期的目的,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鄭州市農村遠程教育工作的基本情況和主要做法
鄭州市全市總面積7446.2平方公里,總人口735.6萬,其中城鎮(zhèn)人口450.8萬,鄉(xiāng)村人口284.8萬,F轄6區(qū)5市1縣,有109個鄉(xiāng)鎮(zhèn),2280個行政村,基層黨組織14471個,黨員34.3萬名。,全市生產總值2421.2億元,人均生產總值33169元,地財收入277.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94元,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中排名14位。
7月鄭州市委召開全市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會議,對試點工作進行了專題部署,將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列入了《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一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初,全市在河南省率先完成了全部2429個終端站點的建設任務,實現了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在全市行政村的100%覆蓋,并通過了全國遠程辦的評估驗收。市委、市政府對遠程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提出了“全省首位度,全國出經驗”的目標要求,全市各級財政先后投入遠程教育建設資金1300多萬元,保證基礎設施建設的順利完成。市、縣、鄉(xiāng)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加強對工作的領導和指導,保證了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市遠程辦以“五抓一創(chuàng)”(抓學習組織,抓實際運用,抓示范帶動,抓資源建設,抓服務保障,爭創(chuàng)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先進縣市區(qū))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推動了工作的深入開展。該市的遠程教育工作積極服務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提高了農村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有效地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fā)展。,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經驗交流現場會在鄭州市召開,該市所拍攝了電視片也多次在全國、全省獲獎。
(一)提高站點建設水平,確保站點設備利用率。該市在完成2429個基本型(電視機+機頂盒+寬帶)終端接收站點建設任務后,又高標準建成了371個具備上網功能的擴展型(電腦+電視機+機頂盒+寬帶)終端接收站點。有70%以上的終端站點都實現了與村文化大院的共建共享,經濟條件好的村還為播放室增添了投影、音響、空調等設備,為站點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提高了站點使用率。
(二)規(guī)范教學組織管理,確保黨員干部參與率。一是科學制定學習計劃。二是認真抓好教學組織。在確保深入開展集中培訓的同時,鼓勵黨員干部群眾根據自身需求,大力開展個性化學習。各終端站點都建立了24小時輪流值班制度,隨時為黨員干部群眾提供服務。三是切實加強教學管理。實現了利用網絡對各終端站點學習收看情況的遞進監(jiān)測和動態(tài)式管理,有效督促了站點學習活動。
(三)加大資源整合力度,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出臺了《關于加強教學資源建設的意見》,建立教學資源開發(fā)制作基地,通過部門整合、自主開發(fā)、協議播放等多方式、多渠道整合學習內容,有選擇的購進學習教材,多方整合開發(fā)1016個教學課件。目前,全市教學資源庫有庫存教學課件1100余個,1200多小時,課件數量和時長在全省均居領先地位。
教育考察報告11
一、農業(yè)職業(yè)教育:
教學形式十分靈活,主要以二年制的職業(yè)培訓證書班為主,也有少理的三年制和四年制的學歷教育班。同時,也根據行為開雇主的需求,開辦多種形式的短期培訓班。一般來說,接受三年制、四年制學歷教育的學生,大多都具有從事農業(yè)工作的背景,有農業(yè)行業(yè)的實踐經驗。他們工作一段時間后,根據個人發(fā)展計劃和行業(yè)工作需要,又回到學校接受系統的理論知識教育。而二年制的學生主要是高中畢業(yè)生,在參加工作之前來學校接受就業(yè)培訓,以獲取某種技能。二年制學生學業(yè)合格可獲得職業(yè)技能證書,證書上寫明所學技能和專業(yè),是首次就業(yè)的“敲門磚”。三年制和四年制學生學業(yè)合格可獲得本科學歷文憑,大多可獲得三級綠色資格證收,畢業(yè)后大多擔任行業(yè)部門經理。而二年制學生,可獲得一級綠色資格證書,畢業(yè)后一般做行業(yè)的技術工人。
以行業(yè)需求為核心的譚程開發(fā)體生活費和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技巧為本的職業(yè)教育理念是這兩所農業(yè)職業(yè)教育學院的共同特征,他們的思路和做法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行業(yè)需求具有重要的地位。每一個行業(yè)(崗位)技能要求的提出、技能圖表的設計、培訓過程的實施以及技能檢測的通過都是由行業(yè)承擔和完成的。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只起管理、監(jiān)督作用,并不直接組織培訓活動。衡量培訓最終成果的指標,是可檢測的行業(yè)技能,而不是以時間為基礎的.課堂理論知識學習。
“學生管理農場”(studentmanagerfarm,以下簡稱smf)這門課程是由雷克蘭地農學院根據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技巧為本的職業(yè)教育理念而開發(fā)出來的,已歷時10年,深受學生和行業(yè)雇主的歡迎。smf課程的學習周期為兩年,第一年主要學習理論課程,第二年是重點,主要學習農場運作及管理工作實踐。課程的開設是根據農業(yè)生產周期而進行的。每一smf課程周期共有20名學生參加,他們共同經營管理占地720英畝土地的學校農場農場大致被分為5個區(qū),種4-5種作物,每年種什么、種多少,到哪里買種子、買化肥、賣糧食,是進行期貨交易還是現貸交易等等都由學生自己決定。20名學生分成4組:生產組、財務組、市場組和人力資源管理組。每組選一個組長。組長很重要,在選舉中不僅要看其經驗、年齡、成線,更重要的是要看其團隊合作精神,因為最終評價一個小組的表現,不是僅看組長的表現,而是要看整個小組的表現。各組每星期要召開一次商務會議,集體討論有關事宜,要完成一份疾風知勁草國報告。指導教師要參與全過程,但他只是聽,一般不發(fā)言,除非學生所做的決定具有極大的危險性。一個生產周期結束后,smf課程也就隨之結束了。
經過十年的發(fā)展和積累,smf課程已形成了一套科學有序的考試方法。每名學生都有一份smf課程學習評估表,分優(yōu)秀、一般、不合格三個等級,由3位指導教師共同考核,最終簽字生效。考核的根據是:每個學生每星期上交的工作時間表;學生在農場的實際勞動情況,如在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團隊合作精神,收獲后的油菜籽堆放是否合乎規(guī)格要求等,以及最終的商業(yè)表現,是否賺錢等。不同的角色(如組長和組員),根據其職能不同,各項工作在總分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根據smf課程主管和有關資料介紹,我們了解到開設smf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已學過的和正在學習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通過評估商業(yè)活動的成效,提高決策能力;使學生學會在合作共事時,理解和尊重其他成員的意見。
學校為了妥善管理smf課程,專門成立了董事會。董事會負責監(jiān)督學生農場的運營過程;確認農場發(fā)展的長期目標,以確保農場生產、經濟效益和各項政策的可生長性;提供學生農場運營所需要的土地、機械和其他必需設備;接收來自smf課程的學期總結報告;對重大事故的最終批復權。
此外,學校還派出了3名指導教師具體參與smf課程的實施。指導教師布置安排smf課程的活動;確認和限定學生在管理農場時的策略,提供必需的訓練場所;為學生做出決策提供委員長中思路,給予反饋,預查學生的報告等;評估學生的表現;向董事全報告和討論smf課程的進展。
smf課程對組長和組員也分別制定了職責。
smf課程的最大的成功之處在于通過課程學習和實踐操作,使學生形成了團隊合作精神。他們的調查結果表明,當前企業(yè),尤其是在大型企業(yè)最重視的是團隊精神,而不是技術水平。他還列舉了跨國公司——卡菲爾肉牛公司之所以招聘他們的學生,是因為他們的學生學習過smf課程,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去找商家,如何與商家打交道。該公司認為smf這門課程縮短了學校教育與社會從業(yè)之間的距離,招聘這些學生能夠很快地為公司帶來利益。
二、遠程教育:
遠距離教育中心是針對阿省地域遼闊,許多孩子生活的地區(qū)偏遠、入學不方便而由政府提供資助建立的,主要開設初、高中課程,通過電話和計算機網絡進行教學和交流。在開展網上教育時,他們加強硬件建設,鼓勵學生參與網絡學習。在開展網上教育的過程中,他們不斷借鑒同行的經驗,培訓適宜于網上教學的教師,開發(fā)網上課程,使得學生人數每年以10倍的速度增長。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網上教育對他們幫助很大。
在開展網上教育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zhàn)是網上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需求。這不要求教師教材、教學方法都要不斷地更新,不斷地開發(fā)。
接受繼續(xù)教育的學生不僅要學理論,更重要的是要學技術,要有實踐環(huán)節(jié)。教育中,他們十分注重學生軟能力即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即如何與人交往,在行業(yè)工作中應當具備什么樣的職業(yè)素質等。在教學管理上,由阿省教育部統一管理,如教材審查、收費標準等。辛努克學院是教育企業(yè),政府不撥款,也不允許找贊助商,只允許按課程收取費用,一門課的收費標準為350加元。每年有五次學生注冊機會,在卡爾加里市共有40個教學區(qū),每個教學區(qū)有網上學習課堂。考試分兩部分,理論課教師負責考理論部分,實踐課教師負責考實踐部分。在教師管理上,采取聘用制,一門課聘一位教師,訂一份合同。
三、思考與建議:
考察活動結束后,考察團成員針對我國農業(yè)職業(yè)教育的現狀與加拿大農業(yè)職業(yè)教育改革的成就,進行了認真的總結,并提出如下建議:
1.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yè)職業(yè)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我國在對農業(yè)職業(yè)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方面還很不足。大部分農業(yè)職業(yè)教育機構(農業(yè)中心、農業(yè)高職)資金長期缺乏,基礎設施落后,教學、實驗、實習設備還不很完善。特別是近幾年政府對農業(yè)職業(yè)教育的投入又呈現減少趨勢,社會上對農業(yè)職業(yè)教育的輕視現象仍十分嚴重,使得中、高等農業(yè)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更為艱難。在農民培訓方面,激勵政策不完善,雖然采取了免費培訓、抵扣義務工等措施,農民參加綠證培訓和積極性和主動性仍然不高,大多數農民尚處于“要我學”的狀態(tài),培訓效果不理想。借鑒加拿大的經驗,我國各級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業(yè)職業(yè)教育的政策支持,增加經費投入。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應對加入wto的挑戰(zhàn),政府對農民職業(yè)教育的支持和保護顯得尤為重要。
2.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婦女的科技培訓。
在我國農村從事農業(yè)生產活動的人員中,婦女占52%,有20%以上的農村婦女是文盲。在過去的農民培訓工作中,我國在注重女性參與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為提高農村婦女的科技文化素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應該意識到,注重女性的參與,不單單表現在數據的統計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婦女在當前農業(yè)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確定哪些崗位適合女性參與,哪些崗位必須由女性參與;在做培訓資金預算時,要考慮向女性學員傾斜;要加大農民培訓師資中女教師的比例。
3.要改革農業(yè)職業(yè)教育政策措施的制定方法。
一是課程開發(fā)和設計以學生為本,與農業(yè)行業(yè)、用人單位或雇主緊密結合。二是在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時注重對學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三是科學評價農業(yè)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的人才質量。
教育考察報告12
海南省教育廳赴西歐考察團于20xx年11月29日至12月13日,對西歐職業(yè)教育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旨在借鑒西歐職業(yè)教育的運作體系、管理方法以及積累的經驗,結合我省職業(yè)教育實際,深化職業(yè)教育改革,促進我省職業(yè)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更好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代表團由省教育廳支小紀副廳長帶隊,職教處長、辦公室主任、?凇⑷齺、瓊中、白沙、保亭縣市教育局科局長、省直中專學校校長以及其他中職學校校長共18人。
代表團在西歐期間,先后訪問考察了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國際時裝設計學院、奧地利的莫尼黑應用科技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城、法國的巴黎職業(yè)教育研究學院、巴黎大學,著重就西歐這些國家的職業(yè)教育體制、管理模式、辦學形式、課程設置、職業(yè)教育就業(yè)以及與行業(yè)之間的關系、職業(yè)教育工作者的職業(yè)素質、能力培養(yǎng)、測試、職業(yè)教育立法、職業(yè)教育投入等專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考察,并與有關人士進行了交談和討論。
我們代表團所到之處,都受到熱情接待和歡迎?疾斓倪@些大學、研究院等單位組織有關專家向我們做了詳細的介紹,并提供有關資料。通過這次考察,開闊了視野,開拓了思路,得到了啟示。雖然我國與西歐社會制度有根本的區(qū)別,國情、省情不同,但在職業(yè)教育管理體制、職業(yè)教育立法、投入等許多方面,值得我們在推進我省職業(yè)教育改革中學習和借鑒。
一、西歐職業(yè)教育基本情況
西歐國家的職業(yè)教育制度是建立在終身教育理論基礎上的技術與繼續(xù)教育,職業(yè)教育不只限于學歷教育,真正從傳授知識為主轉到以培養(yǎng)實際能力為主。進入小學、中學、大學、職業(yè)教育大學就讀,只憑本人學歷就可以入學,甚至進入大學、職業(yè)大學也不需實行全國統考,各級學校的大門永遠向社會開著。把職業(yè)教育作為培養(yǎng)實際能力的教育,因此,規(guī)定大學畢業(yè)后要進行三至五年的職業(yè)教育,只有拿到職業(yè)教育資格證書,才能準許就業(yè)。
。ㄒ唬┰趯W校管理上,職業(yè)學校只管教育。學生的食宿、生活等服務管理交由社會去辦,在校外利用社會資源,由學生自己管理自己。
(二)依法規(guī)范勞動就業(yè)市場。西歐各國的勞動法明確規(guī)定,沒有經過職業(yè)教育取得相應職業(yè)教育資格證書的公民,各行各業(yè)包括政府部門均不準錄用。根據學習考核成績的高低,選考職業(yè)資格證書。職業(yè)資格證書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檔次。法律對不同職業(yè)資格級別的最低工資作出規(guī)定:獲初級職業(yè)資格證書者就業(yè)后,每月最低工資200—300歐元,中級每月最低工資20xx—2500歐元;高級每月最低工資3000—3500歐元。且每二年按不同檔次級別晉升一到二級。
。ㄈ╆P于學制
在學制管理上:
①小學學制。小學學制4年。學生5歲開始上小學,一進入小學就開始建立學生檔案,進入中學時,只需填寫本人學歷和檔案,交由錄取學校審核就可。中學學制。
②中學的學制分為三類:
——普通中學,學制5年。主要是招收成績比較差的學生,約占全國中學生總數的30%。
——實科中學,學制4年。主要招收成績中等的學生,約占50%。
——文理中學,學制3年,主要招收成績較好的學生,約占20%。
學制長短隨學校類別變化,成績級次不同的學生進入不同類別的學校就讀,對號入座。
、鄞髮W學制:大學學制5—6年。全國各類大學根據學生的自己選擇及其在中學學習的成績錄取學生,不實行全國統一高考
、苈殬I(yè)教育學制3—5年。
在大學就讀的'大學生,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學完所學的全部課程,考核合格者,經學科教授簽名核準才生效,教授要對自己的簽核負法律責任。全部考核合格者才準予畢業(yè),發(fā)給資格證書。學生就業(yè)后所在用人單位如發(fā)現學生不能擔任工作,且與所學專業(yè)相關,有多家用人單位聯名投訴者,畢業(yè)學校教育、教授簽名要承擔法律責任。歐共體各行各業(yè)為學生提供實習、就業(yè)的場所和機會,全面為學生開放。
。ㄋ模┙逃涃M投入
教育經費投入由國家負責。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畢業(yè),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其學費均由國家負責,一律免費入學,除外籍學生以外。做法是:先由學生向銀行申請學費貸款、辦理貸款手續(xù),由銀行將學費轉入學校。學費貸款指數按規(guī)定,每名大學生540歐元/月。畢業(yè)后,每年學生個人學費貸款由國家從財政經費中劃撥,歸還銀行學費貸款。學生的生活費由個人支付,一般大學期間大學生生活費用200歐元/月。
二、幾點啟示和體會
通過這次考察,使我們對西歐職業(yè)教育有了比較直觀的全面的了解,開闊了眼界,學到了不少有益的經驗。我認為,有不少有益的東西是值得我們在推進我省職業(yè)教育改革、發(fā)展我省職業(yè)教育事業(yè)中學習和借鑒的。
。ㄒ唬┮崖殬I(yè)教育擺在重要位置上。
中央關于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中指出:經濟增長要轉到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職業(yè)教育是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培養(yǎng)人才的搖藍。要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合格的高素質的勞動者,為經濟發(fā)展,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智力支持和保證。
。ǘ└母飳W校管理。
西歐職業(yè)教育的學校,只管學校教學,不管學生食宿、生活等后勤行政管理工作,學生的生活管理交由社會去辦。這一管理模式,較好地利用和整合了社會資源辦學,形成政府辦學、社會辦學、學校辦學的合力。既減少了政府教育經費投入,又有利于學校集中主要精力抓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利于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培養(yǎng)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這些管理模式值得借鑒。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學校周邊環(huán)境比較好的職業(yè)學校,先進行改革試點,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和推廣。
。ㄈ⿵娀殬I(yè)道德教育。
職業(yè)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而且要強化職業(yè)道德教育。特別是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轉型時期,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消極因素、丑惡現象,對廣大青年特別是未成年人在道德觀、價值觀取向上帶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因此,必須強化道德教育,職業(yè)道德教育在整個社會道德建設中處于十分重要地位,職業(yè)道德建設必須從學校抓起,從職業(yè)教育抓起。是貫徹落實“以德治國”方針的重要途徑,是道德建設基礎性建設。
。ㄋ模┻M一步加強和完善職業(yè)教育立法。
西歐各國把職業(yè)教育納入法制化軌道,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我們必須加速對職業(yè)教育進行立法。海南省是特區(qū)具有一定的立法權,省委、省政府領導曾多次提出,海南省要把教育的重點放在抓基礎教育、抓職業(yè)教育上。要從職業(yè)教育體制、經費投入、管理模式、職業(yè)教育就業(yè)市場等方面加強和完善立法。做到有法可依。這是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依法執(zhí)政的必然要求。
。ㄎ澹┻M一步改革職業(yè)教育體制、機制、學制。
第一,為加強對我省職業(yè)教育的管理,省政府應設專門的機構,負責對職業(yè)教育的領導和管理,主要負責全省的職教作的領導協調,設機構可以單獨也可設在教育廳下設職教處。
第二,建立健全職業(yè)教育管理機制。
第三,改革職業(yè)教育學制。
(六)加大職教投入
辦好職業(yè)教育,一靠法制,二靠體制、機制,三靠投入。增加職業(yè)教育投入,在投入上,要定兩個比例,一是教育經費占全省地方財政支出的比例。二是職業(yè)教育占全部財政教育經費支出的比例。要根據職業(yè)教育規(guī)模、學生人數,適應增加財政對職業(yè)教育的投入。
教育考察報告13
為了推動xx經濟發(fā)展,促進人才結構變化、調整優(yōu)化教育結構,xx年7月6日至11日,我們一行6人,在xxx副市長的帶領下,赴山東省沿海三所職業(yè)技術學校考察。收獲頗豐,啟發(fā)很大,F將考察情況匯報如下:
一、簡要說明
我們考察的三所學校屬于風格各異的類型。山東外事翻譯中專是民辦學校,以先進的辦學理念、鮮明的辦學特色、優(yōu)異的教學質量、科學的管理模式,贏得了學生、家長的好評和社會的廣泛贊譽。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也是民辦學校,以短期培訓為主,辦學早、規(guī)模大、專業(yè)多、設備全、質量高、管理嚴,享譽齊魯,又以唐國強等為本校形象代言人,馳名華夏。膠南職業(yè)教育中心,是一所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非常影響的公辦綜合性職業(yè)學校,處在藍色經濟開發(fā)地區(qū),教育現代化程度很高,教育理念也相對較為先進。
二、考察實錄
(一)用管理提高聲望——山東外事翻譯中專
先進理念: 多年來,始終堅持“以教書育人為中心,以安置就業(yè)為龍頭”的指導思想,牢固樹立“為企業(yè)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為學生提供優(yōu)秀企業(yè)”的辦學宗旨,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低收費”的辦學定位,實行“軍事化、企業(yè)化、法制化、封閉式”的管理模式,推行“產教結合、訂單培養(yǎng)、合同保證、安排工作、跟蹤服務、畢業(yè)退費”和“雙學歷、雙專業(yè)、多證書“的辦學模式。先進的辦學理念,為學校的'快速發(fā)展,為優(yōu)秀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
辦學風格:一是風氣正。領導班子齊心協力,大局意識強,扎扎實實地抓好師資隊伍建設和教育教學管理。教師積極進取,團隊意識強。十一年來,全體教師奮力拼搏,不講價錢,不講待遇,無論到什么地方都把樹立學校的精神和形象放在第一位。領導理念是,用事業(yè)統一思想,用修養(yǎng)調節(jié)矛盾,用感情維系和諧,用制度保證工作。二是意識強。強調三種意識:大局意識——團結協作,整體成長;爭先意識——樣樣爭先,事事爭先;危機意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三是制度好。在集體成長上做文章,提倡個人提升,集體合作,整體建構,合力成長。四是思考勤。不斷地創(chuàng)新,不停地思考,認真糾正前期工作中不合理的做法。與德國奔馳、美國通用、法國雪鐵龍等世界頂級汽車商交流、探討合作,成立榮都汽車技術教育中心。他們抬頭看路,埋頭拉車,務實高效,厚積薄發(fā)。五是管理細。認真提高服務水平,學校食堂一年365天保持干干凈凈,沒有一點油漬,由此可見一斑。
辦學信念:笑看人生峰高處,唯有磨難多正果。這也許是對山東外事翻譯中專周榮校長及其夫人最好的描述了。他們的那種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和不管面對什么困難。都會有幽默的語言,睿智的頭腦,給人留下幽默風趣、歡樂輕松的印象,值得學習。
(二)用就業(yè)提升魅力——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
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創(chuàng)建于1984年。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關懷和支持下,遵循黨和國家的民辦教育方針,堅持“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就業(yè)再就業(yè),為經濟建設服務”的辦學宗旨,不斷總結辦學的新經驗、探索辦學的新路子,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社會需求為目標的辦學理念和專業(yè)設置原則,面向市場,服務社會。
年培訓能力達3萬人,總資產超億元。26年來,已為社會培養(yǎng)了30多萬名各類專業(yè)技能人才,多次被國家和盛市評為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
。ㄈ┯美砟钪笓]行動——膠南職業(yè)教育中心
膠南職業(yè)教育中心簡介:膠南職業(yè)教育中心位于XX市大學科教區(qū),總體規(guī)劃占地面積652畝,校舍建筑面積22.21萬平方米,在校生15000人。一期工程占地410畝,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在校學生10000人,一期投入4.5億元。
學校實訓基地按照與國內外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yè)廣泛合作的思路,一次性建成,建筑面積44155平方米,設備投入7000萬元,其中新增裝備投入5000萬元,年實訓、培訓15000人。突出中職學生技能培養(yǎng),并充分考慮滿足轉崗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企業(yè)職工崗位提高培訓等實際需要,重點建設數控技術、汽車維修、電工電子技術、機械加工、焊接與鉗工五個實訓車間。建設成為青島西海岸區(qū)域綜合性公共實訓中心。
教育考察報告14
作為農村骨干教師培訓班的一員,有幸在實驗小學參觀學習,受益甚多,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心情非常激動,直到今天,我還有感于其中的種種收獲,那花園式的校園,完善的現代化的教育設施,先進的辦學理念,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高效的內部管理,時?M繞在我心頭,不由提筆流瀉下,心中的所思、所感、所悟。諸暨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坐落于美麗的西施故里、浣紗江畔,是諸暨市教育局唯一一所直屬小學,是諸暨市第一批2所公立集團化名校之一,為浙江省示范小學、全國教育先進集體。
一、先進的辦學理念——前瞻、引領先進的辦學理念是學校發(fā)展的靈魂。可以說這些學校的發(fā)展,得益于校長嶄新的辦學理念,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學校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辦學宗旨,努力實現教育質量和教育服務優(yōu)質化;以“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為辦學理念,為兒童終生幸福奠基;以“文化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睘檗k學策略,全力打造“民主校園、制度校園、書香校園、平安校園、數字校園、生態(tài)校園”五大特色校園,促進教師、學生、學校的三個可持續(xù)發(fā)展,不斷強化規(guī)范意識與創(chuàng)業(yè)意識,全力鍛造實小優(yōu)質教育品牌。實小的辦學理念明確,而且具體化被全體教師認同,并最后變成自己的行動目標,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二、高效的內部管理——策略經營。學校工作不是校長一個人的工作,不是學校領導班子幾個人的工作,而是學校里每一個人的工作。由于事務繁忙,楊校長真正在校的時間并不多,但是學校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這就是團隊精神,這就是團隊效應!百愸R不相馬”,現在的學校缺的并不是人才,而是一種出人才的機制,給你比賽的場地,幫你明確比賽的目標,將比賽的規(guī)則公開化,誰能跑在前面,就看你自己的,實驗小學名師職業(yè)發(fā)展計劃,體現的正是這種理念,任人唯賢,人盡其才,動態(tài)管理。形成人格魅力、競勉、生命活力的實驗群體。教研活動自主化,即少統一,多自主,突出開放與交流;教研形式多樣化,主要有研訓互動式、主題研究式、行為跟進式、現場診斷式、示范模仿式、分層研訓式、平臺交流式等;教研結構立體化,學科教研組、備課組、課題組活動與師徒教研活動、“常青藤”青年教學活動穿插進行。讓教師自加壓力,形成動力,學校是學在實驗,教師成才在實驗,師生成長在實驗的樂園、學園、家園。實小涌現出一大批善教樂學、勤思好問的教學“領銜”人物,現有諸暨市級以上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業(yè)務標兵等46人,諸暨市級以上名師培養(yǎng)對象15名。學校先后承辦了“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活動”、“省特級教師年會活動”、“紹興市小學語文教學年會”等大型教研活動及幾十次市級教研活動,享譽省內外。學校被評為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學校。
三、優(yōu)雅濃郁的花園式學!毦咛厣。學校建筑設計新穎,風格獨特是城東小學的一大亮點,無論是建筑設計,還是環(huán)境布局都把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生活學習放在首位,一切設計從師生和諧發(fā)展出發(fā),注重細節(jié),打造人性化精品校園。特色一:親和性的接送大廳。家長們第一次來到新學校,步入主入口,映入眼簾的就是矗立在入口廣場處的迎賓樓。迎賓樓一樓就是專門為家長設立的面積達500平方米的接送大廳,在這里家長們可以閱讀報刊,或觸摸電子屏了解學校情況,也可與校長、教師、家長交流。人性化的設計免去了家長站在大門外擁擠不堪、接送孩子時日曬雨淋之苦了。特色二:公園式的出入口。走進新實驗小學東門的主入口,一眼望見敞開式、綠意盎然的別樣校景,見不到一般學校常有的大門、傳達室,也不見一些學校常常引以為豪的高大教學樓。初入新校的人也許會有錯覺,這多像一座自然公園!特色三:7000平方米的中央大草坪。中央草坪面積達7000余平方米,看過去似一塊天然的大草坡,它一方面為全校師生提供了非常優(yōu)越的自然景觀,另一方面為學生跨年段跨班級的活動和交往提供空間。種有耐踐踏草皮的中央草坪將成為同學們最喜歡去活動、娛樂的地方——三五成群的孩子可在草地上嬉戲、追逐,像一只只快樂的小羚羊;也可靜靜地躺在草地享受陽光溫暖的撫摩,或體會在樹蔭下獨自看書學習帶來的無限快樂。特色四:別墅式的教學樓。兩層樓那么高、瓦灰色別墅式的教學樓自然是最令人矚目的了。每一個少年兒童來的家!親和力強、接地性好的教學樓,使孩子們戶外活動非常方便。
教育考察報告15
20xx年5月21日至31日,臨滄市政府馬迎春副市長帶領我市11名教育工作者參加由省教育廳、英國救助兒童會共同組織的云南少數民族基礎教育項目州、市教育局以及項目縣相關人員赴西藏考察。考察的目的在于促進兩省區(qū)教育工作者的相互學習交流,推進民族地區(qū)基礎教育的發(fā)展。10天的考察中,我們走訪了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等5個縣(市)8所學校,聽評課9節(jié),參加鄉(xiāng)、村干部、家長、學校領導、教師、學生等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座談會、交流會11次。此次考察,西藏基礎教育的發(fā)展現狀以及中英合作項目的實施情況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對促進我市民族教育和實施好中英合作項目頗有啟迪。
1、規(guī)范化建設夯實學校發(fā)展基礎
舊西藏時期,這里的教育形態(tài)以寺院教育、官辦教育和私塾教育為主,沒有一所現代意義上的正規(guī)學校,適齡兒童入學率不到5%,文盲率高達95%。西藏和平解放以來,黨中央對西藏的教育事業(yè)非常重視,通過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的艱苦努力,在內地各省市的大力支持以及國際友好組織的幫助下,西藏教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辦學層次、水平和效益不斷提高,已經形成比較完備的教育體系。特別是借助“兩基”攻堅規(guī)劃的全面實施,按照自治區(qū)學校規(guī)范化建設標準,經過幾年努力,學校在布局結構調整、提高規(guī)模效益、實施規(guī)范管理、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效。目前,各級各類學校發(fā)展到1010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4.72%,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22%。
我們訪問的學校,無論在城鎮(zhèn)還是農村,學校的校舍都進行了全面改造和新建,農牧區(qū)中小學基本完成了第一輪規(guī)范化建設任務,村完小以上學校均基本解決了危房問題,與當地較為低矮的民房相比,學校的校舍顯得高大、宏偉、明亮而色彩鮮艷,無論走到什么地方,五星紅旗飄揚下的建筑群就是學校。學校占地面積遠遠高于國家標準,生均校舍面積得到最大滿足。這些學校都有實驗室、微機室、音樂教室、圖書閱覽室、美術教室、德育室等,功能室的配備較為齊全。村完小以上的學;具_到自治區(qū)二類學校以上的辦學標準,農牧區(qū)教學點改造工作得到應有的重視。尤其是拉薩這個有57萬人口的市,從20xx年起,每年從市級財政中拔出專款100萬元對農牧區(qū)教學點進行改造,計劃再用5年時間,教學點的校舍也將成為當地最好最漂亮的房子。
2、學生享受最好的待遇
西藏由于地廣人稀,農牧民居住分散,學生上學路途遙遠,為提高義務教育的普及程度,國家在西藏實行了許多特殊優(yōu)惠政策。從1985年開始,國家撥出?钤谵r牧區(qū)實行以寄宿制為主的中心學校辦學模式,距學校2公里以外的學生都可以住校,而且義務教育階段的農牧民子女都可享受“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的“三包”政策,保證每個學生每月有伙食費80元;每個住校生有一套行李,每生每年有2套衣服(冬夏各一套);同時,學生享受免交學雜費、課本費、作業(yè)本費政策。我們還得知,今年學生的“三包”政策標準將再度提高,小學生每年每人1000元,初中生每年每人1150元,邊境一線的學生再增100元。這一政策的實施,中小學學生的生活學習有了保障,切實減輕了農牧民的負擔,保證了農牧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我們所到的農牧區(qū)學校的住校生約占在校生的90%左右。為方便學生,學校在學習周期安排上,也作了許多靈活的.處理,如上課10天,放假4天,以便于學生回家和返校有充足的時間,有利于學校的管理。農村中小學校生均圖書較為寬余,配備都在10冊以上,許多學校得到內地捐贈的圖書較多,如甲瑪完小生均120冊。得益于這些優(yōu)厚的政策和條件,農牧區(qū)適齡兒童少年的入學和鞏固就有了強有力的保障,為“兩基”攻堅和鞏固提高打下基礎。
3、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較高
我們到的甲瑪中心小學有專任教師19人,大學?埔陨18人,占94.7%;,斖晷H谓處14人,大學專科9人,占64.3%;林周縣蘇州小學專任教師64人,大學?52人,占81.6%;羊八井小學專任教師23人,大學?19人,占82.6%。就拉薩市7縣1市整體情況看,高中教師中,研究生占0.27%,本科生占72.7%;初中教師中研究生占0.23%,本科生占52.5%;小學教師中,本科生占6.83%,專科生占43.76%。這些數據說明,教師隊伍學歷起點較高,整體素質較好。而大部分教師都是由內地幫助培養(yǎng)和培訓的。據一份資料介紹,在過去的20年間,內地有21個。ㄊ校╅_辦“西藏班”,共培養(yǎng)初中生3萬人;中專、中師、高中生2萬人;本科生6萬人;每年還向全國各地引進大學生到西藏工作,僅20xx年引進教師2500名,其中師范本科生870名。由此可見,一方面說明黨中央和國務院對西藏教育的重視,全國各地對西藏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說明西藏雖然是民族自治地區(qū),但教育觀、人才觀是開放的,是符合時代發(fā)展需要的。我們重點考察的拉薩市基礎教育居于自治區(qū)的領先地位,其師資隊伍數量、質量已基本滿足發(fā)展需要。為此,拉薩市教體局采取了“骨干牽動,整體提高”的舉措,高度重視師資隊伍的管理和建設,嚴格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新聘的中、小學教師按本科、專科學歷要求進入,不斷完善城鎮(zhèn)與農牧區(qū)教師交流制度,新分大學畢業(yè)生都必須到基層從教鍛煉,而交流教師的人事、工資關系仍留在原學校,下派到基層學校或跨區(qū)縣交流工作3年再返回原學校。20xx年以來,城鄉(xiāng)交流教師達250多人,年均交流50人以上。這一制度的實施既鍛煉了教師,支持了基層學校,又穩(wěn)住了人心留住了人才。與此同時加大骨干教師培訓力度,制定了《拉薩市中小學骨干教師評選與管理辦法》、《拉薩市教體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依托北師大、首師大以及區(qū)內外師資培訓基地,加強教師的培養(yǎng)培訓,加快骨干教師的成長與培養(yǎng)的步伐。關心愛護教師,為他們解決具體的困難和問題,特別對農牧區(qū)基層、偏遠、高寒地區(qū)的教師,在職稱評定、學歷進修、業(yè)務培訓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并在拉薩市區(qū)首個建成教師新村安居工程,真正使最基層的教師安居樂教。
4、高山擋不住遠程教育
“高山擋不住遠程教育”,這句話是我在兩所農村小學看到的。農牧區(qū)中心小學配備計算機教室是件平常的事情,就在海拔最高的納木措湖邊的神湖小學,也有20臺計算機,但學校用電靠太陽能蓄電,僅能勉強維持照明用電,雖有計算機卻未能正常使用?傮w看,西藏學校的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較為迅速,就拉薩市而言,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布點已基本完成,只要具備用電條件的學;咀龅诫娨暟喟嗤,教學點全部配備成套的教學光盤及播放系統,農牧區(qū)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配備現代遠程教育接收系統,教育信息資源“校校通”達到70%,而城區(qū)學校配置更高,如閉路監(jiān)控、校園廣播、教學雙向點播系統等,已成為辦學的必備條件。依托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加快信息化進程,偏遠學校和農牧區(qū)的孩子,也能享受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并以此帶動農牧區(qū)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5、教育觀念新變化
西藏教育以一種開放的姿態(tài)廣泛吸收和容納著來自國內國外先進的教育思想,并在實踐中將許多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本土化,進一步促進了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改進。首先體現在重視兩支隊伍的建設,每年都選派大批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及學校中層以上領導赴內地學習、考察,選派骨干教師、教研人員到相關的內地大學進行培訓和研修;同時特別關注教育教學的運用研究。西藏從20xx年開始啟動新課程改革以來,就把素質教育理念與中英合作項目的教師培訓和“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方法的運用進行有機結合,逐步整合,做到互為補充,互為促進。按新課程的標準和要求,把“以學習者為中心”所倡導的如“兒童權利公約”、“兒童友好學!、“兒童自尊”、“健康教育”、“生活技能”等教育理念和方法與兒童切身利益相關內容放到教學實踐中深入研究和探索,積極主動地運用小組合作、提問、教學具使用、游戲四種教學技能,牢固樹立尊重所有兒童、讓所有兒童獲得發(fā)展權利的觀念,要求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做到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角色的轉變、師生關系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這五大轉變,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創(chuàng)建安全、舒適、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建立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構建和諧的社區(qū)、家庭、學校三者關系。
在我們訪問的學校中,我多次在顯眼的墻面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孩子,今天你快樂嗎?”這句話隱含的是一種新的教育觀念,是對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詰問。在一所學校的班刊墻面上,我還看到這樣一句話:“昨天的教師是圣人,是偶像;今天的教師是伙伴,是朋友。昨天的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今天的學生敢說敢議。”這些會說話的墻面,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西藏基礎教育改革的進展和成果。
6、職業(yè)教育為農牧區(qū)孩子提供幫助
我們訪問的農牧區(qū)學校,校校都建有蔬菜大棚,不單是學生,學生家長、社區(qū)老百姓都參與到學校大棚蔬菜的種植中來,這是最普通,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職業(yè)技能培訓和先進技術的推廣。我們重點參觀的日喀則地區(qū)白朗縣中學職教中心,是英國救助兒童會申報由歐盟投資開辦的,是日喀則地區(qū)規(guī)模較大的職教中心之一。學校有專用的校舍,有教室、車間、倉庫、教職工辦公室等,有種植基地20余畝,開辦了民族繪畫、蔬菜種植、縫紉裁剪、卡墊編織、木工制作、農機維修六個專業(yè)。學生與白朗中學及其它學校相互溝通,招生較為靈活,有三年制、有“1+2”、有“2+1”等模式,關鍵是按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和意愿來辦班,為廣大農牧區(qū)孩子走出校門能自謀職業(yè)、發(fā)展生產提供學習的基地,目標是“上學有基礎,就業(yè)有技能,致富有門路”。職教中心已有5年的辦學歷程,培養(yǎng)了5屆學生,鍛煉了一批教師,穩(wěn)住了一批外聘技術教師。而且各專業(yè)的成果也逐步推向了市場。如學生制作的木床、桌椅,編織的卡墊,縫制的藏棚、門窗簾已具有一定的工藝水平,農機具維修也達到一定專業(yè)水平,得到農牧民的歡迎和信任。畢業(yè)的學生或走進城鎮(zhèn),或返回農村,他們正運用自己所學的技術尋求創(chuàng)業(yè)之路,為自身的發(fā)展,也為當地經濟的發(fā)展發(fā)揮作用。
在整個考察中,我們邊看邊對照、邊反思,既看到西藏教育的發(fā)展,也看到西藏和臨滄基礎教育中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入學、鞏固問題;少數民族學生如何過語言關的問題;學生的管理尤其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及養(yǎng)成教育方面的難點問題,如何讓學生形成刷牙、洗臉、講究衛(wèi)生和不隨地大小便等文明行為教育問題,這些問題需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深入研究、注重落實,方可取得實效。